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茶采穗圃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采穗圃作业设计

采穗圃作业设计

采穗圃作业设计采穗圃面积7.0 hm2。

重点培育生产良种的穗条。

通过采集母树上的穗条,培育的新品种和优良无性系等材料建圃,大量繁殖良种插穗,以满足生产应用的需求。

1.采穗圃区划采穗圃总面积为7.06 hm 2,划分为杨树区,其他树种区。

杨树以甘肃省审定的新疆杨、二白杨良种为主,规划面积2.53 hm2。

其中新疆杨1.43 hm2规划在项目区E-1、E-2区;二白杨1.1 hm2,规划在项目区E-3区。

其他树种区以本中心引种驯化表现优良的城镇绿化树种为主,乔木树种规划2 hm2,布置在项目区E-5、E-6区。

其中祁连园柏1.4 hm2、侧柏0.1 hm2,柳树0.2 hm2、榆树0. 3 hm2;花灌木2.53 hm2,布置在项目区E-4、E-6区。

树种主要有丁香、榆叶梅、红瑞木、连翘、山梅花、水蜡、紫叶矮樱、紫叶小檗、红柳、红莎、地锦等。

并在良种选育的基础上,按照树种不同分年度实施优良无性系复壮更新,不断提高遗传性状,以满足河西走廊沙区农田林网、通道绿化和城市绿化对良种的需求。

2.采穗圃技术方案(1)建圃方式采用选优定植、嫁接和直接扦插三种方法建圃。

用于建立采穗圃的苗木和种条要进行严格的选择,以保证遗传性状的优良和无病虫害的感染。

①选优定植:在引种试验的基础上,筛选性状优良的苗木(超级苗)按不同品种品系分块实施定植,定植密度2 m×2 m 。

适宜树种有祁连园柏、侧柏、丁香、榆叶梅、红瑞木、连翘、山梅花、水蜡、紫叶矮樱、紫叶小檗、红柳、红莎、地锦等。

②嫁接采穗圃的建立选择在苗圃地内嫁接成活的成品苗木直接定植,采用乔林式作业方式。

栽植密度:一般为株行距2 m×2 m。

每个无性系成行或成块排列。

建立后要注意土壤管理,促进树冠形成,提早提供接穗。

每年采穗要注意保持树形完整,以保证多产健壮枝条和后期树形正常。

适宜树种有圆冠榆、金叶榆、重瓣榆叶梅。

③直接扦插采穗圃的建立从优树或优良壮苗上选一年生健壮充实、侧芽饱满、充分木质化、无机械损伤和无病虫害、粗度l c m左右的枝条,剪成长1 5-2 0 c m的插穗。

油茶采穗圃建设实施方案

油茶采穗圃建设实施方案

油茶采穗圃建设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油茶采穗圃建设是为了提高油茶种植的效率和产量,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二、建设目标1. 提高油茶采摘的效率和质量;2. 优化油茶采摘的工作流程;3. 提高油茶产量,降低生产成本;4. 提升油茶产业的竞争力。

三、建设内容1. 地块选择:选择土地肥沃、阳光充足、空气流通良好的地块,以确保油茶生长的健康和稳定。

2. 圈地围栏:建立完善的围栏系统,保护油茶免受野生动物和其他外界干扰,确保油茶生长的安全和稳定。

3. 灌溉系统:建设高效的灌溉系统,确保油茶得到充足的水分,提高油茶的生长速度和产量。

4. 施肥管理:合理施用有机肥料和化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油茶的健康生长,增加油茶的产量。

5. 定期修剪:定期对油茶进行修剪和整形,保持油茶的良好生长状态,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6. 病虫害防治:建立健全的病虫害防治体系,及时发现和处理油茶的病虫害问题,保障油茶的生长和产量。

7. 采摘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采摘管理制度,提高采摘效率和质量,确保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四、建设步骤1. 地块选择:对潜在地块进行勘察和评估,选择最适合建设油茶采穗圃的地块。

2. 圈地围栏:根据选定地块的实际情况,设计和建造围栏系统,确保油茶的安全和稳定生长。

3. 灌溉系统:设计和建设灌溉系统,确保油茶得到充足的水分供应。

4. 施肥管理:根据土壤肥力情况,制定合理的施肥方案,确保油茶的充分营养供应。

5. 定期修剪:制定定期修剪计划,对油茶进行科学合理的修剪和整形。

6. 病虫害防治:建立病虫害监测和防治体系,保障油茶的健康生长。

7. 采摘管理:制定科学合理的采摘管理制度,提高采摘效率和质量。

五、建设效果1. 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2. 降低油茶的生产成本;3. 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4. 增加农民的收入。

