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加西亚的信(原文).doc
致加西亚的信

致加西亚的信在所有关于古巴的事情当中,有一个人就象近日点火星一样总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非常需要和古巴起义军头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
加西亚当时在古巴的大山深处,没有人知道他的具体位置,也没有任何信件或者电报能传到他那儿。
可是美国总统又必须与他取得联系,而且要以最快的速度取得联系,怎么办呢?这时有人对总统说:“有个叫罗文的人可以帮您找到加西亚,而且也只有他能找到。
”于是,他们找来罗文,给他一封信,让他交给加西亚将军。
至于这个叫罗文的人如何接过信,将它密封在一个油纸袋里,揣在胸前;如何乘着那艘敞篷船在古巴海面上漂流了四天后登上陆地,消失在丛林中;又如何在三个星期里徒步穿越这个危机四伏的国家,出现在这座岛屿的另一边,将那封信交给加西亚将军――这些细节我都不想再详述了。
我想强调的重点是:麦金莱总统将一封信写给加西亚将军的信文交给罗文,而罗文在拿到信之后却没有问:“他在哪里?”这种精神永垂不朽!我们应该为这样的人塑一座青钢雕像,把他们不朽的形象放在每一所大学里。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知识,也不仅仅是聆听各种各样的教诲,他们更需要的是一种能让他们挺直脊梁骨的敬业精神――这可以让他们忠于自己的希望,可让他们行动敏捷,让他们集中精力,全心全意地去做每一件事――“把信带给加西亚将军”。
当然,加西亚将军现已不在人世,但是,还有更多其他的加西亚。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所有拥有众多人手的企业经营者在某些时候都会因为许多漠不关心、庸庸碌碌之辈无法或者不愿意专心去做一件而大吃一惊。
漫不经心、马马虎虎、懒懒散散,以及心不在焉地工作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惯例;除非你采取威逼利诱的方式让其他人帮忙;要不就是让仁慈的上帝创造一个奇迹,派一名天使来帮助你。
如果读者不相信的话,我们可以来做个实验:假设你现在正坐在办公室里――你周围有6位员工。
你叫来其中一位,对他说:“请你查一查百科全书,帮我做一个关于科勒乔生平的简短备忘录。
致加西亚的信

关于送信:
1898年的美西战争 麦金莱 总统 瓦格纳 上校 罗 文 中尉 加西亚 古巴起义军首领 (在古巴东部茂密 的丛林中,没有人知道他的确切位臵) 罗文中尉孤身一人,在没有任何护卫的情况下,秘密登 陆古巴岛……
致加西亚的信:
◆ ◆ ◆ ◆ ◆
心态决定观念 观念决定意识 意识决定行动 行动决定习惯 习惯决定人生
敌人
老板 工作中 同事
感恩和慈悲是近亲。时常怀有感恩的心情,你会变得更谦 和、可敬且高尚。 因为他们了解你、支持你
不要成为心理上的奴隶:
☆ 反省自我,敢于正视自己的心灵,不要对自
己 放宽要求。你一定会发现,你的心里隐藏着很 多猥琐的思想、欲望和不假思考就顺从的习惯或 者行为,这些东西在你平时的行为中比比皆是。
《致加西亚的信》
作者: 阿尔伯特.哈伯德
致加西亚的信:
☆ 世界最畅销的书(第六名) ☆ 日俄战争中,每一位上前线的俄罗斯士兵 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 日本天皇下了一道命令: 每一位日本政府官员、士兵乃至平民 都要人手一册《致加西亚的信》 ☆ 美国西点军校长期以来以此书作为讲授自 立和主动性的教材。 ☆ 美国总统布什在任州长时,曾在这本书里 签名并送给了他所有的部署。
致加西亚的信:
无论是谁,只要投身工作,他首先应 当竭尽全力,完成与工作有关的一切 使命和任务
致加西亚的信:
◇ ◇ ◇ ◇ ◇
◇
◇
为什么交给我做,不叫别人做呢? 该怎样做呢?我得问问 是不是必须马上完成? 让别人帮我完成算了 何必这么认真呢?还不是帮老板打工 随便马马虎虎做完得了,反正也没人查 完不成又怎样?难道你还把我开了不成?
