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CDMA RF优化总结

合集下载

RF优化总结

RF优化总结

无线网络RF优化一、RF优化目的及所处环节1、RF优化目的RF 优化作为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阶段,是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

该阶段需要重点关注覆盖问题或者干扰问题引起的掉话问题,分析掉话是否是由于覆盖太差或者干扰太强导致的干扰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重点看是否可以通过调整天线工程参数来解决。

与此同时,也要关注由于切换问题导致的掉话区域,对于拐角效应或者针尖效应,在进行天线调整的时候也要进行关注,看是否可以通过天线调整的方式来规避这些问题。

2、RF优化在网络优化中所处的环节RF优化阶段是在单站点验证完毕后,在全网站点基本上完成建设后并完成验证后开始进行。

但通常情况下,为了赶进度,在部分站点建成后,大概在Cluster 中站点建设数量达到80%时,就开始RF优化;其中还包括有对工程参数总表和小区参数列表的优化。

如果RF优化调整后采集的路测、话统等指标满足KPI要求,RF优化阶段结束,进入参数优化阶段。

否则再次分析数据,重复调整,直至满足所有KPI要求。

RF优化在网络优化中所处环节图3、RF优化具体工作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RF优化具体工作包括了天馈硬件及邻区列表的优化调整。

在第一次RF优化测试时,要尽量遍历区域内所有的小区,以排除硬件故障的情况。

其工作流程如下图所示:RF优化工作流程图4、RF优化目标RF优化的重点是解决信号覆盖、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等问题,而在实际项目运作中,各运营商对于KPI的要求、指标定义和关注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RF优化目标应该是满足合同(商用局)或规划报告(试验局)里覆盖和切换KPI指标要求,指标定义应当依据合同要求定义。

5、RF优化准备工作(1)划分簇(cluster),并保证簇内所有站点开通(2)确定好测试路线●路测之前,应该首先和客户确认KPI路测验收路线,在KPI路测验收路线确定时应该包含客户预定的测试验收路线。

WCDMA无线网络优化案例分析和解决

WCDMA无线网络优化案例分析和解决

掉话后的激活集观察
话)
掉话后手机重新搜索网络,此时发现了强导频SC325,如在此前能
切换到该小区则可避免掉话。原因分析为:邻区漏配。
解决方法:将SC325加入SC442的邻区列表
11
案例分析5 (切换失败引起的掉 话) 分析图中所示线路上的掉话
发现掉话前激活集中SC329信号质量非常差(扇区方向原因),而相对 的监听集中的SC328等信号质量非常好,正常情况应该发生cIo)
6
1.什么是传统机械按键设计?
传统的机械按键设计是需要手动按压按键触动PCBA上的开关按键来实现功 能的一种设计方式。
传统机械按键结构层图:
按键
PCBA
开关键
传统机械按键设计要点:
1.合理的选择按键的类型,尽量选择 平头类的按键,以防按键下陷。
2.开关按键和塑胶按键设计间隙建议 留0.05~0.1mm,以防按键死键。 3.要考虑成型工艺,合理计算累积公 差,以防按键手感不良。
案例分析1 (典型的电梯切换优化案 例)
某办公楼有室内分布系统(小区 A),但是电梯里没有办法做覆盖, 因此用一个室外小区B来专门覆盖 电梯,如下图所示:
室内小区覆盖了每层的办公区, 并且还有一个天线在停车场,因 此在1楼电梯门厅里面也有很强 的A小区信号。但是电梯里面没 有A小区覆盖而完全是B小区主导。 问题区域在1楼:从1楼进入电梯 上楼,或者乘电梯经过1楼开关 门都可能掉话。 因为A、B小区为同频,这个问题
2
案例分析1 (典型的电梯切换优化 案例)
分析掉话前后的信令也印证了这一点:有时候UE上报了1A事件测量报 告,但是还没有完成软切换过程就掉话了;有时候都没有来得及上报测 量报告就掉话。因此掉话原因可以归结为软切换不及时导致的掉话。

