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学中的故事激趣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

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篇一: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小学二年级数学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课本第68页“观察物体”例1。
教学目标:1、观察物体,体会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可能将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同时培植学生的观察能力。
2、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简单明了物体的形状,养成学生的空间观念。
3、培养学生观察、操作、空间想象和推理以及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
教学重点:让学生晓得从不同角度观察嘛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一样的。
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从上面、侧面、后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准备:课件、准备一些小玩具。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上新课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由老师发出方位响铃,展览馆同学们用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做好准备,开始!师:指正面、指左侧面、指上面、指后面、指下面、指右侧面。
(每种边指边直言每个面看到的是什么。
)师: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反面、侧面、上面和下面。
同学们找得真好,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试着从这些不同的方向观察同一个物体,看看有什么不同。
揭示课题:观察物体。
二、实际操作,探究新知。
师:上节课,老师让同学们从家里带来屋里一个自己最喜欢的玩具,现在,请同学们放在桌子上,学生拿出玩具。
师:学习小组的4个同学,先选出1个玩具,从自己的引伸出这个玩具,然后分别说出自己看到的是玩具的哪一个面。
师:同学们,通过刚才的观察,你们发现了什么?生:小组同学相互说说自己看到的形状看清是什么样的?师:要让学生们觉察到从不同角度观察到物体形状是不同的,并引导用比较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述看到形状。
师:好,现在老师请每一位同学再观察自己床头的再以小玩具,每一位同学分别试着从正面和依次侧面的角度观察这个玩具,再和同学们说一说你们分别看到了什么?让4个学生到讲台前边演示前头边说说自己看到的是什么形状的物体。
师:爸爸妈妈观察得真仔细,现在请大家想想屏幕上的图,看一看图上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
初中数学教学激趣方法论文

初中数学教学激趣方法浅探摘要: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才会去积极思维,才可能去发展思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
数学课堂一般是抽象的,枯燥的。
如何提高学生参与数学课堂的积极性,那就需要数学老师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课堂,从而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和培养学生思辨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教学;激趣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043-001兴趣是发展学生思维的关键,学生对所学学科、所研究的问题感兴趣,才会去积极思维,才可能去发展思维,才能保证学习效果的提高。
苏霍姆林斯基曾用简明的语言阐述:“掌握知识和获得技巧的主要动因是——良好的情绪,”“良好的情绪”即“强烈的学习愿望”,也就是我们所讲的兴趣。
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下面结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实践,谈谈我的几点看法:一、游戏激趣法数学游戏作为数学知识的一种载体,兼具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因而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学游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获得数学思想。
所以,数学游戏引入数学教学中,不但可解决教学疑难问题,更可以寓教于乐,最终达到高效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讲三角形的外心时,为了加深学生对外心性质和外心的作法有个深刻的认识,我让学生作了一个这样的游戏: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提供一枚针,三个三角形的纸片——分别为锐角、钝角和直角三角形,三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涂成红颜色。
首先,让学生拿出锐角三角形硬纸片和针,针任意扎在硬纸片内部,快速旋转它观察有几个红色的圆。
接着讨论为什么是三个?针扎在何处是两个?针扎在何处是一个?为什么?同样,再观察直角三角形纸片和钝角三角形的纸片,又如何扎针旋转可得到一个圆。
学生在游戏中快乐的掌握了知识。
二、悬念激趣法所谓悬念,通常是指对那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和现象的关切心情。
数学解题教学中的激趣术

