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材料考试题-18页精选文档

合集下载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doc

土木工程材料练习题A答案一、解释下列名词和符号1、材料的耐久性:材料的耐久性是指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抵抗口身及环境的长期破坏作用,保持其原有的性能不变质、不破坏的性质。

2、钢材的疲劳极限:是指钢材在交变应力作用下,于规定的周期基数内不发生断裂所能承受的最人应力。

3、水泥浆的初凝:是指水泥从加水拌合开始,到水泥浆失去塑性但耒产生强度所需的时间,叫做水泥浆的初凝。

4、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施工操作(拌合、运输、浇灌、捣实)并能获致质量均匀、成型密实的性能。

包括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5、混凝十•立方体抗压标准强度:是指将混凝十•制成边长为15()mm的立方体试块,在标准条件(温度2()°C, 相对湿度90%以上)下,养护至28天,所测得的具有95%保证率的抗压强度值。

6、钢材的时效:是指钢材随时的延长而表现出的强度提高,塑性和冲击韧性下降的现彖叫做钢材的时效。

7、Q255-B:碳素结构钢,屈服强度为255MPa,质量等级B级,镇静钢。

8、C30:混凝土标号,强度为40MPaoo9、合理的砂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几能保持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时的砂率;或者在流动性不变且具有良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的条件下,水泥的用虽最少时的砂率。

1()、水硬性胶凝材料:不仅能在空气屮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屮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胶凝材料。

二、石灰的凝结硬化机理是什么?试说明在加固地基处理中提高地基土强度的机理。

石灰的凝结硬化是通过两个过程完成的。

表面的碳化作用生成碳酸钙晶体和内部的结晶作用生成氢氧化钙晶体。

石灰的硬化是两种结晶体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随着时间的增长,其强度不断增加,达到其最人强度。

在用石灰加固地基处理中,经常使用的是生石灰。

石灰提高地基土强度的主要机理主耍有以下几点:1、生石灰的在熟化过程中要消耗地基土中的水分,减少地基土屮水的含量;2、生石灰在熟化过程中产生人疑的热,将进一步降低地基土屮水的含量;3、在石灰熟化过程中将产生比较大的体积膨胀,对地基土产生一定的挤密作用,提高地基土的强度;4、石灰在硬化过程屮,将主要以结晶作用为主。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习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土木工程材料-复习习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绪论习题判断题1. 随着加入WTO,国际标准ISO也已经成为我国的一级技术()2. 企业标准只能适用于本企业。

()填空题1. 按照化学成分分类,材料可以分为——,——,——。

2. 在我国,技术标淮分为4级:——,——,——,——。

3. 国家标准的代号为。

选择题1.材料按其化学组成可以分为哪几种 ( )A .无机材料、有机材料B .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C .植物质材料、高分子材料、沥青材料、金属材料D. 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复合材料❖2.某栋普通楼房建筑造价1000万元,据此估计建筑材料费用大约为下列哪一项()❖A.250万元 B.350万元❖C.450万元 D.500万元—600万元第二章习题一、名词解释:•密度、体积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空隙率、亲水性、憎水性、吸水性、吸湿性、含水率、耐水性、抗冻性、抗渗性、导热性、强度、比强度、塑性、弹性、脆性、韧性、耐磨性、热容量、耐久性二、判断题:•1、同一种材料,其体积密度愈大,则其密度也就愈大。

