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物体的常用表达方法1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机械制图与CAD技术基础-6 PPT课件:第六章 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

二、简化画法
1.机件上的若干按一定规律分布的相同要素(如孔、 槽等),可以只画出一个或几个,其余只需画出中心 线表示其中心位置,如图所示。
二、简化画法
2.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用细实线绘制过渡线用粗 实线绘制相贯线,还可用圆弧代替非圆曲线;当两回 转体的直径相差较大时,相贯线可用直线代替曲线。, 如图所示。
a
b
6.4 其他表示法
一、局部放大图
把图样中部分细小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 的比例画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如图所示。
局部放大图可以画成视图、剖视图和断面图, 与被放大部位的表达方法无关。局部放大图的比例是 指放大图与机件相应要素线性尺寸的比值,与原图形 所采用的比例毫无关系。
一、局部放大图
局部放大图一般配置在被放大部位的附近,以便 看图方便。画局部放大图时要做到两点:一是用细实线圆 (或长圆)在原图形中把被放大部位圈出,二是在局部放 大图的上方注写放大图的比例。如果图样中同时有多处被 放大时,要用罗马数字I、II、III------依次标明被放大 的部位,并在相应局部放大图的上方标出相应的罗马数字 (图形名称)和所采用的比例。必要时,可以用几个视图 来表达同一个被放大的部位,如图所示。
3.局部剖视图 画局部剖视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局部剖视图中剖视与视图之间用波浪线或双折线 分界,波浪 线应画在机件的实体上,即波浪线既不能超出实体的轮廓线, 也不能 画在机件的中空处,如图所示。
三.剖视图的种类
3.局部剖视图 画局部剖视图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波浪线不能与其他图线重合,也不能画在轮廓线 的延长线上。
二、简化画法
8.在不致引起误解的情况下,剖视图或断面图中的剖 面符号可以省略不画,如图所示。
第6章 写生表达方法

• 点彩渲染法。这种方法是用小的笔点组成画面,需要 的时间很长,要有耐心,画面用不同的水粉颜色点分 层次先后点成。所表现的对象色彩丰富、光感强烈。
水粉风景写生
6.5.4 水彩表现技法写生
水彩表现特点
• 水彩表现技法的表现特点是渗透力强、 覆盖力弱,所以叠加次数不宜过多,一 般两遍,最多三遍。同时调和的颜色种 类也不要过多,防止色彩变脏、变灰。
作画步骤
用铅笔画出草稿,定好大的位置 用铅笔打出大概型,画出大致明暗 薄薄地涂上色彩 较为细致地刻画,调整完成
铅笔淡彩表现要点
色感,眯起眼睛抓色彩,大胆使用纯色,少 用复色,避免画面脏。
要留飞白,画面不必被颜色填满,省时省力。 铅笔铺色时明确黑白灰关系。 复杂事物抽象化,概括化。 保持颜料纯洁。
第六章
写生表达方法
写生有多种表达方式
• 铅笔写生 • 钢笔写生 • 炭铅写生 • 马克笔写生 • 淡彩写生
铅 笔 写 生
铅笔画是以铅笔或固 体矿物为色素颜料,以明 暗为主,结合线条表现立 体效果的绘画形式。
铅笔表现力丰富,色 调柔和,根据使用力度的 不同可以画出浓淡、粗细、 光滑、干涩等线条。
特点:通过变化每一笔 笔画的粗细、线条的疏 密、落笔的轻重及运笔 的快慢来表现物体的立 体感。
水粉退晕有以下几种方法
• 直接法或连续着色法 。直接将颜料调好,强调用笔 触渲染,而不是任颜色流下。大面积的水粉渲染则是 用小板刷往复地刷,一边刷一边加色,使之出现退晕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持纸的湿润。
• 仿照水墨水彩“洗”的渲染方法。水粉虽比水墨、水 彩稠,但是只要图板坡度陡些,也可以是颜色顺图板 倾斜淌下。因此,可以借用“洗”的方法进行大面积 的退晕。
水粉风景写生
6.5.4 水彩表现技法写生
水彩表现特点
• 水彩表现技法的表现特点是渗透力强、 覆盖力弱,所以叠加次数不宜过多,一 般两遍,最多三遍。同时调和的颜色种 类也不要过多,防止色彩变脏、变灰。
作画步骤
用铅笔画出草稿,定好大的位置 用铅笔打出大概型,画出大致明暗 薄薄地涂上色彩 较为细致地刻画,调整完成
铅笔淡彩表现要点
色感,眯起眼睛抓色彩,大胆使用纯色,少 用复色,避免画面脏。
要留飞白,画面不必被颜色填满,省时省力。 铅笔铺色时明确黑白灰关系。 复杂事物抽象化,概括化。 保持颜料纯洁。
第六章
写生表达方法
写生有多种表达方式
• 铅笔写生 • 钢笔写生 • 炭铅写生 • 马克笔写生 • 淡彩写生
铅 笔 写 生
铅笔画是以铅笔或固 体矿物为色素颜料,以明 暗为主,结合线条表现立 体效果的绘画形式。
铅笔表现力丰富,色 调柔和,根据使用力度的 不同可以画出浓淡、粗细、 光滑、干涩等线条。
特点:通过变化每一笔 笔画的粗细、线条的疏 密、落笔的轻重及运笔 的快慢来表现物体的立 体感。
水粉退晕有以下几种方法
• 直接法或连续着色法 。直接将颜料调好,强调用笔 触渲染,而不是任颜色流下。大面积的水粉渲染则是 用小板刷往复地刷,一边刷一边加色,使之出现退晕 。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持纸的湿润。
• 仿照水墨水彩“洗”的渲染方法。水粉虽比水墨、水 彩稠,但是只要图板坡度陡些,也可以是颜色顺图板 倾斜淌下。因此,可以借用“洗”的方法进行大面积 的退晕。
机械制图之第六章-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3)画剖面符号 应在剖切面切到的断面轮廓内画出剖面符号。
常用材料的剖面符号如下:
金属材料
玻璃及其它 透明材料
非金属材料
液体
粉末冶金、 砂轮、陶瓷 刀片、硬质 合金刀片
木材 (横剖面)
