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风的进退
2021届高考地理复习重点突破:季风环流与夏季风进退规律(含详解)

2021届高考地理复习重点突破:季风环流与夏季风进退规律(含详解)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第I卷(选择题)2015年是“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1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战略积极推进年。
下图为“一带一路”主要线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西部沿海地区地理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东部气温年较差小,西部气温年较差大B.东部河流结冰期长,西部河流结冰期短C.东部人口稠密,西部城市化水平高D.东部农业机械化程度高,西部种植业发达2.某年6月至8月,一艘邮轮沿“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福州出发,经孟买到威尼斯,下列对沿途地理现象的描述可信的是A.经南海时,遭遇梅雨阴雨连绵B.经阿拉伯海时,多逆风逆水C.经红海时,可见沿岸大片森林D.经地中海时,遭遇连日狂风暴雨读亚洲季风示意图(下图),完成下列小题。
3.根据风向确定此时最可能是()A.1月左右B.4月左右C.7月左右D.11月左右4.此时我国东部地区()A.寒冷干燥B.炎热干燥C.低温少雨D.高温多雨下图为亚洲东部和南部某月气压与风向的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5.图示季节,福建省的气候特点是()A.寒冷干燥B.低温少雨C.高温多雨D.温和干燥6.M地季风形成的根本原因是()A.海陆热力差异B.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C.受地形的影响D.沿海海水流动的影响甲、乙两图中箭头分别表示该地某季节风向,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7.有关甲乙两图所示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当南半球冬季时,图甲中所示风向正确B.两图所示风的成因相同C.两图所示风向盛行时间基本相同D.两图所示风的性质一致8.当图乙中所示风向盛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北部正值雨季,而西南部降水较少B.日本西岸较东岸降水少C.我国华北地区冬小麦正值收获季节D.美国南部飓风盛行读“亚洲东部大气环流形势图”完成下列小题。
副高的移动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副高的移动与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Revised by Petrel at 2021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一、锋面雨带的形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在全球最为显着,形成季风气候在全球也最为显着,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及夏季风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由此可见,锋面雨带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降雨。
二、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南下的冷气团经过长途跋涉及变性的原因,还有南方低山丘陵的阻挡,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六月雨带(梅雨天气):我国东部地区6月主要雨带在秦岭以南地区,主要雨区在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
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
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南方遇到山地和丘陵的阻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
七、八月雨带(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我国东部雨带主要位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此时我国的降水范围较大;东部季风区只有江淮地区少降水,是由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位置西伸北进,控制江淮地区,使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致使这里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旱情十分严重;此时若台风频繁登陆,可极大地缓解这里的旱情。
时间夏季风的进退 雨带停留地区 5月中旬北进登陆 南部沿海地区 6月中旬~7月中旬继续北进 长江中下游地区 7、8月继续北进 华北、东北地区 9月开始南撤 10月 南撤出大陆A :暖气团B :冷气团 注图中阴影与非阴影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九月雨带: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靠近,至9月23日以后太阳直射到南半球,北半球大陆以降温为主。
降雨的四种主要类型

