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2018最新历史中考历年试题(人教新版分专题)汇编:08春秋争霸(附答案)

合集下载

【最新2018】九年级历史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word文档 (8页)

【最新2018】九年级历史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精选word文档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九年级历史中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中考在,历史学科复习量大、内容繁,九年级的学生在复习的时候都感到头大。

我们需要经常做历史试题,检测自己复习的效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中考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历史中考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5分)1、《三字经》是中国古代的儿童启蒙教材,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等内容。

其中“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一句跟下列历史上的哪场战役有关( )A阪泉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官渡之战2、“千耦其耘”记载于《诗经》,描述了西周时期大规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体耕作场景,春秋时期可以看到一种新的耕作场景是( )A.使用耒耜B.牛耕C.使用耧车D.使用曲辕犁3、孔子是中国文化名人,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判读下面三张关于孔子的图片,我们可以获取的历史认识是( )①他是思想家,四处宣传自已的政治主张。

②他是教育家,推动了我国古代文化教育的发展。

③他认为人才应有多种优良素质,主张“兼爱”、“非攻”④他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倡法治和改革。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②③4、“知足常乐”源于古代“无为而治”思想。

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儒家B.法家C.道家D.墨家5、战国时期,秦国曾在岷江修筑过类似的水利工程,至今还发挥着防洪灌溉的巨大功能。

这项工程是( )A、郑国渠B、灵渠C、都江堰D、黄河6、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秦有天下,列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此其所以为得也。

”这句话指的是( )A.推行分封制B.设立郡县制C.废除郡县制D.废除行省制7、有史学家认为:“孔子的学说在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更不用说贯彻了。

……公元前2世纪,孔子的学说被宣布为国家的官方教义或官方信仰。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中考历史总复习检测模拟试卷(含答案))(历年真题)

【中考历史】2018最新版本中考历史总复习检测模拟试卷(含答案))(历年真题)

中考历史复习模拟检测试卷附参考答案
一.(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
意,请将其字母标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人类从哪里来,似乎是我们永恒的谜。

目前,大多数人类学家认定人类起源于()A.亚洲B.欧洲C.非洲D.美洲
2. 秦汉三国之际山西涌现出许多大政治家、大军事家,其中以抗击匈奴闻名天下的是()
①关羽②卫青③杨业④霍去病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3.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赵宋之世耀目于文坛的文学形式是()
A.赋B.诗C.词D.小说
4. 2004年中国外交部长李肇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
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这标志着中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中俄长达430
0多公里的共同边界从此将成为两国人民和平、友好、合作、发展的纽带。

历史上中俄
双方签定的第一个关于东段边界的条约是()
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伊犁条约》D.《马关条约》
5.与下图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中国共产党诞生D.新中国成立
1。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 精品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 精品

2018年中考历史试题整理版专题一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一.选择题1. (淄博)13.下面关于“一二·九”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直接原因是九一八事变爆发B.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口号C.青年学生在这次运动中起了主力军的作用D.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新高潮2. (荆州)4、国共两党"化干戈为玉帛"、达成合作抗日的初步共识是在A.九一八事变后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C.百团大战后 D.中共七大召开后3. (四川眉山)6、促进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事件是A、一二·九运动B、皖南事变C、双十二事变D、七七事变4. (福州)9、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历史事件是A、南昌起义B、北伐战争C、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D、南京国民政府的垮台5.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6. (彬州)14、1937年7月,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7. (德州)(大纲)中共发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主要是针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提出的?A.九一八事变B.一二八事变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8. (河南)11、中国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是A、平型关大捷B、台儿庄战役C、百团大战D、镇南关大捷9. (湖北恩施)1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的标志是A、“八一宣言”发表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C、“一二•九”运动爆发D、国民党公布中国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10. (武汉)16、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其主要依据是:A、中国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B、国民政府已经开始积极抗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11. (黔南州)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是在A、西安事变之后B、一•二八事变后C、七七事变之后D、九一八事变之后12. (太原)2.下列历史事件社会背景相同的是①井冈山斗争②“八一宣言”发表③“一二•九”运动兴起④.瓦窑堡会议召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13. (温州)9、由日本右翼团体编写的《新历史教科书》再次被日本文部科学省审定通过。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

