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批评史阅读书目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课程参考书目郭绍虞主编《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郭绍虞主编,《历代文论选》(四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霍松林主编《古代文论名篇详注》,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版。

黄霖、蒋凡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四卷本)》(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黄霖、蒋凡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新编(精选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赵逵夫主编《先秦文论全编要诠》,人民文学出版社2012年版。

张少康、卢永璘选编《先秦两汉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郁沅选编《魏晋南北朝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9年版。

周祖诜编选《隋唐五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0年陶秋英编选《宋金元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年版蔡景康编选《明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王运熙、顾易生编选《清代文论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穆克宏、郭丹选编《魏晋南北朝文论全编》,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胡经之主编《中国古典文艺学丛编》(一二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清代)何文焕编《历代诗话》,中华书局1981年版。

丁福宝《历代诗话续编》,中华书局1983年版。

张璋、职承让、张骅、张博宁编《历代词话》,大象出版社2002年版。

张璋、职承让、张骅、张博宁编《历代词话续编》,大象出版社2005年版。

唐圭璋编《词话丛编》,中华书局1986年版。

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一、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张少康、刘三福《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七卷本:先秦两汉卷、魏晋南北朝卷、隋唐五代卷、宋辽金元卷、明代卷、清代卷和近代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蔡镇楚《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华书局2005年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修订版)

中国文学批评史(修订版)

第二节 孟子的文艺观
一、“与民同乐”的文艺美学思想 •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 ) •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 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 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 (《离娄》) • 然而黎民不饥不寒,不王者,未之有也。(《梁惠王·上 》) • 为民上而不与民同乐者亦非也。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 不王者,未之有也。 (《梁惠王·下》)
;不可矶,亦不孝也。孔子曰:‘舜其至孝矣,五十而慕。
’‛(《告子·下》)
第二节 孟子的文艺观
四、知言养气 •
(公孙丑):‚敢问夫子恶乎长?‛曰:‚我知言,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 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 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 ,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 ” „„ “
第二节 孟子的文艺观
二、以意逆志

咸丘蒙曰:‚舜之不臣尧,则吾既得闻命矣。《诗》 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而 舜既为天子矣,敢问瞽瞍之非臣,如何?‛曰:‚是诗也 ,非是之谓也;劳于王事而不得养父母也。曰,‘此莫非 王事,我独贤劳也。’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 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如以辞而已矣,《云汉》之诗 曰:‘周余黎民,靡有孑遗。’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 。‛ (《万章·上》)
子曰:‚何以言之?‛曰:‚怨。‛曰:‚固哉,高叟之为 诗也!有人於此,越人关弓而射之,则己谈笑而道之,无他 ,疏之也。其兄关弓而射之,则己垂涕泣而道之,无他,戚 之也。《小弁》之怨,亲亲也。亲亲,仁也。固矣夫,高叟

高中生必读的文学批评类书籍推荐

高中生必读的文学批评类书籍推荐

高中生必读的文学批评类书籍推荐文学批评是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要分支,它探讨和评价文学作品的创作技巧、主题、文体、语言运用等方面。

对于高中生而言,阅读文学批评类书籍能够帮助他们深入理解和分析文学作品,提升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

下面是几本值得高中生一读的文学批评类书籍推荐。

一、《文学批评导引》——朱光潜《文学批评导引》是中国著名文学家朱光潜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从文学批评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入手,逐步介绍了文学批评的历史发展、经典理论和不同文体的批评方法。

朱光潜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的例证,使本书成为高中生了解文学批评的入门读物。

二、《文艺评论导论》——李杨《文艺评论导论》是一本系统介绍文艺评论方法的著作。

李杨通过分析不同文艺评论方法的特点和应用范围,帮助读者了解和运用不同的评论方法进行文学作品的分析和评价。

本书内容广泛,包括文学批评、影评、戏剧评论等多个领域,适合高中生扩展文学知识和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文学的观念世界》——陈丹青《文学的观念世界》是当代艺术评论家陈丹青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以批评家对文学作品的观念和解读为主线,讨论了文学的观念、创作和批评等多个层面的问题。

