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整理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常用于结构构件的制作,包括钢材和铝材等。
钢材具有高强度、良好的可塑性和耐腐蚀性能,广泛应用于大型桥梁、建筑物和混凝土结构等。
铝材相对较轻,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和电导率,常用于制造建筑外墙、屋面和隔断等。
2.水泥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是土木工程中广泛使用的一种材料,由水泥、砂、碎石和水等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
水泥混凝土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耐盐蚀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基础、柱、梁和地板等结构部位。
3.沥青沥青是一种黑色胶状物质,常用于道路铺设和防水处理。
沥青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和耐久性,不易受到水的浸泡和破坏。
在道路工程中,沥青被用作路面的基层和面层,能够提高道路的抗压能力和减少车辆噪音。
4.纤维材料纤维材料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增强材料,能够有效提高材料的抗拉强度和韧性。
常见的纤维材料包括玻璃纤维、碳纤维和聚丙烯纤维等。
纤维材料通常用于混凝土中,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的开裂和破坏。
5.石材石材是土木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主要包括大理石、花岗岩和砂岩等。
石材具有优良的耐久性和装饰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立面、地面和雕塑等。
6.玻璃玻璃是一种透明、坚硬的材料,在土木工程中常用于建筑物的窗户、门和隔断等。
玻璃具有优良的透光性和耐候性,能够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并能够有效减少噪音和防火。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
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和特点,土木工程师需要根据具体工程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施工。
只有在材料的正确选择和使用下,才能保证土木工程的质量和长期稳定性。
《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复习资料

《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复习资料《土木工程材料》综合复习资料第一章一、选择题1、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降低。
A 密度B 表观密度C 憎水性D 抗冻性2、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
A 吸水性B 吸湿性C 耐水性D 渗透性3、材料的耐水性一般可用__来表示。
A 渗透系数B 抗冻性C 软化系数D 含水率4、弹性材料具有__的特点。
A 无塑性变形B 不变形C 塑性变形小D 恒定的弹性模量5、材料的比强度是__。
A 两材料的强度比B 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C 材料强度与其质量之比D 材料强度与其体积之比二、是非判断题1、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某材料含大量开口孔隙,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即为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3、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4、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5、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关系不大。
6、材料的冻融破坏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水结冰造成的。
三、填空题1、材料的质量与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比称为材料的__。
