4.2 水的净化

合集下载

4.2水的净化 (1)

4.2水的净化 (1)

一、水的净化方法
1、沉淀:沉淀水中不溶性杂质 2、过滤:除去水中不溶杂质。 3、吸附:除去水中少量可溶、不溶 低 净 化 程 度 高
性杂质及色素异味。 4、蒸馏:除去水中可溶杂质。
二、硬水与软水
1、定义:
2、鉴别方法:加入肥皂水 3、硬水软化方法:煮沸、蒸馏等
自制简易净水器
1、自制简易净水器有 什么作用?
过滤 (填操作名 (1)向水样中加入明矾,经溶解、静置、_______
称),除去不溶性杂质,然后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_____ 吸附 性除
去异味,再杀菌消毒,得到生活用水。
肥皂水 (2)欲判断得到的生活用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加入_______ 煮沸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进行检验,生活中常通过______
实验4-4 在烧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硬水,再加入几粒沸石(或 碎瓷片)以防加热时出现暴沸。按下图所示连接好装置, 使各连接部位严密不漏气。加热烧瓶,注意不要使液体沸 腾得太剧烈,以防液体通过导管直接流到试管里。弃去开 始馏出的部分液体,收集到10mL左右蒸馏水后,停止加 热。用肥皂水比较水蒸馏前后的硬度变化。
过滤 吸附 2、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水 是纯净水吗?
不是,还有可溶性杂质
练习与应用
填空题 (1)明矾可用于净水,是因为明矾溶于水生成的胶状 物可以 吸附悬浮于水中的杂质,使之从水中 沉降 出来。 (2)易生水垢的水中含可溶性钙、镁化合物较多,叫 做 硬 水,这种水可以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转化成含可溶 性钙、镁化合物较少的 软 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2、指出右图中的错误:

4.2水的净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水的净化课件-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5. 净水方法除去杂质的种类
净化水的方法 不溶性杂质 可溶性杂质 降低水的硬度 净化程度
B.燃烧足够的红磷可使进入容器的水占容器容积的4/5
沉淀 √ × × 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
该题利用比较法解答。铁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失去2个、3个电子分别转变成Fe2+、Fe3+,Fe3+、Fe2+、Fe三种微粒的核外电子数一定不相等,电子层结构不同,但核内的质子数
3. 实验操作及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
注意事项
目的
一贴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防止产生气泡,减慢液体流速
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二低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防止滤纸破损 防止液体不经滤纸过滤流出
烧杯嘴紧靠在玻璃棒上
引流,防止液体溅出
三靠 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边
防止戳破滤纸
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防止滤液溅出
4.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的可能原因有① _____承__接__滤__液__的__烧__杯__不__干__净____________;② _____倾__倒__液__体__时__液__面__高__于__滤__纸__边__缘______;③ ______滤__纸__破__损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应该 _____重__新__过__滤__________,直到澄清为止。(若滤纸破损需更换 滤纸后重新过滤)
过滤是一种常用的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3. 河水净化制自来水的主要步骤如图4-2-4所示。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D )
A.步骤Ⅰ可除去难溶性杂质 B.X试剂可以是活性炭 C.步骤Ⅲ是杀菌、消毒 D.净化的水为软水
4. 可以通过①化学沉降、②杀菌消毒、③自然沉降、④过滤等 几个步骤对长江水进行净化。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 D ) A.①③②④ B.①③④② C.③④①② D.③①④②

4.2 水的净化

4.2 水的净化

§4.2 水的净化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海水B.蒸馏水C.矿泉水D.澄清的井水2.能除去河水中的可溶性杂质的方法是( )A、沉淀B.蒸馏C.吸附D.过滤3.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A.沉淀B.消毒C.过滤D.蒸馏4.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A.静置B.吸附C.过滤D.蒸馏5.过滤时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A.蒸发皿、量筒、玻璃棒B.烧杯、漏斗、玻璃棒C.漏斗、试管、玻璃棒D.试管、坩埚钳、烧杯6.下列有关过滤操作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的速度,应用玻璃棒在漏斗中不断搅拌B.滤纸的边缘可以高于漏斗的边缘C.漏斗的下端管口应靠在烧杯壁上D.向漏斗中倾倒液体时可用小烧杯直接倾倒7.净水器中使用活性炭可以除去臭味,是因为它具有( )A.导电性B.传热性C.吸附性D.还原性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一滴雨水滴在玻璃片上,凉干后有痕迹证明雨水不是纯净物B.溶有较多含钙.镁物质的水是硬水C.鉴别蒸馏水还是自来水可滴加肥皂水D.自来水可以饮用所以是纯净物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水一定是纯净物B.活性炭可以吸附掉一些溶解的杂质,除去臭味C.青少年长期饮用纯净水有益健康D.使用硬水对生活和生产有益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自然界的水都不是纯水,通过多种途径可以使水得到不同程度的净化B.烧煮硬水易生水垢,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C.利用活性炭来净化水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D.净化水的方法有多种,如吸附、沉淀、过滤和蒸馏等11.天然水分别经过下列净化操作后,一定能得到软水的是( )A.沉淀B.过滤C.吸附D.蒸馏12.下列方法能区别硬水与软水的是( )A.观察颜色B.加入明矾C.溶解食盐D.加入肥皂水13.通过下列操作可以使硬水软化的是( )A.过滤B.吸附C.静置D.蒸馏14.摄入铝过多对人体健康不利,明矾中含有铝,家庭炊具中很多都是铝制品。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4.2 水的净化 教案(表格式)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的净化》教学设计(第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教材从纯水、自然界的水及自来水的不同引入水的净化问题,以自来水厂水净化过程为例将沉淀、过滤、吸附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有序的联系起来,并将认识水的角度从社会转入化学学科。