陈丹青深入浅出的写作风格,引人入胜的论述,适合高中生理解文学与艺术的互动关系,拓宽审美视野。

四、《人类群星闪耀时》——高华《人类群星闪耀时》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华的作品集。

他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的思考,剖析了世界文学作品和作家的思想、艺术风格和创作背景。

高华的作品通俗易懂,内容涵盖了从古希腊文学到中国古代文学的众多经典作品,适合高中生了解世界文学的发展和多样性。

五、《文学是怎样炼成的》——贾平凹《文学是怎样炼成的》是中国作家贾平凹的代表作之一。

本书通过贾平凹自己的文学经历和观察,深入思考了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本质问题。

贾平凹以幽默而独特的笔调,揭示了文学批评的艰辛与乐趣,对高中生了解文学创作和批评过程有着积极的启发作用。

以上是几本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学批评类书籍推荐。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中国文学批评史

一、名词解释1.《诗大序》是两汉时期诗学的重要文献,是对于儒家"诗言志"学说的较为系统的阐发和总结.《毛诗序》在首篇《关雎》的“小序”之后,从“风、风也”起到篇末,总论诗歌理论,提出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称为“大序".故《毛诗序》又有《诗大序》之称,《诗大序》是先秦儒家诗论的总结。

它吸收了传诗经生们的意见,论述了诗歌言志抒情的特征、内容、风雅颂赋比兴的分类与表现方法、诗歌与社会政治的关系(正风正雅变风变雅等)、诗的教化作用等,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情志统一论六义说;“讽谏”说)1)《毛诗序》是我国古代诗论的第一篇专论,相传是汉人毛苌所撰《诗毛氏传》在首篇国风《关雎》题下的一篇序言,它不仅说明了《关雎》一篇的创作主旨,而且总论诗歌理论,提出了文学上的许多根本问题,故亦称《诗大序》。

2)它是综合了汉代学者关于先秦儒家和当时经师关于诗乐理论而写成的,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儒家文论的若干理论原则,如诗歌的本质,诗歌的社会作用和诗歌的体裁以及表现手法等。

3)对诗歌本质的认识。

《毛诗序》最大的贡献就是第一次把“情与志”联系在一起,提出情志统一的诗歌本质论。

:“诗者,.。

”4)对诗歌的社会作用问题作了论述.毛诗序》提出诗歌为政治服务的两种形式:“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这两种作者偏重的是“上以风化下”的教化作用,即诗歌的“讽谏"作用.“上以风化下,下以风刺上,主文而燏谏,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戒,故曰风。

”5)总结了诗歌的体裁和表现手法,提出“六义”说.“故诗。

.。

.”2。

《典论论文》,“典者,常也,法也”,《典论》按作者曹丕愿意即是讨论各种问题的法则。

《论文》则是《典论》中的一篇,也是我国现存的第一篇评论文学以及作家的专论。

《论文》由于被南朝的萧统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在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因为在它之前还没有精心撰写的严格意义上的文学理论专著.它的产生是中国古代文论开始步入自觉期的一个标志.《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提出了下列有关文学批评的几个主要问题:文学作品的功用;论作家气质、个性与风格的关系、文体论和文学批评论。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及参考书目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及参考书目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及参考书目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及参考书目2008年11月04日 09:45 中文考研网受委托来列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史和中国文学批评史的参考书目,诚惶诚恐。

时间跨度如此之大,名家名作如此之多,难免有挂一漏万之嫌,列得太多又不切实际,不是所有人都想在这个专业驻足久立,急急切切的,大多不过只是路过。

所以就想把这书目开成学习这些课程的“最低限度书目”,然而囿于所见,取舍恐有偏颇。

说是“最低限度”,并不是说所有书都要细细读过,许多仅供翻看,实在没兴趣,也不必勉强。

许多书列入,可能只是出于我的偏见,若有必要,我会稍加解说。

中国古代文学史教材: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四卷,高等教育出版社。

林庚《中国文学简史》北大出版社。

可以一口气读完,酣畅淋漓。

《中国文学史参考资料简编》上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先秦文学史参考资料》,《两汉文学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文学史参考资料》,北大中文系编,中华书局。