法 用 数 解)÷ 一 ) 6利 导 求 .= ‘ , , 由
+, 4  ̄ / - 7Y
Y= , 0 得 = 1 一.
如 ,0 8年重庆高 考 : 20 已知函数 y = 最大值 为 , 最小值 为 m, 则 的值为
所以 = 3或 1 , 2 = 1时 , 2 . 一 时 m= ; 一 M=
所 = = .
・ 教材教法 ・
3 一题 多解激趣
一
十。擞- 20 第1期・ 中 ) ? 7 0 年 0 高 版 ( l
al x / ̄ + /- T :1・,1-+ 鬲 /Z 1・ ] ̄ - x
l 7
题多解 , 是优化 解 题教 学 的重 要策 略 之一 , 过 通
≤ 1 1) ( √( (度地探 究 一题 多 解 , 以很 好 地 拓展 学 生解 题 思 可 路,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 化学 生思维 , 优 激发 学生
学习兴趣.
即 = , 2 又由 ∈[ 3 1 , 得 m= . 一 ,] 可 2
. ( :2 . c ) +
心理学研究 表明, 人们总是对新 奇巧妙 的事物心怀
浓厚 的兴趣 , 体到数学 教学 , 生往往 不满足一个 数 具 学
学 问题 的常规解法 ( 尽管常规解 法是教 学的重 中之重 ) , 而迫切希望教师介 绍一些 巧思妙 解 或 自己能独立探 究 出问题 的独 特解 法. 解题教 学 中, 可以充 分关 注学 生的
l 6
中‘擞 ・ (l- 期・ 中 ) 7 7 2o- 1 高 版 o? 0 g
・ 教材教法 .
数学 解题 教 学 中的激 趣术
407 湖北 武汉华 中科技 大学 附 中 王德 昌 304
谈激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谈激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摘要】采用激趣的方法,对拓宽学生思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进行探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发展了学生的数学能力。
【关键词】激趣数学教学作用激趣,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
如果学生缺乏自觉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就难以认识和理解教材内容,也就难以掌握知识形成能力,同时教师也不可能完成教学任务。
特别是中学数学教学,抽象的定义、枯燥的定理,没有生动的语言、逼真的形象,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而采用激趣的方法,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却能起到重要作用,效果明显,收益颇大。
因此,正确运用激趣于教学中,是教学改革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下面就激趣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笔者谈三点体会:一、新课引入激趣课题的引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学生对教师设置的悬念,在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时时注意,处处留神,急于寻找答案,从而激起了强烈的求知欲。
例如,讲二元一次方程时,我引入新课时的安排是:师:什么叫方程?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师:方程2x+5=3中含有几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几?是什么方程?生:方程中含有一个未知数,方程的次数是1,是一元一次方程。
师:那么2x+5=3这个方程的解是什么呢?生:x =-1。
师:同学们看一看x+y=6这个方程含有几个未知数? 未知数的次数是多少?生:方程中含有两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
接着教师继续提出疑问:方程2x+5=3的解是x=-1,那么方程x+y=6的解是什么呢?问题提出后,学生开始思考,几个学生想举手回答问题,从而引入新课——二元一次方程。
这样学生带着这个悬念,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分析和讨论,在讨论中他们处处留神,寻找该类方程的规律和具体方法。
二、激趣能为学生探求新知识拓宽思路探究知识的尝试,最重要的是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改变他们被动的学习方法。
为了防止学生盲目尝试,在探究中少走弯路,教师进行恰当激趣对于指导学生尝试是很有效的。
初中数学教学的激趣方法

此类 型问题可让学生 展开想象力 和创造力 , 培 养 学 生 的创 新 能 力 。开 放 性 问 题 的显 著 特 征 是 答 案
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 解答 时学生需要通过观察 、 分 析、 综合 、 甚至猜想 , 展开发散性思维 , 运用 已学 的知 识 和数学方法 。 可培养学 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
课堂艺术
国
法 刀 巾数学教学硇激趣方
■ 王 小 霞
激起 学生 学 习数学 内驱力 的一 种很有 效 的方 法, 就是创设一 系列 能激起学生兴趣的问题情境 , 引 起学生 的求知欲望 , 置身于渴望解决问题的情境 中。 新课标下如何设计有新意并能激 发学 生学 习兴趣 的 问题 呢?现浅谈 以下几种 :
方面能力的整体发展和思维 品质 的全面提高。
三、 故 事 型
设 计 故 事 型 问 题 能集 中学 生 的注 意 力 ,从 而激
发学生 的兴趣 。 如讲 “ 有理数的乘方” 时, 讲这样一个
故事 : 古 时候 , 在某个 王国里有一个聪 明的大臣 , 他 发明了国际象棋 ,献给了国王 ,国王从此迷上 了下 棋, 为 了表示对 聪明大 臣的感谢 , 国王答应满足这个 大臣一个要求 ,大 臣说 : “ 就在这个棋盘上放一些米
激 发学 习兴 趣 。
二、 探 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型
幽默是一种 用俏 皮 、 含蓄 、 机智 的方法 , 使人感 到有趣 、 可笑 、 意 味深 长 , 启迪心智 , 巧妙运 用幽默 ,
可使教 师的讲课变得风趣 、 诙谐 、 睿智 , 具有一 定的
艺术魅力 。 如在学习二次根式 时, 为了根治学生解题 时犯 、 / = 。 这类错误 ,用很 多方法都无济于事 , 最 后借助幽默很快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 告诉学生 , 要化 简, 先让。 从“ 屋子 ” ( 开方 、 / 一 ) 里 走到 院子 ( 绝 对 值l 1 ) 里。至于如何走 出“ 院子” , 这要看口 的体质 ( 正、 负、 零) , 体 质强壮 ( 。 >0 / ) 的直接 出去 ; 体质虚弱 ( o < 0 ) 的必然戴上“ 一条 围巾” ( 负号“ 一 ” ) 预 防感 冒。 幽默型 问题可使学生在愉快 、轻松 的学 习氛 围 中受到启迪 , 使 学生的注意力得 以充分地调动。 创设 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的问题情境方法很多 ,只要我 们精心创设 问题情境 ,认真组织实施就能提高课堂 的教学效率 ,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和实践能力 的
数学激趣版教案 3升4-15 火柴棒游戏

