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每年农历九月九日庆祝。
九九重阳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被誉为老人节和登高节。
本文将介绍九九重阳节的来历和意义。
一、来历九九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的中国。
传说,重阳节最早可以追溯到汉朝时期。
据说汉朝的荆轲去世后,他的朋友为了纪念他的忠诚和勇气,于每年的九月九日登高祭拜和缅怀。
这个习俗逐渐流传下来,并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和传统。
二、意义1. 祭祖缅怀九九重阳节是传统的祭祖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坟墓或祠堂,烧香祭拜,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思念之情。
这也是中华民族崇尚祖先和传承家族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
2. 登高赏景九九重阳节也是登高赏景的好时机。
人们会前往山脚下或周边的风景名胜区,攀登山峰或登高楼台,欣赏秋日的美景。
登高不仅可以放松身心,还能促进健康,同时还有祈福和追求进步的寓意。
3. 保重身体九九重阳节是秋季的节日,也称为“老人节”。
古人认为在九九这一天,阳气最旺盛,此时登高锻炼对身体非常有益。
此外,人们还会饮茱萸酒、佩戴艾草,以驱邪避灾、增强人体抵抗力。
4. 传承文化九九重阳节也是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节日。
人们会组织各种庆祝活动,如重阳祭祀、登高比赛、健康讲座等,以传播九九重阳节的习俗和文化。
这样可以加深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了解,同时也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文化的珍贵遗产。
总结起来,九九重阳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远的意义。
通过缅怀祖先、登高赏景、保重身体和传承文化等活动,九九重阳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传统习俗,更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我们应该继承和弘扬九九重阳节的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续发扬爱国、敬老和团结互助的价值观。
让我们共同庆祝九九重阳节,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中华民族的精神!。
九九重阳节介绍

日
简 介
别 名:
老年节、重九节、登高节、祭祖节、双九节、 晒秋节、 敬老节、九九重阳等
节日时间: 农历九月初九
节日类型: 传统节日
流行地区: 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
九 月 初 九
重阳节的源头,可追溯到上古时期,相传重阳为元帝得道之辰。
节
日
由
来
关于重阳习俗活动的现存文字记
这是远古时期,重阳节作为一种
谐
• 该传说见于梁朝吴均的神话志怪小说《续齐谐记》: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
记
九日,汝家中当有灾。
》
• 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绛囊,盛茱萸,以系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景如言,齐家登山。夕还,
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于此。
九 月 初 九
登
高
重阳节登高的风俗历史悠久,古
代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的风俗,
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登高“辞青”也是源于大自然中的节 气,重阳节登山“辞青”与古人在阳 春三月春游“踏青”相对应。
登高的地点,没有统一的规定, 登高所到之处大抵分为登高山、 登高楼、抑或是登高台。
登高风俗其由来大致有三:其一 是源于古人的山岳崇拜;其二是 源于“清气上扬、浊气下沉”的气候; 其三是登往高处乘清气升天。
• 受九月九日“登高避疫”神话故事的影响,一些地方的人们认为重阳是个凶的日子,于是为了镇压凶 气、战胜凶气,重阳节的的主要仪式活动就是登高,其它的都属于附加活动。
九 月 初 九
九 九 重浓 阳浓 节敬
老 情
九 月 初 九
祭
•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

九九重阳节是什么节日有什么习俗九九重阳节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被认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农历九月初九这一天举行,因此得名“重阳节”。
九九重阳节拥有丰富多样的习俗和特色,深受人们的喜爱。
下面将介绍九九重阳节的来历、传统习俗以及现代庆祝方式。
一、来历九九重阳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传说故事。
相传,汉朝时,南越国每年九月初九都会遭受巫山蛮族的侵扰。
一位名叫郑昌玉的老人发现,九月初九是阳气最盛的时候,于是他带领村民登高祭拜神明,并且佩戴茱萸、插菊花等以避邪,驱逐瘟疫。
这个习俗逐渐传承并发展成了九九重阳节。
二、传统习俗1. 登高祭祖: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会登高远眺,以表达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祈福。
同时,还会祭拜祖先,感恩祖辈的养育之恩,感谢他们的庇佑。
2. 饮菊花酒:在九九重阳节,人们会采摘菊花,制作成菊花酒。
菊花酒因其芳香独特且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而备受欢迎。
3. 佩戴茱萸:茱萸是重阳节的特色之一,通常在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会佩戴茱萸,护身辟邪。
4. 赏菊花:九九重阳节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会欣赏各种品种的菊花,以赏心悦目、消遣身心。
5. 吃重阳糕:重阳节人们还会制作和食用重阳糕,这是一种以糯米、红枣和核桃等为主要材料制作的传统食品。
三、现代庆祝方式随着社会的发展,九九重阳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演变。
现代人们依然会登高远足、赏菊花、饮茱萸酒等传统习俗,但也加入了更多新的庆祝方式。
1. 亲情聚会:九九重阳节成为了人们重视亲情的时刻,许多人会选择回家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
亲朋好友聚餐、游玩等活动成为了现代人庆祝的重要方式。
2. 慈善公益:九九重阳节也成为了人们关爱老人、尊重长者的时刻。
一些公益机构会举办活动,探望孤寡老人、送上温暖和关怀,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3. 旅游观光:重阳节通常是秋高气爽的季节,也是旅游的旺季。
许多人会选择九九重阳节这天进行旅行,欣赏秋景、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总结: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九九重阳节有什么风俗

