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试题及答案

合集下载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占验收测试卷(卷一,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占验收测试卷(卷一,参考答案)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国家评佔验收应知应会知识评估(卷一,参考答案)一、“五个一票否决”是指在国家评估验收中,存在以下五种情况之的,实行一票否决(25分)1.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

(5分)2.三类残疾适龄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85%以上) 。

(5分)3.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两年未达到。

(5分)4.当年度教育系统存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和严重违纪事件。

(5分)5.弄虚作假的。

(5分)二、“九项指标”具体内容是(63分):1.指标: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分)评估标准:小4.5m2初5.5m2(4分)2.指标:生均体育运动场馆面积(3分)评估标准:小3m2初5.5m2(4分)3.指标:寄宿生人均宿舍面积(3分)评估标准:小3m2初3.5m2(4分)4.指标:生均图书册数(3分)评估标准:小20册初30册(4分)5.指标:教学实验仪器价值(3分)评估标准:小12个班以下3.5万元以上、12个班以上5万元以上初9个班以下10万元以上,9个班以15万元以上(4分)6.指标: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合数(3分)评估标准:小6台初10 台(4分)7.指标:班班通设施配置(3分)评估标准:小1班1套初1班1套(4分)8.指标:师生比(3分)评估标准:小1:22初1:17(4分)9.指标:班额 (3分)评估标准:小45人初50人(4分)三、其他指标(每空2分,共44分)(一)县域内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责任分解包括学校设置与班额、校舍建设、设备实施和场地、教师配置、学校管理五个一级指标。

(二)学校占地面积能基本满足教育教学需要,2011年后新建学校小学生均不低于20m2;初中生均不低于25m2。

(三)不足12个班的小学生应设置科学教室、计算机教室、多功能教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12个班以上小学还应设置音乐教室和美术教室。

(四)厕所达标三个条件:生均面积0.2-0.25m2、硬化、有防雨设施。

(安都一中)卫辉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知识测试题(1)

(安都一中)卫辉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知识测试题(1)

卫辉市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知识测试题单位:卫辉市安都乡第一中学姓名:韩文臣一、填空题1.《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基本标准(试行)》规定,小学生机比(初中生机比)要达到8:1,教师师机比要达到1:1。

2.《河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规定,小学藏书生均20 册,初中生均30册,每年新增图书比例不少于藏书量标准的1%。

3.根据规定,最新的教师编制标准(师生比),小学为1:19,初中为1:13.5 。

4.学生每日在校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时间,小学五、六年级不得超过6小时,其他年级应适当减少;初中不得超过7 小时。

5.落实教师培训经费,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培训经费按照学校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

二、单选择题1.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达标评估共有个A级指标和个B 级指标。

( D ) (学校设置与班额、校舍建设、设备实施和场地、教师与经费、质量与管理)A.5,12B.4,17C.4,21D.5,212.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共有4个A级指标和个B级指标。

( A ) (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与管理)A.17B.21C.22D.233.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省定评估标准是( B )A.92%B.85%C.95%D.90%4.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在校生年巩固率省定评估标准是( C )A.92%,95%B.90%,95%C.95%,92%D.90%,85%5.按照免试就近入学的原则,合理划分全县每所小学、初中招生服务范围,并下达招生计划,小学班额一般不超过人,初中班额一般不超过人。

(B)A.45,55B.45,50C.45,55D.40,556.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不低于%。

( D )A.75B.80C.85D.907.申报督导评估前一年的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异系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学、初中,是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的前提条件。

( B)A.0.60,0.50B.0.65,0.55C.0.70,0.60D.0.75,0.658.学校绿地率不小于%。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2023最新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2023最新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概述⑴义务教育定义义务教育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普及教育阶段,在中国通常指小学至初中九年的教育阶段。

⑵义务教育发展背景义务教育是国家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全国各地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

在中国,义务教育发展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旨在保障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平等、优质的基础教育。