(? )•2、同一种材料,其体积密度愈大,则其孔隙率愈小。

(? )•3、将某种含孔的材料,置于不同湿度的环境中,分别测得其密度,其中以干燥条件下的密度为最小。

(? )•4、具有粗大孔隙的材料,吸水率较大;具有细微而连通孔隙的材料,吸水率较小。

(? )•5、软化系数愈大的材料,愈容易被水软化。

(? )•6、吸水率小的材料,其孔隙率一定小。

(? )•7、润湿角愈小,表明建筑材料愈不易被水润湿。

(? )•8、材料的孔隙率愈大,材料的抗冻性愈差。

(? )•9、建筑材料的抗渗等级愈高,表明其抗渗性愈强。

(? )•10、相同种类的材料,其孔隙率愈大,则其强度愈低。

(? )•11、一般来说,硬度大的建筑材料,其耐磨性较强。

(? )•12、对于需要长时间保持室内温度稳定的建筑,其墙体、屋顶等部位可以采用比热容高的材料。

(? )•13、材料受潮或受冻后,其导热性降低,导热系数增大。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强,抗冻性降低,导热性降低,强度降低。

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耐软水能力好,干缩大.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比热容和热容大的材料.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增大,抗冻性降低.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增大.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 2 克,干砂200 克.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胀.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越大,大气稳定性越好.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12.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顺纹抗拉强度强度.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不早于45min 。

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或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17.据受热时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导管及髓线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

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大,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好。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三钙。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用水量。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

25.结构设计时,硬钢的强度按条件屈服点取值。

26.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确定时标准试件的尺寸为40mm×40mm×160mm. .27.钢筋进行冷加工时效处理后屈强比提高。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种材料不属于土木工程材料?A. 混凝土B. 钢材C. 塑料D. 木材答案:C2. 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通常用以下哪个单位来表示?A. 牛顿B. 帕斯卡C. 兆帕D. 千克力答案:C3. 以下哪种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A. 砖B. 钢筋C. 陶瓷D. 玻璃答案:B二、填空题1. 土木工程中常用的三大基本材料是______、______和木材。

答案:混凝土、钢材2. 混凝土的配合比通常指的是水泥、细骨料、粗骨料和水的______。

答案:质量比3. 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的主要作用是承受______。

答案:拉力三、简答题1. 简述土木工程材料的基本要求。

答案:土木工程材料应具备足够的强度、良好的耐久性、适当的重量、良好的加工性能和经济性。

2. 什么是混凝土的坍落度?它对混凝土施工有何影响?答案:坍落度是指混凝土在坍落过程中,其高度与直径的比值。

坍落度是衡量混凝土流动性的指标,对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最终质量有重要影响。

四、计算题1. 已知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为300kg/m³,水灰比为0.5,求混凝土的用水量。

答案:用水量 = 水泥用量× 水灰比= 300kg × 0.5 = 150kg2. 若某钢筋混凝土梁的截面面积为0.3m²,钢筋面积为0.05m²,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为30MPa,钢筋的抗拉强度为400MPa,求该梁在受拉时的最大承载力。

答案:最大承载力 = 钢筋面积× 钢筋抗拉强度 = 0.05m²× 400MPa = 20,000kN五、论述题1. 论述现代土木工程中,新型材料的应用及其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答案:现代土木工程中,新型材料如高性能混凝土、纤维增强塑料(FRP)、轻质混凝土等的应用,可以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耐久性和抗震性能。

