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警句
曾国藩名言名句大全,曾国藩家训家书名言

120、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122、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23、智慧愈苦而愈明。
124、常常提其朝气为要。
125、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147、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48、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149、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150、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151、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152、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153、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48、君子出则忠,入则孝,用则知,舍则愚。
49、智大心劳者狂,力小任重者踣。
50、善人种德,降祥于天。恶人种祸,贻殃于后。
51、沽虚誉于小人,不若听之于天。遗货财于子孙,不若周人之急。
5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5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54、越自尊大,越见器小。
83、人伦明,则礼乐兴。
84、二十年来治一怒字,尚未清磨得尽,以是知克己最难。
85、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86、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87、人之所学,不可为人所容,为人所容则下矣。
88
、人要为善,
先要明善始得。
113、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114、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家风家训的句子曾国藩

曾国藩关于家风家训的句子
1. "家庭和睦,百事兴旺。
"
2. "以德服人,以诚感人,以勤治家,以孝齐家。
"
3. "父母者,人之本也;兄弟者,人之亲也;妻子者,人之室也。
三者咸顺,则家道隆昌。
"
4. "治家之道,在于谨身节用,勤于工作,诚实守信,和亲睦邻,扶危济困。
"
5. "家庭之教,始于婴孩,幼而教之,长而养之,习与正人居之,不能移也。
"
6. "治家者,必先齐其家;齐家者,必先修其身。
"
7. "家教严则子弟正,家教宽则子弟骄。
"
8. "家庭者,国家之基本也。
家庭和睦,则国家富强;家庭不和,则国家衰弱。
"
9. "家者,国之基也。
治国之道,必先齐家。
"
10. "家教正,则子弟必正;家教宽,则子弟必骄。
"
这些句子体现了曾国藩对于家风家训的重要性的认识,以及他对于家庭和睦、诚实守信、勤于工作、扶危济困等方面的强调。
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曾国藩家训名言名句
曾国藩是中国清朝末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思想家,他的家训和名言充满了智慧和哲理,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曾国藩家训的名言名句:
1.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这句话强调了一个男子汉要独立自主,必须具备坚定不屈的品格。
2. 举止端庄,言不妄发。
——指出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应保持端庄的举止和谨慎的言辞。
3. 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做事之前应先保持冷静,经过深思熟虑后,若大致有五六成的把握,就应当去做。
4. 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指明了在人际交往中应避免的三种无谓的争斗。
5. 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
——说明了只有心怀平和,才能够经历世间各种险阻而屹立不倒。
6.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过度追求清高和和顺都可能损害仁义,因此应当追求中庸之道。
7. 见得天下皆是坏人,不如见得天下皆是好人。
——持这样的乐观态度看待世界,能够激发人的善性和积极向上的态度。
8. 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真正的柔弱不是软弱,而是一种不需要显示强硬的强大。
9. 家勤则兴,人勤则健。
——家庭的繁荣和个人的健康都离不开勤奋。
10. 侍亲以得欢为本。
——侍奉父母,让他们感到高兴是根本。
这些名言名句不仅反映了曾国藩的品格和家庭教育理念,也为我们提供了关于人生、家庭和道德的宝贵启示。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警句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警句名言警句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警句1、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2、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3、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5、私心自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6、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7、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8、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9、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10、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11、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12、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13、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
14、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15、精神愈用则愈出,智慧愈苦则愈明。
16、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17、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18、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
19、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0、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21、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2、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23、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24、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5、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26、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
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27、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28、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张其智。
2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30、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
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
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需人肯发奋,都能够做获得的。
2、盖士人念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贱,有识则知学识无尽,不可以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行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行。
3、且苟能奋发自立,则家塾可念书,即荒野之地,喧闹之场亦可念书,负薪牧豕,皆可念书,苟不可以奋发自立,则家塾不宜念书,即清净之乡,仙人之境皆不可以念书。
何须择地?何须择时?但自问发奋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别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到处行得通,须知别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天我处顺境,预料改日也有处窘境之时;今日我以咄咄逼人,预料改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后代。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波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此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此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先人书本,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眼光之所能及者,可是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誉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可是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抢夺之境,当让步以守其雌;知书本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擅自满之见可逐渐蠲除矣。
6、家中兄弟-子侄,惟当记祖父之八个字,曰:"考、宝、早、扫、书、蔬、鱼、猪"。
余日志册中又有八本之说,曰:"念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腔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愤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言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此八本者,皆余经历而确掌握之论,弟亦当教诸子侄牢记之,不论世之治乱,家之贫富,但能守星冈公之八字与余之八本,总不失为上等人家。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箴言

曾国藩家训经典的箴言
1. 教育为本:教育是提升个人和社会的根本,只有通过不断研究和培养,才能获得真正的智慧和成就。
2. 诚实守信:诚实和信用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准则,只有保持诚实和守信的品德,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3. 勤奋努力:只有通过努力工作和不懈的奋斗,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和目标。
4. 知行合一:知识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产生真正的力量和价值。
5. 克己奉公:个人利益应该服从集体利益,只有克己奉公,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和进步。
6. 勇往直前:人生充满了坎坷和挑战,只有勇往直前,才能克服困难和取得成功。
7. 忠诚正直:忠诚和正直是一个人的品格和价值观的体现,只有坚守忠诚和正直,才能成为真正优秀的人。
8. 养性修身:良好的品德和修养是人生的基石,只有通过养性修身,才能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曾国藩的家训经典箴言贵在简洁和实用,它们不仅是对曾国藩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对后人的教诲。
这些箴言体现了传统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工作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我们应该尊重曾国藩的智慧,将这些箴言融入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中,以成为更加优秀和有价值的人。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

