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益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益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

益阳市高三上学期语文10月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情景默写 (共1题;共3分)1. (3分)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女主人公追叙自己早起晚睡、每日操劳的婚后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屈原在《离骚》中写自己虽崇尚美德约束自己,多少年仍然遭到贬黜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3)屈原在《离骚》中用方圆不相合说明自己和世俗小人不相容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

(4)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诗经》中姑娘思念情人来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干的人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

(5)陶渊明在《归园田居》中表明作者不随波逐流,固守节操,回乡开荒种地,过田园生活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二、其他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古建筑是中华民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其材、质、色在世界建筑史上()。

绘制于这些古建筑之上的彩画是建筑物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也是建筑物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标识。

中国古建筑彩画分为官式彩画与地方彩画,它们各具特色,既是中国建筑文化()的体现,也是区别于世界其他地区建筑文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中国古建筑彩画的修缮保护仍沿用传统的人修复方式,建筑彩画的技艺都是通过彩画艺匠师徒之间的口传心授来传承,但由于彩画传统材料及传统技艺的逐渐缺失,古建筑彩画遗存濒临消亡,古建筑彩画遗存的科学保护与传承已()。

近年来,专家们把数字技术应用于文物的数字存档,这既可对文物进行虚拟修复,又可对文物进行虚拟展示。

龙门石窟三维数字化工程、各大博物馆开发的数字博物馆正是成功应用的()。

运用数字技术完整记录,整理、修复、存储古建筑彩画遗存信息,△ ,搭建新的学习平台。

(1)依次填入括号内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A . 独树一帜多样性刻不容缓案例B . 自成一家普遍性事不宜迟案例C . 自成一家多样性刻不容缓个例D . 独树一帜普遍性事不宜迟个例(2)在选文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表述最恰当的一项是()A . 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还能为建筑彩画的永久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B . 既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又能为古建筑彩画的永久保存和科学修缮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还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C . 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还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D . 既能为古建筑彩画的科学修缮和永久保存提供系统的数字化资料,又能为教育提供更加便捷、直观的教学方式,还能拓展彩画艺术的展示时空(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西汉司马迁创作的,被鲁迅赞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 语文 Word版含答案.pdf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4—2015学年高一10月月考 语 文 (总分:120分 时量:120分钟) 一、基础知识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百舸gē罗绮yǐ荡漾yàng橘jú子洲 B.睿ruì智纤xiān绳深邃shuì火钵bō C.粗糙cāo眷juàn属青荇xìng怅寥liáo廓 D.漪yī沦踟蹰zhú稻穗suì竞jìng自由 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岁月稠绸缎惆怅凋零调整 B.浪遏拜谒竭力渴望褐色 C.凌辱绫绸菱角山鲮鱼穆棱 D.漫溯朔方塑料横槊搠刺 3. 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奥丧 歧视 贫脊抑扬有致 B.追朔 草霉 斑斓激浊扬清 C.伴侣 慷慨 主宰风华正茂 D.簇新 摸索 星晨天纶之乐 4.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怅廖廓苍茫大地峥嵘岁月书生义气 B.浪遏飞舟五岭逶迤颓圮凄婉迷茫 C.河畔星辉班斓笙萧天伦之乐 D.青苔披荆斩棘花辨窗扉 5.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

B.这位专家的回答让我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实在没想到这个困扰我两年的问题他却理解得那么透彻,解释得那么轻松。

C.中国古典家具曾经非常受消费者青睐,后来很长一段时间市场上却没了踪影,而在全球崇古风气盛行的今天,它又渐入佳境了。

D.某市两家报社相继推出的立体报纸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更多的立体报纸呼之欲出,可能会成为当地报业的一种发展趋势。

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看上去,他只有近20岁左右的年龄,哪里会有35岁? B.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带来的影响还在持续,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化,如何缓解就业压力已成为世界各国最大的难题。

