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疗药物分类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合集下载

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ppt课件

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ppt课件
• 化疗药物在杀灭肿瘤的同时,对增生活跃 的骨髓、胃肠道粘膜、生殖细胞、毛发和 肝、肾等脏器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 有报告,因化疗副反应及并发症引起的死 亡率为3%~10%。化学治疗是个无形的 “手术刀”,使用时需要十分慎重。
与不良反应发生有关的因素
种类 治疗因素
内容 抗肿瘤药物(种类、剂量、应用方式﹡)
1988年,NCI与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 组织、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及其他众多小 组成立了NCI-CTC修订委员会,对CTC标 准进行修订和更新,制订了CTC v2.0。
2003年,美国NCI对CTC v2.0进行了 修订,发布了CTCAE v3.0,共包含1059 项不良反应条目。CTCAE v3.0增加了不良 反应的简称,并对每一种不良反应的严重 度从1~5级进行了特定的临床描述,新增 了“死亡”这一级别。
抗肿瘤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安徽省立医院肿瘤科
胡长路
几十年来,化学治疗作为恶性肿 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一直备受人 们的关注。即使在如今的靶向治疗时 代,化学治疗仍然是具有重要地位。
由于化疗药物靶向杀死癌细胞的能力差, 故取得疗效的同时也会损伤机体的正常细胞。 因而常常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正常剂量的药物用于预 防、诊断和治疗疾病或调节生理功能时出现 的有害或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反应。
消化道毒性 心脏毒性 肺毒性 肝、肾毒性 神经毒性 粘膜损害 过敏症状
内容
用药后1~2周内的毒副作用 用药后2周至3个月的毒副作用
超过3个月的毒副作用
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毒性消失,机体可恢复正常 毒性发生后持续存在,机体不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重要脏器功能进行性受损可能导致死亡
停药或经对症治疗后能够恢复的各种毒性反应 白细胞或/和中性粒细胞减少、贫血、血小板减少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肿瘤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

精心整理肿瘤化学治疗药物不良反应处置预案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除了影响机体正常的增殖细胞外,还会引起一些特殊的毒性。

为了一旦发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能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特制定本处置预案。

1.2.失。

3.胃肠道反应Ⅱ级:①甲氧氯普胺(胃复安)10mgimtid。

②5-HT3受体拮抗剂(用药前半小时)格拉司琼3mgivqd/bid或恩丹西酮8mgivqd/bid。

③地塞米松5mgivbid。

④配合镇静剂:地西泮10mgqd或异丙嗪25mgimqd。

⑤口腔黏膜炎可漱口水漱口、氟康唑外用或青霉素800万uivdripqd至口腔炎消失。

⑥腹泻可应用洛哌丁胺(易蒙停)2mgqd或蒙脱石散剂3袋tid至腹泻停止。

同时,纠正水电酸碱平衡,大量输液和补充电解质、维生素,每日液体量保证在2500ml 以上,并复查肝功、电解质,必要时停药。

4.胃肠道反应Ⅲ、Ⅳ级:失。

大5.②清淡、易消化饮食。

③大量饮水。

④大剂量水化治疗。

二、骨髓抑制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最常见、最严重的毒性反应,其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的明显下降,可引发致死性感染与出血,并限制了化疗的进程,直接影响预后,因此对化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骨髓抑制应予以积极的预防和处理。

(一)骨髓抑制程序按WHO毒性评定标准确定,根据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分级如下:(二)处理措施:1.骨髓抑制0度:不需任何处理。

2.骨髓抑制Ⅰ度:①利可君20mgpotid。

地榆生白片0.4potid。

复方阿胶20mlpotid。

②血小板减少者:氨肽素1.0gtid3.骨髓抑制Ⅱ度:①利可君20mgpotid。

地榆生白片0.4potid。

复方阿胶20mlpotid。

②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100ugihqd升至10.0×109/l停药。

③每周查血两次。

④床边隔离、消毒、预防外伤。

⑤血小板减少者:氨肽素1.0gtid。

重组人白介素—11(巨和粒)75ugihqd×7—14。

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试题及解析

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试题及解析

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试题及解析一、试题以下是一道关于常用化疗药不良反应的试题:题目:请简述常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