WCDMA RF优化——面试问题总结

WCDMA RF优化——面试问题总结

1自我介绍,项目经历,主要做那个技术;Hi, everyoneMy name is Elsa, I was worked for HUAWEI from 2011.6 to 2016.10, My main job is WCDMA network optimization and platform delivery.2说说你在传输方面的经验?传输丢包,传输告警,传输参数配置问题。

Transmission packet loss, Transmission alarm, Transmission parameter.3.你修改过哪些feature来提升throughput,什么工具?2ms TTI, HSUPA 16QAM , HScode,2nd carrier, EUL, HS,HARQ,Automatic updating algorithm of background noiseLoad sharingLMT/ U2000/FMA/Probe/Nastar/……4.什么是power congestion?需要调整哪些参数?Check UL RSSI.down HSDPA usersDown UE CPICH power, but total power will Improve.Counter:pmNoRrcReqDeniedAdmDLPwr+ pmNoRabReqDeniedAdmDLPwr5.什么是软切换,为什么3G有软切换,2G和LTE没有; HandoverSoft handover means UE can maintain more than 1 RLs during the handover process.And 3G has soft handover this is due to 3G WCDMA is code division system, and LTE isBecause 2G and LTE is FDD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Different subcarriers for users. 3G i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Users use the same frequency.2G/LTE 是频分多址,用户用不同的子载波,但是3G用户是码分多址,使用相同的频率。