本课题中的过滤和蒸馏是初中化学中重要的实验操作技能,也是本课题中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二、学生特征分析1.学生知道天然水是混合物,水中有不溶性杂质和细菌,但不清楚水中有可溶性杂质;对引用水的来源有了解,知道生活用水来自自来水厂,但不了解自来水厂的具体生产过程,比如活性炭是怎样吸附有颜色和有气味的物质。

2.学生听说过过滤,接触过生活中的过滤,但并不太清楚过滤能除去水中的难溶固体以及过滤的具体操作和注意事项;虽然初步的掌握了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但对化学探究学习方法的了解尚处于启蒙阶段。

由于本课紧密联系学生日常生活,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应处于兴奋和好奇的状态。

三、教学目标课标要求: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水的常用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探究活动了解吸附、沉淀过程和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水的净化方法(过滤)难点:过滤器的制作和过滤操作五、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新课叙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水资源的现状以及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我们是如何将自然界中的水转化为可供人们日常使用的自来水的。

板书:水的净化倾听,思考从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一:天然水成分的探究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 第一自然段,完成学案环节1的内容。

讲述:天然水是混合物,其成分众多。

其中不能为我们使用或对我们有害的统称为杂质。

我们将这些杂质分为:可溶性杂质、不溶性杂质和微生物。

过渡:这些杂质如何除去?接下来,我们就随着自来水厂净水的过程一起来看看,我们如何将这些杂质除去。

阅读课本,完成学案内容让学生自主完成天然水成分的分析环节二:除去杂质1、自来水厂的净化过程:取水——(加絮凝剂)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配水2、净化水的常用方法:(1)静置沉淀法:如农村家庭厨房通常用水缸盛水,即利用了此原理。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同步考点解读与专题训练4.2水的净化(考点解读)(原卷版+解析)

4.2 水的净化(考点解读)(原卷版)1、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1)过滤: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分离开来的一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它根据滤纸能够透过液体和溶于液体的物质的特殊功能,将混合物分离开来的;常用来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等。

(2)适用范围:用于分离难溶性固体与液体或者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3)操作注意事项:“一贴二低三靠”(4)仪器和用品:玻璃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用品(滤纸)(5)过滤后,如果滤液仍然浑浊,可能原因有:A承接滤液的烧杯不干净 B倾倒液体时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C滤纸破损(6)过滤后仍然浑浊的处理方法,清洗仪器,更换滤纸,重新过滤。

2、蒸发与蒸馏操作(1)蒸发如图所示:它是为了得到溶于水中的可溶性固体而进行的基本使用操作;所需仪器有铁架台、蒸发皿、酒精灯、烧杯、玻璃棒、石棉网等,蒸发的操作注意事项有以下五条:①蒸发皿中液体的量不得超过其容积的2/3;②蒸发过程中必须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止局部温度过高而使液体飞溅;③当加热至较多固体出现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④不能把热的蒸发皿直接放在实验台上,应垫上石棉网;⑤夹持蒸发皿要用坩埚钳。

(2)蒸馏如图所示:它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的方法,使低沸点物质先蒸发,再冷凝而得以分离的一种操作,所需仪器有蒸馏瓶(蒸馏烧瓶)、铁架台、酒精灯、冷凝管、温度计、橡皮塞、锥形瓶、尾接管、石棉网等,其操作注意事项也有以下五条:①加热时要垫石棉网(也可以用其它热浴加热),使之均匀受热;②加热时,液体量不超过容积的2/3,不少于容积的1/3;③配置附件(如温度计等)时,应选用合适的橡胶塞,特别注意检查气密性是否良好;④蒸馏时最好事先在瓶底加入少量沸石,以防暴沸;⑤蒸馏完毕必须先关闭活塞后再停止加热,防止倒吸。