九九重阳节有什么风俗一、重阳登高九九重阳节,也叫重阳登高节,是中国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
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远眺,享受秋天的美景。
九九重阳节正好是秋季的尾声,气候宜人,天高云淡,是时候一起去山上登高了!登高不仅可以欣赏到秋天的金黄色,还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芬芳和宁静。
登山活动通常会组织家庭和朋友一起,增进感情,共度美好时光。
二、插茱萸九九重阳节还有一个传统的风俗活动,就是插茱萸。
茱萸是一种树木,具有辟邪驱恶的作用。
在九九重阳节这天,人们会将茱萸插在帽子上或者挂在门边,以祈求吉祥平安。
茱萸的香气可以消除不好的气场,给人带来好运和祝福。
现代人也会将茱萸泡制成酒,用来祭祀祖先或者招待客人。
三、品重阳糕重阳节有一种特殊的食品,就是重阳糕。
重阳糕是以糯米粉和红枣为主要原料制成的。
糯米粉代表好运和团圆,红枣象征吉祥和美满。
重阳糕的形状可以是圆的,也可以是传统的嵌菊花的形状。
食用重阳糕是为了祈求平安、幸福和健康。
在九九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邀请家人和朋友一起品尝重阳糕,并向对方祝福和表达感激之情。
四、佩戴菊花九九重阳节正值菊花盛开的季节,人们常常会佩戴菊花来庆祝这一节日。
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许多美好的象征意义,比如坚贞不屈、高洁纯净等。
佩戴菊花不仅可以增添节日气氛,还可以展示个人的内涵和品味。
菊花还可以制作成插花、花环等装饰物,用来装点节日的氛围。
五、祭祀祖先九九重阳节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人们通常会祭祀祖先,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思念之情。
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人们会燃烧香烛,摆放供品,以表达对祖先的报答和祝福。
祭祀祖先是一项古老而庄重的仪式,也是人们传承家族文化、增进亲情的一种方式。
六、和亲友聚餐九九重阳节是一个聚餐的好机会,人们会邀请亲友一起共进晚餐,分享节日的快乐。
团圆饭是这一天最重要的活动之一,亲朋好友们可以一起品尝传统的重阳糕和其他美食。
聚餐不仅可以增进感情,还可以共同回忆往事,建立美好的回忆。
结语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会登高远眺,插茱萸,品重阳糕,佩戴菊花,祭祀祖先,和亲友一起聚餐。
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

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重阳节是一个被法定节假日拒之门外的传统佳节,不是说这个节日不重要,是因为它距离中秋节和国庆节都太近了,而且受众群体是老人家,所以没有被列为法定节假日。
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假如喜爱可以共享给身边的挚友喔!九九重阳节传统习俗1、簪菊花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
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
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祥瑞”,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
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
流行于全国大局部地区。
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一样,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
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
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彩缤纷,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到达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
在东晋时,有闻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
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祥瑞酒”。
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
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
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
梁简文帝《采菊篇》中那么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
直到明清,菊花酒仍旧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
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
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
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
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爱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
九九重阳节意思有哪些

