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cco技术详解

合集下载

PICCO的原理及监测

PICCO的原理及监测

PICCO
• PICCO导管的护理
PICCO

PICCO仪定标采用的是“热稀释”法,一般为8 h 1次;

应注意:①每次PICCO定标至少3次以上;
监 测
②定标的液体一般为冰盐水(要求与血液温度相差12 ℃)10 mL~15 mL,亦有研究表明常温下盐水和冰盐水这两 种指示剂结果相差不大;

③4 s内匀速注入;

③三通管及换能器接头用无菌治疗巾包好,8 h更换1次;

④观察穿刺处有无红肿、渗血; ⑤遵医嘱予抗生素抗感染;
⑥一般PICCO导管留置时间可达10 d,若病人出现高热、寒
战,应立即拔除导管,并留导管尖端做细菌培养。
PICCO
PICCO
• 如何实施PICCO的校正
PICCO
校正方法 指示剂的量是根据患者 的体重和胸腔内液体量 以及测量提示进行选择, 一般为10-15ml,4S内 匀速注入,注射完之后 要关闭装有注射液的注 射器的旋阀等待测量结 果出现之后方可触摸或 移动患者导管。校正首 次测量之前需暂停中心 静脉输液30S以上
Unit
l/min/m2 ml/m2 ml/kg 1/min 1/min mmHg dyn*s*cm-5*m2 ml/m2 % mmHg/s ml/m2
各参数的病理生理意义及临床应用
1、全心舒张末期容积(GEDV):GEDV直接反映心脏前负荷容积。 有许多情况下,与CVP和PCWP相比,GEDV是心脏前负荷的更有 效指标。

④定标首次测量前需暂停中心静脉输液30 s以上;
确 性
⑤ 心律失常、主动脉瘤、主动脉狭窄、动脉栓塞等 会出现特殊的动脉波形导致测量的不准确,应及时汇报医生 并做好记录。

picco讲课

picco讲课

05
picco的发展趋势与未来展望
picco的发展趋势
01
picco在教育领域的应用 越来越广泛,成为一种 重要的辅助教学手段。
02
picco技术不断升级,功 能越来越强大,能够满 足更多教学需求。
03
picco与虚拟现实、增强 现实等技术的结合,将 为教学带来更多创新体 验。
04
picco的普及程度逐渐提 高,越来越多的教师和 学生开始使用picco进行 学习和教学。
检查Picco设备的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如果网络不稳定, 尝试切换网络或使用稳定的网络环境。
解决方案3
重启Picco设备,或者检查显示屏幕的连接线是否松动, 如果问题依然存在,可能需要更换显示屏幕。
解决方案4
清理Picco设备内存,或者卸载不常用的软件,以提高设 备的运行速度。同时,也可以尝试升级Picco设备的软件 版本,以获得更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进行参数设置。
调试与测试
检查系统是否正常工作 ,确保数据传输无误。
picco的使用方法
01
02
03
04
开机与关机
按照正确顺序打开和关闭系统 ,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数据采集
根据实验需求设置采集参数, 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软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 处理、分析和可视化。
数据存储与备份
picco常见问题
问题1
Picco设备无法正常启动。
问题3
Picco设备的显示屏幕出现异常,如花屏、 黑屏等。
问题2
Picco设备连接不稳定,经常掉线。
问题4
Picco设备的软件运行缓慢,响应迟钝。
解决方案
解决方案1

PICCO

PICCO

PICCOPiCCO是一种结合了经肺热稀释技术和动脉搏动曲线分析技术的监测方法。

它通过测量单次心输出量和分析动脉压力波型曲线下面积与心输出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来获取个体化的每搏量、心输出量和每搏量变异,以达到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目的。

PiCCO中采用的经肺热稀释技术早在1897年就被提出,但是直到1966年才被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PiCCO中的单一温度热稀释心排血量技术是由温度-染料双指示剂稀释心排血量测定技术发展而来的。

与传统热稀释导管不同,PiCCO从中心静脉导管注射室温水或冰水,在大动脉内测量温度-时间变化曲线,从而计算出特定传输时间乘以心排血量,进而得出特有的容量。

PiCCO中的平均传输时间容量是由所有混合腔室产生的最长衰减曲线所形成的。

其平均传输时间与心排血量的乘积就是相应指示剂流经的容量,即注入点和探测点之间的全部容量。

作为温度指示剂的全部胸内温度容量是由总舒末容量、肺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共同组成的。

ITBV(胸内血容量)是由左右心腔舒末容量和肺血容量组成的,因此与心腔充盈量密切相关。

具体地,ITBV等于右房舒张末容量(RAEDV)、右室舒张末容量(RVEDV)、PBV、左房舒张末容量(LAEDV)和左室舒张末容量(LVEDV)之和。

这个指标对于评估心脏前后负荷状态有很大的帮助。

下斜时间容量(DSt volume)是指DSt与CO的乘积,等于一系列指示剂稀释混合腔内最大的单独混合容量(肺温度容量)。

肺温度容量(PTV)通常由PBV和EVLW组成。

一般将开始点定在最大温度反应的75%处,终点定在最大温度反应的45%处,两点之间(约30%)的时间差被标为DSt。

因此,PTV等于DSt与CO的乘积。

TDa(全身血容量)等于PBV和EVLW之和,而GEDV (全身血容量的重量)等于ITTV减去PTV。

另外,ITBV等于GEDV乘以1.25,而EVLW等于ITTV减去ITBV。

脉搏轮廓心排血量法(COpc)是一种测量心排血量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主动脉压力波形计算心搏量。

