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缆屏蔽特性对CS114项目测试的影响

合集下载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

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关键词:GJBI51A-97标准;电磁兼容性;电磁干扰;受测试设备;屏蔽;滤波0 引言近20年来,军工电子设备对于电磁工作环境的兼容性能日益受到重视。

EMC (Electro Magnetic Compatibility)不仅与温度、湿度、振动等并列成为考核军工设备环境适应能力的重要指标,而且对某些军工电子设备来讲,电磁兼容性更是提到了所有各种环境要求中最重要的位置。

这是因为现代军工装备的电子化程度大幅度提高后,军工电子设备的功率谱和频率谱不断向高端和低端两个方向延伸,军工电子设备在海、陆、空各种平台上的安装密集度也大幅增加,导致各电子设备相互之间的电磁干扰(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问题越来越突出。

因此,要求军工电子设备必须具有规定的电磁兼容能力已成为从事设备设计、生产、使用有关各方的共识。

为了考核军工电子设备的EMC性能,几乎所有的军工电子设备都要求必须通过国家军用标准规定的电磁兼容性试验测试。

因此,近年来有关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的试验标准和达标技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与其他环境条件的考核要求不同,“电磁兼容性”的检验不仅要考核设备对电磁环境的适应能力,还要考核该设备的存在是否会造成不利于容纳其他设备正常工作的电磁环境.因此,电磁兼容性试验是双向性的试验,受测试设备(EUT,equipment under test)必须在承受外部电磁干扰和不对外产生电磁干扰两方面同时达标才算合格.又因为电磁信号能够通过电路传导和空间辐射两种途径产生效应,所以,为使军工电子设备能够在电磁兼容性试验中达标,必须在设备的电子电气系统和机械结构系统两方面协调采取措施。

这些因素决定了电磁兼容性试验相对其他的例行环境试验来说更为复杂,达标也更不容易。

对从事军工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设计和试验的人员来说,除了要掌握与设备有关的专业知识和必不可少的电磁学、电子学、电工学方面的基础知识以及有关材料科学和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外,还必须熟悉有关电磁兼容性试验的军用标准,并尽可能详细地了解各项试验的物理含义及对试验测试的要求等方面的内容。

电磁兼容试验室cs114比对测试方法

电磁兼容试验室cs114比对测试方法

电磁兼容试验室cs114比对测试方法
电磁兼容试验室CS114比对测试方法指的是对电磁兼容试验室
进行正式测试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比对测试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比对测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选择一份标准测试数据作为参考,然后在不同时间、不同位置、不同操作人员的情况下进行测试,将测试结果与参考数据进行比对,计算误差并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比对测试结论。

通过比对测试,可以发现测试设备的性能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排除,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电磁兼容抗扰度测试CS114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电磁兼容抗扰度测试CS114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电子质量2017年第05期(总第362期)电磁兼容抗扰度测试CS114项测量不确定度评定Evaluation of Measurement Uncertainty in RE102EMC Test of the Army谭建东1,李春芳1,吴海翔2(1.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205;2.陆军武汉军代局驻武汉地区军代室,湖北武汉430205)Tan Jian-dong 1,Li Chun-fang 1,Wu Hai-xiang 2(1.Wuhan Zhongyuan Electronics Group Co.,Ltd.,Hubei Wuhan 430205;2.Army Wuhan military Bureau in Wuhan area military room,Hubei Wuhan 430205)摘要:该文先介绍了电磁兼容测试不确定度评定的基本概念,并且结合GJB151B-2003《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求与测量》中陆军CS114电磁兼容测试项,对测试仪器和测试过程进行了分析,详细论述其不确定度评定计算过程与方法。

关键词:电磁兼容测试;测量不确定度;不确定度评定中图分类号:TN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107(2017)05-0112-05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of EMC test and basic concept of uncertainty evaluation,t-hen the specific test equipment and testing process was analyzed specially,and the uncertainty evaluation method and the calculation process is discussed in detail,combining CS114EMC test of the army according to GJB151B-2003"Electromagnetic emission and susceptibility requirements and measurements for military equipment and subsystems".Key words:EMC test;measurement uncertainty;uncertainty evaluation CLC number:TN03Document code:AArticle ID :1003-0107(2017)05-0112-05作者简介:谭建东(1986-),男,工程师,本科,从事电磁兼容测试与整改工作;李春芳(1982-),女,工程师,本科,从事电磁兼容测试与整改工作;吴海翔(1982-),男,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质量管理。