降雨的四种主要类型降雨的特性取决于上升气流、水汽供应和云的物理特征,其中尤以上升运动最为重要。
因此通常按上升气流的特性将降水分为对流雨、锋面雨、地形雨和台风雨四种主要类型。
一、对流雨热带及温带夏季午后,因高温使得蒸发旺盛,富含水汽的气流剧烈上升,至高空因减压膨胀冷却而成云致雨,称为对流雨。
它多从积雨云中下降,是强度大、雨量多、雨时短、雨区小的阵性降雨。
发展强烈的还伴有暴雨、大风、雷电,甚至冰雹。
这种降水大多发生在终年高温、大气层结不稳定的低纬度热带地区中纬度地区的夏季。
地处赤道低压带的热带雨林气候,因太阳辐射强,空气对流运动显著,主要为对流雨。
一般清晨时天空经常无云,日出后随着太阳高度角的增大,气温迅速升高,水汽蒸发后上升,天空积云逐渐增厚。
到了午后,积雨云势如山峰,电闪雷鸣,下起倾盆大雨。
傍晚雨停,大自然又恢复了宁静。
一年中每一天几乎都是如此,没有季节的变化。
我国夏季午后到傍晚也有对流雨出现。
二、锋面雨冷暖性质不同的气团相遇,其接触面称为锋面。
暖湿空气因密度小,较干冷空气轻,会沿著锋面爬升,而致水汽凝结降雨,称为锋面雨。
锋面雨多发生于温带气旋的天气系统内,故又称气旋雨。
因为锋面或气旋水平尺度大、持续时间长、上升速度慢,易形成层状云系,产生大范围的连续性降水。
降水均匀,降水强度没有急剧变化,这是中高纬度地区最重要的降水类型。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夏季的暴雨都是锋面雨。
锋面雨是我国主要的降雨类型,主要由夏季风的进退所决定的,雨带随锋面的移动而移动。
每年5月,南部沿海进入雨季;6月移至长江中下游,形成一个月左右的梅雨;7—8月雨带移至华北、东北,长江中下游出现伏旱;9月雨带南撤,10月雨季结束。
我国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
为了解决我国降水量地区分配不均的问题,我国正在修建“南水北调工程”。
有些年份因夏季风进退反常,易引发水旱灾害,可修建水库进行调节。
三、地形雨温湿空气运行中遇到山地等地形阻挡被迫抬升,气温降低,空气中的水汽凝结而产生的降雨,称为地形雨。
口诀巧记中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移动

口诀巧记中国夏季风的进退与雨带的移动一、夏季风与我国降水的关系中国的夏季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主要影响我国的东部地区,并给这些地区带来丰沛的降水,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夏季风迎面而来,季风气候显著,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为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我国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移动规律。
我们知道从海洋吹来的夏季风湿润,给我国带来丰沛的降水。
夏季风的进退推动雨带的移动。
五月,雨带徘徊在华南地区;六月,雨带移到长江流域,在江淮之间徘徊一月左右,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梅雨季节;七月,雨带开始向北推进,七、八月份到达华北平原、东北平原等地区。
之后迅速南下,退出大陆。
用我们的巧记口诀是不是就可以又快有准确地理解并记住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移动规律了?2.特殊情况我们都知道夏季风并不稳定,有强有弱,那么这种情况下,夏季风的进退和雨带的移动会有什么影响呢?(1)口诀巧记:北涝南旱当夏季风势力较强时,会推动雨带快速的向北移动,在北方停留时间长,导致北方降水多,出现洪涝灾害;而南方地区则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少雨,出现伏旱灾害。
(2)口诀巧记:北旱南涝当夏季风势力较弱时,推动雨带移动的力量不足,使得雨带长时间的停留在南方,降水较多,出现洪涝灾害;而北方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影响,炎热少雨,出现旱灾。
3.知识迁移(1)六、七、八月,我国西南、两广等地区还受到西南季风的影响。
但是当西南季风从印度洋进入我国境内的时候势力较弱,相对于东南季风来说并不明显。
(2)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的分界线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一线。
1.通常年份,当雨带位于②时,出现的现象不可能的是()。
A.华北地区出现春旱B.江淮地区出现梅雨季节C.华南地区出现严重的旱情D.我国南方地区普遍进入多雨期2.若雨带位于③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北方进入秋播季节B.南方大都进入伏旱期C.长江流域恰逢小麦的收获季节D.北方多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比重大1.【答案】C。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的年代际变化对我国区域降水的影响