致加西亚的信:
上帝让我们去定高于其他人的标准,选择 过一个完美的生活,做自己想做的梦——把 信送给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

把信送给加西亚主动性世界会给你以厚报,既有金钱也有荣誉,只要你具备这样一种品质,那就是主动。
什么是主动?让我告诉你:主动就是不用别人告诉你,你就能出色地完成工作。
次之,就是别人告诉了你一次,你就能去做。
也就是说,把信送给加西亚。
那些能够送信的人会得到很高的荣誉,但不一定总能得到相应的报偿。
再次之,就是这样一些人,别人告诉了他们两次,他们才会去做。
这些人不会得到荣誉,报偿也很微薄。
更次之,就是有些人只有在形势所迫时才能把事情做好,他们得到的只是冷漠而不是荣誉,报偿更是微不足道了。
这种人是在磨洋工。
最等而下之的就是这种人,即使有人追着他,告诉他怎么去做,并且盯着他做,他也不会把事情做好。
这种人总是失业,遭到别人蔑视也是咎由自取。
——阿尔伯特•哈伯德目录壹中文版序:我们可以选择卓越叁英文版序:一本可怕的书柒原出版者手记11把信送给加西亚11要做就要做到最好2121不要被动服从,而要主动开拓2727拒绝平庸,选择卓越4141成功是一种心态5353让勤俭成为你的习惯6363信中的故事8787哈伯德商业信条8888附录:A Message To Garcia8989作者简介我们可以选择卓越这是一个张扬人性和私人权利的时代,不要服从、谋求自我实现天经地义。
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个性解放、自我实现与主动性、敬业、忠诚决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
他们以玩世不恭的姿态对待职责,对公司报以嘲讽,频繁跳槽,久之,可能就会堕落为老板稍加疏忽就偷懒懈怠的人。
他们推诿塞责、固步自封、吊儿郎当,有这样员工的企业简直是灾难!而他们自己则空耗了年华,我想,无论是跳槽到哪家公司,结果不会两样——一事无成!他们觉得在别人的企业中自己是在出卖劳动力,他们蔑视敬业精神,嘲讽忠诚,视之为老板盘剥、愚弄下属的伎俩,对能偷懒沾沾自喜,消极懒惰,自毁前程。
他们最大的愚蠢就是不懂人类社会的最基本行为法则——互惠的交换:投入才有回报;忠诚才有信任;主动才有创新。
致加西亚的信(全文,中英文对照)

把信送给加西亚阿尔伯特·哈伯德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常常从我记忆中冒出来,让我难以忘怀。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
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
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经过4天的船路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险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
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铜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以表彰他的精神。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要塑就一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经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
没有人能够经营好这样的企业——在那里虽然有众多人手,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充满了许多碌碌无为的人,这些人要么没有能力,要么不情愿去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工作上拖拖拉拉、漫不经心、三心二意似乎已成常态;没有人能够成功,除非威逼诱惑地强迫他人帮忙;或者,请上帝大发慈悲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
你可以就此做个试验:你正坐在办公室里——你可以随时给6名职员安排任务。
你把其中任何一名叫过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