PiCCO的监测与护理PPT课件

PiCCO的监测与护理PPT课件

氧合及通气功能
01
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ScvO₂)
ScvO₂是反映全身组织氧合情况的指标,正常值为70%-80%。降低可
能提示组织缺氧或氧摄取障碍。
02
氧输送(DO₂)
DO₂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循环系统向全身组织输送的氧量,与心输出量和
动脉血氧含量有关。降低可能提示心功能不全、贫血或低氧血症等。
03
氧消耗(VO₂)
考核与反馈
对医护人员的操作技能进行考核 ,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和指 导,帮助他们不断提高技能水平

设备维护保养制度建立
设备保养计划
01
制定详细的设备保养计划,包括保养周期、保养项目、保养方
法等。
பைடு நூலகம்
专人负责
02
指定专人负责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
常运行。
保养记录
03
建立设备保养记录本,记录每次保养的时间、项目、结果等信
VO₂是单位时间内全身组织消耗的氧量,与机体代谢率和组织氧摄取率
有关。增高可能提示机体代谢旺盛或组织缺氧。
03
护理操作规范与技巧
术前准备工作要点
01 了解患者病情及手术方案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病情、手术名称、麻醉 方式等,以便做好针对性准备工作。
02 检查设备与耗材
检查PiCCO监测仪、导管、传感器、注射器等是 否齐全、完好,确保术中正常使用。
指标。
监测与记录
持续监测并记录血流 动力学参数,为临床
治疗提供依据。
临床应用价值
准确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指导液体管理
PiCCO技术能够准确测量心输出量、胸腔 内血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等指标,为评估患 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提供重要依据。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PICCO的监测与护理

PICCO的监测与护理PICCO(Pulse Indicated Continuous Cardiac Output)是一种侵入性监测和护理技术,用于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

它通过插入动脉导管并连接定量血流监测装置,可以实时测量患者的心输出量(CO)、血流指数(CI)、血容量指标(GEDI)和全身氧输送指数(DO2I)等参数,从而提供更准确的心血管监测数据,指导患者的治疗和护理计划。

1.插管操作:在进行PICCO监测之前,需要首先进行动脉插管操作。

此操作需要由专业医务人员完成,使用无菌操作,避免感染和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2.监测参数的选择与解读:PICCO可以提供多种监测参数,如心输出量(CO)、血流指数(CI)、血容量指标(GEDI)和全身氧输送指数(DO2I)等。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这些参数的正常范围,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解读,判断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和液体管理情况。

3.连续监测:PICCO可以提供持续的心血管监测数据,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监测参数变化趋势,并根据需要及时调整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措施。

监测数据的连续性可以帮助护理人员及时评估治疗效果,并进行必要的干预措施。

4.液体管理:PICCO可以提供准确的血容量指标(GEDI),有助于护理人员判断患者的血容量状态。

护理人员可以根据GEDI的变化及时调整患者的输液量和液体种类,以维持患者的血容量在正常范围内。

5.药物治疗:PICCO监测数据可以指导护理人员调整患者的药物治疗。

例如,在血容量不足的患者中,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液体来增加血容量,并监测监测参数变化;在心输出量不足的患者中,可以通过药物治疗来增加心输出量,提高组织氧供。

6.预防并发症:PICCO监测需要插入动脉导管,因此存在感染、出血、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风险。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导管部位,注意感染迹象和出血情况,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如保持导管畅通、定期更换导管等。

7.患者教育:PICCO监测需要插入动脉导管,可能给患者带来一定的不适和风险。

picco原理

picco原理

picco原理摘要:一、Picco原理简介1.Picco是什么2.Picco的原理二、Picco在医学领域的应用1.临床监测2.疾病诊断三、Picco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神经科学2.生理学四、Picco的优缺点1.优点2.缺点五、结论正文:Picco原理简介Picco(脉搏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测)是一种用于监测人体血氧饱和度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科学研究领域。

它通过红外线和绿色LED光源,测量皮肤中的脉搏波,从而获取血氧饱和度数据。

Picco具有小巧便携、操作简单、测量准确等优点,为临床诊断和科学研究提供了便利。

Picco的原理Picco利用的是光体积描记法(Photoplethysmography,简称PPG),这是一种通过测量皮肤微小血管中的脉搏波来获取血氧饱和度的技术。