享 编 i 4 9 ( ) _ 6 0 章 号: 0 - 6210 0 0 9 04 5 016 8 —
{
.
r
I
,r
。
}
一
东亚夏季风南北进退 的年代 际变化对 我 国区域 降水 的影 响
吕心艳 2 ,张秀 芝 ,陈锦年 4
( .中 国气 象科 学研 究 院 ,北京 10 8 ;2 1 00 1 .国家 气象 中心 ,北京 10 8 ; 0 0 1
中图 分 类 号 :P 2 .. 45 2 4
1 言 引
我 国 处 于典 型 的东 亚 季 风 区 内 ,每年 5 9 —
柔
墨
团 的北 边 缘 ,涂 长 望等 [利 用 湿球 温 度定 义 季 风 6 ]
月大范围降水的分布、 雨带的移动以及发生的旱 前沿; 朱乾根等 刀 l7一1 0 80 P 上 使用 9l 9 年 5 a 8 h
: 00 2 1 订 翘 、 21 0 0 - - 2}0 0
≤ .E £ 盘 I 8 f _ _ 0
. .
. :
,
、j
t
6期
吕心艳等 :东亚 夏季风南北进退 的年代 际变化对 我国区域降水 的影 响
81 6
了一个重要的问题 ,实测降水量不仅包括季风降 水还包括非季风降水。另外 ,王安宇等[] o g 、F n
十 + —
Q-Q —
—
( , 2) ຫໍສະໝຸດ 种如吴长刚[]胡豪然等[] H、 2给出了东亚夏季风活 o
动 北部 边缘 发 生 了年 代 际变化 。实 际上 ,东 亚夏 季 风 的活 动随 着 时 间的推 移是 不 断 向北推 进 或 向 南 撤退 ,而且 也会 出现停 滞或 少 动 ,因此 ,它对 于 我 国东部 各 区域 的影 响不尽 相 同 。单 一 的季 风
副高与锋面雨带的练习

高三地理练习:副高与我国的锋面雨带1、读我国东部地区一般年份夏季风的进退情况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A地区夏秋季节的降水类型有 ____________ 。
(2)B地区每年6月一般会出现“___________”天气。
(3)图中C和D两地区,较易出现春旱的是地区;另一地区不易发生春旱的原因是___________。
(4) 当雨带位于C位置时,降水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区,多 ___________(毛毛雨、暴雨),此时,B地区进入___________时期,这对该区域的水稻生产造成威胁,幸好该时期有___________(天气现象)会带来部分雨水使这一情况得以缓解。
读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季节活动与我国夏季东部雨带关系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东部地区的雨带位置一般位于副高脊北侧,其原因可能是:A.副高脊推动台风雨带北上B.副高辐散的偏南气流与南下的冷气流相遇形成锋面雨C.影响我国雨带形成的主要气流是偏北风D.副高气流辐合造成北侧多对流雨2:当副高脊位于30°N—35°N附近时,我国东南沿海可能遇到的气象灾害是A.伏旱B.泥石流C.台风D.洪涝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是影响我国大陆的重要天气系统。
我国东部的主要锋面雨带,通常位于副高脊线以北5~8个纬度距离处,并随副高的北进南退而移动。
该图是某同学绘制的副高对我国天气影响示意图。
读图3-4回答问题。
3:该同学绘制的示意图中有一处明显错误,其错误点及理由分别是()A.北方的冷空气——这个季节不存在B.暖湿气流——气流方向错误C.副高控制下天气——晴朗少雨D.锋面雨带——锋面雨带在副高北侧4、图中副高所处的位置,一般出现的月份是A.一月份B. 六月份C.八月份D. 十月份夏季风进退早晚对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会带来很大的影响。
下图表示110°E—120°E区域夏季风前沿进退等纬度线示意图,完成下列5-6题。
副高的移动与我国锋面雨带的移动规律

