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考试说明

合集下载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参照物专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参照物专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中考物理分类汇编——参照物专题一、选择题1.(2019北京,7)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2.(2019无锡,5)小明和小红从同一地点,沿同一直线,以大小相等的速度,同时向相反方向匀速行走,1min后两人相距120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B.以地面为参照物,小红的速度是2m/sC.以小明为参照物,小红是静止的D.如果说小明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地面3.(2019烟台,9)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轻舟”的运动是以山为参照物的C.“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入池塘”是光的折射现象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2019东营,7)如图所示,我国自主研发的彩虹﹣4无人机正在进行航空物探试验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始终受到平衡力的作用B.无人机匀速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C.地面操作人员通过超声波向无人机传递信息D.试验飞行中的无人机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5.(2019重庆A卷,7)太阳帆的运用让电影《流浪地球》中飞船持续航行变成现实。

研究发现1.25×105m2的太阳帆正对太阳时,会受到太阳光的压力约为1N,推动飞船前进,如图所示。

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说明

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说明

2019年北京市中考《考试说明》说明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适合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对多样化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出发,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深化考试内容改革,坚持准确育人导向,促动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1.依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做到科学、公平、准确、规范。

2.重视发挥考试的育人功能,在考试内容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考查学生九年义务教育学习的积累;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和基本水平;注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使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3.体现学科特点,重视学科素养和思维方法的培养,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

三、各学科修订情况语文2019年北京市中考语文学科《考试说明》(以下简称“2019年《考试说明》”),确定了语文学科考试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考试范围。

修订后,调整了“考试内容和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基础·使用”和“古诗文阅读”的内容;调整了“试卷的题型及分数分配”,优化了2019年中考语文学科的试卷结构;调整了“参考样题”,体现命题指导思想和改革方向;调整了“附录”内容,兼顾不同教材的变化。

1.调整“考试内容和要求”,增强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课程基本理念,在“基础·使用”中,增加了“理解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的表述,强化对书法常识和书法欣赏的考查;在“古诗文阅读”中,增加了“对诗歌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在古诗文学习中,理解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从中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受到熏陶感染”的表述。

北京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北京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

北京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2019北京高考物理考试说明解读2019年高考北京卷《考试说明》已经公布。

1月13日上午北京教育考试院相关负责人对《考试说明》作了解析,并表示与往年相比,北京卷《考试说明》稳中有变。

“教学大缸”第一时间为各位考生带来解析。

今年的《考试说明》各科目样题均调整替换进了部分2019年高考的真题。

此外语文增加了12部中外文学和文化经典作为“经典阅读篇目例举”。

这些篇目将在明后两年的高考中逐步纳入考生必须作答的范围。

此外,英语注重考察书信等应用文写作,强调了中华传统文化色彩。

政治调整了考试范围。

物理:调整3道样题物理学科《考试说明》中,“试卷结构”和“考试内容与要求”均无变化。

参考样题有所调整。

将3道考题调整为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中的物理试题。

将2019年《考试说明》中第50、53题分别替换为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第19、20题。

将2019年《考试说明》中第86题替换为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第21题。

2019年北京物理高考大纲解读一、大纲变化从有关渠道了解到,2019年考试大纲与2019年没有变化。

考核目标、考试能力要求、考试范围与要求都与2019年一致。

参考样题删掉了2019年的16题和2019年的23题,同时增加了4道2019年的新题,分别是18题、19题、23题和24题。

二、考试分析从北京2019、2019两年试卷来看,北京高考试卷非常强调基础性,同时注重探究能力和学科思想的考查,真正将大纲中考核目标下的“3个注意”、“4个有利于”落到实处。

具体从大纲样题看,有以下几个特点:(1)注重基础知识的考察。

如每年试卷中的热学、光学、近代物理、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交流电部分,以及每年的22题(16分),这些题目难度不大,能力要求不高,只考察理解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因此这部分内容应该是同学必得分的部分。