2、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的性质。
3、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来表示。
4、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
5、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__,其材料的绝热性能越__。
《土木工程材料》第1 页共26 页第1 / 26页四、名词解释1、密度2、材料的空隙率3、堆积密度4、表观密度5、材料的弹性五、问答题1、某水泥厂生产普通硅酸盐水泥,现改产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原包装袋未变,客户投诉水泥重量不够,请分析原因。
2、生产材料时,在组成一定的情况下,可采取什么措施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耐久性?3、决定材料耐腐蚀性的内在因素是什么?4、北方某住宅楼冬季施工,使用了尿素作商品混凝土的防冻剂。
住户入住后闻到一股氨味,请分析原因。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5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

12、石油沥青的塑性指标是〔〕。
A 针入度B 延度C 软化点D 闪点13、有硫酸盐腐蚀的混凝土工程应优先选用〔〕水泥。
A 硅酸盐 B矿渣 C普通 D 高铝14、不宜作为防水材料的沥青是〔〕A 建筑石油沥青B 煤沥青C 橡胶改性沥青D 合成树脂改性沥青15、在生产水泥时必须掺入适量石膏是为了〔〕A、提高水泥产量B、延缓水泥凝结时间C、防止水泥石产生腐蚀D、提高强度16、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保持并开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为〔〕胶凝材料。
A、有机B、无机C、水硬性D、气硬性17、用于吸水基面〔如粘土砖或其它多孔材料〕的砂浆强度,主要取决于〔〕A水灰比 B水泥强度 C水泥用量 D水泥强度与水泥用量18、为减小石灰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可以〔〕。
A 加大用水量B 参加水泥C 减少单位用水量D 参加麻刀、纸筋19、Q235—A.F表示〔〕A 抗拉强度为235MPa的A级镇静钢B 屈服点为235MPa的B级镇静钢C 抗拉强度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D 屈服点为235MPa的A级沸腾钢20、混凝土的水灰比值在0.4-0.8范围内越大,那么混凝土的强度〔〕A 越低B 越高C 不变D 无影响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在硅酸盐水泥熟料的四种主要矿物组成中C4AF水化反响速度最快。
〔〕2、国家标准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终凝时间不迟于10小时。
〔〕3.材料的吸水性用含水率来表示。
〔〕〔〕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小。
〔〕石油沥青的针入度越大,那么其粘滞性越大〕混凝土碳化的速度就越快。
〔〕4、硅酸盐水泥腐蚀的类型有哪些?并简述水泥腐蚀的根本原因和防腐措施。
θ>90°〔〕ISO标准砂〔〕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30分〕1、什么是钢材的冷加工强化和时效处理?5、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有哪些?采用哪些措施可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0分〕1、烧结普通砖的尺寸为240mm ×115mm ×53mm ,其孔隙率为37%,枯燥质量为2487g,浸水饱和后质量为2984g 。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复习资料整理

土木工程材料考点整理材料基本性质材料按化学成分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土木工程材料的发展趋势:(1)轻质高强(2)高耐久性(3)构件及制品尺寸大型化、构件化、预制化和单元化(4)复合化(5)环保型材料(6)智能材料我国常用的标准可分为:国家标准(GB)、行业标准(JC)、地方标准(DB)和企业标准(QB);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以表示;表观密度:材料单位表观体积(实体及闭口体积)的质量;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实体,开口及闭口体积)的质量;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实度:指材料的体积内被固体物质所充实的程度;孔隙率:指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占材料自然状态下总体积的百分率;填充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其颗粒的填充程度称为填充率。
