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理论专题通货膨胀目标制共48页

合集下载

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

通货膨胀目标制研究

生深 远 的影 响。


物 价 稳 定 是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前 提
性政 策 的好 处 ( 低 失 业 ) 多 是 暂 时 的 , 扩 如 大 而 张性 政 策 的成 本 ( 主要 是与 高通 货膨 胀有 关 的效 率 低 下 ) 趋 向 于 是 永 久 性 的 。弗 里 德 曼 也 认 却
变动 时 , 品和 劳务价 格 中所包 含 的 信息 就更 加 商
难 以理解 , 而 消 费者 、 从 企业 和政 府 的决 策 可 能
变得 更加 困难 , 通货 膨胀 也使 得 计 划未 来 的事 情
① 价 格 稳 定 的 严 格 定 义 似 乎表 明通 货膨 胀 率 为 零 或 非 常接 近 于 零 。但 是 , 通 货 膨 胀 的 目标 定 为 零 会 造 成 很 大 把
3 3
维普资讯
锯所 研宪考 20 年第6 期( 考 07 2 总第2 1 期) 1 8
很 困难 , 货膨胀 还 可 以造 成 一个 国 家 的社会 结 通 构 紧张 。面临通 货膨胀 时 , 资者会 将 注 意力 转 投 移到保 护 其 财 富 的近 期 购 买 力 上 , 弃 长 期 投 放 资 , 图保 持短期 投 资收益 。这 是 对我 们 经济 的 试 “ 沮咒 ” 因为这 会 使 风 险 资本 枯 竭 。所 以 , 过 , 通
宏观 经济 变量 是通 货 膨 胀 率 。在 足 够 长 的 时 期
内, 货币政策 一般不可 能用来 降低失业 率。将
价 格 稳 定设 定 为 货 币 政策 的主 要 目标 的 另一 个 理 由是 , 经济 学 家 和 央行 官 员们 越 来 越 相 信 , 低
承担责任 ) 是中央银行 的惟一职责。“ 币政策 货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

通货膨胀目标制通货膨胀目标制(Inflation Targeting)目录[隐藏]• 1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述• 2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越性• 3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主要缺陷• 4 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必要条件• 5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实施特点• 6 我国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可行性分析•7 完善我国的货币政策操作的几点建议[编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概述2O世纪9O年代以来,在国际货币政策领域出现了一个新框架——通货膨胀目标制,在这种政策框架下,稳定物价成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首要目标,中央银行根据通货膨胀预测值的变化进行政策操作,以引导通货膨胀预期向预定水平靠拢。

通货膨胀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公众评价货币策绩效的重要依据。

自199O年新西兰率先采用通货膨胀目标制以来,到2OO5年,已有加拿大、英国、瑞典等22个国家先后实行。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盛行,引起了国内外金融理论界的广泛关注。

通货膨胀目标制的基本含义是:货币当局明确以物价稳定为首要目标,并将当局在未来一段时间所要达到的目标通货膨胀率向外界公布,同时,通过一定的预测方法对目标期的通货膨胀率进行预测得到目标期通货膨胀率的预测值,然后根据预测结果和目标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距来决定货币政策的调整和操作,使得实际通货膨胀率接近目标通货膨胀率。

如果预测结果高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结果低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如果预测结果接近于目标通货膨胀率,则保持货币政策不变。

在通货膨胀目标制下,传统的货币政策体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政策工具与最终目标之间不再设立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决策依据主要依靠定期对通货膨胀的预测。

团政府或中央银行根据预测提前确定本国未来一段时期内的中长期通货膨胀目标,中央银行在公众的监督下运用相应的货币政策工具使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和预测目标相吻合。

[编辑]通货膨胀目标制的优越性与利率、货币供应量、汇率等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相比,采用通货嘭胀目标制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1、通货膨胀目标制克服了传统货币政策框架下单纯盯住某种经济、金融变量的弊端,实现了规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