wcdma网RF优化个人总结

wcdma网RF优化个人总结

wcdma网RF优化个人总结第一篇:wcdma网RF优化个人总结RF优化个人总结簇划分的原则,RNC划分的原则:1尽量减少RNC之间的过多的交互。

2尽量话务进行均衡。

3容灾性考虑。

Cluster 尽量是顺时针测试。

尽量的安排好人,按照区域或人进行划分。

Cluseter 划分,尽量的边界清晰。

业务分部尽量在话务较少。

Cluserer尽量不要跨RNC。

Clusert 大小原则。

一天能比较充分的测试完。

这样晚上能制定优化原则,不然其他部分都会等着。

Cluset的边界测试必须重叠。

Cluseter划分的区域。

测试规划,单行道的测试,如果可以不行,可以安排进行晚上测试。

白天车辆比较少。

注重现场的情况,注意合理的安排,结合现场。

一.覆盖的优化给予scanner的优化。

检查覆盖。

二.领区的优化。

邻区基于手机的测试。

1 是否漏配,单配2 优先级的调整。

3 领取是否多配。

以上的工作占所有工作的80-90%三.无线参数的优化。

(RF优化)基于现场的默认值,基本上没有什么问题。

基础是在之前的基础上的优化,锦上添花。

体现作为一个优化工程的水平。

影响掉话和互通的一些参数。

测试是什么原因。

切换,掉话。

覆盖问题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覆盖问题,信号的强度在信号强度的基础上干扰。

领取优化。

包括扰码。

扰码复用的问题。

特殊的越区。

功率的调整。

外界的干扰(如军事,小灵通的干扰).5需要找出外界的干扰。

小区重选与切换。

无线参数。

不要纠缠什么网管导不进去。

以上流程要记住。

调整的步骤:天馈的调整:方位,下倾,功率,高度,型号,位置。

无线参数的调整:扰码,邻区。

验收按照网络验收。

不要按照簇验收,因为存在簇的划分大小不一定。

千万不要按照簇验收。

给联通提的簇优化报告,而不是网络的优化的报告。

调整完簇后,要及时更新的基站信息表。

每个人要区域化的负责。

作为项目经理一定要保证的网络的性能,而不是保证簇的优化。

不要抠一个死问题,而要更快的放号等,这个目标是一样的。

WCDMA中RF优化及路测数据分析方法

WCDMA中RF优化及路测数据分析方法

WCDMA中RF优化及路测数据分析方法袁豪【摘要】WCDMA网络是目前在用的主流网络,WCDMA的网络优化对用户和运营商有重要作用。

RF优化是WCDMA网络优化的主要部分之一。

RF优化主要结合路测数据进行。

因此,本文通过对RF优化流程及路测数据分析方法的分析,提出路测的主要的KPI指标,并对弱覆盖、导频污染、邻区漏配和切换问题等常见的网络优化问题进行分析。

%WCDMA is the mainstream of the network. WCDMA optimization has important effect on both users and operators. RF optimization is one of the main compositions of WCDMA optimization. RF optimization is completed mainly with the road test data.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RF optimization process and road test data analysis methods, and then puts forward the main KPI in-dex of road test, and analyzes network optimization problems such as the weak coverage, pilot pollution and adjacent regions with leakage and switch problems.【期刊名称】《电脑与电信》【年(卷),期】2014(000)012【总页数】3页(P41-43)【关键词】WCDMA;RF优化;路测数据【作者】袁豪【作者单位】郑州大学,河南郑州 45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1. 引言WCDMA网络是目前在用的主流网络,如何为用户提供一个覆盖全面、业务稳定、接通良好的优质WCDMA移动通信网络始终是运营商的重中之重,WCDMA网络优化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08-WCDMA无线网络RF优化-57

08-WCDMA无线网络RF优化-57


目标区域的单站检 查
数据采集(主要是 路测数据)
方案实施
数据分析
RF优化主要包括测试准备、 单站检查、数据采集、数据 分析、问题分析及制定方案、 方案实施几个部分。其中数 据采集、问题分析及制定方 案、方案实施需要根据优化 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 复进行,直至网络情况满足 优化目标要求为止。
分析问题、制定优 化方案
RF优化工作的主要内容



优化前的单站检查,单站检查的目的是确保基站每个 扇区工作正常。 导频信号覆盖优化。 导频污染问题优化,导频污染会导致下行干扰增大、 频繁切换导致掉话、网络容量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需 要通过工程参数调整加以解决。 切换问题优化。
RF优化流程
测试准备 (主要包括优化目 标、测试路线、相 关的测试工具和资 料

则下倾角的计算公式如下:
H arctg ( ) e _ L 2

其中,为天线的初始机械下倾角; 为站点的有效高度,也就是天线挂高和周围覆盖区域 平均高度之差; 为该站点天线到本扇区需要覆盖边缘的距离; 为天线的垂直波瓣宽度; 为天线电下倾的角度。
低话务地区天线下倾角与小区覆盖半径关系

对于低话务地区,即郊区、农村、公路、海面等,为 了让覆盖尽量远,可以减少初始下倾角,使主瓣的最 大增益点对准覆盖区的边缘,下倾角的计算公式
H arctg ( ) e _ L
天线下倾角



调节天线的方向角时,应该考虑到天线的水平半功率 角。两个扇区方向夹角过小,重叠覆盖区较大易频繁 切换且不易保证基站周围良好的覆盖,夹角过大则容 易出现切换区信号质量较差的情况。正常情况推荐方 向角夹角在90度到140度之间。 调整天线的下倾角时,应该考虑到天线的垂直半功率 角。调节机械下倾角时,1-5度时波束畸变不大,为 常用值;6-9度推荐在站点较高或者站距较密时候使 用;10-12度时一般仅在市区高站使用。 对于天线挂高,一般比基站周围建筑物平均高度高5 -10米为最佳,此外相邻基站的天线挂高也不宜相差 较大。明显不满足这两点的基站容易产生覆盖问题, 需要重点关注。