数学---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

数学---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试题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数学试题一、选择题1.设全集{0,1,2,3,4}U =,集合{1,2,3}A =,{2,3,4}B =,则()U AC B =( )A .{0}B .{1}C .{0,1}D .{0,1,2,3,4} 2. 已知集合2{10}A x x =-=,则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有( ) ①1A ∈ ②{1}A -∈ ③A φ⊆ ④{1,1}A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用集合表示图中阴影部分是( )A.B. C.D.4. 已知2{1}M x y x ==-,2{1}N y y x ==-,M N 等于( )A .NB .M C. R D .φ5、某学生离家去学校,由于怕迟到,一开始就跑步,等跑累了再步行走完余下的路程, 若以纵轴表示离家的距离,横轴表示离家后的时间,则下列四个图形中,符合该学生 走法的是 ( )6. 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2(),()f x g x == B .0()1,()f x g x x ==C .2(),()f x g x == D .21()1,()1x f x x g x x -=+=-7. 已知⎩⎨⎧<+≥-=)6()2()6(5)(x x f x x x f ,则(3)f 为 ( )A. 2B. 3C. 4D. 58. 若函数)127()2()1()(22+-+-+-=m m x m x m x f 为偶函数,则m 的值是 ( ) A. 1 B. 2 C. 3 D. 4 9. 函数()1f x x =+的图象是( )10. 若函数2(21)1y x a x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 A .3[,)2-+∞ B .3(,]2-∞- C. 3[,)2+∞ D .3(,]2-∞ 11. 将进货单价为80元的商品按90元一个出售时,能卖出400个,根据经验,该商品若每 个涨1元,其销售量就减少20个,为获得最大利润,售价应定为( )元. A .94 B .93 C. 96 D .9512. 已知(31)4,(1)(),(1)a x a x f x ax x -+<⎧=⎨-≥⎩是定义在(,)-∞+∞上是减函数,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11[,)83B .1[0,]3C. 1(0,)3D .11(,)83二.填空题 13.设全集,,, 则的值为14. 已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当0x >时,32()1f x x x =-+,则(2)_________.f -= 15. 已知21(1)12f x x +=-,则(3)f = .16. 对,a b ∈R ,记,()min{,},()a ab a b b a b ≤⎧=⎨>⎩,则函数()min{2,10}(0)f x x x x =+-≥的最大值为 . 三.解答题17.设A ={x |-2≤x ≤5},B ={x |m -1≤x ≤2m +1}, (1)当x ∈N *时,求A 的真子集的个数; (2)当x ∈R 且A ∩B =Ø时,求m 的取值范围.18.设函数2,(0)()3,(0)x bx c x f x x x ⎧++<=⎨-+≥⎩,若,1)2(),0()4(-=-=-f f f(1)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2)画出函数)(x f 的图象,并说出函数)(x f 的单调区间;19.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2,2),函数()(1)(32)g x f x f x =-+-. (1)求函数()g x 的定义域;(2)若()f x 为奇函数,并且在定义域上单调递减,求不等式()g x ≤0的解集.20.某军工企业生产一种精密电子仪器的固定成本为20000元,每生产一台仪器需增加投入100元,已知总收益满足函数:R (x )= 21400,0400,280000,400x x x x ⎧-≤≤⎪⎨⎪>⎩ 其中x 是仪器的月产量. (1)将利润()f x 表示为月产量x 的函数;(2)当月产量x 为何值时,公司所获利润最大?最大利润是多少元?(总收益=总成本+利润)21.已知函数2()1().f x x x x =+-∈R (1)判断函数()f x 的奇偶性,并说明理由; (2)求函数()f x 的最小值.22.已知函数2()2f x ax x c =++,(*,a c ∈N )满足:①(1)5f =; ②6(2)11f <<.(1)求函数)(x f 的解析式;(2)若对任意的实数13[,]22x ∈,都有()21f x mx -≤成立,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填空题13. 2或8 14. -5 15. 15 16. 6 三.解答题 17.解:(1) 31个;(2)∵A ∩B =Ø,∴m -1>2m +1或2m +1<-2或m -1>5,∴m <-32或m >6. 18.解:(1)⎩⎨⎧≥+-<++=0,30,34)(2x x x x x x f 图略;(2)由图象可知单调增区间为(]0,2-, 减区间为(]2,-∞-、().,0+∞19.解:(1) g (x )的定义域为⎝⎛⎭⎫12,52. (2)不等式g (x )≤0的解集为⎝⎛⎦⎤12,2. 20.解:(1)2130020000,0400,()260000100,400.x x x f x x x ⎧-+-≤≤⎪=⎨⎪->⎩(2)当0≦x ≦400时,f (x )= 21(300)25000,2x --+所以当x =300时,有最大值25000;当x >400时,f (x )=60000-100x 是减函数,所以f (x )= 60000-100×400<25000.所以当x =300时,有最大值25000. 21.解:(1) (1)0,(1)3,(1)(1),(1)(1)()f f f f f f f x =-=∴-≠-≠-∴为非奇非偶函数;(2)221,(1)()1,(1)x x x f x x x x ⎧+-≥⎪=⎨-+<⎪⎩,结合图像得min 13[()]()24f x f ==.22.解:(1)∵f (1)=a +2+c =5,∴c =3-a ,①又∵6<f (2)<11,即6<4a +c +4<11,② 将①式代入②式,得-13<a <43,又∵a 、c ∈N *,∴a =1,c =2. (2)由(1)知f (x )=x 2+2x +2.法一:设g (x )=f (x )-2mx =x 2+2(1-m )x +2.(1)当2(1)12m --≤,即2m ≤,max 329()()324g x g m ==-,故只需29314m -≤, 解得2512m ≥,又∵2m ≤,故无解.(2))当2(1)12m -->,即2m >时,max 113()()24g x g m ==-,故只需1314m -≤,解得94m ≥,法二:∵13[,]22x ∈,∴不等式()21f x mx -≤恒成立12(1)()m x x⇔-≤-+在13[,]22上恒成立,易知min 15[()]2x x -+=-,故只需52(1)2m -≤-即可,解得94m ≥.。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高三第十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届十模语文试题箴言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国学这个词古已有之,先秦典籍《周礼•春官•乐师》中有这样一段话:“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

