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含答案)

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一、默写(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名句默写,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用夸张的手法写出箫声幽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2)《归园田居》中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作者渴望归隐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3)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中表达对死生的态度的两句是: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5.0分)2.下列各组词语中的注音及字形无误的一项是()A. 窈然(yǎo)归咎庐冢(zhǒng)陨身不恤B. 喋血(dié)匏樽谣诼(zhuó)桂棹兰桨C. 踯躅(zhú)缪误愀然(qiǎo)将子无怒(qiāng)D. 裙裾(jū)聆俜自缢(yì)朝谇(suì)夕替3.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解释都正确的一项是()A. 遗.(赠送)施以我贿.(财物)迁何时可掇.(拾取)趣.(趋向)舍万殊B. 溘.(突然)死余心信.(确实)芳余心可惩.(惩罚)自我徂.(往)尔C. 羁.(笼子)鸟赍.(赠送)钱忍尤.(责骂)攘诟躬自悼.(哀悼)矣D. 始适.(女子出嫁)谢.(道歉)后世人渐.(溅湿)车帷裳致.(招致)不厚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的成语,语意最贴切的一组是()①事前有周密的规则,遇事有果敢的决心,就不至于左右为难了。
②要创佳绩,就必须大胆革新,勇于实践,克制的保守思想。
③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而应该勇猛前进。
④在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应该坚决地舍弃个人利益,决不应该。
A. 举棋不定畏缩不前畏首畏尾犹豫不决B. 畏首畏尾犹豫不决举棋不定畏缩不前C. 举棋不定畏首畏尾畏缩不前犹豫不决D. 畏缩不前举棋不定犹豫不决畏首畏尾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2010年11月12日,第16届亚洲运动会开幕式将在广州海心沙岛隆重举行,各大报纸届时都将对亚运会开幕式在显著位置作详细报道。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李双三 庄 园 赵 娜 王 宠 审题人:孙国勇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II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150分钟。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起初,清明只是一种提示春耕的节气的名称,它是怎样变成祭奠先人的节日的呢?这不能不从清明前两天(也有说前一天)的寒食节说起。
寒食节在清明成为节日前,承载着国人祭奠古圣先贤的职能,溯其源,可直追两千六百多年前春秋时代晋国的一个人物——介子推。
传说,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预先做好的熟食(冷食),以此纪念介子推。
其实,从历史的实际来看,禁火冷食是中国古人改火习俗的遗迹。
原始社会,钻木取火,换取新火种是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暮春三月正值改火,人们在新火未到的这一天,要禁止生火,食用冷食,相沿成习,遂成寒食风俗。
从节日的起源看,寒食节与祭祀祖先并无关系,早在寒食节出现之前,古人就有祭奠先人的习俗。
起初,有人去世时,只挖墓坑安葬,不筑坟丘,祭祀主要在宗庙进行;后来,墓穴上要堆起一个坟头,可以让子孙后代记住先人埋葬的地方,墓祭由此有了物质的依托,这大概发生于春秋后期。
战国时期,墓祭的风气逐渐浓厚起来,但是,一直到汉代,人们扫墓祭祖并无固定的日子。
进入唐代,民间逐渐兴起集中在寒食节祭扫的风气,唐朝的统治者于开元二十年(732年)将寒食扫墓以法令的形式确立下来,并将之列入五礼。
由于清明距寒食节很近,人们便常常将扫墓沿至清明。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朝廷鉴于民间扫墓寒食、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下诏准许“寒食通清明四日为假”,从这时起清明开始具有某种国家法定节日的色彩。
宋元时期,人们在祭扫坟墓时,越来越流行焚烧纸钱。
因寒食节期间禁火,焚烧纸钱的行为只能在清明进行。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6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互联网的下半场规则由谁来定当前,整个网络空间的重心已经开始转移了,大的格局正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以美国为中心,以发达国家为重点,逐渐转变为以发展中国家、以中国为中心的新阶段。