六、总结油茶采穗圃建设实施方案的实施,将有利于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促进油茶产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推动乡村振兴。

油茶采穗圃设计方案

油茶采穗圃设计方案

油茶采穗圃施工设计方案一、建设类型油茶采穗圃二、位置条件(1)位置:建阳市莒口镇后山村37林班1大班3小班,面积5hm2。

(2)立地条件:地形平缓,坡度24-27。

,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不易受冻的开阔地。

土层厚度80cm以上,透气和排水条件良好,立地质量等级Ⅱ级,原为经济林地。

三、无性系数量与来源(1)无性系数量:福建省林科院选育的闽43、闽48、闽60;中国林科院选育的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7号共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

(2)材料来源:闽系列由省种苗总站指定的闽侯桐口国有林场培育的优质油茶嫁接苗;长林系列由中国林科院指定的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培育的优质油茶嫁接苗。

四、小区规划根据建设面积和山场实际情况,分6个小区进行配置设计,开设区道。

五、无性系配置同一无性系成行或成块排列,便于穗条的采集,并绘制出配置图,定植时应严格按照无性系配置图进行定植、挂牌编号。

六、营建技术(1)林地准备:造林前的秋季进行全面劈草、清杂、堆烧、要求清除干净所有的山场剩余物。

(2)整地:采用带状水平阶整地方式,带宽2m,带内定点挖穴,穴规格70χ70χ50cm,穴内回表土,整地要在定植前一月内完成,定植前半个月穴施油茶专用有机肥,每穴施有机肥2kg。

(3)栽植密度:拟建油穗兼用采穗圃,密度为110株设计株行距2m×3m。

(4)定植: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主芽饱满的优质油茶嫁接一年苗,定植时间12-1月份(立春前20天左右),应选择阴雨天进行定植,栽植时做到深栽、苗正、根舒、压紧。

七、经营管理(1)抚育管理:定植后每年全面锄草、松土、扩穴2次,时间为5-6月份与8-9月份,第一年施肥一次,时间为11月份,第二年起每年施肥二次,施油茶专用有机肥,在树冠外围开环沟施肥,每株施0.5kg。

(2)树体管理:冬季进行定干,高度一般40—50cm。

栽植后至采穗前,每年秋季要摘除花芽,促进树体营养生长,从第二年开始对定干后的萌芽枝进行摘心,促进分枝。

油茶示范园实施方案

油茶示范园实施方案

油茶示范园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油茶种植的效益和质量,建设油茶示范园成为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二、建设目标。

1. 建设一批规模适中、管理规范、技术先进的油茶示范园,推广优质油茶品种,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

2. 通过示范园的建设,带动周边地区的油茶种植,形成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的新格局。

3. 促进油茶产业的升级,推动农民增收,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三、建设内容。

1. 选址,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气候适宜的地块作为油茶示范园的建设地点。

2. 品种选择,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特点,选择适合的油茶品种进行示范种植。

3.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灌溉系统、防护设施、道路、办公室等基础设施的建设,确保示范园的正常运转。

4. 技术引进,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示范园的管理水平和技术含量。

5. 宣传推广,通过各种途径,宣传示范园的建设成果和油茶产业的发展前景,吸引更多的农民参与油茶种植。

四、建设步骤。

1. 确定建设规模和投资计划,制定详细的油茶示范园建设方案。

2. 开展选址工作,对潜在的建设地点进行勘察和评估,确定最佳的建设地点。

3. 进行品种选择和引种工作,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油茶品种。

4. 同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引进工作,确保示范园的顺利建设和运营。

5. 完成建设后,开展示范园的试运营,总结经验,不断完善管理和技术。

五、建设保障。

1. 资金保障,制定详细的投资计划,争取政府支持和各种补贴,确保建设资金的到位。

2. 技术保障,引进专业的技术团队,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确保示范园的正常运转。