第15讲趣味数学——火柴棒游戏【教学内容】《数学思维训练教程》暑期版,3升4第15讲“趣味数学——火柴棒游戏”。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能通过火柴棒的摆放游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图形、数字的基本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2.通过学生对算式的摆放,培养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
数学思考1.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能提出一些简单的猜想并验证;2.会独立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想法。
问题解决通过火柴棒的摆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火柴棒的摆放,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通过对火柴棒摆放的观察与分析,灵活的解决问题。
【教学工具】动画多媒体语言课件,课前让学生每人准备20根火柴棒。
第1课时教学过程:第2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路径学生活动方案说明一、激趣引入师:我们用火柴可以摆各种式子,我们还可以利用火柴来摆各式各样的图形,这节课让我们来看看吧。
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例3:只移动3根火柴棒,将3个三角形变成5个三角形。
(图中的火柴棒可以拖动)1.分析题意,观察图形师:图上有几根火柴棒?摆成了几个三角形?生:图上有9根火柴棒,摆成了3个三角形。
师:题目让我们做什么?生:移动其中的3根组成5个三角形。
师:要用9根火柴棒围成5个三角形说明什么呢?生:有6条边是共用的。
2.学生动手,试着摆一摆师:同桌合作试着动手摆一摆,怎样移动3根火柴组成5个三角形?(3)汇报交流,并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移动的。
(引导学生按一定的规律移动图形)(4)课件出示答案:动画将上边的三条边动画移成下边三角形。
(一条边一条边的移)⑥学生可以摆出自己喜欢的数字,移动火柴数。
⑤利用移火柴棒变数让学生感受其中的乐趣。
4.师生总结:遇到移动小棒组成其他形状的问题大家需要仔细观察这个图形,看看移动哪几根火柴能变成你想要的形状。
攀登高峰3.下图是用10根火柴棒摆成的三角阵,移动3根火柴棒,使得三角阵的尖端向下,把图形倒过来。
谈谈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激趣

广大 可 能把 一 个 数 变大 , 可 能 变小 , 们 还 你
想 认 识 它 吗 ? 学 生 听 老 师 一 问 . 个 学 生 马 ” 一
上 站 起 来 问: 师 , 老 它能 把我 变高 吗? 学 生 ” 们 一下 子被逗 乐 7. 纷纷 回答 : 不能 , 这样 世 器 上不 是 没有 矮 子 了吗? 学们 七 嘴八 舌 , 同 议论 纷纷 , 气氨热烈 在教 师 导下终 于 认识 J “ 数” 小 这个 概 念 , 这样 的教 学过 程 学 生心 情 舒 畅、 若趣无 穷
两 只 耳 朵 ; 如 : 只 猴子 两 个 鼻孔 、 只 酿 又 每 两
1 26
维普资讯
睛; 如 : 只老 虎两 张嘴 ; 如 : 鸡 有 两只 又 两 又 山
1 童话 能创谩愉 快的教 学情境 、 利用 童 话 剖 谩愉 快 的教 学 情境 , 学 生 使 愉 快地 接 受教 育 , 仅 符 合 小 学 生 的年 龄 特 不
厚 题 是 “ 盖 铁 皮 水 插 … … 教 师 先 出 示 把 无 个 有 盖 铁 皮 水 捅 … … ” 学 生 : 们 会 解 问 休 答 吗 学 生 积 极 举 手 回答 后 , 师 把 有 盖 ” 教 变 成 “ 盖 ” 问 学 生“ 怎 么 解 答 呢 ? 这 样 无 后 这 ” 使 学 生 感 到 问 题 的 “ , 使 学 生 积 极 主 动 新 促 地 进 行 思 维 , 发 了学 生 思 维 灵 感 。 诱 4 以 游 戏 教 趣 、 兴趣 是 最好 的老师 , 是 学 生主 动学 习 它
谈谈数学课 堂教学 中的激趣
王 淑 艳
煤 田镇 中 4 学 、
数学界伟人的故事教案