金融学课件讲义 复习资料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金融学课件讲义 复习资料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膨胀
• (三)通货膨胀的类型
• 1.根据物价上涨的方式,将通货膨胀划分为公开 的通货膨胀和隐蔽的通货膨胀两类。
• 2.根据一般物价上涨速度的快慢,将通货膨胀划 分为温和的、奔腾式的和超级的通货膨胀。
• 3.根据通货膨胀可否预期,将通货膨胀划分为预 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两类。
• 4.按照通货膨胀的成因,将其划分为需求拉上的 通货膨胀、成本推进的通货膨胀、混合的通货膨 胀、结构性的通货膨胀等四种类型的通货膨胀。
原因:政府财政赤字向中央银行透支 ;银行信贷规
模的不适当扩张 ;货币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了经 济发展的需要 ;国际收支失衡 ;货币供求的结构 性失衡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失衡
• 三、从失衡到均衡的调节
(一)供应型调节
所谓“供应型调节”,是指在货币供给量大干货 币需要量时,从压缩货币供给量入手,使之适应 货币需要量。
(四)逆向型调节
所谓“逆向型调节”,是指面对货币供给量 大于货币需要量的失衡局面时,中央银行不是采 取“釜底抽薪”的政策,即压缩货币供给量,而 是反其道面行之,采取“火上浇油”的方法,即 增加货币供给量,从而促成货币供需在新的起点
实现均衡。
第十章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理论
第二节 通货膨胀
第二节 通货膨胀
• 货币对经济的作用以货币供求失衡与 均衡为载体。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失衡
• 二、货币均衡与失衡 (二)货币失衡 货币失衡有两种表现:
1.货币供给量小于货币需求量
原因:一、经济发展、商品生产和交换的规模扩大了, 但货币供给量并没有及时增加 二、中央银行实施 紧缩性的货币政策 三、信用链条断裂
2.货币供给量大于货币需求量

D通货膨胀解析

D通货膨胀解析

(3)退休人员:在通货膨胀中最大的受害者就是靠养老金
生活的退休者和穷人,他们既没有增加收入的希望,又得
不到通货膨胀的好处。
第21页/共48页
对债权人不利,对债务人有利 通货膨胀时期,债务人获得货币进行既时消费,提高购 买力,待其偿还时,同量货币的实际购买力已经下降了。 通货膨胀在减少债务性金融资产实际价值的同时减轻了 政府、金融机构和公司企业的债务负担。 最易受通货膨胀打击的往往是小额存款人和债券持有人。 因为大的债权人不仅可以采取更多的措施避免通货膨胀 的不利影响,同时他们也是更大的债务人。
第一节 通货膨胀的一般理论 回本章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三、通货膨胀的度量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第1页/共48页
至下节
一、通货膨胀的涵义
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 现代货币主义者弗里德曼认为:“物价的普遍上涨就
叫做通货膨胀”。 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认为:通货膨胀是指货币数量的
过度增长,这种增长导致物价上涨。 萨缪尔森则认为:通货膨胀是指物品和生产要素的价
第12页/共48页
四、通货膨胀的效应
1.经济增长效应
有益论的观点:
① 政府可通过实施通货膨胀政策,增加赤字预算,扩大投资支出 来刺激有效需求,推动经济增长;
② 通货膨胀有利于社会收入再分配向富裕阶层倾斜,而富裕阶层 的边际储蓄倾向比较高,因此会提高储蓄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③ 通货膨胀出现后,公众预期的调整有一个时滞过程,在此期间,
第22页/共48页
对货币财富持有者不利,对实际财富持有者有利
货币财富:如现金、银行存款、债券,其实际价值随物 价上升而下降;
实际财富:如房地产、珠宝、黄金、艺术品、古董,其 价值往往随物价的上涨而增大。

