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一年级语文下册 鱼儿捎来的信教案(2) 长春版

合集下载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鱼儿捎来的信》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鱼儿捎来的信》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鱼儿捎来的信》教案三篇教学目的:1.认识并掌握7个生字。

2.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看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1.准确掌握一类字。

教学难点:准确书写生字及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颈项的妙用》《动脑筋照相》)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颈项的妙用》和《动脑筋照相》吗?你们喜爱这样的课文吗?它们都是漫画。

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别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由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鱼儿捎来的信》。

(多媒体出示课题)二、新授:1、齐读课题,在这个题目中哪些字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2、师出示卡片:“捎”“信”领读,开火车读,注意“捎”是翘舌音。

你还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3、鱼儿到底是怎样捎来的信,捎来的什么信?下面看大屏幕(出示题目及6幅漫画)4、认真观看,看你能看懂哪幅图,把你看懂的说给同桌听。

生1:第一、第二幅图写父亲在那全神贯注地钓鱼,儿子想方法不让钓,从而爱护鱼儿,因此,儿子以鱼儿的口气写了一封信。

生2: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中,把信挂在了鱼钩上。

生3:第五,六幅图父亲发觉鱼竿动了,本以为是鱼儿咬钩了,拎起一看,原来是一封信。

5、通过你对漫画的理解,你认为儿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孩子?6、猜猜儿了在写信,挂信时会想些什么?(不想钓鱼,想爱护鱼儿)7、带着这种理解,我们齐读这封信。

(大屏幕出示信)①开火车读一类字:捎肖信言致至礼(屏幕出示)②注意:“致”的左边最后一笔是堤“礼”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

③用生字扩词,选择一两个说话。

8、生字我们认识了,再来读这封信,思考父亲看了这封信会怎么说?三、新生知识升华:1、在屏幕出示父与子中几幅简单的漫画共同学欣赏。

2、自己创作:出示课后四幅未完成的图,让同学想象并补画上。

四、总结:我想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会更加喜爱漫画,假如有条件,老师希望咱们一年一班的同学都看看父与子的漫画。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鱼儿捎来的信》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鱼儿捎来的信》教案三篇

长春版小学一年级下册语文《鱼儿捎来的信》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鱼儿捎来的信》选自德国画家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全集》。

文中共有六幅图画,讲的是儿子替鱼儿给父亲写信,用这种幽默的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

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教学目的:1.认识并掌握7个生字。

2.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1.正确掌握一类字。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及培养学生的幽默感。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相关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脖子的妙用》《动脑筋照相》)1、同学们,你们还记得《脖子的妙用》和《动脑筋照相》吗?你们喜欢这样的课文吗?它们都是漫画。

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

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由德国漫画家卜劳恩创作的《鱼儿捎来的信》。

(多媒体出示课题)二、新授:1、齐读课题,在这个题目中哪些字是我们以前没学过的?2、师出示卡片:“捎”“信”领读,开火车读,注意“捎”是翘舌音。

你还能用这两个字组词吗?3、鱼儿到底是怎样捎来的信,捎来的什么信?下面看大屏幕(出示题目及6幅漫画)4、仔细观察,看你能看懂哪幅图,把你看懂的说给同桌听。

生1:第一、第二幅图写父亲在那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钓,从而保护鱼儿,因此,儿子以鱼儿的口气写了一封信。

生2: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中,把信挂在了鱼钩上。

生3:第五,六幅图父亲发现鱼竿动了,本以为是鱼儿咬钩了,拎起一看,原来是一封信。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第八单元幽默鱼儿捎来的信教学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学习新偏旁“折文”。

理解六幅图的意思,感受幽默带来的喜悦。

能用自己的语言,讲述图画的意思。

教学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

理解幽默的含义,体会幽默的乐趣。

教学准备: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课时教学内容:观察图画,理解连环画的意思,体会幽默带来的乐趣。

认读生字。

教学过程:设疑导入:同学们,你们看过《父与子》这本漫画集吗?你们看,今天他们来到了我们课堂上,小朋友们收到过别人给你写的信吗?有一天,父亲收到了鱼儿给他写的一封信,这是怎么回事?让我们一起来看几幅漫画。

板书《鱼儿捎来的信》观察图画,随图识字解题:强调“鱼儿”“信”学习生字★捎、肖:两个字可以进行比较来学习。

部件组合法:扌字旁+肖=捎小字头+月字的变形=肖提示:在学习这个字的时候,要引导学生关注“月”字的变形,能正确写这两个字。

请同学们说说你们还认识哪些“扌”字旁的字,从而揭示“扌”字旁的字与手的动作有关。

★言、信:这两个字也可以比较来学习。

拼读这两个字。

分别用这两个字组词,还可以用组成的词说一句话投影出示六幅漫画,让学生先按顺序观察,然后讲一讲连环画的内容。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他们的神情与动作,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找同学完整地说一说这个故事。