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曾国藩家训经典语录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4、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
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
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
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
5、静中,细思古今亿万年无有穷期,人生其间,数十寒暑,仅须臾耳;大地数万里无有纪极,人于其中,寝处游息,昼仅一室耳,夜仅一榻耳;古人书籍,近人著述,浩如烟海,人生目光之所能及者,不过九牛之一毛耳;事变万端,美名百途,人生才力之能办者,不过太仓之一粒耳。
知天之长而吾所历者短,则遇忧患横逆之来,当少忍以待其定;知地之大而吾所居者小,则遇荣利争夺之境,当退让以守其雌;知书籍之多而吾所见者寡,则不敢以一得自喜,而当思择善而约守之;知事变之多而吾所办者少,则不敢以功名自矜,而当思举贤而共图之。
夫如是,则自私自满之见可渐渐蠲除矣。
6、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
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8、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
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
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9、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0、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
曾国藩家训语录如下:
1. 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能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
此三者缺一不可。
3. 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4. 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5. 治学应以明德为本,并应重视健康和家风。
6. 受挫受辱之时,务须明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7.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8. 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9. 戒骄字,以不轻易笑人为第一义;戒惰字,以不晏起为第一义。
10. 以耕读二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
11. 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以上是部分曾国藩家训语录,这些言论是他对家庭、子女、亲朋好友的劝告和期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警句
[标签:栏目] ,曾国藩的家训名言警句
1、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2、恶莫大于毁人之善,德莫大于白人之冤。
3、人而不勤,则万事俱废,一家俱有衰象。
4、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
5、富贵家宜劝他宽,聪明人宜劝他厚。
6、能食淡饭者方许尝异味,能溷市嚣者方许游名山,能受折磨者方许处功名。
7、寡言养气,寡视养神,寡欲养精。
8、吾常见夸己者,以要誉而受嗤也;吾常见媚人者,以求悦而招鄙也。
夫士处世,无为可议,勿期人誉,无为可怨,勿期人悦。
9、要于世间掌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
10、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
1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12、绮语背道,杂学乱性。
13、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
14、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
15、内心清静,自有远大。
16、大约军事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巨室之败,非傲即惰,二者必居其一。
17、能甘淡泊,便有几分真学问。
18、凡办大事,半由人力,半由天事。
19、尖酸语称快一时,当之者终身怨恨。
20、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21、以举世皆可信者,终君子也。
以举世皆可疑者,终小人也。
22、气忌盛,心忌满,才忌露。
23、侍亲以得欢为本。
24、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25、立身之道,内刚外柔;肥家之道,上逊下顺。
不和不可以接物,不严不可以驭下。
26、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27、君子所性,虽破万卷不加焉,虽一字不识无损焉。
28、一念忽略,便有错言错事。
29、忧时勿纵酒,怒时勿作札。
30、知天地万物于一体,则能爱矣。
31、一身精神,具乎两目。
32、扬善于公庭,规过于私室。
33、决不可存苟且心,决不可做偷薄事,决不可学轻狂态,决不可做惫赖人。
34、人世艰苦之境,宜以宽字自养。
35、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36、信算命,信风水,皆妄念所致。
读书明理人以义命自安,便不信也。
37、精神愈用而愈出,智慧愈苦而愈明。
38、仁者,即所谓欲立立人、欲达达人也。
39、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0、天下之事,每得以从容,而失之急遽。
41、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
4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43、到老始知气质驳,寻思只是读书粗。
44、大柔非柔,至刚无刚。
45、作育人才,然后可以渐图自强。
46、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47、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48、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49、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
50、修身齐家,亦须以明强为本。
51、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张其智。
52、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
53、世间极占地位的,是读书一著。
然读书占地位,在人品上,不在势位上。
54、私心自誓,总不靠做官发财以遗后人。
55、常沉静,则含蓄义理而应事有力。
56、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俭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
57、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以。
58、独立之行,不徇流俗,然怨不可不恤也。
高义之事,弗避小嫌,然累不可不虑也。
59、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60、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61、薄福之人过享其福,必有忽然之祸。
贯贫之人不安其贫,必有意外之忧。
62、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
63、事事顺吾意而言者,此小人也,急宜远之。
64、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65、放开手,使开胆,不得瞻前顾后。
66、世事多因忙里错,好人半自苦中来。
67、多躁者必无沉毅之识,多畏者必无踔越之见,多欲者必无慷慨之节,多言者必无质实之心,多勇者必无文学之雅。
68、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
69、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
70、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饰己以要誉。
所以古人临大节而不夺,今人见小利而易守。
71、凡世家弟子,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几可以成大器。
72、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从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73、艰苦则筋骨渐强,娇养则精力渐弱。
74、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75、令人敬畏,全在自立自强,不在装模作样。
76、定静安虑得,此五字时时有,事事有。
离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
77、好饰者,作非之渐。
偏听者,启争之端。
78、士有三不斗:毋与君子斗名,毋与小人斗利,毋与天地斗巧。
79、吾家祖父教人,亦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
故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80、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81、当至忙促时,要越加检点。
当至急迫时,要越加饬守。
当至快竟时,要越加谨慎。
82、精神愈用则愈出,智慧愈苦则愈明。
83、失意事来,治之以忍,方不为失意所苦。
快心事来,处之以淡,方不为快心所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