《通货膨胀》PPT课件

《通货膨胀》PPT课件

原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导 致货币增发
1984-1985年的通货膨胀体现为固定资产 投资规模过大引起社会总需求过旺,工资性 收入增长超过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成本上升 导致成本推动。伴随着基建规模、社会消费 需求、货币信贷投放急剧扩张,经济出现过 热现象。
政策应对: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 模等
从1984年11月到1985年10月,国务院发布 了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比如,控制固 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强物价管理和监督检 查,全面进行信贷检查等。
政策效果: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但是,这次通货膨胀的买单人依旧是广大 消费者。
第三次通胀(1987-1989年)

据有关方面统计,1988年的零售 物价指数,创造了建国40年以来 上涨的最高纪录,达到18.5%; 1988年通胀率高达18.8%,这是改 革开放以来第一次价格涨幅达到 两位数。1989年,通胀率高达 18.9%。物价上涨引发“抢购潮”。
政策应对:紧急刹车
1989年,中央召开会议整顿经济秩序,政 府对投资和货币供应采取了紧急刹车的办 法,全国几千个建设项目一起下马,半拉 子工程一词随之产生。
政策效果:通货膨胀得到抑制。
买单人还是消费者,六成民企破产倒闭 除了全体消费者之外,1989年前后全国仅 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就 破产关闭了13万家,占原总数22万家的60%。
政策应对:压缩基建投资、紧缩银根 1980年1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严格控
制物价、整顿议价的通知》,对通货膨胀进 行治理,经过压缩基本建设投资、收缩银根、 控制物价等一系列措施。
政策效果
通货膨胀得到抑制。但是,这次通货膨 胀的买单人还是广大消费者。价格上涨 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十分有限,但 是它唤醒人们重新关注已经告别了近30 年的通货膨胀这一经济现象。

经济学知识通货膨胀

经济学知识通货膨胀

经济学知识通货膨胀通货膨胀是指一种普遍物价上涨的现象,通常伴随着货币供应的增加和购买力的下降。

这是一个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对经济运行和个人生活都有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通货膨胀的定义、原因、影响及应对策略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通货膨胀的定义通货膨胀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货币供应量超过经济实际需求导致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

通货膨胀通常由于货币供应过度扩张,造成市场上的货币需求超过实际价值,引发物价上涨。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1. 货币供应增加:当央行过度印制货币或者降低利率时,货币供应量会大量增加,导致货币供需失衡,引发通货膨胀。

2. 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当生产成本(如原材料成本、人工成本等)上涨时,企业往往会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导致物价上涨。

3.需求推动型通货膨胀:当经济增长导致人们购买力增加,需求超过供应时,企业会提高产品价格,拉动通货膨胀。

三、通货膨胀的影响通货膨胀对经济和社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包括:1. 财富重分配:通货膨胀会导致货币贬值,持有现金的人会损失购买力,而拥有实物资产或投资的人则可以从通货膨胀中受益。

2. 消费与储蓄冲突:通货膨胀使得物价上涨,消费者倾向于尽早消费以避免购买力下降,储蓄意愿减弱,进而影响投资和经济增长。

3. 不确定性增加:通货膨胀会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加大,企业难以预测成本和利润,从而影响商业决策和投资行为。

4. 分配不公:通货膨胀会导致收入和财富不均衡的加剧,对低收入者影响更大。

5. 国际竞争力下降:通货膨胀导致本国产品价格上涨,进出口贸易竞争力下降。

四、应对通货膨胀的策略1. 货币政策调整:央行可以通过紧缩货币政策限制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抑制通货膨胀。

另外,央行还可以通过调整汇率政策来控制通货膨胀。

2. 财政政策措施: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提高政府支出效率等手段来影响通货膨胀水平,以实现通胀的稳定。