”然后他会去执行吗?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死鱼般的眼睛盯着你,然后满脸疑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是我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他死了吗?急不急?需不需要我拿书过来,你自己查?你为什么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提出的所有问题,解释了怎样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吩咐另一个职员去帮他“寻找加西亚”,然后回来告诉你,没有这样一个人。
写给加西亚的一封信

写给加西亚的一封信写给加西亚的一封信有一本风靡全世界的书,它的名字就叫做《致加西亚的信》。
这虽然是一本小书,但它谈到的忠诚被全世界的人所关注,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致加西亚的一封信,欢迎阅读参考。
【写给加西亚的一封信】亲爱的加西亚:见信佳。
我们分别一晃已经好多年了,在这些年发生了许多的事,多到我都不知怎么开口讲出。
总之是,世事沧桑,不堪回首。
虽然,那么多年过去,但我依然会在夜明星稀的晚上想到你,会想起你可爱的脸和倔强的表情,而这一切正是这几年志支撑我在外面拼搏的动力。
我总是幻想着有一天回到故里,你未嫁,我未娶……愿望总是看上去很美,当我听说你和某某某正在处朋友时我才发现,也许我的愿望永远只能用来看了。
你曾说过,他喜欢你好久好久了,而你一直在观望着。
直到我的忽然出现,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捕获你的`芳心…也许我们那不算爱情吧,因为它是如此的短暂,短暂得让人怀疑是否是真的!虽然那段感情是如此地短暂,但它确实来过,这点我清楚地知道着,因为我心里有了印记。
我总是有意或无意地去刺探你的生活,这并不是见不得人的事,但我依旧紧张,从来都不敢光明正大地问你朋友。
似乎那样的话会透露出我的不舍与怀念,然后大家会将它在大庭广众之下狠狠批斗,再踏上1000只脚,让他永世不得翻身…我是个懦弱的人,害怕正视自己的情感,也害怕肩负责任,更害怕让人失望。
于是,我把自己弄的像个流浪者,四处去心辕意马,四处去放逐感情,以掩饰我心中那莫名的不安与彷徨…加西亚原本是二战时期一个反叛军首领,在丛林的深处带领着人民进行反暴政起义。
盟军为了能联络和帮助到他,于是,给了他一封信。
这是一个很困难的事,不仅要突破敌人的封锁,更重要的是:谁也不知道他在哪里?但是这又是必须完成的事。
于是,这个故事就被广泛运用于管理学,用来培养员工积极应对问题和思考的能力…我用这封信的格式只是想要表达我的加西亚也不知道在何方,但我会一直想着她,直到我亲手将这封信交给她…好了,加西亚。
《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阅读

《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阅读把信送给加西亚(原文)在一切有关古巴的事情中,有一个人常常从我记忆中冒出来,让我难以忘怀。
美西战争爆发时,美国总统必须立即与古巴的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
加西亚在古巴广阔的山脉里——没有人确切地知道他在哪里,也没有任何邮件或电报能够送到他手上。
而美国总统麦金莱又必须尽快地得到他的合作。
怎么办呢?有人对总统说:“如果有人能够找到加西亚的话,那么这个人就罗文。
”于是总统把罗文找来,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至于那个名叫罗文的人,如何拿了信,用油纸包装好、打封、放在胸口藏好;如何经过4天的船路到达古巴,再经过3个星期,徒步穿过这个危险的岛国,终于把那封信送给加西亚——这些细节都不是我想说的。
我要强调的重点是:美国总统把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而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像罗文这样的人,我们应该为他塑造铜像,放在所有的大学里,以表彰他的精神。
年轻人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从书本上学习来的知识,也不仅仅是他人的种种教诲,而是要塑就一种精神:忠于上级的托付,迅速地采取行动,全力以赴地完成任务——“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将军已经不在人世,但现在还有其他的“加西亚”。
没有人能够经营好这样的企业——在那里虽然有众多人手,但是令人惊讶的是,其中充满了许多碌碌无为的人,这些人要么没有能力,要么不情愿去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工作上拖拖拉拉、漫不经心、三心二意似乎已成常态;没有人能够成功,除非威逼诱惑地强迫他人帮忙;或者,请上帝大发慈悲创造奇迹,派一名天使相助。
你可以就此做个试验:你正坐在办公室里——你可以随时给6名职员安排任务。
你把其中任何一名叫过来,对他说:“请帮我查一查百科全书,把克里吉奥的生平做成一篇摘要。
