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预测卷(三)语文试题
2012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忧心忡忡B. 一愁莫展C. 怏怏不乐D. 心旷神怡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经过这次事件,使他变得更加成熟。
B. 我们一定要防止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C. 他那和蔼可亲的态度,赢得了大家的尊敬。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乐于助人。
答案:C3. 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拟人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
B.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答案:A4. 下列诗句中,表达了作者思乡之情的是:A.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B.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C.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D.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答案:A5. 下列成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栩栩如生——形容绘画、雕塑等艺术作品形象逼真。
B. 画龙点睛——比喻说话或写文章时在关键处加上一两句话,使内容更加生动。
C. 一视同仁——指对待人或事物不分亲疏,同等看待。
D. 一诺千金——形容说话算数,非常守信用。
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出自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
7.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
8.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
9.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无题》。
10.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出自屈原的《离骚》。
三、阅读理解(共25分)1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文章内容略)问题:(1)文章中提到的“他”是谁?请简述其主要事迹。
(2)文章中“她”是如何面对困难的?(3)作者通过这篇文章想要传达什么主题?答案:(1)文章中的“他”是指某位历史人物或著名人士,他的主要事迹包括...(根据文章内容填写)。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

各位考生,2012年高考信息陆续出炉,下面是教育城高考网(/gaokao)小整理的: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请大家继续关注教育城高考网(/gaokao)。
2012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题及答案(全国卷)一、单选题(单选(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D】A.青荇(xìng)佝偻(gōu )罗绮(qĭ)义愤填膺(yīng)B.会稽(kuàijī)携手(xié)遏制(è)豁然开朗(huò)C.发酵(jiào)阙秦(jué)倾圮(pĭ)朝服衣冠(zhāo)D.踟蹰(chí)繁芜(wú)诅咒(zǔ)约车百乘(chéng)【答案解析】:(chéng-shè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C】A.诽谤肤浅骇人听闻永葆生机B.祈祷签署无济于事卓有成效C.漫溯簇新砥砺品格委屈求全D.昳丽疾疹没死以闻膏腴之地【答案解析】:(委屈求全-委曲求全)3、下列句中横线处应填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C】①我国气象专家在说到暖冬定义时提到,目前我国尚未________暖冬的明确标准。
定义中“比多年平均值明显偏高”只是一个________的标准,而究竟高出多少,还没有作出具体的规定。
②尽管各地的“豆腐渣”工程情况各异,但其共性都是有关责任人的腐败使然,________人们又叫“豆腐渣”工程为“腐败”工程,根治“豆腐渣”工程,________要严格质量管理,要在反腐败上下功夫。
A.①制定定量②因此既/又B.①制订定性②所以不仅/还C.①制定定性②因此不仅/还D.①制订定量②所以既/又【答案解析】(①“制订”是创制拟定的意思,而“制定”则是定出法规、计划等,依据文意应选“制定”。
“定性”是指对犯有错误或罪行的人确定其问题的性质或测定物质包含哪些成分及性质;“定量”则是测定物质所含成分的数量,据文意应选“定量”。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卷及详细答案(山东卷)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答案参考版注:本答案为参考版,不是考试中心的标准答案,仅供参考。
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星宿./乳臭.搭讪./赡.养费粗犷./旷.日持久B.着.实/斟酌.砾.石/沥.青路鞭挞./纷至沓.来C.呜咽./奖掖.瞋.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D.畜.养/体恤.锁钥./管弦乐.迸.发/屏.气凝神2. 下列词语中,没有特别字的一组是A. 镶嵌精萃休闲装轻描淡写B.瑕疵鄙薄邀请赛赔礼道歉C. 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D. 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 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C. 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答案】D【解析】融化: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