二、解析化疗是癌症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化学药物杀死或抑制癌细胞的生长。

然而,化疗药物在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会对正常细胞造成一定的损害,导致一系列不良反应。

下面,我们将针对常用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处理措施进行解析。

1.恶心呕吐恶心呕吐是化疗过程中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

处理措施包括:饮食调整,如分次进食、避免油腻食物等;药物治疗,如使用止吐药等。

1.骨髓抑制化疗药物会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导致贫血、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血常规,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使用升血药、升白细胞药等。

1.脱发部分化疗药物会导致头发脱落。

处理措施包括:使用温和的洗发产品,避免过度梳理头发;佩戴假发或帽子以减轻心理负担。

1.口腔黏膜炎化疗药物可能导致口腔黏膜炎,表现为口腔黏膜红肿、疼痛等。

处理措施包括:保持口腔清洁,定期漱口;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使用口腔黏膜保护剂。

1.肝功能损害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肝脏造成损害。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避免饮酒等加重肝脏负担的行为;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1.肾功能损害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表现为尿量减少、血尿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

1.神经系统毒性某些化疗药物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毒性,表现为手足麻木、震颤、记忆力下降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评估神经系统功能;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1.心脏毒性部分化疗药物可能对心脏产生毒性作用,表现为心悸、气短、心电图异常等。

处理措施包括:定期监测心脏功能;使用保护心脏的药物;根据病情调整化疗药物剂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总之,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因个体差异和药物种类而异,处理措施也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
8h给予美司钠一支入壶。 2.密切观察尿液的性状,观察患者有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的发生。
准确记录出入量。
最易引起口腔黏膜炎的药物
• 氟尿嘧啶(5-FU) • 防治及护理: 1.做好化疗前的宣教,告知患者口腔黏膜炎的表现:腹泻,口腔溃疡等
等,必要时应用止泻类药物。 2.密切观察患者大便的颜色、性状和量。
常见不良反应
• 骨髓抑制:白细胞减少、血小板下降 • 恶心、呕吐 • 黏膜炎 • 便秘、腹泻 • 脱发
最易引起肾毒性的药物
• 顺铂(DDP) • 防治及护理: 1.化疗前行肾功能检查。 2.鼓励患者多饮水,尿量维持在2000-3000ml左右。 3.遵医嘱应用顺铂前给予充分水化,用后快速滴注甘露醇,液末给予利
最易发生外周神经毒性的药物
• 奥沙利铂(OXA) • 防治及护理: 1.指导患者在用药期间避免接触低于室温的物体,避免吸入冷空气,避
免食用过凉的食物。 2.多次应用此类药物的患者,警惕高敏反应的发生,告知患者高敏反应
的表现,备好抢救物品及药品,以备抢救。
最易发生手足综合征的药物
• 希罗达(CAP) • 防治及护理: 1.手足综合征表现:麻木、感觉迟钝或异常、皮肤肿胀、硬结样水泡。 2.治疗上:应用
尿剂。
最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 紫杉醇(TAX) • 防治及护理: 1.用药前给予抗过敏的预处理:信法丁20mg入壶,地塞米松10mg入壶,
苯海拉明20mg肌肉注射。 2.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备好抢救药物及物品。
最易引起迟发性腹泻的药物
• 伊立替康(CPT-11) • 防治及护理: 1.迟发性腹泻是大于24小时以后的腹泻,可给予易蒙停口服,首剂4mg,
以后每两小时一次,每次2mg,总时间不超过48小时。 2.急性胆碱能综合征也是伊立替康的特异性表现,表现为24小时内腹泻,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03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 措施
皮肤护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预防皮肤毒性
化疗期间,应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阳光直射,避免使用刺激 性强的化妆品和洗涤剂。
皮肤护理措施
如出现皮肤毒性反应,应立即停 止化疗,避免搔抓,保持皮肤湿 润,使用抗组胺药物等。
口腔护理
保持口腔清洁
化疗期间,应保持口腔清洁,每天用软毛刷刷牙,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漱口液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 护理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措施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护理措施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治疗及干预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及应对策略 • 结论
01
引言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
01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化疗过 程中,因药物本身或其代谢产物 所引起的非治疗作用,对患者造 成一定的损伤和不适。
口腔黏膜反应护理
如出现口腔黏膜反应,应给予口腔溃疡膜、漱口液等局部治疗,疼痛严重者可 给予止痛药。
骨髓抑制护理
预防感染
化疗期间,应避免接触感染源,如公共场所、传染病患者等 。
骨髓抑制护理措施
如出现骨髓抑制反应,应给予输血、使用抗生素等治疗,同 时加强营养支持。
脏器功能保护
肝功能保护
化疗药物对肝脏有一定损害作用,应定期检查肝功能,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02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分为急性不良 反应和慢性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分类
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恶心、呕吐、腹泻、脱发、骨髓抑制 、心脏毒性等。
严重的不良反应包括
过敏反应、肝肾功能损害、严重心脏 疾病等。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

