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评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彭伟功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孙秀枝学号:070508127日期:2010-12-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行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3.进行大气污染控制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范;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大气污染控制的工程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大气污染控制的工程的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指导教师:彭伟功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专业:环境工程姓名:孙秀枝学号:070508127日期:2010-12-6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的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二、课程设计的目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是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重要实践性环节,本课程设计是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在校期间第一次较全面的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能力的训练,在实现学生总体培养目标中占有重要地位。

本课程设计旨在使学生通过这一环节,掌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各根本原理和根本设计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确定大气污染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进展设计计算、绘制工程图、使用技术资料、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使学生受到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的根本训练,为学生以后从事本工程领域的设计打下根底。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展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计的初步能力。

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展除尘、除硫、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1.通过课程设计实践,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培养综合运用大气污染控制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理论与生产实际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设计问题的能力;2.学习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掌握大气污染控制设计的一般规律,重点掌握除尘技术的根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气态污染物净化的根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3.进展大气污染控制设计根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设计计算、绘图工程图、查阅资料和手册、运用标准和规X;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课程设计原始资料1.应用行业或者领域:水泥建材行业、冶金行业、焦炭行业、采暖通风、工业与民用建筑等。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课程设计说明书【范本模板】

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软件项目实训学生学号:6102040124专业班级:11测控01班学生姓名: 徐晗学生成绩:指导教师:陈希课题工作时间:2014-6—9至2014-6-22一、课程设计任务的基本要求:(1)课程设计目的:1.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向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

2.掌握C语言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2)课程设计总体要求:1。

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

2.主菜单设计界面如下:3.子菜单界面如下:选择结构子菜单:循环结构子菜单:4。

在对应模块下完成如下功能: (1)单选择if语句:(2)双选择if语句:(3)多选择if语句:(4)switch语句(5)while循环语句(6)do—while循环语句(7)for循环语句(8)循环嵌套例如:switch语句案例界面:(3)论文部分1、学生应提交的资料:纸质《课程设计说明书》1份;课程设计报告1份。

2、课程设计报告的内容附在《课程设计说明书》后,内容包括: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

3。

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二、系统功能模块图(略)三、设计函数列表在C语言中每一个功能模块都对应一个函数,即由函数来实现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功能,也就是建立功能模块与函数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在编写程序时可以减少不课程设计报告一、设计目的1. 全面理解程序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掌握结构化程序设计的自顶而下,逐步细化,模块化的原则。

2. 掌握C语言的基础知识,灵活应用函数、指针、数组、结构体等知识进行程序设计.3.掌握利用C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综合分析和调试程序的能力。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课程设计

环境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理解其在保护和改善环境中的作用。

2. 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及其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基本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环境现状及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提高学生的环境法制观念。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环境工程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进行环境调查、监测、评价和环境工程设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环境数据收集、处理和报告撰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2. 增强学生的环保责任感,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行动的意愿。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他们在团队中沟通、协作的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体系,提高解决实际环境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的是高年级学生,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本课程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使他们在解决实际环境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环境工程基本概念与原理:包括环境、环境问题、环境工程定义及其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环境标准、环境法规和环境伦理等。

2. 环境污染与防治技术:涉及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类型、成因及防治技术,如脱硫技术、污水处理技术、固废处理与处置技术等。

3. 环境监测与评价:介绍环境监测方法、环境质量评价原理及方法,包括水环境质量评价、大气环境质量评价等。

4. 环境规划与管理:讲解环境规划、环境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如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管理体系等。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课程设计说明书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课程设计说明书

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评价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工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职业危害因素对工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为了加强对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评价能力培养,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培训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和技能。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和能力:1.理解职业危害因素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3.学习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4.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5.培养培养职业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职业危害因素的概念与分类•职业危害因素的定义与特征;•职业危害因素的分类和危害程度。

2. 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方法与指标•定性评价方法:直观评估法、专家评估法;•定量评价方法: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测定方法;•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指标与标准。

3. 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与评价实验操作•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测定与分析;•根据评价指标与标准,进行职业危害因素的评价和判定。

4. 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评价报告撰写•根据实验数据和评价结果,撰写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评价报告;•分析评价报告的内容和结构。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向学生传授职业危害因素分析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

2.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参与职业危害因素的分析和评价过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3.课堂讨论:通过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对职业危害因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提高。

4.实践应用:通过实践案例和实习实训,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1.课堂测验:对学生的理论知识进行测验,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2.实验操作:对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进行评估,检查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环评课设

环评课设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试行)项目名称: 沈阳飞扬食品有限公司千层饼加工生产项目建设单位(盖章):于洪区沈阳飞扬食品有限公司编制日期 2013年12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制o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 项目名称—指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做一个汉字)。

2. 建设地点—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 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 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 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 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

7. 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 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o 我校接受委托后,认真研究了该项目的有关材料,并进行实地踏勘和现场调研,收集和核实了有关材料,依据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定,开展了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

2.产业政策符合性建设项目为食品制造业,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9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和《辽宁省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08年本)》中限制类及淘汰类项目。

