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红掌高效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

红掌高效再生体系及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作者:盛慧杜伟玲来源:《南方农业·上旬》2017年第03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农业科学院生物中心,150029)摘要以红掌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丛生芽分化及壮苗和生根培养,成功建立红掌高效再生体系。
试验结果表明:当6-BA的浓度为1.5 mg/L,2,4-D的浓度为0.2 mg/L 时,有愈伤组织产生的叶片数最多,愈伤组织状态也最好;分化培养基为“MS+BA 1.0+KT 0.5, Agar0.8%,Suc30%”;卡那霉素最终筛选浓度为2.0 mg/L;除菌剂为100 mg/L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或500 mg/L头孢唑啉钠。
讨论了外植体切割方法。
关键词红掌;再生体系;遗传转化体系;分化培养基;除菌剂;外植体切割方法中图分类号:S682;Q813.1 文献标志码:A DOI:10.19415/ki.1673-890x.2017.7.021知网出版网址:http:///kcms/detail/50.1186.s.20170320.2320.018.html 网络出版时间:2017-3-20 23:20:00红掌(Anthurium andraeantm Lind)又名安祖花、火鹤花等,属天南星科花烛属[1],是世界上非常流行的切花和盆花[2]。
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地区,现欧洲、亚洲、非洲皆有广泛栽培。
因其花色鲜艳,色彩丰富,备受人们喜爱。
红掌的育种主要采用杂交育种技术[3]。
繁殖方式以分株扦插为主,成本高,繁殖率低。
红掌制种需要人工授粉,费时费力,且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
红掌组织培养起始于1974年,由Pierik完成[4]。
组织培养是解决红掌扦插效率低最有效的方法,通过添加合适的外源调节剂就可以起到良好的扩繁效果。
本研究将组织培养与基因工程有效结合在一起,通过对除菌剂和抗生素的筛选,成功建立起高效的遗传转化体系。
期望通过转基因手段可以更加丰富红掌的种类,提高红掌的品质。
红掌不同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与不定芽分化的研究

1 材料 与方法
. 兼宜的世界名贵花卉 。 红掌常规繁殖以分株为主 , 速 11 材料 试验所用红掌品种为亚利桑娜 ( a daa u A ren m n 度很慢 , 偶尔也用扦插 的方法, 但繁殖率极低 , 而种 A i n” , z 该中心 由荷 子繁殖有较大变异 。 近年来 , 红掌在全球的销售额仅 “ r oa)采 自陕西省苗木繁育 中心 ,
Ab ta t Ta ig se sg n e v sa d p toea x ln s h is e c lu et c nq e o t u m sr c : kn tm e me tla e n e il s e pa t ,t ets u u t r e h i u fAnh Hu
次于兰花 , 列居第 2 , 位 而国内市场仅有少量种苗供 兰引进 。 应且货紧价扬[ 7 1 ] 前 国外繁殖主要是以组织培 12 方 法  ̄ 。目 . . . 养 为 主 , 内的 种 苗也 主要 是 来 自国 外 的组 培 12 1 消毒与接种 国 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虽然从 17 年 ,i i 教授就开始了组织培 川] 94 Pe k r
.
