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化学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化工原理学习心得

化工原理学习心得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中的一门核心课程,它是化工学生理论知识的基石。
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我深感其重要性和复杂性,也收获了许多知识和经验。
在这里,我将分享我在化工原理学习中的心得体会。
首先,化工原理的学习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
化工原理主要涉及化学、物理、数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理论性很强。
因此,学习化工原理之前,需要对这些基础学科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只有牢固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工原理的知识。
其次,在学习化工原理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化工原理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化工工艺实践紧密相关。
因此,学习化工原理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实验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在实验室中,我们能够亲自操作设备、进行实验,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同时,通过实验还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再次,化工原理学习需要注重思维方法的培养。
化工原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需要我们具备系统、综合的思维能力。
在学习化工原理的过程中,我发现只有善于将零散的知识点和理论联系起来,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因此,我在学习过程中注重培养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思考、讨论和实践,我逐渐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此外,在学习化工原理时,要掌握好基本的计算方法和模型。
化工原理涉及到许多复杂的计算和模型,如能量平衡、物质平衡、传质传热等。
这些计算方法和模型是化工过程设计和优化的基础。
在学习过程中,我注重理解和掌握这些计算方法和模型的基本原理,学会运用它们解决具体问题。
通过练习和实践,我逐渐提高了自己的计算能力,更好地应用化工原理于实践。
最后,化工原理学习需要注重终身学习的态度。
化工原理是一个庞杂而不断发展的学科,知识更新很快。
因此,我们不能满足于掌握当前的知识,要保持学习的热情和激情。
要时刻关注新的研究和技术,不断拓宽自己的视野。
中等职校《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梁芳 芹
( 阜 宁 中等 专 业 学 校 , 江苏 阜宁 摘 要: 文章 以 《 化工原理》 课 程 教 学 为例 , 结 合 当前 中职 校 学生 特 点 和体 现 为 学 生服 务 的 职教 理 念 。 从 实 践教 学 引领 和 推动理论教 学、 课 程 结 构 及 内容 的调 整 、 课 堂教 学 中 激励 机 制 的建立等方面, 阐述 化 工 原理 课 程 教 学的 新 思路 、 新方法。 关 键 词 :中职 校 《 化 工 原理 》 教 学 改 革
3 . 重视 实验 课 。
化 工 原 理 实 验 是 化 工 原 理 教 学 的 一 个 重 要 环 节 .注 重 学 生 综 合 素 质 与创 新 能 力 的培 养 。 针 对 不 同专 业 、 不 同层 次 的学 生 讲 授 不 同层 次 的实 验 教 学 内容 。 我们采用单独设课的方式 , 实 验 内 容按 专 业 功 能 分 为 四个 层 次 : 演示实验 、 一 般 综 合 性 实 验、 提高实验和创新实验。 通 过 实 验 理论 课 、 实验预习 、 实 验 操 作、 撰 写 实 验 报 告 和 实 验课 考 核等 环 节 保 证 教 学 质 量 。 4 . 完 成课 程 设 计 。 在 教学 过程 中 , 要 做 到 将 培 养 学 生 的创 造 性 思 维 、 意 识 及 能 力 放 在首 位 , 就要让学生养成用 “ 工艺头脑” 观 察 问题 、 提出 问 题 和 思考 问题 的 习惯 , 课 程 设 计 不 失 为 良好 的 培 养 手段 。 课 程 设 计 是 化 工 原 理 课 程 教 学 中综 合 性 和 实 践 性 较 强 的 教 学环 节 , 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 , 是使 学 生 体 察 工 程 问 题 复 杂性 的初 次 尝 试 。 通过 化 工 原 理 课 程 设 计 , 要 求 学 生 能 综 合 运 开 展课 堂 教 学 活 动 的 过 程 中需 要 适 当改 进 教 学 方 法 和 手 段 . 有 效培 养 学 生 的编 程 能力 及 创 新 能 力 。 措施 主要 有 : 第一 , 做 到课 外 和课 内教 学 完 美 结 合 ,有效 培养 学 生 的综 合 能 力 。 第 二 , 注重加大实践教学的份额 ,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 意 识 和 应 用 能 力 。第 三 , 充分运用各种资源 , 适 当开 展 网站 互 动 学 习 。第 四 。 通 过 多 元 评 价 方 式 考 核 实 验 成绩 。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思政元素首先,思政教育的核心是立德树人。
《化工原理》课程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化学工程是一门关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学科,学生在学习化学工程的过程中应该具备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意识到自己所学知识的社会价值和影响力。
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引导学生思考化学工程对社会的作用和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其次,思政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化学工程领域需要学生具备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将理论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在《化工原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程设计和实验教学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例如,引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让他们亲自动手操作仪器设备,进行化学反应,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在课程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和项目实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锻炼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此外,思政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化学工程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学生具备广泛的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能力。
