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山西近代工业兴起及影响

合集下载

山西经济发展特点

山西经济发展特点

煤炭行业在山西经济中的作用沈琪(中央财经大学)1摘要山西省从历史上看是一个经济,特别是金融很发达的地区。

在近现代金融创新和金融实践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是山西省煤炭资源的发现、开发和利用对山西经济结构带来了重大改变。

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罗伯津斯基定理是指在商品相对价格不变的前提下,某一要素的增加会导致密集使用该要素部门的生产增加,而另一部门的生产则下降。

本文将讨论煤炭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否使得山西其它产业萎缩。

关键词:山西经济金融煤炭罗伯津斯基定理山西省在我国历史上位于中原和西部交界的地方,山西省成为连接中原文化和西部文化的桥梁和枢纽。

山西省即战国时期的晋国。

现在的成语“秦晋之好”中的晋国指的就是山西省。

山西省具有悠久的历史,山西省是我国目前现存的地面文物最多的省份。

山西省的太原、大同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经济文化枢纽。

大同是北魏国都所在地,保留了大量北魏时期的地面遗存。

太原在历史上是一个佛教非常盛行的地区。

山西省的名胜古迹不胜枚举。

到了明清时期,特别是晚晴,山西省的商业以及金融服务业非常发达。

山西省的商人被称为晋商。

晋商具有精明的商业头脑,良好的信誉和口碑,在我国近代经济发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

山西省的票号等金融服务方式,也成为我国金融发展史上独具特色的里程碑。

然而随着煤炭的价值被发现和利用,山西省的经济结构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煤炭行业发展起来了,但其他行业却萎缩了。

本文试图解释其中的原因。

一、山西经济发展史回顾山西省具有悠久的文化和历史。

目前山西省比较有名的地面历史遗存古迹包括:悬空寺、云冈石窟等。

除了历史和文化之外,山西省广为人们所知的还包括山西省的商人,即俗称的晋商。

晋商最早可以追溯到武则天的父亲武士貜。

武士貜资助李渊父子起兵,因此攫取了政治上的第一桶金。

从一个平民布衣的商人变成了具有一定政治地位的人,为自己的女儿武则天将来的政治成就奠定了基础。

武则天在政治上勇于开拓,大胆尝试,也遗传自山西商人独特的创新精神和锐意进取的作风。

试论山西近代工业兴起及影响

试论山西近代工业兴起及影响
理, 加 之 当时 的 苛捐 杂税 , 遂 将其 出 售。 三. 双福 火柴 公 司的 影响 受 双福 火 柴公 司的影 响 ,引发 了当 时著 名 的晋 商人 士 和其 他社 会 人 士投 资 开办 近 代工 业 的热 情 。首 先, 他 们创 办 了一批 火柴 厂 。 在1 9 1 5 年 新 绛 县 创 办 了 燮 昌火 柴 公 司 , 该 厂 由吉 庄 官绅 张 贵贡建 厂 。由于 日 本 帝 国主 义 的侵 略 ,该 公 司后 来 迁 到 陕西 华县 , 并 改 名泰 昌火 柴公 司 。 1 9 1 7 年 平 遥 县 开 办 了 金 林 火 柴 公
中 的地位 和作 用 是任 何其 他企 业 都 不能 取代 的 。 在它 的语
其 偿 还债 务 ,故 该公 司 成为 他 的独 资企 业 。 由于他 长期 不 直接 经 营企 业 ,缺乏 经验 ,又找 不 到合 适 的经


为官 办 的火 柴公 司被 渠 、乔 两 家 收 购, 该公 司性 质遂 变为 商办 。 公 司起 初 由乔殿 森 担 当任 总经 理 ,全权 负 责公 司 的管理 工作 。 在 肇始 阶段 , 该 厂 由于没 有 排杆 机 , 雇工 只有 1 0 0 多 人, 故 每 日只产 四五十箱 火 柴 。 乔 殿 森 深 知产 品质 量 对 于企 业生 存尤 为 重要 , 便从 大 坂 购进 了蒸 汽发 动 机 、 排 杆机 等先 进 的机 器 。 他 的做法 , 不 仅使得“ 双福 ” 火柴质量得到提高, 而 且 产量 也增 加 了百 十 箱 ,同 时销 售 市场 日益 扩展 , 盈 利倍 增 。 到1 9 1 2 年 前后 , 山西 、 陕 西两 省 境 内的各 官 府 都有 销 售 “ 双福 ” 火 柴 的商 铺 。至 此 ,新 式 的火 柴融 人 百姓 的 E l 常 生

