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感病树体内松材线虫分布规律初探

合集下载

关于开展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的通知-大连市林业局

关于开展辽宁省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工作的通知-大连市林业局

大连市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方案第一部分松材线虫病概况1 松材线虫病简介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 Nickle)寄生在松树体内所引起,是松树的一种毁灭性流行病,也是世界上最具危险性的森林病害。

1.1分布与危害危害:松材线虫通过媒介昆虫(松褐天牛)补充营养的伤口进入木质部,寄生在树脂道中。

在大量繁殖的过程中,移动并逐渐遍及全株,造成植株失水,树脂分泌急剧减少和停止,表现出来的外部症状是针叶陆续变为黄褐色乃至红褐色,萎蔫,在嫩枝上可见松褐天牛啃食树皮的痕迹。

后期表现为针叶黄褐色至红褐色,整株死亡。

林间松材线虫病的初发病时间一般在5月底至6月初,7、8月份是松材线虫病的发病高峰。

由于寄主植物感染该病40天后,即可能死亡,而从发病到整片松林毁灭,只需3~5年的时间。

而且松材线虫外形极小,肉眼无法辨别,主要危害松树和其他针叶树。

该病危害的毁灭性在于:致病力强,寄主死亡速度快;传播快,且常常猝不及防;一旦发生,治理难度大。

分布:松材线虫病的适生范围约在北纬40°以南和东经100°以东广大地区,主要指辽宁大连、山海关、北京一线以南,太行山、秦岭、岷山、邛崃山和横断山脉以东,还包括西藏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察隅地区。

据国家林业局公告,截至2013年1月,我国已有15个省(区、市)的179个县(市、区)为松材线虫病疫区。

在国外该病害分布于日本、韩国、美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欧洲的希腊和葡萄牙等国。

1.2 寄主松材线虫病主要危害黑松、马尾松、黄松、赤松、海岸松和黄山松等松属植物,还能危害华山松、油松、红松和樟子松等。

1.3主要形态特征形态特征:成虫唇区高,和身体连接处有缢缩。

口针基部有小的膨大。

食道腺模糊、纤细,其长度相当于宽的3-4倍,于背面覆盖肠。

排泄孔位于食道和肠交界处的对面。

半月体明显,位于排泄孔后相当于2/3体宽的距离处。

雌虫阴门宽,上阴唇长,向下覆盖。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袭而引起的病害。

该病害在世界各地广泛分布,对松树造成极大的危害,其发生逐渐增多,已经成为制约森林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因此,对于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做好相应的研究和防治措施是极为必要的。

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袭松树而引起的病害。

松材线虫属于线虫门,是一种微小的蛔虫,体长大约为0.6-1.2毫米,只有0.020.03毫米左右的宽度,在显微镜下可以看到其长长的身体和薄薄的头部,具有极强的侵袭性和传染性。

松材线虫有两种生活史,一种是在松树上繁殖、寄生,另一种是在针叶树上的状龙虫(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体内,寄生于其卵巢内部,利用其产生的松树切口内分泌的物质来吸收养分,然后以卵巢为食,杀死宿主状龙虫。

一旦状龙虫死亡,松材线虫会离开其体内,移动到松树上,寻找下一个寄主,然后感染其内部发展和繁殖。

防治措施:1. 合理土地利用:丰富多样的林草植被能够增强森林的生态功能,阻断松材线虫性蚜子、状龙虫等在林内的蔓延。

2. 早期防治:及早发现松材线虫病害的蔓延趋势,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可以有效防止病害的发展。

3. 加强林区检疫:在林区进出口做好病害检疫工作,避免病虫害的传播。

4. 定期检测:对林区进行定期的检测和摸底调查,发现病虫害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防治。

5. 进行灭松材线虫生物学措施:采用生物防治措施,选用笼罩剂、毒奶油等方法灭松材线虫。

总之,要知道松材线虫病就是因为病虫害寄生在松树上而导致的,严重影响森林的生态系统,危及了国家森林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

因此,对于松树的生长和发展应该加以重视,并且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保护好松树,从而保护好森林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侵入松树内部所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松树疾病,严重影响了松树的生长和发展,给林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松材线虫病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分布,对林业经济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

为了防止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有效的防治措施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就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一、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1. 气候条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蔓延受气候条件的影响较大。

