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处理反渗透系统回收率的标准技术指南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国家标准_百度文库

反渗透水处理设备国家标准(GB/T 19249-2003反渗透水处理设备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反渗透水处理设备(以下简称设备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含盐量低于10000mg/L的水为原水,采用反渗透技术生产渗透水的水处理设备。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使用于本标准。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GB/T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GB9969.1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总则GB50235 工业金属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HG20520 玻璃钢/聚氯乙烯(FRP/PVC复合管道设计规定JB/T5995 工业产品使用说明书?机电产品使用说明书编写规定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反渗透膜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用特定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具有选择性半透性能的薄膜。
它能够在外加压力作用下,使水溶液中的水和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从而达到纯化或浓缩、分离的目的。
3.2反渗透膜元件 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element用符合标准要求的反渗透膜构成的基本使用单元。
3.3反渗透膜组件?reverse osmosis membrane module按一定技术要求将反渗透膜元件与外壳等其他部件组装在一起的组合构件。
3.4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在膜的原水一侧施加比溶液渗透压高的外界压力,只允许溶液中水和某些组分选择性透过,其他物质不能透过而被截留在膜表面的过程。
3.5脱盐率 salt rejection表明设备除盐效率的数值。
3.6原水回收率 recovery设备对原水利用效率的数值。
反渗透进水水质标准

反渗透进水水质标准
一、概述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处理技术,能够将水中的离子、溶解物、颗粒等物质分离出来,以获得高纯度的清水。
使用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时,进水水质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因素之一。
二、水质标准
反渗透技术的进水水质标准一般依据当地的水质标准和行业标准。
一般来说,进水水质需要符合以下标准:
1.总硬度:100mg/L以下;
2.总溶解固体(TDS):500mg/L以下;
3.氯离子:100mg/L以下;
4.铁、锰离子:0.1mg/L以下;
5.有机物和胶体:100ug/L以下。
三、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1. 进水水质不符合标准
如果进水水质不符合标准,可以通过加装预处理设备进行预处理,包括预处理过滤器、软化器、活性炭过滤器等。
2. 出水水质不稳定
反渗透系统出水水质不稳定常由于进水水质的波动而引起。
解决方法是加装控制阀和反渗透浓水回收器,同时对系统进行调试优化。
3. 膜元件堵塞
膜元件堵塞是反渗透系统常见问题之一,主要原因是进水水质中存在较高的悬浮物或颗粒物。
解决方法是加装前置过滤器,定期清洗和更换膜元件。
四、总结
反渗透技术是一种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其进水水质要求十分重要。
要确保反渗透系统的稳定运行,必须保证进水水质符合标准,并加装适当的预处理设备进行优化。
同时需要注意检查膜元件的状态,及时进行清洗和更换。
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研究

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研究反渗透浓水处理及回用技术摘要:从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三个途径分别阐述了当前国内外针对反渗透浓水处理和回用的研究进展,列举了成功的工程实例。
并对新兴的膜蒸馏技术应用于反渗透浓水处理的方法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浓水 回用 膜蒸馏一、 概述反渗透膜分离技术,由于它具有物料无相变、相对能耗低、除盐效果好、处理工艺成熟可靠,设备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易于运行和管理等优点,近几年来在许多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但是,目前反渗透技术一般的设计产水率为75%,实际产水率更低,大约会产生30%的浓盐水。
若原水是水质非常差的地下苦咸水,或者海水,浓水产生量会更大,可能达到50%。
当前很多反渗透工艺产生的浓水都不经处理直接排放,造成水资源和能源的浪费,同时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
针对反渗透浓水,当前的研究主要围绕三个目的展开:减量化——优化反渗透工艺设计,减少浓水的产生量;无害化——针对反渗透浓水直接排放可能对环境造成危害这一状况,探索经济有效的处理手段,将危害减轻;资源化——探索反渗透浓水再利用的途径,变废为宝。
事实上,反渗透浓水的回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这三个目的都不是孤立的,而是需要综合考虑,互为补充。
二、 以排放为目的2.1 单独处理排放反渗透浓水的主要问题是钙镁等离子含量高,硬度高。
一般来说,经过简单的软化处理即可实现达标排放。
软化主要采用投加石灰、纯碱等碱性物质的方法,利用它们同浓水中的钙镁等物质发生反应,生成碳酸盐沉淀,而从水体中去除,降低浓水的硬度,减少其对环境的危害。
以下是其化学反应方程式:2232Ca(OH)CO CaCO +H O +−−→↓23232Ca(OH)Ca(HCO )2CaCO +2H O +−−→↓2323222Ca(OH)+Mg(HCO )2CaCO +Mg(OH)+2H O −−→↓↓423324CaSO +Na CO CaCO +Na SO −−→↓423324MgSO +Na CO MgCO +Na SO −−→↓2.2 混入其他废水共同处理对于绝大部分生产企业来说,除了制水车间产生的反渗透浓水以外,还会产生其他各种废水。
选择反渗透膜时要考虑哪些性能指标