郭军战, 费昭雪, 成密红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 陕西 杨陵 720 ) 110
摘 要: 以红掌 3 个不同部位的材料 ( 叶片、 叶柄、 茎段) 为接种外植体 , 对红掌的 离 体培养技术进行 了初步的研究。 结果表 明, 不同部位对愈伤组织诱导差异显著 , 其中叶柄诱导率最高, 达到 8. , 67 为最佳取材部位 。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以 MS 一A . g・ +24 O2 +6 20 B m L ,一 . D mg・ 为最好 } L MS A20 g・ +N O2 g・ 对不定芽分化效果 良 +B . m L AA .5 m L 好。
红掌不同品种对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影响

明显 。以 ‘ Ka t y’品种 ( 凯旋 ) 刚展 开 新叶 为外 植 体培 养 6 0 d后调 查愈伤 组织形 成情况 见表 1 ( 比较方 法采用 邓肯 氏统计法 ) 。 表 1 不同培 养基对 叶 片愈 伤组织诱 导的影响 ( K a t y品种 )
序号
培养基
体数 形
成
1 材料 与方法
1 . 1 试材 从温 室内盆栽红 掌上分 类剪取 刚展开的新 叶、未展开
的新叶 、未展开新 叶叶柄 ,用 自来水 冲洗 ,然 后浸入 7 5 % 酒精 中消毒 3 0 S , 再浸入 0 . 5 %次氯酸钠溶液中 ( 加少许土
温- 2 0 ) 1 0~ 1 5 mi n ,然后用 无菌水 冲洗 3次 ,无 菌滤纸 吸干后 ,切取 0 . 5 c m ×0 . 5 c m 叶片见方 ,1 . 0 c m 叶柄 在
( K a t y品种 )
序号 培养基 愈伤组织诱 芽分化率
导率
( %)
培养 基p H值 5 . 8 , 琼脂 6 . 5 E / L, 于 1 2 1℃ 、1 . 1
KP a压 力 下 杀 菌 2 0 mi n 。
2 结果与讨论
2 . 1 不同培 养基对 叶片愈伤 组织诱导 的影响
CHI NE S E H ORT I CU L T UR E AB S T R AC T S
红掌不 同品种对愈伤 组织诱 导和植株再 生的影响
于遒 功 ,李 梅 ,盛 利 ,吴稚 斐
( 青岛市农 业科 学研 究院 ,山东 青 岛 2 6 6 1 0 0 )
摘 要 :红掌不 同品种在相 同培 养 条件下 ,无论外植体是哪种 种类 ,其在培 养基上的 出愈率和 分化生根 能力均存
红掌不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差异

-7-红掌不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差异肖三元,梁国平,杨 焱,黄凤翔,管 艳(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云南 景洪 666100)摘要:对10个红掌品种2种外植体、4种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的组培试验结果:H3、H4、H10、H6、H1等5个品种愈伤组织的平均直径(叶片外植体依次为5.0~3.8mm,叶柄外植体依次为6.6~4.9mm)明显大于H5、H2、H9、H8、H7等5个品种(叶片外植体均为1.0mm,叶柄外植体依次为1.2~2.0mm);叶柄外植体愈伤组织平均直径明显大于叶片外植体;参试培养基B、D产生愈伤组织的直径大于培养基A、C;愈伤组织大的5个品种经增殖、继代培养成完整植株,而愈伤组织小的5个品种愈伤组织在增殖培养中逐渐褐变,全部死亡。
关键词:红掌;品种;组织培养;愈伤组织中图分类号:S682.140.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50X(2005)02-0007-03收稿日期:2005-03-10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热带雨林,现今已成为观赏园艺中流行的名贵花卉。
红掌品种繁多,不同品种的耐寒性、耐热性,花葶坚硬度及产量均有所不同[1]。
植物组织培养中,不同种类植物、同种植物不同品种、同一植物不同器官和不同部位,对诱导条件的反应是有所不同的[2]。
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农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对红掌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很多[3]。
我们收集了10个不同的红掌品种进行组织培养试验,观察到在愈伤组织诱导及继代增殖培养过程中,愈伤组织的大小、颜色、质地及生长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
现将试验结果报道于下,以供同行者参考。
1 材料和方法1.1 材料供试材料为云南省热带作物科学研究所红掌种质圃内选择的10个品种(表1)。
取株高15~20cm植株上刚展开的幼嫩叶片、叶柄为外植体,经常规灭菌后,将带主脉的叶片切成约0.5cm2的小块,将叶柄的上段部分切成约0.5cm的小段,接种培养。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

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研究进展摘要红掌是一种珍贵的观叶和观花兼具的植物,既可用于切花,又可以盆栽,已成为全球销售量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商品花卉。
目前红掌主要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大量繁殖。
对红掌组织培养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从外植体取材、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增殖、生根培养、炼苗移栽等方面内容,并提出了红掌组织培养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红掌;外植体;愈伤组织;不定芽;生根;炼苗移栽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又名花烛、安祖花、火鹤花,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附生常绿草本植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热带雨林中。