画剖面符号时应注意: a) 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为与水平方向成45°, 且互相平行、间隔相等的细实线。 (通用剖面线) b) 剖面符号的倾斜方向左右均可,但同一个 机件的各个图形中则应方向一致、间隔相等。 c) 当图形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方向成45°时, 该图形的剖面符号应画成30°或60°的平行线, 但方向仍应与同一机件的其他图形一致。
应避免在圆投影上标注成放射状。
4、其它同组合体的标注。
§6.3
断面图
一、断面图的形成与概念
当仅需要表达机件某断面的形状时,可以将机件 从某处剖开,仅画与剖切平面接触面处的投影图,这 种图形称为断面图。 断面图多用于表达肋板、支撑板、轮辐、型材等 的断面形状,也常用于表达轴上孔、槽等局部结构。
断面图与剖视图的区别:
当优先位置不足时,可将移出断面图画在其它任 意合适的位置上(就近原则),此时应标注剖切符号、 方向箭头及字母。但当断面图是对称图形时,允许省 略方向箭头。
当长形机件的断面为对称图形时,该断面 图可以配置在机件视图的中断处,此时无须标 注。
移出断面图的特殊情况:
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体形的孔或凹坑的轴 线时,该结构按剖视图绘制。
(四)斜剖
用通过机件上倾斜结构的轴线或对称平面,且垂直 于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将机件剖开。
适用范围:适用于存在倾斜内部结构的机件。
斜剖视图的标注不能省略,图形最好配置在箭头所指方 向,也允许放在其它位置。允许旋转配置,但必须标出旋转 符号。
机械制图第6章常用表达方法

位置时,应标注剖切符号、投射方向和局部剖视图的
名称。
整理ppt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6)局部剖的范围由绘图者自定,但要求保证波浪 线范围内外的投影关系准确无误。
整理ppt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6.2.3、剖切面和剖切方法.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画剖视图时常要根据机件的不同形状和结构特点选用不同的 剖切面和剖切方法。剖切面的种类有:单一剖切面、几个平 行的剖切面、几个相交的剖切面。用这些种类的剖切面剖开 机件便产生相应的剖切方法。
向视图
整理ppt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6.1.4、斜视图
。
将物体向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的视图,
称为斜视图。斜视图主要用于表达物体上倾斜部分的实形。
辅助投影面 斜视图
整理ppt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斜视图通常是倾斜的图形, 一般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 并标注,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 旋转配置。
斜视图一般只表达倾斜部分 的局部形状,其余部分可用 波浪线断开不画。
表示该视图名称的 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 转符号的箭头端。
也允许将旋转角度 符号标注在字母之后。
整理ppt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
6.1.3 局部视图:
第六章常用的表达方法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的视图叫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实际上是某一基本视图的一部分。画局部视图的主要 目的是为了减少作图工作量。
当剖切平面与机件的对称中心面重合,且剖切后的剖视图按 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以省略标注。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没有其他图形隔开时,可 以省略箭头。
工程制图-机件的常用表达方法概述

A
当剖切后产生不完整要素时,应将此部分按不剖绘制。
3.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问题的提出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 开物体的方法通常称为阶梯剖。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可能 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各剖切平 面的转折处必须是直角。
A-A
A-A
A
A
A
A
A
A
☆ 标注方法:
A
A
阶梯剖的标注规定与旋转剖相同。
☆ 注意问题:
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 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 一边是物体的前面。
主视图被确定之后,其它基本视图与主视图的 配置关系也随之确定,此时,可不标注视图名称。
国标规定:
在完整、清晰地表达机件各部分形状的前提下,力求制图简便;视 图一般只画出机件的可见部分,必要时才画出其不可见部分。
阀体的主视图和轴测图
➢6.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以自由配置的视图。