改革开放助推山西经济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助推山西经济历史性巨变

改革开放助推山西经济历史性巨变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为重要的一次历史变革,它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经济面貌,也在各个省市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山西作为中国的重要经济大省,也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经历了历史性的巨变。

本文将从山西省的角度探讨改革开放对山西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

一、改革开放前的山西经济改革开放前,山西省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传统的农村经济模式限制了山西经济的发展。

工业方面,山西省主要是以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传统重工业为主,受到缺乏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能力弱的制约,整体发展水平相对滞后。

山西省在改革开放之前的封闭状态也限制了其经济对外交流和合作的程度。

二、改革开放对山西经济的影响改革开放的实施为山西省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极大地影响了山西经济的发展。

改革开放开放了山西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为山西省的对外贸易和外资引进提供了新的机遇。

改革开放的红利使山西省的工业结构更加多元化,由传统重工业向轻工业和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也促进了山西农业的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三、改革开放助推山西经济的腾飞在改革开放的多年历程中,山西省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首先是工业的蓬勃发展,山西的煤炭、有色金属和建材等传统产业得到了极大的扩展和改造,成为山西经济的支柱产业。

山西省逐渐形成了多种形式的对外开放合作,引进了一大批外资和外国技术,推动了山西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改革开放也给山西农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山西省的农业现代化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典范之一。

五、展望未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山西经济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

山西省将继续推动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工业结构的再优化。

山西将继续深化对外开放合作,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山西经济的国际化进程。

山西将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

山西省将不断促进城乡经济的一体化发展,加速城市化进程,推动山西省经济的全面发展。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

2、主要表现 ⑴厂矿数和资本额增多
时间
1912 -1919
新建厂房 六百多家

新增 资本
一亿三 千多万 元以上
展 最快
纺织业 面粉业
迅速
火柴、 榨油等
代表 人物
张謇 周学熙 荣宗敬 荣德生
⑵纺织、面粉等轻工业发展迅速
年份 1911年
1919年
纺 织 业 (发展最快)
20家纱厂 50万枚 资本1700 纱锭 多万元
⑶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暂时放松对民间设厂的 限制。
2、主要概况 ⑴新建厂矿和投资迅速增加
新 时间 设
厂 矿 总
时间 数
投资总 额(万 元)
平均 每年
每年 新设
投资 额 (万
厂矿 元)

工矿企业总数 资本总额
发展速度
19世1纪8790 4年
年代-甲午 50
战争前
189158955—49 —1913年
10.8%
民族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
30.1% 60.9%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 “俱用 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 “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 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 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 船厂吞并。
90年代初,天津武举李福明在北京开办一家机器面粉厂,使用外 国进口蒸汽机磨,每天能磨细面粉200石。京城官府见机器面粉 厂生意兴隆,就存心勒索。……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 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等罪名, 革去他的武举功名,“交刑部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
发展困境的原因:
1、美国等过商品涌入造成中国外贸的大量入超从 而使民族工业难以获得足够的外汇购买原料。 2、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 3、官僚资本的压迫 4、美国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5、繁重的捐税负担

