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近代工业的兴起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预习学案1.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的洋务运动。

2.洋务派的代表人物在中央有------------;在地方有----------、--------------、------------。

3.洋务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先进----------和-----------,建设-------------。

4.洋务派前期以“-----------”为口号,购买外国机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一批--------------;后期以“------------”为口号,创办-------------。

5.1872年,轮船招商局在-------------成立,经营沿海和内河的新式航运业。

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

6.1880年,清政府在--------设立电报总局。

---------年,天津之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工。

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间的联系。

7.--------创办的大生纱厂,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一家较大规模的棉纺织企业。

8.1893年,--------铁路全线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9.1909年,--------铁路全线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10.洋务运动虽然----------,但它引起了西方先进的------------,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的进程。

答案1.师夷长技2.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3.生产技术练兵方法近代化国防4.自强军事工业求富民用工业5.上海6.天津18817.张謇8.唐胥9.京张10.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科学技术近代工业企业资本主义近代化预习思考洋务派筹建了哪几支海军?李鸿章为什么说练兵和海军是“纸糊的老虎”?它揭示洋务运动哪些方面的不足?答案(1)洋务派筹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2)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认为,中国的典章制度远远超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只是武器落后。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一、传统经济结构解体1、经济结构解体的背景⑴中国古代社会里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为主导;⑵鸦片战争前夕,自然经济已经有了某种程度的分解,商品经济有所发展;⑶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2、经济结构解体的原因(1)内因:战前商品经济有所发展(2)外因:西方列强的入侵①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以英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扩大了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②外商在华私自设立的工业、金融业、商业和航运业等企业迅速发展。

(资本输出)③掠夺原料3、经济结构解体的表现标志:手工棉纺织业的衰败,标志着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耕与织的分离)4、经济结构解体的影响自然经济的破坏,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商品市场,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二、民族工业兴起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的原因:(1)自然经济逐渐解体;(2)封建社会中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3)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外商企业的刺激;(4)洋务运动的诱导;洋务运动:背景:⑴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清朝处于内忧外患的形势;⑵太平天国运动的沉重打击;⑶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目的:利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内容:⑴创办近代军事工业⑵兴办近代民用工业⑶建立近代海军⑷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结果:(1)破产: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告洋务运动的破产(2)破产原因:a.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根本原因)b.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c.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d.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评价积极:1、引进了西方近代技术和设备,有利于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和提高;2、中国工业近代化开始起步;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定抵制作用。

3、创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培养了一批掌握先进技术的人才,也有利于新思想的传播,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4、创办三支海军,有利于军事近代化。

消极: 5、将先进的西方科学技术植根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上未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落2、民族工业兴起的途径:(1 )一部分中小地主、官僚、买办、商人、华侨等投资于近代工矿企业;(2)原来的部分手工工场开始采用机器生产,转变为近代工矿企业3、民族工业兴起的时间: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4、民族工业兴起的地点:上海、广东、天津等沿海地区。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6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教学目标】1、通过列举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以及对近代交通和通讯事业发展史的了解,帮助学生体验在深重的民族危机中中国近代化起步的艰难。

2、通过对洋务派代表人物李鸿章、民族实业家张謇和民族科技精英詹天佑等历史人物的了解,逐步培养正确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了解我国近代工业兴起的艰难历程,感受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革,形成振兴祖国、自强自立的民族认同感。

学习张謇和詹天佑施己惭长、报效国家的爱国操行,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自强’到‘求富’”、“状元实业家”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可重点介绍。

教学难点:对洋务运动的评价。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3分钟)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第一单元学过的知识:①近代以来有哪些国家发动过侵略中国的战争?(英俄德法美日意奥)②大规模的战争有哪几次?结果怎样?(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以中国的失败告终。

)③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然后导入第二单元:近代中国的劫难,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中国的变革。

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这为维新派实行变法革新,革命派实施武装斗争、推翻帝制,先进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提供了经济基础,起到了决定作用。

【讲授新课】:(28分钟)板书设计展示:一、洋务派——从“自强”到“求富”(重点):1、洋务派及洋务运动的概念: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洋务派及洋务运动出现的原因。

指出: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封建统治阶级的内部发生了分化。

一些进步官员逐渐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治国措施必须加以革新,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长技”,才能挽救摇摇欲坠的封建统治。

然后,多媒体展示《洋务运动兴起表》,让学生通过读书填表。

洋务运动的兴起代表人物中央官员恭亲王——奕忻地方官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等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和练兵方法,建设近代化国防。

