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 酶与ATP(二轮复习)

合集下载

3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酶和ATP

3高中生物二轮专题复习:酶和ATP
解析: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腺苷酸激酶也受温度影响;“腺苷酸激酶能将 ATP分子末端的磷酸基团转移至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上而形成ADP”, 故腺苷酸激酶能催化ATP水解,腺苷酸激酶极有可能是一种ATP水解酶;腺 苷酸激酶的释放会消耗ATP,会使ATP含量减少,ADP含量增加;腺苷酸激酶 为蛋白质,心肌细胞可以通过自身的核糖体合成腺苷酸激酶。
素养引领 情境命题
提升学科素养 解决实际问题
1.(2020·山东青岛模拟)如图表示一种酶与其对应底物,以下叙述错误 的是( C )
A.高温导致该酶空间结构发生改变 B.高温下该酶失活是因其活性位点与底物不吻合 C.降低至最适温度时此酶的活性位点结构能恢复 D.酶的专一性是由酶和底物的空间结构决定的
[基础回顾]
(1)ATP与ADP的相互转化
项目 所需酶
ATP的合成 ATP合成酶 .
能量来源
光能(光合作用)、化学能(细胞 呼吸)
ATP的水解 ATP水解酶 .
储存在 高能磷酸键 中 的能量
能量去路 储存于 高能磷酸键 中
用于 各项生命活动 .
反应场所 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叶绿体 . 生物体的需能部位
[解题思路]
[模拟训练1] (2020·皖南八校联考)金属离子X能作为抑制剂与酶甲(化学本 质为蛋白质,可将物质甲分解)结合,从而改变酶甲的活性。在适宜温度、pH 等条件下,将酶甲与金属离子X的混合液均分为若干份,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 等量物质甲溶液中,检测发现,物质甲的水解速率随物质甲溶液浓度的升高而 增大。下列分析与该实验不符的是( D ) A.酶甲与金属离子X结合后,酶甲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B.金属离子X与酶甲结合使酶甲降低反应活化能的能力减弱 C.金属离子X与酶甲结合后不会改变酶甲的专一性 D.高浓度的物质甲能提高酶甲的活性促进物质甲分解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限时集训:专题3 酶和ATP(含答案)

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限时集训:专题3 酶和ATP(含答案)

专题限时集训(三)酶和ATP(限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129页)一、选择题1.(2017·潍坊市期中联考)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酶可起到催化和调节作用B.与无机催化剂不同,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酶都是由内分泌细胞合成的,具有高效性D.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高温可使酶失活D[在人体的生命活动中,酶只起到催化作用,不起调节作用,A项错误;酶和无机催化剂都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B项错误;活细胞都产生酶,C 项错误;酶的作用条件比较温和,高温、过酸、过碱都能使酶失活,D项正确。

]2.(2016·天津检测)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酶的作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因此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E3是非酶促反应的活化能。

酶能加快反应速率,但不改变化学反应的平衡点,因此曲线C为酶促反应,曲线D为非酶促反应。

]3.如图分别表示温度、pH与酶活性的关系,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曲线a上的B点对应的温度表示该酶的最适温度B.人体内胃蛋白酶的活性与曲线b相似C.曲线b、c说明不同的酶有不同的最适pHD.酶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D[当温度达到最适温度前,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当温度超过最适温度后,酶的活性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4.如图表示人体内某种消化酶在体外最适温度条件下,反应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导学号:92624007】A.如果在A点时,温度再提高5 ℃,则反应速率上升B.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在B点时,向反应物中加入少量同样的酶,反应速率不变C.在A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D.在C点时,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物浓度和酶浓度C[本实验是在最适温度条件下进行的,若再提高温度,酶活性会下降,则反应速率降低,A项错误。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2022届高2022级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配套课件讲义专题3

河北省衡水中学高2022届高2022级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课件配套课件讲义专题3

( 一、选择题 1.(2022 · 吉林省集安市第一中学高三 )如图表示温度和酶的关系 ,此曲线不能说明的是D )A.在 B 之前酶的活性与温度成正相关;之后成反相关B.当温度达到 B 时酶的活性最高C.A 点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可以上升D.C 点时,酶的活性也很低,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可以恢复上升【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 B 点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加,超过 B 点后随着温度的升高, 酶活性降低,A 正确。