高三历史戊戌变法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戊戌变法单元复习题及答案

高三历史戊戌变法单元复习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0小题60分,每题只有一个最佳选项)1.决定帝国主义侵华特征演变的基本因素是A.中国的政局B.资本主义的发展C.清政府的态度D.中国的自然条件2.《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列强竞相向中国提供借款,这主要是因为列强可以借此①掠夺中国的关税收入②获取高额回扣和利息③获取更多的政治特权④成为侵华霸主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3.19世纪末,列强争夺中国的高峰是A.争相给清政府贷款B.争夺在华开矿筑路权C.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D.接受“门户开放”政策,合作侵华4.早期维新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包括①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②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人③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④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了民族危机A.①②B.②③C.①②③④D.①④5.郑观应主张“初则学商战于外人,继则与外人商战”的根本目的是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B.维护清朝统治C.学习西方的经济制度D.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6.19世纪末维新变法运动兴起的最主要因素是A.民族危机加深和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民族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D.康、梁等的宣传活动7.19世纪末、康、梁维新派救亡图存思想的核心是A.以中国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B.设议院、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C.由君主专制变为民主共和是“进化之公理”D.今日之民智……待革命以开之8.从根本上看,康梁维新思想的特点决定了中国的戊戌变法运动A.能够彻底变革中国的政治制度B.能够彻底动摇中国的封建思想C.不能完成挽救民族危亡的任务D.必将遭到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9.强学会成立后不久,两江总督张之洞等人相继加入,这说明A.强学会为研究儒学的团体B.张之洞等人与顽固派决裂C.各省督抚赞成维新变法D.维新变法运动影响扩大10.19世纪末,湖南成为京、津、沪以外维新运动最活跃的省区,当时湖南的新事物主要有A.万木草堂、《万国公报》、强学会B.时务学堂、《时务报》、《湘报》C.大同学堂、译书公会、《国闻报》D.时务学堂、《湘报》、《仁学》11.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

民国时期山西“造产救国社”简论

民国时期山西“造产救国社”简论

维系 , 则亡可待也; 以近代战争不决于疆场而决于市 所 场1 阎锡 山痛感 民难 国 困 , 认 为 , 国家之 武力 能抵 3 1 。 他 欲 “ 造产救 国社” 成立 的社会背景 必 面对 自鸦 片 战争 以来 , 中国封 闭多年 的国门被 打开 。 列 抗 现在 之外 患 , 须人 民生 产能力 有充 分之发 展 。 强 通过一 系列 不平 等 条约 , 迫 中国开 放通 商 口岸 、 强 降 物美价廉的洋货之倾销 ,本省产品不能与之匹敌的状 阎锡 山在 13 93年 4月 2 8日“ 经济 统制 处 职员 对 低关 税 。从此 , 中国 门户洞 开 , 国资本 主义 势力 开 始 况下 , 外 之训话 ” 中说 :各 国打破 经济 建设 难关 之 成例 , 关税 “ 为 逐 渐 由沿 海地 区延 伸到 内地 。 