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会审意见表
作业规程审批意见

矿审批意见
本作业规程于二OO九年七月十六日在矿调度会议室,由相关单位进行了集体会审。
经审查,同意本规程所编写的一切内容,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
1、本规程要严格贯彻,认真执行。
2、施工前,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签字后方准施工。
3、施工过程中遇有特殊地质构造要及时编写补充措施,并经有关人员学习、签字。
4、12801回风巷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长探加短探的施工措施,对迎头边探边掘,确保施工安全。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生技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通防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主管矿长:年月日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负责人:传达人: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一、存在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煤矿开切眼掘进作业规程讲解

XX煤矿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 3092工作面切眼编制人:技术负责人:矿长:日期:二0一三年十一月目录第一章概况 (4)第一节工程概况 (4)第二节编写依据 (4)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5)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5)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 (5)第三节地质构造和断层情况 (6)第四节水文地质 (7)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7)第一节巷道布置 (7)第二节支护设计及支护工艺 (8)第四章施工工艺 (9)第一节施工方法 (9)第二节作业方式 (9)第三节爆破作业 (9)第四节装载与运输 (10)第五节管线敷设 (10)第六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11)第五章生产系统 (12)第一节通风 (12)第二节压风 (14)第三节瓦斯防治 (15)第四节综合防尘 (15)第五节防灭火 (15)第六节安全监控 (15)第七节供电 (15)第八节排水 (16)第九节运输 (16)第十节通信和信号 (16)第六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6)第一节劳动组织 (16)第二节作业循环 (17)第三节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9)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19)第一节一通三防 (19)第二节顶板 (23)第三节爆破 (24)第四节防治水 (28)第五节机电 (29)第六节运输 (29)第七节其它 (29)第八节贯彻作业规程及其它技术安全措施 (30)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31)第一节灾害应急措施 (31)第二节自救方式、抢救方法 (32)第三节紧急避险系统 (33)规程措施会审意见及会签表会审单位参加会审人签名会审单位参加会审人签名编制人肖永进生产调度室曾唐洪安全管理科罗伟生产技术科贺荣机电运输科余洪君通风科何明贵生产副矿长周星机电副矿长曾其刚安全副矿长岳奉明生产副矿长张晓平总工程师肖永进副总工程师李国平施工单位邹小丰矿长彭正高会审意见:1、存在的主要问题:2、处理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程概况一、巷道名称:3092工作面切眼,是3092工作面主要通风和运输巷道,为3092回采工作面服务,该巷道竣工后形成3092工作面回采系统。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实施、管理制度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实施、管理制度一、原则1、《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3、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
4、《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部具体负责《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1、《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要做的: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编制。
2、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一)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设计)文件、资料。
(二)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的勘查资料。
(三)同一煤层或相邻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水害等资料。
(四)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
(五)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七)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3、《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
作业规程会审纪要