这六幅图表现了儿子通过鱼儿给父亲写信的幽默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

二幅图写父亲在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父亲钓鱼,从而保护小鱼,于是他写了一封信。

第三、四幅图写儿子跳到水里,把信挂在鱼钩上。

第五、六幅图写父亲发现鱼竿动了,以为是鱼咬钩了,拎起鱼竿,看到了“鱼儿的信”。

★今:减少笔画的方法。

与“令”做比较进行区别。

词:今天、今后、如今★至、致:两个字的读音是一样的。

学习“攵”的写法,知道这个偏旁叫反文旁。

在具体语言环境中选择正确的字填空:今、一、于、专心志。

再一次观察图画说一说,鱼儿的来信说了什么?读一读信上的话,想一想父亲看了信后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用自己的话把幽默讲完整。

2014一年级语文下册 鱼儿捎来的信教学设计(2) 长春版

2014一年级语文下册 鱼儿捎来的信教学设计(2) 长春版

《鱼儿捎来的信》教学设计教材分析:《鱼儿捎来的信》选自德国画家埃·奥·卜劳恩的《父与子全集》。

文中共有六幅图画,讲的是儿子替鱼儿给父亲写信,用这种幽默的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

学生在图画中,感受到儿子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善良纯真。

在课堂上创设幽默气氛,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发表自己的看法,从小培养儿童的读图能力,在读图的过程中播撒幽默的种子。

同时在学习漫画的题目与儿子给爸爸的信中,习得生字。

识字教学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记,如: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识记,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所学生字。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本课的7个字,认识2个部首“攵”“礻”。

2.能看图合理想象事情的发展,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幽默感。

3.使学生感受到儿子保护小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善良纯真。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体会幽默带来的愉悦。

教学难点:观察、分析漫画的意思,培养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小黑板、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漫画吗?你们看过著名的德国漫画家——卜劳恩所创作的漫画《父与子》吗?几乎所有国家的报刊都连载过《父与子》,卜劳恩的《父与子》洋溢着对自由美好生活的无比热爱,犹如一片无忧无虑的人性绿洲,使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得到了极大的乐趣和心灵的滋润,被人们誉为幽默的象征。

这节课我们就来欣赏其中的一组漫画,题目是《鱼儿捎来的信》。

(板书课题)师领读,生跟读课题。

(简介作者、作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题目中哪几个字我们没学过?观察构字特点,并回答。

根据学生的回答适时给四个生字注音。

捎:扌+肖信:亻﹢言想想:在什么地方见过这些字,扩词,谁能用自己说的词语说一句话。

(学认生字,了解字义。

借助拼音来学习认读这两个生字,然后观察构字规律,在语言环境中巩固所学,如:十二生肖的“肖”;语言的“言”。

新编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鱼儿捎来的信》教学课件(第二课时)

新编长春版一年级语文下册《鱼儿捎来的信》教学课件(第二课时)

子见状,暗暗高
兴。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再看漫画,想一想这则漫画要 告诉我们什么呢?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拓展 延伸
鱼儿捎来的信
பைடு நூலகம்
试着讲一讲下面的漫画故事。
布置 作业
鱼儿捎来的信
1、把《鱼儿捎来的信》讲给爸爸、妈 妈听。 2、搜集其他漫画故事,和同学们分享。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儿子像快乐 的小鱼潜入水里, 父亲却毫无察觉。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儿子将写好 的信挂在鱼钩上, 转身游开。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父亲见鱼漂 晃动,惊喜万分, 急忙收线。儿子
坐在父亲的身后,
若无其事。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父亲钓上了 一封鱼儿的信: “我们今天不想 来。致礼!”儿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yú 鱼钩
zhuān 专心
xìn 捎信
xiǎng 想法
lǐ 礼貌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捎信
打鱼
专心
写信
致礼
想法
如鱼得水
礼花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父亲悠然自 得地垂钓,儿子 默不作声地写信。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父亲专心致 志等待鱼儿上钩, 儿子悄悄地跳向 水中。
学习目标
01
02
学习课文
03 04
拓展延伸
布置作业
学习 目标
鱼儿捎来的信
学会欣赏漫画,发挥想象力,
体会幽默的乐趣。
学习 课文
鱼儿捎来的信
shāo xìn 捎 信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鱼儿捎来的信》教案2

长春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6单元《鱼儿捎来的信》教案2

《鱼儿捎来的信》教案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本册书的一个独立的单元,也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一个单元.在上个学期,学生曾经接触过幽默,所以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和掌握理解起来也是比较顺利的.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由于本课相对其他的课字词量少一些,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比较好.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学生对小幽默内容的理解,以及幽默的感悟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西方的文化内容,那样在以后接触到关于西方的文化内容的时候,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一些了.。