通常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松树更容易受到松材线虫的侵害。

特别是在夏季高温潮湿的情况下,松材线虫容易对松树造成危害。

2. 病原侵入:松材线虫通过松树的伤口侵入并繁殖,导致松树内部组织受损,从而形成病害。

常见的松树伤口包括病虫害造成的伤口、人为造成的伤口以及自然环境造成的伤口,如冰雹、风雨等。

3. 松树抗性:松树品种的抗性也是影响松材线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一些松树品种对松材线虫有较强的抗性,能够抵御松材线虫的侵害,而一些品种则容易受到侵害。

4. 环境因素:松树生长环境的改变也会影响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例如土壤酸碱度、水分和养分条件的改变都会影响松树的健康状况,从而影响松材线虫的侵害程度。

二、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措施1. 剪除病树:对于已经感染松材线虫病的松树,应尽早剪除,以防止病害的扩散。

对于周围的健康松树也应加强检查,及时发现有病树立即剪除,以减少病害的传播。

2. 增强松树抗性:通过选育抗病性强的松树品种,或者通过培育松树品种的抗病性,以增强松树对松材线虫的抵抗能力,减少病害发生的可能性。

3. 加强病虫害防治:定期对松树进行病虫害防治工作,除草、灭虫,剪除枯枝败叶等,保持松树生长环境的清洁和整洁,减少外部因素的侵害。

4. 合理管理林地:对于林地的管理要合理规划,合理布局,保持林地的透风通风,减少病害的发生。

对于土壤肥力的管理,通过施肥、改良土壤等措施,增强松树的健康状况,减少松材线虫病的发生。

5. 加强监测:定期对松树进行病害监测和检测,及时发现病害,加强治理,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

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探讨

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探讨

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探讨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引起的一种极具破坏力的病害,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引起森林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病害之一。

其分布和为害范围广泛,给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这一病害,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平衡。

一、松材线虫病的分布为害情况松材线虫病主要分布于温带地区,全球主要侵害松树。

在我国,松材线虫病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华北地区,其中又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等省份为主要发病区域。

这些地区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松材线虫的繁殖和生长,因此病害的发生率较高。

松材线虫病的为害范围也相当广泛,它不仅对松树造成直接的危害,还可以通过媒介昆虫传播,向周围健康的松树传播病害。

当松树被松材线虫侵害后,会出现因供水不足而导致干枝死。

如果病害严重时,很容易引发区域性的森林大面积衰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生态影响。

二、松材线虫病的防治对策1. 森林病虫害监测对于松材线虫病的防治,首先要进行病虫害监测。

这就需要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病害的发生动态和分布范围,以便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监测的主要内容包括对可能的寄主植物进行调查,检测受害树木,采集虫体进行病原学检测等。

2. 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控制松材线虫病的手段。

可以利用一些天敌和寄生病原来控制松材线虫的数量,如肯氏松材线虫和松褐天敌等。

通过释放大量天敌和寄生病原体可以有效地降低松材线虫的种群数量,从而达到控制病害的目的。

3. 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防治措施。

可以利用杀线虫剂喷洒在受害树干表面,或者用插剂注射的方式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剂有氯菊酯、丙环菊酯、溴敌隆等。

在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要注意不伤害其他有益昆虫和环境,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使用药剂,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物理防治也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利用高温、低温或高压等物理因素将松材线虫杀死。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是由松材线虫引起的一种破坏性病害,对松树造成严重危害。

本文将对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简要的讨论。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

松材线虫有多个传播途径,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通过松木疏水组织。

当枯死、受伤或过熟的松木暴露在外界环境中时,松材线虫可以进入木材内部。

松材线虫还可以通过短距离飞行传播,通过昆虫媒介传播等途径传播。

松材线虫可以在木材内部繁殖,并引起松木内踪形成。

松材线虫会在松木内部钻孔,破坏木质部分的组织,并分泌毒素引起木材褐变,从而导致松木的衰弱和死亡。

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措施主要包括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两种。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其他生物对松材线虫进行控制。

目前常用的生物防治方法是利用天敌寄生线虫、捕杀线虫和捕食线虫进行生物防治。

这些天敌对松材线虫有天然的控制作用,可以有效地减少线虫的数量和传播速度。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对松材线虫进行控制。