九九重阳节意思有哪些重阳节的时间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民间流传已久的民俗节日,历朝历代的人们对重阳节有丰富多彩的别称,下面是我整理的九九重阳节意思有哪些,盼望能够协助到大家。
九九重阳节意思有哪些在《易经》中,9月9日表示日月并阳,两九重,所以叫重阳,也叫重九。
古人认为重阳是一个值得庆祝的祥瑞日子,这个节日从很早就起先了。
在中国的民俗观念中,重阳节也与久同音,九是数字中最大的,所以有长寿、安康、长寿的意义。
11019年,中国还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意思是长寿。
因此,重阳节后来被定为人才老人节。
倡议全社会树立尊老、尊老、爱老、助老的气氛。
20xx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重阳节是一个继承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和中国人民漂亮的节日,不应被现代中国人无视。
传统、内涵和价值应当被人们真正相识和深刻牢记。
重阳节是一个传统节日,但重阳节的意义是永恒的。
重阳节的其他别称是什么重九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中国古代称九为阳数,农历九月九日,两九重,都是阳数,所以重阳节又称重阳节。
踏秋重阳又称踏秋,与3月3日的踏春相对应。
遵照传统,重阳全部亲戚都要一起爬避灾,插山茱萸,赏菊花。
在现代社会,很多传统正在发生改变,但重阳爬山仍旧很流行。
菊花节重阳节是一年的金秋。
菊花盛开,重阳赏菊盛行,所以重阳节也叫菊花节。
人们也称农历九月为菊月。
在菊花傲霜盛开的重阳节,欣赏菊花成为节日的重要组成局部。
登高节因为重阳节最重要的习俗活动之一是攀登,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攀登节。
重阳为什么要爬?一种说法是,重阳节是一个阳值班日,地面气体上升,天气下降,古人为了幸免接触不安康的气体,所以只是攀登以幸免邪恶的气体。
另一种说法来自于古人对山脉的崇拜,在礼物中·祭法记载: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都叫神。
茱萸节重阳节也是攀登山茱萸和山茱萸的习俗,所以重阳节也被称为山茱萸节。
人们认为九月初九也是谋杀的日子,灾难许多,山茱萸被称为邪恶的人,所以人们喜爱在重阳节戴山茱萸来辟邪。
九九重阳:尊老爱幼的传统节日

九九重阳:尊老爱幼的传统节日九九重阳,是中国传统的尊老爱幼的节日,它的时间是农历九月初九。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将重阳节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尤其是对于老人和家庭来说更是如此。
重阳节不仅是表达对老人的尊敬和感恩之情,也是弘扬家庭和谐的传统。
九九重阳作为中国传统节日的代表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据史书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诗经》中就有相关的记载。
《诗经》中的《国风·郑风·子衿》一诗中写道:“九月九日,饮酒歌咸阳。
执敝戎车,三日无食。
”因此,可以说九九重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具有着久远的历史传统。
在九九重阳这一天,中国人有许多的习俗和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登高和赏菊。
登高是为了迎接秋天的到来,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身体的方式。
在登高过程中,人们可以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景,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魅力。
而赏菊则是庆祝重阳节必不可少的活动,人们会聚在一起观赏各种各样的菊花,欣赏它们的美丽,品味其中的乐趣。
除了登高和赏菊之外,重阳节还有一个重要的习俗就是祭祖。
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祖先的墓地,向先人献上香烛和食物,表达对祖先的思念和敬意。
祭祖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传统活动,它既是对祖先的敬仰,也是对家族的凝聚力和传承的延续。
九九重阳节具有浓厚的尊老爱幼的文化内涵。
古人云:“老当益壮,幼当益弱”,这句话可以说是九九重阳节的总结。
在这一天,人们不仅要尊敬和孝顺自己的老人,还要关心和照顾身边的幼小生命。
尊老爱幼是中国传统的美德,也是维系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
在当代社会,随着家庭结构的变化和价值观念的多样化,重阳节对于弘扬尊老爱幼的传统观念尤为重要。
只有通过重阳节这样的传统节日,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孝敬老人和关爱幼小的美德,让家庭更加和睦,社会更加和谐。
九九重阳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凝聚着人们的感情和智慧,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
九九重阳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有它独特的魅力,它代表了尊敬老人和关爱幼小的文化传统,在传承中不断发扬光大。
九九重阳节习俗及由来一览