因此,本项目符合国家及地区的产业政策要求。

3.建设项目概况3.1建设地点及周边情况建设项目位于沈阳市于洪区于洪街道西和平村。

厂址中心坐标为东经123°13'41"、北纬41°47'38"。

厂区东侧为闲置厂房,南侧为沈阳佳拓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厂房,西侧为永兴街,北侧为电缆厂。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课程设计

大连海洋大学课程设计报告纸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大连东方名苑建设单位(盖章):大连东方房地产开发公司编制日期:2015年9月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

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

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

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

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

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

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

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

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

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

评价单位:大连环境保护公司 (公章) 项目负责人:王选河建设项目基本情况环境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包括“以新代老”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结论与建议建议施工期间要求施工方在工地四周设置护围屏障,以降低噪声、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要按照有关规定对挖掘机、空压机等施工机械的作业时间严格控制;对于排出的泥浆水,建议在施工现场挖一临时贮存池,经沉淀处理后将上清液回用。

为避免扬尘,要求施工单位加强对建材堆放的管理。

严禁抛撒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并运到指定的垃圾处理场处置;不能及时清运的,应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密闭性垃圾堆放场地进行保存;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必须封盖严密,严禁撒漏,车辆进出口应用钢板和草垫进行覆盖防止车辆夹泥进出。

同时应经常保持和维护施工道路路面的清洁、湿润以减少车辆产生的扬尘污染。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附图纸)

式中 C——标准状态下烟气含尘浓度, mg / m3 ;
Cs ——标准状态下锅炉烟尘排放标准中规定值, mg / m3 。


1

200 2.48 103
0.9193
91.93%
(2) 除尘器工况烟气流量
第 9页 共 21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消化和巩固本课程所学内容,并使所学的知 识系统化,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大气污染控制系统方案设 计的初步能力。结合前续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内容,运用各 种污染物的不同控制、转化、净化原理和设计方法,进行除尘、除硫、 脱氮等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从课程设计的目的出发,通过设计工 作的各个环节,达到以下教学要求: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环境治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设计题目:某燃煤采暖锅炉房烟气除尘系统设计 指导教师:彭伟功 院 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专 业:环境工程 姓 名:孙秀枝 学 号:070508127 日 期:2010-12-6
第 1页 共 21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第 7页 共 21页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环境工程专业环境治理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计算书
1.烟量气、烟尘和二氧化硫浓度的计算
(1) 标准状态下理论空气量
Qa 4.76 1.867C Y 5.56H Y 0.7S Y 0.7OY (m 3/ kg)
式中 CY,HY,SY,OY——分别为煤中各元净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污染物的
典型净化工艺流程和设备;设计、选择和运行大气污染净化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 第 1 页 共 11 页 目录 目录 .......................................................................................................................................................... 1 1 总论 ...................................................................................................................................................... 2 1.1任务由来 ........................................................................................................................................ 2 1.2评价依据 ........................................................................................................................................ 2 1.3评价时间、范围、内容与重点 .................................................................................................... 2 1.4项目概况 ........................................................................................................................................ 2

2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 3 2.1地理位置及占地面积 .................................................................................................................... 3 2.2 气候气象 ....................................................................................................................................... 3 2.3周边环境概况 ................................................................................................................................ 3

3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4 3.1大气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 .................................................................................................... 4 3.1.1大气污染物种类 ..................................................................................................................... 4 3.1.2大气污染物的来源 ................................................................................................................. 4 3.1.3大气环境现状监测结果 ......................................................................................................... 5 3.1.4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 5 3.2环境噪声现状监测与评价 ............................................................................................................ 6 3.2.1测量仪器 ................................................................................................................................. 6 3.2.2测量方法及计算公式 ............................................................................................................. 6 3.2.3监测布点及监测时间 ............................................................................................................. 6 3.2.4噪声现状检测结果 ................................................................................................................. 6 3.2.5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 ................................................................................................................ 6 3.3环境生态现状调查与评价 ............................................................................................................ 7 3.3.1生态系统主要乔木种类和生物量 ......................................................................................... 7 3.3.2主要乔木分布情况 ................................................................................................................. 7 3.3.3各种乔木对大气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 7 3.3.4各种乔木对大气污染物的吸收计算 ..................................................................................... 8

4 评价结论与建议 .................................................................................................................................. 9 参 考 文 献 .......................................................................................................................................... 11 附图1 常州大学(东区)环境评价图 附图2 环境生态调查实地采集照片 附表1 噪声监测数据 常州大学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 第 2 页 共 11 页 1 总论

1.1任务由来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常州大学(东区)目前的环境质量状况,保证学生有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我们借这次环境质量评价课程设计的机会对,对常州大学(东区)进行了较全面的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包括大气、噪声、生态等环境因素。

1.2评价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2.1~2.3-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大气环境、地面水环境》 ,1993.9;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1995.11。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采用《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 环境噪声现状评价采用《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 3096-93)中的1类区标准。

1.3评价时间、范围、内容与重点 评价时段确定在2011年6月27日至2011年7月1日。 评价范围确定在常州大学(东区) 评价内容确定为大气、噪声和生态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评价重点为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