新型材料的使用,需要结合工程的具体要求和环境条件,合理选择材料类型,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及答案
(2)、P=1-ρ0/ρ=1-1.7/2.7=37% (3)、Wv= Wmρ0=(2900-2500)/2500·1.7=27% 2、计算某大桥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 C40,强度标准差为 6.0Mpa,用 52.5 级硅酸盐水泥,实测 28d 的抗压强度为 58.5 Mpa,已知水泥密度ρC=3.10 g/cm3,中砂,砂子表观密度 ρOS=3.10g/cm3,碎石,石子表观密度ρOG =278g/cm3。自来水。已知:A=0.46,B=0.07,单位用水量为 195kg/m3, 砂率 Sp=0.32 含气量百分数为ɑ=1,求该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W/C 最大 水灰比为 0.60,水泥最小用量为 280 kg/m3)
度和时间性 (4)组成材料
3、(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工作性;(2)、提高的混凝土的抗渗性、抗 冻性。(3)、降低了混凝土的强度。
4、Q235Ab表示屈服点等级为 235Mpa,质量等级为 A 级的半镇静钢。45M n表示含碳量为 0.45%较高含锰量的钢。
5、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粘性、塑性、温度敏感性【油沥青性能的三大 技术指标是什么?分别表征沥青的什么性能】 五、计算题(其中 1 题 9 分,2 题 10 分,共计 19 分) 1、一块标准的普通粘土砖,其尺寸为 240×115×53mm,已知密度为 2.7g/cm3, 干燥时质量为 2500g,吸水饱和时质量为 2900g。 求:(1)材料的干表观密度。(2)材料的孔隙率。(3)材料的体积吸水率。 解: (1)根据 1、ρ0=m/v=2500/240×115×53=1.7 g/cm3
2
= 19.6 % 闭口孔隙率= 33 %- 19.6 %= 13.4 % 所以,该材料的孔隙率、重量吸水率、开口孔隙率及闭口孔隙率分别 为: 33 %; 11 %; 19.6 %; 13.4 %。 (5 分) 2.解:设水泥的质量为 CKg , 则 W = 0.62CKg ; S = 2.43CKg ; G = 4.71CKg ; 按假定表观密度法有: C+S+G+W= ρ0h 所以, C + 0.62C + 2.43C + 4.71C= 2400 由上式可 得: C= 274Kg ; W = 170Kg ; S = 666Kg ; G = 1290Kg 。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土木工程材料试卷及答案完整版1、根据石灰的硬化原理,硬化后的石灰由碳酸钙和两种晶体组成。

2、材料导热系数越小,则材料的导热性越差,保温隔热性能越好。

常将导热系数小的材料称为绝热材料。

3、混凝土的抗侵蚀性主要取决于混凝土的抗渗性。

4、测定塑性混凝土和易性时,常用塑性指数表示流动性,同时还观察黏聚性和可塑性。

5、砂浆的流动性以沉降度表示,保水性以保水率表示。

6、钢材的拉伸实验中,其拉伸过程可分为弹性阶段、屈服阶段、塑性阶段、颈缩阶段和断裂阶段。

7、冷拉并时效处理钢材的目的是提高钢材的强度和硬度。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40分)1、在常见的胶凝材料中属于水硬性的胶凝材料是水泥。

2、高层建筑的基础工程混凝土宜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3、在受工业废水或海水等腐蚀环境中使用的混凝土工程,不宜采用普通水泥。

4、某工程用普通水泥配制的混凝土产生裂纹,原因不正确的是因为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

5、配制混凝土用砂、石应尽量使总表面积小些、总空隙率小些。

6、在100g含水率为3%的湿沙中,其中水的质量为3.0g。

7、已知某固体材料的ρ=1500kg/m3,ρ=1800kg/m3,则其空隙率为16.7%。

8、抗拉性能是建筑钢材最重要的性能。

设计时,强度取值的依据一般为屈服极限。

9、水泥生产加入石膏的目的是调节凝结时间。

10、水泥浆的稠度是由水灰比和水的用量决定的。

11、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拌和物坍落度的大小主要由水灰比和砂率的选取决定。

答:砼的水灰比是砼配合比中非常重要的参数,直接影响砼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质。

如果现场工人随意加水,则会增大砼的水灰比,导致砼的强度和耐久性下降。

为了保证混凝土凝结硬化所需要的水分,混凝土成型后需要进行洒水养护。

答:钢材的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之比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小,反映钢材受力超过屈服点工作时的可靠性越大,因而结构的安全性越高。

但如果XXX比太小,会造成钢材不能有效利用,造成浪费。

答:该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而选用的水泥强度等级较高,故使用了较多的粉煤灰作掺合剂。

土木工程材料题库

土木工程材料题库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试题含答案土木工程材料考试试题第一单元比热:单位质量的材料吸引或释放热量的能力表观密度:单位体积(包括实体体积和闭口孔体积)的质量。