溶化:指固体在液体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2012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Word版)【免费下载】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星宿./乳臭.搭讪./赡.养费粗犷./旷.日持久B.着.实/斟酌.砾.石/沥.青路鞭挞./纷至沓.来C.呜咽./奖掖.嗔.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D.畜.养/体恤.锁钥./管弦乐.迸.发/屏.气凝神2. 下列词语中,没有特别字的一组是A. 镶嵌精萃休闲装轻描淡写B.瑕疵鄙薄邀请赛赔礼道歉C. 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D. 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C. 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D.日本在野党强烈指责财务大臣“口无遮拦”、公开谈及政府去年入市干预日元具体汇率的行为是极不付责任的。
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预测卷(四)语文试题.pdf

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试卷()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不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歼灭 信 草菅人命 渐染B.沆瀣一气 机械 不屑一顾 邂逅 C.叱咤 炽热 不啻 整饬D.荫庇 辟邪 刚愎自用 裨将 2.下面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安详 荟萃 陷阱 既往不咎B.谰言 贸然 装桢 人才辈出 C.寒喧 毗邻 晦涩 声名雀起D.辐射 座落 脉膊 针砭时弊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他不孚众望,在校运动会上夺得跳远冠军。
B.他为人正直,胸有城府,深受人们拥戴。
C.鲁迅不仅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而且是现代版画艺术的始作俑者。
D.借鉴我国古代文化和西方文化一定要有选择,不能兼收并蓄,囫囵吞枣。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环境污染成为 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
②李秀英在日本法庭一审胜诉,是一次突破,也是对正义的 。
③针对巴以双方冲突不断升级的紧张局势,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发表谈话, 双方保持克制态度。
④有的地方的“政绩工程”脱离现实,浪费财力,群众 没受益, 加重了负担。
A.制约 伸张 督促不仅/反而B.限制 声张 敦促 不但/而且 C.制约 伸张 敦促 不仅/反而D.限制 声张 督促 不但/而且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彼得堡接近北极圈,由于每天晚上十二点钟太阳还在天上,使我们每天在那里游览时间都能增加好几个小时。
B.有的学生在考试前会出现失眠.烦躁等现象,这往往是因为他们太在乎考试成绩,心理负担过重造成的。
C.这种治疗方法具有疗程短,见效快,无副作用,以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
D.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各种各样的传播媒体应运而生,它们是传播惯用语的媒介。
2012年高考语文试题(山东卷)word及官方公布的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山东卷)答案参考版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A.星宿./乳臭.搭讪./赡.养费粗犷./旷.日持久B.着.实/斟酌.砾.石/沥.青路鞭挞./纷至沓.来C.呜咽./奖掖.嗔.目/撑.门面诘.难/殚精竭.虑D.畜.养/体恤.锁钥./管弦乐.迸.发/屏.气凝神2. 下列词语中,没有特别字的一组是A. 镶嵌精萃休闲装轻描淡写B.瑕疵鄙薄邀请赛赔礼道歉C. 怃然琵琶和稀泥玲珑剔透D. 推辞观摩元霄节伶牙俐齿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春天的脚步近了,大草原上的冰雪渐渐成了朵朵白色的“大蘑菇”煞是壮观。
②人与人之间要减少误会,化解矛盾,和谐相处,那么加强彼此是非常重要的。
③每天天还没亮,位于城郊的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就起来,人们又开始了一天的劳作。
A.溶化沟通喧哗B.溶化勾通喧闹C. 融化勾通喧哗D.融化沟通喧闹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在这次演讲比赛中,来自基层单位的选手个个表现出色,他们口若悬河,巧舌如簧....,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B. 陶渊明早年曾几度出仕,后来因为不满当时黑暗腐败的政治而走上归隐之路,过起了瓜.田李下...的田园生活。
C.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D. 五四时期,革命青年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奔走呼号....,奋不顾身,表现出高尚的爱国情操和不屈的斗争精神。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A.近视患者都应当接受专业医师的检查,选择合适的眼镜,切忌不要因为怕麻烦、爱漂亮而不戴眼镜。
