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等值线教案

合集下载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课件:等值线

2021高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课件:等值线

《等值线》专题知识目标:熟悉等值线的类型及主要特征;结合区域特征,描述等值线的分布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

年份试卷13山东文综12山东文综11山东文综10山东文综考点题型赋分5题等温线、33题等高线4题等压线、26题等高线31题寒潮总次数等值线31、32题等高线选择、综合14101020选择、综合综合综合09山东文综08山东文综3题等压线、5.6等高线、26等高线选择、综合186 26题等压线选择题07山东文综26题等高线综合题14(1)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数值相同。

(2)同图等距:任意相邻两条等值线一般相差数值相同,为0或一个等值距。

(3)闭合: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但在一幅图上由于受图幅限制不一定闭合。

(4)不相交:同幅图上两条等值线一般不相交(等高、等深线上的陡崖除外)。

(5)平直与弯曲:等值线平直,则影响因素简单一些;等值线弯曲,则影响因素复杂一些。

(6)弯曲方向:等值线向高值凸处为低值区,向低值凸出处为高值区。

(7)特殊数值:两条等值线之间,若出现局部闭合等值线,表示该要素不在正常范围内,闭合区域内一般遵循“低于低值,高于高值”特征。

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1判读地貌、地势2判读坡度、1判读半球、海陆分布、季节2判读洋流流向、1判读高、低气压、脊、槽1判断降水的地2判读风向、风区分布差异大小高度3通视状况3判读天气状况3判断迎风坡和4流向、流速性质力大小2判断海陆影响3分析疏密原因4分析弯曲原因5分析走向原因4垂直方向上高、背风坡低气压5河流水文特征(1)1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___,原因是_______。

(2)7月等温线分布的特点是__,原因是________。

(3)图中15℃等温线在两岛中间向南弯曲,其原因是__。

图中有一封闭的等温圈,其中间的气温应_____(大于或小于)17℃。

(4)两岛屿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理等值线》课件

《地理等值线》课件
地理等值线PPT课 件大纲
,
汇报人:
目录
CONTENTS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地理等值线概述 03 地理等值线的绘制方法 04 地理等值线的分析和解读 05 地理等值线在实践中的应用
06 地理等值线在科研中的作用
单击添加章节标题
第一章
地理等值线概述
第二章
等值线的定义
等值线是表示同一种地理要素 值相等的线
绘制等值线:使用绘图软 件,如ArcGIS、QGIS等, 根据数据绘制等值线
调整样式:调整等值线的 颜色、线宽、透明度等样 式,使图表更加清晰美观
保存和输出:将绘制好的等 值线图保存为图片或PDF格 式,以便于展示和分享
常见的地理等值线软件介绍
ArcGIS:功能强大,支持 多种地理数据格式,可以 进行复杂的地理分析
地理等值线是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
地理等值线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发现地理现象之间的联系和规律,从而更好地解释和预测地理现 象的变化。
地理等值线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变化,从而更好地解释 和预测地理现象的变化。
地理等值线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的时间变化,从而更好地解释和预测 地理现象的变化。

地理等值线的发展趋势和展 望
第七章
地理等值线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
实时化:实时更新等值线数 据,提高地理信息的时效性
集成化:与其他地理信息系 统集成,实现多源数据的综
合分析和应用
智能化:利用人工智能技术 进行等值线自动生成和识别
标准化:制定统一的地理等 值线标准,提高数据的互操
作性和共享性
等值线技术的发展对地理学的影响和推动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等值线》优质课件(共35张PPT)

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单元单元活动《等值线》优质课件(共35张PPT)

问题三:怎么判读等高线?
• 4、等高线地形图的实际应用 (1)、与气候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 律,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b、山区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异 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
(2)、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a、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
例2拓展 读某地等高线图回答:
若该地是我国西南某地区,夏季E、F、G、H四 个地区,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 。 F
问题五:怎么判读等压线?
• 1、有关知识点
⑴对于同一地点而言,气压总是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⑵高压和低压都是针对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而言 ⑶等压面凸起的地方为高压区,下凹的地方为低压区
C· B·
图中MN、XY的交点,在剖面图中是( C)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②③
问题四:怎么判读等温线?
1、根据等温线分布可以判读:
⑴判断南北半球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①等温线向低值弯曲:
(5)、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 新的地方
例 如:
(1)为充分开发利用A河的水资源,请在图上用 符号标出最佳坝址 (2)计划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应选择哪 条线路 b?说明理由 沿等高线修建公路工程量较小
图中ABCD四点中,最容易发育成河流的是(B)
Aa Bb Cc Dd
– (5)实际应用
问题三:怎么判读等高线?
一、等高线专题