体积密度:单位体积(包括材料内部所有孔隙体积)的质量。

含水率:是指材料中所含水的质量与干燥状态下材料的质量之比. 软化系数: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与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之比。

耐热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高温作用下,不失去使用功能的性质。

耐燃性:是指在发生火灾时,材料抵抗和延缓燃烧的性质,又称防火性。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其它物体压入或刻划的能力。

第二单元2 1 胶凝材料:是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作用、化学作用,能将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城整体。

水硬性胶凝材料:是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材料。

过火石灰:是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欠火石灰:是指由于生产石灰的原料尺寸过大、煅烧温度偏低或煅烧时间不充足,石灰石中的碳酸钙未完全分解的石灰。

安定性:是指水泥在凝结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的均匀性。

活性混合材料:混合材料磨成细粉,与石灰或与石灰和石膏拌合,加水后在常温下能生成具有水硬性的产物,这种混合材料就叫非活性混合材料:是指在水泥中主要起填充作用而又不损害水泥性能的矿物质材料。

2 12 石灰的技术性质有那些?为何水泥砂浆中掺入石灰膏会提高可塑性?答:技术性质::1)可塑性好、2)硬化较慢、强度低、3)硬化时体积收缩大4)耐水性差5)生石灰吸湿性强提高可塑性:由于石灰膏和消石灰分中氢氧化钙颗粒非常小,调水后具有较好的可塑性。

2 16 简述硅酸盐水泥熟料的主要矿物成分单独水化的产物及其特性.p402---19j 简述硅酸盐水泥的凝结硬化过程与特点?过程:水泥加水拌合后,成为塑性的水泥浆,水泥颗粒表面的矿物开始与水发生水化反应。

随着化学反应的进行,水泥浆逐渐变稠失去塑性。

随着水化的进一步进行,浆体开始产生明显的强度并逐渐发展成为坚硬的水泥石。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完整版)

土木工程材料试题(完整版)

1.对于开口微孔材料,当其孔隙率增大时,材料的密度不变,吸水性增强,抗冻性降低,导热性降低,强度降低.2.与硅酸盐水泥相比,火山灰水泥的水化热低,耐软水能力好,干缩大。

3.保温隔热材料应选择导热系数小,比热容和热容大的材料.4.硅酸盐水泥的水化产物中胶体水化硅酸钙和水化铁酸钙。

水化铝酸钙,水化硫铝酸钙晶体5。

普通混凝土用砂含泥量增大时,混凝土的干缩增大,抗冻性降低。

6.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确定的三个参数为水灰比、砂率和单位用水量。

7.钢材中元素S主要会使钢的热脆性增大,元素P主要会使钢的冷脆性增大。

8.含水率为1%的湿砂202克,其中含水为 2 克,干砂200 克。

9.与建筑石灰相比,建筑石膏凝结硬化速度快,硬化后体积膨胀。

膨胀率为1%10.石油沥青中油分的含量越大,则沥青的温度感应性越大,大气稳定性越好。

11.普通混凝土强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12。

木材的强度中,在理论上最大的是顺纹抗拉强度强度。

13.按国家标准的规定,硅酸盐水泥的初凝时间应满足不早于45min .终凝不晚于6。

5h(390min)14.相同条件下,碎石混凝土的和易性比卵石混凝土的和易性差 .15.普通混凝土用石子的强度可用压碎指标或岩石立方体强度表示。

16.常温下,低碳钢中的晶体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

17.据受热时特点不同,塑料可分成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

18.有无导管及髓线是否发达是区分阔叶树和针叶树的重要特征.19.与石油沥青相比,煤沥青的温度感应性更大,与矿质材料的粘结性更好. 20.石灰的陈伏处理主要是为了消除过火石灰的危害。

储灰坑陈伏2个星期以上,表面有一层水分,隔绝空气,以免碳化21.木材防腐处理的措施一般有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三钙。