军用武器装备常见检测项目及标准

军用武器装备常见检测项目及标准

军用武器装备常见检测项目及标准军工 (1)电磁兼容试验 (1)测试标准 (1)军工飞机供电特性试验 (2)军用设备与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 (2)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 (3)环境与可靠性试验 (4)环境试验 (4)可靠性试验与分析 (4)力学环境类试验技术 (5)气候环境类试验技术 (5)综合环境试验 (5)整车试验 (6)军工我们的国防军工计量检测技术拥有五十年军工服务经验,传承军工技术,全国建有广州、长沙、武汉、无锡、天津、西安、北京,沈阳、成都、深圳10大军用实验室检测基地,辐射全国主要军工产业聚集地,同时配置国内外先进精密仪器9000多台/套,拥有各类技术人才1400多人,军工资质和测试项目齐全、试验设备先进、技术团队稳健,形成较强的军民融合型计量检测技术服务能力,能为各兵种装备部门、国防军工企业及科研院所从产品技术研发、设计、定型、样品生产到量产质控,提供计量校准、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电磁兼容与安全测试、信息安全检测、技术培训与咨询等一站式的技术解决方案。

电磁兼容试验建有军标检测军用系统级10米法电磁兼容暗室1间、3米半电波暗室和军用专用电波暗室各1间,屏蔽室8间,具备了除RS105外所有军标设备与分系统检测项目以及航空机载Do-160E/F/G除雷击外的所有电磁兼容和电源测试项目,可开展GJB151A/GJB152A的18项试验、GJB151B的20项试验,军标系统级GJB1389A的10项试验、GJB19286的5项试验,同时满足GJB181A飞机供电特性、GJB322A军用计算机通用规范、GJB3947A军用电子测试设备通用规范等电磁兼容试验要求。

可开展军用产品、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航空电子产品、通信产品设备级电磁兼容检测及系统电磁兼容检测。

测试标准GJB 151A GJB 152AGJB 151B GJB 181AGJB 322A GJB 3947AGJB 1389A MIL-STD -461D/E/FMIL-STD-704E/F军工飞机供电特性试验●恒频交流供电系统●变频交流供电系统●28 V 直流供电系统●270 V直流供电系统●供电系统●电压尖峰●电源变换●对电气系统的影响●用电设备的供电●准备功率●功率容差●瞬变电压军用设备与分系统电磁兼容试验CE101 25Hz-10kHz电源线传导发射CE102 10kHz-10MHz电源线传导发射CE106 10kHz-40GHz天线端子传导发射CE107 电源线尖峰信号(时域)传导发射CS101 25Hz-150kHz电源线传导敏感度CS102 25Hz~50kHz地线传导敏感度CS103 15kHz-10GHz天线端子互调传导敏感度CS104 25Hz-20GHz天线端子无用信号抑制传导敏感度CS105 25Hz-20GHz天线端子交调传导敏感度CS106 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CS109 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CS116 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变传导敏感度RE102 10kHz-18GHz电场辐射发射测试RE103 10kHz-40GHz天线谐吧波和乱真输出辐射发射CS105 25Hz-20GHz天线端子交调传导敏感度CS106 电源线尖峰信号传导敏感度CS109 50Hz-100kHz壳体电流传导敏感度CS112 静电放电敏感度CS114 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CS115 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CS116 10kHz-100MHz电缆和电源线阻尼正弦瞬变传导敏感度RE101 25Hz-100kHz磁场辐射发射CS112 静电放电敏感度CS114 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CS115 电缆束注入脉冲激励传导敏感度RE101 25Hz-100kHz磁场辐射发射RS101 25Hz-100kHz磁场辐射敏感度RS103 10kHz-40GHz电场辐射敏感度系统级电磁兼容试验●安全裕度测量●电磁辐射危害●发射控制●系统内电磁兼容性●电源系统特性测试●舱体屏蔽效能测试●电搭接●谱兼容性管理●外部射频电磁环境●外部接地●天线间耦合度测试●分系统和设备电磁干扰●静电电荷控制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我们拥有多种高端环境可靠性试验设备、主要包括20吨10立方、25立方双10吨、10吨10立方、10吨6立方、5吨3立方等三综合试验箱30多台套,35吨推力、20吨推力、5吨推力等电磁振动台30多台,另有冲击试验台、碰撞试验台、倾斜摇摆台、0.125~1立方高低温交变湿热试验箱、8~270立方的步入式环境试验箱、温度冲击试验箱、1~8立方快速温变试验箱、高加速HALT/HASS试验箱、高原柴油机耐候试验箱等,均满足GJB相关国标和国军标要求,可开展军用设备可靠性试验分析,综合环境试验、力学环境类试验、气候环境类试验、整车环境试验、柴油机高原综合环境试验等环境与可靠性试验。