红掌的佛焰苞颜色多样,叶片赋有天鹅绒的光泽,是少有的观花和观叶兼备的植物,主要用于切花,也可以盆栽。
目前,红掌已成为销售量仅次于热带兰的第二大热带花卉商品,在国际商品花开市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从1974年Pierik et al[1]首次通过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的形成进行快速繁殖红掌以后,经过人们不断的改进和优化,红掌的组织培养技术已经广泛地运用于生产。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红掌组织培养的研究报道有很多,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该文综述了红掌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进展,主要对红掌的组培过程、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研究的方向加以总结,以为红掌产业化生产和育种提供技术参考。
1 外植体取材1.1 外植体的类型目前,国内外报道红掌组织培养采用的外植体有叶片[2]、叶柄[3]、茎尖[4]、侧芽[5]、根[6]、苞片[7]和花序轴[8],其中叶片和叶柄是主要的外植体。
1.2 外植体取材的部位、大小和生理年龄外植体的部位、大小和生理年龄不同,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也不同。
叶片基部靠近叶柄处、带叶脉的叶片、叶脉集中的部位[9-11]容易诱导愈伤组织。
从愈伤组织诱导率来看,叶片基部>叶片中部>叶尖[12],不含叶缘叶片>含叶缘叶片[13],叶片大小以1 cm×1 cm为宜。
红掌新抽出的叶片展叶2~3周,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诱导所需的时间也最短[14-15];初展开叶片诱导愈伤组织能力最强,其余依次为未展开叶片,刚转绿成熟叶片和深绿色老叶片[16]。
红掌新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红掌新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摘要以红掌新品种阿拉巴马的幼叶为外植体,进行植株再生研究,以建立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高效组织培养快繁体系。
结果表明:1/2 MS+6-BA 1.0 mg /L+NAA 0.1 mg /L红掌诱导愈伤组织的效果最佳,愈伤组织诱导率达50.0%;N6+6-BA 2 mg /L+2,4-D 0.5 mg/L,产生丛生芽的效果最好,愈伤分化率高达90%;适合诱导生根的培养基为1/2 MS+NAA 0.5 mg/L。
关键词红掌;组织培养;愈伤组织;体系建立红掌(Anthurium andraeanum Lind.)是天南星科花烛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1-2]。
近年来,插花艺术蓬勃发展,红掌因其花色鲜艳、花期持久而成为国际流行的高档切花材料及盆栽品种[3-4]。
其市场销路广泛,需求量日益增加,但是红掌属于肉质根系,分蘖少,常规的分株繁殖难以满足规模化种苗生产的需求[5]。
因此,红掌高效组培快繁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对满足国内外花卉市场的需求及出口具有重要意义[6]。
该试验以红掌新品种阿拉巴马幼叶为接种材料,研究了红掌植株再生的途径。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红掌品种为国外引进优选的阿拉巴马,选择温室盆栽红掌新抽出的长势旺、无病斑且完全伸展的幼叶为试验材料。
1.2 试验方法1.2.1 材料处理。
将外植体用自来水冲洗干净,然后在超净工作台下先用无菌水冲洗3~4次,再用75%酒精处理30 s后置于0.1%升汞溶液灭菌8~10 min (轻轻摇晃,使消毒液与外植体充分接触),最后再用无菌水冲洗4~5次,用无菌滤纸吸干,再将幼叶分别剪成带主脉的叶片小块(1 cm×1 cm),以备接种。
1.2.2 不同时期培养基条件。
基本培养基为改良MS、1/2 MS和N6培养基,根据不同培养时期要求调整激素浓度。
下述培养基pH值5.8,琼脂为4.8 g/L,于120 ℃、1.1 MPa下杀菌20 min。
7个红掌品种产生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

由表 3 知 , 所 有 红 掌 品 种 叶 柄 愈 伤 诱 导 率 要 高 于 叶 可 片 。 叶 柄 在 接 入 7 d 能 明显 观 察 到 膨 大 现 象 ,2 能 观 察 后 7d 到 愈 伤 组 织 出现 ;叶 片 膨 大 现 象 不 明 显 ,除 了 在 叶 脉 处 能 观 察 到部 分 膨 大 现 象 , 叶 片 的 其 他 部 位 几 乎 不 产 生 膨 大 现
生 ,这 可 能 是 因 为 黑 暗 和 强 光 都 对 促 进 红 掌 愈 伤 组 织 形 成
的内源激 素有抑制作用 ,具体作用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 综 上所述 ,在 规模化红 掌生产 中 ,不同 的红 掌品种应
具 体 研 究 其 不 同外 植 体 的 特 点 和 不 同 的 培 养 方 式 ,探 索 最 适 生 长 条 件 , 才可 能 大 批 量生 产 优 质红 掌 小 苗 ,取 得 最 大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张 军 (9o ) 18一 ,男 ,研究实习员;主要从事植
物 组 培 快 繁 相 关研 究 。
通 讯 作 者 :秦廷豪 ,高级工程 师。Er l :hi9@iaem -a1tqn9sn.o e
项 目来 源 :资助课题 《 红掌组织培养 快速繁殖 技术》 为20年 四 09
川省省 级公益 性科研 单位 基本 科研 费专 项 资金项 目(0 9 j k y 20cby—
w z c y 0 ) 由 四 』i 财 政 厅 资 助 。 fx zy 3 , I 省
2 3 光 照 条 件 对 愈 伤 诱 导 的影 响 .