国商 品 畅通 无 阻 , 外 如潮 他可 以挡住 物美 价廉 之外货 不便 人 口。 中国关税 水 般地 涌人 ,遍行 天 下 ” “ ,并凭 借其 物 美价 廉等 优势 , 政策 , 壁垒 已破 ,不 能用 此方 案 。结果 我想 到生 产保 护 的 问 渗人我国一些有关 国计 民生的经济领域 ,对 民族工商 一 不 业 的发展 构成 了极 大 的威胁 。 甲午 战争 以后 , 别是 清 题 。生产保 护有 两 条路 : 为得用 政 治权 力 , 用 外货 特 一为 甘地做 法 , 准买 外 国货 物 。 不 如此保 护 土货 , 末 民初 , 国资本 主义 夺取 了更 多 的政 治经 济特 权 , 外 控 进来 。 亦可存在 , 盖能把外货挡得住 , 咱 制 中国城镇乡村的经济命脉 ,以资本输 出为主要特征 纵然物不美价不廉 , 即能存在。 社会经济 , 人民生活 , 均有办法。” 的经济侵 略进一 步强 化 ,其 经济势 力 直接 伸展 到各 地 的工厂, 所 以 以提倡 土货 、 助社 会 已有 产业 、 大社会 造 产之 扶 扩 农 村 , 农 副产 品进行 掠夺 , 纵农 村 市场 , 对 操 抢夺 土 地 , 造 对农村 加 紧控制 与 搜刮 , 使农 村 经济走 向破产 与衰 败 。 效力 为 目的 的 “ 产 救 国社” 在此 社会 背景 下应 运 而 生。 中 国本 是 以农业 立 国 ,但 “ 试观 近年 来外 货 贸易 之状 况 ……入 超数字 , 以米粮 、 粉 、 花及 纯棉 织 品等 项 , 面 棉 占最 大 多 数 , 国以农 立 国 , 吾 乃今 日衣 食两 项 , 大半 犹 二 、造 产 救 国社 ” 立 的经 过 “ 成 仰给外 货 , 险孰 甚 ”I 危 l l 。外货 的大量输 入 , 沉重 打击 了 1 立的 时 间、 点 。 . 成 地 中国的农副产品和手工业产品 ,使农村经济进一步破 在 “ 产 救 国社 ” 立之 前 , 造 成 由张 汉 三 、 樊处 心 、 杨 产 , 中国各地 经济 造成 了巨大 压力 。在 此危 急关 头 , 集 宝 、 给 潘太 初 、 王梅 岩 、 梁化 之 等为再 举 人 , 每人举 五 十 有识 之 士 提 出 了“ 业 救 国 ” 口号 , 地 也 普遍 掀 起 名 为发起 人 , 实 的 各 并且 承认 他们 为 本社 当然 社员 , 于是 列 名 了抵 制外 货 、 提倡 国货 的运 动 。 者 达两 千一百 余人 。 并推举 宁 子高 、 张至 心 、 张汉 三 、 潘 在 近代 外 来 工业 产 品 大量 倾 销 内地 的情 况 下 , 山 太初 等担 任本 社 章程 的起 草人 , 耿桂 亭 、 虚心 等为 本 樊 西 本地 人 民的 生产 生活 也 受 到严 重 影 响 。2 O世 纪 3 社 章程 的审查 人 。 定 了章程 达十 九条 , O 制 并于 民 国二 十 13 ) 用 年代 日 本帝国主义加紧了其经济侵略步伐 ,大量 日货 年 (9 3 六月 十 五 日发 送 选 举 票 给各 处 社 员 , 通 涌人 山西 , 山西 经济 遭受 了更 加严 重 的打击 。“ 使 山西 讯 投票 的方 法选举 委员 。 随后 于 13 年 7月 1日在绥 93 自清 末 以来 , 款顿 增 , 款 锐 减 , 末 以来 , 号倒 署 自审堂开票 , 出 入 清 票 最后选定 阎锡 山为委员长 ; 樊象离 、 邱 闭, 西北商业破坏 , 山西之人款殆减 去十分之六七 , 仰 溶 为副委 员长 ; 风朝 、 至心 、 益 郭 张 刘杰 等 九人 为委 员 ; 以鸦 片未 能 禁 吸 , 先行 禁 种 , 而 每年 损 失 三 千余 万 元 , 张艺杰 、 琛 、 裴 高仲 梅 三人为候 补 委员 。确定 以太 原布 同时输入 布 疋 ,年 出一千 六百 余万 元 ,纸 烟五百 余 万 弓街 前进 山 中学 校 为社 址 , 7月 4日 “ 产 救 国社 ” 造 正 元 , 油 汽油 六 百余 万 元 , 他 日用 奢 侈 各用 品 , 煤 其 用量 式 成立 。 亦 无 不 大增 , 因之 出 款增 加 , 倍 于往 昔 二 十年 来 , 数 将 2“ 产救 国社 ” 立 的 目的 、 旨。 .造 成 宗 旧 日积存 已损 失殆尽 。 ”面对严 峻 的形 势 , 当时 山西 的 山西煤 铁 资源 甲于 全 国 ,这 些资 源正 是 近代 工业 仁人志士指出, 经济 为立 国之生命 , 如果立国生命不能 发 展 的基 础 ,得 于天 然者 独厚 , “ 如此一 部分 经济 发 展 ,

