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有部分解析(95份)-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答案解析

化学试卷 第1页(共10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10页)绝密★启用前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 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Cl 35.5— Ca 40—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羊毛围巾B .塑料包装袋C .玻璃杯D .木质桌椅 2.乙醇25(C H OH)是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522C H OH+3O 2CO 点燃2+3H O ,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盐 D .有机化合物 3.24Na SO 、24K SO 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B .0C .4+D .6+ 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实心球体B .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散在原子中C .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与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ABC D 6.下列关于亚硫酸23(H S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H SO 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 .1个23H SO 分子中含1个3SO 分子C .23H S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 gD .23H SO 的S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100%13216⨯++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23Al O )中提炼金属铝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得到甲烷C .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 .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2222MnO 2H O 2H O+O ↑反应②:424222KMnO K MnO +MnO +O ↑△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电解水得到的2H 和2O 质量比为2:1D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10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10页)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 .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D .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马铃薯B .鲫鱼C .花生油D .西瓜 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B C D 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g 、4FeSO 、4CuSOB .Fe 、Cu 、24H SOC .Fe 、Cu 、4ZnSOD .Fe 、Cu 、KOH14.将50 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B .10.2%C .10.8%D .19.6%15.某温度时,将20 g 3KNO 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120():()m m 溶质溶剂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 .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16.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 可能是( ) A .5B .9C .12D .13 17.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 .向24H SO 溶液中滴加2Ba(OH)溶液B .向32Mg(NO )溶液中滴加24Na SO 溶液C .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 .将424()NH SO 和熟石灰混合研磨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 .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 .收集2O 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 .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 溶液已变质C .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3CaCOD .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2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化学试卷 第5页(共10页) 化学试卷 第6页(共10页)二、(本题共5小题,共32分)21.(5分)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4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羊毛围巾B .塑料包装袋C .玻璃杯D .木质桌椅2.乙醇(C 2H 5OH )是可再生资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 2H 5OH +3O 2=2CO 2+ 3H2O ,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 .单质B .氧化物C .盐D .有机化合物3.Na 2SO 4、K 2SO 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 .﹣2B .0C .+4D .+6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是实心球体B .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 .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达的微粒,与 所表达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A .B .C .D .6.下列关于亚硫酸(H 2SO 3)的说法,正确的是A .H 2SO 3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 .1个H 2SO 3分子中含1个SO 2分子C .H 2SO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D .H 2SO 3的S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632132⨯++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信息是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反应①:2H2O2 2H2O + O2↑反应②:2KMnO4 K2MnO4 + MnO2 + O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马铃薯B.鲫鱼C.花生油D.西瓜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A.Ag、FeSO4、CuSO4 B.Fe、Cu、H2SO4C.Fe、Cu、ZnSO4 D.Fe、Cu、KOH14.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2% C.10.8% D.19.6%15.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16.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A.5 B.9 C.12 D.1317.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Array 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2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中考化学试题(附答案)

2014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羊毛围巾B.塑料包装袋C.玻璃杯D.木质桌椅2.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资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 +3O2=2CO2+ 3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化合物3.Na2SO4、K2SO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0 C.+4 D.+6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达的微粒,与所表达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A.B.C.D.6.下列关于亚硫酸(H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A.H2SO3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1个H2SO3分子中含1个SO2分子C.H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D .H 2SO 3的S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1632132⨯++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 2O 3)中提炼金属铝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信息是C .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 .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反应①:2H 2O 2 2H 2O + O 2↑反应②:2KMnO 4K 2MnO 4 + MnO 2 + O 2↑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电解水得到的H 2和O 2质量比为2:1D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 .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 .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 .马铃薯B .鲫鱼C .花生油D .西瓜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A.Ag、FeSO4、CuSO4 B.Fe、Cu、H2SO4C.Fe、Cu、ZnSO4 D.Fe、Cu、KOH14.将50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2% C.10.8% D.19.6%15.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 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16.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A.5 B.9 C.12 D.1317.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2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201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201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秘密★启用前2014年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4页,第二部分5至8页,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8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同时填写考点考场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的答案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题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全卷共三大题29小题,请考生检查题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Cl 35.5 Ca 40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2分,共40分)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羊毛围巾B.塑料包装袋C.玻璃杯D.木制桌椅2.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单质 B.氧化物 C.盐D.有机化合物3.Na2SO4、K2SO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 B.0 C.+4 D.+6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散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与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点燃是6.下列关于亚硫酸(H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A.H2SO3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1个H2SO3分子中含有1个SO3分子C.H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D.H2SO3中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7.下列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得到甲烷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反应①:2H2O2====2H2O+O2↑反应②:2KMnO4==== K2MnO4+ MnO2+O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 D.反应①和反应②反应物中都含有氧元素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隙增大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马铃薯B.鲫鱼 C.花生油D.西瓜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A B C D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A.Ag、FeSO4、CuSO4B.Fe、Cu、H2SO4C.Fe、Cu、ZnSO4D.Fe、Cu、KOHMnO2△14.将50g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 B.10.2% C.10.8% D.19.6% 15.某温度时,将20g 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16.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A.5 B.9 C.12 D.13 17.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住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 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 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C 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 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2014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化学试卷及答案