”《礼记》中也有“国有学”的词句。

在晚清之前,中国历史上所出现的国学概念,是指国家设立的学府,如太学、国子监之类。

在整个古代,国学一词的含义,大致上也就是这样。

现在我们所说的国学,实际上是指一种学问,而这种看法其实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就是清末民初的时候。

从此,“国学”一词被赋予了新义,意思就是指中国固有的学问,也就是传统的学术研究。

其实,在20世纪初的时候,这个词的用法也是有差别的。

有时,人们又用“国学”一词来指对国粹、国故的整理与研究,如章太炎曾写过一篇《某君与人论国粹学书》,这就是国粹学。

当时社会上还出版过一本书,叫《国故学讨论集》。

在这本书里,“国粹学”和“国故学”是通用的。

20世纪初期以来,国学经历了非常曲折的发展道路,然而终不至于消失,并且发展到今天又重新“热”了起来,这一方面说明我国传统文化、学术确实有着异常顽强的生命力,是当代文化、学术建构和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另一方面,近现代以来人们屡屡提到国学,这也说明,中国文化、学术在现代发展中所遇到的一系列价值选择方面的难题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事实已经证明,在每一个历史时期,如果能广泛吸收外来文化,实际上是激活中国固有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这我们可以从汉代尤其是唐代大开放中得到证明。

然而只有立足于民族的优秀文化本位,吸收外来文化,我们的文化才能既不失本民族的文化特色,又能保持一种强劲的生命力。

而在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肯定绕不开国学这么一个话题。

所以从广义上来讲,国学可以说是中华文化优秀传统的主要承载者和传播途径;而从狭义上来讲,国学所从事的正是关于中华文化传统的整理、研究工作,其甄别、诠释、评价之功,无不有利于我们对传统文化优秀成分的继承与弘扬。

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益阳市2017-2018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