B. 本市国税局绘制出“税源分布示意略图”,解决了税源管理辖区划分不清、争议扯皮等问题的发生。
C.为加强国际交流,提高山东环保产业水平,省政府拟举办“生态山东建设高层论坛”暨第五届环保产业博览会。
山东省2012年高考数学模拟预测卷试题(三)文 新人教A版

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冲刺卷(三)文 科 数 学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参考公式:柱体的体积公式:v sh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圆柱的侧面积公式:s cl =,其中c 是圆柱的底面周长,l 是圆柱的母线长. 球的体积公式V=34R 3π, 其中R 是球的半径.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 2,其中R 是球的半径. 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系数公式1221ˆˆˆ,ni ii ni i x y nx yb ay bx x nx==-⋅==--∑∑ .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第I 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1.已知A B ⊆,A C ⊆,{}1,2,3,5B =,{}0,2,4,8C =,则A 可以是 ( ) A .{}1,2 B .{}2,4 C .{}2 D .{}4 2.复数2=( ) A.i B.i Ci Di 3.设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 ,虚轴的一个端点为B ,如果直线FB 与该双曲线的一条渐近线垂直,那么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12 D4.设01a <<,2log (1)a m a =+,log (1)a n a =+,log (2)a p a =,则,,m n p 的大小关系是 ( ) A .n m p >> B .m p n >> C .m n p >> D .p m n >> 5.已知E ,F ,G ,H 是空间四点,命题甲:E ,F ,G ,H 四点不共面,命题乙:直线EF 和GH 不相交,则甲是乙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一个样本容量为10的样本数据,它们组成一个公差不为0的等差数列{}n a ,若38a =,且137,,a a a 成等比数列,则此样本的平均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A .13,12B .13,13C .12,13D .13,147.ABC ∆的外接圆半径R 和ABC ∆的面积都等于1,则sin sin sin A B C = ( ) A .14 BD .12 8.直线750x y +-=截圆221x y +=所得的两段弧长之差的绝对值是 ( ) A .4πB .2π C .π D .32π9.某程序框图如图所示,该程序运行后输出i 的值是 ( ) A .63B .31C .2710.已知实数,x y 满足121y y x x y m ≥⎧⎪≤-⎨⎪+≤⎩,如果目标函数z x y =-的最小值是1-,那么此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是 ( ) A .1B .2C .3D .511.下面给出四个命题:①若平面α//平面β,,AB CD 是夹在,αβ间的线段,若AB //CD ,则AB CD =;②,a b 是异面直线,,b c 是异面直线,则,a c 一定是异面直线; ③过空间任一点,可以做两条直线和已知平面α垂直; ④平面α//平面β,P α∈,PQ //β,则PQ α⊂;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 )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④12.已知双曲线2213y x -=的左顶点为1A ,右焦点为2F ,P 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12PA PF ⋅最小值为 ( )A .2-B .8116-C .1D .0(第9题)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3.设3a =,5b =,若a //b ,则a b ⋅= . 14.已知3cos 5x =,(,0)2x π∈-,则tan 2x = . 15.设抛物线24y x =的准线为l ,P 为抛物线上的点,PQ l ⊥,垂足为Q ,若PQF ∆得面积与POF ∆的面积之比为3:1,则P 点坐标 是 .16.如图为一个棱长为2cm 的正方体被过其中三个顶点的平面削去一个角后余下的几何体,试画出它的正视图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道小题,满分74分,解答须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和演算步骤) 17.(本题满分12分)已知ABC ∆中,内角A B C 、、的对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且cos (2)cos .b C a c B =- (I )求角B 的大小;(II )若22cos cos ,y A C =+求y 的最小值.(第16题)某市投资甲、乙两个工厂,2011年两工厂的产量均为100万吨,在今后的若干年内,甲工厂的年产量每年比上一年增加10万吨,乙工厂第n 年比上一年增加12n -万吨,记2011年为第一年,甲、乙两工厂第n 年的年产量分别为n a 万吨和n b 万吨.(Ⅰ)求数列{}n a ,{}n b 的通项公式;(Ⅱ)若某工厂年产量超过另一工厂年产量的2倍,则将另一工厂兼并,问到哪一年底,其中哪一个工厂被另一个工厂兼并.