等值线教案

等值线教案

等值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等值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掌握等值线的绘制方法;3.能够应用等值线图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等值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等值线是指在地图上连接等值点的线,等值点是指地形高度相等的点。

等值线的特征有以下几点:1.等值线是封闭的曲线,形状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不规则形等;2.等值线之间的距离相等,表示高度差相等;3.等值线的密度表示地形的陡峭程度,密集的等值线表示地形陡峭,稀疏的等值线表示地形平缓。

2. 等值线的绘制方法等值线的绘制方法有以下几种:1.等高线法:根据地形高度数据,将相同高度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等高线。

等高线的绘制可以手工绘制,也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

2.等值线插值法:根据地形高度数据,通过插值算法计算出等高线的位置和形状。

等值线插值法可以使用计算机软件实现。

3. 应用等值线图解决实际问题等值线图可以用于解决以下问题:1.地形分析:通过等值线图可以分析地形的高低起伏,了解地形的陡峭程度和地形特征。

2.水文分析:通过等值线图可以分析水文特征,如河流、湖泊、水源等。

3.农业分析:通过等值线图可以分析土地的坡度和坡向,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授、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具体步骤如下:1.讲授等值线的概念和基本特征;2.演示等值线的绘制方法;3.练习手工绘制等值线图;4.演示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等值线图;5.练习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等值线图;6.讲授等值线图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本教案的教学评估采用以下方法:1.学生练习手工绘制等值线图,评估其绘制的准确性和规范性;2.学生使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等值线图,评估其使用软件的熟练程度和绘制的准确性;3.学生完成等值线图的应用,评估其应用等值线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资源1.讲义:等值线教学讲义;2.软件:ArcGIS、QGIS等地理信息系统软件;3.数据:地形高度数据、水文数据等。

六、教学反思等值线是地图制图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等值线图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形和水文特征。

高三地理等值线PPT教学课件 (2)

高三地理等值线PPT教学课件 (2)
气 温 低
12℃ 10℃
8℃
大陆
等温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洋流---与海岸线大体平行
冬季大陆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 夏季海洋
寒流经过

寒 流
温经


12℃ 10℃
8℃
海洋
等温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地形---与山脉走向,高原边缘平行 冬季大陆
如果等温线向低纬弯曲→该地气温较同一纬度低 → 夏季海洋
高三地理总复习
等值线专题
等值线图的判读
等高线图
等温线图
等压线图 其它等值线图
等值线图判读基本方法 1、识别等值线所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 2、判读等值线排列疏密状况; 3、判断等值线变化规律和最高、最低值位置; 4、根据数值变化及排列状况,推断出规律和结果, 或分析成因。解题的关键是找出等值线变化的规律, 并分析其成因。
寒流经过 地势较高
山地
8℃
10℃ 气
温 12℃

平原
等温线图
⑴等温线的弯曲 ⑵等温线弯曲的判读
首先根据等温线数值判断是南半球/北半球 其次判断虚线部分的温度与同纬地区的温度的高低
示例七
其它等值线图
在近几年的高考题目中,多次出现过其它等值 线图,如等PH值线图、等盐度线图、等降水量 线图等,其它判读方法与上述类似。如:2002 年全国高考题。
等压面弯曲判读
等压面季节判读
等压面天气判读
等压线(面)图
气压系统的判读
风向风速判读
风向判读:先确定气压梯度力,再判断偏 向的方向(注意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风向风速的判读 风速判读:等压线越密集,风力越大

高三等值线复习专题学案

高三等值线复习专题学案

等值线专题复习一、概况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地理现象的空间演变、地理要素的相互联系,都能够通过等值线图展示出来。

等值线图为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空间想象,以及分析计算水平提供了平台,历年高考都非常重视对等值线图的考察。

等值线是指数值相等各点的连线。

地理学科中重要的等值线有:等高线、等深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量线、等盐度线及等压面等等。

