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选修3高中《晶体常识》word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晶体的常识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案-晶体的常识

第三章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第一節晶體的常識【教學目標】1、瞭解晶體的初步知識,知道晶體與非晶體的本質差異,學會識別晶體與非晶體的結構示意圖。

2、知道晶胞的概念,瞭解晶胞與晶體的關係,學會通過分析晶胞得出晶體的組成。

3、培養空間想像能力和進一步認識“物質結構覺得物質性質”的客觀規律。

【教學重點】晶體、晶胞的概念。

【教學難點】計算晶胞的化學式。

【教學過程】[導入]走進化學實驗室,你能見到許多固體,如蠟狀的白磷(P4)、黃色的硫黃、紫黑色的碘(I2)和高錳酸鉀(KMnO4)、藍色的硫酸銅(CuSO4·5H20)、白色的碳酸鈣等。

放眼世界,自然界中絕大多數礦物也都是固體。

你一定還能說出生活中常見的更多的固體,如金屬、玻璃、陶瓷、磚瓦、水泥、塑膠、橡膠、木材……你是否知道固體有晶體和非晶體之分?絕大多數常見的固體是晶體,只有如玻璃之類的物質屬於非晶體(又稱玻璃體)。

晶體與非晶體有什麼本質的差異呢?今天我們開始學習…。

[板書] 第三章晶體的結構與性質第一節晶體的常識[投影]常見的晶體(或展示實物):[思考]晶體規則的幾何外型與組成晶體的微粒在空間的存在什麼關係?[投影]表3-1晶體與非晶體的本質差異[講解]即自動發生的過程。

不過,“自發”過程的實現,仍需要一定的條件。

例如,水能白髮地從高處流向低處,但不打開攔截水流的閘門,水庫裏的水就不能下瀉。

晶體呈現自範性的條件之一是晶體生長的速率適當。

熔融態物質冷卻凝固,有時得到晶體,但凝固速率過快,常常只得到看不到多面體外形的粉末或沒有規則外形的塊狀物。

[板書]1、晶體的自範性即晶體能白髮地呈現多面體外形的性質。

[投影]圖3-1天然水晶球裏的瑪瑙和水晶。

[講述]最有趣的例子是天然的水晶球。

水晶球是岩漿裏熔融態的Si02侵入地殼內的空洞冷卻形成的。

剖開水晶球,常見它的外層是看不到晶體外形的瑪瑙,內層才是呈現晶體外形的水晶。

其實,瑪瑙和水晶都是二氧化矽晶體,不同的是,瑪瑙是熔融態Si02快速冷卻形成的,而水晶則是熱液緩慢冷卻形成的。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3.1晶体常识(第1课时)教案word版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3.1晶体常识(第1课时)教案word版

第三章晶体构造与性质第一节晶体知识第一课时教课内容剖析: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原子构造、分子构造以及构造决定性质的内容之以后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必定的理论基础。

本节内容主假如经过介绍各种各种的固体为出发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

而晶体和非晶体的学习是以各自的自范性和微观构造比较为切入点,从而得出获得晶体的一般门路以及晶体的常有性质和划分晶体的方法。

教课目的设定:1、经过实验研究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别。

2、学会剖析、理解、概括和总结的逻辑思想方法,提升发现问题、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认识差别晶体与非晶体的方法,认识化学的适用价值,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1、晶体与非晶体的差别2、晶体的特色教课方法建议:研究法教课过程设计:[新课引入 ]:前面我们议论过原子构造、分子构造,对于化学键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知道构成千万种物质的质点能够是离子、原子或分子。

又依据物质在不一样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下边我们察看一些固态物质的图片。

[投影 ]:1、蜡状白磷;2、黄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锰酸钾[叙述 ]:像上边这一类固体,有着自己有序的摆列,我们把它们称为晶体;而像玻璃这一类固体,自己原子摆列凌乱无章,称它为非晶体,今日我们的课题就是一同来研究晶体与非晶体的相关知识。

[板书 ]:一、晶体与非晶体[板书 ]: 1、晶体与非晶体的实质差别[发问 ]:在初中化学中,大家已学过晶体与非晶体,你知道它们之间有没有差别?[回答 ]:学生: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

