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爱梅讲解骨龄评价方法
刘爱梅讲解矮小症患者应做的检查

实验室检查1)X线检查:矮小儿童需摄左手正位X线片,判断骨龄。
正常情况下,骨龄与实际年龄的差别应在±1岁之间,落后或超前过多均为异常。
如病人体格不匀称,怀疑有骨骼病变时,则应进一步检查骨X线片,包括脊柱、骨盆、胸廓,必要时包括上肢或(和)下肢,同时观察骨骼的生长,骨质的密度可初步明确骨病的诊断。
2)常规检查:血、尿常规检查,肝、肾功能及血生化、电解质、血气检查,血钙、磷、锌、碱性磷酸酶测定。
3)染色体检查:女孩身矮或有轻度畸形的,应做细胞染色体检查,以明确是否为Turner综合征。
4)内分泌检查:(1)甲状腺功能:测血清T3、T4或TSH。
(2)生长激素一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轴(GH-IGF-I)功能测定。
体格检查身体测量应包括身高、体重、坐高、指距、头围等。
观察病儿体格发育是否匀称,头、躯干、四肢、指距大小形态等。
五官的分布形态,面容有无特殊。
皮下脂肪的分布,肌肉的发育,肌张力,关节韧带的活动,性发育情况。
除此之外,还应正确测量和记录以下各项:1)当前身高和体重的测定值和百分位数。
2)身高年增长速率(至少观察3个月以上)。
3)根据其父母身高测算的靶身高。
4)BMI值。
5)性发育分期。
所谓矮小症或矮身材(short stature)是指在相似环境下,身高较同种族、同性别、同年龄健康儿童身高均值低2个标准差(-2SD)以上或处于第3百分位数以下。
其中部分属正常生理变异。
生长是小儿的基本特征,也是小儿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在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年生长速率的判定是早起识别生长障碍的一个敏感指标,小儿生长发育过程具有连续和不均衡特征,一般<2岁时每年生长速率<7cm,4.5岁至青春期开始生长速率<5cm/年,青春期生长速率<6cm/年均提示存在生长障碍,应及时查找原因。
中华05骨龄评价法

中华05骨龄评价法
中华05骨龄评价法是一种用于评估儿童骨龄发育情况的方法。
该方法是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儿童医院骨科专家组于2005年制定的,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儿童骨龄评价法的修订和更新。
中华05骨龄评价法主要通过对儿童手腕和手指的X射线片进行分析,根据骨骺的形态和骨骺与骨干的比例来确定儿童的骨龄。
该方法结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中华05骨龄评价法适用于2岁至14岁的儿童,可以用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判断生长潜力和预测成年身高。
通过骨龄评价,医生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的生长异常或潜在的疾病,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骨龄评价只是一种辅助诊断手段,不能单独用于判断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和临床表现进行综合评估。
同时,骨龄评价结果也受到个体差异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不能完全代表儿童的生长潜力和成年身高。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龄评分标准是根据孩子的骨骼发育情况来评估其生长和发育状态的一种方法。
通过X光检查孩子的手腕骨骼的生长情况,医生可以确定孩子的骨龄,即生理年龄和实际年龄之间的差异。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是医生根据孩子的骨龄和其他生长指标来综合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一般是根据孩子的年龄和骨龄来确定的。
通常来说,一个孩子的骨龄和实际年龄越接近,评分就越高,说明他的生长发育情况越好。
而如果孩子的骨龄比实际年龄小,评分就会相应的降低,这可能表示孩子的生长发育存在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的范围一般是从0分到10分不等,不同的评分对应着不同的生长发育情况。
一般来说,7分以上的孩子可以认为生长发育正常,5-7分的孩子可能存在一些生长发育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而低于5分的孩子则可能存在严重的生长发育问题,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的确定还需要考虑其他生长指标,比如身高、体重、头围等。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指标,医生可以更加全面准确地评估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并制定相应的干预和治疗方案。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是评估孩子生长发育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通过骨龄评分标准总分的确定,可以及时发现孩子的生长发育问题,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保障孩子健康成长。
希望家长和医生都能重视孩子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进行评估和干预,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第二篇示例:骨龄评分标准总分是评估一个个体骨骼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常用于评估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
通过测量骨龄,可以判断一个儿童的骨骼发育是否正常,或者是否存在发育滞后或者超前的情况。
骨龄评分标准总分通常是根据医学研究和实践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在进行骨龄评分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因素,通过X光检查或者其他影像学检查,对患者的骨骼发育状况进行评估。
通过比对参考标准,医生可以确定患者的骨龄评分总分,从而判断其骨骼发育是否正常。
骨龄评估方法