”他会静静地说:“好的,先生。
”然后他会去执行吗?我敢说他绝对不会,他会用死鱼般的眼睛盯着你,然后满脸疑惑地提出一个或数个问题:他是谁呀?哪套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放在哪儿?这是我的工作吗?为什么不叫乔治去做呢?他死了吗?急不急?需不需要我拿书过来,你自己查?你为什么要查他?我敢以十比一的赌注跟你打赌,在你回答了他提出的所有问题,解释了怎样去查那些资料以及你为什么要查的理由之后,那个职员会走开,吩咐另一个职员去帮他“寻找加西亚”,然后回来告诉你,没有这样一个人。
致加西亚的信(原文)doc资料

致加西亚的信一提起古巴这个国家,我的记忆里便会闪现出一位令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物。
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必须马上与反抗西班牙的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
但是,当时加西亚身处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因此无法送信给他,也无法给他发电报。
然而,美国总统必须要要尽快得到加西亚的配合,怎么办?有人告诉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他是能为您找到加西亚的唯一人选。
”于是,总统派人将罗文找来,并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着信,将它封进一个油纸袋里,然后将其紧贴前胸并扎好。
4天后的一个深夜,他乘一艘敞篷船到达古巴海岸,消失于茫茫丛林之中。
3个星期之后,罗文又徒步穿越敌国—岛国古巴,将信交给了加西亚。
对于这些艰难险阻,我不必一一赘述。
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在麦金利总统将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时,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这件事足以流传千古,每一所大学校园都应当树一尊罗文的铜像。
罗文不像一味啃书本的年轻人那样较真儿,也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指点与指示,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坚贞不屈的执著,这一点使得他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那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早已离我们远去,可我们还有许多现实版的加西亚的故事。
现在,在一些职员众多的大企业里,很多人都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没有坚强的意志。
这一点的确令人吃惊,这也是很多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们整日漫不经心、三心二意、无所事事。
懒惰散漫、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除非好言相劝甚至威逼利诱,或者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天使下凡相助,否则他们便一事无成。
的确如此。
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假如你是一名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你有6名下属听候你调遣,你对其中任意一名下属吩咐说:“请查阅百科全书,并写一份关于科勒乔(Correggio)生平的简要备忘录。
”这名员工会平静地回答说“好的”,然后立即去做吗?他一定不会。
致加西亚的信(全文)

致加西亚的信(全⽂)致加西亚的信(全⽂)致加西亚的信[美]阿尔伯特. 哈伯德序中⽂版序艾柯 我相信我⾃⼰。
我相信⾃⼰所售的商品。
我相信我所在的公司。
我相信我的同事和助⼿。
我相信美国的商业⽅式。
我相信⽣产者、创造者、制造者、销售者以及世界上所有正在努⼒⼯作的⼈们。
我相信真理就是价值。
我相信愉快的⼼情,也相信健康。
我相信成功的关键并不是赚钱,⽽是创造价值。
我相信阳光、空⽓、菠菜、苹果酱、酸乳、婴⼉、⽻绸和雪纺绸。
请始终记住,⼈类语⾔⾥最伟⼤的词汇就是“⾃信”。
我相信⾃⼰每销售⼀件产品,就交上了⼀个新朋友。
我相信当⾃⼰与⼀个⼈分别时,⼀定要做到当我们再见⾯时,他看到我很⾼兴,我见到他也愉快。
我相信⼯作的双⼿、思考的⼤脑和爱的⼼灵。