化疗后不良反应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的分级标准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重要依据,其中世界卫生组织(WHO)毒性分级标准使用最为广泛。

根据WHO毒性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具体如下:1. 轻度:这类不良反应程度较轻,通常不需要治疗。

患者可能会出现轻度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但通常不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

2. 中度:中度不良反应需要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较为严重的症状,如重度恶心、呕吐、脱发、疲劳、感染风险增加等。

需要采取一定的治疗措施,如药物治疗、调整化疗方案等,以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3. 重度:重度不良反应威胁生命,但可恢复。

这类不良反应可能导致严重的器官功能损害、免疫力降低等,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然而,通过积极的治疗,如药物治疗、支持疗法等,患者通常可以恢复。

4. 严重:严重不良反应直接致死或促进死亡。

这类反应极其严重,可能导致多个器官功能衰竭、不可逆的损伤等,最终导致患者死亡或加速死亡。

除了WHO毒性分级标准,白细胞下降程度也是评估化疗副作用的一种方法。

根据白细胞下降程度,化疗后不良反应可分为四级:1. 一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4000之间,属于轻度不良反应。

2. 二级:白细胞计数在3000-2000之间,属于中度不良反应。

3. 三级:白细胞计数在2000-1000之间,属于重度不良反应。

4. 四级:白细胞计数低于1000,属于严重不良反应。

通过这些分级标准,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化疗副作用,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提到的分级标准,化疗后不良反应还可以根据其他因素进行分类。

例如,根据反应的时间效应关系,不良反应可以分为急性不良反应和延迟性不良反应。

急性不良反应通常在给药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出现,如过敏反应、恶心、呕吐等;而延迟性不良反应则可能在给药后数天至数周内出现,如骨髓抑制、肺部毒性等。

此外,根据不良反应对器官系统的损害程度,也可以将其分为局部不良反应和全身不良反应。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及 护理措施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引言 • 预防措施 • 护理措施 • 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化疗药物概述
化疗药物的种类
包括细胞毒药物、生物反应调节剂、 分子靶向药物等。
化疗药物的作用机制
主要通过干扰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裂 ,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不良反应的种类与危害
01
02
03
常见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 脱发、疲劳、感染等。
严重不良反应
如心脏毒性、肝肾毒性、 骨髓抑制等,可能导致生 命威胁。
不良反应的危害
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还可能导致治疗的中断 或改变治疗方案。
02
预防措施
合理选择化疗药物
了解药物特性
熟悉不同化疗药物的性质、作用 机制和不良反应,根据患者的具 体情况和病情需要,选择合适的 药物。
出血的预防
避免使用抗凝药物,注意保护血管,避免碰撞和挤压。
出血的护理
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补充血容量,保持呼吸道通畅。
其他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
心脏毒性
定期监测心电图,及时 发现心脏毒性表现,遵 医嘱使用保护心脏的药
物。
肝肾功能损害
定期监测肝肾功能,及 时发现肝肾功能损害表 现,遵医嘱使用保肝、
机制及影响因素。
同时,我们也探讨了有效的预防 和护理措施,以减轻患者的不良
反应和痛苦。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01
02
03
04
进一步深入研究化疗药物不良 反应的发生机制,为预防和护
理提供更科学的依据。
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研究, 以验证和推广有效的预防和护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 引言 • 常见的不良反应 • 化疗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与护理 • 特殊不良反应的护理 • 结论
01 引言
化疗药物的重要性
01
化疗药物在癌症治疗中具有至关 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杀死或抑 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延长患 者生存期和提高治愈率。
患者在化疗期间应密切监测心电图和心肌酶谱等指标,如出现心脏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 治疗。同时,保持患者休息充足,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限制钠盐和脂肪的摄入,戒烟限酒。
肺毒性的护理
总结词
肺毒性是某些化疗药物的严重不良反应,可导致肺炎、肺纤维化等。
详细描述
患者在化疗期间应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如出现肺毒性反应,应立即停药并给予相应治疗。同时,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接触烟雾、尘埃等刺激性气体。协助患者排痰,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药物治疗与护理
预防性用药
在化疗前或化疗过程中,遵医嘱给予预防性药物,以减轻不良反应的发生。
不良反应监测
密切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如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应及时报告医生并采取 相应措施。
04 特殊不良反应的护理
骨髓抑制的护理
总结词
骨髓抑制是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表现为白细胞、红细胞和血小板数量减少 。
骨髓抑制
血细胞减少
化疗药物可能引起骨髓 抑制,导致红细胞、白
细胞和血小板减少。
感染风险增加
白细胞减少使患者容易 感染,应采取预防措施