选录作品比较多,或许不太好找。

作品:我只想列几个选本,也因此会遗漏许多东西。

对某本书、某个作家有兴趣的同学,可依据高教版文学史后附录的书目选择。

用的比较多的,应该还是中华书局的诸子集成、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和上海古籍出版社的古典文学丛书。

书店里一堆一堆的。

《古文观止》没事背几篇吧,《天下才子必读书》常森老师经常推荐的,是金圣叹的评点本,可以翻翻。

这两本书读完,古代散文一关勉强可以算过了。

这里面诸子文、骈文比较少,可以自己找来补充,《论语》《孟子》《庄子》等等,看不完全部,找个选本看。

后者可以看《文选》《六朝文絜》等。

汉赋就看《文选》中选的吧。

大赋太难,不想看的拉倒,《登楼赋》《洛神赋》这样的总该能看。

《诗经》《楚辞》还是那句话,看不完的看选本。

沈德潜、《古诗源》中华书局,汉唐之间的诗歌,看看也就够了。

反正我就是看的它。

何况沈德潜也不是庸手。

《唐诗别裁集》读这本书让人有勇气不考六级。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有哪些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有哪些

中国文学批评理论著作有哪些详见
文学评论:
《文学评论写作实用教程》
邱运华《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
胡亚敏《文学批评导引》
《文学评论与鉴赏教程》
洪子诚《在北大课堂读诗》
孙玉石《新诗十讲》
(李健吾)《咀华集》
文学理论:
童庆炳《》(第五版,2005版)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学生用书)
王汶成《文艺学通论》《文艺学新论》
胡亚敏《》
韦勒克《》
伊格尔顿《文学理论》《理论之后》
卡勒《文学理论》
文学理论辅导书: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教学参考书》
童庆炳《文学理论新编》(教师用书)
西方文论: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
艾布拉姆斯《镜与灯:浪漫主义文论及批评传统》吴晓东《从卡夫卡到昆德拉》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
法古斯塔夫·勒庞《》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
西蒙娜·波伏娃《》
古代文论:
王运熙《中国文学批评史新编》
张少康《》
刘勰《》
钟嵘《诗品》
王先霈《中国古代诗学十五讲》
美学:
周宪《美学是什么》
周宪《20世纪西方美学》
朱光潜《》《西方美学史》《》宗白华《》
海德格尔《》
罗素《》
黑格尔《美学》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
尼采《》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凌继尧《美学十五讲》
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

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一)本课程名为《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所讲授的内容是从先秦一直到近代(五四新文化运动之前)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产生与发展历史。

它既是以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近代等分阶段的文学理论批评史,也是以诗歌为主轴包括散文、戏曲、小说等文体在内的文体批评史,更是以“诗言志”为开山纲领,以“境界”为终端的包括对作品、作家、流派、风格等文学现象的本质、特征、规律深入探索、研究的理论批评史。

它博大精深,伴随着源远流长的中国文明的历史进程。

所以,在学习本课程之前,我们理应首先弄清楚三个问题: (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形成、发展的文化语境:(二)、学什么:(本课程的章节内容与具体篇目)具体地说:(一)、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形成、发展的文化语境:1、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以及相对单一的人种血缘关系;2、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宗法制的社会制度;3、“天人合一”的社会自然统一观;4、“忠”、“孝”为标准的人生价值标准;5、具体的、形象的、情感为主的思维方式;(二)、学什么:(本课程的章节内容与具体篇目)六个阶段六章文论的基本内容:第一章先秦文论:《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增补)、《荀子》、《老子》(增补)、《庄子》(增补)、《周易》(增补)。