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为大写拉丁字母);在相 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
向视图必须进行标注。
注意
(1) 向视图是基本视图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们 的主要差别在于视图的配置发生了变化。
所以,在向视图中表示投射方向的箭头应尽可 能配置在主视图上,以使所获视图与基本视图相一 致。而绘制以向视图方式表达的后视图时,应将投 射箭头配置在左视图或右视图上。
肋板不画剖面线
[例题] 將主视图画成半剖视图
肋板不画剖面 线
A—A
A
A
画半剖视要注意的是:剖与不剖的分界线必须是点划线。
[例题] 半剖视图的尺寸标注
3.局部剖视
A-A
B
B
B-B
用剖切面将物 体局部剖开,并用 波浪线表示剖切范 围,所得的剖视图 称为局部剖视图。
机械制图之第六章-剖视图断面图局部放大图等-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一、基本视图 二、向视图 三、斜视图 四、局部视图 五、旋转视图
编辑ppt
5
一、基本视图
当用两个或三个视图尚不能完整、清楚地 表达机件的形状时,在原有三个投影面的基础 上,再增加三个投影面,组成一个正六面体, 这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机件向基本投 影面上投影所得到的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编辑ppt
许多机件存在着内部结构,此时仅凭视图已 不能完全表达清楚。 为了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 我们引入了剖视图。
编辑ppt
21
一、 剖视图的形成与概念
1、剖视图概 念: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
将位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 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得图形,称为 剖视图。
编辑ppt
22
2、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2)选择基本视图和向视图时,可根据机 件的复杂程度确定数量,不一定非要六个, 以表达清楚、视图最少为宜。
编辑ppt
12
三、斜视图:用于机件上存在不平行于任何基本面的
倾斜结构时。
为了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可选择一个 与物体倾斜部分平行,并垂直于一个基本投影面的辅助 投影面,将该倾斜部分的结构形状向辅助投影面投影,
这样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
编辑ppt
13
斜视图通常是倾斜 的图形,一般按向视图 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 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 转配置。
斜视图通常是不完 整的图形,用波浪线表 示该部分与整体的断裂。
表示该视图名称的 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 转符号的箭头端。
也允许将旋转角度 符号标注在字母之后。
编辑ppt
编辑ppt
24
剖视图仍是“体”的概念,故剖切平面之 后的所有可见轮廓线均应画出来,不应缺线。
编辑ppt
5
一、基本视图
当用两个或三个视图尚不能完整、清楚地 表达机件的形状时,在原有三个投影面的基础 上,再增加三个投影面,组成一个正六面体, 这六个投影面称为基本投影面。机件向基本投 影面上投影所得到的六个视图称为基本视图。
编辑ppt
许多机件存在着内部结构,此时仅凭视图已 不能完全表达清楚。 为了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 我们引入了剖视图。
编辑ppt
21
一、 剖视图的形成与概念
1、剖视图概 念:假想用剖切面剖开物体,
将位于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而 将其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得图形,称为 剖视图。
编辑ppt
22
2、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
(2)选择基本视图和向视图时,可根据机 件的复杂程度确定数量,不一定非要六个, 以表达清楚、视图最少为宜。
编辑ppt
12
三、斜视图:用于机件上存在不平行于任何基本面的
倾斜结构时。
为了表达机件上倾斜部分的真实形状,可选择一个 与物体倾斜部分平行,并垂直于一个基本投影面的辅助 投影面,将该倾斜部分的结构形状向辅助投影面投影,
这样得到的视图,称为斜视图 。
编辑ppt
13
斜视图通常是倾斜 的图形,一般按向视图 的配置形式配置并标注, 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 转配置。
斜视图通常是不完 整的图形,用波浪线表 示该部分与整体的断裂。
表示该视图名称的 大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 转符号的箭头端。
也允许将旋转角度 符号标注在字母之后。
编辑ppt
编辑ppt
24
剖视图仍是“体”的概念,故剖切平面之 后的所有可见轮廓线均应画出来,不应缺线。
机械制图基础重点知识

面 绕 Z 轴 向 后 转 90° ,
这样V、H和W三个投
影面就摊在了同一平面
上。 要注意:在H和W面的转换中Y
轴分成两条,记做Yh和Yw。
3.三视图之间的度量对应关系
思考一个问题: 物体的大小是由长、宽和高三个方向的 尺寸所决定的,三视图中的每一个视图能 反映几个方向尺寸?