九九重阳节习俗及由来一览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初九日的重阳佳节,活动丰富,情趣盎然,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九九重阳节习俗及由来一览,仅供参考,喜爱可以保藏与共享哟!九九重阳节习俗1、吃重阳糕,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福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代替茱萸),并点蜡烛灯。
这也许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2、祭祀海神,重阳节是秋季大节,港、澳、台等地尤其重视在这天举办的祭祀海神活动。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之一,古代民间素有祭祖祈福的传统。
重阳祭祖的传统习俗在岭南一带至今仍盛行,人们在每年的重阳节举办祭祖活动。
无论是祭祖活动还是登高远望,其最根本的作用是增加人们文化认同感,加强家族和社会的凝合力。
3、赏菊,重阳日,历来就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来又称菊花节。
赏菊习俗源于菊文化。
菊本是自然花卉,因其花色五彩缤纷且傲霜怒放而形成赏菊赞菊的菊文化。
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
在中国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菊是长寿之花,又为文人们赞美作凌霜不屈的象征。
4、辞青,古人长将重阳与上巳(或清明)作为对应的春秋大节。
假如说上巳是人们度过漫长冬季后出室畅游的节日,那么重阳大约是在秋寒新至、人们即将隐居时的具有仪式意义的秋游,所以民间有清明节“春游”,重阳节“辞青”的风俗。
5、享宴祈寿,重阳节的求寿之俗,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汉代文学作品。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载:“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隋杜公瞻注云:“九月九日宴会,未知起于何代,然自驻至宋未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
——七7班主题班会
班会目的:
1、结合学校德育活动,全体同学积极参与尊老、爱老活动,从不同的方面创造机会去体验。
2、了解重阳节的由来、习俗、传说故事及其发展,学会尊重老人,感悟祖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也借此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资料的能力。
活动过程:
主持人:道德就如同阳光一样,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幸福。
我们是新世纪的雏鹰,将展翅搏击长空,我们播撒下尊老的种子,我们收获道德的丰收。
七7班“九九重阳节,浓浓敬老情”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主持人:我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孩子的心灵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能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今天我们播上尊敬老人的种子,就能获得心灵的快乐。
我知道同学们早就搜集了很多有关重阳节的资料要与大家分享。
(1)重阳节的来源
毛蕊:
重阳节来源九月初九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是一个纪念先人及扫墓的节日。
重阳节,起源于战国时代,原是一个欢乐的日子。
古人将天地万物归为阴阳两类,阴代表黑暗,阳则代表光明、活力。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九是奇数,因此属阳,九月初九,日月逢九,二阳相重,故称“重阳”。
这一天,正值仲秋季节,天高气爽,是登高远眺,舒畅胸怀的好时光。
中国历代许多文人雅士,每当此时,登上高处,一面饮菊花酒,一面吟诗取乐,留下无数诗篇。
九月,严寒的冬关即将降临,人们开始添置冬装,他们也不忘在拜祭先人时烧纸衣,让先人在阴间过冬。
这一来,重阳节便演变为扫墓及为先人焚化冬衣的节日。
庆祝方式重阳节和其他传统节日一样,是家人团聚的佳节;也是一个纪念祖先的家人。
在新加坡,仍有一部分会馆保留重阳节祭祖的习俗,叫
做“秋祭”。
其他人士可以在这一天选择较有传统意义的庆祝方式,比如一家人或与友好相约到户外活动,既可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又能联络亲友之间的感情。
农历九月初九,月日均是九数,双阳相重,故名重阳节。
(2)重阳节的传说
任俊杰:重阳节作为一个以娱乐为主的节日,主要节俗活动是登高、赏菊、喝菊花酒、插茱萸、还要吃糕。
其中最突出的节俗活动是登高,登高之俗始于西汉,刘歆《西京杂记》云:“三月上已,九月重阳,士女游戏,就此祓禊登高。
”作者将重九与重三相对,并指出了登高驱邪免祸的用意。
唐代诗人杜牧的《九日齐山登高》中也作了描述:九九登高,并不仅仅登临饮宴、赋诗作文而已,它还有其他活动。
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
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也被称为“茱萸节”。
重阳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
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
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
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
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
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
(3)主持人:新中国成立后,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确实,许多老人都曾有过辉煌的青春年华,他们有的曾为民族的解放负过伤流过血,有的曾为祖国的
富强出过力流过汗。
更多的则是默默无闻、勤勤恳恳地在各个岗位上奉献了一生,就像我们的爷爷奶奶,这样的老人应当引起全社会的尊敬。
大家都在重视老人,关心老人。
那重阳节那天你为爷爷奶奶做了些什么?关心老人、帮助老人并不只是表现在重阳节这一天,更多的应表现在平时的一言一行中,下面我想考考大家?
(1)你知道爷爷奶奶的生日吗?(2)你的爷爷奶奶爱吃什么?(3)你了解爷爷奶奶的起床时间吗?(4)你平时是怎样关心爷爷奶奶的?(5)爷爷奶奶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抢答)
主持人:看来有的同学已经学会了关心爷爷奶奶,有的同学还没有从行动上真正地去关心他们。
希望大家能从小事做起,真正地让老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让重阳节永远绽放它的光彩。
“孝敬师长”的传统在中国可谓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孔孟之道中就闪耀着它的光辉。
关于重阳节同学们了解了很多,各地的庆祝方式也各不相同,人们利用这一重阳佳节或家人团聚、或怀念家人、或孝敬老人等。
在今后的学习中,希望大家做一个有心人,去关注每一位老人。
最后我们向全体队员发出倡议!在学校,我们要做一名尊师守纪,积极向上的好学生。
在家里,我们要做一名尊老爱幼、体贴父母的好孩子。
在社会,我们要做一名明礼诚信、爱国守法的好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