在《化工原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拓宽课程内容,引入相关的知识和理论,让学生了解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
例如,可以引入环境保护、安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了解化学工程与环境保护、工业安全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境意识和安全意识。
最后,思政教育还包括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化学工程领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行业,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人生和工作。
在《化工原理》课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职业道德和人生价值观的问题。
例如,可以让学生分析工程伦理、职业道德等方面的案例,引导他们思考在面临困难和挑战时应该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综上所述,《化工原理》课程中的思政元素体现在立德树人、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综合素养和跨学科能力以及培养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
中职化工核心素养

中职化工核心素养一、概述中职化工核心素养是指在化工领域中,具备必需的知识、技能和态度,能够胜任相应工作的基本素质。
化工核心素养是中职化工教育的重要目标,也是化工专业人才的基本要求。
下面将从知识、技能、态度三个方面分别探讨中职化工核心素养的内容。
二、知识1. 化学基础知识:学生要掌握化学基本概念、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化学平衡等基本知识,了解各种化学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表的结构。
2. 物理基础知识:学生要掌握物质的物理性质,了解物质的结构和变化规律,熟悉常用的物理实验和仪器的使用。
3. 化工工艺知识:学生要了解化工原理、化工过程和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熟悉化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规程。
4. 安全与环保知识:学生要了解化工过程中的安全风险和环境污染问题,掌握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三、技能1. 实验技能:学生要具备进行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包括实验操作、实验数据处理和实验结果分析等。
2. 生产操作技能:学生要掌握化工生产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包括设备操作、生产操作流程的控制和调整等。
3. 仪器使用技能:学生要熟悉化工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技巧,能够正确使用仪器进行实验和生产操作。
4. 问题解决技能:学生要具备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包括技术问题和管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四、态度1. 安全意识:学生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保障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2. 环保意识:学生要树立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工作,减少废物排放和资源浪费。
3. 团队意识:学生要培养团队合作意识,能够与他人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4. 创新意识:学生要培养创新意识,关注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积极探索创新解决方案。
五、总结中职化工核心素养是化工专业人才必备的基本素质。
通过掌握化学基础知识、物理基础知识、化工工艺知识和安全与环保知识,学生能够具备化工领域所需的知识基础。
通过培养实验技能、生产操作技能、仪器使用技能和问题解决技能,学生能够具备化工实践所需的实际操作能力。
化工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化工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化工原理概述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的基础课程,主要介绍了化学工程领域中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它涵盖了化学反应、热力学、传质与传热等方面的知识。
化工原理对于理解和掌握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是化学工程学习和实践的基础。
本文主要对化工原理中的关键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系统地了解化工原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二、化工原理知识点归纳1.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工程过程中的核心环节。
化工原理中介绍了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反应速率的表达式、反应热、反应平衡等内容。
化学反应的速率表达式可以用来描述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常见的表达式有零级、一级和二级反应速率方程。
反应热是指化学反应放热或吸热的现象,它在化学工程过程中对于了解和控制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
反应平衡是指化学反应两个方向之间达到动态平衡状态的现象,化工原理中介绍了反应平衡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2. 热力学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是化学工程过程中的基本理论。
化工原理中介绍了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热力学函数、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循环等内容。