近代工业的兴起

近代工业的兴起

近代工业的兴起一、洋务运动1.背景(1)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使清政府内外交困。

(2)西方列强洋枪洋炮的巨大威力,深深震撼了清朝官员。

2.目的:增强清朝的实力,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3.时间: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中期。

4.代表人物: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

5.内容(1)以“自强”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代表性企业: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是洋务运动开始的标志,李鸿章和曾国藩在上海创立的江南制造总局是洋务派创办的规模最大的军工厂,左宗棠在福州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制造出中国第一艘轮船。

(2)编练新式陆海军。

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中期,已创建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3)以“求富”为口号,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代表性企业: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是当时规模最大的民用企业之一,李鸿章在唐山设立的开平矿务局是我国最早采用机器采煤的企业,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是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企业,另外还有张之洞在湖北创办的湖北织布局等。

(4)修建铁路和创办电报业。

1880年,李鸿章主持兴建唐胥铁路,中国开始有了自己修建的铁路。

1879年,李鸿章在大沽炮台和天津之间试架电报线并试发电报获得成功。

次年,他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6.评价: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二、状元办企业1.民族工业的诞生:洋务运动中,一部分商人和官僚地主投资近代工业,我国的民族工业诞生了。

2.“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马关条约》签订后,社会各界出现了“实业救国”思潮。

3.代表人物:清末状元张謇毅然放弃功名,回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多家企业,成为“实业救国”的典型代表。

【问题1】19世纪60年代中期,奕奏请在京师同文馆内设立天文算学馆,招收举人、秀才入学。

大学士倭仁表示反对,并提出“立国之道,尚礼仪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的观点。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素材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素材 北师大版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简称江南制造局或江南制造总局,又称作上海机器局,是清朝自强运动中成立的军事生产机构,为晚清中国最重要的军工厂,是清政府洋务派开设的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企业。

也是近代最早的新式工厂之一。

为后来江南造船厂的前身。

成立及和沿革该机构成立于1865年9月20日的上海,由曾国藩规划,后由李鸿章实际负责,最初向上海租界的美国公司旗记铁厂购买机械厂房和船坞而成立,同年,将原本苏州洋炮局和由容闳向美国买的机器设备抵达一起并入而成。

到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制造局造船的部门独立,称作江南船坞,辛亥革命又改称江南造船所。

江南制造局本身也于1917年改称上海兵工厂,于1937年停办。

日军占领上海后,将其场地和机械并入江南造船所。

江南造船所至1953年,又更名为江南造船厂,1967年搬到高昌庙镇,扩充设备,建有机器厂、洋枪楼、汽炉(锅炉)厂、铸造厂、轮船厂等。

占地70余亩。

至80年代又相继建成炮弹厂、水雷厂、炼钢厂、栗色火药厂、无烟火药厂等。

1996年改为江南造船有限责任公司,属于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

管理和运作江南机器制造局是自强运动几个兵工厂中,规模最大、预算最多的一个,除了开设当年投资约25万两的费用之外,其后早期主要经费来自于淮军的军费,后来1867年时曾国藩获得许可从上海海关取得百分之十的关税作为制造局的经费,1869年又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这相当于每年有至少40万两以上的经费。

制造局最高领导人是督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均曾担任,但晚清大多时期是由李鸿章担任,督办以下为行政主管,早期由李鸿章选任冯焌光和沈保靖为行政主管,并由上海道台(1865年时为丁日昌)加以兼督,实际的机械管理方面的工作则多由西方人负责,例如早期的首席工程师霍斯(T.F.Falls)为美国人。

江南制造局底下雇用了大量的中国工人,包括满人和汉人,在其中操作及学习机器,因其专业技能,当时工人的薪水是一般城市中苦力的4-8倍。

八年历史上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导学案

八年历史上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导学案

桓仁东山中学历史导学案2013版版桓仁东山中学历史导学案2013版八年历史上第 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导学案课型:新授主备人:邹平审核:时间:2013年9月【学习目标】1、了解洋务运动从“自强”到“求富”的过程。

2、知道张謇、詹天佑其人其事。

感悟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3、树立勤奋学习、振兴中华的远大志向。

【学习流程】一、引入新课:近代中国的劫难,使得许多有识之士开始寻求中国的变革。

而随着近代工业的兴起,中国的资本主义开始产生和发展起来。

(一)洋务运动1、19世纪60一90年代,洋务派掀起了一场“__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并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了西方先进的________,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工业企业,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发展,推动了中国 _______的进程。