某校从参加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的学生中抽出50名学生,并统计了他们的数学成绩(成绩均为整数,满分为100分),将数学成绩进行分组并根据各组人数制成如下频率分布表:(Ⅰ)将上面的频率分布表补充完整,并估计本次考试全校85分以上学生的比例; (Ⅱ)为了帮助成绩差的同学提高数学成绩,学校决定成立“二帮一”小组,即从成绩为[]90,100中任选出两位同学,共同帮助成绩在[)40,50中的某一个同学,试列出所有基本事件;若1A 同学成绩为43分,1B 同学成绩为95分,求1A 、1B 两同学恰好被安排在“二帮一”中同一小组的概率.www.k@s@5@高#考#资#源#网分 组 频 数 频 率 [ 40, 50 ) 2 0.04 [ 50, 60 ) 3 0.06 [ 60, 70 ) 14 0.28 [ 70, 80 ) 15 0.30 [ 80, 90 ) [ 90, 100 ] 4 0.08 合 计NMC 1B 1A 1CBA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侧棱与底面垂直,90ABC ∠=,12AB BC BB ===,,M N 分别是AB ,1A C 的中点.(Ⅰ)求证:MN ∥平面11BCC B ; (Ⅱ)求证:MN ⊥平面11A B C ; (Ⅲ)求三棱锥M -11A B C 的体积.(改编题)已知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 轴上的椭圆C 的离心率为12,且经过点M 31,2⎛⎫ ⎪⎝⎭.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是否存过点P (2,1)的直线1l 与椭圆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满足2PA PB PM ⋅=?若存在,求出直线1l 的方程;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已知函数2()8ln f x x x =-,2()14g x x x =-+.(Ⅰ)若函数()y f x =和函数()y g x =在区间(),1a a +上均为增函数,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Ⅱ)若方程()()f x g x m =+有唯一解,求实数m 的值.文科数学(三)一、选择题:CADDA BDCBC DA 二、填空题 13.15± 14.24715.(2-,,(2, 16.(所画正视图必须是边长为2cm 的正方形才给分) 三、解答题 17.解:(Ⅰ)由正弦定理可得:B C B A C B cos sin cos sin 2cos sin -=,即B AC B cos sin 2)sin(=+,因为0A π<< ,所以sin 0A ≠,21cos =∴B , 3π=∴B .(Ⅱ)由(Ⅰ)可知3422π=+C A ,C A y 22cos cos +=1cos 21cos 222A C++=+141[cos 2cos(2)]23A A π=++-111(cos 22)22A A =+)62sin(211π--=A ,(8分)3420π<<A ,67626πππ<-<-∴A ,则当1)62sin(=-πA ,即3π=A 时,y 的最小值为12.(12分) 18.(Ⅰ)1090n a n =+,298n n b =+ ……………6分(Ⅱ)2018年底甲工厂将被乙工厂兼并。
2012年高考语文山东卷-答案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语文答案解析一1.【答案】B【解析】A.读音分别为xiù,shàn,guǎng/kuàng;B.读音分别为zhuò,lì,tà;C.读音分别为yè,chēn/chēng,jié;D.读音分别为xù,yuè,bèng/bǐng。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
2.【答案】C【解析】A.精粹;B.赔礼道歉;D.元宵节。
【考点】识记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3.【答案】D【解析】“融化”特指固体(如冰、雪等)受热变软或化为流体的过程;“溶化”指固体溶解在水或其他液体里。
从人际关系角度来讲,“沟通”是指思想方面的贯穿,“勾通”则是行为方面的贯穿。
如果是情感方面的需要,那就用“沟通”;如果是利益方面的需要,则用“勾通”。
题目中显然指的是思想情感上的相通。
“喧哗”形容声音大而杂乱;“喧闹”侧重指场面喧哗吵闹。
题目中指场面,用“喧闹”合适。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
4.【答案】D【解析】A.“巧舌如簧”是指舌头灵巧,像簧片一样能发出动听的乐音。
形容花言巧语,能说会道。
含贬义,结合语境看,此处感情色彩不当。
B.“瓜田李下”一般用来比喻容易引起嫌疑的地方,或指比较容易让人误会而又有理难辩的场合。
本句误用此词来形容田园生活。
C.“久假不归”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此处望文生义。
D.“奔走呼号”形容处于困境而求援,也指引起人们的注意。
【考点】正确辨析和使用成语。
5.【答案】C【解析】A.“切忌不要”重复,属于双重否定误用;B.“解决……发生”,搭配不当;D,句子有歧义,不负责任的对象是在野党的指责行为还是财务大臣公开谈及的行为,表述不明。
【考点】正确辨析病句。
二6.【答案】B【解析】B项内容可以在第一、二段中找到;A项文中是“围棋极可能源自上古时期的结绳而治……”;C 项“西汉时”应为“东汉中期后”,“已深受”应为“更加受到”;D项“儒家对围棋也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错,应为魏晋时人们“突破了儒家历来只重‘六艺’的传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翰教育高中语文辅导网www.jhyuwenfudao.com 京翰教育高中语文辅导网www.jhyuwenfudao.com 山东省2012年高考模拟冲刺卷(三)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第I卷 (共36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 A.因为.(wèi) 应.届(yīng) 称.体裁衣(chèn) 不散的筵.席(yán) B.尽.管(jǐn) 下载. (zài) 徇.私舞弊(xún) 出访秘.鲁(bì) C.仍.然(réng) 教室.(shì) 烜.赫一时(xuǎn) 引人嫉.妒(jì) D.即.使(jí) 估量.(liáng) 扺.掌而谈(dǐ) 扮演主角.