热力学函数是描述系统能量状态和性质的函数,常见的热力学函数有内能、焓、熵等。
热力学平衡是指系统达到热力学平衡状态的过程,它对于化工过程的热平衡和物质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热力学循环是指在不同状态点之间进行能量转化的循环过程,化工原理中介绍了常见的热力学循环,如卡诺循环、斯特林循环等。
3. 传质与传热传质与传热是化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控制化工过程效率和产品品质的关键因素。
化工原理中介绍了传质与传热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包括质量传递、热传递、质量传递系数和传热系数等内容。
质量传递是指组分在不同相之间发生的传递过程,化工原理中介绍了质量传递的基本原理和影响因素。
热传递是指热量在不同相之间发生的传递过程,化工原理中介绍了热传递的基本原理和传热方式。
质量传递系数和传热系数是描述传质与传热速率的参数,化工原理中介绍了其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
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方法研究

备条件 ,开放化工原理实验室 ,充分发挥实验室设备利用率 , 配合理 论教学 , 全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 能力 , 提高学生的创 新 意识 、创 新 思 维 和 创新 能 力 。
3 重 视 课 程 的 内在 规律
化 工 原 理 课 程 中 的一 章 一 般也 就 是 一 个 单 元操 作 , 表 面 从 看 似 乎 各 自独立 , 各 单 元 操作 之 问有着 密切 的内在 规律 。 但 其 实这些单元都离不开 “ 三传” ,即动镑传递、热量传递和质量 传递 。 递过 程 是 各 单 元操 作 统 一 的 研 究对 象 , 传 是联 系 各 单 元 操作的一条 主线 。在教学过程 中,应该将 “三 二 传”作为贯穿该 课 程 的 一条 主 线 , 过 三传 类 比分 析 , 通 使学 生进 一步 理 解 三种 传 递 过程 的 本质 和 联 系 。 比 如 化 工 原 理 中 的动 基传 递 的 传递 速 率 及 后 面 的传 热 及 传 质 的传 递 速 率 , 本质 都 是 传递 速 率 。 二种 传 递 过 程 L传 其 在 三 } I 递 速率 均 可 以用 过程 的推 动 力 与 阻力 的 比值 来 表示 , 要弄 清 只 哪 些属 于 推 动 力 , 哪些 属 于 阻 力 , 可通 过 动量 传 递 的传 递 速 就 率 , 断 出 后面 传 热 及 传质 的传 递 速 率 。在 此 基础 上 , 序 渐 推 循 进地让学生理解各个单元操作 的本质 , 加深学生对传递 内在规 律 的掌 握 。
另外要重视 实验 。 化工原理实验教 学是将化工原理理 论与 实 际联 系 起 来 的重 要 环 节 。 工 原理 实验 教 学 不仅 验 证 化 工 J化 原 理理 论 教 学讲 授 的 单 元操 作 理 论 , 更莺 要 的 是 该实 验 课 首 次 将 学 生 引入他 们 原 来 完全 陌 生 的工 程领 域 , 导 学 生从 工 程 的 引 角 度来 理 解 、 析 问题 。不断 完 善 和提 升 化 工 原理 实 验 室 的 设 分
化工原理课程内容

化工原理课程内容一、引言化工原理是化学工程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主要涉及化学反应、物质平衡、能量平衡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学习化工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化学反应过程中的基本原理,掌握物质和能量的平衡计算方法,为后续的化工工艺设计和操作提供基础支持。
二、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化学工程中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化工原理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不同类型的化学反应,如氧化反应、还原反应、酸碱中和反应等。
了解不同反应类型的特点和反应机理,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控制方法,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物纯度。
三、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是化工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质量关系。
通过学习物质平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确定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质量比例、反应物的消耗量、产物的生成量等。
物质平衡的正确计算是实现化工工艺的关键,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四、能量平衡能量平衡也是化工原理中的重要内容。
化学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能量的转化和传递。
通过学习能量平衡的原理和计算方法,我们可以确定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热量的释放或吸收等。
合理控制能量平衡可以提高反应效率、保证反应的安全性,并优化能源利用,减少能源浪费。
五、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化工原理还涵盖了化工过程的基本原理。
我们学习了不同的化工过程,如物理分离过程、化学转化过程等。
了解这些过程的基本原理,有助于我们选择合适的工艺流程、优化操作条件,提高产品的纯度和产量。
六、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化工原理还包括了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
不同的化工过程需要相应的设备来实现。
通过学习化工设备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了解各种设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它们的优缺点,并能在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的设备,保证工艺的顺利进行。
七、化工安全与环保化工原理课程还强调了化工安全与环保的重要性。
化学反应和化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危险物质和废弃物,对环境和人身安全造成潜在威胁。
因此,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化工安全与环保的基本知识,了解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措施,提高化工工程的安全性和环保性。
《化工原理》教学中加强学生工程思维能力的培养

这些具有共性 的过程和设备从不同生产工艺过程
中抽取出来加以集中研究 , 便形成 了一个个 的单 元操作过程 , 于是诞生 了《 化工原理》 门课 , 这 因 此《 化工原理》 又被称为《 单元操作》 《 、化工操作 原理及设备》 《 、化学工程》 等。理论 教学 中, 举例 阐明单元操作产生的过程 , 使学生 主动用工程的
