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规程会审表
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三篇)

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是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环境及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而制定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
1. 工作场所安全管理:-明确工作场所的责任分工,并建立相应的工作制度。
-制定和实施紧急情况应急预案,确保工作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确保工作场所的有效通风和灭火设施的完备。
-工作场所的危险品应妥善存放,采取相应的防火措施。
2. 劳动防护:-根据工作场所的特点,配备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和设备,并确保工作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
-提供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设备,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卫生安全。
-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环境检测和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3. 作业规程管理:-制定明确的作业规程,明确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确保工作人员接受必要的培训,掌握相关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
-建立并执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和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
-定期对工作场所进行安全评价和隐患排查,及时采取措施解决潜在的安全风险。
4. 事故应急管理:-明确事故报告和应急处置流程,确保在发生事故时能够及时做出反应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完善事故调查和处理制度,确保事故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采取有效的措施预防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总之,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是为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并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和身体安全。
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建立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并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安全防范能力。
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管理办法(二)一、引言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是企业组织和管理作业过程中的重要文件,旨在规范作业流程,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本文将就作业规程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更新、执行及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作业规程的制定(一)确定编制责任人:企业应明确具体负责编制作业规程的责任人,他应具备相关的工作经验和技能,并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
(二)明确编制程序:编制作业规程的程序应包括:确定编制需求、收集必要信息、制定初稿、征求意见、修改完稿和发布等环节。
作业规程审批意见

矿审批意见
本作业规程于二OO九年七月十六日在矿调度会议室,由相关单位进行了集体会审。
经审查,同意本规程所编写的一切内容,要求在现场施工中严格执行,并提出如下审批意见:
1、本规程要严格贯彻,认真执行。
2、施工前,所有参加施工人员都必须认真学习本规程,并经考试合格,签字后方准施工。
3、施工过程中遇有特殊地质构造要及时编写补充措施,并经有关人员学习、签字。
4、12801回风巷掘进过程中,严格执行长探加短探的施工措施,对迎头边探边掘,确保施工安全。
会审单位及人员签字:
生技科:年月日调度室:年月日通防科:年月日安全科:年月日机电科:年月日总工程师:年月日生产矿长:年月日安全矿长:年月日主管矿长:年月日
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负责人:传达人:
作业规程复查记录
一、存在主要问题:
二、处理意见:。
40104回采作业规程及初采初放措施会审意见

40104回采作业规程及初采初放措施会审意见时间:2008年2月17日地点:大佛寺矿三楼会议室参加人员:韩栓祥孙斌建王伟智梁俊锋王国清刘建斌何建华刘二平王宏宇李斌景涛相里海龙会审意见:一、40104作业规程:1、概况中要说明地面对应位置状况及开采对地面周围的影响。
2、工作面推采因将中部逐步抬高,沿顶板推采。
3、工作面采空区处理方法及对下分层顶板形成的影响。
4、顶板管理部分应附支架最大、最小控顶距图及端头支护图。
5、应明确支架选型依据。
6、说明采煤机最大、最小牵引速度。
7、工作面矿压观测的手段、时段及两巷观测方法。
8、两巷设备布置剖面图(包括管路、电缆等吊挂位置)9、通风系统图上应标明进风及回风巷的风量。
10、将通风部分的反风内容移到灾害预防部分。
11、经济技术指标表中数据核对。
12、一通三防安全措施中没有两巷采空区防漏电措施。
13、一通三防部分气雾阻化应说明喷头数量。
14、作业规程中必须说明两巷落山强制放顶措施。
15、供电系统补充文字说明。
16、作业规程中的图纸必须清晰、明了。
二、初采初放措施:1、生产前,生产系统、安全设施必须全部到位。
2、拆除网片必须有安全措施。
3、工作面推采5米后在工作面前后10架再打强制放顶眼。
4、打眼机具、拆网时间应予以说明。
5、炮眼装药量必须控制,炮眼的封泥长度必须明确。
6、说明两顺槽推采过程中的强制放顶规定。
以上问题请于2月22日前修改并审批完毕,否则每推迟一天,处罚技术员100元,主管50元。
2008年2月19日40104工作面试运转保证措施为保证40104综采工作面试生产期间的各项工作顺利、安全开展,制定以下保证措施:一、组织措施:1、矿成立试生产领导小组:组长:刘沛林副组长:付田田刘战武孙斌建文育鹏王保军成员:焦小年李森考王伟智李红选张存虎谢建森吴长俊赵智宏石军宏耶毅刚邢国有2、生产组织工作面采用“三八”作业制,两采一准;劳动组织采用各设备点安排特殊工种,工作面采用专业工种分段追机作业,每个生产班34人,检修班65人即可满足生产需求。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实施、管理制度