当然,接下来的动力在我们这里,势能还在美国那里,像苹果在高端市场很长时间都会有竞争力,我们目前不可能去超越它,但是在中低端市场,我们有华为、小米这样的企业,苹果肯定没法和我们竞争。
所以中美在网络空间会形成一个错位竞争,实际上也是互补的,而且无论从产业还是从能力上,包括规则制定,基本将是中美两国主导整个网络空间。
而且美国主流IT企业以后的中国市场收入会超过美国本土市场收入,这些也都是我们的筹码。
未来会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它有它的优势,我们也有我们的优势,这样就可以进行比较对等的博弈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型大国关系。
网络空间话语权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美国在上半场制定的规则和下半场的规则可能会有相当大的不同。
上半场的规则以发达国家为中心,基本上以英语网民和西方价值观为主导。
在发展中国家也基本上是高收入、高教育水平和高科技素养的“三高”群体,有着相对的一致性。
而下半场的主力是新兴国家,它们的经济水平和教育水平,包括网络使用的行为和习惯以及这些网民的文化背景,和上半场是完全不一样的。
主要是低收入、低教育水平和低科技素养的“三低”群体。
这个群体多元而复杂,他们使用互联网的行为特性和需求偏好,与上半场的群体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
美国还希望下半场的30亿网民能够接受上半场的规则,但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目前的网络空间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权利地位完全不对等。
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下一个30亿网民的代表,应该倡导一种有利于互联网全球化的新规则,让全球的每一个人都能够进入到网络时代。
吉林省实验中学—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会员独享】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释道互补与心态和合对于和合文化,可以从多角度来解读。
有人从中读出一种文化战略,有人从中读出一种社会理想,都讲出了一番道理。
我别出心裁,想把合和文化解读为一种健全的心态。
在我看来,“和合”一词中的“合”,应该是指人的多种精神诉求的集合。
道理很简单,只有在具备两个以上要素的情况下,才能谈得上“合”;倘若只是单一要素,根本就谈不上“合”了。
多种要素凑在一起,有可能发生冲突,也未必就一定发生冲突。
即便发生冲突,也未尝不可以化解。
成功地化解冲突,便进入了“和”的状态。
所谓“和”,应该是指多样性的统一,是指冲突的化解。
显而易见,这种意义上的“和”,有别于“同”,故而孔子力主“和而不同”。
要想把人的多方面的精神需求统一起来、协调起来,进入“和”的心态,绝非易事,仅靠一种学说,显然也是不可能做到的,必须综合运用多种学说。
在传统文化资源中,对于和合心态的养成,儒释道三家都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三教分别满足中国人精神生活中某方面的需要,帮助人们养成和合的心态。
儒家的精神趣旨,可以概括成三个字,那就是“拿得起”;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有为”;用一个字来概括,那就是“张”。
儒家主张立德、立功、立言,主张干事,主张积极有为。
道家的精神趣旨是“想得开”;用两个字来说,叫做“无为”;用一个字来说,叫做“弛”。
道家的趣旨与儒家似乎相反,实际上互为补充。
学会紧张,是一门学问;学会放松,同样也是一门学问: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可缺少的。
佛教精神趣旨是“放得下”。
用一个字来说,那就是“空”。
用佛教的术语说,“放得下”就是看破红尘,把精神追求的目标定位在彼岸的极乐世界。
儒道两家是中国固有的学问,主要是讲人生哲学。
儒家告诉人如何堂堂正正地度过一生,道家则告诉人如何轻轻松松地度过一生,至于人死后怎样,两家都不怎么在意。
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吉林省吉林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相同的一项是()A . 游于三辅,因入京师秦时与臣游B . 中有都柱,傍行八道顷撰其遗文,都为一集C .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D . 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复举剑拟之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计划始行,卒受大戮B . 韩厥告赵朔趣亡C . 程婴卒与俱匿山中D . 召有司案图3. (2分) (2017高二上·华安月考) 下列各句中,加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 . 依乎天理B . 而刀刃者无厚C . 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D . 视为止,行为迟4. (2分)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句是()A . 