培养 中, 它起着 由理及工 的“ 桥梁 ” 作用 , 它承担 着工程科学与工程技术的双重教育任务。本课程
强调 工 程 观点 、 工程 问题 处 理方 法 、 量 运算 、 定 实
作者简介 : 张福胜 (9 3) 男 , 16 一 , 吉林东丰人 , 吉林化工学 院教授 , 博士 , 主要从事化学工 程方面的研究。
一
、
工 程 思 维 的 内涵 及 特 征
工程思维是在工程的设计 、 研究和实践 中形 成 的思维 , 一种 筹划 性 的思 维 , 心是 运用 各种 是 核 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工程思维的主体是工程 师、 企业 家 和管理 者 。工程 思维 具有 知识 内涵 、 价 值内涵和实践 内涵。工程思维具有如下特征 : 首先 , 程思 维 具 有 综 合 性 。工 程 思 维 所 要 工 解决 的是 工程 实 际 问 题 , 些 问 题 往 往是 不确 定 这
思 维方式 思考 工程 实 际问题 打下 基础 。
过程中动量 、 热量和质量传递的基本规律 , 研究化 工单元操作 中典型设备的设计 、 优化和操作。因 此应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使学生尽早建立起工程 意识和工程观念 , 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 、 技术经济 思维能力 , 使学生能用工程观点分析和解决化工 生产过 程 中的实 际 问题 。通过 化工 原理课 程 的学 习 , 生养成 自主的工 程思 维 习惯是 非常 必要 的 , 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工原理教学过程中注重化学工程师基本素质的培养作者:袁军张建树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19期摘要:化工原理课程教学是化工专业学生联系理论与实践的一门桥梁课程,也是化学工程师应该牢固掌握的课程,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普遍认为化工原理难学,其原因是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方法仍停留在理论学科上,缺乏利用工程的概念对待化工原理这门工程学科。
本文围绕化学工程基本素质的培养,对化工原理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从不同教学环节强化学生的工程观念与意识。
关键词:化工原理;工程意识;实践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19-0198-02化学工程专业应当培养学生综合地运用科学原理、方法和技术对已有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并具备一定的研究开发能力,解决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同时能够在工程项目中完成工艺、设备和控制等方面的合理设计。
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模式下的毕业生在进入企业后没有严格的工程师岗位培训系统,也很少有工程项目的集中实践经验。
中国工程教育的培养和当前社会市场经济转型期对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已经不匹配。
大批经由高等院校工程教育培养出来的工程技术人才往往较难适应生产企业、设计院等单位对人才的要求。
化工原理课程是一门以化工单元操作为主要内容,以“三传”研究方法论为主线的工程技术基础课,它不同于化学和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因为基础课程以简单的、理想的模型做为研究对象,采用的是严密的数学分析法;而化学工程学科都要面向实际的繁杂的工程问题,加上生产过程中影响因素繁多、物系的巨大差异、操作条件各不相同,大多数问题需要依靠理论指导下的工程化手段来解决。
因此在本科教学中应该尽早让学生建立技术经济思维能力,培养工程思维模式,树立工程观念、工程意识,进而让学生能用工程观念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
本文从研究方法的角度,并结合化工原理的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课程设计等环节来探讨对化学工程师的培养问题。
一、理论教学实现工程意识培养和思维转变在当前的化工教育中,前两年的学习课程基本没有重点培养工程的观念,学生基本上学习的就是工程基础、物理、高等数学、基础化学等理论性较强的课程。
所以,学生对设计、工程没有明确的认识,不能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化工原理是一门衔接基础化学课程、后续的化学反应工程、传递过程等专业课的一门主干课程。
基础化学课程的知识不仅是分析化工过程问题的重要工具,还是化工过程的基础。
如流体输送、换热、蒸发、精馏、萃取、吸收等单元过程教学中所涉及到的化学原理知识,都是学生在前期物理、化学学习过程中的重点内容。
另外,目前出版的化工原理教材内容大都按设计计算—操作分析—单元设备设计的章节结构来编写,课堂教学中应对单元设备的作用、功能进行对比分析,使学生明白其相同点与差异,增强学生对单元设备的正确选型、设计的综合能力。
虽然各种单元操作基本方程的推导很重要,但是还应该把应用作为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让学生能够理论与实际问题相结合。
案例教学在过程分析中的出发点是单元操作的物理化学原理或者物理,终点是工程目的。
在分析时,暂时摆脱繁多公式的约束,通过推理、逻辑思维,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和解决问题。
以数学作为基本工具,对过程进行数学模型识别,建立模型,进行实际的案例分析。
因此,在化工原理课程的理论、实践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尽可能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
具体来说,首先让学生明白化工原理与前面所学的物理、化学是性质完全不同的课程。
强调此课程如何把研究成果开发放大为中试,再开发为生产规模,是连接基础研究与工业生产的架桥。
通过加强案例教学,使学生尽早树立工程观念[1]。
虽然各单元操作的数学模型的推导重要,但更应该侧重实际工程应用,让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际工程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工程观念。
二、化工原理实验教学中强化理论知识消化吸收与工程应用概念实验环节是研究问题和学习的重要环节,既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重要方法,也能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技能。
化工原理实验是同理论课程教学一起开展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实验涉及到工程实际,实验设备和工艺流程相对复杂,部分实验装置甚至接近于中试。
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加强实验教学是化工原理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切入点。
如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把科研中的单元过程,如分离工程案例分析引入到实验教学课堂,既可以丰富实验教学的内容,又能够提高学生对化工实践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认识[5]。