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实施、管理制度一、原则1、《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安全法》、《煤矿安全监察条例》、《煤矿安全规程》等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章、规程和相关技术规范.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推广、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经济效益。
3、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开工之前,必须严格按照“一工程、一规程”的原则编制作业规程,不得沿用、套用作业规程,严禁无规程组织施工。
4、《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由总工程师组织,生产技术部具体负责《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审批、贯彻、管理考核等各个环节的工作。
二、《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1、《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由施工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负责。
要做的:内容齐全,语言简明、准确、规范;图表满足施工需要,采用规范图例,内容和标注齐全,比例恰当、图面清晰,按章节顺序编号;采用计算机编制。
2、编制《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必须具备下列文件、资料:(一)已批准的有关设计(采区、综采工作面、基建工程等设计)文件、资料。
(二)由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经过批准的地质说明书及施工现场地质条件变化的勘查资料。
(三)同一煤层或相邻工作面的矿压观测,瓦斯等级和煤尘的爆炸性、煤的自燃倾向性鉴定,水害等资料。
(四)由通风部门提供的通风资料。
(五)由机电部门提供的供电系统图和机电设备资料。
(六)《煤矿安全规程》、《煤矿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等.(七)有关安全生产的管理制度,如岗位责任制、工作面交接班制度、“一通三防”管理制度、爆破管理制度、巷道维修制度、机电设备维修保养制度、通风安全仪表使用维修制度等。
3、《作业规程》、《安全技术措施》编制之前,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应组织本单位的生产、安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有经验的工人代表,对开工地点及邻近煤层进行现场勘察。
综采作业规程

太原华润煤业有限公司原相煤矿煤矿10207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编制单位: 综采队编制日期:二零一七年三月一日10207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会审名单职务签字会审意见时间总工程师生产矿长安全矿长机电矿长通风矿长采煤副总通风副总地测副总运输副总机电副总调度室机电科通风科技术科安监科地测科综采队编制10207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审批意见10207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学习贯彻记录表贯彻时间年月日班贯彻人贯彻地点学习人签字10276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复审记录时间主持人地点记录人施工队组参加人员复审记录目录第一章概况 8 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 9 第二节煤层 10 第三节煤层顶底板 10 第四节地质构造 10 第五节水文地质 11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它因素 11 第二章采煤方法 11 第一节巷道布置 4 第二节采煤工艺 11 第三章顶板管理 11 第一节支护设计 6 第二节工作面顶板管理 22 第三节顺槽及端头顶板管理 25 第四节矿压观测 28 第四章生产系统 30 第一节运输系统 30 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 16 第三节供水排水 30 第四节供电 31 第五节设备配置 55第六节通讯照明系统 55 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5 第一节劳动组织 75 第二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76 第六章煤质管理 76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38 第一节一般规定 38 第二节顶板管理 41 第三节防治水 54 第四节通防及安全监测 72 第五节运输管理 75 第六节机电管理 86 第七节其他 134 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11510207综采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修改、补充说明)10207工作面走向949.6m,倾向长度155m,煤层平均厚度1.85m,现已回采295m,为了治理工作面上隅角瓦斯和缓解矿井采掘接续紧张,前期已在工作面皮带巷侧实施沿空溜巷450m(工作面切眼155m+皮带巷295m),由于溜巷工序繁多且在运输机头转载机尾,造成工作面推进速度慢,溜巷质量差,经公司和矿领导研究决定将皮带巷与轨道巷系统进行互换调整,互换后皮带巷将做为轨道巷使用,轨道巷改为皮带巷进行使用,因此10207工作面作业原有作业规程已不适用系统互换调整后工作面回采作业需要,特将本规程进行修改补充完善。
(完整版)最全的综掘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