数学家的故事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数学家牛顿2、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不断探索的学习品质。
教学过程:一:问题激趣:1、同学们,你们知道牛顿吗?2、学生自由发言。
二、故事牛顿的故事●牛顿(1642~1727),●英国物理学家、数学家。
●曾任英国皇家学会会长。
牛顿是举世公认的、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他的幼年充满了辛酸,在他出生前3个月父亲便去世了,之后母亲改嫁,他是由外祖母抚养成人的。
23毕业于著名的剑桥大学后留校工作。
后因逃避伦敦流行的鼠疫来到母亲的农场里。
在这里,他被一个常人熟视无睹的现象吸引住了。
有一次,他看到一个熟透了的苹果落在地上,便开始思索为什么苹果会垂直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去呢?一定是有一种力在拉它,那么这种将苹果往下拉的力会不会控制月球?他就是通过这个看起来十分简单的现象,发现了著名的万有引力定律。
这个定律的巨大作用,很快就显示了出来。
它解释了当时所知道的天体的一切运动。
同时,牛顿又完成了一项重要的光学实验,从而证明了白光是由以赤、橙、黄、绿、青、蓝、紫的顺序排列的合成光。
1687年,牛顿出版了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科学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在这里,他钻研了伽利略的理论,并归纳出著名的运动三大定律。
除此之外,他发现的二项式定理,在数学界也有一席之地。
1704年,出版<<光学>>一书,总结了他对光学研究的成果。
牛顿61岁那年被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此后年年连任直至逝世。
作为举世公认的、最卓越的科学巨匠,他仍谦逊地说:“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
”1727年3月20日,84岁的牛顿逝世了。
作为有功于国家的伟人,他被葬在了英国国家公墓,受到世人的瞻仰。
教师通过故事提出问题,阿拉伯数字究竟是谁发明的?(1)你从故事中了解了些什么?(2)学生讨论(3)学生交流(15分钟)小时候,教授送我一颗明珠陈景润的故事街知巷闻、家喻户晓。
在一定程度上,这个人的事迹甚至还推动了一个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和尊重人才的伟大时代早日到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学中的故事激趣
不少学生感觉数学内容过于严肃、枯燥,学习起来兴致不高。那么怎样解决这一问题呢?我想,既然数学是如此
的严肃,最好尽量把数学课弄得有点趣味化。因此,教学中经常借助一些故事入手,将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变得尽可能
的轻松。
前些天,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认识。谈到数的认识,必然联想到数的起源。于是,我就给学生说了关于古代人记
数的方法。原始人为了安全考虑,一般都是群居,男人出去打猎,女人在家带孩子。为了统计有多少人出去打猎,或者
捕捉到了多少只野兽,都要用到记数。当时还没有发明数字,他们有的就用小石子表示数量,数一个物体,就在地上放
一块小石子,聪明的祖先们还想出了“逢十进一”的办法,当有了10块小石子后,再把他们换成一块大一点的石子,
表示已经有了一个十,或者用绳子打结的方法来表示数量,一个结表示一个十;还有的在树木上刻出划痕来表示数量。
学生听了很有兴趣,感觉到我们现在的计数方法太了不起了,用几个数就字能表示出那么大、那么多的数量,因此觉得
数学很有意思,那节课同学们兴致很高,教学效果也比较好。
又如在教确定位置一课时,结合认识北偏东、南偏西、西偏东、北偏等东等方向时,介绍了“指南针”。指南针是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的出现为人类文明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当学生听着老师在数学课上讲述着这些数学背景
知识时,不知不觉中了解了历史,更增强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学习数学,学生很容易接受,也易于
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曾经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生产牙膏的厂,出现了效益滑坡,牙膏不好卖。厂长很着急,招来中层干部出谋划
策。有的说再加大广告力度;有的认为将牙膏降价销售;还有的说减薪、裁员„„。这时,有个年轻人站起来说:“我
们可以改进一下牙膏盒,可以将牙膏口再做大一点,通常人在挤牙膏的时候,都是用那么大的劲,都是挤那么长,不会
因为牙膏口做大了,而挤短。所以不知不觉中,牙膏就用得快,买的频率也就高了。”这个主意真是绝。后来想想,其
实他是利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个问题的。挤出来的牙膏近似一个圆柱体,当圆柱的高(即挤出牙膏的长)不变时,底面积
越大,体积越大。
当我把这个故事说给学生听时,学生极有兴趣,都希望老师以后多讲讲这类有趣的故事,同时,那节求圆柱体的
体积课学生学得很认真。我想:这也许是数学的魅力感染了学生,学生真正从生活中、故事中体会到了数学的价值吧。
利用故事激趣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思维形式的过度,而且可以拓宽学生的思维层面,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因
此如何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让学生感受到学数学的乐趣,这确实值得我们每一个老师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