每一个视图只能反映物体三个方向尺寸
将机件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射,所得到的 视图称为斜视图。
斜视图画法
三、局部视图
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
局部视图的作用—简化作图 局部视图的画法: 1.用波浪线表示局部视图的范围 2.若需表达的结构为一封闭图形 时可省去波浪线 3.一般按投影对应关系放置局部 视图,也可摆放于适当位置
3.六个视图的方位关系 熟练掌握六个视图的方位关系,可以准确、迅速地绘出图形。
注意: ⑴靠近主视图的视图方位均为后方; ⑵后视图与主视图为相反的左右方位。
⑴靠近主视图的视图方位均为后方;
4.六个基本视图的使用说明 ⑴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外形,对于视图中不影响看 图的虚线通常省略不画。 ⑵应根据机件的形状和结构特点选用适当的表达方法, 并应在表达物体形状清楚的前提下减少视图的数量。 ⑶在选择视图时一般要优先选用主、俯、左三个基本视图。
和耳板(右)三部分组成。
例:根据俯、左视图想出物体形状并画出主视图。
作图步骤: 2.补画主视图 作图过程如图示
§7 — 1 视 图
在生产实际中,当机件的形状、结构比较复杂时,仅 用三视图的方法难以将机件表达清楚。
三视图不能满足生产实际的需要。
因此,国家标准规定了各种画法—视图、剖视图、断面 图等。
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

☆ 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圆孔或凹坑的轴线时,会导 致完全分离 的两个断面,这些结构也应按剖视画。
☆ 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时,会导致完全分离 的两个 断面,这些结构也应按剖视绘制(图6-45)。
☆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倾斜的断面图旋转,旋转 角度应小于90°(图6-44)。
☆ 用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 平面剖切得出的移出断面, 中间一般应断开。
§6—2 剖 视
一、剖视的基本概念
1、剖视图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
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 称为剖视图。
例:如图示
画出的三视 图孔和槽均用虚 线表示。
剖 切 面
为了明显地表达这
些结构,假想用一个通 过各孔轴线和底槽的正 面平行面将机件剖开, 移去剖切面前面部分, 机件的内部结构清楚地 表现出来。
拉杆轴套 断开画法
阶梯轴断 开画法
实长
标注尺寸时, 仍标注实长。实长 Nhomakorabea4、对称图形的画法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并在对 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如图示。
5、机件上小平面的画法
当回转体机件上的平面在图形中不能充分表达时,可 用相交的两条细实线表示。如图示。
6、剖面符号的简化画法
3)、局部视图一般可省略标注。但当剖切位置不明显或 局部视图未按投影关系配置时,则必须加以标注。
错误
当图形的对称中心线处有机件的轮廓线时, 不宜采用半剖视图,可采用近似于半剖的局 部视图。其原则是保留轮廓线。
局
正确
错误
部
剖
视
图 中 应
波浪线不能 超过轮廓线
波浪线不 能穿过中空
☆ 当剖切平面通过非圆孔时,会导致完全分离 的两个 断面,这些结构也应按剖视绘制(图6-45)。
☆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允许将倾斜的断面图旋转,旋转 角度应小于90°(图6-44)。
☆ 用两个或多个相交的剖切 平面剖切得出的移出断面, 中间一般应断开。
§6—2 剖 视
一、剖视的基本概念
1、剖视图 假想用剖切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和剖切面之间
的部分移去,而将其余的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的图形, 称为剖视图。
例:如图示
画出的三视 图孔和槽均用虚 线表示。
剖 切 面
为了明显地表达这
些结构,假想用一个通 过各孔轴线和底槽的正 面平行面将机件剖开, 移去剖切面前面部分, 机件的内部结构清楚地 表现出来。
拉杆轴套 断开画法
阶梯轴断 开画法
实长
标注尺寸时, 仍标注实长。实长 Nhomakorabea4、对称图形的画法
在不致引起误解时,可只画一半或四分之一。并在对 称中心线的两端画出两条与其垂直的平行细实线。如图示。
5、机件上小平面的画法
当回转体机件上的平面在图形中不能充分表达时,可 用相交的两条细实线表示。如图示。
6、剖面符号的简化画法
3)、局部视图一般可省略标注。但当剖切位置不明显或 局部视图未按投影关系配置时,则必须加以标注。
错误
当图形的对称中心线处有机件的轮廓线时, 不宜采用半剖视图,可采用近似于半剖的局 部视图。其原则是保留轮廓线。
局
正确
错误
部
剖
视
图 中 应
波浪线不能 超过轮廓线
波浪线不 能穿过中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画剖视图时,必须掌握以下方法和步骤: (1)确定剖切平面的位置:一般要求剖切平面平行 于某个基本投影面,并且通过机件内部结构的对称面 或轴线,如图6―6中的剖切平面。 (2)移去剖切平面与观察者之间的部分画出剖视图。 必须注意剖切平面后的可见轮廓线均应用实线画出。 另外由于剖视图是假想剖开物体,当物体的一个视图
的名称“×—×”,如图6―15。
图6―15 旋转剖
3.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阶梯剖。 如图6―16所示。 阶梯剖主要用来表达不同层面的孔、槽等内部结 构。阶梯剖必须进行标注,当剖视图的位置符合投影
关系,中间无其它视图隔开,标注时允许省略箭头,
标注方法与全剖视图相类似,见图6―16(b)。阶梯 剖应注意的问题见图6―17。