[解说 ]:晶体有固定熔点,而非晶体无固定熔点,这不过晶体与非晶体的表观现象,那么他们在实质上有哪些差别呢?[投影 ] 晶体与非晶体的实质差别自范性微观构造晶体有原子在三维空间里呈周期性有序摆列非晶体没有原子摆列相对无序[板书 ]:自范性:晶体能自觉性地体现多面体外形的性质。

[解说 ]:所谓自范性即“自觉”进行,但这里得注意,“自觉”过程的实现仍需必定的条件。

化学选修3第三章 晶体的常识--教案

化学选修3第三章 晶体的常识--教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安排在原子结构、分子结构以及结构决定性质的内容之后来学习,对于学生的学习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本节内容主要是通过介绍各种各样的固体为出发点来过渡到本堂课的主题——晶体和非晶体。

而晶体和非晶体的学习是以各自的自范性和微观结构比较为切入点,进而得出得到晶体的一般途径以及晶体的常见性质和区分晶体的方法。

[学习目标]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的自范性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呈自范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得到晶体一般有三条途径:(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非晶体4. 晶体的熔点较__________,而非晶体的熔点_______________,区分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晶胞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是晶胞。

[方法导引]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晶体结构类习题最常见的题型就是已知晶胞的结构而求晶体的化学式。

解答这类习题首先要明确一个概念: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不一定是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原子,而是表示每个晶胞中平均含有各类原子的个数,即各类原子的最简个数比。

解答这类习题,通常采用分摊法。

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多个原子,这些原子并不是只为这个晶胞所独立占有,而是为多个晶胞所共有,那么,在一个晶胞结构中出现的每个原子,这个晶体能分摊到多少比例呢。

这就是分摊法。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教学案:第三章 第一节 晶体的常识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课标要求]1.了解晶体的初步学问,知道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学会识别晶体与非晶体的结构示意图。

3.把握晶胞的概念以及晶胞中粒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1.晶体具有自范性、各向异性和固定的熔点。

2.习惯接受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相邻晶胞之间没有空隙,全部晶胞平行排列,取向相同。

3.立方晶胞顶点上的粒子为8个晶胞共有,棱上的粒子为4个晶胞共有,面上的粒子为2个晶胞共有。

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自范性微观结构晶体有原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非晶体无原子排列相对无序2.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3.晶体的特性(1)自范性:晶体能自发地呈现多面体外形。

(2)各向异性:晶体在不同方向上表现出不同的物理性质。

(3)固定的熔点。

4.晶体与非晶体的测定方法测定方法测熔点晶体有固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牢靠方法对固体进行X-射线衍射试验1.推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晶体有自范性但其微粒排列无序()(2)晶体具有各向同性,非晶体具有各向异性()(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4)熔融态物质快速冷却即可得到晶体()答案:(1)×(2)×(3)√(4)×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从硫酸铜饱和溶液中可以析出硫酸铜晶体B.具有规章几何外形的固体不肯定是晶体C.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分在于是否具有规章的几何外形D.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肯定是晶体解析:选C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分在于其内部粒子在空间中是否按肯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是得晶体的一条途径,A项正确;晶体所具有的规章几何外形、各向异性和固定的熔点是其内部粒子规律性排列的外部反映,因此D项正确,C项错误。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晶体常识(第1课时)教案 Word版

新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3:晶体常识(第1课时)教案 Word版

第三章晶體結構與性質第一節晶體常識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分析:本節內容是安排在原子結構、分子結構以及結構決定性質的內容之後來學習,對於學生的學習有一定的理論基礎。

本節內容主要是通過介紹各種各樣的固體為出發點來過渡到本堂課的主題——晶體和非晶體。

而晶體和非晶體的學習是以各自的自範性和微觀結構比較為切入點,進而得出得到晶體的一般途徑以及晶體的常見性質和區分晶體的方法。

教學目標設定:1、通過實驗探究理解晶體與非晶體的差異。

2、學會分析、理解、歸納和總結的邏輯思維方法,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瞭解區別晶體與非晶體的方法,認識化學的實用價值,增強學習化學的興趣。