瑞脑销金兽B . 东篱把酒黄昏后C . 帘卷西风D . 人比黄花瘦5.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活用类型不相同的一组是()A . 左,乃陷大泽中马童面之B . 项王则夜起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C . 直夜溃围南出令诸君知天亡我D . 项王军壁垓下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6. (2分)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 “遂通五经,贯六艺”中“五经”是指:诗、书、礼、易、左传;“六艺”是指:礼、乐、射、御、书、数。
B . 《两都赋》的作者是张衡,《二京赋》的作者是班固。
二都与两京都指长安和洛阳。
C . “拜、迁、转、徙”都是指调动官职。
D . 《后汉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被称为“四史”。
7. (2分)下列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朱自清,字佩弦,号秋实。
朱自清写《荷塘月色》时,正值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B . 楚辞,原指楚地歌辞,经屈原再创造,成为一种风格独特的新诗体。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模块检测与评估试题(一)(含解析)新人教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模块检测与评估(一)语文试题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遒.(qiú)劲彷.徨(fáng)漫溯.(shuò)百舸.(gě)争流B.菲薄..(fěi bó)瓦菲.(fēi)绯.红(fēi)长歌当.(dàng)哭C.浸渍.(zè)桀骜..(tuí pǐ)殒.(yǔn)身不..(jié ào)颓圮恤.(xù)D.嗔.目(chēn) 箕.踞(jī) 忤.视(wǔ) 挥斥方遒.(qióng)2.下列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苍茫峥嵘笙萧惆怅慷概B.麦糟班斓碟血黯然徘徊C.寥落租赁屠戳和霭洋溢D.羽翼犒劳偏袒拜谒忸怩3.对下列语句所使用的修辞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粪土当年万户侯”,“万户侯”是比喻大军阀、大地主、大官僚。
B.“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把“金柳”比喻为“新娘”,表现了诗人重回康桥的无限欢喜和对母校的极度眷恋。
C.“稍有人心者,谁也不会料到有这样的罗网”,“罗网”借代阴谋,以此揭露敌人的残暴。
D.“中国军人的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的惩创学生的武功”,运用了反语和反复的修辞手法,揭示了中国军人和八国联军相互勾结惩创学生的罪行。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错误的一项是()A.“党风正则民风好,政风纯则社风清”,“激浊扬清....,重塑党风”将成为未来全社会的主旋律。
B.商务部部长陈德铭28日在《财经》年会上演讲时表示,希望各国彻底摒弃“以邻为...壑.”“独善其身”的观念和做法,共同推动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发展。
C.学校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校庆期间,海内外各界校友济济一堂....,他们有事业有成的名人学者,也有过着平凡生活的普通市民,他们共聚母校,回忆着过往的生活,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吉林省实验中学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学科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诸君多自预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见,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终南捷径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当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⒄。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担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吉林省实验中学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高一 语文试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古代女子以黛画眉,故称黛眉。
宋词中对于眉毛的描写非常多,《全宋词》中“眉”字出现的次数达到一千五百零九次。
从审美学上来看,眉毛在人的面庞上的作用不容忽视,往往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在一首诗词作品中,对于眉黛的描写,能体现女子的美貌动人。