作业规程会审纪要时间:2018年3月20日地点:云冈矿办公楼三楼中会议室主持:总工程师张懿参加:生产矿长贺海峰、安全矿长霍进军、机电矿长侯文桂、开拓副总、安全副总郝占玺、通风副总昝平、地质副总李志云、机电副总汪振福、电气副总宋世太、技术科武文君、安监站陈钢、通风区刘小涛、地质科白玉峰、机电科何飞等相关部门人员以及机掘六队施工负责人李润日、机掘六队技术员张孝明。
会议内容:对12#层311盘区51103巷作业规程进行会审。
分析安全“未知”,开展安全“预想”,分析事故发生规律,分析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十项以上防止出现的危险情形和相应对策措施,并针对各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之处进行重点安排。
一、部门进行通报1、生产技术科机掘四队81003巷工作面有闷响,支设的信号木柱在拐角处有一根上部接触区域裂开,其余木柱未见明显变化。
工作面14#、31#钢带在方形垫片处有撕裂,钢梁、钢带存在变形。
巷道侧帮下部向巷内突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认为81003切巷工作面压力较大,需进行补强支护。
2、安监站机掘四队81003切巷工作面0-67米段压力较大,顶板存在安全风险。
该巷处于应力集中区,顶板压力大,两帮炸帮严重。
3、机掘四队原作业规程要求:沿古塘帮小断面掘进3.8米,顶板支护即每排四根锚杆(四眼钢带),排距1000mm,间距900mm,沿巷道中心线对称布置,钢带长度3200mm。
锚索每排2根,排距2000mm,间距1800mm,锚索沿巷道中心布置,锚索采用长度为8000mm的强力钢绞线。
锚索打设两眼钢梁,钢梁采用矿用11#工字钢,长度2600mm,眼距1800mm。
护帮沿巷道向下350mm施工三排锚杆,锚杆上下间距900mm,排距1500mm,呈五花眼布置,巷道古塘帮为菱形金属网,规格3700×2000mm,采煤帮不护网。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认为现有技术措施虽然能够满足支护要求,但还需进行进一步补强支护。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荥经县齐心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QCG-0701工作面名称:22采煤工作面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主管矿长:批准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作业规程会审意见表参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第五节水文地质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二节采煤工艺第三节设备配置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第三节排水第四节供电第五节通信照明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作业循环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六章煤质管理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顶板第三节防治水第四节爆破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第六节运输第七节机电第八节其他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附工作面位置关系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第二节煤层附图2:煤层柱状示意图附图3:煤层底等高线示意图附图4:煤层剖面示意图工作面关系位置图(一):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根据已回采工作面和布置本区回采巷道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在本区内无断层,煤层较稳定,煤层的变化在正负10—20厘米之间,部份地点煤层顶板较破碎,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支护。
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涌水量1、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位于五连炭之上的须家河组上段的多旋回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与泥页岩,厚约150米。
组成复合含水层及隔水层,在全区分布较为稳定。
因其与地表水无直接联系,五连炭的顶底板富水性及水量补给较弱,矿井涌水量15-30m³/d,故涌水量不大。
2、煤层顶板为弱充水矿床,矿井水的主要来源于岩层、煤层露头导通水和小煤矿积水。
3、21采空区有少量积水,但对本区煤炭开采无影响。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因素二、压力集中区两工作面运输机头及北回风巷(以南为采空区)均为压力集中区,在生产中必须加强支护。
13190作业规程

郑煤集团公司告成煤矿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工作面编号:13190施工单位:采煤一队编制人:蔡俊朝编制时间:2003 年9 月采煤作业规程会审记录目录第一章工作面概况‥‥‥‥‥‥‥‥‥‥‥‥‥‥‥‥‥‥ 6第二章地质情况‥‥‥‥‥‥‥‥‥‥‥‥‥‥‥‥‥‥‥ 6第三章采煤方法及生产系统‥‥‥‥‥‥‥‥‥‥‥‥‥ 8 第一节回采巷道布置‥‥‥‥‥‥‥‥‥‥‥‥‥‥‥‥‥‥ 8 第二节回采工艺‥‥‥‥‥‥‥‥‥‥‥‥‥‥‥‥‥‥‥‥ 8 第三节通风系统‥‥‥‥‥‥‥‥‥‥‥‥‥‥‥‥‥‥‥‥ 14 第四节供电系统‥‥‥‥‥‥‥‥‥‥‥‥‥‥‥‥‥‥‥‥ 16 第五节运输系统‥‥‥‥‥‥‥‥‥‥‥‥‥‥‥‥‥‥‥‥ 17 第六节洒水降尘及防灭火系统‥‥‥‥‥‥‥‥‥‥‥‥‥‥ 17 第七节防排水系统‥‥‥‥‥‥‥‥‥‥‥‥‥‥‥‥‥‥‥ 17 第四章劳动组织及正规循环作业图‥‥‥‥‥‥‥‥‥ 17 第一节劳动组织‥‥‥‥‥‥‥‥‥‥‥‥‥‥‥‥‥‥‥‥ 17 第二节正规循环作业图‥‥‥‥‥‥‥‥‥‥‥‥‥‥‥‥‥ 17 第五章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9第六章安全技术措施‥‥‥‥‥‥‥‥‥‥‥‥‥‥‥‥ 19 第一节现场管理制度‥‥‥‥‥‥‥‥‥‥‥‥‥‥‥‥‥‥ 19 第二节安全技术措施‥‥‥‥‥‥‥‥‥‥‥‥‥‥‥‥‥‥ 21 第三节避灾路线‥‥‥‥‥‥‥‥‥‥‥‥‥‥‥‥‥‥‥‥ 31第一章工作面概况13190工作面隶属于-110水平13采区,其东临-110运输大巷,西为未掘进的25021工作面;该面对应地表为双庙村,地面标高+328.7~+361.8 m,工作面标高-99.0~-77.1 m;回采时可能对地面建筑物产生一定的破坏,回采前做好村庄搬迁或地面加固工作。
该面沿煤层走向布置,走向长为277m,倾斜长为28~83m,平均为58.9m。
第二章地质情况第三章采煤方法及生产系统第一节回采巷道布置本工作面巷道布置如下:13190石门、材料巷用于工作面进风、运料、排水;13190运输、辅助巷用于工作面回风、煤炭运输。
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煤矿掘进作业规程工作面名称:+****水平*****煤运输巷掘进工作面编制人:施工单位:编制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审批意见作业规程学习记录负责人:传达人:班次:作业规程复查记录一、存在的主要问题:二、处理意见: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一、巷道名称和位置本作业规程掘进巷道位于***水平*采区,巷道设计标高***m,为本矿****水平**采区**煤运输大巷。
二、掘进目的及用途作为***煤层运输大巷,为****水平**采区**煤层开采作准备。
三、巷道设计长度及服务年限1、巷道设计长度为100m,沿***煤层走向往SE方向布置,坡度3‰。
2、服务年限:12个月四、预计开工竣工时间1、开工时间:2、竣工时间:第二节编写依据1、《*****煤矿初步设计说明书》;2、*****地质队提供的《******煤矿地形地质及水文地形图》;3、《煤矿安全规程》和各种操作规程;4、《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5、《煤矿井巷工程质量评定标准》;6、《矿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验收标准》;第二章地面位置及水文地质情况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表一第二节煤(岩)层赋存特征****水平**采区***煤运输巷沿煤层走向布置,根据本矿的地质情况,围岩较松散破碎,受裂隙和节理剪切作用的破坏,局部地段煤(岩)层倒转,倾角变缓,且围岩层理性较差,极易沿裂隙面垮落,掘进时的压力很大,施工中一定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施工作业。
本巷道掘进过程中必须严格执行瓦斯检查制度,每班不少于二次,严格执行“一通三防”、“瓦斯三对口”制度,监测瓦斯涌出量变化情况,谨防瓦斯超限。
第三节地质构造与水文地质一、地质构造1、本区处于**断层附近,区内构造线呈北西—南东向展布,众多的北东向断裂构造极其发育;由于受断层的切割和破坏,致使煤系地层产状局部近于直立,甚至倒转;除局部残存的背斜、向斜构造迹象外,总体呈一单斜构造。
回风立井施工作业规程