军用EMC标准CS114试验方法的演变和改进探讨

军用EMC标准CS114试验方法的演变和改进探讨

平台
2.4 CS114 监测电流限值
9 无 曲线 3 曲线 3 曲线 3 曲线 3 空间系统
பைடு நூலகம்
CS114 最大监测电流限值在不同的标准版本中 也有变化袁 如表 3 所示 遥 [1-9]
3 MIL-STD-461G 中 CS114 测试方法 变化探讨
3.1 校准配置变化
校准配置变化袁 将监测探头加入到校准测试 中袁 如图 1 所示遥 目的是将监测探头对环路阻抗 的影响纳入校准测试中袁 与测试配置保持一致袁 提供更加精准的前向功率数据遥
10 无 11 无 12 无
曲线 3 曲线 4 曲线 4 曲线 3 曲线 5 曲线 5 曲线 5 曲线 5 曲线 5
曲线 4 陆军地面 无 海军飞机
曲线 5 飞机外部等
3.2 检定配置方法
检定测试获得的监测电流频率与幅度曲线应 该与目标校准限值一致遥 该方法简单尧 巧妙地闭 环验证了 CS114 测试校准的准确性 遥 [11]
Discussion on Evolution and Improvement of CS114 Test Method of Military EMC Standard
XIONG Yiming袁 GUO Huadong袁 CHEN Siyang
渊Beijing Institute of Astronautical Systems Engineering袁 Beijing 100076袁 China冤
CS114 测试方法尧 测试对象尧 校准限值频率和幅度尧 监测电流限值的变化及原因遥 总结了海陆空天各种平台的 EMC 限值要求袁 并建议减少限值数量袁 建立面向联合作战体系的统一限值遥
关键词院 军用标准曰 CS114曰 电磁兼容曰 试验方法曰 传导敏感度曰 大电流注入 中图分类号院 T-651曰 T-652 文献标志码院 A 文章编号院 1672-5468 渊2021冤 03-0075-06 doi:10.3969/j.issn.1672-5468.2021.03.014

CS114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测试-EMS测试系统

CS114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测试-EMS测试系统

CS114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测试-EMS测试系统
本测试的目的检验EUT承受耦合到与EUT有关电缆上的射频信号的能力。

用于模拟平台外天线发射所产生的电磁场对平台电缆感应的电流
本测试完全符合GJB151B标准CS114测试和校准要求,在测试系统软件支持下完成测试。

频率范围:10kHz-400MHz,可与RS103测试共用功率放大器。

测试设备:测量接收机、射频信号源、功率计、功率探头、功率放大器、定向耦合器、衰减器、电流注入探头、监视探头、校准装置、同轴负载。

测试配置:按照一般要求对EUT进行配置,电流注入探头距离监测探头5cm,监测探头距离被测设备5cm。

信号进行1kHz,50%占空比的脉冲调制,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对所有的互联电缆,按照校准的功率注入干扰,同时检测干扰的电流值,不应超过要求的最大电流值(通过电流探头进行测量)。