教學重難點:1、晶體與非晶體的區別2、晶體的特徵教學方法建議:探究法教學過程設計:[新課引入]:前面我們討論過原子結構、分子結構,對於化學鍵的形成也有了初步的瞭解,同時也知道組成千萬種物質的質點可以是離子、原子或分子。

又根據物質在不同溫度和壓強下,物質主要分為三態:氣態、液態和固態,下麵我們觀察一些固態物質的圖片。

[投影]:1、蠟狀白磷;2、黃色的硫磺;3、紫黑色的碘;4、高錳酸鉀[講述]:像上面這一類固體,有著自己有序的排列,我們把它們稱為晶體;而像玻璃這一類固體,本身原子排列雜亂無章,稱它為非晶體,今天我們的課題就是一起來探究晶體與非晶體的有關知識。

[板書]:一、晶體與非晶體[板書]:1、晶體與非晶體的本質差異[提問]:在初中化學中,大家已學過晶體與非晶體,你知道它們之間有沒有差異?[回答]:學生: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無固定熔點。

[講解]:晶體有固定熔點,而非晶體無固定熔點,這只是晶體與非晶體的表觀現象,那麼他們在本質上有哪些差異呢?[板書]:自範性:晶體能自發性地呈現多面體外形的性質。

[解釋]:所謂自範性即“自發”進行,但這裏得注意,“自發”過程的實現仍需一定的條件。

例如:水能自發地從高處流向低處,但不打開攔截水流的閘門,水庫裏的水不能下瀉。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晶体的常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第3章 第1节 晶体的常识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3-新人教版高二选修3化学教案

第一节晶体的常识目标与素养:1.认识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差异,了解晶体的特征、获取途径和性质。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2.了解晶胞的概念、微观计算。

(微观探析与模型认知)一、晶体与非晶体1.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1)自范性(2)各向异性:某些物理性质常常会表现出各向异性。

如晶体的强度、导热性、光学性质等。

(3)晶体有固定的熔点。

(4)外形和内部质点排列的高度有序性。

3.获得晶体的三条途径(1)熔融态物质凝固。

(2)气态物质冷却不经液态直接凝固(凝华)。

(3)溶质从溶液中析出。

4.晶体与非晶体的测定方法微点拨:①晶体的各向异性反映了晶体内部质点排列的有序性,非晶体不具有物理性质各向异性的特点。

②晶体形成条件是晶体生长速率适当,凝固不能过快。

二、晶胞1.概念 描述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

2.结构 晶胞一般都是平行六面体,晶体是由无数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1)无隙:相邻晶胞之间没有任何间隙。

(2)并置: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3)所有晶胞的形状及其内部的原子种类、个数及几何排列是完全相同的。

3.长方体(包括立方体)晶胞中粒子数的计算方法——均摊法已知铜晶胞如图所示。

则该铜晶胞含有的Cu 原子个数为________(写出计算式)。

[答案] 8×18+6×12=4 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有规则外形的固体均为晶体( )(2)晶体的微观结构是原子在三维空间呈周期性有序排列( )(3)晶体的自范性是晶体能自发呈现多面体外形( )(4)冷却热的饱和CuSO4溶液可得到晶体( )[答案](1)×(2)√(3)√(4)√2.下列关于晶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有规则的几何外形B.具有各向异性C.有对称性D.没有固定熔点[答案]D3.已知某晶胞中含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所示,则该晶胞中A、B、C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教案-3.1 晶体的常识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教案-3.1 晶体的常识
思考与交流:
(1)上述铜晶体、金刚石、NaCl晶体的晶胞的空间构形呈什么形状?
(2)在上述晶体中,晶胞是如何排列的?晶胞之间是否存在空隙?
【师】:思考?是不是左右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看图分析:
【生】: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空间构型为平行六面体结构
【生】:不是所有的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应该是大多数是平行六面体。
多媒体展示图片
【板书】2、晶胞的特点:
(1)大多是平行六面体。
(2)排列方式:“无隙并置”
【板书】3、计算晶体化学式或晶胞中粒子数的一般方法——均摊法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小视频来分析一下。
【师】:通过视频我们可以明显的看出顶点的原子是被八个晶胞所拥有,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板书】⑴顶点——同时为8个晶胞所共有——每一个晶胞拥有:1/8;
【随堂练习】
练习1: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回顾一下在一个氯化钠晶胞里是13个钠离子,多少14氯离子?
生:不是
氯离子:8*1/8+6*1/2=4
钠离子:1+12*1/4=4
【学与问】
金属钠:8×1/8+1 =2
金属锌:8×1/8+1 = 2
晶体碘:(8×1/8+6×1/2)×2 = 8
金刚石:8×1/8+6×1/6+4 = 8
【师】:在立方晶胞中,粒子可能出现在到下这几个位置:
【师】:当原子位于顶点时这个原子将被八个晶胞所共用,就像我手中的八个晶胞模型一样,每一个晶胞只拥有该原子的1/8.
【生】:氯离子:8个顶点各有一个,6个面上各有一个,一共是14个铜原子。
钠离子:12在棱的中点1个在体心
共13个
顶点:1/8
棱上:?
面心:?
晶胞教学设计
一、三维目标