出血和贫血
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出 血和贫血,需密切监测

发热
感染引起的发热需要立 即处理。
心脏毒性
心律失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完整
6
(一)传统分类法
⒋ 植物类:作用于M期,阻止有丝分裂,导 致癌细胞死亡。主要药物:长春新碱 (VCR)、长春花碱(VLB)、长春地辛 (VDS)、长春瑞滨(诺维本NVB).
ppt课件完整
7
(一)传统分类法
5.激素类:改变机体激素水平从而抑制肿瘤。 强的松、己烯雌酚、睾丸素、三苯氧胺。
ppt课件完整
9
癌细胞增殖周期
G2 M
无增殖能力 细胞
S
死亡
G1
增殖周期中细胞 (使肿瘤增大)
G0
暂不分裂的细胞
(肿瘤复发根源)
ppt课件完整
10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CCSC):只针
对某一时期的细胞有杀伤作用。包括大部分抗 代谢药及植物类如:氟尿嘧啶,给药时间依赖 性,小剂量持续给药。
ppt课件完整
处理:用药、隔离、宣教 ② 胃肠道反应:恶性、呕吐、腹泻、便
秘。顺铂、氟尿嘧啶。 处理:对症用药
ppt课件完整
18
三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③ 肝功能损伤:使肝脏纤维化,如甲氨蝶 呤。处理:保肝、抗病毒,氨磷汀。
④ 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尿 素氮升高。如异环磷酰胺、环磷酰胺、甲 氨蝶呤。处理:水化、饮水、解毒。
11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CCNSC):可作用
于细胞周期中的各个阶段,对整个细胞周期中 的细胞均有杀灭作用。剂量依赖性药,大剂量 间歇给药。包括烷化剂和抗生素类及铂类化合 物。
ppt课件完整
12
二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
定义:根据肿瘤细胞的 分子生物学的特征, 将与肿瘤相关的特异 分子作为靶点,利用 靶分子特异制剂或药 物进行治疗的手段。
ppt课件完整
22
发泡性药物: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
素、丝裂霉素、氮芥、长春新碱、长春花碱。
刺激性药物:卡氮芥、足叶乙甙、鬼臼噻
吩甙、连脲霉素。
非发泡性药:环磷酰胺、甲氨蝶呤、氟脲
嘧啶、顺铂、铂类、米托蒽醌、阿糖胞苷、博 来霉素。
ppt课件完整
23
药物外渗的一般处理
▪ 立即停止输液,设法吸出渗出液,肢 体抬高至少48小时,周期性降温可加 速康复,积极进行有针对性的解毒处 理。
6.其他杂类:主要包括顺铂(DDP)、卡铂 (CBP)、 奥沙利铂(草酸铂,L-OHP)和
甲基卞肼等。
ppt课件完整
8
(二)根据药物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 影响不同分为:细胞周期特异性药、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
细胞周期:处于增殖细胞从一次有丝分 裂结束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成所经历的整 个过程。包括合成前期(G1),DNA合成期 (S),合成后期(G2),有丝分裂期(M)课件完整
1
教学目标 ■掌握常用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和
护理
■掌握化疗防护知识
■熟悉化疗药物的分类及作用机制 ■了解抗肿瘤新药的种类及适应症
ppt课件完整
2
一 化疗药物的分类方法
三种方法
(1)传统分类方法:根据药物的来源和化 学结构