WCDMA RF 优化流程及案例分析-005

WCDMA RF 优化流程及案例分析-005

WCDMA RF 优化流程UAE Abu Dhabi测试路线路测路测确定RF 问题确定RF 问题选出需求调整小区选出需求调整小区判断调整性质判断调整性质决定调整工作量决定调整工作量实施调整实施调整重复路测重复路测结束结束问题是否解决?问题是否解决?覆盖分析l 检查区域覆盖情况,建议标准如下,使用于室外接收 机测量: ü 好(Good): RSCP ≥ -85 dBm ü 一般(Fair): -95 dBm ≤ RSCP < -85 dBm ü 差(Poor): RSCP < - 95 dBm l 检查每个小区的RSCP覆盖情况,对于判断覆盖区域过 大的小区是很有效的。

比较接收机和UE的RSCP覆盖 示意图时,必须注意是否存在车辆穿透损耗和天线增 益等差异导致UE接收电平相对较低。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Ì肀 覆盖分析覆盖差的区 域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ÿ 干扰分析l ü ü ü CPICH Ec/Io推荐标准 好 (Good): Ec/Io ≥ -8 dB 一般 (Fair): -14 dB ≤ Ec/Io < -8 dB) 差 (Poor): Ec/Io < - 14 dBl 采用-8 dB的门限,是为了在未来话务增长导致干 扰上升的情况下,仍然能够保证一定的网络质量。

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Ì肀 干扰分析-14 -15 -16 -104 -17 -18 -19 -20 Ec/Io RSCP -105 -110 -115 -120 -15.5 -90 -95 -100What’s the problem?RSCP也差,那么Ec/Io差的主要原因是 RSCP也差,那么Ec/Io差的主要原因是 覆盖差 覆盖差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干扰分析-14 -15 -16 -17 -18 -19 -20 Ec/Io RSCP -15.5 -63 -60 -65 -70 -75 -80 -85 -90What’s the problem?RSCP好,那么是由系统干扰导致 RSCP好,那么是由系统干扰导致 Ec/Io差 Ec/Io差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 干扰分析覆盖不良导 致Ec/Io差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上行覆盖l 上行覆盖(UE TX Power) ü UE高发射功率意味可能高的 ü 需要将发射功率过高的区域和CPICH数据示意图进 行比较,以确定问题是否只存在于上行方向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Ì 上行覆盖UE 发射功 率过高All Rights Reserved © Alcatel Shanghai Bell 2007,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导频污染l导频污染定义在Actix Analyzer中,导频污染集 (Pilot Pollution Set) 包含了所有不在激活 集中,但是其Ec/Io值在最佳服务小区Ec/Io值的一定范围(这个值可以设定) 之内的导频。

WCDMA无线网络RF优化指导书_图文(精)

WCDMA无线网络RF优化指导书_图文(精)