空隙率:指散粒材料在堆积状态下,颗粒之间的空隙体积所占的比例。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质;(夹角小于等于90度,为亲水性材料;夹角大于90度,为憎水性材料;)吸湿性:材料在空气中吸收水蒸气的能力;吸水性:材料在浸水状态下吸入水分的能力;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水作用下保持其原有性质的能力,其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称为耐水性;(工程中将>0.80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料)抗渗性:材料在压力水作用下,抵抗渗透的性质;系数反映了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渗透系数越大,材料的抗渗性越差;抗渗等级越高,抗渗性越好;抗冻性:材料在饱水状态下经受多次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同时强度也不严重降低的性质;冻融循环:通常采用-15℃的温度冻结后,再在20℃的水中融化,这样的过程为一次冻融循环;冻融破坏:材料吸水后,在负温度下,水在毛细管内结冰,体积膨胀约9%,冰的动脉压力造成材料的内应力,使材料遭到局部破坏,随着冰冻融化的循环作用,对材料的破坏加剧,这种破坏即为冻融破坏;导热性:热量在材料中传导的性质;(材料的导热系数越小,表示其绝热性能越好;材料的孔隙率大其导热系数小,隔热绝热性好)热容量:指材料在加热时吸收热量、冷却时放出热量的性质;比热容:反映材料的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进行建筑设计时应选用导热系数小而热容量较大的材料(良好的绝热材料),以使建筑保持室内温度稳定性)耐燃性:材料在高温与火的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严重下降的性能;耐火性:材料在长期高温作用下,保持不熔性并能工作的性能;理论强度:根据理论分析得到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应力;强度: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破坏的能力;(材料的真实破坏强度远低于理论强度)强度等级:土木工程材料常按其强度划分成若干个等级,称为强度等级;比强度:单位体积质量的材料强度,等于材料的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是衡量材料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弹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产生变形,当外力取消后,材料变形即可消失并能完全恢复原来形状和尺寸的性质;这种可恢复的变形叫弹性形变;塑性:材料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如果取消外力,仍保持变形后的形状尺寸,且不产生裂缝的性质;这种不可恢复的形变叫塑性形变;脆性:材料在破坏时未出现明显的塑性变形,而表现为突发性破坏的性质;韧性:材料在冲击或振动荷载作用下,能吸收较大的能量,产生一定的变形而不破坏的性质;耐久性:材料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抵抗破坏和保持原有性能的能力;硬度:材料抵抗较硬物质刻划或压入的能力;测定硬度的方法通常采用刻划法和压入法;耐磨性:材料表面抵抗磨损的能力;胶凝材料:能将散粒材料、块状材料、或纤维材料黏结成整体的材料;胶凝材料分为有机和无机两种;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又可在水中更好地硬化,并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石膏,石灰,水玻璃是气硬性胶凝材料;石膏生产石膏胶凝材料的原料有天然二水石膏、天然硬石膏和工业副产品石膏;天然二水石膏简称石膏,主要硫酸钙;天然硬石膏又称无水石膏,主要是由无水硫酸钙组成;建筑石膏的性质:装饰性好、加工性能好;凝结硬化快;凝结硬化时体积微膨胀;孔隙率高、表观密度小、强度低;具有较好的功能性;良好的防火性;隔热、吸声性良好;吸湿性强、耐水性和抗冻性差。
土木工程材料题库,复习宝典

第1章考试题一、名词解释1 密度2 材料的空隙率3 堆积密度4 表观密度5 材料的弹性二、填空题1 材料的质量与其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比称为材料的__。