第二章两汉文论:《毛诗序》、《楚辞章句序》。

第三章魏晋南北朝文论:《典论·论文》、《文赋》、《文心雕龙·神思》、《诗品序》。

第四章唐宋文论:《戏为六绝句》、《诗式》、《与元九书》、《答李翊书》、《与李生论诗书》、《书黄子思诗集后》、《答洪驹父书》、《论词》、《沧浪诗话》。

第五章元明清文论:《录鬼簿序》、《忠义水浒传序》、《曲律》、《闲情偶寄》、《夕堂永日绪论内编》、《原诗》、《论文偶记》、《红楼梦·第一回》。

第六章:近代文论《人间词话》、《摩罗诗力说》。

(三)、怎么学:(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与参考文献)一、学习方法1、熟读原著;2、查找资料;3、写小论文;4、以班级为单位的自选原文实行课堂研讨;5、鼓励在自学原文及有关专题基础上的课堂发言;6、倡导“自主”、“互动”的学习方法。

49中国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49中国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中国文学批评史阅读参考书目(一)必读书目:1、郭绍虞著《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2、郭绍虞主编《中国历代文论选》(一卷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二)一般阅读书目:1、《中国文学批评通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2、《中国历代文论选》(四卷本)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3、《文心雕龙注》范文澜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4、《中国文学批评》方孝岳撰三联书店1986年版(三)扩大深化书目(仅作参考):《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撰百花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罗根泽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中国文学批评史大纲》朱东润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中国文学理论史》蔡钟翔、黄保真、成复旺撰北京出版社1987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6年版《隋唐五代文学思想史》罗宗强撰中华书局1999年版。

《宋代文学思想史》张毅撰中华书局1995年版《中国诗学思想史》萧华荣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国诗学之精神》胡晓明撰江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中国文学理论》刘若愚撰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1年版《回顾与反思——古代文论研究七十年》张海明撰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张伯伟撰中华书局2002年版。

《谈艺录》钱钟书撰中华书局1984年版《中国历代文论选》(系列丛书)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瀛奎律髓》(元)方回编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诗品集解》司空图撰郭绍虞集解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版。

《文赋集释》陆机撰张少康集释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

《诗人玉屑》魏庆之编王仲闻校勘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

《苕溪渔隐丛话》(宋)胡仔撰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中国诗学大辞典》傅璇琮等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诗话辞典》蒋祖怡陈志椿主编北京出版社1996年版《历代诗话》(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1981年版《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中华书局1983年版《宋诗话辑佚》郭绍虞编中华书局1980年版《宋诗话考》郭绍虞撰中华书局1979年版《沧浪诗话校释》(宋)严羽撰郭绍虞校释人民文学初版社1961年版《清诗话》(清)王夫之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清诗话续编》郭绍虞编选富寿荪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版《四库全书总目》(清)永瑢等撰中华书局1965年版《中国哲学史新编》冯友兰撰人民出版社《中国哲学大纲》张岱年撰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年版《中国古代思想史论》李泽厚撰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国学概论》钱穆撰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中国禅宗史》印顺撰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中国道教史》卿希泰主编四川人民出版社1992、1993年版《文史通义》章学诚撰叶瑛校注中华书局1994年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学批评史阅读书目
一、中国文学批评史教材
1.郭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1—4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2.詹英:《文心雕龙义证》,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版。

二、中国文学批评史参考书目
1.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2.张少康、刘三富:《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发展史》,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版。

3.罗根泽:《中国文学批评史》,上海书店出版社2003年版。

4.张伯伟:《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方法研究》,中华书局2002年版。

5.汪涌豪:《范畴论》,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刘明今:《方法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罗宗强:《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史》,中华书局1996年版。

8.罗宗强:《读文心雕龙手记》,生活·读书·知识三联书店2007年版。

9.蒋寅:《中国古典诗学的现代诠释(增订版)》,中华书局2009年版。

10.张方:《中国诗学的基本观念》,东方出版社1999年版。

三、中国文学批评史学习文献目录
1、毛诗大序
2、典论·论文
3、文心雕龙·序志
4、文心雕龙·原道
5、文心雕龙·征圣
6、文心雕龙·宗经
7、文心雕龙·辨骚
8、文心雕龙·神思
9、文心雕龙·体性
10、文心雕龙·风骨
11、文心雕龙·物色
12、文心雕龙·知音
13、二十四诗品
14、沧浪诗话·诗辨
15、童心说
16、《水浒传》序一、序三及《读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