内部公开▲ ◆人体损耗对于手持机,当位于使用者的腰部和肩部时,接收的信号场强比天线离开人体几个波长时将分别降低 4---7dB 和 1---2dB。

一般人体损耗设为 3dB。

◆车内损耗金属结构的汽车带来的车内损耗不能忽视。

尤其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人的一部分时间是在汽车中度过的。

◆一般车内损耗为 8---10dB。

对于 WCDMA 系统来说,由于工作频率接近 1800MHz,波长与其相差不大,因此透射损耗也比较接近。

对于一些有较大玻璃窗的现代建筑来说,投射损耗一般在 7-10dB 左右。

6.4 衍射损耗在无线通讯系统中,信号在无线传播时遇到阻碍将产生附加损耗。

这个损耗就是衍射损耗。

6.4.1 费涅尔区以及刃形衍射模型衍射损耗可以用费涅尔区来解释。

费涅尔区表示从发射机到接收机次级波路径长度比视距路径长度大nλ/2 的所有点所构成的一群椭圆。

这群以发射机和接收机为焦点的椭圆就是费涅尔区。

半径为rn, rn = [nλd1d2/ (d1+d2] 1/2 在移动通信系统,对费涅尔区发射的次级波的阻挡产生了衍射损耗。

一般来说,只要阻挡体不阻挡第一费涅尔区,则衍射损耗最小。

阻挡为 0 时,有 6dB 损耗。

事实上,只要55 %的第一费涅尔区无阻挡,其他费涅尔区的阻挡对衍射损耗影响极小。

衍射模型可以简化成下图第 31 页共 33 页本文中的所有信息均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内部信息,不得向外传播内部公开▲ 费涅尔衍射参数v=h[2(d1+d2/ λd1d2] 1/2 衍射损耗 Gd(dB)可由衍射参数计算得出: Gd(dB)= Gd(dB)= Gd(dB)= Gd(dB)= Gd(dB)= 0 v 20log(0.5-0.6v 20log(0.5exp(-0.95v 2 1/2 20log{0.4-[0.1184-(0.38-0.1v ] }20log(0.225/v <=-1 -1<= v <= 0 0 <= v <= 1 1 <= v <= 2.4 v >2.4 2 对于被阻挡的费涅尔区的个数 n 由下式得出:n = v /2 同时费涅尔衍射参数与频率的 1/2 次方成正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CDMA RF优化指导书目录1概述 (7)2RF优化的基本流程 (7)3测试准备 (8)3.1确立优化目标 (8)3.2划分Cluster (9)3.3确定测试路线 (10)3.4准备工具和资料 (10)3.4.1软件准备 (10)3.4.2硬件准备 (11)3.4.3资料准备 (11)4数据采集 (11)4.1DT 测试 (12)4.2室内测试 (13)4.3RNC配置数据采集 (13)5覆盖问题分析 (14)5.1覆盖问题分类和常用措施 (14)5.1.1弱覆盖 (14)5.1.2越区覆盖 (14)5.1.3上下行不平衡 (15)5.1.4无主导小区 (15)5.2覆盖分析流程 (15)5.2.1下行覆盖分析 (15)5.2.2上行覆盖分析 (18)5.3覆盖问题案例 (19)5.3.1工程参数设置不当导致弱覆盖案例 (19)5.3.2站址选择不当导致的越区覆盖问题 (20)5.3.3天线安装不合理导致的覆盖受限问题 (21)6导频污染问题分析 (22)6.1导频污染定义和判决标准 (22)6.2产生原因及影响分析 (22)6.2.1产生原因分析 (22)6.2.2影响分析 (23)6.3导频污染优化方法 (24)6.3.1天线调整 (24)6.3.2导频功率调整 (25)6.3.3采用RRU或微小区 (26)6.4导频污染问题分析流程 (27)6.5导频污染优化举例 (27)6.5.1优化前数据分析 (28)6.5.2优化后数据分析 (31)7切换问题分析 (33)7.1邻区关系如何优化 (33)7.1.1根据路测结果分析 (33)7.1.2冗余邻区删除 (37)7.2软切换比例分析 (37)7.2.1软切换比例的定义 (37)7.2.2优化的一般原则和方法 (37)8调整措施 (38)9总结 (39)10附录 (40)10.1覆盖增强技术 (40)10.1.1塔放 (40)10.1.2收发分集 (40)10.1.3RRU (40)10.1.4微蜂窝 (40)表目录表1 RF 优化目标列表 (9)表2 RF优化推荐软件列表 (11)表3 RF优化推荐硬件列表 (11)表4 优化前需要收集的资料 (11)表5 配置参数检查内容 (13)图目录图1 RF 优化流程图 (8)图2 某项目Cluster划分 (10)图3 DT测试设置 (12)图4 RSCP for 1st Best ServiceCell (16)图5 导频的SC for the 1st Best ServiceCell的分布情况 (17)图6 Scanner和UE的覆盖对比分析 (18)图7 UE的发射功率分布 (19)图8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前) (19)图9 下角糖厂附近覆盖情况(优化后) (20)图10 优化前存在的越区覆盖 (20)图11 优化后仍然存在的越区覆盖 (21)图12 天线安装没有考虑平台的遮挡而造成的站底覆盖受限 (21)图13 天馈设计实施的优化 (22)图14 天线方位角不合理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 (24)图15 天线下倾角不合理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 (25)图16 小区布局不合理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 (26)图17 环境因素导致导频污染示意图 (26)图18 导频污染各小区勘查照片 (27)图19 育兴路附近导频污染 (28)图20 育兴路附近best ServiceCell (28)图21 育兴路附近2th best ServiceCell (29)图22 育兴路附近3th best ServiceCell (29)图23 育兴路附近4th best ServiceCell (29)图24 育兴路导频污染构成 (30)图25 育兴路附近的RSSI (30)图26 育兴路附近BestServiceCell小区的RSCP (30)图27 育兴路附近270号小区的RSCP (31)图28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的导频污染 (31)图29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的best ServiceCell (32)图30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的的best ServiceCell小区的RSCP (32)图31 优化后育兴路附近270号小区的RSCP (32)图32 邻区判断条件修改 (34)图33 Scanner邻区分析报告 (35)图34 漏配邻区结果 (35)图35 掉话前的手机记录的活动集EcIo变化情况 (36)图36 掉话前Scanner记录的活动集EcIo变化情况 (36)图37 RSCP for 4th Best ServiceCell中的候选小区 (38)WCDMA RF优化指导书关键词:WCDMA,网络优化,RF优化摘要:本文对WCDMA 网络优化中RF 优化阶段需要完成的工作进行说明。