2 材料的吸湿性是指材料在__的性质。
3 材料的抗冻性以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所能抵抗的__来表示。
4 水可以在材料表面展开,即材料表面可以被水浸润,这种性质称为__。
5 孔隙率越大,材料的导热系数越__,其材料的绝热性能越__。
1 表观密度2 空气中吸收水分3 冻融循环次数4 亲水性5 小好三、选择题(多项选择)1 孔隙率增大,材料的__降低。
A 密度B 表观密度C 憎水性D 抗冻性2 材料在水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__。
A 吸水性B 吸湿性C 耐水性D 渗透性3 材料的耐水性一般可用__来表示。
A 渗透系数B 抗冻性C 软化系数D 含水率4 弹性材料具有__的特点。
A 无塑性变形B 不变形C 塑性变形小D 恒定的弹性模量5 材料的比强度是__。
A 两材料的强度比B 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C 材料强度与其质量之比D 材料强度与其体积之比。
1 B2 A3 C4 AD5 B四、是非判断题1 某些材料虽然在受力初期表现为弹性,达到一定程度后表现出塑性特征,这类材料称为塑性材料。
2 某材料含大量开口孔隙,直接用排水法测定其体积,该材料的质量与所测得的体积之比即为该材料的表观密度。
3 材料吸水饱和状态时水占的体积可视为开口孔隙体积。
4 在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称为材料的吸水性。
5 材料的抗渗性与材料的开口孔隙率关系不大。
6 材料的冻融破坏主要是由于材料的水结冰造成的。
1 错2 错3 对4 错5 错6 对第2章考试题一、填空题1 __和__是衡量钢材强度的两个重要指标。
2 钢材的腐蚀分为:__和__。
3 钢材热处理的工艺有:__,正火,__,__。
4 按冶炼时脱氧程度分类钢可以分成:__,__,__和特殊镇静钢。
1 屈服强度极限抗拉强度2 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3 退火淬火回火4 镇静钢沸腾钢半镇静钢二、名词解释1 弹性模量2 屈服强度1 钢材受力初期,应力与应变成比例地增长,应力与应变之比为常数,称为弹性模量。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第一章3.概念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质量/绝对体积)表观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质量/自然体积)堆积密度:散粒状或粉状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
耐水性:材料长期在饱和水作用下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软化系数:吸水抗压/干燥抗压)比强度:按单位体积质量计算的材料强度(抗压/表观密度)韧性材料:具有冲击韧性的材料。
塑性变形大,抗拉强度接近或高于抗压强度,破坏前有明显征兆(木材钢材沥青)憎水材料:湿润角大于九十度的材料。
防水、防潮、防磨材料(沥青石蜡塑料)材料热性能:导热性、热容量(比热)、热变形性第二章1.胶凝材料:在一定条件下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将散粒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并具有一定强度的材料。
(有、无机,有机:石油沥青、煤沥青、各种树脂等)气硬性胶凝材料:只能在空气中凝结硬化,也只能在空气中保持和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石灰、石膏、水玻璃、菱苦土等)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也能更好在水中凝结硬化、保持并继续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各种水泥)2.生石灰分为钙质生石灰、镁质生石灰(MgO>5%)石灰熟化:石灰膏法、消石灰粉法石灰硬化:结晶(氢氧化钙析出)、碳化(氢氧化钙二氧化碳化合成碳酸钙晶体)石灰的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 2硬化慢强度较低 3体积收缩大 4吸湿性强技术要求P253.建筑石膏的组成:β型半水石膏建筑石膏的水化硬化:半水石膏还原成二水石膏建筑石膏的主要技术性质:1凝结硬化快体积微膨胀 2孔隙率大、表观密度小 3吸湿性强、防火性能好 4耐水性和抗冻性差技术标准P29第三章1.水泥体积安定性:水泥浆体硬化后其体积变化的均匀性引起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原因:水泥熟料中所含的游离氧化钙、游离氧化镁或水泥粉磨时掺入的石膏过多2.水泥石腐蚀原因内因1:水泥石中存在易被腐蚀的组分,如氢氧化钙、水化铝酸钙防治措施1:在水泥中餐如活性混合材料;合理选用水泥品种内因2:水泥石本身不致密,有很多毛细孔通道防治措施2: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外因:周围环境存在腐蚀性介质,如流动的软水和酸、盐、强碱防治措施3:合理选用水泥品种;设置隔离层或保护层3.水泥石软水腐蚀机理:流动软水一方面使水泥石变得疏松,另一方面水泥石碱度降低。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doc