22.材料确定后,决定普通混凝土流动性的最重要因素是单位用水量。

23.普通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根据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4.钢的牌号Q235-AF中A表示质量等级为A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木工程材料考试题班级:0902 学号:010******* 姓名:陈佼佼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10分)1、在已知岩石类别时,评定石料等级的依据是抗压强度和磨耗率。

2、当粗骨料最大粒径为50mm时,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件尺寸应为200x200x200mm的立方体。

3、为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要控制最大水灰比和最小胶凝材料用量。

4、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单位用水量是根据坍落度、石子最大粒径、粒形和级配查表确定。

5、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依次表示沥青的粘滞性、塑性和温度敏感性。

6、沥青混凝土混合料和沥青碎(砾)石混合料统称为沥青混合料。

7、在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砂率是依据粗骨料品种、最大粒径、砂的细度模数和水灰比来确定的。

8、就试验条件而言,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组成材料的特性与配合比、浇灌与养护条件和生产工艺与条件。

9、水泥混凝土试验室调整的内容包括工作性、密度和强度复核。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石油沥青老化后,其软化点较原沥青将(②)。

①保持不变;②升高;③降低;④先升高后降低2、饱和度是用来评价沥青混合料的(③)。

①高温稳定性;②低温抗裂性;③耐久性;④抗滑性3、在蜡质量与含蜡量关系图上,若三个点恰好在一斜率为正的直线上,已知蜡质量为0.05g和0.10g时,含蜡量依次为1.5%和2.5%,该沥青含蜡量为(②)。

①1.5%;②2.0%;③2.5%;④无法确定4、在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配制强度要比设计要求的强度等级高,提高幅度的多少,取决于(④)①设计要求的强度保证率;②对坍落度的要求;③施工水平的高低;④设计要求的强度保证率和施工水平的高低5、沥青混合料中,掺加矿粉的目的是为了(②)①提高密实度;②提高稳定度;③增加流值;④改善工艺性6、当配制水泥混凝土用砂由粗砂改为中砂时,其砂率(①)①应适当减小;②不变;③应适当增加;④无法判定7、通常情况下,进行沥青混合料矿料合成设计时,合成级配曲线宜尽量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中值线,尤其应使(④)mm筛孔的通过量接近设计要求的级配范围的中值。

①0.075;②2.36;③4.75;④①、②和③8、规范将细度模数为1.6~3.7的普通混凝土用砂,按(②)划分为3个级配区。

①细度模数;②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③1.25mm筛孔的累计筛余;④0.63mm 筛孔的通过百分率9、沥青针入度试验属于条件粘度试验,其条件为(④)。

①温度;②时间;③针的质量;④ ①+②+③10、目前,国内外测定沥青蜡含量的方法很多,但我国标准规定的是(①)。

①蒸馏法;②硫酸法;③组分分析法;④化学分析法三、多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就同一强度等级而言,道路水泥与普通水泥相比较其优点是(BC )。

A .抗压强度高;B .抗折强度高;C .耐磨性能好;D .需水量小。

2、集料试验中折算成SO 3含量来测试的物质是(BD )。

A .氧化硫;B .硫化物;C .硫铁矿;D .硫酸盐。

3、沥青混合料用粗细骨料分界筛孔尺寸为(B )mm ,水泥混凝土粗、细骨料分界筛孔尺寸为(D )mm 。

A .2.5;B .2.36;C .4.75;D .5。

4、沥青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计算式中的r 1、r 2…r n 的物理含义,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D )。

A .各矿料对水的相对密度;B .各矿料的表观密度;C .各矿料的表观相对密度;D .细集料用表观相对密度。

5、100mm 非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换算系数为(A ),100mm ×100mm ×400mm 非标准试件抗折强度换算系数为(D )。

A .0.95;B .1.05;C .0.75;D .0.85。

6、对编号为A 、B 、C 、D 的四个雷氏夹进行用前标定,由下结果写出可用夹的编号(AD )。

A.2x=17.5mm;B.2x=14.8mm;C.2x=20.5mm;D.2x=16.6mm。

7、用贯入法测水泥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初凝和终凝时间依次对应的贯入阻力为(DB)。