2017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时量:120分钟总分:120分一、(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沁(xīn)园春百舸(gě)峥嵘(zhēngróng)B、瞋(chēn)以遗(wěi)陛(bì)下C、颓圮(qǐ)方遒(qiú) 岁月稠(cóu)D、青荇(xìng) 浪遏(è) 濡(rú)缕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惆怅玉决苍茫激扬B、寥廊食邑彳亍寂寞C、荡漾仓淬胆怯耀眼D、火钵熏黑戮力漂泊3、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且贰于楚也贰:两次B、焉用亡郑以陪邻陪:陪伴C、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略微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振怖:惧怕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义相同的一项是()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B、行李之往来C、吾每念,常痛于骨髓D、沛公居山东时5、下列各项中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A、顷之未发,太子迟之B、晋军函陵C、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D、道芷阳间行6、对《沁园春·长沙》中的诗句及词语的解说,不确切的一项是( )A.“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一落笔,诗人便将自己置于长天秋水的大背景之中,当然也将读者带进了一个高远的深秋意境中。

“独立”“湘江”“橘子洲”三词,点明了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要素,属于写实兼写虚手法。

B。

“看”这一动作,其对象包括“万山”“层林"“漫江”“百舸"——这是近观和远眺;还包括长天的鹰、水底的鱼——这是仰视和俯瞰.“红遍”“尽染”“碧透”,则展示出物象的广度、深度和透明度。

C.“万类霜天竞自由。

”这不仅是对上述各物象的总结,也是将物象提升为意象的一个概括.“万类”中,无论是静态物,还是动态物,诗人均赋予它们灵性,一个“竞自由”,便使“万类"鲜活起来。

D。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10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届高三上学期10月模拟考试语文试卷 -- 人教版高三总复习
一些妇人曾经想从中调解,但最后都只能摇头作罢。
7 / 32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据玉梅说,那贼婆子曾经送给她一条花裤,说她个子矮一点, 穿着正合身。她当时还满心欢喜,现在算是想明白了:那哪是 安什么好心,不就是嘲笑她的个头矮,要当众揭她的疮疤么?
玉梅还说,那贼婆子曾经约她进城去看戏,抢先掏钱给她买 了车票和戏票。她当时还心怀感激,现在也算是想明白了:那 哪是什么看戏?不就是要显摆娘家有人发了财并且让她沾光, 要当众给她的难堪吗?
文化自信是发自内心的对自身文化的价值、能力和前途的 坚信,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力量。文化自信是民族意义上的文化 自信。换言之,我们所讲的文化自信是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 在文化层面对本民族自我价值、自我能力和自我发展前景的
1 / 32
Word 文档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很方便
自觉持守。
文化自信首先表现为文化自觉。文化自觉是一个民族对于 自身文化,以及自身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关系的理性把握。就 我国而言,对中国精神的光大,对民族传统文化的理性清理、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既是文化自觉的当代表现,更是文 化自信的切实践行。最近二三十年,我们肯定民族文化的价值, 对历史悠久的中华文化怀有温情和敬意,对不同学术繁荣时 期的价值有深刻认识,对老子、孔子、墨子等一大批思想大家 倍加推崇,对浩如烟海的传统典籍进行认真整理和创造性阐 发。这些都不是外力强加给我们的,而是积淀于我们内心的价 值认同,是对民族文化的价值坚守。这也表明,我们的文化自 觉意识日益增强,作为文化自觉最高表现形态的文化自信日 益坚定。
文化自信其次表现为自觉的文化批判和价值重构。在积极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能够清醒地看到民族传统文 化的不足,勇于并善于对其进行清理,通过文化批判为新的价 值重构创造条件。中国历史上不同学派、不同思想相互激荡, 往往在碰撞中相互吸收甚至相互融合,这中间就包含着文化 批判和价值重构。明清之际启蒙思想家对专制政治和专制帝 王的批判,都是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近代谭嗣同、梁启超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错误最多的一组是()A.淬火(cuì)颓圮(jǐ)遏制(hè)桀骜锋利(ào)B.浸渍(zì)团箕(qī)惺忪(xīng)长歌当哭(dàng)C.游说(shuō)遒劲(jìn)漫溯(shuò)涕泗交流(sì)D.屏气(bǐng)凝重(níng)开辟(bì)婆娑起舞(suō)【答案解析】C游说shuì劲jìnɡ溯sù,A遏è圮pǐB箕jīD辟p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待到学校恢复旧观,往日的教职员以为责任已尽,准备陆续引退的时候,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暗然至于泣下。