高中化学 3.1晶体常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3.1晶体常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
学生练习
巩固所学知识
补充练习
1.现有甲、乙、丙、丁四种晶胞(如图2-8所示),可推知:甲晶体中A与B的离子个数比为;乙晶体的化学式为;丙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丁晶体的化学式为______。
练习
2.钙-钛矿晶胞结构如图2-9所示。观察钙-钛矿晶胞结构,求该晶体中,钙、钛、氧的微粒个数比为多少?
3.晶体硼的基本结构单元都是由硼原子组成的正二十面体,其中含有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和一定数目的顶角,每个顶角各有一个硼原子。如图2-10所示,回答:(1)键角____;(2)晶体硼中的硼原子数____个;B—B键____条?
倾听
学会总结
投影
P64图3—8
观察,思考,推理
学会观察推理
板书
二、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位于晶胞顶点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8;
位于晶胞棱边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4;
位于晶胞面心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2;
位于晶胞中心的微粒,实际提供给晶胞的只有1。
记录
练习
教材P64学与问,计算晶胞中有几个原子。
复习巩固
过渡
为了描述晶体在微观空间的原子的排列,无须画出千千万万个原子,只需要在晶体微观空间里取出一个基本单元即可。这种晶体结构的基本单元叫晶胞。
倾听
激发兴趣投影ຫໍສະໝຸດ 教材P63图晶胞与晶体关系
观察思考晶胞的特点
培养观察能力
讲述
晶胞的特征:“无隙并置”。无隙是指相邻晶胞之间没有如何缝隙。并置是指所有晶胞都是平行排列的,取向相同。
第一节晶体常识
教学目标
1.掌握晶胞的定义
2.掌握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晶胞中原子个数的计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晶体常识
(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晶体与非晶体的本质差异
2、掌握晶体的基本性质
3、掌握晶体与晶胞的关系、会通过晶胞确定晶体的化学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探究晶体结构的兴趣,强化结构决定性质的辨证思维 学习重难点:
1、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2、晶体的特征
3、知道晶胞的概念,了解晶胞与晶体的关系,学会通过分析晶胞得出晶体的组成。

学习过程:
【引入】:根据物质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物质主要分为三态:气态、液态和固态。

固体又可按一定的标准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我们本节就学习一下晶体的常识。

一、晶体与非晶体
【创设情景】:(1).观察本章章图中的各种矿石的彩色图片;
(2).观察教材61页图3-3;
(3)观察NaCl 、 CO 2 、金刚石的微观结构示意图;
22
NaCl
【提出问题】:结合教材P60-P62,思考下列问题
(1).晶体有什么特点和性质?
(2)晶体和非晶体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如何区别晶体和非晶体?
(4)晶体形成的一般途径有哪些?
(5)你能否根据所学的知识,给晶体下一个定义?
【问题解决】:通过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结合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问题的解决。