常用的物理防治方法包括热处理、冷冻处理和高压处理等。

热处理是通过加热松木,使松材线虫被杀死。

冷冻处理是将松木暴露在寒冷环境中,杀死松材线虫。

高压处理是将松木暴露在高压环境中,压死松材线虫。

除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外,还可以采取一些文化防治措施和化学防治措施。

文化防治是通过加强林木的管理和护理,改善林地环境,提高树木的抵抗力,减少松木的伤口和衰弱程度,从而降低松材线虫的发生。

化学防治是指使用杀虫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虫剂包括氢化物、有机磷杀虫剂和杀虫活性蛋白等。

使用化学防治措施时,需要注意使用剂量和方法,以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在实际防治工作中,应综合运用上述各种防治措施,并结合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防治策略。

在林区管理中,可以优化林木结构,减少松木的密度和间距,提高松木的生长环境,减少松木的受损程度;定期清理林区,清除枯死松木和病虫源,减少病害传播的可能性;加强害虫监测和病害预警工作,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以便采取及时的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

浅谈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及防治措施松材线虫病是一种由线虫引起的松树疾病。

线虫寄生在松树内部的木质部分,对松树造成严重的破坏。

本文将就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浅谈。

松材线虫容易在松树林中传播,这是由于线虫能够迅速繁殖并在潮湿的环境中生存。

线虫通过松树的根系进入松树内部,寄生在木质部分,并以木质部分为食物。

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和传播与多种因素有关。

环境因素是影响松材线虫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潮湿的环境是线虫生存和繁殖的理想条件。

松树林的密度也会影响线虫的传播速度。

密木林容易造成线虫在松树之间的传播,导致疫情蔓延。

人为因素也是松材线虫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人类活动如驱避松树、松木采伐、松木运输等都可能引起松材线虫的传播。

如果搬运过程中传播了被感染的木材,很容易导致线虫疫情的扩散。

松材线虫病对松树的破坏是巨大的。

病虫害会导致松树发黄、枯萎和死亡。

严重感染的松树在倒木后,树体内部会出现明显的蓝黑色腐朽斑点,且有特殊气味,这是线虫活动导致的。

如果线虫感染了健康的松树,可以迅速导致松树死亡,给松林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为了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

要加强松树林的管理。

定期巡查松树林,及时发现病虫害情况,防止其进一步传播。

要加强对松木的检疫措施。

在松木运输过程中,应对木材进行全面的检查,确保没有感染线虫的木材。

可以组织病虫害防治宣传。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人们对松材线虫病的认识和了解,加强对病虫害的预防意识。

可以开展松材线虫病的防治技术研究,探索更有效的防治方法。

研究杀线虫剂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寻找相应的生物防治手段,以减轻病虫害对松树林的破坏。

松材线虫病是一种对松树林产生严重威胁的病虫害。

在防治松材线虫病过程中,需要加强松树林的管理,加强对松木的检疫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同时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松材线虫病提供支持。

这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松林资源,确保松树的健康生长。

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林分发病规律研究

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林分发病规律研究
的表现症状、发病 时 间、发 病 高 发 期 时 间、林 分 内 疫
木分布规律等发病规 律 尚 不 明 确,通 过 2 年 的 固 定
1.
2.
1 固 定 标 准 木 观 测 方 法. 在 试 验 地 内 选 取 比
漆,每 2 周观测一次,拍照并详细记录每株树木是否
有枯枝,枯 枝 的 位 置 与 比 例,标 准 木 若 出 现 枯 萎 症
第 6 期(总第 163 期)
中 国 林 副 特 产
2019 年 12 月
Fo
r
e
s
tBy
GPr
oduc
tandSpe
c
i
a
l
i
t
nCh
i
na
yi
No
6(
To
t
a
lNo
163)
De
c.
2019

:
DOI.
首次发现松材线虫病.通过 2 年的固定标准木观察 试 验 和 随 机 林 木 观 察 试 验,结 果 表 明:大 连 地 区 松 材 线 虫 病 在
林分内发生的时间是 4 月到 10 月,
7、
8 月是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的高发时期.大连地区的感病松树在林 分 内 呈 点
状分布,表现的典型症状为整株失绿、针叶黄化,树脂停止分泌.这种典型症状可 以 作 为 大 连 地 区 松 材 线 虫 病 的 一
线虫感病松树 69 株,松材线虫病发生时间从 4 月到
仅有 15 天左右的 时 间. 针 叶 枯 死 过 程 为 从 针 叶 基
10 月(见图 3),
4 月 发 生 感 病 松 树 2 株,
5月发生3
叶基部萎蔫,针叶的上半部分还未完全失水,因重力