化学试卷 第1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2页(共20页)绝密★启用前广东省广州市2014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 学(满分100分,考试时间8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Cl 35.5— Ca 40—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道选择题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 .羊毛围巾B .塑料包装袋C .玻璃杯D .木质桌椅 2.乙醇25(C H OH)是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522C H OH+3O 2CO 点燃2+3H O ,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 ) A .单质 B .氧化物 C .盐 D .有机化合物 3.24Na SO 、24K SO 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 A .2-B .0C .4+D .6+ 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实心球体B .质子、中子、电子均匀分散在原子中C .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 .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示的微粒,与所表示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 )ABC D 6.下列关于亚硫酸23(H SO )的说法,正确的是( )A .23H SO 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B .1个23H SO 分子中含1个3SO 分子C .23H SO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 gD .23H SO 的S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100%13216⨯++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 .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23Al O )中提炼金属铝B .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得到甲烷C .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 .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 反应①:22222MnO 2H O 2H O+O ↑反应②:424222KMnO K MnO +MnO +O ↑△A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 .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 .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 .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 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 .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 .电解水得到的2H 和2O 质量比为2:1D .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在--------------------此--------------------卷--------------------上--------------------答--------------------题--------------------无--------------------效----------------化学试卷 第3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4页(共20页)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 .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 .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D .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 A .马铃薯B .鲫鱼C .花生油D .西瓜 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AB C D 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 )A .Ag 、4FeSO 、4CuSOB .Fe 、Cu 、24H SOC .Fe 、Cu 、4ZnSOD .Fe 、Cu 、KOH14.将50 g 98%的浓硫酸溶于450 g 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A .9.8%B .10.2%C .10.8%D .19.6%15.某温度时,将20 g 3KNO 溶解在100 g 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 .20:120():()m m 溶质溶剂B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 .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 .降温后,有固体析出16.向含有酚酞的NaOH 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 可能是( ) A .5B .9C .12D .13 17.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 )A .向24H SO 溶液中滴加2Ba(OH)溶液B .向32Mg(NO )溶液中滴加24Na SO 溶液C .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 .将424()NH SO 和熟石灰混合研磨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 .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 .收集2O 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 .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 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 .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 溶液已变质C .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3CaCOD .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2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共60分)化学试卷 第5页(共20页) 化学试卷 第6页(共20页)二、(本题共5小题,共32分)21.(5分)一氧化碳可以从其他物质中夺氧,是常用的工业还原剂。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2014年广东省中考化学真题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2014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含答案)化学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为8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6.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a-40 Cl-35.5Cu-64 Ag-108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1.下列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铁矿炼铁B.干冰制冷 C. 海水晒盐D.风能发电2.下列场所挂的图标与“消防安全”不相符...的是A.玻璃钢和碳纤维是天然材料B.钢铁在海水中不易锈蚀C.白色物质造成的污染称为白色污染D.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4.下列物质的名称和俗名对应正确的是A.碳酸钙一纯碱B.氯化钠一食盐C.碳酸钠一小苏打D.氧化钙一熟石灰5.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以下收集氨气的方法正确的是6.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蒸馏水和矿泉水:硬水B.生铁和塑料:合成材料C.金刚行和石墨:碳单质D.氧化钾和碳酸钾:盐类7.下列验证实验不能成功....的是A .C02能与烧 D .不同物质的 C .分子在不 D .质量守 碱溶液反应 着火点不同 断运动 恒定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酒精、天然气和石油是化石燃料B .海洋有大量的水,所以不必珍惜水资源C .施用农药造成污染,应禁止使用D .少食蔬菜水果的同学会缺维生素C ,有可能引起坏血病9.右图是某芝麻酱说明书,下列关于该 芝麻酱判断正确的是A .不含微量元素B .不含糖类和油脂C .婴儿要慎用D .钙含量高于蛋白质 10选项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向食醋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无明显现象 二者之间不发生反应 B向红墨水中加入活性炭,过滤 红墨水变五色 活性炭具有吸附性 C用黄铜片在铜片上刻划 铜片上有划痕 黄铜的硬度比铜大 D 电解水 电极上有气泡产生 水电解有气体生成11.题11图是R 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磷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X=8B .磷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C .两种元素可形成化学式为P 2R 5的化合物D .磷可以在R 的单质中剧烈燃烧12.KCl 与KNO 3在不同温度的溶解度数据如右表。