【学与问】:教材62页。

【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晶体与非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晶体一定比非晶体的熔点高B.晶体有自范性但排列无序
C.非晶体无自范性而且排列无序D.固体SiO2一定是晶体
2、区别晶体与非晶体最可靠的科学方法是:()
A.熔沸点B.硬度C.颜色D.x-射线衍射实验
3、晶体与非晶体的严格判别可采用()
A.有否自范性B.有否各向同性C.有否固定熔点D.有否周期性结构
4、下列不属于晶体的特点是()
A.一定有固定的几何外形B.一定有各向异性
C.一定有固定的熔点D.一定是无色透明的固体
5、下列过程可以得到晶体的有()
A.对NaCl饱和溶液降温,所得到的固体
B.气态H2O冷却为液态,然后再冷却成的固态
C.熔融的KNO3冷却后所得的固体
D.将液态的玻璃冷却成所得到的固体
二、晶胞
1、是晶胞。

一般来说,晶胞都是平行六面体。

但基本的结构单元只要有完全等价的顶点、完全等价的平行面和完全等价的平行棱,且能代表晶体的化学组成,都可当作晶胞对待。

2、晶体和晶胞的关系:整块晶体可以看成是数量巨大的晶胞“无隙并置”而成。

无隙是指:
并置是指:
3
以立方体晶胞为例:①凡处于立方体顶点的微粒,同时为个晶胞共有,属于该晶胞的为;②凡处于立方体棱上的微粒,同时为个晶胞共有,属于该晶胞的为;③凡处于立方体面上的微粒,同时为个晶胞共有,属于该晶胞的为;④凡处于立方体体心的微粒,完全属于该晶胞。

完成课本64页“学与问”
【练案练习】
1、某离子化合物的晶胞如右图所示立体结构,晶胞是整个晶体中
最基本的重复单位。

阳离子位于此晶胞的中心,阴离子位于8个顶
点,该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是()
A.1∶8 B.1∶4 C.1∶2 D.1∶1
2、某物质的晶体中含A、B、C三种元素,其排列方式如图
所示(其中前后两面心上的B原子未能画出),晶体中A、
B、C的中原子个数之比依次为( )
A.1:3:1 B.2:3:1 C.2:2:1 D.1:3:3
3、如右图石墨晶体结构的每一层里平均每个最小的正六边

占有碳原子数目为()
A.2 B.3 C.4 D.6
4、右图是石英晶体平面示意图,它实际上是立体的网状结构,
其中硅、氧原子数之比为。

课后记:
典型实例剖析
例1.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B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C .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
D .依据构成粒子的堆积方式可将晶体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
解析 晶体与非晶体的根本区别在于其内部粒子在空间上是否按一定规律做周期性重复排列。

晶体所具有的规则几何外形、各向异性和特定的对称性是其内部粒子规律性排列的外部反映,因此B 项错;有些人工加工而成的固体也具有规则几何外形和高度对称性,所以A 项错;具有各向异性的固体一定是晶体,C 项正确;晶体划分为金属晶体、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原子晶体是依据构成晶体的粒子及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D 项错。

答案 C
依据晶体的特性判断固体是不是晶体,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应从本质特征上进行把握。

例2. 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丙三种晶体
试写出:
(1)甲晶体的化学式(X 为阳离子)为 。

(2)乙晶体中A 、B 、C 三种粒子的个数比是 。

(3)丙晶体中每个D 周围结合E 的个数是 个。

解析 只要掌握晶体立方体中粒子实际占有“份额”规律:顶点粒子在立方体中实占方体面上粒子实占
,立方体棱边上粒子实占
1算1统计。

甲中X 位
于立方体体心,算为1,Y 位于立方体顶点,实际占有:×4=
个,X ∶Y=1∶
∶1,所
以甲的化学式为X2Y ;乙中A 占有:
×8=1,B 占有×6=3,C 占有1个,由此推出A ∶
B ∶C=1∶3∶1;丙中D 周围的E 的个数与E 周围D 的个数相同,E 周围有8个D ,所以D 周围有
8个E 。

答案 (1)X 2Y (2)1∶3∶1 (3)8
解答这类习题时首先要明确:由晶胞构成的晶体,其化学式不是表示一个分子中含有多少个原子,而是表示每个晶胞中平均含有各类原子的个数,即各类原子的最简个数比。

解答这类习题,通常采用分摊法。

分摊法的根本原则是:晶胞在任意位置上的一个原子如果被x 个晶胞所共有,那
么,每个晶胞对这个原子分得的份额就是1
x。

1
2
加1
8加 1 2加
12 2

1 8加1 4加
1 2加
1 8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