CS114在多电缆束情况下的测试建议

CS114在多电缆束情况下的测试建议

CS114在多电缆束情况下的测试建议摘要:通过对GJB151B-2013标准中CS114的测试原理与方法的分析,结合多年来的测试经验和实际的情况,提出了用替代法同时测试多电缆束的方法。

关键词:CS114 替代法闭环法特性阻抗1前言CS114 (4kHz~400MHz)电缆束传导敏感度是所有军用设备必测的项目之一,适用于所有互联电缆束和电源线。

测试的目的是检验被测试设备所能承受的耦合到与设备相关电缆上的干扰信号的能力。

标准规定适用于所有电缆,所以在遇到大系统联调时就会出现大量的互联电缆和电源线,此时如果仍然坚持使用标准规定的闭环法测试,就会浪费太多时间和成本,那么本文提出采用替代法对多束电缆进行测试,这样就会减少测量次数,节省时间和成本。

2闭环法试验原理及方法图1 校验时测试设备连接图图2实际测试设备连接图校验时按照图1所示连接设备,将注入探头卡在校验装置的中心导体上,校验装置的一端接50Ω负载,另一端通过衰减器连接到测量接收机上,将信号源调到合适的频率,不加调制,增加信号电平,用接收机监测校验装置中心导体的电流,直至标准规定的电流,此时记录每个频点处达到规定电流时所需要的前向功率P1,这个功率将作为测试时输入的最大前向功率值;测试时按照图2监测探头和注入探头卡在设备所需要测试的电缆上,信号源调至最低频率,并用1kHz、占空比为50%的脉冲进行调制,慢慢增加信号源电平,同时监测电缆上耦合到的电流,监测电流应最大等于相应限值电流与6dB之和,此时的前向功率记为P2,相应频率处的P1和P2取小者作为实际测试时注入的前向功率,并记录,然后按照上述步骤在规定的频率范围内进行扫描测试。

3替代法试验原理及方法图3 替代法测试设备连接框图替代法校验时,校验步骤和设备连接图同闭环法测试的步骤和设备连接图1,但测试过程不同,测试时不需要监测(见图3),只需要用注入探头卡住电缆束即可,直接采用校验时所记录的前向功率P1直接注入,对电缆感应到的电流不监测。

CS114(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不确定度的评定

CS114(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不确定度的评定

法在应用时会遇到很多困难。阿伦尼斯模型有下述特点: 1 () 该模型反映的是产品某特性量与激活能和所施
加应 力 的关系 ;() 2N伦 尼斯模 型使 用 的寿命 与温 度 的表达 形式及 加速 因子 都是 基于退 化量 相同 导出的 。
这 就 为加速寿 命试验 提供 了另 外一 条途径 , 即利用某 性 能参数或 特 征量退 化数 据对产 品 的可 靠性进行
维普资讯
1 2 中国工程物理研 究院科技年报 8
令 A I[ - ) o,B  ̄ /,得 |L A (/ ) =n( MIA 】 = k Mp / - n = +B T 。式 中 , ,B是待 定参 数;£为某 寿命特 征 ,如 中位寿命 ,
平均 寿命 等 。
E T 被测试 设备 ) U ( 电缆
从信号 施加 路径建 立测量 不确 定度 的系 统数 学模型
Cw +6 s = V m+S D c _ s Aa +( + + ‘
式 中:
为功 率计读数 ;6 s VI G为信 号源 的偏移 ,翻 。为功 率放 大器 , 。
昆 电缆 衰减 ,8 为 电缆连 接 失配 ,积 。 为 M 为测量 系统 的重复 性 。 在 此数 学模 型 中,认为各 分 量都是 各 自独立 的 。 对 于系 统 重复 测量 引入 的相 对 标准 不确 定度 ,选择 极 限线 为 曲线 3 ,系 统重 复测量 l 0次 ,得到 一组在 频率 1 0MHz的电流值 :2 . , 91 7
_ .mA, 08