包括RF优化的目的、流程、步骤、输入输出,以及RF 优化过程中需要关注的事项。

缩略语清单:1 概述RF 优化作为网络优化中的一个阶段,是对无线射频信号进行优化,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保证下一步业务参数优化时无线信号的分布是正常的。

包括如下主要的工作内容:●导频信号覆盖问题优化:导频信号覆盖的优化包括两个部分的内容,一方面是对覆盖空洞的优化,保证网络中导频信号的连续覆盖;另一方面是对主导小区的优化,保证各主导小区的覆盖面积没有过多和过少的情况,主导小区边缘清晰,尽量减少主导小区交替变化的情况。

●导频污染问题优化:导频污染是指某一地方存在过多强度相当的导频且没有一个主导导频。

导频污染会导致下行干扰增大、频繁切换导致掉话、网络容量降低等一系列问题,需要通过工程参数调整加以解决。

●切换问题优化:一方面检查邻区漏配情况,验证和完善邻区列表,解决因此产生的切换、掉话和下行干扰等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调整合理的工程参数,保证合理的路测软切换比例。

文章结构如下:第一章介绍RF优化的目的、主要工作内容内容和本文档结构组成;第二章对RF优化的流程以及涉及的相关过程予以简单说明;第三至八章按照RF优化流程详细介绍了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和调整实施等过程;第九章总结全文;附录介绍了覆盖增强技术。

2 RF优化的基本流程一旦规划区域内的所有站点安装和验证工作完毕,RF 优化工作随即开始。

某些情况下为了赶进度,部分站点完成之后就要开始RF 优化。

通常在某一Cluster 中建成站点占总数的80%以上的时候,就可以进行RF 优化。

这是优化的主要阶段之一,目的是在优化信号覆盖的同时控制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具体工作还包括了邻区列表优化。

如果RF优化调整后采集的路测、话统等指标满足KPI要求,RF优化阶段即结束,进入参数优化阶段。

否则再次分析数据,重复调整,直至满足所有KPI要求。

在RF 优化阶段,包括测试准备、数据采集、问题分析、调整实施这四个部分,见图1。

其中数据采集、问题分析、优化调整需要根据优化目标要求和实际优化现状,反复进行,直至网络情况满足优化目标KPI要求为止。

图1RF 优化流程图测试准备阶段首先应该依据合同确立优化KPI目标,其次合理划分Cluster,和运营商共同确定测试路线,尤其是KPI测试验收路线,准备好RF优化所需的工具和资料,保证RF优化工作顺利进行。