(2)根据药物对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影响
(3)根据疗效机理分为直接作用于肿瘤细 胞本身的药物和通过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或 内分泌系统等间接起效的药。
ppt课件完整
19
三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 ⑤心脏毒性:表现为无力,活动性呼吸困 难,心动过速、心脏扩大、水肿。如蒽环 类和大剂量CTX.处理:重在监测,避免毒 性相加。 ⑥ 肺毒性:表现为肺的间质性炎症和肺纤 维化症状,咳嗽、胸闷、气急。如MTX、 BLM.处理:尽早激素治疗
ppt课件完整
20
三 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癌,辅助化疗后继续使用一年。 ▪ 联合化疗治疗肺癌、膀胱癌、食道癌等也
初见成效。
ppt课件完整
16
西 妥 昔 单 抗适应症 (爱必妥,C-225)
▪ 转移性大肠癌 ▪ 头颈部鳞癌 ▪ 在非小细胞肺癌、胃癌、胰腺癌中也有报
道。
ppt课件完整
17
三 常见化疗不良反应
①骨髓抑制:为抗肿瘤药物剂量限制性毒性, 抑制明显的药物:紫杉类、长春碱类、蒽 环类
特点:只攻击肿瘤细胞, 对正常细胞影响非常 小,高效低毒,特异 性高。
ppt课件完整
13
二 抗肿瘤分子靶向药物的分类
单克隆抗体: 利妥昔(美罗华)、曲妥珠(赫赛汀)、
西妥昔(爱必妥)、贝伐单抗。
﹛ 小分子化合物
单靶点: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 尼
多靶点:索拉非尼、拉帕替尼
ppt课件完整
14
美罗华(利妥昔单抗)
▪ 局封、冷敷、外用药涂敷。
▪ 如果经保守治疗2-3天后仍持续疼痛
或发生溃疡,可以考虑外科治疗,早
期手术切除可加快愈合,避免长期疼
痛。
ppt课件完整
▪ ⑦ 神经毒性:部分化疗药物可引起周围神 经炎,如VCR、VLB、草酸铂。表现为指 (趾)麻木,腱反射消失,感觉异常。处 理:预防、补充大剂量维生素。
ppt课件完整
21
三 常见不良反应
⑧ 静脉炎: 表现为输液部位疼痛、发红、 静脉栓塞和沿静脉皮肤色素沉着。处理: 硫酸镁湿敷、土豆片湿敷。
⑨化疗药物渗出:发泡性药物渗入皮下,可 引起红肿疼痛、甚至组织坏死和溃疡,经 久不愈。
2. 抗代谢类:干扰核酸、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和利用,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主要药物: 甲氨蝶呤(MTX)、氟尿嘧啶(5-FU )。其衍生物,包括替加氟(喃氟啶, FT207)、复方替加氟(优福啶,UFT )等。
ppt课件完整
5
(一)传统分类法
3. 抗肿瘤抗生素 :蒽环类是次类药物中的一 大类,包括柔比星(阿霉素,ADM)、柔 红霉素(DAM)、表柔比星(表阿霉素, epimycin)、米托蒽醌(MIT),博来霉素 (BLM),丝裂霉素(MMC)。
ppt课件完整
3
(一)传统分类法
⒈烷化剂:影响DNA的修复和转录,导致细 胞结构破坏而死亡。主要包括:氮芥类的 氮芥(NH2)、环磷酰胺(CTX)、异环磷 酰胺(IFO)、司莫司汀(甲环亚硝脲, MeCCNU)、达卡巴嗪(氮烯咪胺);磺 酸酶类的白消安(马利兰,BUS)等。
ppt课件完整
4
(一)传统分类法
▪ 1977年第一个被FDA批准用于治疗肿瘤的 单克隆抗体。
▪ 标志着分子靶向治疗时代的开始。
▪ 适应症:治疗复发或化疗耐药的惰性B细 胞NHL.白血病。
ppt课件完整
15
赫赛汀(曲妥珠单抗)
▪ 选择性作用于HER2的细胞外部位。 ▪ 治疗HER2过度表达的转移性乳腺癌。 ▪ T>1cm以上,HER2过度表达的早期乳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