_ _mA/79 A_ _2 。 08 2. 7m 00 9
功 率计 读数 引入 的相对标 准 不确定 度 u= .2/= .1;信 号源 偏移 引入 的相对标 准 不确定度 31 zO 82 004 0 =.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业技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98
DOI:10.16660/ki.1674-098X.2017.27.098
浅析电缆屏蔽特性对CS114项目测试的影响
刘畅 董荻莎 李彬
(南京电子技术研究所 江苏南京 210039)
摘 要:本文针对产品设备贯标GJB151A/152A测试常规测试项目CS114项目,对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有着重要作用。

通过对CS114项目测试过程中电缆屏蔽与非屏蔽两种特性的具体测试分析,得出结论,电缆外层是否屏蔽对测试过程及结果有着很大影响,在测试中应该引起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电缆 屏蔽特性 传导敏感度中图分类号:TM9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9(c)-0098-03Abstract : The CS114 is a routine test item in the GJB151A/152A test of military equipment. I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verification the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of equipme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pecific test to two kinds of shielded cable and non shielding in the process of CS114testing, and results the outer layer is shielded cable has a great impact on the test process,emphasis on the test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and concern.
Key Words : Cable; Shielding characteristics; Conduction sensitivity
现代产品装备,设备之间的互联电缆对系统的电磁兼容性有着重要影响。

这些电缆可能并不很长,也可能并不直接受外界电磁场的作用,但也会成为感应电流及电压通向敏感电路区的传播途径。

在产品设备贯标GJ B151A的测试中,CS114项目“10kHz~400MHz电缆束注入传导敏感度”为常规测试项目,对考核设备电磁兼容性有着重要作用。

C S114项目是模拟设备/分系统的电缆对平台内、外电磁辐射的感应形成的电流,通过线缆传导作用于设备内部敏感部位,考核设备的电磁敏感度。

标准规定的测试要求与方法中,对设备的互联线缆及电源电缆特性并未作明确区分,适用范围中规定适用所有的互联电缆和电源电缆。

而在具体测试过程中,作者发现电缆外层是否屏蔽对测试过程及结果有着很大影响。

1 CS114项目测试原理
CS114校准测试配置如图1所示,信号发生器发射不调制的正弦波信号通过放大器功率放大后连接到注入探头,注入探头卡在校准专用装置上,用接收机A监测流经校准装置中心导体的电流,直至标准规定的电流,记录此时接收机B 测得的馈入注入探头的正向功率。

待测件测试配置如图2所示,信号发生器发射干扰信号通过放大器功率放大后连接到注入探头,从而耦合到互联电缆或者电源电缆上,注入探头距离设备端口10cm,干扰信号为1kHz、占空比为50%的脉冲调制的正弦波信号,频率范围为10kHz~400MHz。

同时监测探头连接到接收机上,实时在电缆上监测施加干扰信号后,电缆上耦合出来的感应电流值,监测探头距离设备端口5cm。

测试中,按标准规定的干扰极限值施加干扰信号,观察待测件是否出现故障、性能降低或偏离规定的指标值,或超出单个设备和分系统规范中给出的指标允差等敏感现象。

标准中规定,如果受试电缆上的实际感应电流高于限值6dB,即使定向耦合器上监测的正向功率电平低于校验值,当待测件不敏感时,也认为满足要求。

2 屏蔽电缆与非屏蔽电缆测试
选择某型号产品控制器与源之间的控制电缆为受试电缆进行CS114项目测试。

该电缆初始状态无任何屏蔽措施。

笔者在电缆初始状态下进行一次C S114测试,测试布置如图3所示。

然后将控制电缆加装金属屏蔽防波套作屏蔽处理改造,接着再进行一次C S114测试,测试布置如图4。

两次测试施加干扰极限值均选用标准中C S114校准值曲线三。

注入探头选用S OL A R公司型号为9144-1N (频段为10kHz~100MHz)和9142-1N (频段为2MHz~450MHz)的探头。

监测探头选用SOLAR公司型号为9123-1N (频段为10kHz~500MHz)的探头。

测试校准值曲线见图5,按校准时记录的正向功率值施加干扰信号测试时,非屏蔽电缆时测试监测电流值见图6,
图1 CS114校准配置
工业技术
科技创新导报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99屏蔽电缆时测试监测电流值见图7。