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交线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
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旋转剖。如图6―15。
采用这种方法剖切物体时,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开, 然后将倾斜部分旋转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后再投射。 旋转剖视图画好后,必须进行标注。用粗实线标 出它的起、止和转折处,用相同大写字母标出,并画 出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在所画的剖视图上方标出相应
图6―16 阶梯剖
图6―17 阶梯剖应注意的问题
6.3 断面图
6.3.1 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 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这种图形称为断面图。如图
6―18。
断面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上个别部分的断面形状。 如零件上的肋板、轮辐、轴上的键槽和孔等。
断面图和剖视图的区别在于:断面图仅画出物体断
图6―20 移出断面的画法与配置(二)
图6―21 移出断面图的标注
图6―22 移出断面图的省略标注
2.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重合断 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出。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 合断面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 见图6―23。 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可完全省略标注,如图6―23 (a)但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必须标注剖切符号和箭头, 如图6―23(b)。
(1)剖视与视图的分界线用点划线分界。 (2)视图部分不必画虚线。 (3)半剖视图的标注与全剖视的标注方法相同,见 图6―11。
3.局部剖视图
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 部剖视图。如图6―12。
图6―12 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部分与视图部分的分界以波浪线或折
线为分界线。在画图时应注意: (1)波浪线或折线不能和图形中的图线重合,不能 超出视图外形轮廓线。 (2)波浪线或折线应画在物体的实体部分,遇到孔、
面图形,而剖视图除了要画出断面形状外,还需画出剖 切面后面其余部分的可见轮廓线。如图6―18(b)。
图6―18 断面图
6.3.2 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
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 1.移出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移出断 面图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应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
线上。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
第6章 物体的常用表达方法
6.1 视图
6.2 剖视图
6.3 断面图
6.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6.5 用AutoCAD的填充命令填充图形
6.1 视图
视图是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主要用 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视图通常分为基本视图、 向 视 图 、 局 部 视 图 和 斜 视 图 。 ( 参 阅 GB/T17451— 1998)。
省略字母:不对称移出断面图配置在剖切符号延
长线上。如图6―19(a)。 省略箭头:不对称移出断面图按投影关系配置。 如图6―22。 省略标注:对称移出断面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 上 , 如 图 6―19 ( b ) 和 对 称 的 重 合 断 面 。 图 6―23 (a)。
图6―19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与配置(一)
图6―23 重合断面图
6.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6.4.1 局部放大图 将物体的局部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 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图主要用来清 楚地表达物体上某些小结构或标注尺寸不方便处。
画局部放大图时,应用细实线圈出物体上要放大
的部位,标上罗马数字,并将局部放大图配置在被放 大部位的附近。在放大图上方标注出相应的罗马数字 和采用的比例。如图6-24。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 剖视图、断面图,它与被放大部位的原图表达方式无 关。
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不受剖开的影响,仍应完整
地画出。
图6―6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3)画出物体的剖面符号:在剖切平面与物体相交