选择反渗透膜时要考虑哪些性能指标
1、脱盐率:正常情况下,脱盐率在98%以上,此时脱盐率为1-脱盐率=1-98%=2%。
2、回收率:指反渗透膜系统中给水转化成为产水或渗透液的百分比。
根据反渗透系统中预处理的进水水质和用水要求而定。
RO膜系统的回收率在设计时就已经确定。
苦盐水的回收率约为90%;高苦盐水降至60%-65%;工业海水系统的回收率为35%-45%。
RO膜的回收率=(RO膜的产水流量/进水流量)×100%
反渗透膜组件的回收率=RO膜组件产水量/进水量×100%
反渗透膜组件的盐分透过率=RO膜组件产水浓度/进水浓度×100%
3、膜通量:是表明通过膜表面的一个特定区域的水流速度。
4、透水量:反渗透膜元件产水量的重要指标。
是指单位膜面积上透过液的流率,通常用加仑每平方英尺(GFD)表示。
渗透流率过高会加速垂直于反渗透膜表面的水流,加剧膜污染。
一般一级反渗透设计通量为8-14GFD,二级反渗透20-30GFD,1GFD=1.698LMH,单只膜元件产水量=膜面积*设计通量。
5、产水量:产水量——指反渗透系统的产水量,即单位时间内透过膜水量,通常用吨/小时或加仑/天来表示。
反渗透装置技术指标

反渗透装置技术指标反渗透装置技术指标反渗透装置技术指标以下:系统脱盐率: ³ 97%水回收率: 75%系统中设有自动冲洗系统。
当系统停车后, 打开电动冲洗排水阀对膜组件进行低压表面冲洗, 将膜组件内浓水冲走, 以预防浓水在反渗透膜表面结垢。
系统中设有自动冲洗系统。
当系统停车后, 打开电动冲洗排水阀对膜组件进行低压表面冲洗, 将膜组件内浓水冲走, 以预防浓水在反渗透膜表面结垢。
反渗透系统设有就地仪表电器操作盘1块, 就地反渗透压力表盘1块, 将反渗透系统压力、流量、导电度等测量仪表集中装设在仪表盘中, 便于维护管理和监测。
流量、调电镀等关键仪表均采取美国SIGNET企业产品。
反渗透装置开启、运行、监测、停运冲洗等操作均为连锁自动控制。
反渗透整套装置均组装在一套滑架上, 外形美观大方, 便于运输与安装。
更易于操作。
反渗透装置仪表及控制系统自控系统关键包含:反渗透装置自动启、停、冲洗操作由PLC控制完成包含阻垢剂计量泵、高压泵、电动慢开门次序开启和停止;停运时反渗透装置自动低压冲洗;运行过程中低压压力开关与系统连锁运行;各转动设备运行监测和报警等。
反渗透装置和阻垢剂加药单元就地操作箱均设有自动/手动选择开关, 既能够由PLC控制程序操作, 也能够在就地电控箱上就地操作。
反渗透脱盐系统反渗透脱盐系统关键设备包含: 高压给水泵、电动慢开门、反渗透脱盐装置、阻垢剂加药、反渗透清洗装置。
过滤器出水首先加入高效阻垢剂PTP-0100, 可有效预防水中Ca、Mg、SiO2等物质在膜浓水侧结垢。
阻垢剂采取计量泵加入, 计量泵选择进口电磁隔膜计量泵, 运行可靠无泄漏。
反渗透装置产水量为15m3/h。
反渗透膜元件采取美国DOW 企业或美国海德能企业生产高脱盐率复合膜, 其单根膜脱盐率高达99.6%。
压力容器选择美国进口六组件高压玻璃钢容器, 每根容器内装5根膜元件, 采取2:1二段排列, 共15根膜元件。
反渗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说明