3. 管理保障,建立健全的管理体系,明确各项工作的责任和权限,确保示范园的高效运营。

六、建设效果。

1. 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提高油茶产量和品质。

2. 带动周边地区的油茶种植,形成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管理的新格局。

3. 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油茶采穗圃基地扩建项目实施方案

油茶采穗圃基地扩建项目实施方案

油茶采穗圃基地扩建项目实施方案一、项目背景和概述油茶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其茶叶和油脂都有很高的价值。

为了促进油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油茶生产效益和质量,本项目拟对现有的油茶采穗圃基地进行扩建,以提高其产能和生产水平。

二、项目目标1.扩大油茶采穗圃基地面积,增加油茶种植规模。

2.提高油茶采穗圃基地的生产效益和质量。

3.引进先进的油茶种植技术和设备,提升基地的科技含量。

4.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推动油茶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三、项目内容和实施步骤1.土地选址和准备-对基地进行规划,确定扩建面积和用途,确保土地利用者符合农业要求。

-对土地进行改良和整理,确保土质好、排水良好,并进行必要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

2.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或改扩建水源供应系统,确保基地的灌溉供水。

-新建油茶采穗工棚和仓库,以便存放和加工采摘的油茶。

-新建办公楼和工作人员宿舍,提供良好的办公和生活环境。

3.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按照油茶生长和采穗的特点,选购合适的机械设备,如剪枝机、采穗机等,提高生产效率。

-引进油茶种植的先进技术,并进行培训,提高基地管理人员的技能水平。

4.加强品种优化和种植管理-对油茶的品种进行优化选择,选择适应当地生态环境和市场需求的品种。

-加强油茶种植的管理工作,包括土壤改良、施肥、病虫害防治、采穗时间等,以提高产量和质量。

5.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与油茶加工企业、销售企业等建立合作关系,确保油茶的销路畅通。

-制定供应合同,确保油茶的销售和价格稳定。

四、项目组织架构和时间安排1.项目领导小组:负责制定项目实施计划、协调资源和解决问题。

2.基地管理团队:负责具体实施和管理基地扩建项目。

3.设备采购小组:负责选购和安装油茶种植和加工设备。

4.其他相关部门:根据需要,协助项目实施和提供支持。

项目实施时间安排如下:-土地选址和准备:3个月-基础设施建设:6个月-引进技术和设备:3个月-品种优化和种植管理:长期进行-与相关企业的合作:长期进行五、项目预算和资金筹措本项目的预算主要包括土地改良和整理费用、基础设施建设费用、技术和设备购置费用、人员培训费用等。

油茶采穗圃基地扩建项目实施方案

油茶采穗圃基地扩建项目实施方案
良种油茶采穗圃营建工艺流程图
圃地选择(苗木准备)→细致整地→品种配置→苗木种植→土壤耕作→修枝整形→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分系采穗、捆扎→保鲜处理→产品交接
工艺流程说明
(1)圃地选择
交通方便、距水源接近、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地下水位较低、PH值5.0-6.5之间的缓坡地。
(2)细致整地
油茶采穗圃基地扩建项目
实施方案
目 录
第一部分:项目实施的总体目标
1.1
xx县800亩油茶采穗圃基地扩建项目
1.2
1.2.1
总投资:239万元
其中:中央财政投资30万元,省级财政配套10.8万元
市级财政配套1.2万元
中央财政,省、市财政配套资金合计42万元
自筹资金197万元
1.2.2
扩建800亩采穗圃基地及其他所需灌水设备16台套,机耕路3000米等。
(4)仓库
建设仓库1200平方米。
(5)蓄水池
建蓄水池1个,1000立方米。
2.2
xx县xxx乡xxx村。
2.3
2.3.1
xxxxxxxxxxx专业合作社实行理事长负责制,机构设置如下:
xxx专业合作社组织机构
各部门主要职能:
(l)办公室:负责合作社有关文件处理信息收集、档案管理及行政事务工作,上传下达并协调合作社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负责合作社日常生产运营管理工作等,合作社人力资源配置及招聘等。
(8)科学施肥
采用沟施、穴施和浇施等方式,施肥种类及用量应依据采穗圃植株年龄和施肥时间确定。应结合浇灌进行,定植当年6-7月可依据苗木成活和生长情况,适量浇施稀薄的人类尿或每株施25-50克尿素或复合肥;11月中上旬,结合垦复,每株施3-6公斤农家土杂肥;从第二年起,一般每年施肥4次,其中3次追肥、1次基肥,追肥可与浇灌结合进行,3月上旬每株施尿素25-50克,5月中旬施尿素50-75克,7月中下旬施复合肥75-100克;11月中上旬每株施5-10公斤农家土杂肥作越冬肥;随着树龄和树体的增长,每年施肥量逐年递增。严禁立秋后追施氮肥。