骨龄评估方法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骨龄评估方法是一种用来评估个体生长发育程度和成熟程度的方法。
它是通过对个体骨骼生长和发育情况的分析来确定其实际年龄与骨龄之间的差异,进而推断个体的生长速度和成熟程度。
骨龄评估方法在临床医学、骨科学研究以及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骨龄评估方法主要分为两种:基于X射线检查的方法和基于超声波检查的方法。
基于X射线检查的骨龄评估方法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方法之一,其原理是通过对骨骼X射线影像的分析,评估骨骼的生长发育情况。
主要包括手腕骨骺X射线片、膝关节X射线片等。
而基于超声波检查的骨龄评估方法则是通过对骨骼超声波检查的分析,来评估骨骼生长发育情况。
这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骨龄评估。
骨龄评估方法的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临床医学:骨龄评估方法在儿科学、内分泌学、骨科学等各个临床领域中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患者骨龄的评估,可以更准确地判断患者的生长发育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2. 骨科研究:骨龄评估方法在骨科研究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不同年龄段个体的骨龄评估,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骨骼生长发育规律,为疾病防治和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3. 儿童生长发育监测:骨龄评估方法在儿童生长发育监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儿童骨龄的定期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生长发育异常,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骨龄评估方法的实施和应用需要专业的医学知识和技术支持,具有一定的难度和风险。
在进行骨龄评估时,应选择有资质的医学机构和专业的医疗人员进行,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骨龄评估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生长发育评估方法,在临床医学和科研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通过对个体骨龄的评估,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个体的生长发育情况,为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医学技术和研究的不断进步,骨龄评估方法将会越来越完善,为人类健康和生长发育带来更多的福祉。
刘爱梅讲解骨龄评分法的概念

骨龄的测定都是利用骨的X线摄片、根据骨发育的X线征象即成熟标志而测定的。
19世纪末Boas首次提出生长速率的概念,在发现如何用X射线摄片后不久,人类生长学学者们很快将此概念和技术用于骨发育的研究,对骨龄的测定方法进行了长期探索和不断改进。
骨龄的测定方法较多,可分为计量骨化中心的“骨龄计数法”、与标准图谱比较的“骨龄图谱法”、按骨发育分期评分的“骨龄评分法”三种类型,并正在向计算机辅助评定骨龄的方向发展。
但是,通过比较国内、外检测骨龄的各种方法后确定中国儿童骨龄评分法:
① 我国许多地方仍在使用的计算腕部骨化中心数目的方法应予淘汰,多部位摄片计数骨化中心的方法应予抵制;
②G-P图谱法不够精确、不适应我国儿童的标准;
③中国人骨成熟度评价标准-CHN法由多位学者制定,设计上有缺陷,不能与相应国际通用方法接轨;因此,创立一种符合国际学科发展状况、适应中国儿童生长发育标准,同时操作简便、应用广泛、结果权威的骨龄评测方法符合中国国情和相关学科领域的需要。
新生儿体格标准与测量刘爱梅

身长标准:
新生儿诞生时的平均身长为50厘米,男、女婴有0.2-0.5厘米的差别。
正常新生儿之间,身长也略有差异,但差异很小。
体重标准:
新生儿诞生时平均体重为3.-3.3千克。
最新统计表明,新生儿平均体重已达3.5千克,目前还继续增长趋势,巨大儿出生率同样有所提高。
头围标准:
新生儿诞生时平均头围体重的增加,平均头围也相应增加,最新统计显示,新生儿平均头围已达35厘米。
指标测量
身高测量方法:
测量新生儿身高,必须有两个人进行。
一人用手固定好宝宝的膝关节、髋关节和头部,另一人用皮尺测量,从宝宝头顶的最高点,至足跟部的最高点。
测量出数值,即为宝宝身高。
头围测量方法:
上缘和枕后,回到起始点,周长数值即宝宝头围。
胸围测量方法:
软皮尺经过宝宝两乳头,平行绕一周,数值即胸围。
腹围测量方法:
软皮尺经过宝宝肚脐上方边缘,平行绕一周,数值即腹围。
眼距测量方法:
用软皮尺小心测量宝宝两眼内眦到眼间的距离,数值即为眼距。
眼裂测量方法:
用软皮尺小心测量宝宝眼外眦到内眦的距离,数值即为眼裂。
骨龄PPT课件