Picco 设备内部包含一个红外线LED和一个绿色LED,红外线LED发出红外光,绿色LED发出绿光。

绿光和红外光分别穿透皮肤的浅层和深层组织,绿光被皮肤中的血红蛋白吸收,而红外光则被皮肤中的水分吸收。

通过测量绿光和红外光在皮肤中传播速度的差异,可以计算出血氧饱和度。

Picco在医学领域的应用Picco在医学领域的应用非常广泛,主要用于临床监测和疾病诊断。

通过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医护人员可以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

Picco在新生儿的监测、外科手术、危重病人监护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Picco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Picco在科学研究领域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神经科学研究中,可以通过Picco监测脑血氧饱和度,了解大脑的氧供需关系;在生理学研究中,可以利用Picco研究运动生理、高原生理等领域的血氧饱和度变化。

Picco的优缺点Picco的优点包括:小巧便携,方便携带和使用;操作简单,医护人员和科研人员可以快速上手;测量准确,能提供较为可靠的血氧饱和度数据。

然而,Picco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测量范围有限,对于血氧饱和度极低的患者,可能无法提供准确的监测结果;受皮肤条件影响较大,皮肤厚度过大或油脂分泌过多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

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ICCO)【定义】脉搏指数连续心输出量监测(pulse-induced contour cardiac output,PICCO)是一种较新的微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采用热稀释法可测得单次的心排出量,并通过动脉压力波型曲线分析技术测得连续的心排出量(PICCO)。

临床上使用的PICCO监测仪(Pulsion,Germany)只需置 1 根特殊的动脉导管和及 1 根中心静脉导管,既可进行 CO、胸腔内血容量(ITBV)及指数(ITBI) 、血管外肺水 (EVLW)及指数(ELWI)等指标的测定 ,并能进行连续心排出量(CCO)及指数(PCCI)、每搏量 (SV)及指数(SVI)、ABP等的连续测定。

【护理要点】⑴病情观察:严密观察病人意识、生命体征、血氧饱和度及心电图变化,准确记录病人的出入量。

持续监测心排出量 PCCO 及指数 PCCI 、每搏量 SV 及指数 SVI 、SVR等变化,定时进行 CO、胸腔内血容量 ITBV 及指数 ITBI 、血管外肺水 EVLW 及指数 ELWI 等指标的测定 ,根据观察及监测结果指导输液量和调整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剂量,为病人提供最佳的治疗方案。

⑵PICC0管路护理:穿刺成功后正确连接管路,注意观察两条管路是否通畅以及监护仪中所监测到的波形情况,以便及时发现导管有无阻塞、脱出、移位等异常情况。

用肝素盐水(肝素钠25mg加生理盐水500 ml)以5ml每小时的速度持续管道冲洗。

在日常操作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每天更换测压生理盐水及管道冲洗液。

PICC0留置时间可达10天。

若患者出现高热、寒战等表现,应立即拔除导管,留取导管尖端做细菌培养。

⑶PICC0穿刺部位护理:患者术侧肢体保持伸直,妥善固定导管,防止病人翻身或躁动时导管移位或滑脱。

观察穿刺部位有无渗血、肿胀、淤血等情况,对凝血机制相对差的患者,股动脉置管处需用沙袋压迫6~8小时。

PiCCO技术的讲解与应用-高燕

PiCCO技术的讲解与应用-高燕

PBV EVLW
LAEDV
LVEDV
GEDV
PTV = 肺内热容积, 在一系列混合腔室中具有最大的热容积 (DSt – 容积) ITTV = 胸腔内总热容积, 从注射点到测量的热容积之和 (MTt – 容积) GEDV = 全心舒张末期容积 = ITTV – PTV
PiCCO前负荷指标
• 在反映心脏前负荷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面, 已 经证实ITBV和GEDV不但优于CVP及PAWP, 也优于RVEDV • ITBV和GEDV最主要的优点是不受机械通气的 影响而产生错误, 因此能够在任何情况下提供 前负荷情况的正确信息 • 经由GEDV和SV计算得到的全心射血分数 (GEF),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心肌收缩功能
感染
腹CT未见气体、 脓腔、胰腺正常 术区无红肿痛
血培养、涂 片已查 血WBC总数正常
无明确感染灶

肝内胆管无扩张
尿常规正常
容量是高还是低?

术中失血50ml,术 中及术后补液治疗
无口渴主诉、皮 肤无脱水表现
休克后补液治疗无效
无失血,贫血、 低蛋白不除外存 在血液稀释
尿量正常
容量负荷
伤后进食差
有低蛋白血症
25
PiCCO的优点:
• 创伤小(只需一条中心静脉置管和股动脉置管 即可)。 • 各类参数更直观,应用于临床所测参数无需加 以推测解释(如右心导管测量的PAOP等)。 • 可每次实时测量CO,治疗更及时。 • 连续监测(不受时间长短的影响)、操作简单, 不依赖操作者,同样适应于小儿。 • 节省费用和时间,导管放置过程简便,无需行 胸部X线定位,容易确定血管容积基线,无需 仅凭X线胸片争论是否存在肺水肿。
辅助检查
报告 右侧锁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改变 右侧5,6肋骨骨折 双侧胸腔积液 双侧湿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