B.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这里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在集中营大门附近,孩子们在追逐游戏。

C.船户对墨鸭并没有怎样虐待,而现在,将这种关系转移到人和人的中间,便连这一点施与的温情也已经不存在了!D.先生博文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

【答案解析】C暗然—黯然绿树成荫-阴博文强记一博闻强记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B.十五、六岁,除了老板之外,大概很少有人知道她的姓名。

C.先生尝自谓“笔峰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D.我没有亲见;听说,她,刘和珍君,那时是欣然前往的。

【答案解析】B顿号多余,“十五、六岁”应为“十五六岁”4填入空缺处恰当的一组词语是()①我才见她虑及母校前途,至于泣下。

②她,刘和珍君,那时是前往的。

③真的猛士,将更而前行。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湖南省益阳市箴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含答案)

箴言中学2018年下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总分120分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20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文化全球化”是一个伪命题随着市场化、信息化在世界范围持续发展,跨时空的全球性交流互动不断由经济、科技领域走向政治、文化领域。

在这个过程中,全球文化一体化、世界文化趋同化、全球文化同质化等论调甚嚣尘上。

这种观点认为,经济全球化决定政治、文化全球化,世界市场使得消费主义走向全球各个角落,而通信、交通和网络的超地域性加速了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融合,让不同民族和国家的文化最终走向趋同。

事实上,文化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性和地域性,其发展离不开自身所处时代和固有文化传统,所谓“文化全球化”是一个具有欺骗性的伪命题。

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同民族和国家融入世界市场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不同民族和国家经济发展、国家治理、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千差万别,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尽相同,因而其参与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诉求也各不相同。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为维护自身利益,不同民族和国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决策,并相应实行不同的国家治理模式。

在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基于维护与发展自身利益而形成的世界格局中,连经济都很难趋同,就更谈不上所谓的文化趋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

民族文化是长期发展和积累起来的,是一个民族的根脉。

由于人口种族、地理环境和社会生产方式等存在差异,不同民族和国家在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风俗习惯,造就了多元文化,而且每一种文化都具有无可替代性和不可复制性。

承认文化差异、实现文化共存,是各个民族和国家实现生存发展、开展国际合作的基础。

否认这种差异,盲目推动趋同,不但会导致人们自我身份认同的弱化甚至消失,而且将导致民族文化衰落和国家衰亡。

西方人鼓吹“文化全球化”,实质是向全世界兜售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一个人如果认同西方文化,就会更加乐于消费其商品、接受其制度规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益阳市箴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语文试题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第Ⅰ卷选择题(3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毎小题2分,共8分)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 浮藻秋毫无犯彷.(fáng)徨浪遏.(è)飞舟B. 拊心人为刀俎百舸.(gě)彳亍..(chì chù)C. 忸怩书生义气寥廓.(kuò)岁月稠.(chóu)D. 瓦菲行而无信颓圮.(qǐ)挥斥方遒.(qiú)2.下列诗句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A、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B、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C、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D、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

3.下列句子横线处应依次填入的词语是()①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的诗歌作品的。

②舒婷把这个深厚的感情在她的诗歌里,希望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

③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它方面的特点,认真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B.品味贯注揣测C.品味灌注揣测D.品位贯注揣摩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崇尚科学文明,反对迷信愚昧”图片展,将伪科学暴露得淋漓尽致....,使观众深受教育。