数据采集阶段的任务是通过DT、室内测试、信令跟踪等手段采集UE和Scanner数据,以及配合问题定位的RNC侧呼叫跟踪数据和配置数据,为随后的问题分析阶段做准备。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网络中存在问题,重点分析覆盖问题、导频污染问题和切换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调整措施。

调整完毕后随即针对实施测试数据采集,如果测试结果不能满足目标KPI要求,进行新一轮问题分析、调整,直至满足所有KPI需求为止。

由于信号覆盖、导频污染、邻区漏配等原因产生的其他问题,如下行干扰、接入问题和掉话问题,往往和地理位置相关,规律固定,随着优化的深入会有明显改善,至于信号覆盖良好且没有导频污染和邻区漏配等因素影响的接入、掉话等问题,需要在参数优化阶段加以解决,可以参照相应的指导书。

上行干扰问题(RTWP 过高而没有与之相当的高话务量存在)和在RF 优化后,需要输出更新后的工程参数列表和小区参数列表。

工程参数列表中反映了RF 优化中对工程参数(如下倾角、方向角等)的调整。

小区参数列表中反映了RF 优化中对小区参数(如邻区配置等)的调整。

3 测试准备3.1 确立优化目标RF优化的重点是解决信号覆盖、导频污染和路测软切换比例等问题,而在实际项目运作中,各运营商对于KPI的要求、指标定义和关注程度也千差万别,因此RF优化目标应该是满足合同(商用局)或规划报告(试验局)里覆盖和切换KPI指标要求,指标定义应当依据合同要求定义。

指标定义采用如下形式:某某指标(比如 CPICH Ec/Io)大于某个参考值的采样点在所有采样点中所占的比例大于某个百分比。

通常,通过RF 优化,网络应当满足表1的指标要求(此处是参考指标,针对不同项目,指标数目和会有所不同,具体指标取舍和指标取值需要取决于合同)。

表1RF 优化目标列表3.2 划分Cluster由于UMTS 技术体制的特性,如覆盖和容量之间的相互影响、频率复用因子为1等,RF 优化针对一组或者一簇基站同时进行,不能单站点孤立地做。

这样才能够确保在优化时是将同频邻区干扰考虑在内的。

在对一个站点进行调整之前,为了防止调整后对其它站点造成负面影响,必须事先详细分析该项调整对相邻站点的影响。

Cluster 的划分需要与客户共同确认,在Cluster 划分时,需要考虑如下因素:●根据以往的经验,簇的数量应根据实际情况,15-25个基站为一簇,不宜过多或过少。

●同一Cluster不应跨越测试(规划)全覆盖业务不同的区域。

●可参考运营商已有网络工程维护用的Cluster划分。

●地形因素影响:不同的地形地势对信号的传播会造成影响。

山脉会阻碍信号传播,是Cluster 划分时的天然边界。

河流会导致无线信号传播的更远,对Cluster 划分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果河流较窄,需要考虑河流两岸信号的相互影响,如果交通条件许可,应当将河流两岸的站点划在同一Cluster 中;如果河流较宽,更关注河流上下游间的相互影响,并且这种情况下通常两岸交通不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以河道为界划分Cluster。

●通常按蜂窝形状划分Cluster 比长条状的Cluster 更为常见。

●行政区域划分原则:当优化网络覆盖区域属于多个行政区域时,按照不同行政区域划分Cluster 是一种容易被客户接受的做法。

●路测工作量因素影响:在划分Cluster 时,需要考虑每一Cluster 中的路测可以在一天内完成,通常以一次路测大约4 小时为宜。

图2是某项目Cluster划分的实例,其中JB03和JB04属于密集城区,JB0属于高速公路覆盖场景,JB02、JB05、JB06和JB07属于一般城区,JB08是属于郊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