历史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十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历史丨山西省三晋名校联考2025届高三十月联合考试历史试卷及答案

2024—2025学年山西三晋名校联考十月联合考试历史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西周时期,每套编钟由大小3枚组合而成,春秋末期到战国时期每套编钟数目逐渐增多,有9枚一组的和13枚一组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早期全套编钟不仅有65枚,而且其形制的个性化特征突出。

周代编钟的变化反映出()A.贵族凭借乐器提高了地位B.权力重心呈现出下移趋势C.新石器时代文化得到传承D.礼乐制度已融入百姓生活2.下表所示是南北朝时期的相关史料。

这些史料可用于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史料出处“(元嘉)二十二年(445年)……是岁造玄武湖,上(南朝宋文帝刘义隆)欲于湖中立方丈、蓬莱、瀛洲三神山,尚之固谏乃止”[南朝梁]沈约《宋书》“(魏孝文帝)雅好读书,手不释卷,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老庄,精释义……”“立孔子庙于京师”“改谥宣尼曰文圣尼父,告谥孔庙”[北朝北齐]魏收《魏书》“少时学周孔。

弱冠穷六经。

……中复观道书。

有名与无名”[南朝梁]梁武帝《会三教诗》A.儒学正统地位逐渐削弱B.君主意志左右意识形态C.士族借助外力迅速崛起D.文化呈现多元交融特点3.对于榷场贸易,宋朝文人宠籍曾说:“(西)夏人仰吾和市,如婴儿之望乳。

”天圣四年(1026年)七月,有中书上书称,榷场的设立是要实现南北往来但无猜阻。

仁宗皇帝也曾说:“先朝置互市,以通有无,非以利计。

”由此可知,宋代开展榷场贸易()A.缓解了国家财政困难B.兼具政治和经济意图C.消弭了宋夏民族矛盾D.使丝绸之路再度复兴4.元代乌古孙泽任海南海北廉访时,在雷州半岛教民“浚故湖,筑大堤……计得良田数千顷,濒海广泻并为膏土。

山西史名词解释

山西史名词解释

山西史名词解释一、山西古代史(一)山西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1、最早在180万年以前在今天的芮县西侯渡村已有人类生息。

2、山西襄汾县丁村人是山西境内的远古人类,距今约14万年。

3、原始社会,母系氏族时期西阴人(今山西夏县)早在6000年前已经养蚕取丝了。

4、传说中黄帝的妻子嫘祖(山西夏县人)发明缫丝技术和织布方法,后世称其为“先蚕神”5、传说中的后羿射日(山西屯留县三嵕山)、女娲补天、嫦娥奔月都发生在山西。

6、传说中的尧舜禹都曾在山西南部建立都城即:尧都平阳(今临汾)、舜都蒲板(今永济)、禹都安邑(今夏县城西北)。

(二)夏商周时期1、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其地域就在晋南、豫西一带兴起。

2、中国目前已发现的最早的城市遗址是陶寺城墙。

陶寺文明也是夏代存在的证明之一、3、“晋”的由来:公元前1046年,周成王封其弟叔虞于唐(“桐叶封地”),后人为纪念叔虞在晋水之源,建唐叔虞祠(今晋祠),叔虞死后,其子即位,改国号为晋(三)春秋战国时期,国君晋文公为五霸之一、1、春秋时期,城濮之战(今山东),“退避三舍”,晋文公打败楚国成为春秋五霸之一、2、“寒食节”:春秋时期,晋文公为了纪念介子推,将绵山改称“介山”。

清明前一两天吃冷食以寄哀思。

3、春秋末期,赵简子家臣董安于:①晋阳城最早由他主持建造②先祖是晋国大史董狐因秉笔直书“赵盾弑其君”,被孔子誉为“古之良史”。

4、春秋晚期,晋国赵卿(赵简子)墓位于太原市金胜村西北,是迄今为止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随葬品最丰富、资料最完整的晋国墓葬。

5、春秋时期晋国音乐大师师旷有“乐圣”之称。

5、战国时期被韩、赵、魏三国瓜分,此后山西别称“三晋”6、战国时期,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军事-使北方出现影响深远的民族融合。

7、战国时期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争是-秦赵两国的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白起坑赵”“纸上谈兵”8、战国时期起于三晋的法家是:李悝《法经》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封建法典、吴起、商鞅、申不害、荀子、韩非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试论山西近代工业兴起及影响
作者:赵兰香
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7年第05期
内容摘要:在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诱导及失败,山西晋商渠本翘于1902年创办了双福火柴公司,这是山西第一个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在它成功运营的影响下,山西境内出现大量的火柴厂和其他类型的工厂。

作为山西近代第一个民营的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它对20世纪山西工业化的发展具有历史性的长久影响。

关健词:双福火柴公司背景影响
一.双福火柴公司的成立背景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经济一直以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为主,虽然在明清两朝,中国某些局部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情况,但始终未发展到独立性格的程度。