(二)状元实业家是张謇3、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________回家乡________创办________ ,他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

(三)铁路工程师是詹天佑4、1893年,___ __铁路全线通车,这是当时中国最长的一条铁路。

1909年, _____铁路全线建成通车。

这是中国人自己设计和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二、展示探究1.洋务运动为什么没有改变中国命运,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2.怎样理解张謇兴办实业的历程,成为中国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一个缩影?教学反思:四、训练巩固1.在下列近代化运动中,最早提出“自强”“求富”口号的是()A.鸦片战争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新文化运动2.在洋务运动时期,被称为近代“状元实业家”的人是()A.李鸿章B.张謇C.曾国藩D.左宗棠3.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代表清政府签订了《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但李鸿章仍有值得肯定之处,其中最典型的是()A.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B.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C.主张维新变法D.率兵收复新疆4.小明坐火车到八达岭的长城脚下时,他看到铁路沿途青龙桥的站台上有一座雕像,注视着前方的京张铁路,你认为这座雕像是()A.詹天佑B.张謇C.严复D.魏源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张謇素材 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张謇素材 北师大版

张謇张謇(1853年5月25日—1926年7月17日),江苏海门人,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当时江苏省海门直隶厅常乐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创办了大生纱厂发展了民族工业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门民间称他为“四先生”。

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

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

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令随伯、仲、叔三兄入邻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

12岁时,謇父自辟家塾,延请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读其三子。

14岁时,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负笈往西亭,从效祁先生的从子宋琳先生读书,膳宿其家。

15岁起,间亦从效祁子、江南乡试举人宋琛先生问业。

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县人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

同治八年(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

其后如皋张氏贪得无厌、索酬无已,后竟控诉于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于是“冒籍案”发。

自此连年缠讼,使张謇吃足了苦头,家道也转入困顿。

幸赖通州知州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久余怜士惜才、曲为援护,屡费周折,才得以销如皋控案。

同治十三年(1874),张謇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孙云锦。

光绪二年(1876年)夏,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前往浦口入其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参与了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

光绪六年(1880)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

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张謇素材北师大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6课近代工业的兴起张謇素材北师大版

张謇张謇(1853年5月25日一1926年7月17日),江苏海门人,字季直,号啬庵,出生于当时江苏省海门直隶厅常乐镇,中国近代著名的实业家、教育家,主张“实业救国”,他一生创办了20多个企业,370多所学校,为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为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被称为“状元实业家”。

毛泽东同志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说:“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

创办了大生纱厂发展了民族工业张謇兄弟五人,他排行第四,故海门民间称他为“四先生”。

张家世代务农,到张謇父亲时,已置田二十余亩,并兼营糖坊。

清咸丰六年(1856年)张謇4岁时,由父开始教识《千字文》。

5岁时因背诵《千字文》无讹,父令随伯、仲、叔三兄入邻塾,从海门邱大璋先生读书。

12岁时,謇父自辟家塾,延请西亭宋效祁先生授读其三子。

14岁时,因效祁先生病故,父命謇负笈往西亭,从效祁先生的从子宋琳先生读书,膳宿其家。

15岁起,间亦从效祁子、江南乡试举人宋琛先生问业。

同治七年(1868年)16岁时,由于祖上是三代没有功名的冷籍,为了走上科举正道,经宋琛安排,謇冒用如皋县人张铨儿子张育才的名义报名注籍,经县、州、院三试胜出,得隶名如皋县学为生员。

同治八年(1869年)张謇考中秀才。

其后如皋张氏贪得无厌、索酬无已,后竟控诉于如皋官府,意在借官勒索,于是“冒籍案”发。

自此连年缠讼,使张謇吃足了苦头,家道也转入困顿。

幸赖通州知州孙云锦、江苏学政彭久余怜士惜才、曲为援护,屡费周折,才得以销如皋控案。

同治十三年(1874),张謇前往南京投奔原通州知州孙云锦。

光绪二年(1876年)夏,应淮军“庆字营”统领吴长庆邀请,前往浦口入其庆军幕任文书,后袁世凯也投奔而来,两人构成吴长庆的文武两大幕僚,参与了庆军机要、重要决策和军事行动。