比较图6和图7两次监测
电流值曲线,发现当电缆做过屏蔽处理后,监测探头测量出
来电缆上的感应电流值在某些频段内明显大于非屏蔽电缆
上感应出来的电流值。

3 机理分析
传输线电缆置于电磁场中而耦合感应电流的分析方法
主要有两类:磁场环路积分方法和等效电路方法。

磁场环路
积分法是利用麦克斯韦方程组来求解。

等效电路方法是传图3 非屏蔽电缆测试
图4 屏蔽电缆测试
图5 测试校准极限值
图7 电缆加屏蔽时监测电流值
图6 非屏蔽电缆时监测电流值
图2 CS114待测件测试配置
工业技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100
输线方程来求解。

相对于麦克斯韦方程组需要求解电磁场边值问题,用等效电路的方法更简易一些,将电缆内外的电场和磁场的耦合简化成电缆内外的电流和电压,通过屏蔽电缆的转移阻抗和转移导纳的耦合关系,求解电缆外部电磁场辐射时引起的内部响应。

在分析电磁波对传输线或类似设备的影响时,假设激励电压源是沿传输线长度分布的。

有分布源的传输线可以定义为每段长度增量都有相应电压源增量的传输线。

图8画出了这种传输线的一个长度单元d z 的情况。

电压源EZ 具有电场强度的量纲(V/m)。

当正弦信号()作用在图8中的传输线上时,沿线的电压和电流可用下列微分方程表示:
{Y
(1)
通过求导后可得二阶微分方程:
{
2
2
(2)
式中2;式(2)的解为:
I (z )=[K 1+P (z )]e -γz +[K 2+Q (z )]e γz
V (z )=Z 0{[K 1+P (z )]e -γz -[K 2+Q (z )]e γz
}式中;
2
1
1
通过进一步求解即可求得电磁波在电缆上感应出来的具体电流值,从而可验证屏蔽电缆和非屏蔽电缆感应电流值得差别。

此验证工作计算量较大,计算过程不在本文中详述。

通过以上分析,在屏蔽电缆上施加干扰信号时,屏蔽电缆中的感应电流主要集中在屏蔽层,由屏蔽体所包敷的芯线中感应电流则很小。

采用屏蔽电缆来减少干扰就是要使绝大部分干扰电流流过屏蔽层,而在屏蔽体里面的芯线上只有很小的感应电流和电压。

因而电缆屏蔽时电流监测探头感
应出来的电流值会大于非屏蔽电缆测试时的感应电流值。

4 结语
由于屏蔽电缆和非屏蔽电缆的特性不同,在做CS114项目时要注意监测探头测出的感应电流值。

标准中规定如果受试电缆上的实际感应电流高于限值6dB,即使定向耦合器上监测的正向功率电平低于校准值,当待测件不敏感时,也认为满足要求。

在做屏蔽电缆测试时,若按照校准功率施加干扰信号,电缆上实际感应的电流值往往会超出限值很多,而不仅仅是标准中规定的6d B,如此一来,实际施加的干扰信号就会超出标准要求,一方面会使得测试过程不规范影响测试判定准确性,另一方面人为的加严了对设备的考核,对设备生产商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此时应当根据实际感应出的电流值反馈降低输入功率值,从而满足实际感应电流值大于限值6d B要求。

同时,当需要测试的待测设备互联电缆为多根时,应该区分开屏蔽电缆和非屏蔽电缆,分批次施加。

参考文献
[1] 爱·弗·万斯,著.电磁场对屏蔽电缆的影响[M].高攸纲,吕
英华,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1988.
[2] 郑生全,温定娥,刘其凤,等.屏蔽电缆的电磁脉冲时域耦
合特性研究[J].中国舰船研究,2011,6(1):60-67.
[3] GJB 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要
求[S].1997.
[4] GJB 152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
量[S].
[5] 国家军用标准GJB 151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
射和敏感度要求》和GJB
152A-97《军用设备和分系统电磁发射和敏感度测量》实施指南[Z].北京:国防科工委军用标准化中心,1998.
图8 等效传输线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