的断面内,要画出表示机件材料类别的剖面符号,见 表6―1。
表6―1 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
常用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为间隔相等,方向相同,
以适当角度的细实线绘制,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 域的对称线成45°角,如图6―7。
槽时,应断开。
(3)在一个视图中局部剖视不宜用得过多,否则, 会使图形显得破碎、杂乱。图6-14为几种局部剖视图
中应注意的问题。
图6―13 局部剖视图的应用
图6―14 局部剖视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6.2.3 剖切平面和剖切方法
1.单一剖切平面 用一个剖切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单一剖。如 前面介绍的全剖视,半剖视和局部剖视都属于单一剖。 2. 两相交的剖切平面
图的名称“X向”,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
影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 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局部视图
断裂边界应以波浪线表示,此两种情况如图6-4所示。
6.1.4 斜视图
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到的 视图,称为斜视图。斜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上倾斜 结构的外形,方法是加一个平行于倾斜结构的投影面 的垂直面作为新投影面,使倾斜部分在新投影面上反 映实形。
图6―7 剖面线的方向
3. 剖视图的标注
剖视图一般要进行标注,标注是由剖切符号、箭 头和名称组成。剖切符号表示剖切面的位置,在剖切 面的起、止和转折处用短横粗实线表示,并在上述各 处注以相同的大写拉丁字母,配以箭头表示投射方向, 在相应的剖视图上方用同样字母标注其名称:“×— ×”,如图6―9。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的位置配置,中间又无其它
6.1.1 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是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一个物体在空间可形成六个基本视图,可认为将物体 置于一个六面体中,然后向六个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射, 这样得到的视图就可反映出物体的上、下、左、右、 前、后六个方向的结构形状,如图6―1。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在按投影关系配置时, 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见图6―2。
半剖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形状对称或接近对称,
内、外部结构都较复杂的一类物体。它的特点是一半 表达物体的外部结构,一半表达物体的内部结构。如
图6―11中所示的零件,其前部有凸台,内部有台阶,
如采用全剖只能表达内孔的情况,平面图采用全剖也 不合适。所以在正立面图、平面图上采用半剖为最佳 表达方案。
画半剖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进行标注, 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 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有时也可将具 体旋转角度的数字标注在字母之后。斜视图一般只画 出零件中倾斜的部分,它的断裂边界应以双折线或波 浪线表示,如图6-5所示。
图6―4 局部视图
图6―5 斜视图
图6―图样表达得更方便、更简练,国家标 准《技术制图》中规定了一些简化画法。下面就国家 标准GB/T16675-1996中简化画法作些扼要的介绍。见 表6―2。
表6―2 简化画法
6.5 用AutoCAD的填充命令填充图形
在制图中,常要绘制剖面线或表现材质、纹理, AutoCAD为我们提供了图案填充功能,可以很方便的 完成这些工作。为确定填充的范围,首先要确定填充 边界。边界可由直线、圆或圆弧等对象构成。图6―28 展示了由不同对象所构成的允许填充边界。填充命令 有BHATCH与HATCH两种,下面分别介绍。
注相同字母,见图6―3(a)。
(2)在视图下方(或上方)标注图名。标注图名的 各视图的位置,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按相应的规则布
置,见图6―3(b)。
图6―3 向视图的配置与标注
6.1.3 局部视图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选用它是为了表达机件上的某一局部结 构的外形。 在画局部视图时,一般在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出视
6.2 剖视图
在用视图表达零件时,可见轮廓线是用实线绘制, 不可见的内部结构是用虚线绘制,当物体内部结构比 较复杂时,虚线较多,而且又与实线重叠,既影响了 图形表达的清晰,又不利于尺寸标注,不便于看图。 为此,可用剖视图的方法来表示机件。本节参用最新 国家标准GB/T17452—1998。
6.2.1 剖视图的概念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A—正立面图、B—平面
图、C—左侧立面图、D—右侧立面图、E—底面图、F— 背立面图。
图6―1 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与展开
图6―2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