大连市松材线虫病典型发生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

大连市松材线虫病典型发生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
2019 年 第6期
辽宁林业科技
Journal of Liaoning Forestry Science & Technology
2019 №6
大连市松材线虫病典型发生区
松墨天牛种群动态
李霜雯 1,吕晓亮 1,田宇明 1,王 珏 1,张 波 2
(1. 大连市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辽宁 大连 116023;2. 大连市中山区城区建设服务中心,辽宁
收稿日期:2019-10-10 作者简介:李霜雯,工程师,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E-mail:beike1223@。
— 20 —
第6期
李霜雯等:大连市松材线虫病典型发生区松墨天牛种群动态
2019 年
染过程中,松墨天牛起着携带、传播和协助病原侵 入寄主的关键性作用。为此,通过调查弄清松墨天 牛的种群动态,旨在为科学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依 据 。 [2-4]
大连位于辽宁省辽东半岛南端,地处黄渤海之 滨,背依中国东北腹地,是中国东部沿海重要的经 济、贸易、港口、工业、旅游城市。环境绝佳,冬无严 寒,夏无酷暑,有“东北之窗”和“浪漫之都”的美称。 2017 年大连首次被确认为松材线虫病疫区(国家林
业局公告 2017 年 4 号),来势迅猛,给林业资源和经 济 发 展 带 来 了 严 重 损 失 。 松 墨 天 牛 Monochamus alternatus 为天牛科墨天牛属的一种昆虫,是我国松 树的重要蛀干害虫,也是松树的毁灭性病害松材线 虫病的主要媒介昆虫[1]。在松材线虫病的扩散和侵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设在大连市两处典型发生区域,甘井子
区翡翠春城样地和中山区样地。翡翠春城样地位 于甘井子区翡翠春城小区北山,坡向为南坡,坡位 中下部,为黑松纯林,林龄 40 a,平均树高 16 m,平 均胸径 20 cm。中山区样地位于中山区卡纳意乡小 区北山南坡坡顶,黑松纯林,林龄 35 a,平均树高 12 m, 平均胸径 15 cm。 1.2 试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感病树体内松材线虫分布规律初探
作者:吕晓亮田宇明张晓放吕菲
来源:《农家科技》2020年第01期
摘要:松材线虫病发生后,松材线虫各龄虫体在感病树体内不断运动、繁殖、扩散的过程伴随着树势衰弱直至死亡,研究感病树体内松材线虫的分布规律,对于分析掌握松材线虫病的为害过程,提高疫病防控效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大连;松材线虫;感病树体;分布规律
一、研究背景
2016年10月,大连市沙河口区大顶山发现松材线虫病危害情况,该疫情在辽宁省属于首次发生,大连自此成为我国发生松材线虫病的最北区域。

松材线虫病的易感染树种黑松、赤松都是我市主要森林树种,疫情的发生严重威胁我市森林安全。

鉴于松材线虫病的严重危害性,该疫情引起辽宁省政府和大连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各相关部门开展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2017年6月大连市财政局下发文件,《大连地区松材线虫病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研究》正式立项。

自此,项目组依托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相关研究的技术支撑,同时从松材线虫的形态学鉴定、分子检测、感病树体线虫分布、媒介昆虫等多个方向开展研究,探索符合本地实际疫情规律的松材线虫病防治措施。

二、研究方法
从我市松材线虫病典型感病林分中,选取感病样木;将样木伐倒,自树干部分等距截取圆盘,自树冠部分四个方向侧枝截取木段;将圆盘和木段制成木屑样本,再经贝尔曼漏斗法获取含有线虫的水样;在解剖镜下查数定量水样中线虫数量,通过换算得到标准木横向、纵向等各部位线虫分布数量,据此分析总结分布规律。

1.外业调查
从中山区和沙河口区四处典型感病林分中,选取隔年枯死木、当年发病初期枯死木和当年发病晚期枯死木三种类型黑松疫木标准木共计11株,共截取树干圆盘91个、侧枝及枝梢木段143个,共制得木屑样本900个。