广东省广州市2014中考化学试卷 有答案

广东省广州市2014中考化学试卷 有答案

所表达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D.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信息是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反应①:2H2O2 2H2O + O2↑反应②:2KMnO4 K2MnO4 + MnO2 + O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马铃薯B.鲫鱼C.花生油D.西瓜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A.Ag、FeSO4、CuSO4 B.Fe、Cu、H2SO4C.Fe、Cu、ZnSO4 D.Fe、Cu、KOH结论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1)仪器X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CaCO 3和稀盐酸制备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需制备22g 不计实验损耗,至少需要消耗 g CaCO 3。

(3)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 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 、 (填字母,下溶解过滤3.6g 粗盐蒸馏水滤渣滤液蒸发结晶精盐回收装瓶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

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4CO4CO ⑶。

201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

201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

2014年广州市中考化学试题(带答案)2014广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化学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生活用品的主要材质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羊毛围巾B.塑料包装袋C.玻璃杯D.木质桌椅2.乙醇(C2H5OH)是可再生资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2H5OH+3O2=2CO2+3H2O,该化学方程式中,不存在的物质种类是A.单质B.氧化物C.盐D.有机化合物3.Na2SO4、K2SO4等硫酸盐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A.﹣2B.0C.+4D.+64.原子的构成示意图如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原子是实心球体B.原子、中子、电子均匀分布在原子中C.质子与电子质量相等D.整个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5.下列结构示意图所表达的微粒,与所表达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A.B.C.D.6.下列关于亚硫酸(H2SO3)的说法,正确的是A.H2SO3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红B.1个H2SO3分子中含1个SO2分子C.H2S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gD.H2SO3的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信息是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反应①:2H2O22H2O+O2↑反应②:2KMnO4K2MnO4+MnO2+O2↑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A.马铃薯B.鲫鱼C.花生油D.西瓜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A.Ag、FeSO4、CuSO4B.Fe、Cu、H2SO4C.Fe、Cu、ZnSO4D.Fe、Cu、KOH14.将50g98%的浓硫酸溶于450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A.9.8%B.10.2%C.10.8%D.19.6%15.某温度时,将20gKNO3溶解在100g水中恰好饱和,关于该饱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m(溶质):m(溶剂)=20:120B.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C.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D.降温后,有固体析出16.向含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盐酸,溶液红色褪去变为无色,此时溶液pH可能是A.5B.9C.12D.1317.下列实验中无明显现象的是A.向H2SO4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B.向Mg(NO3)2溶液中滴加Na2SO4溶液C.将浓硫酸加入蒸馏水中并不断搅拌D.将(NH4)2SO4和熟石灰混合研磨18.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9.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用燃着的木条区分氧气和二氧化碳B.用盐酸验证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已变质C.用盐酸除去石灰水中的少量CaCO3D.用盐酸除去铁钉表面的少量铁锈20.通过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能得出相应结论的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A向收集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加入约1/3体积的NaCl溶液,旋紧瓶盖,振荡塑料瓶变瘪CO2能与NaCl反应B50℃时,将17gKCl固体加入50g蒸馏水中,完全溶解后缓慢降温降温至20℃时开始有晶体析出20℃时,KCl的溶解度为17gC将白磷浸没在热水中,再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通氧气前白磷不燃烧,通氧气后白磷燃烧氧气是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D点燃从导管放出的某气体,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有无色液滴产生该气体是CH4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60分)二、本题包括5小题,共32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所表达的微粒属于同一种元素的是D.
7.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信息是
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8.不能从以下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获取的信息是
反应①:2H2O2 2H2O + O2↑
反应②: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有气体生成B.反应①和反应②是在不同条件下进行的C.反应①和反应②都放出热量D.反应①和反应②的反应物中都含氧元素9.水是重要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滤或加热均能使硬水转化为软水
B.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可使海水转化为淡水
C.电解水得到的H2和O2质量比为2:1
D.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分子间间隔增大
10.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铁、硬铝、焊锡都属于合金
B.铜有良好的导电性,因而大量用于制作电线
C.铝表面易生成致密氧化铝薄膜,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D.锈蚀后的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11.下列食物中富含蛋白质的是
A.马铃薯B.鲫鱼C.花生油D.西瓜
12.下列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13.用置换反应验证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下列各组药品能达到目的的是A.Ag、FeSO4、CuSO4 B.Fe、Cu、H2SO4
结论
均能反应的物质还有、
(1)仪器X 的名称是 。

(2)实验室用CaCO 3和稀盐酸制备CO 2的化学方程式为 ,若需制备22g 不计实验损耗,至少需要消耗 g CaCO 3。

(3)①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CO 2时,能作为发生装置的是 、 (填字母,下溶解过滤
3.6g 粗盐蒸馏水
滤渣
滤液
蒸发结晶
精盐
回收装瓶
分)同学们在实验室用混合两种固体药品的办法自制“钾,。

同学们制得了成分不同的“钾,氮复合肥料”,
+4CO4CO 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