XXXXX煤业有限公司掘进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掘019号工作面名称: XXXX机轨合一巷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主管矿长:批准日期:年月日执行日期:年月日煤矿会审意见表作业规程学习和考试记录贯彻时间:贯彻地点:贯彻负责人:作业规程补充学习和考试记录贯彻时间:贯彻地点:贯彻负责人:目录第一章概况.................................................. - 1 - 第一节概述 ............................................ - 1 - 第二节编写依据 .......................................... - 3 - 第二章地面位置及地质情况...................................... - 4 - 第一节地面相对位置及邻近采区开采情况 .................... - 4 - 第三节地质构造 ......................................... - 11 - 第四节水文地质 ......................................... - 12 - 第五节工程地质 ......................................... - 13 - 第三章巷道布置及支护说明.................................. - 14 - 第一节巷道布置 ......................................... - 14 - 第二节支护设计 ......................................... - 16 - 第三节支护工艺 ......................................... - 27 - 第四节矿压观测 ......................................... - 30 - 第四章施工工艺及方法......................................... - 32 - 第一节施工方法 ......................................... - 32 - 第二节掘进作业 ......................................... - 37 - 第三节装载与运输 ....................................... - 41 - 第四节管线敷设 ......................................... - 42 - 第五节设备及工具配备 ................................... - 43 -第五章生产系统............................................... - 46 - 第一节通风 ........................................... - 46 - 第二节压风 ........................................... - 52 - 第三节瓦斯防治 ......................................... - 55 - 第四节综合防尘 ......................................... - 57 - 第五节防灭火 ........................................... - 63 - 第六节安全监控及人定位系统 ............................. - 67 - 第七节供电 ............................................ - 75 - 第八节排水 ........................................... - 79 - 第九节运输 ........................................... - 81 - 第十节通信和信号 ....................................... - 86 - 第六章劳动组织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89 - 第一节劳动组织 ......................................... - 89 - 第二节循环作业 ......................................... - 90 - 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 92 - 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 - 93 - 第一节一通三防 ......................................... - 93 - 第二节顶板 .......................................... - 102 - 第三节防治水 .......................................... - 111 - 第四节机电 .......................................... - 121 - 第六节运输 .......................................... - 137 -第七节其他安全技术措施 ................................ - 145 - 第八章职业病危害防治........................................ - 148 - 第一节管理 .......................................... - 148 - 第二节监测 .......................................... - 150 - 第三节健康监护 ........................................ - 152 - 第四节职业病危害防治 .................................. - 154 - 第九章灾害预防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 - 157 - 第一节灾害预防 ........................................ - 157 - 第二节发生五大灾害应急措施 ............................ - 159 - 第三节避灾线路 ........................................ - 162 -第一章概况第一节概述本规程根据2019年9月XX煤炭设计研究院提交的《XXXXX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技改项目安全设施设计(修改)说明书》、《XXXXX煤业有限公司资源整合技改项目初步设计(修改)说明书》、《云南省XXXXX煤业有限公司XXX煤矿生产勘探报告》、《XXXXX煤业有限公司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XXXXX煤业有限公司隐蔽致灾因素普查报告》等相关文件。
作业规程会审纪要