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现状⑴区域差异在中国,由于各地经济、社会、人口等差异,义务教育资源分布存在不均衡的情况。

一些发达地区的教育资源丰富,而一些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则存在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⑵城乡差距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也存在不平衡的情况。

城市地区的学校条件较好,教师队伍较强大,而农村地区的学校则普遍面临师资不足、设施简陋等问题。

⑶学校内部差异即使在同一地区的学校之间,也存在一定的教育资源差异。

一些名校或示范校拥有更好的教育资源,而其他普通学校可能条件相对较差。

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⑴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

只有当每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时,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与平等。

⑵促进社会进步优质的教育资源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

通过均衡发展,能够提升整个社会的文化素质和科学技术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⑶增强国家竞争力一个国家的综合竞争力离不开高质量教育的支撑。

均衡发展能够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挑战⑴地区发展不平衡由于地域差异导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需要加大对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入,提高其教育资源水平。

⑵普及优质教育资源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少数名校或示范校,其他学校往往条件较差。

需要加大对普通学校的支持与投入,提升其办学水平,缩小与名校之间的差距。

⑶师资队伍建设优质教育的实施离不开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目前,一些地区仍存在教师短缺的问题,需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知识测试卷及答案

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发展知识测试卷(教师用卷)学校:姓名:得分:一、填空题(42分,每空1.5分)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9项指标内容是:、、、、、、、、。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规定课程中的“三维目标”是:、、。

3.小学六年巩固率达到%以上,初中三年巩固率达到%以上。

4.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分别达到%以上.5.小学和初中单个班级班额不得达到或超过人。

6.根据《贵州省县域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条件评估指标体系》规定,小学图书生均不低于册,初中生均不低于册;配有一定数量的教学参考资料、、、、等。

教师编制标准(师生比)小学、初中。

7.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以上,小学、初中专任教师高一级及以上学历比例分别不低于%、%。

8.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教师定期交流率每年不低于%。

二、单选题(6分,每题1.5分)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导评估指标共有4个一级指标和个二级指标。

()A.18 B、20 C、21 D、222.满意度低于%的县不得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 )A、75B、80C、85D、903.“体艺2+1”指的是每个义务教育阶段学生都必须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和()。

A、一项艺术特长B、一项体育竞技C、一项书法技能4.申报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县域义务教育校际间差异系数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小学、初中,是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的前提条件。

()A、0.60,050 B、0.65,0.55 C、0.70,0.60 D、0.75,0.65三、多选题(12分,每题2分)1.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的指导思想是()。

A、强化政府责任B、注重实效C、积极回应社会关切D、进一步加强国民素质2.推进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三缩小”目标是()。

A、切实缩小校际差距B、加快缩小城乡差距C、加快缩小师生的差距D、努力缩小区域差距3.教育发展的“三个优先”是()。

A、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优先安排教育发展B、财政资金要优先保障教育投入C、公共资源要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D、优先配置义务教育学校资源配置4.县域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达标情况进行认定包括()。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课件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应知应会知识培训课件
务教育发展滞后。
师资力量薄弱
部分地区教师数量不足,质量 参差不齐,影响教学质量。
教育投入不足
政府对义务教育的投入相对较 低,无法满足均衡发展的需求

教育公平问题
不同群体间接受教育的机会存 在差异,如城乡、性别、贫困
家庭等。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建议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规划教育资源,确保城乡 、地区之间的均衡配置。
展。
提高教育质量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 质,提升教育整体水平