(júe)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 A.淋漓尽至 叠床架屋 响彻云霄 仗义直言 庆父不死鲁难未已 B.自力更生 寅吃卯粮 画地为牢 过目成诵 可望不可即 C.加官进爵 流连忘返 独当一面 各行其事 一年之计在于春 D.信口开河 要言不繁 振振有辞 黔驴计穷 事实胜于雄辩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 有些书可供一 ,有些书可以吞下,而有不多的几部书是应当 消化的。这就是说,有些书只要读一读它们的一部分就够了;有些书可以多读,但是不必过于细心地去读;还有不多的几部书则应当全读,勤读,而且 地读。 A.读 咀嚼 用心 B.尝 品味 悉心 C.尝 咀嚼 用心 D.读 品味 悉心 4.下列各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是 ( ) A.每次月考成绩公布后,我们应正确对待成绩,不能妄自菲薄....自己的成绩,也不应当轻易满足自己的成绩。 B.让梨推枣....是广为传颂的谦让美德的表现;假如只有一个梨子的时候,孩子们难道不应该让给妈妈吗? C.俗话说:“画人难,画鬼易.......。”真没想到,看似很老实的她竟会如此卑鄙。 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藏在水下的更多。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事实告诉我们,生态危机和环境灾难是没有国界的,是不受时空局限的。在生态环境问题上,任何国家都不可能“独善其身”。 B.腐败现象不是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造成的,不是市场经济的产物,而恰恰是由于尚未真正建立起平等竞争的市场经济。 C.我们学校的学生在深入开展人生意义在于奉献的讨论后,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校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D.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动员、监督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二、(9分,每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京翰教育高中语文辅导网www.jhyuwenfudao.com 京翰教育高中语文辅导网www.jhyuwenfudao.com 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的历史根源 ①中国疆土辽阔,地域相连,四周有自然屏障,内部有结构完整的体系。一般地说,中原民族地区气候湿润,宜于农业精耕;北方民族居住区域气候恶劣,植被差,只能发展放牧业;南方民族居住区多高山、丘陵,虽从事农耕业,但交通阻隔,古代长期处于刀耕火种的阶段。这种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交错杂居,为它们之间的交往和联系提供了天然条件。 ②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和民族的发展,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北方游牧民族单一的经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为了获取生活上不可缺少的农副产品,如谷物、布帛等,不得不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南方、北方各民族我们称之为边疆民族。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边疆民族以不同的方式向中原靠拢,或掠夺、战争,或贸易、和亲,或入主中原。秦始皇修长城,并没有堵住匈奴的不断掠迫。汉时,冒顿入寇,网开一面使汉高祖得以脱险,其目的是以此为条件向汉朝换取大量的物资。契丹、女真、党项等族虽然对北方农业进行了大规模开发,但经济发展的程度仍远不如中原内地,他们仍然不断地逼近中原,要求南方朝廷供应物资甚至要求给予土地。中原经济对北方民族不断吸引,使他们步步南下,留在汉地的就融合于汉族之中。当北方民族弱小,不敌中原朝廷时,有时也会以主动“入贡”的方式来谋求经济利益,换得中原天子的“赏赐”。边疆民族潮流般地一次次向中原靠拢、合聚的历史现象一直不断。同时,中原民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也需要畜牧业经济的补充和支持。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开展贸易,达到双方经济互惠之目的。这种经济上互相联系和交往的形式,历时久远,难以中断,且逐步完善。 ③几千年来,中华各民族间的关系变化虽然曲折复杂,形式多样,但无论是以战争掠夺的形式,还是以和平交往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质都是为了实现经济上的相互需要和满足,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成为边疆少数民族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边疆地区的畜牧业也成为中原地区社会经济和生产体系的一部分,各自都不能相互缺少,这种民族间经济的联系和依赖,将各个民族社会生活内在的需求紧密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历史上各民族有过分裂,也有过统一,但分裂是短期的,而统一是长期的。经过分裂,总是走向统一。各民族间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联系愈来愈密切,彼此间相互依存、相互吸引,在历史的长河中汇流,形成一股强大的内聚潮流、力量,最终结合成中华民族这样一个多元一体的整体。 (选自刘学谦主编《当代中国凝聚力大典》) 6.结合原文,下列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中华各民族区域经济的自然分工及发展不平衡和地理上的互相连结与交错杂居为中华民族凝聚力提供了天然条件。 B.