温度为 B 时活性最高,B 正确。

A 点时,酶活性很低,但此时酶的活性只是 被抑制, 随着温度的升高,酶的活性可以上升,C 正确。

C 点时,酶的活性很低,但此时酶的空间 结构已被破坏, 当温度降低时,酶的活性是无法恢复的,D 错误。

2.(2022 · 江苏省宿迁市高三期末)下列有关酶、 ATP 、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酶和 ATP 均可以在细胞内外发挥作用,而激素只能在细胞内发挥作用B.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可以选择 H 2O 2 和 H 2O 2 酶为实验材料C.能合成酶和 ATP 的细胞一定能合成激素D.ATP 份子结构中有腺苷,有些酶的份子结构中也可能有腺苷【试题解析】激素由内分泌腺细胞分泌进入细胞外液中发挥作用,A 错误;H 2O 2 在不同温 度下,分解不同,研究酶活性与温度关系时,不能选择 H 2O 2 和 H 2O 2 酶为实验材料,B 错误;活细 胞均能合成酶和 ATP,能合成酶的细胞一定都能合成 ATP,但惟独某些细胞能分泌激素,C 错 误;ATP 份子结构中有腺苷,有些酶的份子为 RNA,结构中也有腺苷,D 正确。

3.(2022 · 河南省六市生物二模)酶会影响细胞代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B.激素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C.酶制剂可在较低的温度和较低pH 下长期保存D.酶的催化效率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试题解析】细胞代谢的终产物可反馈调节相关酶活性,进而调节代谢速度,A 正确;激素 不都是通过影响细胞内酶活性来调节细胞代谢的 ,B 错误;酶在低温和适宜 pH 下能长期保 存,C 错误;酶的催化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因此酶的催化效率不一定比无机催化剂高,D 错误。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突破:3-1 ATP和酶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突破:3-1 ATP和酶
123456
蔗糖是二糖,在蔗糖酶作用下水解为葡 萄糖和果糖;麦芽糖是二糖,在麦芽糖 酶作用下水解为2分子葡萄糖。因此由图 可知,六边形即丙,代表葡萄糖;五边形即丁,代表果糖,A错误。 图中显示蔗糖在蔗糖酶作用下发生水解,而麦芽糖在蔗糖酶作用下无 法水解,体现了酶的专一性,未体现高效性,B错误。 酶与底物结合时,结构会有所改变,形成酶-底物复合物,C正确。 酶活性可用在单位时间内产物生成量或底物消耗量表示,D错误。
123456
题组三 酶的影响因素及相关实验分析 5.除了温度和pH对酶活性有影响外,一些抑制剂也会降低酶的催化效果。 图甲为酶作用机理及两种抑制剂影响酶活性的机理示意图,图乙为相同 酶溶液在无抑制剂、添加不同抑制剂的条件下,酶促反应速率随底物浓 度变化的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23456
A.图甲中非竞争性抑制剂降低酶活性的机理 与高温、低温对酶活性抑制的机理不同
123456
6.酶分子具有相应底物的活性中心,用于结合并催化底物反应。在37 ℃、 适宜pH等条件下,用NaCl和CuSO4溶液,研究Cu2+、Cl-对唾液淀粉酶 催化淀粉水解速率的影响,得到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已知Na+和 SO24-几 乎不影响该反应,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实验中的无关变量是无机盐溶液的种类
水解产生的腺苷没有放射性(2021·海南,14)( √ )
判断正误
(5)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 点发生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因此作为
能量“货币”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2021·湖南,5)( √ )
判断正误
(6)将A、B两种物质混合,T1时加入酶C,如图为最适温度下A、B浓 度的变化曲线。则T2后B增加缓慢是酶活性降低导致的(2017·天津,3)

生物大 专题三 细胞内的酶与ATP复习指导练案

生物大 专题三 细胞内的酶与ATP复习指导练案

专题三细胞内的酶与ATP一、选择题1.(2017年湖南省岳阳市高考生物一模)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D)A.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建议用淀粉酶B.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建议用过氧化氢酶C.淀粉酶溶液的活性随淀粉溶液的浓度变化而变化D.能合成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解析]A.由于酸性条件下淀粉易分解,因此淀粉不能作为探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材料,A错误;B.过氧化氢在高温下易分解,因此不能用过氧化氢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B错误;C.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有温度、pH,淀粉溶液的浓度不会影响酶活性,C错误;D.活细胞都能产生酶,因此能够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合成酶,D正确。

故选:D.2.(兰州市2017年理科综合)下列有关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A.酶不一定只在细胞内起催化作用B.人体内所有酶的最适PH 都接近中性C.酶的数量因参加化学反应而减少D.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解析]A项,酶在细胞内或细胞外都可以起催化作用,A 正确;B项,不同的酶其最适pH不一样,如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2,B错误。

C项,酶的种类和数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C错误.D项,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因此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故D错误。