反渗透系统的主要技术指标说明反渗透系统具有淡水流量、系统回收率、系统脱盐率等多项技术指标。
系统回收率R。
为系统淡水流量与系统给水流量之比,设系统给水流量为Q1(m³/h)、系统淡水流量为Q2(m³/h)及系统浓水流量为Q3(m³/h),则有
系统脱盐率 SR s为系统淡水含盐量与系统给水含盐量之比,设系统给水含盐量为c1(mg/L)及系统淡水含盐量为c2(mg/L),则有
膜系统工作压力p(MPa)为膜系统首段的给水压力。
系统平均通量qm为单位膜面积的淡水流量,设系统中膜元件数量为Nm(只)、单只膜元件面积为Sm(m2),则有
相对应的还有前后两段各自的段平均通量q m1与q m2,以及段通量比K q
系统流程长度N L,设系统前后段膜外壳的长度分别为N L1与N L2,则有N L=N L1+N L2=2N L1(m)(前后段的膜外壳长度一般相等)前后段膜外壳数量比K M,设前后段膜外壳的数量分别为M m1与M m2,则有。
反渗透和纳滤水处理膜修复回用技术指南

反渗透和纳滤水处理膜修复回用技术指南嗨,小伙伴们,你们知道吗?我们每天喝的水其实经过了一次神奇的旅程,那就是反渗透和纳滤的魔法!是不是觉得特别酷?今天,我们就一起探索这个秘密世界,了解如何修复和再利用这些神奇的水处理膜吧!想象一下,你是一个小侦探,手里握着一把放大镜,我们要破解的谜团就是那些微小到几乎看不见的水分子如何穿过一层神秘的“墙”。
这“墙”就是反渗透和纳滤膜。
它们就像是超级英雄的超能力,能分辨出好的水分子和坏的杂质,只让干净的水通过。
反渗透膜,就像一个超级严格的门卫,它只允许最小的水分子通过,连盐分、病毒和细菌都别想溜过去。
而纳滤膜呢,它稍微宽容一些,允许一些小分子矿物质通过,这样我们喝的水就不会完全无味了。
但是,这些膜也会累啊,时间久了,上面会积累很多脏东西,就像我们的衣服需要洗一样,它们也需要“洗澡”。
那么,怎么给它们“洗澡”呢?这就需要用到专业的清洗剂和工具了。
首先,我们要用一种叫做“预冲洗”的方法,就像我们刷牙前先漱口一样,先把大块的脏东西冲掉。
接着,用特定的清洗剂,比如酸、碱或者氧化剂,像魔法药水一样,溶解掉膜上的污垢。
然后,再来一次“冲洗”,把药水也冲干净。
最后,就像晒干的衣服一样,让膜充分干燥,恢复它的活力。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清洗不彻底或者膜受损。
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像医生一样,仔细诊断,是清洗剂不合适,还是压力过大?找到原因后,我们可以调整方法,或者更换新的膜,保证水处理的效果。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觉得反渗透和纳滤膜修复回用技术很神奇,也很重要呢?没错,它们就像是地球的守护者,帮我们过滤出干净的水,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而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这个过程的小助手,比如定期检查家里的净水器,关心水的质量,让这些神奇的膜保持最佳状态。
所以,下次当你打开水龙头,享受那一口清甜的水时,别忘了感谢这些默默工作的反渗透和纳滤膜,以及那些辛勤维护它们的人们。
现在,你是不是对这个小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也更有兴趣去保护水资源了呢?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为我们的地球献出一份力量吧!。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反渗透水处理系统技术规格书