B.身边朋友的一次次欺骗和伤害,让他成了一个轻诺寡信....的人,他变得消沉、保守、自闭,不再信任任何人,哪怕自己的亲兄弟。

C.香港电脑商会主席称,此次电脑节是一个新机遇,可以让同行精英于金融海啸中尝试开拓新市场,否则会变得墨守成规....,生意难以有新突破。

D.对身居官位者写出的散文,一些报刊门户大开,一些评论家更极为捧场,这种把散文和权势捆绑在一起得做法无异于焚琴煮鹤....。

5.下列文学常识中,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戴望舒,当代诗人,被称为“雨巷诗人”,诗风低回婉转,情意深长,追求意象的朦胧,艺术感染力很强。

B、徐志摩,新月派的代表诗人,著名诗集有《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猛虎集》等。

C、艾青,现当代诗人。

诗集《归来的歌》、《雪莲》获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新诗奖。

被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

1985年,获法国艺术最高勋章。

D、《烛之武退秦师》、《荆轲刺秦王》、《鸿门宴》,分别选自编年史著作《左传》,国别体《战国策》,纪传体《史记》。

二、(本大题共2小题,共4分)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5-6题。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6.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即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

“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 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 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一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的生活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

D. 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

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7. 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这首诗表现了一种被别人或社会当做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 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 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D. 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8-11题。

(选择题每小题2分,翻译每小题3分,共12分)晋文公重耳,晋献公之子也。

献公二十一年,献公杀太子申生,骊姬谗之,恐,不辞献公而守蒲城。

献公二十二年,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

重耳逾垣,宦者逐斩其衣袪。

重耳遂奔狄。

居狄五岁而晋献公卒,里克已杀奚齐、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

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

已而晋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为惠公。

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与壮士欲杀重耳。

重耳闻之,乃谋赵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为可用与,以近易通,故且休足。

休足久矣,固愿徙之大国。

夫齐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诸侯。

今闻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贤佐,盍往乎?”於是遂行。

过卫,卫文公不礼。

去,过五鹿,饥而从野人乞食。

至齐,齐桓公厚礼,而以宗女妻之,有马十二乘,重耳安之。

重耳至齐二岁而桓公卒,会竖刀等为内乱,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

留齐凡五岁。

重耳爱齐女,毋去心。

赵衰、咎犯乃於桑下谋行。

齐女侍者在桑上闻之,以告其主。

其主乃杀侍者,劝重耳趣行。

重耳曰:“人生安乐,孰知其他!必死于此,不能去。

”齐女曰:“子一国公子,穷而来此,数士者以子为命。

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且不求,何时得功?”乃与赵衰等谋,醉重耳,载以行。

过曹,曹共公不礼。

过郑,郑文公弗礼。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适诸侯礼待之,重耳谢不敢当。

赵衰曰:“子亡在外十馀年,小国轻子,况大国乎?今楚大国而固遇子,子其毋让,此天开子也。

”遂以客礼见之。

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

成王曰:“子即反国,何以报寡人?”重耳曰:“羽毛齿角玉帛,君王所馀,未知所以报。

”王曰:“虽然,何以报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与君王以兵车会平原广泽,请辟王三舍。

”楚将子玉怒曰:“王遇晋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孙,请杀之。

”成王曰:“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且言何以易之!”重耳至秦,缪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晋公子圉妻与往。

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国且伐,况其故妻乎!且受以结秦亲而求入,子乃拘小礼,忘大丑乎!”遂受。

缪公大欢,与重耳饮。

是时晋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

十二月,晋国大夫栾、郤等闻重耳在秦,皆阴来劝重耳、赵衰等反国,为内应甚众。

於是秦缪公乃发兵与重耳归晋。

重耳出亡凡十九岁而得入,时年六十二矣,晋人多附焉。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耳畏杀,因固.谢,不敢入固:坚持B.重耳安.之安:安于享受C.穷.而来此穷:贫穷D.重耳谢.不敢当谢:辞谢9.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重耳经历坎坷困苦的一项是()①献公使宦者履鞮趣杀重耳②饥而从野人乞食③齐孝公之立,诸侯兵数至④醉重耳,载以行⑤过曹,曹共公不礼⑥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A.①②⑤ B.②④⑥C.①③⑤D.②⑤⑥10.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骊姬进谗言,重耳未向献公告别就逃到蒲城,被追杀时又逃到狄;惠公即位后,又被追杀,只得逃往齐国。