3、水的净化及自来水的生产过程和净化方法(2)水纯水是无色、无臭、清澈透明的液体。

城市生活用水是经自来水厂净化处理过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师版)4.2-4.3、水的净化和组成 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教师版)4.2-4.3、水的净化和组成 知识点归纳

鲁滨逊喝水鲁滨逊流落在荒岛上,他只能从池塘中取得一些泥水。

这些泥水可饮用吗?他能否从中提取洁净的饮用水?水的净化和组成●静置沉淀:让部分不溶杂质沉到水底。

不能去除悬浮在水中及浮于水面的固体物质。

●加絮凝剂:通常使用明矾,其原理是明矾溶于水后生成一种叫氢氧化铝的胶状物,它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使杂质沉降来达到净水的目的。

●活性炭吸附:吸附除去水中的臭味和残留的少量不溶性杂质。

(属于物理变化)●投药消毒:杀灭水中的细菌、病毒。

(属于化学变化)●过滤操作的准备:取一张圆形滤纸,对折两次,然后打开,使滤纸成为圆锥形(一边为一层滤纸,另一边为三层滤纸),放入漏斗内,使之紧贴漏斗内壁,用少量水润湿滤纸,使滤纸和漏斗内壁之间不能留有气泡。

【说明】滤纸不用水润湿无法紧贴漏斗内壁,滤纸与漏斗内壁之间有气泡会影响过滤速度,如果发现有气泡,应使用玻璃棒轻轻赶走气泡。

●安装过滤器:使漏斗下端管口紧靠烧杯内壁。

使滤液沿烧杯内壁流下,以免液滴飞溅。

●过滤操作:①先将玻璃棒轻轻斜靠在三层滤纸处;②取浑浊的水沿玻璃棒慢慢地倒入漏斗内,烧杯口紧靠在玻璃棒上;③液面始终低于滤纸的边缘。

●过滤操作的要点归纳:“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指制作过滤器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中间不留气泡。

“二低”指液面低于滤纸边缘,滤纸低于漏斗口。

“三靠”指盛待过滤液体的烧杯口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在三层滤纸处,漏斗的下端管口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过滤的应用:过滤法是混合物分离的方法之一,适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也适用于两种固体的分离(必须满足一种固体易溶于水,另一种固体难溶于水),过滤法是混合物分离常用的物理方法。

●硬水:含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鉴别:用肥皂水即可区分。

产生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易起浮渣的是硬水。

●硬水的危害:使用硬水洗涤衣物,既浪费肥皂也洗不净衣物,时间长了还会使衣物变硬;锅炉用水硬度高了十分危险,因为锅炉内结垢后不仅浪费燃料,而且会使锅炉内管道局部过热,易引起管道变形或损坏,严重时还可能引起爆炸。

《水的净化》说课讲解

《水的净化》说课讲解

《水的净化》4.2 水的净化【核心素养】通过对水的净化方法的探究,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敢于创新的意识和精神。

【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沉淀,过滤,吸附,蒸馏是净化水的常用方法,并初步学会过滤的操作方法。

2.了解纯净水和自然水,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3.了解自来水的生产过程,让学生体会到水源净化的必要性及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教学重点】1.水的净化方法;2.过滤的操作方法。

【教学难点】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课前准备】学生完成教师发布的课前预习任务,教师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薄弱点(详细任务请浏览“优教名师预习”)。

【教学流程】【引入】今天见到各位同学,倍感高兴,跟我一起而来的还有今天上课的主角。

请看大屏幕。

(播放视频动画)这取自府南河中水再倒入我给大家从重庆带来原汁原味的泥土。

重庆的土加上成都的水汇成两地水土相依浓浓的情,我再给他们加上一点红色的爱。

这就是我们今天上课的主角。

【师】同学们请看,这杯水中含有那些杂质?【生】泥巴,红色素,细菌,【师】总结同学们所说,我们可以将水中含有的物质分为这样几类:难溶性杂质,可溶性杂质,细菌,色素。

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要将水中的这些杂质分离出来。

【板】4.2 水的净化【师】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的完成这次任务,我为大家带来了成都自来水厂的采访资料。

【师】介绍自来水厂净水流程首先我发现,自来水厂的水源,大都取自于风景秀美,水质良好的江河或水库中,通过将水源引入后,会进入反应堆池,在这个池子中工人师傅会加入净水剂(也就是明矾)。