A.82MPa;B.28MPa ; C.5.3MPa;D.3.5MPa。

8、水灰比影响水泥混凝土的(BD)。

A.坍落度;B.耐久性;C.工艺性;D.强度。

9、表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两项内容分别是(BD )。

A.抗压强度;B.符号“C”;C.标准立方体抗压强度;D.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10、沥青混合料摊铺速度试验的目的在于保证(ACD)。

A.摊铺均匀性;B.摊铺层密实度;C.摊铺平整度;D.摊铺机连续工作。

四、判断题(对打“√”,错的打“╳”)(每题0.5分,共10分)1、石料的抗冻性仅与材料的空隙率有关,与空隙中的水饱和程度无关。

(╳)2、石油沥青的标号是根据沥青规定条件下的针入度、延度以及软化点值来确定的。

(╳)3、若砂试样的筛分曲线落在规定的三个级配区的任一个区中,则无论砂子的细度模数是多少,其级配和粗细程度都是合格的,适宜于配制混凝土。

(╳)4、同一材料在进行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快者较加荷速度慢者的试验结果值偏大。

(√)5、进行普通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测定时,其受压面应垂直于成型抹平面。

(√)6、沥青延度试验中,如发现沥青细丝浮于水面,则应及时利用酒精将水的密度调整至与试样相近后,继续进行试验。

(╳)7、一般情况下,低标号沥青拌制混合料时的拌和温度应高于采用高标号沥青的混合料。

(√)8、沥青与矿料的粘附性等级评定,应由两名以上经验丰富的试验人员分别目测评定后取平均等级表示结果。

(√)9、中、轻交通量石油沥青的老化评定方法采用薄膜加热试验。

(╳)10、测定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是为了确定水泥混凝土的拌和用水量。

(╳)11、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过大是由于矿料的间隙率过大而引起的。

12、沥青碎石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控制指标是空隙率和饱和度。

(√)13、配制沥青混合料所用矿粉,其细度应越细越好。

(╳)14、重复性试验是对取样代表性的检验,而再现性是对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的检验。

(╳)15、沥青老化试验后,其质量肯定要减小。

(╳)16、石料的吸水率与含水率分属于两个概念,但含水率小于吸水率。

17、用现行沥青含蜡量的测定方法测定的含蜡量值不随冷却过滤所取油分质量多少而变化。

(╳)18、流值是稳定度达到最大值时试件的垂直(径向)压缩变形量。

19、砂率的大小主要影响水泥混凝土的工作性,对强度的影响较小。

20、残留稳定度越大,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度性越好。

(√)五、简答题(共38分)1、何谓水泥的凝结时间?它对道路及桥梁施工有何意义?(6分)答:凝结时间分初凝和终凝:从水泥加水拌和至开始失去塑性这段时间间隔称初凝,水泥加水拌和至最终数去塑性这段时间称为终凝。

路桥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从开始拌和、运输、浇注、到振捣成型等工艺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若混凝土初凝时间过短,工艺过程未完成混凝土就开始凝结,将最终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因此要有充分的初凝时间保证工艺过程的完成。

混凝土拌和物一旦入模成型,就希望其快速凝结,以便尽早拆模进行下一道工序,因此终凝时间不宜过长。

合适的凝结时间对保证混凝土强度和加快施工进度有重要意义。

2、砂子筛分曲线位于级配范围曲线图中的1区、2区、3区说明什么问题?三个区以外的区域又说明什么?配制混凝土,选用哪个区的砂好些?为什么?(6分)答:工程用砂是把细度模数在1.6—3.7范围内的砂按0.63mm筛孔的累计筛余百分率分为三个级配区,若混凝土用砂的级配曲线完全处于三个区的某一个区中,(具体按0.63mm筛孔累计筛百分率确定),说明其级配符合混凝土用砂的级配要求。