“层波潋滟远山横,一笑一倾城”(柳永《少年游》)描写了一个漂亮的歌女,眉毛像远山一样,眼波流转,千娇百媚。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晏几道《生查子》)也是通过描写远山眉、细柳腰,向读者展示出了女子的美貌。
宋人认为,眉毛是很好的表现情感的工具。
通过对眉黛的描写,还可以表现委婉细腻的情感。
宋代词人陈三聘在《鹧鸪天》中写道“春愁何事点眉山”,把女子画眉和春愁结合在了一起。
同样用眉黛来表示愁情的,还有如“金缕歌中眉黛皱。
多少闲愁,借与伤春瘦”(石孝友《蝶恋花》)以及“眉黛只供愁,羞见双鸳鸯字”(贺铸《忆仙姿》)。
可以看出,宋词中关于眉的描写,很多时候都和“愁绪”这个意象联系在一起。
眉黛代表女子,以眉而写愁绪,体现了古代女子的惆怅心理和孤苦命运。
欧阳修的《诉衷情·眉意》中有这样的词句:“都缘自有离恨,故画作、远山长。
”“远山”指的是北宋时期十分流行的一种眉形画法——“远山眉”,即眉毛细长而舒扬,颜色略淡。
古人常以山水来表达离别之意,歌女画眉作“远山长”,表明了她内心的凄苦之情,因为她“自有离恨”,故而将眉毛化作远山之形。
“花黄”也称“花子”“额黄”,是古代妇女面部的一种额饰。
它用彩色光纸、绸罗、云母片、蝉翼、蜻蜓翅乃至鱼骨等为原料,染成金黄、霁红或翠绿等色,剪作花、鸟、鱼等形,粘贴于额头、酒靥、嘴角、鬓边等处。
《木兰辞》中描写木兰得胜归家,换回女儿装的场景为“对镜贴花黄”,说明南北朝时期,在脸上贴装饰物,已然成为一种风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1)-(8)题选做6题,(9)(10)必做)
【小题1】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小题2】,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小题3】,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小题4】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小题5】子曰:“岁寒,。
”(《论语子罕》)
【小题6】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
(杜甫《春望》)
【小题7】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小题8】只恐双溪舴艋舟,。
(李清照《武陵春》)
【小题9】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一词中,直接抒发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句子是“ __________,
【小题10】请写出古诗文中描写声音的句子。
(连续两句)
2.默写下列诗文中的名句。
(10分)
【小题1】江山如此多娇,。
(毛泽东《沁园春·雪》)
【小题2】鸡声茅店月,。
(温庭筠《商山早行》)
【小题3】 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
(刘方平《月夜》)
【小题4】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小题5】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小题6】__________,燕然未勒归无计。
(范仲淹《渔家傲》)
【小题7】《观刈麦》诗中与“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同样表现隐含的矛盾心理的诗句是 __________,。
【小题8】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这句话表达了对梅花虽遭摧残,却仍保持高洁、坚贞品格的赞颂。
1.说明文阅读(共8分)
醴陵瓷
①釉下彩瓷是中国汉族传统的陶瓷装饰艺术,尤其是醴陵出产的釉下彩瓷,在世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②过去,醴陵瓷器只是用单一的氧化钴(俗称土墨)作彩饰原料,手工描绘粗犷花草图案后,施釉覆盖,烧成釉下青花瓷。
1907年至1908年,湖南瓷业学堂研制出草青、海碧、艳黑、赭色和玛瑙红等多种釉下颜料。
湖南瓷业制造公司的绘画名师和瓷业学堂陶画班的毕业生,经过反复研制,采用自制釉下色料,运用国画双勾分水填色和“三烧制”法,生产出令人耳目一新的釉下五彩瓷器。
③釉下五彩瓷器瓷质细腻,画工精美,清新雅丽,别具一格,釉层下五彩缤纷,呈现出栩栩如生的画面,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使用价值。
它的问世,立即得到业内人士和国内外舆论的极大关注和好评。
④醴陵釉下五彩瓷是新生的陶瓷品种,清末民初醴陵釉下五彩瓷的烧造前后不过20余年,由于生逢乱世,作品覆盖面不宽,精品罕见,传世作品不过400余件。
故宫博物馆的醴陵釉下五彩瓷仅7件,湖南省博物馆收藏的精品也不过17件。
醴陵釉下五彩瓷有着独特的艺术之美。
造型富于变化,而趋于活泼。
一般的花瓶器型墨守成规,而醴陵釉下五彩瓷却经常将传统的器形和其他外来的造型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而且,绝没有大红大紫之类的炫目色彩,淡雅之中透出高贵的气质。
⑤一件釉下五彩瓷的制作工艺流程极其繁琐与复杂,且难度极高。
首先选用上等的优质瓷泥做胚胎,在成型前对瓷泥进行沉淀、滤渣、吸铁等工序,以保证瓷泥不参杂其他杂质。