强化监督评估
建立完善的监督评估机 制,确保义务教育均衡 发展的目标得以实现。
05
CATALOGUE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教育资源优化配置
教育资源的分类与特点
人力资源
包括教师、行政人员、工勤人员等,具有专 业性、能动性等特点。
财力资源
包括教育经费、教育项目投资等,具有价值 性、增值性等特点。
国外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践
案例一:美国纽约市义务教育均衡发 展计划
纽约市通过制定教育政策、优化教育 资源配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措施 ,实现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纽约市根据各区域学生人数和学校规 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确保每个学 校都能获得足够的教育经费和教学设 备。同时,还注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 ,加强教师培训和评价,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此外,还实施了一系列的教 育改革措施,如推行标准化考试、实 施教育问责制等,加强了对学校的管 理和监督。
动态调整原则
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适时调整教育资源配 置。
多元化投入原则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教育资源配置,形成政府、学校 、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
科学决策方法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数据分析,科学决 策资源配置方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问答第一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概念及意义1.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定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指在国家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内,保障每个学生享有平等的教育资源、优质的教育条件和公平的教育机会的教育发展方式。

2.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1)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接受基本的教育,提高全民素质。

(2)促进社会公平,减少教育差距。

(3)促进国家可持续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

第二章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 学校资源不均衡的问题及原因a. 学校设施和教学设备差异化的原因b. 师资力量不足的原因c. 教材和教学资源的分配不均的原因2. 教育机会不均衡的问题及原因a. 城乡教育差距的原因b. 贫困地区教育资源匮乏的原因c. 异地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原因第三章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举措1. 层面的促进举措a. 加大教育投入,优化资源配置b. 完善教育政策,确保教育公平c. 加强组织领导,推动教育均衡发展2. 学校层面的促进举措a.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优质教育资源b.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学水平c. 积极开展教育公益活动,推动教育均衡发展3. 社会层面的促进举措a. 加强家庭教育,提高学生家庭背景b. 宣传义务教育的重要性,提高社会关注度c. 支持教育公益事业,为贫困地区提供帮助第四章国家法律法规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规定1. 关于义务教育的基本法律2. 关于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配套政策文件第五章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统计数据、研究报告及相关政策文件等。

第六章法律名词及注释1. 义务教育:指国家规定的学龄儿童和少年接受的基本教育阶段,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2. 教育公平:指保障每个学生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等方面的平等权利。

3. 学生家庭背景:指学生家庭的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家庭教育环境和社会地位等因素。

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已整理)

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已整理)

义务教育法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共15题,每题2分,共30分)1.义务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2.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适龄儿童、少年,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并履行接受义务教育的义务。

3.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及其他法定监护人应当依法保证其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

4.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5.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批准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文艺、体育等专业训练的社会组织,应当保证所招收的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自行实施义务教育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批准。

6.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和应急机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加强管理,及时消除隐患,预防发生事故。

7.对违反学校管理制度的学生,学校应当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开除。

8.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

9.国家鼓励教科书循环使用。

10.各级人民政府对家庭经济困难的适龄儿童、少年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11.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专项资金,扶持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义务教育。

12.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

13.学校以向学生推销或者变相推销商品、服务等方式谋取利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和教科书审查人员参与教科书编写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或者其教育行政部门根据职责权限责令限期改正,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

15.适龄儿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无正当理由未依照本法规定送适龄儿童、少年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由当地乡人民政府或县级教育行政部门给予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试题及答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试题及答案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试题及答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评估体系中所涉“三类残疾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儿童少年。

2.按照规定,小学、初中标准班额是: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3.四率指的是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辍学率。

4.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所涉及数据以法定的《基础教育统计报表》为准。

5.“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不低于80%。

6.按均衡县创建标准,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85 %以上。

7.满意度低于 85 %的旗县不得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8.小学科学实验室 24 个班以下有1个,每增加12 个班增加1个;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每 12 个班各有1套。

9.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标准:小学不低于 3.8平方米,中学不低于 4.6 平方米。

10.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师机比达到3:1 ,小学生机比达到12:1 ,初中生机比达到10:1 。

11.生均藏书量小学不少于15册,初中不少于25册。

12.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配备标准的1%。

13.师生比小学不高于21:1,初中不高于16:1。

14.教师培训包括集中培训、远程学习、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教师培训5年为一周期,不得低于360课时,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72学时继续教育培训。