光绪六年(1880)春,吴长庆升授浙江提督,奉命入京陛见,张謇随同前往。

同年冬,吴长庆奉命帮办山东防务,张謇随庆军移驻登州黄县。

光绪八年(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日本乘机派遣军舰进抵仁川,吴长庆奉命督师支援朝鲜平定叛乱,以阻止日本借机发动侵略战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 兴起原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因 配合军 1872年 轮船招商 李鸿章 事工业 局 的发展 1880年 电报局 李鸿章 需要 1893年 唐胥铁路 地点 上海 天津 唐山
洋务运动的破产
1、洋务运动破产 标志 是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惨败 是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惨败 2、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洋务运动破产的原因 A、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西方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 B、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C、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在中央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D、只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 只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革封建制度, 革封建制度,导致洋务运动失败
9、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之“近代” 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近代民用工业之“近代” 含义, 含义,最主要指 A、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历史时期 B、由机器生产而不是工场手工业生产 C、都是私人投资兴办 D、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民用企业的诱导而兴起
课堂笔记 一、从“自强”到“求富”
5、从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生产力发展的角度来看,洋务运动实质是 的角度来看 实质 A、以工场手工业代替简单协作 B、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C、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 D、发展自由资本主义
6、在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在下列各项中,与洋务运动无关的是: 无关的是 A、引进西方一些近代生产技术 B、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C、建立了近代化国家政治制度 D、对外国经济侵略作了些抵制
选择题 (3)中国近代资本主义( )
A,是由封建社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的 B,与明、清手工业在行业分布上基本相同 C,是在外国资本主义入侵的刺激下产生的 D,从根本上破坏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4)中国近代资本主义企业中“近代”的实质 是 A.由私人投资兴办 B.产生和发展于中国近代 C.机器大生产 D .受外商企业刺激而产生
二、轮船、铁路与电报业
1、轮船和铁路的出现 2、电报业的出现 1、轮船和铁路的出现 1892年,轮船招商局在上海成立,经营 沿海和内河的航运业。这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 的民用企业之一。 1880年,开平煤矿为运送煤炭,修筑了唐 山至胥各庄铁路,中国开始拥有自己的铁路。
2、电报业的出现
1880年,清政府在天津设立电报总局。 1881年,天津至上海之间的电线架设完成。 电报沟通了中国各重要城市的联系。
1、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_90年代 2、洋务运动前期——“自强” 3、洋务运动后期——“求富” 4、洋务运动的作用
二、轮船、铁路与电报业
1、轮船和铁路的出现 2、电报业的出现 1892年 1880年 1880年
三、状元实业家
1、中国的民族工业 2、张謇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1、詹天佑 2、京张铁路 1905_1909年
“以 教 育 改 良 实 业 ”
教 育 之 竞 争 。 ” “以 实 业 辅 助 教 育 ”
竞 争 ; 农 工 商 之 竞 争 , 实 是 知 识 、 学 问 、 夫 世 界 今 日 之 竞 争 , 乃 是 农 工 商 的 “
大 生 纱