土木工程材料复 习一、作业答案分析1、解 密度:V 为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V0为材料的表观体积 (固、液、气)V0,为材料的堆积体积 对于含孔材料,三者的测试方法要点如下:测定密度时,需先将材料磨细,之后采用排出液体或水的方法来测定体积。
测定表观密度时,直接将材料放入水中,即直接采用排开水的方法来测体积;测定堆积密度时,将材料直接装入已知体积的容量筒中,直接测试其自然堆积状态下体积。
含水与否对密度、表观密度无影响,因密度、表观密度均是对干燥状态而言的。
含水对堆积密度的影响则较复杂.一般来说是使堆积密度增大。
2、 某工地所用卵石材料的密度为2.65g/cm3、表观密度为2.61g/cm3、堆积密度为1680 kg/m3,计算此石子的孔隙率与空隙率?解:石子的孔隙率P 为: 石子的空隙率P ,为:3、 某石材在气干、绝干、水饱和情况下测得的抗压强度分别为174、178、165 MPa ,求该石材的软化系数,并判断该石材可否用于水下工程。
解: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由于该石材的软化系数为0.93,大于0.85,故该石材可用于水下工程。
4、 现有四种白色粉末,已知其为建筑石膏、生石灰粉、白色石灰石粉和白色硅酸盐水泥,请加以鉴别(化学分析除外)。
解:取相同质量的四种粉末,分别加入适量的水拌合为同一稠度的浆体。
放热量最大且有大量水蒸气产生的为生石灰粉;在5~30分钟内凝结硬化并具有一定强度的为建筑石膏;在45分钟到12小时内凝结硬化的为白色水泥;加水后没有任何反应和变化的为白色石灰石粉。
鉴别这四种白色粉末的方法有很多,主要是根据四者的特性来区分。
生石灰加水,发生消解成为消石灰—氢氧化钙,这个过程称为石灰的“消化”,又称“熟化”,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建筑石膏与适量水拌合后,能形成可塑性良好的浆体,随着石膏与水的反应,浆体的可塑性很快消失而发生凝结,此后进一步产生和发展强度而硬化。
一般石膏的初凝时间仅为10min 左右,终凝时间不超过30min 。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密度、表观密度、体积密度、堆积密度;2、亲水性、憎水性;3、吸水率、含水率;4、耐水性、软化系数;5、抗渗性;6、抗冻性;7、强度等级、比强度;8、弹性、塑性;9、脆性、韧性;10、热容量、导热性;11、耐燃性、耐火性;12、耐久性二、填空题1.材料的吸水性、耐水性、抗渗性、抗冻性、导热性分别用吸水率、软化系数、抗渗等级或抗渗系数、抗冻等级与导热系数表示。
2.当材料的孔隙率一定时,孔隙尺寸越小,材料的强度越高,保温性能越差,耐久性越好。
3.选用墙体材料时,应选择导热系数较小、热容量较大的材料,才能使室内尽可能冬暖夏凉。
4.材料受水作用,将会对其质量、强度、保温性能、抗冻性能及体积等性能产生不良影响。
5.材料的孔隙率较大时(假定均为开口孔),则材料的表观密度较小、强度较低、吸水率较高、抗渗性较差、抗冻性较差、导热性较差、吸声性较好。
6.材料的软化系数愈大表明材料的耐水性愈好。
软化系数大于0、85 的材料被认为就是耐水的。
7.评价材料就是否轻质高强的指标为比强度,它等于抗压强度于体积密度的比值,其值越大,表明材料质轻高强。
8.无机非金属材料一般均属于脆性材料,最宜承受静压力。
9.材料的弹性模量反映了材料抵抗变形的能力。
10.材料的吸水率主要取决于孔隙率及空隙特征, 孔隙率较大,且具有细微而又连通孔隙的材料其吸水率往往较大。
11.材料的耐燃性按耐火要求规定分为不燃材料、难燃材料与易燃材料类。
材料在高温作用下会发生热变质与热变形两种性质的变化而影响其正常使用。
12.材料在使用环境中,除受荷载作用外,还会受到物理作用、化学作用与生物作用等周围自然因素的作用而影响其耐久性。
13.材料强度试验值要受试验时试件的形状、尺寸、表面状态、含水率、加荷速度与温度等的影响。