15.农村学校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

16.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1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需要达到93% 。

18.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均达到自治区规定的85%以上,19.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要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20.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课外作业不超过1.5小时21.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管理共有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为合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知识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评估体系中所涉“三类残疾儿童”是指义务教育阶段适龄视力残疾、听力残疾、智力残疾儿童少年。

2.按照规定,小学、初中标准班额是:小学班额不超过45人,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3.四率指的是指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辍学率。

4.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督导评估所涉及数据以法定的《基础教育统计报表》为准。

5.“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不低于80%。

6.按均衡县创建标准,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85%以上。

7.满意度低于85%的旗县不得申报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

8.小学科学实验室24个班以下有1个,每增加12个班增加1个;初中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每12个班各有1套。

9.生均教学及辅助用房面积标准:小学不低于3.8平方米,中学不低于4.6平方米。

10.创建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师机比达到3:1,小学生机比达到12:1,初中生机比达到10:1。

11.生均藏书量小学不少于15册,初中不少于25册。

12.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配备标准的1%。

13.师生比小学不高于21:1,初中不高于16:1。

14.教师培训包括集中培训、远程学习、网络研修和校本研修,教师培训5年为一周期,不得低于360课时,教师每年接受不少于72学时继续教育培训。

15.农村学校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总额的5%用于教师培训。

16.义务教育阶段不存在重点学校和重点班,公办义务教育择校现象得到基本遏制。

17.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需要达到93%。

18.小学、初中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均达到自治区规定的85%以上,19.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要超过6小时,初中不超过7小时20.小学一二年级不留课外作业,其他年级课外作业每天不超过1小时,初中课外作业不超过1.5小时21.入学机会、保障机制、教师队伍、质量管理共有4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评估得分在85分以上为合格。

22.安保人员,设备齐全,符合国颁(BG/T29315-2012)标准,学校安全保障体系健全。

23.食堂与室外公厕、垃圾站等污染源间的距离应大于25米。

24.配餐室和厨房的墙面应设墙裙,高度不低于2.1米。

25.学生宿舍不得设在地下室或半地下室,必须男女分区设置,分别设出入口,满足各自封闭管理的要求,每室居住学生不宜超过6人,学生宿舍中每生占用使用面积不宜小于3平方米。

26.校园文化、校园特色需查看学校校训、校歌、校徽、宣传画等。

27.公共教学用房和专用教室的配置原则:一是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二是同一学科专用教室或功能室要方便使用,尽量布置在同一楼层。

28.问卷调查对象,一是人大代表/政协的委员,二是校长,三是教师,四是家长,五是学生。

29.推进教育公平体现在三个方面:教育机会均等,教学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

30.专任教师:指学校中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

31.校际间的差异系数合格标准为:小学小于或等于0.65,初中小于或等于0.55。

32.教学辅助人员:指学校中主要从事教学实验、图书、电化教育以及卫生保健等教学辅助工作的人员。

33.实行小学升初中划片就近入学,优质普通高中招生名额按初中规模合理分配,其分配比例不低于60%。

34.有食宿生的中小学:40人以下的配备1名炊事人员,每增加40-50名学生增加1名炊事员。

35.有食宿生的'中小学:不足100人的配备1名宿舍管理人员,每增加150名学生增加1名宿舍管理人员。

36.对认定后连续三年不能达到标准的旗县(市、区),国家将撤消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称号。

37.学校保安员应当按照不低于以下标准配备:师生员工总人数少于100人的学校至少配1名专职保安员;100人以上1000人以下的学校,至少配2名专职保安员。

38.学校应当设置高度不低于2米的围墙或其他实体屏障,实行封闭式管理。

39.学校各部位的视频监控应不间断进行图像采集,保存时间应不少于30天。

安全技术防范系统出现故障时,应在24小时内恢复功能,期间应采取有效应急防范措施。

40.每学期学校开展1次以上针对校园暴力事件、个人极端事件、地震、火灾或校车事故等的防范处置或应急疏散演练。

41.学校门卫值班室应设置一键式紧急报警装置,并与属地接警中心联网。

4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通道应保持畅通,按规定设置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装置。