创办人
地址
企业
张謇 荣宗敬荣德生 周学熙 刘懋赏 冯济川
1912年荣宗敬、荣德生在上海创办的福 新面粉厂
胡润强势榜》 《2006胡润强势榜》榜单 胡润强势榜
1 荣智健 5 马云 2 任正非 6 郭广昌 9 许荣茂 3 宗庆后 7 黄光裕 10 刘永好 4 鲁冠球 8 沈文荣
周学熙创建的北洋银元局
周学熙创建的高等工业学堂
民族工业发展示意图
厂家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1840 1850 1860 1870 1880 1890 1900 1910 1920 1930 年代
三、状元实业家
1、中国的民族工业 2、张謇 1、中国的民族工业 中日《马关条约》签订后,激发了一部 分官僚,地主和商人投资新式工业的热情,民 间也出现投资设厂状况,兴办实业的高潮初次 掀起。
荣 宗 敬
荣 德 生
荣家兄弟: 荣家兄弟 是中国最大的民 族资本家。以创 办茂新、福新、 申新面粉或纺织 企业集团而著称 于世。 于世。享有 “面 粉大王”及“纺 织大王”的 称 。 办 业 面 中 以 国的 业、 业的 面 有 大 的 。 荣 氏 家 族 的 第 二 代 、 第 三 代 传 人
(1)、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 人物 曾国藩 李鸿章 江南制 造总局 最大 左宗棠 福州船政 局 设备齐全 军事工业 安庆内 军械所 备注 最早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2、洋务运动的内容 、
19世纪70到90年代 19世纪70到90年代 世纪70
以“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求富”为旗号,兴办近代民用工业
1、洋务派举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自强新政 、 B、发展资本主义 、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 D、利用西方先进的军事技术维护清朝统治 、 2、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的根本原因是 (B ) 、 A、顽固派的阻挠、破坏 、顽固派的阻挠、 B、洋务运动未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 C、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 、 D、未真正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 、 ( D)
根本原因
洋务企业分布示意图
军事工业企业: 军事工业企业:
民用工业企业: 民用工业企业:
天津机器制造局
安庆内军械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湖北织布局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4、洋务运动的作用
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它引进 了西方的先进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 工业,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你从图中获得有关民族工业发展什 么信息?原因各是什么?有什么认识? 么信息?原因各是什么?有什么认识
2、张謇
张謇(1853年——1926年),江苏南通 人,他是1894年科举考试的状元,张謇抱着 实业救国的志向,1895年他在南通创办大生 纱厂。
张謇(1853—1926)
张謇 晚清状元, 晚清状元, 近代著名的 实业家、教 实业家、 育家, 育家,他一 生创办了20 多个企业, 多个企业, 370多所学 , 近代 业的 , 教育 业 的 了
第六课 近代工业的兴起
第六课、近代工业的兴起
一、从“自强”到“求富” 二、轮船、铁路与电报业 三、状元实业家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从“自强”到“求富”
1、洋务运动 2、洋务运动前期——“自强” 3、洋务运动后期——“求富” 4、洋务运动的作用 1、洋务运动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訢和地方官 员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看到中国在武器装 备上落后西方,主张学习西方,这些人被称为 “洋务派”。从19世纪60——90年代掀起了一场 “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
7、在洋务运动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初衷的是 在洋务运动中,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筹划海防 B、创办近代民用工业C、 创办近代民用工业C D、培养人才
8、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自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 李鸿章说: 必先富而后能自强, 乃可益国。 乃可益国。”以下洋务活动哪一项符合上文思想 A、创办轮船招商局 C、创办天津机器局 B、成立三支海军 D、创办新式学校
洋 务 派 兴 办 的 民 用 工 业
开平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汉阳铁厂
武昌 汉阳
上海
轮船招商局
1890年张之洞筹办的汉阳铁厂,是中 国第一个近代钢铁工业。
洋务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洋务运动的内容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19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 世纪60年代至70
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以“自强”为旗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江苏南通 大生纱厂 江苏无锡 保兴面粉厂
河北唐山 新洋灰公司 山西 保晋矿务公司
课堂小结: 课堂小结:
中国 资本 主义 萌芽 国 资本 主义
近 代 民 族 工 业 的 兴 起
2
民 族 工 业 第 一 次 发 展 高 潮
3
中国

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给中国带来了一股新气息
四、詹天佑和京张铁路
安徽人;道光进士; 1861 年 组 建 “ 淮 军”1870年任直隶总督 兼北洋大臣;创办北洋 海军;1870年办“天津 机器制造局”;1872年 创办“轮船招商局”。 曾参与“中法新约”、 “马关条约”、“辛丑 条约”的卖国活动。
2、洋务运动前期——“自强”
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 了一批军事工业。
洋 务 派 建 成 的 近 代 海 军 及 基 地
南洋海军
旅顺
北洋海军
威海卫
福建海军
洋务运动B 洋务运动
洋 务 派 创 办 的 军 事 工 业
江南制造总局 上海
福州 福州船政局
3、洋务运动后期——“求富”
建设军事工业需要大量资金,19世纪70 年代,洋务派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 民用工业。
1、詹天佑 2、京张铁路 1、詹天佑 詹天佑(1861——1919)广东南海人, 他是中国第一批官费留学美国的留学生,是中 国杰出的铁路工程师。
詹天佑
京张铁路
2、京张铁路
1904年,詹天佑担任京张铁路总工程师, 1909年,京张铁路建成通车。这是中国人自己 设计和修建的第一条铁路干线。
课堂练习:
湖南人; 1838年中进 湖南人 ; 1838 年中进 士 ; 1854 年 练 “ 湘 军 ” ; 1861 年 创 办 安 庆 军 械 所 ; 1864 年 “太平天国”运动失 败后成为地方上 的实 力派。 力派。
湖 南 人 ; 1861 年 组建“楚军”,1866 年任闽浙总督创办 “福州船政局”; 1875年任钦差大臣, 收复新疆;1881年 任两江总督;在中 法战争中是主战派 的代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