3.(2017淄博一模)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正确的是(A)A.酶的种类有物种差异性,ATP无物种差异性B.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中酶的种类保持不变C.酶在细胞内起作用时都伴随着ATP的合成D.酶和ATP由活细胞产生并都在细胞内起作用[解析]A正确。

不同分化阶段的细胞中酶的种类会改变,B错。

有些酶促反应并没有伴随着ATP的合成,C错.酶可以在细胞外发挥作用,D错.4.(2017年北京市平谷区高考生物一模)下列关于叶肉细胞内ATP描述正确的是(A)A.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叶肉细胞中不能大量储存B.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可以为Mg2+进入叶肉细胞直接提供能量C.ATP水解失掉两个磷酸基团后,可以作为逆转录的原料D.葡萄糖分子在线粒体内彻底氧化分解,可以产生大量ATP[解析]A.ATP的结构决定了其在细胞内的含量很少,A正确;B.植物叶肉细胞吸收Mg2+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来自呼吸作用产生的ATP提供能量,光合作用产生的ATP只能用于暗反应,B错误;C.ATP水解,失去两个磷酸后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作为转录的原料之一,C错误;D.葡萄糖水解为丙酮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D错误。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二学案3:酶与ATP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二学案3:酶与ATP

温度、pH 通过影响酶分子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提示
(1)验证酶活性受温度和酸碱度影响时,要先达到
相应的条件后,再让酶与反应物相遇。 (2) 设计酶相关的实验时要特别注意实验设计的几大原 则(对照、单一变量等),取材、试剂、控制条件的可行 性和科学性,步骤的合理性,组织答案要准确、简洁。
应用突破 1 影响酶催化反应速率的因素有温度、pH、反应 物浓度、 酶的浓度等。 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 pH 下, 某种酶的催化反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关说 法正确的是 ( )
应速率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所以 B 错;B 点后限制反 应速率的因素是酶的浓度, 增加酶的浓度反应速率会加 快,故 A、C 错;B 点之前限制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反应 物浓度,在 A 点时增加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会加快, 故 D 对。
答案
D
应用突破 2 图甲是 H2O2 酶活性受 pH 影响的曲线,图乙 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 时 H2O2 分解产生的 O2 量随 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 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 )
A.pH=a 时,e 点下移,d 点左移 B.pH=c 时,e 点为 0 C.温度降低时,e 点不移,d 点右移 D.H2O2 量增加时,e 点不移,d 点左移
解析
O2 的最大释放量只与 H2O2 量有关, 与酶的活性
无关, 与 pH=b 时相比, pH=a 时尽管酶的活性下降, e 点不变,d 点右移,A 错误;H2O2 不稳定,在无 H2O2 酶时,H2O2 仍然能分解产生 O2,B 错误;温度降低也 只能使酶的活性降低,e 点不动,但 H2O2 完全分解所 用的时间延长,d 点右移,C 正确;增加 H2O2 的量,e 点上移,d 点右移,D 错误。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3 细胞的代谢—酶与ATP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专题3 细胞的代谢—酶与ATP

验证某种酶的 已知蛋白液+双缩 待测酶液+双缩 是否出现 本质是蛋白质 脲试剂 验证酶具有催 化作用 验证酶具有专 一性 底物+适量蒸馏水
11
验证酶具有 高效性 探究酶的最 适温度 探究酶的最 适pH
底物+无机催 化剂
底物+等量的 相应酶溶液
底物分解速率 或底物剩余量 底物的分解速 率或底物的剩 余量
21
(2)研究发现,剧烈运动时肌细胞缺氧,葡萄糖消耗增加,但 ATP的生成量没有明显增多,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些神经细胞不仅能释放典型神经递质,还能释放ATP,二 者均能引起受体细胞的膜电位变化。据图分析,如果要研究 ATP是否能在神经元之间起传递信号的作用,则图中的______ 属于无关变量应予以排除,未受刺激的神经纤维的膜电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A 组: 2 mL3%的 H2O2 溶液+ 1 mL 过氧化氢 B 验证酶的高效性 酶,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B 组: 2 mL3%的 H2O2 溶液+ 1 mLFeCl3 溶液, 观察气泡冒出情况
14
C
探究酶作用 的适宜温度
5 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2 mL 新鲜 唾液+碘液,每隔 5 min 将溶液温度升 高 10 ℃,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实验组:2 mL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
答案 B
8
核心考点·题点突破
考向2 X物质的量在自然条件下如图中曲线A所示。在两份含 有等量X物质的溶液中,分别加入用同一种蛋白酶处理过的 甲酶和乙酶后(若甲酶、乙酶被降解,降解产物不影响X的 量的变化),X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分别如图中曲线A、B所 示。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