二、等值线的基本特点1.同一条等值线上的数值相等。

2.等值线为闭合曲线。

3.两条等值线一般不能相交。

等高线图上悬崖能够显示为重合状态。

4.相邻的两条等值线数值相等或差一个等值距。

1、读图名,读出什么类型的等值线图。

2、.读数值一等值差(每相邻的两条线数值差相等或为0);变化规律(这是做题的基础)3、读等值线的走向,弯曲方向。

4、读等值线的疏密水准。

5、读地图的背景材料。

【辅助线法】对于等值线明显凹凸处的地理特征,要通过对比分析,总结共性,加深理解。

如右边等值线图中,a>b>c ,若该图为等高线,则l 应为山谷;若为等压线,则l 应为低压槽;若为海洋上因洋流影响引起的等温线,则l 应为寒流。

在l 线上作一垂直的辅助线实行分析,将该线上中心点o 与两侧的m ,n 点数值比较,显然,o 点值要比两侧m 、n 小,理解较容易了。

一、等高线1、等高线特征(1)同一等高线上各点高度相同。

(2)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相等即为等高距。

(3)等高线均为闭合曲线,在图内闭合小圈表示盆地或山地。

(4)等高线重叠处,表示陡崖。

(5)等高线疏密反映坡度陡缓: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坡度越缓。

(6)等高线向高值处弯为山谷,等高线向低值处弯为山脊。

2.地形部位的判读P4学海导航3.等高线图地形图的计算①两点相对高度:(n -1)d <△H <(n +1)d 两点间的等高线条数为n ,等高距为d②陡崖处若有n 条等高线重叠,则陡崖相对高度:(n -1)d ≤△H <(n +1)d③闭合等高线: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原则【例1】读右边的等高线示意图,已知a >b 。

高中地理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优质课件

高中地理地理二轮专题复习《等值线》优质课件
山脊:
等高线凸向低处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山谷
360.4 360
358 356
354 352 350
348 346 344
山谷:
等高线凸向高处
2154.9
2150
2130
2090 2110 2110
陡崖:等高线出现重叠
相对高度计算:
(n-1)·d ≤ H <(n+1)·d
错题重做
错题重做
错题重做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拓展延伸

其他等值线的判断
l 同线等值:同一条等值线上各点的数值相等
l 等值距全图一致:同一幅图中相邻两条等值线间的差相等或为0
l 等值线的闭合:从理论上讲,所有等值线都是闭合的,实际上 等值线不闭合是由于图幅所限。局部小范围内的等值线闭合, 表示其可能是高值点或低值点
陡崖
海拔(米)
b t
t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陡崖相对高度计算:
0
(n-1)·d ≤ H <(n+1)·d
崖底下限
>100
崖顶上限
<250
崖顶下限
≥200
崖底上限
≤150
b
判断通视情况
① 均匀坡、凹坡通视情况好;
② 凸坡通视情况差;
1
2
③ 地势高且无3障碍物通视情况好;
均匀坡
等高线疏密均匀
l 为封闭的曲线。
l 除陡崖外,一般不相交、不重叠。
l 坡度越陡,等高线越密。

高三年级地理 《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征》微课教学设计

高三年级地理      《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征》微课教学设计
《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征》微课教学设计
所属学科
地理
适用对象
高三
课程
等值线的空间分布特征
授课教师
所属单位
一、教学背景
在全国新课标一卷使用的六年过程中(2010—2015),等值线分布的相关知识出现过五次,可谓高频考点,因此,我特意把此知识点总结了一下,让学生能清楚的知道这类题的答题要点和方向。
二、教学目标
让学生掌握等值线分布特征这一类题的答题方向。
三、教学方法与设计
方法:先给出答题框架:再用习题示范。
设计:
1、对此知识点先分类,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一条等值线的,一种是多条等值线的。
2、针对每种情况给出答题框架;然后各用两道习题示范。
四、教学总结
1、一条等值线——走向/延伸(注意:有无拐点,无就正常描述;有则分段描述。)
2、多条等值线——数值的递变、走向、拐点的凸向、疏密、极值(注意:有无拐点,无就正常描述;有则分段描述晰,掌握起来比较容易。另外四道习题更好的应用了所学的知识。
但在实践中,学生的问题是对框架很容易掌握,但对每道题的具体内容答的不太完善。学生显得对此知识点很生疏。所以赢再给些练习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等值线图的判读