14.对材料结构的研究,通常可分为宏观、细观与微观三个结构层次三、选择题(单选或多选)1、含水率4%的砂100克,其中干砂重 C 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单项选择题 1.材料的耐水性的指标是 ( D ) A.吸水性 B.含水率 C.抗渗系数 D.软化系数 2.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掺入过多的 ( C ) A. Ca(OH)2 B. 3CaO·Al2O3 ·6H2O C. CaS O4 ·2H2O D. Mg(OH)2 2.试拌调整混凝土时,发现混凝土拌合物保水性较差,应 ( A ) A.增加砂率 B.减少砂率 C.增加水泥 D.增加用水量 4.砂浆的保水性的指标是 ( B ) A.坍落度 B.分层度 C.沉入度 D.工作度 5.普通碳素钢随牌号提高 ,钢材 ( C ) A.强度提高,伸长率提高 B.强度降低,伸长率降低 C.强度提高,伸长率降低 D.强度降低,伸长率提高 6.引起钢材产生热脆性的元素是 ( A ) A.硫 B.磷 C.碳 D.硅 7.在碳素钢中掺入少量合金元素的主要目的是 ( C ) A.改善塑性、韧性 B.提高强度、硬度 C.改善性能、提高强度 D.延长使用寿命 8.当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大于设计要求时,应采用的调整方法为( C ) A.保持水灰比不变,减少水泥浆量 B.减少用水量 C.保持砂率不变,增加砂石用量 D.混凝土拌合物流动性越大越好,故不需调整 9.普通砼轴心抗压强度fcp和立方体抗压强度fcc之间的关系为( C ) A.fcp=fcc B.fcp>fcc C.fcp10.配制混凝土时,对砂的基本要求是 ( D ) A.堆积空隙率小 B.总表面积小 C.总表面积大 D.A和B 11.下列几种矿粉中,与石油沥青之间的黏附力最强的是 ( A ) A.石灰石粉 B.石英砂粉 C.花岗岩粉 D.滑石粉 12.沥青胶标号的划分依据是 ( B ) A.软化点 B.耐热度 C.延度 D.拉伸强度 13.建筑工程中常用的PVC塑料是指 ( B ) A.聚乙烯 B.聚氯乙烯 C.酚醛 D.聚苯乙烯 14. 混凝土强度等级C20中,20表示 ( B ) A.抗压强度平均值位20Mpa B.抗压强度标准值为20Mpa C.抗折强度平均值位20Mpa D.抗折强度标准值为20Mpa 15.砌筑毛石时,砂浆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B ) A.水泥强度和水泥用量 B.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C.基材的吸水多少 D.水泥用量和水灰比 1.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2.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 A.速凝剂 B.缓凝剂 C.CaSO4 D.引气剂 3.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 A 加气混凝土 B 塑料 C 石膏板 D 轻骨料混凝土 4.烧结普通砖在墙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下述除( )外的各性能特点。A 一定的强度 B 高强 C 耐久性较好 D 隔热性较好 5. 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6.硅酸盐水泥石耐热性差,主要是因为水泥石中含有较多的( )。 A 水化铝酸钙 B 水化铁酸钙 C 氢氧化钙 D 水化硅酸钙 7.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0-10 B.10-20 C.30-50 D.60-80 8.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 A M剂 B 硫酸钠 C NaNO3 D 引气剂 9.砂浆的流动性指标为( )。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维勃稠度 10.干燥环境中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宜选择的水泥是( )。 A.矿渣水泥 B. 普通水泥 C. 粉煤灰水泥 D.火山灰水泥 11.现场拌制混凝土,发现粘聚性不好时最可行的改善措施为( ) A 适当加大砂率 B 加水泥浆(W/C不变) C 加大水泥用量 D 加CaSO4 12.测试混凝土静力受压弹性模量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 )。 A 150×150×150mm B 40×40×160mm C 70.7×70.7×70.7mm D 150×150×300mm 13.用于吸水基底的砂浆强度,主要决定于( )。 A.石灰膏用量 B.水泥用量和水泥强度 C.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D.砂的强度 14.砂浆保水性的改善可以采用( )的办法。 A 增加水泥用量 B 减少单位用水量 C 加入生石灰 D 加入粉煤灰 15.已知混凝土的砂石比为0.54,则砂率为( )。 A 0.35 B 0.30 C 0.54 D 1.86 16.下列水泥中,和易性最好的是( )。 A 硅酸盐水泥 B 粉煤灰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火山灰水泥 17. 检验水泥中f-CaO是否过量常是通过( )。 A 压蒸法 B 长期温水中 C 沸煮法 D 水解法 18.工程中适用的木材主要是树木的( )。 