最新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8小题,每小题1.5分,共12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最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唐太宗非常重视中书、门下两省在中枢政务机构中所发挥的作用。

他曾对群臣说:“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A.替皇帝起草诏令B.审核诏令内容C.负责诏令的执行D.负责监察百官【解析】本题考查三省的职能。

依据所学知识,结合题干材料“中书召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然驳正。

”可知,这反映了门下省的职权是审核诏令内容。

故选:B。

2.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①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②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③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④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

据题干材料的关键信息“19世纪60年代”“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运动是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经济侵略起到一些抵制作用,①③符合题意;掀起了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的潮流是戊戌变法,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②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在探寻新航路的过程中,率领船队向西航行横渡大西洋的航海家是()A.迪亚士哥伦布B.麦哲伦达•伽马C.哥伦布麦哲伦D.迪亚士达•伽马【解析】本题考查新航路的路线。

1492年,哥伦布受西班牙王室支持,率船队从西班牙启程,横渡大西洋,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

1519-1522年麦哲伦率领的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返回欧洲,完成了环球航行。

C符合题意。

故选:C。

4.有学者认为:“1912年2月12日,由隆裕太后颁布的这道诏书……终结了秦始皇以来周而复始的王朝轮回,没有流血源櫓、尸横追野,……以最小的代价,和平完成了政权的更选。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题专题训练卷: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变迁-word文档资料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中考模拟题专题训练卷: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变迁-word文档资料

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变迁1.下面关于科举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①这一制度初创于隋朝②进士科主要考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③有利于统治者笼络人才,巩固统治④科举考试促进了唐代诗歌的繁荣。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D2.《新唐书》提及“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旧“。

这表明()A、唐朝官员由民主选举产生B、科举制起源于隋朝C、唐朝科举制度缺乏创新精神D、隋朝科举制度陈旧【答案】B3.时空意识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

与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907—960 960—1127 1127—1276 1271—1368 1368—1644 1644—1912(年)中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A.秦朝B.隋朝C.唐朝D.元朝【答案】D4.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答案】A5.下图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能够得出的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 ①②③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答案】B6.唐太宗在端门看见新科进士鱼贯而出,高兴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这一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实行了()A.郡县制B.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D.行省制【答案】C7. 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

下列对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基本阶段及其特征的归纳描述,正确的是()A.夏商周时期——中华文明的起源B.秦汉时期——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D.明清时期——民族关系的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答案】C8.根据下列历史信息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1)开“私学”之先例,提倡“因材施教”之法﹣﹣(2)实行“法制”,制造“焚书坑儒”﹣﹣(3)建隋伟业,创科举之先驱﹣﹣(4)变科举选才之法,实施八股取士之道﹣﹣。

【答案】(1)孔子.(2)秦始皇.(3)隋文帝.(4)明太祖.9.近代史学家顾颉刚说:“我们研究历史,应当着眼的,至少要顾及思想的、政治的、民族的和经济的等各方面。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专题复习卷:夏商周时期(含解析)

2018年中考人教版历史专题复习卷:夏商周时期(含解析)

2018年中考历史专题复习卷: 夏商周时期一、选择题1.陕西西安栎阳城遗址是“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经考古认定是商鞅变法的发生地。

该遗址位于战国时期的()A. 齐国B. 赵国C. 秦国D. 楚国【答案】C【解析】【分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都实行了变法,其中最著名、最彻底,影响最大的变法是秦国的商鞅变法。

公元前356年,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开始变法。

C项秦国,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查商鞅变法的相关知识。

2.下列哪一成语的来历与古代科举制无关?()A. 金榜题名B. 连中三元C. 名落孙山D. 卧薪尝胆【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是否定式的选择题。

依据题干关键词“与古代科举制无关”,结合课本所学,春秋末年江南的吴国和越过进行争霸战争。

武王夫差大败越国,越王勾践被迫向吴王称臣。

勾践立志雪耻,卧薪尝胆,发愤图强,最终灭掉了吴国。

隋朝创立科举制。

D项符合题意;唐朝设立进士科,考中第一名被称为状元。

科举考中的被称为金榜题名。

A项不合题意;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

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B项不合题意;名落孙山源于科举考试的失败,考试或选拔未被录取。