[知识梳理] 等值线图是中学地图中较为普遍的一种专题地图,常见的有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降水量线图、等压线图等。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一、等高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根据数值大小判读地貌类型 ①海拔200米以下,等高线稀疏,广阔平坦——( ); ②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小于100米,等高线稀疏,弯折部分较和缓——( ); ③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大于100米,等高线密集,河谷转折呈V字形——( ); ④等高线闭合,四周高,中间低—( ) ⑤海拔高度大,相对高度小,等高线在边缘十分密集,而顶部明显稀疏——(

2、根据等高线重合判读陡崖的相对高度

陡崖高度:(n-1)d≤⊿H<(n+1)d (n为条数,d为等高距, ⊿H为陡崖高度)

崖底高度: h2- d < Δ h2 ≤ h2 崖顶高度:h1≤Δ h1< h1+ d 例1、 读华北某地地形图,据图判断1-3题: 1.①②③④四条坡面线的坡度比较( ) A.①<③ B.①<② C.①>② D.③=④ 2.实际调查发现乙坡植物生长好于甲坡,其原 因为乙坡的( ) A.日照较强,辐射收入多 B.蒸发较少,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C.气温较高,且日变化大 D.降水较多,水源充足 3.若乙坡植物受破坏成为荒地,则对其合理 的开发整治措施是( ) A、放牧山羊 B、种植喜阳的经济林木 C、修梯田,种植水稻 D、营造混交林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河流ab段的流向为( ) A.自西北向东南 B.自东南向西北 C.自东北向西南 D.自西南向东北 5、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 ) 6、 A.59m B.99m C.199m D.259m 7、3.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 ) 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B.丙坡种植果树 C.乙坡植树种草 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到野外考察。下图为考察区域地形图,虚线所示为考察线路。读图回答1~2题。 8、下列描述可能与实地情况相符的是 ( ) A.①地附近的河流从西南流向东北B.②地坡度最陡C.③地分布有茶园D.④地是观赏瀑布的最佳位置 9、该考察线路的高差可能是 ( ) A.450米 B.500米C.550米 D.600米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3~4题。 10、野外宿营时一般不能选择①处的主要原因是 ( ) A.处于阴坡,光照条件差 B.离河流较远,取水不方便 C.位于山脊,风力太大D.处于河谷、邻近陡坡,受山洪和山石威胁 11、②处修建了水泥厂,其原料主要来自 ③处采石场,为了运输原料, 计划修建一条公路,比较合理的线路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6题。 12、关于图中规划公路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高差可能为180米 B.走向为东北-西南 B.C.长度约为6千米 D.穿越山脊地区 13、 在图示区域内拟建一座防火瞭望塔, 在①②③④的选址方案中,瞭望范围最大的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实际应用

1 .选建水库:一般选在峡谷处,且考虑水库库址应选在河谷、山谷地区“口袋形”洼地处,

库容量要大。 2、建海滨浴场、码头:浴场多选择在海滨缓坡沙岸,码头选在岩岸港湾。

3、建疗养院: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清静,空气新鲜,森林覆盖率高的地方。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交通线选择:利用有利地形地势,既要考虑距离长短,又要考虑路线平稳,一般尽量与等高线平

行,避开陡崖、滑坡,尽可能少通过河流,少建桥梁。 1、读我国东部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是 A.高原 B.平原 C.丘陵 D.山地 (2)是我国水果重要产区之一,①地适宜种植的水果是 ( A.苹果 B.菠萝 C.椰子 D.柑橘 (3)④地海拔高度是___ _ m等高距为__ __m, 图中最高处海拔范围是________ __。 (4)甲、乙两村能看到丙村的是_____。 理由是 (5)如果在甲村和乙村之间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 (②或③)线,理由是 。 (6)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 , 理由是 。 (7)为了解决未来小城镇的用水、用电问题,该地区计划在______ 处修建水电站并用符号“// ”标出。选坝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成后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果建坝高程为100米,请用阴影画出该水库的淹没区,用虚线标出该水库的集水区。

2、读图,回答问题 (1) B位于山顶甲的________,D、G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 (2)C、D两地高程相等,若分别从C、D两地登上甲山顶, 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3)该地欲在图中建一油港,有两种方案:方案一,在A处建港; 方案二,在B处建港,经过分析讨论最终选择方案二,试分析其理由。