反渗透系统操作规程一、在系统开机以前应该检测以下机械性指标:∙检查多介质过滤器和保安过滤器的工作状态∙连通压力容器前对进水管进行清洗∙化学加药管线和各阀门∙化学加药是否很好地与原水混合∙当化学加药泵停止时RO系统可以安全停机∙原水进膜前所有余氯被去除∙预处理和膜系统的仪表监测是否正常∙校准仪表∙安装产水压力保护如爆破膜∙管路是否清洁,各压力保护阀是否正常∙各个泵是否正常运转∙检查产水侧、源水侧、浓水侧的各个阀门∙开始运行时只进设计水量的50%以下比较安全。
二、开机顺序∙操作开机程序前必须仔细冲洗预处理,不能让污染物进入反渗透膜。
∙确认所有阀门在正确位置。
进水和浓水控制阀全部打开。
∙低压进水将管路和膜中的空气排干净,压力在30-60psi下冲30分钟,产品水和浓水排放。
在这个工作中同时检查是否有泄露的地方。
∙系统冲洗干净后,关上进水压力阀门,但一定要打开浓水阀门。
∙缓慢开启进水阀门,不要让压力超过4.0kg/cm2(60psi),然后打开高压泵。
∙逐渐开大进水阀门提高压力和流量,慢慢关小浓小阀门提高回收率。
∙重复上一步操作,慢慢将回收率调节到设计值,并检查压力不要超过设计极限。
∙调节两个阀门后,计算系统回收率并且和系统设计回收率相比较。
∙检查化学加药如酸,阻垢剂,亚硫酸氢纳,测试PH值,电导,硬度,碱度来确认LSI朗格利尔指数。
∙开机1个小时后记录所有数据,查看产水电导值,并且分别检测每个压力容器的产水电导。
∙运行24到48小时后,记录所有数据,比如进水压力,各段压差,水温,流量,回收率和电导。
三、系统运行维护需连续记录运行数据我们建议一定将所有系统运行参数记录完全。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判断系统的性能,而且对于故障诊断和性能担保都是必须的。
反渗透系统的性能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预处理单元,所以预处理设备的运行状况和维护都也需记录下来。
1、预处理系统∙开启原水泵,注意观察砂滤器、多介质过滤器、活性碳过滤器的压力降以确定反洗周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莱特莱德世韩CSM熊津化学代理商
反渗透膜分离系统的运行方式与传统的过滤系统完全不同,传统的过滤系统在运行时,水体全部通过滤器的滤层,在截污能力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依靠设备的反冲洗操作将截留下来的污物从滤层中除掉。
而反渗透系统在运行时则是原水中的一部分水流沿与膜表面垂直的方向透过膜,而同时另外未透过的部分水流则沿着与膜表面平行的方向流过,在工艺上属于横流过滤的范畴。
一、世韩反渗透膜元件实际回收率
膜元件实际使用时的回收率,为了降低膜元件的污染速度、保证膜元件的使用寿命,膜元件生产厂家对单支膜元件的实际回收率作了明确规定,要求每支1米长的膜元件实际回收率不要超过18% ,但当膜元件用于第二级反渗透系统水处理时,则实际回收率不受此限制,允许超过18%。
二、世韩反渗透Ro膜系统回收率:
系统回收率是指反渗透装置在实际使用时总的回收率,回收率受给水水质、膜元件的数量及排列方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小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少、给水流程短,因而系统回收率普遍偏低。
而工业用大型反渗透装置由于膜元件的数量多、给水流程长,所以实际系统回收率一般均在75%以上,有时甚至可以达到90%。
在某些情况下对于小型反渗透装置也要求较高的系统回收率,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此时在设计反渗透装置时就需要釆取一些不同的对策。
最常见的对策是釆用浓水部分循环,即反渗透装置的浓水只排放一部分,其余部分循环进入给水泵入口,此时既可保证膜元件表面维持一定的横向流速,又可以达到用户所需要的系统回收率。
三、总结
一般苦咸水脱盐系统回收率多控制在75%,即浓水浓缩了4倍。
当原水含盐量较低时,有时也可釆用80%。
如原水中某种微溶盐含量高,有时也釆用较低的系统回收率以防止结垢。
在反渗透系统产水过程中,在有水流垂直透过反渗透膜时,此时原水中的盐类和其它胶体污染物也势必受给水的净压力作用被浓缩于膜表面,与此同时所剩下的另外部分未透过的水流则沿与膜表面平行的方向将被浓缩在膜表面的污染物质带走。
也就是说,一个设计优良的反渗透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在正常运行的同时完成良好的自身清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