回风⽴井施⼯作业规程乌兰集团满来壕煤矿回风‘⽴井施⼯作业规程2011.11回风⽴井作业规程会审意见参加会审⼈员会审意见⽬录第⼀章⼯程概况及特征 (1)第⼀节⼯程概况 (1)第⼆节回风⽴井井筒特征 (1)第⼆章施⼯前期准备⼯作 (2)第三章施⼯⽅案及施⼯⽅法 (5)第⼀节表⼟段施⼯ (5)第⼆节井筒基岩段施⼯⽅案 (7)第三节井筒基岩段掘砌施⼯⽅法 (7)第四章施⼯辅助设施及布置 (9)第五章施⼯组织与劳动⼒安排 (12)第六章施⼯⼯期及保证措施 (14)第⼀节作业⽅式 (14)第⼆节循环进度及⼯期 (14)第三节⼯期保证措施 (15)第七章⼯程质量保证措施 (16)第⼀节质量⽅针 (16)第⼆节质量⽬标 (16)第三节质量体系运⾏ (16)第四节检试验计划 (18)第五节⼯程质量保证措施 (19)第六节标准及技术规范 (21)第⼋章主要安全技术措施 (21)第⼀节井筒过煤层⽅案 (21)第⼆节特殊地质变化施⼯技术措施 (22)第三节井筒防治⽔措施 (22)第四节冬、⾬季施⼯措施 (23)第五节炮破施⼯措施 (25)第六节机电、运输及其他措施 (27)第九章环保、消防及⽂明施⼯措施 (32)第⼗章补充措施 (35)第^⼀章图纸.................................................... .35第⼀章⼯程概况及特征第⼀节⼯程概况1、⼯程名称:鄂尔多斯市乌兰煤炭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满来壕煤矿回风⽴井井筒⼯程。
2、⼯程范围回风⽴井井筒设计图纸内的全部施⼯⼯程;3、⼯程概况满来壕煤矿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伊旗纳林陶亥镇其根⾼勒村。
1999年建矿,2000年投产, 年⽣产能⼒15万吨/年。
2005年5⽉开始技改,2007年12⽉技改⼯作结束。
并且由初采时期的⾼档普采⼯作⾯变更为综采⼯作⾯。
⽣产能⼒设计为30 万吨/ 年,由于⼯作⾯的推进原有的回风斜井将进⼊塌陷区,因此需从新建⽴回风⽴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