如果砂的级配在一个(或几个)筛孔超出了所属的级配区范围,说明该砂不符合级配要求,不得使用。

配制混凝土优先选用级配符合Ⅱ区级配要求的砂,Ⅱ区砂由中砂和一部分偏粗的细砂组成,用Ⅱ区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和物其内摩擦力、保水性及捣实性都较Ⅰ区和Ⅲ区砂要好,且混凝土的收缩小,耐磨性高。

3、沥青混合料施工检测项目有那些,各自的意义是什么?(5分)答:检测项目有:a)抽提试验;b)马歇尔稳定度试验;c)钻芯取样。

意义有:a)检查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是否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b)检查稳定度、流值、空隙率、饱和度等指标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c)检查现场压实度、厚度、测马氏稳定度(规范要求,但存在一些问题)。

4、现场浇灌混凝土时,禁止施工人员随意向混凝土拌和物中加水,试从理论上分析加水对混凝土质量的危害?它与成型后的洒水养护有无矛盾?为什么?(7分)答:若在混凝土凝结前随意加水搅拌,由于改变了水灰比,使混凝土的单位用水量增加,强度将下降,同时拌和物的粘聚性及保水性也严重变差,使拌和物产生离析,入模后漏浆等问题,若在混凝土开始凝结时加水,除上述危害外强度将大幅下降。

有矛盾,这种加水与养生洒水有本质区别,浇注中加水改变了混凝土拌和物组成材料比例,洒水养生并不改变拌和物组成材料比例,只是在混凝土凝结后保持其表面潮湿,补偿因蒸发而损失的水,为水泥化提供充分的水,防止混凝土表面而水分蒸发水泥不能充分水化,产生表面干缩裂缝,确保混凝土强度的形成。

5、配制混凝土时为什么要选用合理砂率(最优砂率)?砂率太大和太小有什么不好?选择砂率的原则是什么?(6分)答:砂率表征混凝土拌和物中砂与石相对用量的比例关系。

由于砂率变化将使集料的空隙率和总表面产生变化,坍落度亦随之变化。

当砂率选用合理时,可使水泥浆量不变的条件下获得最好的流动性,或在保证流动性即工作性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减小水泥浆用量,从而节约水泥。

砂率太大,由于集料表面增大,在水泥浆不变的条件下,使混凝土拌和物工作性变差。

砂率过小时,集料表面虽小,但由于砂用量过少,不足以填充粗骨料空隙,使混凝土拌和物流动性变差,严重时会使混凝土拌和物的保水性和粘聚性变差。

选择砂率的原则是在水泥浆用量一定的条件下,即使混凝土拌和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又使拌和物具有较好的粘聚性和保水性。

同时在流动性一定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泥。

六、实例计算题(共15分)1、若计算配合比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为水=195kg,水泥=390kg 、砂=588kg、石子=1176kg/m3,经试拌坍落度大于设计要求。

a)按每方混凝土减少5kg水,计算调整后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b)若实测密度为2425kg/m3,计算密度调整后每方混凝土材料用量;c)若现场每盘混凝土用两袋水泥,请计算每盘混凝土材料用量。

d)若现场砂的含水量为4%,石子含水量为1.5%,计算每盘混凝土材料用量。

(8分)2、某砂样经筛析试验,结果列于下表,请计算细度模数,并画级配曲线:(7分)解:可得下表:级配曲线七、分析评定题(15分)1、规范规定混凝土抗折强度试验以0.5~0.7MPa/s的加载速度加载,某人在试验中按13500N/S的速度加载,理由是N⨯6.02=mm22500MPa13500(22500mm2为试件断面积),这种计算对吗?(6分)2、施工中常发现混凝土浇筑体顶面产生横向裂纹(多发生在高温干旱季节),拆模后侧表面有砂粒或石子露头等缺陷,除去浇捣原因,请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