将 接 种 好 的 诱 导 培 养 基 分 别 放 置 于 黑 暗 、 散 射 光 和 光 照 条 件 下 进 行 愈 伤 诱 导 ,6 后 进 行 数 据 统 计 ( 表 4 。 0d 见 )
红掌叶不同部位愈伤组织的诱导及植株再生

诱 导 、增殖 和生根 培养 基均 附 加 2 5 食 用 白 . 糖 、 0 7 琼 脂 , p . 。 光 照 强 度 10 ~ . H6 0 80
2 0 x 0 0l ,光 照 时 间 1 / ,培 养 温 度 2 - 2 ℃ 。 6h d 3 5
2 结 果 与分 析
2 1 叶 的不同部 位 对红 掌 愈 伤 组织 诱 导及 分 化 的 .
影 响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试 验 材 料 .
外 植 体 接 种 于 改 良 MS ( MS 培 养 基 中 的
KNO。 、NH NO 、KH2 O 。 P 分 别 改 为 9 0mg I 5 / 、
M a .2 07 r 0
红 掌 叶不 同部位 愈 伤 组 织 的诱 导 及 植株 再 生
关 丽 霞 ,谢 永 刚 ,彭世 勇 ,张 晶 ,李 洪 忠
( 宁农 业 职 业 技 术 学 院 ,辽 宁 营 口 15 0 ) 辽 10 9
摘 要 :本文采用红掌叶的叶柄 、叶柄 与叶片连接处 、带主脉叶片及不带主脉叶片作为外植体 ,对 红掌叶不同
( tuaArz n ) 为接种 材料 ,系统地 研究 了红 Anh r io a 掌 幼 叶不同部 位对愈 伤组织 诱导 与分 化的影 响 ,以 及 植株再 生途径 ,以期为红 掌组 培苗工 厂生 产提供 理 论依据 和技 术支撑 。
1 2 2 愈 伤组 织 的诱 导及 分 化 经灭 菌 的外 植 体 .. 分别 接 种 于 不 同诱 导 培 养 基 ( 1 表 、表 2 、表 3 ) 上 ,初期 置于无 菌纸壳 箱 内黑 暗培 养 ,产 生愈 伤组
N 02 AA . ;最 佳 生根 培养 基 为 1 2改 良 MS I A0 3 / + B . +NAA . 。 0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NATURAL SCIENCE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Vol . 18 No. 2 June 2000
文章编号 :1004 - 1729 (2000) 02 - 0144 - 06
红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2. 6 2. 6 2 2. 2 3 2. 6 2. 4 2. 8 3. 4 2. 4 MS
(1. 6) (1. 6) (1. 4) (1. 5) (1. 7) (1. 6) (1. 5) (1. 7) (1. 8) (1. 5)
注 :括号内值为平方根代换值 ,| t| = 11. 38 > t0. 01 = 3. 250.
3. 3
3. 4
3. 3
KT
b
B
(1. 8)
(1. 8)
(1. 8)
(1. 8)
注 :括号内值为平方根代换值 , F = 38. 13 3 3 > F0. 01 = 10. 92 ;同一小写字母为差异不显著 ,不同 小写字母为差异显著 ;同理 ,同一大写字母为差异极不显著 ,不同大写字母为差异极显著.
细胞分裂素 BA
表 3 不同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影响
个/ 块
重 复
Ⅰ
Ⅱ
Ⅲ
平 均
差异显著性
0. 05
0. 01
5
5. 7
6. 1
5. 6
a
A
(2. 2)
(2. 4)
(2. 5)
(2. 4)
5. 4
5. 4
5. 7
5. 5
ZT
a
A
(2. 3)
(2. 3)
(2. 4)
(2. 3)
3. 1
2. 60 (1. 59)
从表 2 可以看出 ,基本培养基不同 ,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影响不同. N6 培养基诱导分 化效果较好 ,平均每块愈伤组织可分化 4. 94 个不定芽 ,MS 培养基诱导的每块愈伤组织只分化 2. 60 个不定芽. t 测验结果表明 :N6 和 MS 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说明含 K+ 离子和 SO24 - 离 子浓度高的基本培养基有利于红掌愈伤组织的分化. 2. 2. 2 不同种类的细胞分裂素对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影响 为了寻找到适于红掌愈伤组 织分化的细胞分裂素 ,笔者选择了 BA 、KT、ZT 3 种细胞分裂素做试验 ,将它们分别加到 N6 + 2 ,42D 0. 1 mg/ L 的培养基中. 3 种细胞分裂素的质量浓度均为 2. 5 mg/ L. 每个处理接 5 瓶 ,每瓶 接 5 块愈伤组织 ,重复 3 次. 75 d 后调查统计各处理不定芽分化的情况 ,见表 3.