战后,以英国为代表的外国资本主义国家开始大肆掠夺中国的廉价原料和广阔市场,使得中国传统社会的小农经济逐渐解体。

当时开办了各式各样的民族企业,比如,1906年由杨子宏等人创办的祁县益晋染织厂、1909年刘笃敬投资成立的太原电灯公司及1902年渠本翘购买的双福火柴公司等。

然而创办后成功运转,并对近代山西工业产生重大影响的却是渠本翘在1902年收购的双福火柴公司。

二.双福火柴公司的发展概述
1892年,洋务代表张之洞拨公款两万银元,在太原城内的三桥街创办火柴局。

这是清政府在山西创办的第一个官办企业。

该厂初期,由于生产全凭手工操作、且官吏贪腐,故其生产的火柴产量很少,每日仅五百筒,且质量较差。

同时,由于洋火这种新鲜玩意儿刚传入中国,人民大众依旧习惯用火镰、火石等传统工具,故它的销售市场十分有限。

在胡聘之离任后,因其质量差,经营不善,亏损日益严重。

就在火柴局濒临倒闭之际,出身于晋商名家的渠本翘,由于他继承了先辈的传统,对商场中的人和事一向很留意。

当时新式的取火工具虽不受百姓欢迎,但它确是一种较先进的取火工具。

渠本翘敏锐地意识到了火柴工业的发展前途。

于是,在1902年,他与同乡乔殿森合资购买了晋升火柴公司。

对机器设备进行添置和改造后,二人将“晋升火柴公司”改名为“双福火柴公司”。

因为官办的火柴公司被渠、乔两家收购,该公司性质遂变为商办。

公司起初由乔殿森担当任总经理,全权负责公司的管理工作。

在肇始阶段,该厂由于没有排杆机,雇工只有100多人,故每日只产四五十箱火柴。

乔殿森深知产品质量对于企业生存尤为重要,便从大坂购进了蒸汽发动机、排杆机等先进的机器。

他的做法,不仅使得“双福”火柴质量得到提高,而且产量也增加了百十箱,同时销售市场日益扩展,盈利倍增。

到1912年前后,山西、陕西两省境内的各官府都有销售“双福”火柴的商铺。

至此,新式的火柴融入百姓的日常生活。

从1902年渠、乔两人合资收购太原火柴局到1934年双福火柴公司被军阀阎锡山控制的西北实业公司收购的这段时间里,“双福”火柴一直十分受欢迎。

此后,因为乔殿森经营不善,致使公司破产,渠本翘便为其偿还债务,故该公司成为他的独资企业。

由于他长期不直接经营企业,缺乏经验,又找不到合适的经理,加之当时的苛捐杂税,遂将其出售。

三.双福火柴公司的影响
受双福火柴公司的影响,引发了当时著名的晋商人士和其他社会人士投资开办近代工业的热情。

首先,他们创办了一批火柴厂。

在1915年新绛县创办了燮昌火柴公司,该厂由吉庄官绅张贵贡建厂。

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该公司后来迁到陕西华县,并改名泰昌火柴公司。

1917年平遥县开办了金林火柴公司,该厂由平遥的乡绅、票号商合资6万元创办。

这一时期,由于火柴销路畅通、盈利颇多,这一时期便成为火柴工业的黄金时代,后来由于民国的苛税而倒闭。

1921年汾阳县建立了昆仑火柴公司,该厂由武晰等7人组成的董事会,出资63000元开办。

1937年,日军占领汾阳,该公司遂落入日本人手中,建国后并入平遥火柴厂。

以及1923年绛州建立了毓华火柴公司,该厂由王廷甫等7人集资10万元于1923年创办。

这个厂子在日寇占领新绛后,毁于战火。

除了这些厂子之外,还有1943年西北实业公司任命张建创办的隰县火柴厂、太岳解放区在高平县建立的高平裕晋火柴厂、太谷县成立的凤山火柴公司等。

此外,他们也投资于其他类型工厂,比如汾城人刘笃敬建起的太原电灯公司、渠本翘等人创建的保晋矿务公司等。

因而,我们可以说,山西省境内开办的第一家民族资产阶级近代工业便是双福火柴公司。

作为山西资本主义近代工业的先驱,它在山西近代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任何其他企业都不能取代的。

在它的影响下,山西的近代工业次第发展起来。

四.结语
双福火柴公司作为山西近代工业的先驱,在山西近代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首先,该公司的创办与帝国主义的入侵及由此带来的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洋务运动的诱导和失败相关联。

其次,概述“双福”火柴的发展过程,其主要意义在于说明它对山西近代工业的影响。

该公司开创了山西民族资产阶级经营近代企业的先例,并促进了山西近代工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钱辉.《山西省火柴厂概述》.火柴工业,2003年
[2]杨大金.《近代中国实业通志(制造业)》.台湾学生书局,1976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