3. 监管市场竞争:政府应强化市场监管,防范垄断行为和价格操纵,促进市场竞争,防止不合理的价格上涨。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预期会引发实际通货膨胀的实质,首先是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会刺激社会总需 求增加,而总需求膨胀又会导致市场供求矛盾并引发物价水平上升;其次,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也会推高包 括工资和正常利润在内的经济成本,从而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预期对人们经济行为有重要的影响,人们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会导致通货膨胀具有惯性。
定义
通货膨胀在现代经济学中意指整体物价水平上升。一般性通货膨胀为货币之市值或购买力下降,而货币贬值 为两经济体间之币值相对性降低。前者用于形容全国性的币值,而后者用于形容国际市场上的附加价值。两者之 相关性为经济学上的争议之一。
通货膨胀和一般物价上涨的本质区别:一般物价上涨是指某个、某些商品因为供求失衡造成物价暂时、局部、 可逆的上涨,不会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则是能够造成一国货币贬值的该国国内主要商品的物价普遍、持续、 不可逆的上涨。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一国流通的货币量大于本 国有效经济总量的直接原因是一国基础货币发行的增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的增长率。一国基础货币发行增 长率高于本国有效经济总量增长率的原因包括货币政策与非货币政策两方面。货币政策包括宽松的货币政策、用 利率汇率手段调节经济;非货币政策包括间接投融资为主导的金融体制造成贷款膨胀,国际贸易中出口顺差长期 过大、外汇储备过高,投机垄断、腐败浪费提高社会交易成本降低经济发展质量、经济结构失衡、消费预期误导 等。所以通货膨胀不仅仅是货币现象,实体经济泡沫也是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不管是货币政策还是非货币政策、 货币现象还是实体经济泡沫,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是GDP增长方式造成GDP水分过高、无效经济总量过大有效供给 严重不足造成货币效率降低。
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 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其特点:自发性、诱发性、支持性)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金融稳定

通货膨胀目标制与金融稳定
取得。
参考 文献
[ 1 】 王自 力 ,“ 金 融稳定 与货 币稳定关系论” ,《 金融研究》2 0 0 5年 第5 期.
[ 2 】 陈欣,“ 通 货膨胀 目 标 制与金 融稳定 一一新货 币政 策框 架 的建
度资产替代引致 的金融波动 。
二、通货膨胀 目标制—— 实现金 融稳定 的有效框架
灵 活的通货膨胀 目 标为货 币政策管理当局提供 了一个 阻止和延缓金 融危机效应 的框架。由于影 响资产价格有非基础性的因素 , 并且资产价 格的波动不仅通过财富效应对实质经济造成影 响,更重要 的是从 “ 资产 负债表渠道 ”影响实质经济部 门,从而对经济 的损害具有放大效应 。资
产价格的变化通过私人部门和公 司的资产负债表渠道对实质经济部 门造 成影响 ,而且通过这一渠道造成 的影响具有放 大的效应 ,这一效应称为 “ 金融加速器 ” 。这一理论认为资产价格对总支 出具有高度 的非线性效
应。
三 、结 论
由于在长期 ,货币稳定 ( 价格稳定 ) 与金融稳定具有高度一致性 , 通货膨胀 目 标制在实现稳定价格的同时,也为金融稳定 的实现提供了一
内可以应对不可预测 的波涛。.
加剧。因此价格稳定是实现经济增长和金融稳定的必要前提条件。 第四 , 在通货膨胀 目 标制 的货币政策框架通过稳定通货膨胀预期实 现价格稳定 和金融稳定。如果未来的通货膨胀预期稳定 , 人们在进行投 资和消费决策时能够做长期 的计划 ,降低非理性投机的可能性 ,避免过
种有效框架 。 在通货膨胀 目标制下 , 稳定 的通货膨胀预期减少未来通货膨胀 的不
确定性 , 避免 资产的过度替代 ,从而避免 资产价格的非理性 繁荣 ;而且 通货膨胀 目 标制下应对资产价格波动的利率反 向操作有效地 阻止和延缓 资产价格暴涨暴跌通过资产负债表渠道对实质经济损害的 “ 金融加速器” 效应 ,避免经济的急剧波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