图 3 经 BA 诱导产生的不定芽
图 4 在培养瓶中生长的不定芽
和 ZT 2. 5 mg/ L + 2 ,42D 0. 1 mg/ L. 2. 3 根的诱导及完整植株的形成 当不定芽长到 2. 5~3. 0 cm ,具有 3~4 片叶时 ,将其切成 单株 ,接种到分别含有 NAA 0. 5 mg/ L ,2 ,42D 0. 5 mg/ L ,IBA 0. 5 mg/ L 的 1/ 2 MS 培养基上诱导 生根. 30 d 后即长出 3~4 条根 (图 5) ,生根率达 100 % ,详见表 4.
潘学峰1 ,潘 梅2 ,洪世军2
(1. 海南大学农学院 , 海南 海口 570228 ; 2. 海南省农科院 , 海南 海口 571100)
摘 要 : 报道了红掌叶片愈伤组织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结果 ,试验表明 :诱导愈伤组织频率 最高的培养基是 MS + BA 0. 5 mg/ L + 2 ,42D 0. 8 mg/ L ;较适于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基本培养 基是 N6 ,激素配比以 BA 2. 5 mg/ L + 2 ,42D 0. 1 mg/ L 和 ZT 2. 5 mg/ L + 2 ,42D 0. 1 mg/ L 为好 ;红 掌试管苗生根较易 ;使用质量浓度为 0. 5 mg/ L 的 NAA ,2 ,42D 和 IBA 都能很好地诱导不定芽生 根 ;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表土是理想的移栽基质 ,移栽成活率为 92. 3 %. 关键词 : 红掌 ; 愈伤组织 ; 不定芽 中图分类号 : Q 949. 717. 2 文献标识码 :A
50
3
BA 0. 5 + IBA 0. 8
60
7
BA 0. 5 + IBA 1. 2
60
8
注 :基本培养基为 MS.
诱导率/ % 0 72. 5 83. 3 70. 0 20. 0 25. 0 37. 5 6. 0 11. 7 13. 3
从表 1 可看出 ,单独使用细胞分裂素 BA 不能诱导红掌叶片产生愈伤组织 ,只有同时使用 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才能使叶片产生愈伤组织. 在所试验的 3 种生长素中 ,2 ,42D 与 BA 配合 的效果较好 ,诱导率最高的可达 83. 3 % ;NAA 次之 ,诱导率为 20 %~37. 5 % ; IBA 的效果最差 ,
2 结果与分析
2. 1 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 为了确定诱导红掌叶片
产生愈伤组织的较佳配方 ,笔者做了以下实验 : 以 MS
为基本培养基 ,BA 0. 5 mg/ L (单位下同) 为基础 ,配制
一组含有生长素 2 ,42D 、IBA 和 NAA 的培养基 ,生长素
质量浓度分别为 0 , 0. 5 , 0. 8 , 1. 2 mg/ L ,共 10 个处理 , 每个处理接种 5~10 瓶 ,每瓶接种 8~10 片叶.
40
0
BA 0. 5 + 2 ,42D 0. 5
40
29
BA 0. 5 + 2 ,42D 0. 8
60
50
BA 0. 5 + 2 ,42D 1. 2
50
35
BA 0. 5 + NAA 0. 5
40
8
BA 0. 5 + NAA 0. 8
4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0
BA 0. 5 + NAA 1. 2
40
15
BA 0. 5 + IBA 0. 5
表 4 不同生长素诱导试管苗生根的情况
生长素 mg/ L
接种株数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第 2 期 潘学峰等 : 红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1 47
© 1994-2010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14 6 海 南 大 学 学 报 自 然 科 学 版 2000 年
诱导率最高的只有 13. 3 %. 由此可见 ,诱导叶片产生愈伤组织的较佳激素组合是 BA 0. 5 mg/ L
+ 2 ,42D 0. 8 mg/ L. 2. 2 影响愈伤组织分化的因素 2. 2. 1 基本培养基的影响 为了寻找一种适合红掌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的基本培养基 ,笔者 选择了 MS 和 N6 分别作为基本培养基 ,采用激素组合 BA 2. 5 mg/ L + 2 ,42D 0. 1 mg/ L 来筛选. 每种基本培养基接种 10 瓶 ,每瓶接种 5 块愈伤组织 ,75 d 后调查不定芽的分化情况 ,见表 2.