2022年高考生物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3 酶和ATP(命题猜想)(解析版)

2022年高考生物命题猜想与仿真押题——专题03 酶和ATP(命题猜想)(解析版)

【考向解读】1.酶在代谢中的作用(Ⅱ)2.ATP在能量代谢中的作用(Ⅱ)3.探究影响酶活性的因素高频考点:影响酶活性因素的试验探究中频考点:酶的作用、本质及影响因素低频考点:ATP的合成和利用【命题热点突破一】酶与细胞代谢例1.下图中的曲线是同一反应的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曲线,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E1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B.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D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C.E3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B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D.E2是酶促反应的活化能,A和C曲线是酶促反应曲线【答案】 D【名师点睛】具有专一性的物质归纳1.酶:每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

2.载体:某些物质通过细胞膜时需要载体帮忙,不同物质所需载体不同,载体的专一性是细胞膜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3.激素:激素特异性地作用于靶细胞、靶器官,其缘由在于它的靶细胞膜或胞内存在与该激素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4.tRNA:tRNA有61种,每种tRNA只能识别并转运一种氨基酸。

5.抗体:一种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变式探究】如图曲线b表示在最适温度、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

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酶量是限制曲线AB段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B.酶量削减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a表示C.上升温度后,图示反应速率可用曲线c表示D.减小pH,重复该试验,A、B点位置都不变【解析】AB段随着反应物浓度上升,反应速率加快,限制因素是反应物的浓度,A项错误;酶量削减,在反应物浓度肯定的条件下,反应速率下降,可用曲线a表示,B项正确;图中曲线b是最适温度、最适pH下的曲线图,因此,上升温度,减小pH,酶活性下降,反应速率下降,应为曲线a,C、D项错误。

【答案】 B【方法技巧】1.解曲线题时肯定要留意纵坐标所表示的含义,其反映了酶活性的检测指标,包括:生成物积累量、反应物剩余量、反应速度等。

2.解题时还应留意:低温只是抑制酶的活性,酶分子结构未被破坏,温度上升时可恢复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复习课(网络版)
科目:生物 类别:A 课题: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
时间:2020年3月20日
2020
专题透析
02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
专题2 生命系统的代谢基础
微专题03 酶与ATP
生物
考点
考向
考情分析
考点1:细胞的能量 考向:围绕ATP的结构与功
“通货”——ATP 能考查理解能力
命题特点:
(1)多结合细胞代
态平衡(× )
(10)人长时间剧烈运动时,骨骼肌细胞中每摩尔葡萄糖
生成ATP的量与安静时相等(× )
[长句冲关]
1. 概述性知识
(1)酶是指 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2)ATP的生理功能是 细胞内的直接能源物质