腕部图谱的基础上, 于1950 年发表了依据美国30 年代中上社会阶层白人儿童制订的G- P 图谱, 并于 1959 年进行修改.
中国的图谱法发展
顾光宁依据20 世纪60 年代上海市区1890 名儿童发育情况制定了顾氏图谱, 于1962 年出版;
3.4 叶氏法
1985 年, 叶义言认为不宜将TW2 法直接用 于我国儿童的骨龄评估。
他以20 世纪80 年代长沙市2122 例儿童 为研究对象, 对TW2 法进行了修正、改良, 实现了骨发育分期系统“本地化”, 并在 CHN 法14 块骨的基础上增加了尺骨和5 块 腕骨, 使评定更加全面。
此法的骨龄评估基本思想和TW2 完全一致, 被称为TW系列的中国版。
数目(10)
骨骼的发育
循序渐进
一个连续的过程
骨骼的发育
连续的发育的表现
出现 长大 变形 愈合
提高精度的途径
进一细化发育等级 限度
图谱法
图谱法是将未知X 线片与骨龄标准片进行比较而得 出骨龄。
1898 年John Poland 提出最早的骨骼发育图谱; 1937 年Todd 制订出第一个较为完善的骨发育成
1. 骺软骨内见到钙化点 2. 中心清晰,有光滑连续的缘(环) 3. 骨化中心的三角缘变平 4. 骨化中心的头骨边缘形成关节面,略凹陷 5. 骨化中心的三角骨缘凹陷 6. 骨化中心的第四掌骨缘或者头骨缘可以区分掌
背侧 7. 中心出现钩突的致密白线 8. 钩突轮廓清晰
1. 骺软骨内见到钙化点 2. 中心清晰,有光滑连续的缘(环) 3. 骨化中心的钩骨缘变平 4. 骨化中心变长,纵径大于横径。或者钩骨缘凹
儿童性早熟有哪些症状?刘爱梅讲述

性早熟早期症状
女孩有乳房发育,不规律阴道出血,男孩睾丸增大、阴茎增粗等性征发育早于同龄人。
身高和体重超过同龄人。
如果一个孩子明显比同龄的孩子长的快要警惕,最好的办法是做骨龄测试,这个是评估生理成熟度最好指标,通过评判这个,我们就可以发现孩子有没有提前发育的情况。
中枢性性早熟
50%中枢性性早熟儿童开始发育年龄早于6岁,女性表现有乳房发育,小阴唇变大,阴道黏膜细胞的雌激素依赖性改变,子宫,卵巢增大,阴毛出现,月经初潮,男性表现为睾丸和阴茎增大,阴毛出现,肌肉发达,声音变粗,男女性均有生长加速,骨成熟加速,最终可导致终身高低于靶身高,在伴有颅内肿瘤等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时,可有头痛,呕吐,视力改变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体征。
女孩性早熟的表现
女孩7岁以前发病,最早可在生后一个月开始有阴毛长出,3个月时出现第一次月经来潮,发病迟者可在儿童期。
表现为乳房过早发育,阴毛、腋毛出现,大约在乳房开始发育的一年后,月经来潮。
月经周期开始不规则,亦无排卵。
身高和体重的过快增长和骨骼的成熟加速,骨骺的闭合较早,最终身高较正常人矮。
男孩性早熟的表现
男孩多在9岁前发病,最早可在1岁半阴茎开始增大,3岁声音变粗,发病迟者可在儿童期。
表现为过早的阴茎和睾丸增大,阴茎勃起,出现阴毛、腋毛、痤疮和声音变粗,并逐渐有精子成熟和夜间射精。
身高和体重的过快增长和骨骼的成熟加速,骨骺的闭合较早,最终身高较正常人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儿童生长发育加速的长期趋势。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儿童的生长发育出现了显著加速的长期趋势,数次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查证明,中国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整体提前。
依据20世纪80年代中国儿童样本所制订的《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法》已不适用于中国当代儿童,所以,国家体育总局委托河北省体育科研所等承担了奥运攻关项目-《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修订》。
在修订骨龄标准的研究工作中,课题组根据国际骨龄评价研究进展和长期应用CHN法的经验,不仅在评价标准方面,而且也在骨龄评价方法方面进行了全面的修订,特别是根据骨龄应用领域的实际应用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开发研究。
2006年,根据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在研究成果《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基础上修订的《中国青少年儿童手腕骨成熟度及评价方法》,被批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TY/T 3001-2006),代替原行业标准《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CHN 法》(TY/T 001-1992)。
2008年,《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获2008年度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以来,《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研究成果在临床医学和法医学等骨龄应用领域的开发应用研究成果也在陆续发表。
《中国人手腕骨发育标准-中华05》在下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1、制订了适合中国当代儿童青少年的骨龄标准
2、为医学领域的应用提出了:
⑴ TW3-Chinese RUS(桡尺、掌指骨)和TW3-Chinese Carpal(腕骨)骨龄标准;
⑵ TW3-Chinese RUS和TW3-Chinese Carpal差异标准;
⑶ 分析了特定手腕部骨成熟指征与青春期发育期生长的关系,以快速评价青春期发育期
3、为法医学青少年活体年龄推测和体育科学领域生物年龄评价提出了可在不同发育阶段精确评价骨龄的方法:
⑴ RUS-CHN法(RC法)
⑵ RC图谱法
⑶ 骺线骨龄评价方法。
4、制订了骨龄身高、骨龄体重、骨龄BMI评价生长图表。
5、在制订生长发育标准中使用了国际最新统计模型—BCPE分布模型。
6、为充分使用手腕部X线片的放射学信息,提出了中国儿童掌指骨长度参考标准,为临床骨龄评价的同时,进行掌指骨模式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