高产油茶造林实施方案

高产油茶造林实施方案

高产油茶造林实施方案一、背景分析。

油茶是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油茶的产量和质量,大力推进高产油茶的造林工作势在必行。

在实施高产油茶造林工程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土壤条件、气候环境和栽植技术等因素,制定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以确保油茶的高产和优质。

二、实施方案。

1. 选址。

在选择油茶种植地点时,需考虑土壤肥沃程度、排水情况、阳光照射等因素。

优先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阳光充足的地块,以利于油茶生长和发育。

2. 种植方式。

采用行距、株距适中的种植方式,以保证油茶树木之间的充分生长空间。

同时,采用优质的油茶种苗,保证种植的质量和效益。

3. 土壤改良。

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充分的改良,包括施肥、翻耕、松土等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为油茶的生长创造良好的条件。

4. 病虫害防治。

在油茶生长的过程中,要定期对树木进行病虫害的防治,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治措施,确保油茶的生长不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5. 管理护理。

在油茶生长的过程中,要进行适时的修剪、疏花、疏果等管理护理工作,以保证油茶的正常生长和高产。

6. 水肥管理。

合理施用肥料和水源,确保油茶的生长需要得到满足,提高油茶的产量和品质。

7. 收获加工。

在油茶成熟后,要及时进行收获和加工,以保证油茶的品质和产量。

三、效果评估。

在实施高产油茶造林工程的过程中,要定期对油茶的生长情况进行评估,包括生长情况、产量情况、病虫害情况等,以便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措施,确保高产油茶造林工程的顺利实施和取得预期效果。

四、总结。

高产油茶造林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对于提高油茶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科学制定实施方案,确保高产油茶的顺利种植和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油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就是高产油茶造林实施方案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

油茶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

油茶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

油茶良种采穗圃营建技术(来源:梅州油茶产业网/)一、油茶良种采穗圃种类依据采穗圃营建方式不同分为两种:用油茶林的主枝作砧木、油茶良种母株当年生春梢作接穗,采用嫁接换冠方法建立的,称油茶林换冠采穗圃;用油茶良种无性苗定植方法建立的,称油茶植苗采穗圃。

二、油茶品种配置方法采穗圃的品种配置应视其生产经营方向确定,单一生产穗条的,品种间以块状排列,每个品种设置一个小区;以采穗为主、兼顾生产油茶果实的,品种间则以带状或块状交错排列,且相邻品种的花期基本一致,每个品种设置若干个小区。

品种田间设置应注明品种数量及位置等标记,绘制品种配置分布图。

三、油茶林换冠采穗圃1.精选砧木林与砧木砧木林应选择林地平缓、土壤深厚、光照充足、集中连片、林相整齐、分布均匀、密度适中、无病虫害、生长旺盛的油茶壮龄林,每株砧木选择3~5个分枝角度适当、干直光滑、距地高度40~80㎝、干径3~4㎝、生长健壮的主枝。

2.砧木林地处理建圃前一年秋冬或来年早春,采取清除杂灌、科学修枝、合理垦复、施农家肥等措施,对油茶砧木林进行一次全面的抚育管理,促进砧木生长旺盛。

3.穗条采集选择油茶良种母株树冠中上部发育健全、枝径0.2~0.32㎝、无病虫害、腋芽(顶芽)饱满、可截制3个以上接穗的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采穗期应与嫁接期同步进行,阴天或晴天上午10时之前、下午17时之后采穗为宜;采集后应分品种捆扎,挂上标签装入容器中保湿。

穗条一般随采随用,如需调运,应进行保鲜处理。

4.嫁接方法依据油茶品种配置分品种进行嫁接,一般长江以南栽培区可从5月上旬开始、最迟6个月上旬结束,长江以北栽培区则从5月中旬开始、最迟6月中旬结束;采用“改良拉皮切接法”或“撕皮嵌接法”,每株选择3~5个主干枝进行嫁接,接位距地面40~80㎝,每个主干枝可嫁接3~4个接穗,嫁接后应立即用塑料带包扎,加塑料薄膜罩密封保湿;如用“改良拉皮切接法”的,应视阳光照射情况进行遮荫。