6.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根据专业的需要有 两种表达方式选择: (1)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X”(‘X’为大写拉丁字 母),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
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如图6―9中B-B剖视。 当剖视图是从物体对称面处剖开,且按投影关系 的位置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时,可以不标注。如 图6―10。
图6―8 剖视图的漏画线
图6―9 剖视图的标注
6.2.2 剖视图的种类
剖视图按剖切面剖切的范围不同,有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切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
时,这时结构均按剖视图绘出。如图6―19。
为了得到真实形状的断面,剖切平面应垂直于轮
的名称“×—×”,如图6―15。
图6―15 旋转剖
3.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
用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阶梯剖。 如图6―16所示。 阶梯剖主要用来表达不同层面的孔、槽等内部结 构。阶梯剖必须进行标注,当剖视图的位置符合投影
关系,中间无其它视图隔开,标注时允许省略箭头,
标注方法与全剖视图相类似,见图6―16(b)。阶梯 剖应注意的问题见图6―17。
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交线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
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旋转剖。如图6―15。
采用这种方法剖切物体时,先假想按剖切位置剖开, 然后将倾斜部分旋转与选定的投影面平行后再投射。 旋转剖视图画好后,必须进行标注。用粗实线标 出它的起、止和转折处,用相同大写字母标出,并画 出箭头表示投射方向,在所画的剖视图上方标出相应
图6―16 阶梯剖
图6―17 阶梯剖应注意的问题
6.3 断面图
6.3.1 断面图的概念 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的某处切断,仅画出该剖切面 与物体接触部分的图形,这种图形称为断面图。如图
6―18。
断面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上个别部分的断面形状。 如零件上的肋板、轮辐、轴上的键槽和孔等。
断面图和剖视图的区别在于:断面图仅画出物体断
图6―20 移出断面的画法与配置(二)
图6―21 移出断面图的标注
图6―22 移出断面图的省略标注
2.重合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内的断面图称为重合断面图。重合断 面图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出。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 合断面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的轮廓线仍应连续画出。 见图6―23。 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可完全省略标注,如图6―23 (a)但不对称的重合断面图必须标注剖切符号和箭头, 如图6―23(b)。
(1)剖视与视图的分界线用点划线分界。 (2)视图部分不必画虚线。 (3)半剖视图的标注与全剖视的标注方法相同,见 图6―11。
3.局部剖视图
用剖切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局 部剖视图。如图6―12。
图6―12 局部剖视图
局部剖视图部分与视图部分的分界以波浪线或折
线为分界线。在画图时应注意: (1)波浪线或折线不能和图形中的图线重合,不能 超出视图外形轮廓线。 (2)波浪线或折线应画在物体的实体部分,遇到孔、
面图形,而剖视图除了要画出断面形状外,还需画出剖 切面后面其余部分的可见轮廓线。如图6―18(b)。
图6―18 断面图
6.3.2 断面图的画法及标注
断面图分为移出断面图和重合断面图两种。 1.移出断面图 画在视图之外的断面图称为移出断面图。移出断 面图的轮廓线用粗实线绘制,应配置在剖切线的延长
线上。当剖切平面通过回转面形成的孔或凹坑的轴线
第6章 物体的常用表达方法
6.1 视图
6.2 剖视图
6.3 断面图
6.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6.5 用AutoCAD的填充命令填充图形
6.1 视图
视图是物体向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图形,主要用 来表达机件的外部结构形状。视图通常分为基本视图、 向 视 图 、 局 部 视 图 和 斜 视 图 。 ( 参 阅 GB/T17451— 1998)。
省略字母:不对称移出断面图配置在剖切符号延
长线上。如图6―19(a)。 省略箭头:不对称移出断面图按投影关系配置。 如图6―22。 省略标注:对称移出断面配置在剖切符号延长线 上 , 如 图 6―19 ( b ) 和 对 称 的 重 合 断 面 。 图 6―23 (a)。
图6―19 移出断面图的画法与配置(一)
图6―23 重合断面图
6.4 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
6.4.1 局部放大图 将物体的局部结构用大于原图形所采用的比例画 出的图形,称为局部放大图。局部放大图主要用来清 楚地表达物体上某些小结构或标注尺寸不方便处。
画局部放大图时,应用细实线圈出物体上要放大
的部位,标上罗马数字,并将局部放大图配置在被放 大部位的附近。在放大图上方标注出相应的罗马数字 和采用的比例。如图6-24。局部放大图可画成视图、 剖视图、断面图,它与被放大部位的原图表达方式无 关。