(2)注重实验的考察。

如大纲样题45题(2019年第19题)、大纲样题46题(2019年第19题)、大纲样题54题(2019年第19题)等都是在以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为背景进行命题,这就要求同学特别要重视实验的复习,不仅是学生实验,还要重视课本中的演示实验。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十五:凸透镜成像规律1.(2019福建,2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需要将凸透镜、蜡烛和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置于中间位置的应是o(2)调节好装置,将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时,光屏上能成(选填“放大”或“缩小”)、倒立的像(选填“实”或“虚”)。

生活中常用的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制作的。

(3)将蜡烛移至1倍焦距与2倍焦距之间某处,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若烛焰中心下降lcm,光屏上的像会移动(选填“向上”或“向下“),移动的距离1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北京,31)某同学在做光学实验时,他先将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A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光屏和点燃的蜡烛分别位于凸透镜A两侧,蜡烛放置在20cm刻度线处,如图所示。

左右移动光屏,直至光屏上呈现烛焰清晰的像。

(1)上述光屏上所成的像是(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实像。

(2)将透镜B放在凸透镜A与光屏之间某处(图中未画出),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将光屏向远离凸透镜A的方向移动,光屏上又呈现烛焰清晰的像,这说明透镜B对光线有(选填”会聚”或“发散”)作用。

透镜B能用来矫正(选填“近视眼”成“远视眼”)。

3.(2019宁夏,19)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1)蜡烛在2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烛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________的(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生活中________(填光学仪器)利用此成像特点制成;(2)在上一步找到清晰的像后,保持蜡烛和透镜位置不变,将透镜换为焦距为15cm的凸透镜,光屏应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移动才能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________(与上次成像相比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的像。

4.(2019攀枝花,27)如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情景。

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

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2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B.玻璃C.塑料D.金属2.(2分)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计算器B.电热水壶C.收音机D.电冰箱3.(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C.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D.给车轴加润滑油4.(2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C.在触电事故现场,要立即切断电源D.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5.(2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6.(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7.(2分)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8.(2分)如图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9.(2分)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10.(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和灯L2串联B.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C.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D.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1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背景材料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背景材料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背景材料一、物理命题的依据和原则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的命制以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制的《2019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说明》为依据,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2019年物理命制的基本原则是:重点考查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实验探究,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

按照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精益求精,确保试题质量和水平。

二、试题的特点2019年物理中考试卷的命制严格按照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调整试卷结构、调整试题难度、更广泛地选取试题素材、更灵活地设置考查和设问的角度,较好体现了科学类学科改进意见的要求,体现了物理学科特点和北京特色。

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试题选材注重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生活、关心社会。

(1)试题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T2、T3、T7D、T9、T22;注重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情怀,如T8D、T13(沈括发现磁偏角)、T42~43、T25;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T4AB、T10AD,T25。

(2)试题的素材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如T1、T3~9,T16CD,T17AB,T21~22、T25,T28、T34。

这些措施旨在引导物理教学加强科学和社会、自然的联系,让学生学习鲜活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引导物理教学重视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考查学生的强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为了考查学生的强项,设计试题时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1)贴近学生生活,试题素材采用学生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

如T1、T 3、T 6~9、T21~22、T28。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试卷

2019年北京中考物理试卷


图1


6.如图2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
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
又逐渐变大。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闹铃声
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
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
D.电风扇正常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20.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13 中
图线 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13 中图线 b 所示。已知物体的质量为 450g,所用动滑 s/cm
40
a
轮的质量为 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 F 为 1.3N。g 取
B.由甲、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C.由乙、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的强弱与电流大小有关
D.由乙、丙两图可得电流产生的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
1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力发电机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太阳能电池可以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C.电暖气正常工作时,主要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 30 分,每小题 2 分)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
A.橡胶
B.玻璃
C.塑料
D.金属
2.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计算器
B.电热水壶
C.收音机
D.电冰箱
3.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

202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样例、样题详解及解读)

202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考试说明(样例、样题详解及解读)

2023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样例)物理Ⅰ.考试范围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为依据,以其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考试范围。

Ⅱ.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目标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

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认识、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实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计算;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

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

会:按照要求作图,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具体含义分别如下。

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

实验探究能力: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提出与物理有关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对科学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能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探究方案;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通过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证据),对常见的的物理现象和事实进行简单的归类及比较,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问题,能运用数学解决有关的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 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考试说明物理Ⅰ. 考试范围物理学科考试以教育部制订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为依据,以其规定的“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考试范围。