(3)ATP在生物体内含量较少,但生物体对ATP的需求量很大,生物
体解决这一矛盾的方式 细胞内 ATP 与 ADP 之间转化速率较快
【深挖教材】
(1)最适合酶保存的温度是最适温度吗?改成pH呢? 最适合酶保存的温度不是最适温度, 最适合酶保存的pH为最适pH。
酶保存的方法: 低温和最适pH
(2)影响酶活性的因素是: ①温度和pH ②酶的激活剂和抑制剂 ③重金属离子
[检测](2019年皖中联考)在大肠杆菌中发现的RNaseP(一种 酶)是一种由蛋白质和RNA组成的复合体,某实验小组提取核心 组件M1(可在一定盐离子环境下体外单独催化tRNA加工过程), 经蛋白酶处理后的M1仍然具有催化功能,而经RNA水解酶处理
(2)检测试剂的选择 ①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鉴定淀粉是否分解用 碘液,一般不选用斐林试剂,因为用斐林试剂时需水浴加热,而 该实验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②若物质反应前后均能与试剂发生反应,例如麦芽糖和水解 后形成的葡萄糖均能与斐林试剂反应,再如蛋白质和水解后形 成的多肽均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应,则此类试剂不能选用。 ③若物质反应前后均不能与试剂反应,例如蔗糖和水解后形 成的单糖均不能与碘液反应,此类试剂也不能选用。
1.ATP的结构、 功能和利用
ATP 【知识整合】
(1)ATP不等同于能量,ATP是一种高能磷酸化合物,是一种直接 能源物质,不能将ATP与能量等同起来。
(2)ATP在细胞中的含量很少,由于ATP与ADP间的快速转化,因 此能保证生命活动的需要。
(3)ATP与水的关系:ATP合成时可产生水、ATP水解时需消耗 水。
1. 酶的本质及作用
酶 【知识整合】
2. 常考酶的种类及应用
胶原蛋白酶
3. 探究酶的相关实验
5.酶促反应实验的注意事项 (1)反应物和酶的选择 ①在研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不宜选用过氧化氢酶 催化H2O2的分解,因为H2O2在加热的条件下易分解。 ②在研究pH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中,由于酸对淀粉有分解作 用,并且碘可与碱反应,所以一般不选用淀粉和淀粉酶作为实 验材料,常选用H2O2和过氧化氢酶。
后的M1不再具备催化功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可用双缩脲试剂检测核心组件M1的成分 M1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 B.M1能为tRNA的体外加工过程提供活化能 M1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 C.M1功能的丧失主要影响基因表达中的转录过程 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 D.核心组件M1也具有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的特点
(4)ATP并非唯一的直接能源物质:直接能源物质除ATP外,还有 GTP、CTP、UTP等。
(5)除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外,硝化细菌等化能合成细菌可利 用体外无机物(如NH )氧化时所释放的能关DNA分子的研究中,
常用32P 来标记DNA分子。用α、β和γ表示ATP或
dATP(d表示脱氧)上三个磷酸基团所处的位置(A—
P
Pα~Pβ~Pγ或dA—Pα~Pβ~Pγ)。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酶可以催化ATP的一个磷酸基团转移到DNA P
末端上,同时产生ADP。若要用该酶把32P标记到
DNA末端上,那么带有32P的磷酸基团应在ATP的
____γ____(填“α”“β”或“γ”)位上。
质含有羧基( √ )
(2)滴加FeCl3溶液提高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不涉及“降低化学反
应活化能”的原理×( )
(3)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
久失活( √ )
(4)酶催化作用的实质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使化学反应顺利
进行( √ )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
于不同温度下保温( × )
2. 有关ATP的正误判断
(6)1个ATP分子由1个腺嘌呤和3个磷酸基团组成(× )
(7)在生物体的活细胞内ATP与ADP的转化只能单向进
行(× )
(8)ATP可以水解为一个核苷酸和两个磷酸,其合成所需
能量由磷酸提供( × )
(9)人在饥饿时,细胞中ATP与ADP的含量难以达到动


2. 程序性诱问 (4)唾液淀粉酶在60 ℃环境中处理后,再增加底物,反应产物的总 量不再变化。其原因是: 该酶在高温下已变性失活, 失去催化能力, 故反应产物总量不再变化 。 (5)探究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时,鉴定淀粉是否分解一般使用碘 液,不宜选用斐林试剂,这是因为: 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需水浴加热, 而该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温度。 (6)与葡萄糖相比,每分子ATP中蕴含的能量较少,但两者中只有 ATP能为细胞的生命活动直接提供能量,原因是: ATP的化学性质不稳定,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易水解也易合成 。 (7)“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 牛织女星。”诗中描述的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 萤火虫尾部细胞中的荧光素接受ATP提供的能量后被激活,在荧光素酶。 的催化作用下,激活的荧光素与氧发生化学反应,形成氧化荧光素而发光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初始pH改为a 时,e点下移,d点右移 d点左移
B.初始温度升高10 ℃时,e点不移,d点右移 e点下移,d点左移
C.Od段,随着反应物浓度的增加,该酶活性逐渐增强 酶活性不变
D.增加少量该酶,乙图中e点将上移,d点将右移
下节课预告: 必修1二轮复习: 微专题4 细胞呼吸与光合作用
P
(2)若用带有32P的dATP作为DNA生物合成的原料,
将32P标记到新合成的DNA分子上,则带有32P的磷酸
P
基团应在dATP的____α____(填“α”“β”或“γ”)位上。
α βγ
AA G C UT
[检测](2019年宜春月考)下图甲表示pH对某酶活性的影响,乙表示在最
适温度下,pH=b 时,反应物浓度对该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1)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酶只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所能催化的是本来就能发生的反 应,只是提高了反应速率,缩短了到达平衡点的时间,而平衡点的 大小只能由底物的量来决定。
(2)酶促反应速率≠酶活性
温度和pH是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 而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是通过影响底物和酶的接触概率来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其并不影响酶活性。
考向1:考查对酶的本质、 谢综合考查ATP
考点2:酶在代谢中 作用和特性的理解
的作用
考向2:结合坐标曲线考查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
的功能。 (2)以酶的实验为 背景考查实验与探 究能力。
考向3:考查与酶相关的实
验设计及分析
[疏漏诊断]
1. 有关酶的正误判断
(1)水稻细胞内合成的某物质,能够在常温下高效分解淀粉,该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