(1)将感病黑松样木伐倒,按立木朝向在树皮上标注南北方向,将伐倒木编号;自地面伐根0m处至树梢,按2m长度等距截取圆盘,圆盘厚度2cm左右;伐根处圆盘编为0号,伐根向树梢方向圆盘依次编号,并在截取的圆盘上标记东南西北方向。

(2)截至上部树冠部分主干较细处,取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侧枝,每个方向侧枝取基部、中部、梢部三段,在每段上分别标注朝向和部位。

2.内业检测
用外业所采圆盘和木段等样本,制取木屑样品,按照贝尔曼漏斗法进行分离,获得含线虫的水样,用于镜检计数。

(1)木屑样本制取:在直径大于10cm的圆盘上取圆心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内外共9个样品,小于10cm的圆盘上取圆心及东西南本四个方向共5个样品,侧枝每个木段制取1个样品。

将所取样品剪碎成木屑状,每份木屑样品统一保留8g。

(2)线虫水样制取:按照贝尔曼漏斗法要求操作,每份8g木屑样品均用80ml纯水浸泡,静置6~24小时后,留取漏斗下方2ml指形管中线虫提取液,即得8g木屑所含线虫的溶液2ml。

(3)样本镜检计数:将线虫水样摇匀,从上、中、下部位分别移取20μl,在解剖镜下检视计数;将三次样品所得线虫数取平均值,作为20μl溶液中的线虫数量,再据此换算出2ml最初样品溶液中线虫的总数量。

三、研究结论
1.研究结果
(1)所调查的11株样木中各部位松材线虫的数量显示:横向数量心材部分线虫分布最少,中材部分线虫分布最多,边材部分居中;纵向数量树冠上部及侧枝上线虫分布最多。

具体数据见图表1。

(2)在树干内各方向的松材线虫数量分布以南面最多,北面最少。

南>东>西>北。

具体数据见图表2。

2.结论分析
(1)松材线虫在各样木高度上的数量分布,从地径到树梢方向数量是由低到高分布。

在树木发病初期,在针叶变色刚开始褪绿时,树体内松材线虫含量不多,在針叶开始发黄后,松材线虫量大量存在。

在感病初期是不均匀分布,树体内松材线虫数量很少,随着树木枯死时间加长,松材线虫在树体内的数量急骤增多,分布也变得均匀。

(2)人工接种试验中,在2018年6月13日接种后,在10株接种树的胸径树高处,松材线虫数量的动态变化过程,可以看出在接种后的前4~5周,胸高处才有松材线虫出现,说明在松树感染松材线虫后的5周后,才能检测出松材线虫。

在接种后的第8~11周,胸高处的松材线虫含量达到高峰值,接种后的第12周后,胸高处松材线虫含量急骤减少,开始向树冠方向迁移。

见图表3。

(3)图表4和图表5为林中8月完全枯死的标准木,对这两株树体各高度和部位的松材线虫含量测量及分析,可以看出这个时期松材线虫是向树方向迁移的,这应该是松材线虫本身
的生物学特性所决定的,这与媒介昆虫松墨天牛的取食及产卵习性相关,松墨天年喜欢在树冠上部取食,并多在上部产卵繁殖。

(4)在取样时,还分别取了树皮、活针叶、枯针叶、果、枝条顶芽、侧枝、一年生细活枝、一年生细枯枝等,除树皮和针叶外,其它各部分样品均检测出松材线虫。

参考文献:
[1]吕爱华,柴希民,朱光权,王奕交.松材线虫在病木和天牛中分布特征分析[J].浙江林业科技,2001(06):46-47+54.
[2]宋鄂平,张前勇,宋太伟,冯国宣.松材线虫在受害马尾松树体内的分布及取样部位研究[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02):28-30.
[3]潘宏阳,叶建仁,吴小芹.中国松材线虫病空间分布格局[J].生态学报,2009,29(08):4325-4331.
[4]王江美,赵锦年,陈卫平,陈秀龙,张静,袁娟红.松材线虫病疫木伐桩(根)蛀干害虫种类及分布调查[J].江西林业科技,2009(03):38-40.
[5]蔡梦玲.松材线虫在树干中的分布与松墨天牛成虫历期影响因素分析[D].福建农林大学,201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