(4)现欲从油矿区向油港铺设输油管道,线路如图中用“”符号所示,试说明选择该线路的理由。

(5)港口计划在E处或F处利用水力发电,各有什么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二、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等温线图的判读主要根据图上等温线的疏密和弯曲分布情况来判断气温的变化规律,根据气温(水温)分布特点来分析影响因素。 (一) 等温线图的判读的基本知识

1、等温线的疏密:等温线的疏密,反映气温水平分布上的差异大小,若就同一地区,两个季节相比,疏

者,气温差异小,如我国夏季普遍高温,等温线就稀疏,冬季气温差异大,等温线就密集。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2、等温线的弯曲:等温线平直,表明下垫面性质单一;等温线分布,并不完全与纬线或海岸线相平行,

有时向北突出,有时向南凸,这表明等温线分布还与大气运动、洋流、地面状况等因素有关。 (二).分析影响某地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①在南北半球上,无论7月还是1月,气温都是从低纬向两极递减,这是因为低纬度地区获得太阳

辐射能量多,气温就高,高纬地区获得太阳辐射能量少,气温就低。若等温线与纬线大致平行,表明该地主要受纬度因素的影响。

②北半球,1月份(冬季)大陆上的等温线向南(低纬)凸出,海洋上则向北(高纬)凸;7月份(夏季)正好相

交。这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至,据此判断图所示区域为夏季(7月)

③若等温线与海岸线平行,表明该地受海洋影响显著,如我国7月份平原区气温分布情况。

④如若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则表明该地气温受地形影响,比如1月份我国东北地区,等温线

平原向高纬突出,这是受东北地形成“马蹄形”影响. ⑤洋流因素:暖流等温线向高纬凸,沿岸地区增温增湿;寒流等温线向低纬凸,沿岸地区降温减湿。

⑥闭合曲线:盆地增温,山地降温。

练习题

1.下图是南美洲等温线分布图,判读正确的是( ) A.该图是南美洲7月份等温线分布图B .①处等温线密集主要是受寒流的影响 C.②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因为冬季大陆冷却快 D.③处等温线向南凸出是受暖流的影响 2.读某地等温线图,回答:

图中等温线向南凸出,等温线最南点距大陆最南端距离最近的时间是 A.1月 B.5月 C.7月 D.10月 右图是某地区一月等温线图,其中①是25℃等温线,②是20℃等温线,回答。 3、②等温线明显与海岸线平行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影响 B.洋流影响 C.降水影响 D.人类活动影响 4、①②两条等温线温度不同,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海陆分布 C.人气环流 D.地面状况 5、④⑤⑥⑦等温线都呈闭合状,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 C.海陆分布 D.地形 下图是“我国某地等温线图”。据此完成9~10题。 6、关于d点和e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d B.d点温度可能是9.1 C.e点温度可能是6.9 D.e点位于一小型盆地中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7、建筑物的间距愈小愈能节约用地,为了保证山坡上建筑物底层

有日光照射,山坡上的建筑物应有合理的距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B. C.在阴坡, D. 读“我国部分省区七月平均气温等温线分布图”,回答下列各题。 8、影响图中28℃等温线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 ①太阳辐射 ②海陆分布 ③地形因素 ④副热带高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此时沿图中海岸线分布的28℃等温线自南向北观察到的现象,最可信的 A.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 B.河流汛期逐渐变长 C.降水量越来越大 D.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10、(11分)下图为世界某地区七月份等温线图(单位:℃),读图回答有关问题。

图中A处闭合等温线内的气温应介于_______℃之间。(1分)

(2)图中B、C、D三处位于同一纬度地带,但B处气温______ (高于或低于)C、D两处,简答形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3分)

(3)比较图中B、E两海区水盐度的差异,并简述产生差异的主要原因。) (4)说明巴拉那河(拉普拉塔河的上游)流经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 并分析气候对该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的影响。(3分)

11、(11分)读“欧洲一月等温线图”和“欧洲部分地区气候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等温线分布规律看,莫斯科与巴黎一月平均气温最大温差(T)可能是( ) (1分) A.T=10℃ B.T=20℃ C.10℃(2)欧洲西部沿海一月等温线总体走向特点是 , 其影响的主导因素是 。(3分) (3)右图中A处的气候类型是 ,试分析其在欧洲西部广布的原因: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