画成剖视图后,其它视图不受剖开的影响,仍应完整
地画出。
图6―6 剖视图的基本概念
(3)画出物体的剖面符号:在剖切平面与物体相交
的断面内,要画出表示机件材料类别的剖面符号,见 表6―1。
表6―1 各种材料的剖面符号
常用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为间隔相等,方向相同,
以适当角度的细实线绘制,最好与主要轮廓或剖面区 域的对称线成45°角,如图6―7。
槽时,应断开。
(3)在一个视图中局部剖视不宜用得过多,否则, 会使图形显得破碎、杂乱。图6-14为几种局部剖视图
中应注意的问题。
图6―13 局部剖视图的应用
图6―14 局部剖视图中应注意的问题
6.2.3 剖切平面和剖切方法
1.单一剖切平面 用一个剖切面剖开物体的方法,称为单一剖。如 前面介绍的全剖视,半剖视和局部剖视都属于单一剖。 2. 两相交的剖切平面
图的名称“X向”,并在相应的视图附近用箭头指明投
影方向,并注上相同的字母。当局部视图按投影关系配 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局部视图
断裂边界应以波浪线表示,此两种情况如图6-4所示。
6.1.4 斜视图
物体向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平面投影所得到的 视图,称为斜视图。斜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上倾斜 结构的外形,方法是加一个平行于倾斜结构的投影面 的垂直面作为新投影面,使倾斜部分在新投影面上反 映实形。
图6―7 剖面线的方向
3. 剖视图的标注
剖视图一般要进行标注,标注是由剖切符号、箭 头和名称组成。剖切符号表示剖切面的位置,在剖切 面的起、止和转折处用短横粗实线表示,并在上述各 处注以相同的大写拉丁字母,配以箭头表示投射方向, 在相应的剖视图上方用同样字母标注其名称:“×— ×”,如图6―9。
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的位置配置,中间又无其它
6.1.1 基本视图
基本视图是物体向基本投影面投射所得到的视图。 一个物体在空间可形成六个基本视图,可认为将物体 置于一个六面体中,然后向六个基本投影面进行投射, 这样得到的视图就可反映出物体的上、下、左、右、 前、后六个方向的结构形状,如图6―1。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关系在按投影关系配置时, 可不标注视图的名称,见图6―2。
半剖视图主要用来表达物体形状对称或接近对称,
内、外部结构都较复杂的一类物体。它的特点是一半 表达物体的外部结构,一半表达物体的内部结构。如
图6―11中所示的零件,其前部有凸台,内部有台阶,
如采用全剖只能表达内孔的情况,平面图采用全剖也 不合适。所以在正立面图、平面图上采用半剖为最佳 表达方案。
画半剖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
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并进行标注, 必要时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表示该视图名称的大 写拉丁字母应靠近旋转符号的箭头端,有时也可将具 体旋转角度的数字标注在字母之后。斜视图一般只画 出零件中倾斜的部分,它的断裂边界应以双折线或波 浪线表示,如图6-5所示。
图6―4 局部视图
图6―5 斜视图
图6―图样表达得更方便、更简练,国家标 准《技术制图》中规定了一些简化画法。下面就国家 标准GB/T16675-1996中简化画法作些扼要的介绍。见 表6―2。
表6―2 简化画法
6.5 用AutoCAD的填充命令填充图形
在制图中,常要绘制剖面线或表现材质、纹理, AutoCAD为我们提供了图案填充功能,可以很方便的 完成这些工作。为确定填充的范围,首先要确定填充 边界。边界可由直线、圆或圆弧等对象构成。图6―28 展示了由不同对象所构成的允许填充边界。填充命令 有BHATCH与HATCH两种,下面分别介绍。
注相同字母,见图6―3(a)。
(2)在视图下方(或上方)标注图名。标注图名的 各视图的位置,应根据需要和可能,按相应的规则布
置,见图6―3(b)。
图6―3 向视图的配置与标注
6.1.3 局部视图
将物体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视图, 称为局部视图。选用它是为了表达机件上的某一局部结 构的外形。 在画局部视图时,一般在局部视图的上方标注出视
6.2 剖视图
在用视图表达零件时,可见轮廓线是用实线绘制, 不可见的内部结构是用虚线绘制,当物体内部结构比 较复杂时,虚线较多,而且又与实线重叠,既影响了 图形表达的清晰,又不利于尺寸标注,不便于看图。 为此,可用剖视图的方法来表示机件。本节参用最新 国家标准GB/T17452—1998。
6.2.1 剖视图的概念
在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中,A—正立面图、B—平面
图、C—左侧立面图、D—右侧立面图、E—底面图、F— 背立面图。
图6―1 六个基本视图的形成与展开
图6―2 六个基本视图的配置
6.1.2 向视图
向视图是可自由配置的视图,根据专业的需要有 两种表达方式选择: (1)在向视图的上方标注“X”(‘X’为大写拉丁字 母),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
图形隔开时,可省略箭头。如图6―9中B-B剖视。 当剖视图是从物体对称面处剖开,且按投影关系 的位置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时,可以不标注。如 图6―10。
图6―8 剖视图的漏画线
图6―9 剖视图的标注
6.2.2 剖视图的种类
剖视图按剖切面剖切的范围不同,有全剖视图、 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 1.全剖视图 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切物体所得到的剖视图,称为
时,这时结构均按剖视图绘出。如图6―19。
为了得到真实形状的断面,剖切平面应垂直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