而真正的成型则需要艺人将瓷体打磨的十分轻薄与平滑,其工序全凭艺人们的手感操作,非具有十多年制作经验的技工不能胜任。
它的彩绘用色颜料来自于釉原料、稀土和有色金属矿物质,其中一些颜料中还含有黄金等贵重金属,十分珍贵。
由于釉下五彩瓷是直接在毛坯上作画,让色料饰于胎釉之上这对画师技艺要求就非常之高。
烧制前的祭奠窑神更是必不可少的仪式,因为绘制好的瓷体要经过1370℃左右的高温烧制而成。
由于是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技术上很难把握,仿佛火中取宝一般,成品率不到70%。
即便如此还只有个别瓷场能够烧制。
【小题1】根据文章,说说烧造初期的醴陵釉下五彩瓷存世作品不多的原因是什么?(4分)【小题2】阅读链接材料,完成后面问题。
(共4分)
【连接材料】
釉下彩瓷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八世纪的中唐时期,湖南长沙窑首创了高温釉下彩绘的新技术,但其胎质和瓷釉都较浑厚朴实。
长沙窑有釉下褐彩、釉下绿彩等品种,这些品种都是单彩或双彩。
长沙窑瓷器的历史也很短,文献中少有提到宋代以后的长沙窑瓷器。
2012年6月,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专家齐聚长沙,共商长沙铜官窑的复兴大计。
会议最后形成了“长沙窑复兴计划”。
该计划通过一系列举措,发掘长沙窑千年陶瓷历史文化,继承和创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长沙铜官窑陶瓷烧制技艺,传播千年瓷都文明,培养和聚集陶艺人才,复兴长沙窑。
(1)结合文章和链接材料,说说长沙铜官窑和醴陵瓷工艺上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分别是什么?(3分)
(2)结合文章第②段的内容,说说“长沙窑复兴”可以从中获得什么借鉴?(1分)
1.阅读下面两个片段,回答相关问题、
(一)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节选自《鱼我所欲也》)
(二)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①以为养②。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以行③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④也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节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廪丘:地名。
②养:供养之地。
③未之行:没有采纳我的主张。
④丘:孔子,名丘。
【小题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万钟于我何加焉何加:
(2)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
(3)景公致廪丘致:
(4)孔子辞不受辞: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
(1)是亦不可以已乎?
(2)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小题3】文段(一)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小题4】孔子为什么不肯接受景公赐给他的供养之地呢?请用文段(一)中的语句回答。
【小题5】如果我们想要充实甲文的内容,使论证更有力,你认为乙文可以吗?为什么?
1.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回答下列问题。
(4分)
寒塘
[唐] 赵嘏(jiǎ)
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
【小题1】仔细阅读一二句,用词语概括出秋水的特点。
(2分)
【小题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2.山园小梅(6分)
林逋
众芳摇落①独暄妍②,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③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④。
幸有微吟⑤可相狎⑥,不须檀板共金樽⑦。
注释:①众芳摇落:百花凋谢。
②暄妍:明媚美丽。
③霜禽:冬天的禽鸟。
④合断魂:一定会喜爱得要命。
⑤微吟:低声地吟唱。
这里指作诗。
⑥狎: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⑦不须檀板共金樽:用不着俗人敲着檀板唱歌、执着金杯饮酒来凑趣。
【小题1】这首诗的首联直接抒发了作者对梅花的赞赏,其中“_______”和“______”两个字突出了梅花不同凡响的性格和与众不同的生活环境。
(2分)
【小题2】请对这首诗的颔联进行赏析。
(2分)
【小题3】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1.作文。
(60分)
请你以“别样的假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答题纸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⑤卷面整洁,书写工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