红掌 ( Anthurium andraenum) 又名安祖花 、大叶花烛 ,为天南星科红掌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原 产于中南美洲哥伦比亚[1] . 其花序为肉穗花序 ,具有红色 、粉红色 、白色及五彩色的蜡质佛焰 苞. 红掌是一种观花观叶两者兼宜的观赏花卉 ,它的花朵鲜艳夺目 ,是热带观花类的代表 ;叶片 有天鹅绒的金属光泽 ,又是相当珍贵的观赏植物. 随着插花技术的发展 ,红掌一跃而成为插花 业的“新星”,与世界四大切花品种一样 ,跻身于国际花卉市场[2] . 红掌性喜高温多湿环境 ,繁殖 一般以分株为 主 ,偶尔也用扦插等方法 ,自然繁殖速度很慢[3] ,目前 ,国内外已开始用组织培 养法进行繁殖[4~6] . 近年来 ,红掌在市场上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海南也建立了红掌商品切花生 产基地 (图 1) ,而且规模正在迅速扩大 ,迫切需要大量的优质红掌苗. 因此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 通过组织培养途径 ,快速繁殖红掌 ,为生产单位提供优良的红掌苗.
表 2 不同基本培养基上不定芽的分化情况
个/ 块
瓶 号
基本培养基
平均
1
2
3
4
5
6
7
8
9 10
5
5
5 5. 4 4 4. 6 5. 4 5 5. 8 4. 2 4. 94
N6
(2. 2) (2. 2) (2. 2) (2. 3) (2. 0) (2. 1) (2. 3) (2. 2) (2. 4) (2. 0) (2. 19)
图 2 诱导红掌叶片产生的愈伤组织
红掌叶片产生愈伤组织的速度十分缓慢 ,接种约 1 个月后 ,才有少许叶片的切口处出现少
量的淡黄锈色的愈伤组织 (图 2) ,2 个月后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见表 1.
表 1 不同激素配比的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率
激素配比 mg/ L
调查叶数/ 片
愈伤组织/ 块
BA 0. 5
第 2 期 潘学峰等 : 红掌叶片愈伤组织的诱导与植株再生 1 45
1. 2 培养基 选用 N6 和 MS 作为基本培养基 ,在外植体的不同发育阶段分别添加不同种类 和不同浓度的植物激素及其它附加物 (质量分数为 3. 0 %的蔗糖及 0. 7 %的琼脂 ,pH 5. 8) ,按 常规方法配制[7]分装后 ,在 121 ℃(1. 078 7 kPa 压力) 条件下灭菌 20 min ,冷却备用. 1. 3 叶片的消毒方法 将红掌叶片放在盛有洗洁精溶液的烧杯中搅拌 10 min 后 ,用自来水 冲洗 15 min ,除去洗洁精液和表面污物 ,接着在无菌条件下 ,用体积分数为 75 %的乙醇消毒 30 s ,再用质量浓度为 1 g/ L 的升汞溶液灭菌 8~10 min ,倒去升汞溶液 ,用无菌水冲洗 5~6 次 ,然 后将其叶片切成面积约为 0. 5 cm2 的小块 ,用镊子将外植体接种到诱导愈伤组织的培养基上 进行培养. 1. 4 培养条件 培养室温度为 (25 ±2) ℃,以日光灯为光源 ,每天连续光照 10~12 h ,光照强 度为 1 200~1 500 lx. 1. 5 移栽基质 用富含有机质的疏松表土 、河沙 、沙混表土 ( V∶V = 1∶1) 和沙混黄土 ( V∶V = 1 ∶1) 作为移栽基质 ,装盆前所有基质均在 1. 078 7 kPa 蒸气压力条件下消毒 30 min ,然后将其分 别装入盆中. 1. 6 统计方法 采用 t 测验和单向分组资料的方差分析法[8] , F 测验显著后用新复极差测验 ( SSR) 处理平均数间的多重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