A 树根 B 树冠 C 树干 D 树皮 19.石油沥青的粘性是以( )表示的。 A 针入度 B 延度 C 软化点 D 溶解度 20.石膏制品的特性中正确的为( )。 A 耐水性差 B 耐火性差 C 凝结硬化慢 D 强度高 21.用于炎热地区屋面防水的沥青胶宜采用( )配制。 A 10号石油沥青 B 60号石油沥青 C 100号石油沥青 D 软煤沥青 22.低温焊接钢结构宜选用的钢材为( )。 A Q195 B Q235-AF C Q235-D D Q235-B 23.材料抗渗性的指标为( )。 A 软化系数 B 渗透系数 C 抗渗指标 D 吸水率 24.下列材料中可用于配制耐热混凝土(900℃)的是( )。 A 矿渣水泥 B 硅酸盐水泥 C 普通水泥 D 高铝水泥 25.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施工时宜选择的外加剂为( )。 A 缓凝剂 B 阻锈剂 C 引气剂 D 速凝剂 26.表示砂浆流动性的指标为( )。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维勃稠度 27.表示干硬性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为( )。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维勃稠度 28.欲增大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下列措施中最有效的为( ) 适当加大砂率 B 加水泥浆(W/C不变) C 加大水泥用量 D 加减水剂 29.对混凝土有利的变形为( )。 A 徐变 B 干缩 C 湿涨 D 温度变形 30. 地上水塔工程宜选用( ) A 火山灰水泥 B 矿渣水泥 C 普通水泥 D 粉煤灰水泥 31.为减小石灰硬化过程中的收缩,可以( )。 A 加大用水量 B 减少单位用水量 C 加入麻刀、纸筋 D 加入水泥 32. 具有调节室内湿度功能的材料为( ) A 石膏 B 石灰 C 膨胀水泥 D 水玻璃 33.已知混凝土的砂率为0.35,则砂石比为( )。 A 0.35 B 0.54 C 0.89 D 1.86 34.下列水泥中,耐磨性最好的是( )。 A 硅酸盐水泥 B 粉煤灰水泥 C 矿渣水泥 D 火山灰水泥 35.预应力混凝土中不宜使用的外加剂为( ) A M剂 B 硫酸钠 C NaNO3 D SM剂 36. 可造成木材腐朽的真菌为( )。 A 霉菌 B 腐朽菌 C 变色菌 D 白蚁 37.钢结构设计中,强度取值的依据是(A) A.屈服强度 B.抗拉强度 C.弹性极限 D.屈强比 38塑性的正确表述为( ) A.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现状和尺寸,不产生裂缝 B.外力取消后仍保持变形后的现状和尺寸,但产生裂缝 C.外力取消后恢复原来现状,不产生裂缝 D.外力取消后恢复原来现状,但产生裂缝 39在一定范围内,钢材的屈强比小,表明钢材在超过屈服点工作时( ) A.可靠性难以判断 B.可靠性低,结构不安全 C.可靠性较高,结构安全 D.结构易破坏 40.对直接承受动荷载而且在负温下工作的重要结构用钢应特别注意选用( ) A.屈服强度高的钢材 B.冲击韧性好的钢材 C.延伸率好的钢材 D.冷弯性能好的钢材 1.C 2. B 3. D 4 B 5. C 6. C 7.B 8. B 9.C 10. B 11. A 12 D 13 B 14. D 15.A 16.B 17.C 18.C 19 A 20.A 21. A 22.C 23.B 24. 25. C 26.C 27. D 28.D 29.C 30. C 31.C 32. A 33.B 34.A 35.A 36. B 37A 38 A 39 C 40 B 1.评价材料抵抗水的破坏能力的指标是( 3 )。 A.抗渗等级 B.渗透系数 C.软化系数 D.抗冻等级 2. 炎热夏季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必须加入的外加剂是( 2 )。 A.速凝剂 B.缓凝剂 C.CaSO4 D.引气剂 3.下列材料中可用作承重结构的为( 4 )。 A 加气混凝土 B 塑料 C 石膏板 D 轻骨料混凝土 4.烧结普通砖在墙体中广泛应用,主要是由于其具有下述除(2 )外的各性能特点。A 一定的强度 B 高强 C 耐久性较好 D 隔热性较好 5. 石灰熟化过程中的陈伏是为了( 3 )。 A.利于结晶 B.蒸发多余水分 C.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D.降低发热量 6.硅酸盐水泥石耐热性差,主要是因为水泥石中含有较多的( 3 )。 A 水化铝酸钙 B 水化铁酸钙 C 氢氧化钙 D 水化硅酸钙 7.砌筑砂浆的分层度为( 2 )mm时,该砂浆的保水性和硬化后性能均较好。 A.0-10 B.10-20 C.30-50 D.60-80 8.对混凝土早期强度提高作用最大的外加剂为( 2 )。 A M剂 B 硫酸钠 C NaNO3 D 引气剂 9.砂浆的流动性指标为( 3 )。 A 坍落度 B 分层度 C 沉入度 D 维勃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