B.重耳逃到齐国后,齐桓公给予他很好的待遇,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并送给他十二匹马。

桓公死后,因齐国内乱,重耳被迫离开齐国。

C.重耳逃到楚国后,楚成王以对待诸侯的礼节对待他。

当楚成王问他回晋国后怎样回报时,重耳以“退避三舍”回答,激怒了楚国将领子玉。

D.晋惠公死去后,晋国的几位大夫劝说重耳回晋国。

在逃亡十九年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

第Ⅱ卷表达题四、文言翻译、诗歌鉴赏和诗文默写(一)11.把文中画横线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1))子不疾反国,报劳臣,而怀女德,窃为子羞之。

(3分)译文:(2)晋公子贤而困于外久,从者皆国器,此天所置,庸可杀乎?(3分)译文:(二)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

(6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3分)答:(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3)答:(三)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8分,每空1分,错一字该空不得分)(1)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2)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3)在雨的哀曲里,,散了她的芬芳。

(戴望舒《雨巷》)(4)我希望飘过/一个丁香一样的/ 。

(戴望舒《雨巷》)(5)满载一船星辉,。

(徐志摩《再别康桥》)(6),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徐志摩《再别康桥》)(7),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战国策》)(8),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战国策》)五、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

(本大题共4小题,共14分)读无字书郭启宏①书能无字吗?依正向思维,无字便不成书;若从反向思维,确有无字书在。

周恩来曾撰联:“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

”可见,无字书一词并非笔者无端臆造。

②历史上有关读书的故事很多,每有令人扼腕长叹者。

据载梁元帝是个耽书的人,兵临城下还在龙光殿讲《老子》经义,灭国前悔恨不已,焚尽所藏图书,哀叹为书所误。

当时人和后世人都觉得荒唐。

唯有王夫之见地独特:“帝之自取灭亡,非读书之故,而抑未尝非读书之故也。

”(《船山遗书·读通鉴论》)他认为梁元帝没有从书得到有关“身心”、“伦物”、“政教”等等切实有用的教益,耽书便成了“玩物丧志”,与耽酒、耽色并无两样,所以也可以说因书致亡。

他沉痛地指出其症结所在:“无高明之量以持其大体,无斟酌之权以审于独知,则读书万卷,止以导迷,顾不如不学无术者之尚全其朴也。

”王夫之在这里提出的实际上是一个善读的问题。

③如何善读?王夫之作了回答:“辨其大义,以立修已治人之体也;察其微言,以善精义之神之用也。

”然而,“大义”“微言”往往不在字面上,须从字句外去解读。

我以为这便是读无字书的一种模式。

④自古以来,或因时代的桎梏、思想的禁锢,或因有意的藏锋、无助的回避,甚或仅仅出于行文上的考虑,书中便有了缝隙处、断裂处、空白处、语焉不详处。

这就要求读书人必须调动自身的观念与体验、学问与识见,去连缀缝隙,弥合断裂,填充空白,推想其详,进而探询其所以如此的隐因,思考,综合,方能读出“大义”“微言”来。

这般读书,可称善读。

⑤读无字书还有另一种模式,即周恩来联语所云,“从无字处读书”。

⑥书是知识的载体,但知识并不仅仅存在于书中,真理往往更在字句之外。

毛泽东强调实践出真知,诚是至理。

周恩来的联语与之暗合。

这一点似乎古人早就发现了。

张潮说过:“善读书者,无之而非书。

山水亦书也,棋酒亦书也,花月亦书也。

”(《幽梦影》)自然,张潮妙舌如环,说的是慧业文人的话。

事实上,生活中任何一个领域都有书在,官场是一本书,商海是一本书,文坛艺苑也是一本书。

最叹为观止的,一个人便是一本书!在恒河沙数般的“人书”中,有的书好懂,有的书难猜,有的书清奇,有的书恶俗,有的书引人入胜,让人爱不释手,有的书云山雾罩,不知伊于胡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