鱼儿捎来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案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鱼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引导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1.2 教学内容鱼儿的生活习性和特点鱼儿的保护与环境的关系1.3 教学方法观察法:观察鱼儿的特点和生活环境讨论法:分组讨论鱼儿的保护方法第二章:观察鱼儿的特点2.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观察了解鱼儿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2.2 教学内容观察鱼儿的外貌特征,如鱼鳞、鱼鳍等观察鱼儿的游动方式和生存环境2.3 教学方法观察法:学生观察鱼儿的特点和生存环境记录法:学生记录观察到的鱼儿特点第三章:想象鱼儿的信件3.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想象力,理解鱼儿的信件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3.2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观察鱼儿的特点,想象鱼儿的信件内容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鱼儿的信件3.3 教学方法想象法:学生通过观察鱼儿的特点,进行想象力训练表达法:学生通过绘画或写作的方式表达鱼儿的信件第四章:讨论保护鱼儿的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保护鱼儿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4.2 教学内容讨论保护鱼儿的方法和措施了解人类活动对鱼儿生存环境的影响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保护鱼儿的方法分享法:学生分享保护鱼儿的方法和经验5.1 教学目标5.2 教学内容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5.3 教学方法反思法: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第六章:分组实践活动6.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更深入地了解保护鱼儿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实际操作能力6.2 教学内容学生分组进行保护鱼儿的实践活动实践活动可以包括制作保护鱼儿的宣传海报、写保护鱼儿的倡议书等6.3 教学方法实践法:学生分组进行保护鱼儿的实践活动指导法:教师对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中的指导和反馈第七章:分享实践活动成果7.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分享,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培养学生自信的表达能力和欣赏他人成果的能力7.2 教学内容学生分享保护鱼儿的实践活动成果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成果7.3 教学方法分享法:学生分享实践活动成果评价法: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和欣赏成果第八章:拓展学习8.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拓展学习,进一步了解鱼儿的生态价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8.2 教学内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鱼儿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学生通过探究活动,了解鱼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8.3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鱼儿的生态价值探究法:学生进行探究活动,了解鱼儿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第九章:教学评价9.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评价,反思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反思的能力9.2 教学内容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本次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9.3 教学方法自我评价法: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反思反馈法:教师对学生的表现和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10.1 教学目标10.2 教学内容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10.3 教学方法反思法:学生反思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重点和难点解析:六、分组实践活动:重点关注学生分组进行保护鱼儿的实践活动,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践中,理解和掌握保护鱼儿的方法。

鱼儿捎来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 教案教学设计

鱼儿捎来的信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海洋生物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展示海洋生物的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海洋生物的多样性。

2. 引导学生思考海洋生物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食物来源、药物研发等。

教学活动:1. 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描述海洋生物的特征。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海洋生物对人类生活的意义。

第二章:鱼的特征与生活习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的特征及其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

2. 培养学生对鱼类生态的关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鱼的形态特征,如鳍、鳃等。

2. 鱼的生活习性,如游泳、呼吸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视频,介绍鱼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原因。

第三章:鱼类的分类与分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类的主要分类及其分布特点。

2. 培养学生的分类思维和地理观念。

教学内容:1. 鱼类的主要分类,如热带鱼、淡水鱼等。

2. 鱼类的分布特点,如热带水域、淡水水域等。

教学活动:1. 通过图片和地图,介绍鱼类的主要分类及其分布特点。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鱼类分布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第四章:鱼类的保护与利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保护意义。

2. 培养学生对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鱼类资源的现状,如过度捕捞、水质污染等。

2. 鱼类资源的保护措施,如设立保护区、限制捕捞等。

教学活动:1. 通过案例分析,介绍鱼类资源的现状及其保护意义。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鱼类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措施。

第五章:实践活动:制作鱼类模型教学目标:1.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 加深学生对鱼类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内容:1. 制作鱼类模型的方法和技巧。

2. 通过对鱼类模型的制作,加深学生对鱼类特征的理解和记忆。

教学活动:1. 引导学生观看鱼类模型制作的视频或讲解制作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鱼儿捎来的信》教案
课后反思:本节课是本册书的一个独立的单元,也是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的一个单元.在上个学期,学生曾经接触过幽默,所以在本学期的学习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学习和掌握理解起来也是比较顺利的.在本节课的学习中,由于本课相对其他的课字词量少一些,学生对字词的掌握比较好.但是由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学生对小幽默内容的理解,以及幽默的感悟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应该让学生多接触一些西方的文化内容,那样在以后接触到关于西方的文化内容的时候,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一些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