阿门,阿门! 阿尔伯特·哈伯德,1856年6⽉19⽇出⽣于美国伊利诺州的布鲁明顿,⽗亲既是农场主⼜是乡村医⽣。
哈伯德年轻时曾供职于巴夫洛公司,是⼀个很成功的肥皂销售商,但他却不满⾜于此。
于是在1892年,他放弃了⾃⼰的事业进⼊了哈佛⼤学。
然后,他辍学开始徒步旅⾏英国。
不久他在伦敦遇到了威廉·莫瑞斯,并且喜欢上了莫瑞斯的艺术与⼿⼯业出版社,即凯姆斯科特出版社。
回到美国后,他试图找到⼀家出版商来出版⾃⼰那套名为《短暂的旅⾏》的⾃传体丛书。
当⼀切努⼒化为泡影后,他决定⾃⼰来出版这套书,于是罗依科罗斯特出版社诞⽣了。
哈伯德不久就被证明是⼀个既⾼产⼜畅销的作家,名誉与⾦钱相继⽽来。
随着出版社规模的不断扩⼤,⼈们纷纷慕名来到东奥罗拉来访问这位⾮凡的⼈物。
最初观光客都在他住处的四周住宿,但⼈越来越多,已有的住宿设施⽆法容纳了,为此,还特地盖了⼀座旅馆。
在旅馆装修时,哈伯德让当地的⼿⼯艺⼈做了⼀种简单的直线型家具,没想到游客们⾮常喜欢这种家具,于是,⼀个家具制造产业由此诞⽣了。
公司的业务蒸蒸⽇上,到1910年就拥有了500多名员⼯,同时出版《菲⼠利⼈》和《兄弟》两份⽉刊,其影响⼒在《致加西亚的信》⼀书出版后也达到顶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致加西亚的信
一提起古巴这个国家,我的记忆里便会闪现出一位令我永远难以忘怀的人物。
美西战争爆发之后,美军必须马上与反抗西班牙的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取得联系。
但是,当时加西亚身处古巴辽阔的崇山峻岭中,没有人知道他到底在哪里,因此无法送信给他,也无法给他发电报。
然而,美国总统必须要要尽快得到加西亚的配合,怎么办?
有人告诉总统说:“有一个名叫罗文的人,他是能为您找到加西亚的唯一人选。
”
于是,总统派人将罗文找来,并交给他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
那个名叫“罗文”的人拿着信,将它封进一个油纸袋里,然后将其紧贴前胸并扎好。
4天后的一个深夜,他乘一艘敞篷船到达古巴海岸,消失于茫茫丛林之中。
3个星期之后,罗文又徒步穿越敌国—岛国古巴,将信交给了加西亚。
对于这些艰难险阻,我不必一一赘述。
我想说明的一点是,在麦金利总统将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罗文时,罗文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
这件事足以流传千古,每一所大学校园都应当树一尊罗文的铜像。
罗文不像一味啃书本的年轻人那样较真儿,也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指点与指示,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坚贞不屈的执著,这一点使得他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那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加西亚早已离我们远去,可我们还有许多现实版的加西亚的故事。
现在,在一些职员众多的大企业里,很多人都碌碌无为,他们要么没有能力,要么没有坚强的意志。
这一点的确令人吃惊,这也是很多企业失败的根本原因。
他们整日漫不经心、三心二意、无所事事。
懒惰散漫、漠不关心、马马虎虎的工作态度,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经成为常态。
除非好言相劝甚至威逼利诱,或者上帝大发慈悲,派遣天使下凡相助,否则他们便一事无成。
的确如此。
让我们来做一个试验:假如你是一名公司的部门负责人,你有6名下属听候你调遣,你对其中任意一名下属吩咐说:“请查阅百科全书,并写一份关于科勒乔(Correggio)生平的简要备忘录。
”这名员工会平静地回答说“好的”,然后立即去做吗?
他一定不会。
他一定会一脸茫然地盯着你,然后提出下面的问题:
科勒乔是谁?
您要我找哪一种百科全书?
百科全书在哪里?
这不是我的本职工作吧?
为什么不让查理去做这件事呢?
科勒乔还活着吗?
这事儿急不急?
我把百科全书拿来,您自己来查?
您查这个做什么真I
我敢打赌,在你回答了上述问题,并向他解释了如何去搜索这些信息之后,他十有八九会找另外一名职员帮助他找有关科勒乔的信息,然后再回来告诉你没有科勒乔这个人。
当然,我可能会输,但从概率上讲,我不会输。
这时,如果你足够聪明,你便不会费心去告诉他,科勒乔应归属于“C”条目下,而不在“K”条目下,你应当淡淡地笑一下说,“好的,没关系”,然后自己去查。
这种独立工作能力低下、道德上后知后觉、意志力薄弱以及行动力j迟缓,使得我们这个社会距离完美还有相当的距离。
如果一个人为了自己都不去努力,如何期待他们为了别人的利益而工作呢?如果你招聘一名速记员,前来应聘者十有八九会认为这份工作不需要准确的拼写与标点。
这样的人能找到加西亚并把信送给他吗?