经过反应池处理后,流进沉淀池中静置。

下一步水将会流入过滤池。

过滤池中一般会用几层不同粗细的沙进行过滤。

通过过滤以后再进入吸附池,最后在经过消毒,杀菌,配水等一系列流程后就得到了我们千家万户所使用的自来水了。

步骤说起来虽然简单,但是自来水厂为什么要这么做,它的每一个净水池对于水的净化来说有什么作用和意义,下面我们就以一杯我给大家准备的这份主角为例,模拟自来水厂的净水步骤,一边分析一边实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4.2水的净化课件(共21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4.2水的净化课件(共21张PPT)
自然界的水:
可溶的杂质 不溶的杂质
微生物
需要对水进行净化?
第四单元第二课题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
杀死残存的细菌
明矾
沉降杂质
除去可溶性杂质,颜 色、异味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一、水的净化方法
(一) 除不溶性杂质的方法
1.静置沉淀法 让部分不溶的杂质依靠重力沉
到水底。
但不能去除悬浮在水中及 浮于水面的固体物质。
⑷.玻璃棒的作用:引流
同学们实验:静置沉淀、明矾吸附 沉淀、过滤。
比较哪种方法得到的水更纯净?
思考: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 液体仍然是浑浊的,请你分析一下可能 的原因。
如果我们利用自制的过滤器过滤水库中的水
这样制取的水可以喝吗?
一、水的净化方法
(二) 除可溶性杂质的方法 1.吸附(活性炭)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臭味 2.蒸馏
固体中回收二氧化锰,有以下几步操作可供选择,其中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C )
①蒸发溶液 ②过滤 ③溶解 ④水洗 ⑤烘干
A.③②④①
B.③②⑤④
C.③②④⑤
D.③②①④
6.我们的饮用水是由河水净化所得,已知明矾能将水 中的悬浮物凝聚而沉淀,氯气可杀菌。则家庭饮用水 的正确净化过程是( D ) A.河水→过滤→加氯气→加明矾→沉淀→净水 B.河水→加氯气→过滤→加明矾→沉淀→净水 C.河水→加明矾→加氯气→过滤→沉淀→净水 D.河水→加明矾→沉淀→过滤→加氯气→净水
D、泥沙和食盐水
2、下列净化水的操作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过程的是
(B )
A、沉淀 B、消毒 C、过滤 D、蒸馏
3、下列净化的操作,净化程度最高的是( D )
A、静置 B、吸附 C、过滤 D、蒸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吸附沉淀
加 入 明 矾 明矾的作用:吸附 水中悬浮物,
其他常用的吸附剂:
木炭
活性炭(吸附作用)
想一想
如何除去水中的沉淀?
3.过滤
(1)过滤:分离液体与不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 的一种操作。 (2)过滤操作需要哪些仪器? (3)如何进行过滤, 过滤操作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铁架台
烧杯 滤 纸
玻璃棒
漏斗
1.概念
硬水: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不含或含较少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2.硬水和软水的区分方法
(1)加热或长久放置后有水垢产生的水是硬水。 (2)向水中加肥皂水,泡沫很少的水是硬水,有大量
泡沫出现的水是软水。
使用硬水给生活和生产带来的麻烦有哪些?
浪费燃料
浪费肥皂
可能引
起爆炸
衣服变硬
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Leabharlann 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
烧杯口紧靠玻璃棒 玻璃棒斜靠三层滤纸处
漏斗颈紧靠烧杯内壁
思 考
在过滤实验中,有些同学得到的液体仍然是浑 浊的,请你分析一下可能的原因? 1.滤纸破损。 2.漏斗内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3.仪器不干净。
三、硬水和软水
4.右图装置中导管很长,它起什么作用?
冷凝作用
煮沸
3.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
蒸馏
4.蒸馏:根据液态混合 物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 对混合物进行分离的一 种操作。
1.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对着蒸馏瓶的支管口,测定水蒸气温度。
2.冷凝管的下端进水,上端出水。自来水逆向进入冷凝管,能 与热的水蒸气充分接触,且保持温度差,提高冷凝的效率。
3.蒸馏瓶中加入沸石:防止暴沸。
九年级化学上册(人教版)
课题2
水的净化
思 考
下面是一杯从池塘里获得的水,如何对水进行净化?
可溶的杂质
微生物 不溶的杂质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图
吸附水中悬浮的杂质 除去不溶 性杂质 杀死残存 的细菌
沉降杂质
除去不溶性杂质、部分可 溶性杂质、颜色、异味
二、水的净化方法
1.静置沉淀
让部分不溶的杂质沉 到水底。 不能去除悬浮在水中 沉淀物 及浮于水面的固体物 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