Ⅱ. 考试内容和要求一、考试目标物理学科考试既重视考查初中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重视考查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 年版)》的精神和要求,上述各方面的考试目标分述如下。

1.基础知识基础知识包括物理现象、物理事实、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

基础知识的考试目标分为了解和理解两个层次,两个层次的具体含义如下。

了解:再认或回忆知识;识别、认识、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实例;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

理解:把握知识内在逻辑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计算;提供证据;整理信息等。

2.基本技能基本技能包括测量、读数、作图、实验操作等方面的技能,其考试目标用“会”表述。

会:按照要求作图;使用简单的实验仪器和测量工具,测量一些基本的物理量。

3.基本能力基本能力包括观察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具体含义如下。

观察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能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出现的条件。

实验探究能力:能从日常生活、自然现象或实验观察中提出与物理有关的可以探究的科学问题;能对科学探究的方向和可能出现的探究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会根据探究目的和已有条件设计实验;会正确记录实验数据;会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事实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能根据评估结果改进探究方案;能表述探究的问题、过程和结果。

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能通过收集到的信息资源(证据),对常见的物理现象和事实进行简单的归类及比较,区分有关因素和无关因素,找出共同特征,从而得出概念和规律。

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能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现象,能运用观察、实验手段解决问题,能运用数学解决有关的问题。

二、基础知识双向细目表考试知识点内容质质量量和密度密度力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二力平衡长度和时间运动机械运动和力惯性及牛顿第一定律压强压强液体内部压强大气压强流体压强浮浮力力物体的浮沉条件简杠杆考试目标分项细目了解理解1.质量√2.根据生活经验估测常见物体的质量√1.密度√2.运用密度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力和力的作用效果√2.重力、重力与质量的关系√3.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及摩擦在实际中√的意义合力及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1.二力平衡的条件√2.运用二力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1.长度的单位及换算、时间的单位及换算,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2.测量有误差√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2.速度√3.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4.运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1.物体的惯性√2.牛顿第一定律√1.压强√2.运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2.运用液体内部压强公式解决有关问题√3.连通器的应用√1.大气压现象及大气压随高度的变化√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浮力√2.阿基米德原理√1.物体的浮沉条件√2.运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解决有关问题√1.杠杆及杠杆平衡条件√单机滑轮械功功功率和能机械效率机械能声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现乐音与象噪声光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现光的折射象光的色散透透镜和镜透镜成像温度熔化和凝固热现象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分子动理论内能内热量能和比热容热量热机能的转化与守恒2.运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有关问题√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的作用√1.功√2.运用功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功率√2.运用功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机械效率及提高机械效率的途径√2.运用机械效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动能、势能、机械能√2.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1.声音的产生和传播√2.波长、频率和波速√乐音的特性和噪声的控制√光的反射现象及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及应用√光的折射现象√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1.凸透镜、凹透镜对光的作用√2.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3.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矫正√温度及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1.熔化和凝固现象,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2.晶体、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区别,晶体的熔√点1.汽化和液化现象,汽化过程中吸热,液化过√程中放热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过程吸热的应用√3.沸点、沸点与压强的关系√升华和凝华现象,升华过程中吸热、凝华过程√中放热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物体的内能和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1.热量√2.燃料的热值√1.比热容√2.运用比热容解释有关现象√1.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2.热机的效率√能量守恒定律及日常生活中的能量转化√单电现象电流定律电功和电功率家庭电路电磁现象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电路电流、电压和电阻欧姆定律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磁体和磁极磁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电磁感应电磁波能源的利用与开发2.电荷间相互作用√1.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2.电路的组成及电路状态√3.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1.电流√2.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3.电压√4.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5.电阻√6.决定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滑动变阻器的工√作原理1.欧姆定律√2.运用欧姆定律解决有关问题√1.电功√2.运用电功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电功率√2.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用电器的实√际电压和实际功率3.运用电功率公式解决有关问题√1.焦耳定律√2.运用焦耳定律解决有关问题√1.家庭电路的组成、电压和频率√2.家庭电路的总电流增大的原因√3.保险丝和空气开关的作用√4.安全电压和安全用电常识√1.磁体的磁性√2.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具有方向性√2.地磁场√3.电流周围存在磁场√1.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2.直流电动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1.电磁感应现象√2.交流发电机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1.光是电磁波,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2.电磁波可以进行信息传递√1.不可再生能源与可再生能源√2.核能√材料与社会发新材料材料的特性及其应用√展物质的物质的结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原子的结构√结构与物体的物体的尺度人物质世界从微观到宏观的大致尺度√尺度(三)基本技能细目1.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2.会用钟表测量时间。