边疆民族对中原地区的掠夺和战争阻碍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而他们以和亲、贸易的方式向中原靠拢则有利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C.中原与少数民族地区在经济上互相往来,相互补充,历时久远,难以中断,并逐步完善,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D.各民族不仅在经济上,在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相互吸引,这更加促进了民族凝聚力的形成。 7.下列各项中,形成中华民族凝聚力最重要...的因素是 ( ) A.各民族在地理上互相连结并交错杂居。 B.各民族之间在政治上相互依存,相互吸引。 C.各民族间经济上的联系与依赖。 D.各民族之间文化上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8.下列各项中,对原文内容理解正确..的的一项是 ( ) A.中原地区常常经济富庶、文化繁荣,对周边民族有极大的吸引力;而周边民族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对中原地区没什么吸引力。 B.北方游牧民族在经济上依赖于中原的农业民族,同时北方民族的畜牧业也可以为中原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提供补充和支持。 京翰教育高中语文辅导网www.jhyuwenfudao.com 京翰教育高中语文辅导网www.jhyuwenfudao.com C.经济生活的本质决定,任何一个民族,出于生计都需要和其他民族进行物资交换,扩大经济往来。 D.中原朝廷在与少数民族地区交界处开设互市场所,说明中原地区的商业繁荣离不开少数民族,但是农业生产力却可以独立自主地发展。 三、(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杨业,并州太原人。父信,为汉麟州刺史。业幼倜傥任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尝谓其徒曰:“我他日为将用兵,亦犹用鹰犬逐雉兔尔。”弱冠事刘崇,为保卫指挥使,以骁勇闻。累迁至建雄军节度使,屡立战功,所向克捷,国人号为“无敌”。 太宗征太原,素闻其名,尝购求之。既而孤垒甚危,业劝其主继元降,以保生聚。继元既降,帝遣中使召见业,大喜,以为右领军卫大将军。师还,授郑州刺史。帝以业老于边事,复迁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会契丹入雁门,业领麾下数千骑自西陉而出,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契丹大败。以功迁云州观察使,仍判郑州、代州。自是,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雍熙三年,大兵北征,以忠武军节度使潘美为云、应路行营都部署,命业副之。未几,诏迁四州之民于内地,令美等以所部之兵护之。时契丹国母萧氏与其大臣耶律汉宁、南北皮室及五押惕隐领众十余万,复陷寰州。业谓美等曰:“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监军王侁曰:“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业曰:“业非避死,盖时有未利,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今君责业以不死,当为诸公先。” 将行,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因指陈家谷口曰:“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俟业转战至此,即以步兵夹击救之,不然,无遗类矣。”美即与侁领麾下兵阵于谷口。自寅至已,侁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欲争其功,即领兵离谷口。美不能制,乃缘交河西南行二十里。俄闻业败,即麾兵却走。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马重伤不能进,遂为契丹所擒,其子延玉亦没焉。业因太息曰:“上遇我厚,期讨贼捍边以报,而反为奸臣所迫,致王师败绩,何面目求活耶!”乃不食,三日死。 9.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业幼倜傥..任侠 倜傥:性格豪爽 B.尝购求..之 购求:追购捉拿 C.契丹望见业旌旗即引去.. 引去:退兵逃走 D.即拊膺..大恸 拊膺:捶着胸膛 10.下列各组加点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所获倍于.人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以.功迁云州观察使 古人秉烛游,良有以.也 C.徒令杀伤士卒而.功不立 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 D. 因.指陈家谷曰 相如因.持璧却立 11.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杨业有先见之明的一组是 ( ) ①善骑射,好畋猎,所获倍于人 ②由小陉至雁门北口,南向背击之 ③今辽兵益盛,不可与战 ④泣谓美曰:“此行必不利”。 ⑤诸君于此张步兵强弩,为左右翼以援 ⑥使人登托逻台望之,以为契丹败走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③④⑤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杨业少年时善于骑马射箭,喜欢打猎,他曾对同伴说以后当将军领兵打仗,也会像(打猎时)用鹰犬去追逐野鸡和兔子一样。最后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B.太宗认为杨业在边防事务方面有经验,升任他为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都部署。恰逢契丹侵入雁门关,杨业率军大败契丹军。 C.杨业说现在辽国军队士气旺盛,不能同他们交战,但监军王侁认为杨业有谋反图谋,杨业为表明清白决定首先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