C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科举制的知识,难度适中。

学生还需掌握科举制的发展历程:开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倒退于明朝,被废除于清朝末年。

3. 近代学者王仲麟说:“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

“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A. 西周实行分封制B. 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答案】B【解析】【分析】据“中国历史上实际的大一统,直到此时才得以正式实现,这的确是政治上一大改革”可知,“政治上一大改革”指的是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21)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21)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含解析)(21)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6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3.第I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题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 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A. 国家产生B. 文明起源C. 政权分立D. 社会转型【答案】D【解析】依据图片所给信息“春秋战国”、“大科技:铁器牛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个体生产成为可能。

新兴地主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引发了社会大变革。

战国时期,各国为了富国强兵,实行变法改革,通过变法改革,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和个体小农经济制,封建制度逐步确立起来,社会制度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D项符合题意;A项是夏商周时期的特征;B项是远古人类时期的时代特征;C项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

由此可知ABC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抓住信息“春秋战国”、“大科技:铁器牛耕”是解题的关键,需熟悉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背景,需熟悉战国时期各国变法的过程和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器和牛耕的推广,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推动了社会制度发生变革。

新兴的地主阶级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掀起了变法运动。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6年福州市初中毕业会考、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历史试题(全卷共6页,五大题,3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考试形式:开卷) 友情提示:请把所有答案填写(涂)在答题卡上,请不要错位、越界答题!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 考生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填涂所选答案的字母}1.了解历史离不开文字记载。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A.甲骨文B.金文C.小篆D.隶书2.图1所示的工程至今仍发挥着防洪灌溉的作用,该工程是A.都江堰B.灵渠C.大运河D.通惠河3.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

“他”是A.秦始呈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4.这一制度创立于陏朝,由国家设立科目,定期举行统一考试来选拔官吏。

该制度是A.禅让制B.分封制C.科举制D.行省制5.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这一过程最后完成于A.西汉B.唐朝C.南宋D.明朝6.适合作为图2名称的是A.丝绸之路示意图B.佛教传播路线图C.唐朝对外交通路线图D.郑和下西洋路线阁7.《重寻近代中国》一书中写道:“这个条约对中国的玻大影响不是赔款,不是割让香港(岛),而是五口通商。

"“这个条约"是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8.1866年,左宗棠在马尾看到了一个天然良港,他在这里创办了福州船政局。

这一历史亊件发生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C.新文化运动时期D.五四爱国运动时期9.1949年4月,毛泽东主席得知某战役胜利的消息时,欣然写下著名诗篇《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该战役是A.辽沈战役B.淮海战役C.平津战役D.渡江战役10.张謇是中国近代的著名实业家、近代濡商的典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8 春秋争霸
聚焦考点☆温习理解
一、春秋著名的霸主: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等。

二、齐桓公称霸:
1.原因:地理上,齐国在今山东北部,盛产鱼盐,经济富庶,是东方的一个大国;政治上,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同时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口号扩充疆界。

2.时间:公元前7世纪中期。

3.方式:召集诸侯会盟,会盟地点是葵丘。

4.齐桓公的地位: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

三、晋楚争霸:
1. 晋文公称霸(公元前7世纪后期):决定性战役:城濮之战(,晋楚之间,退避三舍)
原因:晋文公整顿内政,发展生产,训练军队,晋国很快成为北方一大强国。

2.楚庄王称霸:后来,楚庄王打败晋军,做了中原霸主。

四、春秋争霸的影响:
(1)消极影响: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

(2)积极影响: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为日后统一奠定了基础。

五、春秋争霸的启示:春秋争霸的实质是诸侯争夺权利,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战。

诸侯争霸虽然带来种种灾难,但利于国家的统一。

【知识拓展】管仲改革
内容:“相地而衰征”,就是把田地按土质好坏,产量多少分为若干等级,按等级高低,征取数量不等的实物税,从而增加了国家的赋税收入,客观上打破了井田的界限,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这些实际上都是承认了私田的合法性;“作内政而寓军令”,就是把居民的组织和军队的编制统一起来;士农工商分居,职业世代相传,保证了社会生产,也避免人们因谋职业而使社会动荡不安。

管仲的变法,虽然使齐国迅速发展,国力强盛,外交策略也相当成功,恩威并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