我国锋面雨带的推移规律及影响一、锋面雨带的形成: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海陆热力差异在全球最为显著,形成季风气候在全球也最为显著,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与夏季风的进退及夏季风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当夏季风的暖湿气流登陆北上时,与从北方南下的冬季风的冷干气流相遇,暖空气轻,冷空气重,较轻的暖湿气流被抬升到冷空气之上。
暖湿气流在上升过程中,由于气温不断降低,水汽冷却凝结,成云致雨,形成锋面雨,从而在我国东部地区冷暖气流交汇的地带出现一条降水较多的锋面雨带。
由此可见,锋面雨带出现在哪里,哪里就会形成降雨。
二、锋面雨带的移动:五月雨带:该雨带位于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可能是夏季风刚刚登陆,正常年份时间大约应是3-5月份,这时暖气团的势力较弱,使两股气团势力相当,锋面在此停留较长时间,形成我国南方春季的阴雨连绵的天气。
六月雨带(梅雨天气):我国东部地区6月主要雨带在秦岭以南地区,主要雨区在江淮地区,此时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的冷气流在江淮地区相遇相持,形成梅雨锋,形成长达一个月左右的降雨天气。
此时我国南方太阳高度较大,太阳辐射较强,对流较旺盛,午后多对流雨。
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在南方遇到山地和丘陵的阻挡,产生大量的地形雨。
此时我国的降水范围较大;东部季风区只有江淮地区少降水,是由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势力增强,位置西伸北进,控制江淮地区,使江淮地区盛行下沉气流,从而形成炎热干旱的伏旱..天气,致使这里的农作物,特别是水稻旱情十分严重;此时若台风频繁登陆,可极大地缓解这里的旱情。
九月雨带 :9月,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靠近,至9月23日以后太阳直射到南半球,北半球大陆以降温为主。
大陆暖气团势力减弱,冷气团势力增强,使我国东部锋面雨带位置不断南移,使9月雨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和西南地区,西南地区由于秦巴山地的阻挡,使这里暖气团的势力仍较强,三、我国雨带的推移示意图:总结:我国锋面雨带推移规律:大致四、五月在我国的华南地区登陆,我国的雨季开始;六月份,冷暖气团在江淮地区相持约一个月时间,形成梅雨准静止锋;七、八月份锋面雨带推移到华北、东北地区;九月份,锋面雨带南撤;时间 夏季风的进退 雨带停留地区 5月中旬 北进登陆 南部沿海地区 6月中旬~7月中旬 继续北进 长江中下游地区 7、8月 继续北进 华北、东北地区 9月开始南撤 10月 南撤出大陆 5月 6—7月 7—8月 9月A :暖气团B :冷气团十月份夏季风完全退出我国大陆,雨季结束。
中国的气候习题讲

七月、八月华北、东北地区
伏旱
注意观察 七· 八月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伏 旱
每年的7、8月份, 雨带推进到华北、东 北,此时长江中下游 地区受副热带高气压 控制,高温、蒸发旺 盛,出现干旱天气, 称为伏旱。(台风解除一些)
锋面雨带推移规律九月份
九月南撤到长江以南地区 九月 注意观察
我国东部地区主要雨带图
②与同纬度其他地区相比,冬温偏低,夏温 偏高,气温年较差大; ③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 都较大。
2、雨热同期
夏季,我国除高原、高山外,高温期与多 雨期一致,水热配合好。
3、气候复杂多样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3、气候复杂多样
温带季风气候 东部为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热带季风气候
西北:温带大陆性气候
寒温带
高原气候区
亚热带
热带
六个温度带的比较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秦岭-淮 河以南 (即我国 东南部) 4500℃ ︳ 8000℃ 一年两熟 (水稻) 亚热带常 绿阔叶林 热带 高原气候
分布 范围
黄河中下 黑龙江北 东北和内 游大部分 部、内蒙 蒙古东部、 地区和新 古东北部 新疆北部 疆南部 <1600℃
畜牧业、 灌溉农业
畜牧业为 主、绿洲 多荒漠 农业、灌 溉农业
三、中国的气候特征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一带
风向:偏北风(西北风、东北风)
性质:寒冷干燥 影响范围:除青藏高原、云 贵高原、台湾、海南岛以外 都受影响。
对气候的影响:加剧北方的 严寒,使南北温差加大;寒 潮带来严寒、大风、霜冻等 恶劣天气。
青藏高原:高原高山气候
评价中国气候的优越性与不利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