此后,应根据接穗生长情况,适时解罩、除萌、剪砧或拆荫棚,当接穗腋芽或顶芽抽长到3~5㎝时即可解罩,解罩后应适时除萌,做到除早、除小、除了;用“撕皮嵌接法”的,第一次截砧与解罩同时进行,在嫁接口上方15~20㎝处截砧,并保留部分弱枝,来年2月下旬至3月上旬在接口上方1~2㎝处进行第二次截砧;用“改良拉皮切接法”的,可在9月中上旬揭去遮荫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茶采穗圃施工设计方案
一、建设类型
油茶采穗圃
二、位置条件
(1)位置:建阳市莒口镇后山村37林班1大班3小班,面积5hm2。

(2)立地条件:地形平缓,坡度24-27。

,背风向阳,光照充足,不易受冻的开阔地。

土层厚度80cm以上,透气和排水条件良好,立地质量等级Ⅱ级,原为经济林地。

三、无性系数量与来源
(1)无性系数量:福建省林科院选育的闽43、闽48、闽60;中国林科院选育的长林4号、长林18号、长林27号共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

(2)材料来源:闽系列由省种苗总站指定的闽侯桐口国有林场培育的优质油茶嫁接苗;长林系列由中国林科院指定的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培育的优质油茶嫁接苗。

四、小区规划
根据建设面积和山场实际情况,分6个小区进行配置设计,开设区道。

五、无性系配置
同一无性系成行或成块排列,便于穗条的采集,并绘制
出配置图,定植时应严格按照无性系配置图进行定植、挂牌编号。

六、营建技术
(1)林地准备:造林前的秋季进行全面劈草、清杂、堆烧、要求清除干净所有的山场剩余物。

(2)整地:采用带状水平阶整地方式,带宽2m,带内定点挖穴,穴规格70χ70χ50cm,穴内回表土,整地要在定植前一月内完成,定植前半个月穴施油茶专用有机肥,每穴施有机肥2kg。

(3)栽植密度:拟建油穗兼用采穗圃,密度为110株设计株行距2m×3m。

(4)定植:选用生长健壮、根系发达、主芽饱满的优质油茶嫁接一年苗,定植时间12-1月份(立春前20天左右),应选择阴雨天进行定植,栽植时做到深栽、苗正、根舒、压紧。

七、经营管理
(1)抚育管理:定植后每年全面锄草、松土、扩穴2次,时间为5-6月份与8-9月份,第一年施肥一次,时间为11月份,第二年起每年施肥二次,施油茶专用有机肥,在树冠外围开环沟施肥,每株施0.5kg。

(2)树体管理:冬季进行定干,高度一般40—50cm。

栽植后至采穗前,每年秋季要摘除花芽,促进树体营养生长,从第二年开始对定干后的萌芽枝进行摘心,促进分枝。

随着
植株逐步生长应及时剪除病虫害枝、生长弱或过密的枝条。

(3)种条采集:采穗圃建成后,种条采集时应在油茶抽梢期采集,采条时剪口要低平,采穗量要适度,注意保持树形完整,形成良好的树体和树冠,多产健壮枝条,同时采条时,必须分别无性系单独采集,单独包装,一个无性系50-100根捆成一捆,并标明品种、产地。

(4)病虫害防治:每年大量的采集穗条,容易招致病虫害的发生,因此每年要喷洒适当的药剂,防止病虫害发生。

油茶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病原菌、半边疯、蓝翅天牛、油茶象甲、茶梢蛾等,对油茶树体危害甚大,应坚持“治早、治少、治了”原则,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营林技术措施等综合方法进行防治。

(5)护林防火: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建立健全护林防火组织和制度,加强火源管理,每年幼林抚育时,及时清除林道及区界上的植被。

八、建立技术档案
建圃以后要及时建立各项技术档案,不断总结经验,提高经营管理水平面,主要技术档案内容有初步设计资料、施工设计方案、采穗圃基本情况、品种名称、数量来源、无性系区划配置图、经营管理措施等资料。

档案资料要求填写工整、齐全,并有专人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