二、选择题1.进城务工子女可以和本地学生一样上学吗?(A)A、一样B、不一样C、不太一样2.“三类残疾儿童”入学率需达到不低于(C)A、40%B、50%C、80%3.师生比中的师指的是(A)A、专任教师B、美术教师C、科学教师4.小学运动场馆面积不少于生均()平方米。

(B)A、8B、4C、55.初中运动场馆面积不少于生均()平方米。

(C)A、8B、4C、56.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A)A、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残疾儿童少年人口总数×100%B、残疾儿童少年人口总数/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100%C、残疾儿童少年在校学生数/全体学生数×100%7.国家确定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统筹城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分步实施。

(A)A、总体规划B、具体规划C、分类规划8.推进教育公平体现在三个方面:(),教学过程均等,教育结果公平。

(A)A、教育机会均等B、入学机会均等C、师生均等9.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对在项目上优先安排,在资金上予以倾斜。

(A)A、民族义务教育学校B、小学及高中C、幼儿园10.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以为主,并纳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规划。

(A)A、全日制公办中小学B、私立学校C、职业学校11.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打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

(A)A、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B、十二周岁的未成年人校C、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12.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的重要职责。

(A)A、政府B、教育主管部门C、学校13.要严格落实留守儿童数据统计台账报告制度和(A)A、信息交流制度B、信息报告制度C、信息制度14发展义务教育,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是的法定责任(A)A、县级政府B、市级政府C、自治区级政府15.“三访一报告“制度中的一报告指的是(A)A、逐级报告B、学校汇报C、相互通报16.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及时足额用于(B)A、医疗B、教育C、体育17.做好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是的重要职责。

(A)A、政府B、教育主管部门C、学校18.发展义务教育,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是的法定责任(A)A、县级政府B、市级政府C、自治区级政府三、问答题(一)什么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是在义务教育阶段(小学和初中),使城镇和乡村学校在办学经费投入、硬件设施建设(计算机、班班通、实验器材等)、师资配备、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等方面基本均衡。

(二)为什么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答:这是党的十八大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央、省、市的文件规定,也是地方教育发展的迫切需求,更是人民群众对子女接受公平、优质教育的需要。

(三)国家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什么作用?答:1、国家督促地方政府落实国家法律和政策要求,履行政府的职责。

2、帮助各地进行自查自评、自我诊断,解决入学难和入学好的问题。

3、国家督促地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及早实现。

(四)什么是义务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答:财政对教育预算内拨款(不含省市专款)增长率高于县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中小学生均教育事业费逐年增长、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逐年增长。

(五)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实施程序答:1、旗县(市、区)自评。

2、盟市复核。

3、自治区评估。

4、国家认定。

(六)校级陪检人员要求了解哪些情况?答:校级陪检人员务必熟悉业务,准确掌握相关情况,比如建校时间,占地面积,办学规模、学生情况、教师队伍情况以及学校办学理念、“三风一训”的深刻内涵等。

还有知道学校各类专用教室安排、各类课程开设情况,特别是非考试科目周课时数及教师配备,每天的体育活动安排等情况。

(七)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一)办学条件基本均衡(二)师资力量基本均衡(三)经费投入基本均衡(四)办学水平基本均衡(五)教育机会基本均衡(八)小学及初中专任教师高学历的指标是指?答:专任教师中小学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初中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

(九)如何保障特殊群体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答:1、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2、建立健全农村留守义务教育学生关爱服务体系;3、重视发展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4、关心扶助需要特别照顾的学生。

(十)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一票否决项包括哪些?答:1.对未完成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任务的;2.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不达标的;3.三个增长近三年中有两年存在不达标情况的;4.教育系统存在重大安全责任事故的;5.有严重违纪违规事件的旗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