一位工厂老板在他的工厂里对我说:“你看到那名会计员了吗?”“哦,他怎么样?”“嗯,他是一名不错的会计,每次我派他到城里办事,他一般都会办得不错。
但是,他有时候会在办事的途中逛4家酒吧,最后忘记此行的工作目的。
”这样的人能担当给加西亚送信的重任吗?
最近,我们听到过许多人对那些“收入微薄、遭受欺凌”以及“期盼安居乐业却无家可归”的人表示同情的话,还有对雇主们无情批判的声音。
然而,却没有人提到,很多雇主直到一把年纪也没有将懒散、做事拖沓的员工调教好,使他们具备工作的智慧。
雇主们对员工长期耐心的“扶持”,除了浪费时间,没有取得任何成效,换来的只是员工不屑的拒绝。
每一家公司或工厂,都存在着一种惯用的优胜劣汰机制。
雇主经常会解雇那些工作不力、无法给企业带来效益的员工,同时也会吸纳新的人才。
无论经营状况有多好,这种优胜劣汰机制都会一直持续下去。
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那些不具备竞争力的职员便需要离开,这便是适者生存的道理。
以自我利益为主导的思想会促使每一名雇主只保留最好的员工,从而能够完成每一项“给加西亚送信”的艰巨任务。
我认识一个极为聪明的人,但他不能很好地把握自己,也不能顾及别人的利益,原因是他总是怀疑他的雇主在压迫他或者计划要迫害他。
他既不能命令别人做事,也容不得别人命令他。
如果有人要他去给加西亚送信,他很可能会回答说:“你自己去送吧!”
今晚,这个人穿着古旧的外套,在寒风中奔波。
四处找工作。
但凡了解他的人,都不会雇用他,因为他对所有一切都心存不满。
当然,我知道,与肢体残缺者比起来,这种行为乖戾、思想残缺者并不值得同情。
我们应该同情那些努力经营企业、不分昼夜工作并因此而头发日渐斑白的雇主们。
那些薄情寡义、无动于衷的员工们应当想到,如果没有雇主们的企业,他们何以果腹,何以安居?
我是否夸大其词了呢?也许是吧。
但是,即便全世界都变成了贫民窟,我也要表达我对成功者的敬意,因为成功者不畏艰难,带领着别人取得了成功。
最终,他们发现,成功不过是解决吃饭穿衣的问题而已。
我曾经打过零工,只为填饱肚皮,我也曾做过雇主,我深知两者都有自己的难处。
无论如何,贫穷都不是一件好事情,没有人愿意衣衫褴褛。
并非所有的老板都贪得无厌、专横跋扈,正如并非所有穷人都是谦谦君子一样。
我欣赏的是老板在与不在都同样勤奋工作的职员,当他接受了“给加西亚送信”的任务之后,会静静地接过信来,不问任何多余的问题,更不会将信揉成团然后扔到下水道里去。
他们的内心深
处永远没有抵触和畏难情绪。
这样的职员永远不会被炒鱿鱼,也永远不必通过罢工要挟以获得更高的薪水。
文明的进程也是搜索此类精英人才的过程。
此类人才的所有愿望都会得以实现。
每一座城市和村镇,甚至每一个办公室、商店和工厂都需要这样的人才。
整个世界都在渴求这样的人才,因为只有他们才是能够“给加西亚送信”的人。
罗文不像一味啃书本的年轻人那样较真儿,也不需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指点与指示,他所拥有的是一种坚贞不屈的执著,这一点使弛忠于信仰,敏于行动,全身心投入到自己的使命中,那便是“把信送给加西亚”。
知识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