在化工原理实验中,学生能够接触到与实际生产设备结构性质相同的工程实验装置,能够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
对于每个实验,如果能够要求学生独立分析单元设备的结构、设备的布置、实验装置流程,再结合教师的详细讲解,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初步形成工程化概念。
完善实验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技能,训练工程思维,是实验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
增强实验教学的每个环节监控,包括流程预习、实验装置、课堂理论讲解、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验数据分析和综合成绩考评等。
实验过程中及时发现实际工程问题、找出解决方案,也算是建立工程观念的一条有效途径。
通过观察实验现象,来引发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化工原理实验教学的内容紧紧围绕实验研究方法设计,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巩固理论课所学的方法论。
三、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突出理论教学与工程设计的对接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实践教学环节,可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通过学生独立完成规定单元操作设计的训练,掌握相关工艺、机械设计的能力;课程设计环节以实际应用为目标,通过实践可提高工程意识和实际应用能力。
而且通过该环节,可使学生综合运用相关课程理论知识,增强查阅文献数据的能力,并增强通过工程语言如图表、文字表达设计结果的能力,进而可以提升学生的工程制图的能力。
这样,学生通过一次课程设计,可以掌握机械设计的训练、单元设备相关工艺,使工程的概念得以提升。
应当指出的是,课程设计的目的不单纯是为设计而设计,而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综合能力。
在进行课程设计之前,学生基本没有参加过工程实践,所以指导教师有必要提醒学生,工程上的问题往往受到诸多因素影响,不像他们以前所学的自然科学范畴的数学、化学和物理等课程的答案是唯一的,工程问题的答案往往不止一个。
所以需要将每种可行方案进行可靠性、先进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比较和选择,最终选择一个可靠的实施方案。
经过这样的指导和亲自参加工程设计实践,学生的灵活性和工程应变能力都能够得到初步锻炼,进而为他们今后走上工程师岗位打下初步基础。
课程设计主要是针对实际工程中的问题,让学生得到实际锻炼的机会,课程设计内容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工程。
请工程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现身讲解学生需要面对的专业热点问题或典型工程问题。
让学生走进企业、工厂实践,了解和感受工业生产过程的实际状况。
另外要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强调工程软件(PRO II,Aspen,Auto CAD等)的上机操作与实际应用,加强学生的工程培训实践教学,让工科学生掌握这一进步的设计手段。
四、结语要加强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我们在搞好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和工程设计的同时,更多地要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生产和科研实际。
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研究和解决生产问题的工程实践中,让学生体会到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喜悦与自豪。
要逐步培养学生重实践、重应用的热情,培养学生积累资料的习惯和兴趣,培养学生寻找课题、在生产实际中发现问题、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工程化的思维,培养他们热爱化学工程专业,使学生热爱所学专业。
参考文献:[1]倪献智.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中突出工程观点和方法教育[J].化工高等教育,2007,95(3):79-82.[2]李凝.从培养学生工程思想出发谈化工原理教学改革[J].广东化工,2009,36(8):281-283.[3]郭瑞丽,袁军,张建树.全国化工设计大赛对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学的启发[J].高教论坛,2013,169(11),59-60.[4]刘作华,李泽全,谭世语等.论化工原理课程教学与学生工程意识的培养[J].广东化工,2008,35(9):147-150.Paying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Basic Qualities of Chemical Engineers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PrincipleYUAN Jun,ZHANG Jian-shu(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Xinjiang 832003,China)Abstract:The course of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is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students linking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hemical engineering education. It is also the most important course for a chemical engineer. However,it is difficult to students to learn. To train students' the engineering awareness during the course teaching of principl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he basic theories of physical chemistry and other related courses were integrated with. It was a pathway to cultivate the engineering awareness b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course teaching.Key words:Chemic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experimental teach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