3.会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4.会用量筒测量体积。

5.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6.会作力的示意图。

7.会查密度表。

8.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

9.会画杠杆力臂。

10.会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光路图。

11.会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

12.会查熔点表和比热容表。

13.会用电流表测量电流。

14.会用电压表测量电压。

15.会读电能表的示数。

16.会利用电路符号画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图。

17.会连接简单的串联、并联电路。

18.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

19.会读电阻箱的示数。

20.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断通电螺线管的磁极或电流方向。

Ⅲ. 试卷结构( 一 ) 试卷分数、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90 分考试时间为90 分钟( 二 ) 试卷的内容及分数分配力学、声学约36分光学约 9 分热学约13分电学约32分( 三 )试卷题型及分数分配单项选择题约30分多项选择题约10分实验解答题约39分科普阅读题约 4 分计算题约 7 分( 四 ) 试卷的难易程度试卷以较易、中等难度试题为主,总体难度适中。

Ⅳ. 参考样题为让考生对中考试题获取一定的认识,我们精选了部分试题编制成参考样题。

参考样题与 2019 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在试卷结构与形式、测试内容和题目难度等方面均没有对应关系。

一、单项选择题1.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1所示。

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2.图 2 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3.图 3 所示的物态变化实例中,由于液化形成的是4.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汽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声全部消除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伤害5.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图 4 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 1.8mB. 3.3mC. 4.8mD. 5.5m图 46.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

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

图 5 所示的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不平行,为了把年画贴正,则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确的是A .换用质量大的重锤B.上下移动年画的位置C.调整年画,使年画的长边与重垂线平行D.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长边平行重锤图 5 7.若假想地磁场是由地球内部一块大磁铁产生的,图 6 所示的四个示意图中,能合理描述这块大磁铁的是8.关于安全用电,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 .更换灯泡时先断开电源开关B.在高压线下放风筝C.家用电器电线绝缘皮破损了仍继续使用 D .用湿布擦拭正在工作的电视机9.小玲家有额定电压相同的电烤箱、电饭锅和电视机各一个,按照每度电0.5 元的计费标准,将这三个用电器正常工作 1 小时的用电费用绘制成了如图7 所示的柱状图。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烤箱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高B.在这三个用电器中,电视机正常工作时的电压最低C.正常工作时,通过电烤箱的电流大于通过电视机的电流D.在一个月内,小玲家电烤箱的用电费用一定比电饭锅的用电费用多10.小海设计了一种测定油箱内油量的模拟装置,如图8所示,其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R0是定值电阻, R 是滑动变阻器的电阻片,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跟滑杆的一端连接,滑杆可以绕固定轴O 转动,另一端固定着一个浮子。

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浮子随油面下降,带动滑杆使变阻器的滑片P 向上移动,从而引起电流表的示数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时,表明油箱中的油量减少B.电流表示数变小时,电阻R0两端电压变大C.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电流表示数变大D .当油箱中的油量减少时,变阻器R连入电路的电阻变小11. 水平桌面上竖直放置着平面镜和直立的铅笔,平面镜中呈现铅笔的虚像。

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8cm 时,像的高度为h1,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1;当铅笔与平面镜之间的距离为4cm时,像的高度为h2,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为s2。

则下列四个选项中,判断正确的是A. s1=s2B.s1<s2C.h1>h2D.h1=h212.在图9 所示实验中,将小铁球从斜面顶端由静止释放,观察到它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的轨迹如图 9 甲中虚线 OA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