作业规程会审纪要时间:2018年3月20日地点:云冈矿办公楼三楼中会议室主持:总工程师张懿参加:生产矿长贺海峰、安全矿长霍进军、机电矿长侯文桂、开拓副总、安全副总郝占玺、通风副总昝平、地质副总李志云、机电副总汪振福、电气副总宋世太、技术科武文君、安监站陈钢、通风区刘小涛、地质科白玉峰、机电科何飞等相关部门人员以及机掘六队施工负责人李润日、机掘六队技术员张孝明。
会议内容:对12#层311盘区51103巷作业规程进行会审。
分析安全“未知”,开展安全“预想”,分析事故发生规律,分析现场存在的危险因素,提出十项以上防止出现的危险情形和相应对策措施,并针对各部门提出的问题及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隐患和不足之处进行重点安排。
一、部门进行通报1、生产技术科机掘四队81003巷工作面有闷响,支设的信号木柱在拐角处有一根上部接触区域裂开,其余木柱未见明显变化。
工作面14#、31#钢带在方形垫片处有撕裂,钢梁、钢带存在变形。
巷道侧帮下部向巷内突出。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认为81003切巷工作面压力较大,需进行补强支护。
2、安监站机掘四队81003切巷工作面0-67米段压力较大,顶板存在安全风险。
该巷处于应力集中区,顶板压力大,两帮炸帮严重。
3、机掘四队原作业规程要求:沿古塘帮小断面掘进3.8米,顶板支护即每排四根锚杆(四眼钢带),排距1000mm,间距900mm,沿巷道中心线对称布置,钢带长度3200mm。
锚索每排2根,排距2000mm,间距1800mm,锚索沿巷道中心布置,锚索采用长度为8000mm的强力钢绞线。
锚索打设两眼钢梁,钢梁采用矿用11#工字钢,长度2600mm,眼距1800mm。
护帮沿巷道向下350mm施工三排锚杆,锚杆上下间距900mm,排距1500mm,呈五花眼布置,巷道古塘帮为菱形金属网,规格3700×2000mm,采煤帮不护网。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分析研究,认为现有技术措施虽然能够满足支护要求,但还需进行进一步补强支护。
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

荥经县齐心煤业有限责任公司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编号:QCG-0701工作面名称:22采煤工作面编制人:施工负责人:总工程师:主管矿长:批准时间:年月日执行时间:年月日作业规程会审意见表参目录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第二节煤层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第五节水文地质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第七节储量及服务年限第二章采煤方法第一节巷道布置第二节采煤工艺第三节设备配置第三章顶板控制第一节支护设计第二节工作面顶板控制第三节运输巷、回风巷及端头顶板控制第四章生产系统第一节运输第二节“一通三防”与安全监控第三节排水第四节供电第五节通信照明第五章劳动组织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第一节劳动组织第二节作业循环第三节主要经济技术指标第六章煤质管理第七章安全技术措施第一节一般规定第二节顶板第三节防治水第四节爆破第五节“一通三防”及安全监控第六节运输第七节机电第八节其他第八章灾害应急措施及避灾路线第一章概况第一节工作面位置及井上下关系附工作面位置关系图1(采掘工程平面图)第二节煤层附图2:煤层柱状示意图附图3:煤层底等高线示意图附图4:煤层剖面示意图工作面关系位置图(一):第三节煤层顶底板第四节地质构造根据已回采工作面和布置本区回采巷道所揭露的地质情况,在本区内无断层,煤层较稳定,煤层的变化在正负10—20厘米之间,部份地点煤层顶板较破碎,在回采过程中要加强支护。
第五节水文地质一、涌水量1、对煤层开采有影响的含水层,位于五连炭之上的须家河组上段的多旋回中厚层状,中细粒长石砂岩与泥页岩,厚约150米。
组成复合含水层及隔水层,在全区分布较为稳定。
因其与地表水无直接联系,五连炭的顶底板富水性及水量补给较弱,矿井涌水量15-30m³/d,故涌水量不大。
2、煤层顶板为弱充水矿床,矿井水的主要来源于岩层、煤层露头导通水和小煤矿积水。
3、21采空区有少量积水,但对本区煤炭开采无影响。
第六节影响回采的其他因素一、影响回采的其他地质因素二、压力集中区两工作面运输机头及北回风巷(以南为采空区)均为压力集中区,在生产中必须加强支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