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花卉播种育苗

合集下载

播种育苗实验报告范文

播种育苗实验报告范文

播种育苗实验报告范文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观察不同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率及生长情况,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 毛巾、温水- 5个品种的种子- 播种盆、培养土- 不同条件下的种植环境,如光照、温度、湿度等2. 实验方法1. 将毛巾浸泡在温水中,然后拧干。

2. 将种子均匀分布在毛巾上,然后将毛巾卷起。

3. 放置于适当的环境中,观察发芽率及生长情况。

三、实验过程及结果1. 实验过程1.1 准备工作首先,我们准备了实验所需的材料及种子。

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品种的种子,并确保它们在保存、损坏等方面具有相近的条件。

1.2 播种与培养我们将毛巾浸泡在温水中,然后拧干并展平。

接下来,我们将不同种子均匀地分布在毛巾上。

然后,我们将毛巾卷起,确保种子与毛巾紧密接触。

最后,我们将卷起的毛巾放置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培养。

1.3 观察及记录在播种后的每天或每隔一段时间,我们会进行观察并记录每个品种的发芽率及生长情况。

同时,我们还会记录环境因素,如光照、温度和湿度等。

2. 实验结果根据我们的观察和记录,以下是我们得到的实验结果:品种A 品种B 品种C 品种D 品种E第1天95% 93% 89% 92% 91%第2天98% 95% 91% 96% 93%第3天99% 96% 93% 97% 95%第4天99% 97% 94% 98% 96%第5天99% 98% 94% 99% 97%从上述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品种种子在不同条件下的发芽情况。

品种A 和品种B的发芽率较高,且在培养期间的生长情况也较好。

品种C和品种D的发芽率略低,但仍然保持着稳定的生长状态。

品种E的发芽率较低,且生长情况也较为缓慢。

四、实验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以下结论:1. 不同品种的种子对光照、温度和湿度等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

2. 在相同的培养条件下,品种A和品种B的发芽率较高,且生长情况良好,因此适合在相似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种植。

花朵种植的实验报告(3篇)

花朵种植的实验报告(3篇)

第1篇实验名称:花朵种植实验实验目的:了解花朵种植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花朵种植的成活率和观赏性。

实验时间:2022年X月X日-2022年X月X日实验地点:XX市XX区XX街道实验材料:1. 种子:选择适合种植的花朵种子,如玫瑰花、牡丹花、菊花等。

2. 土壤:选择适合种植花朵的土壤,如腐叶土、沙土等。

3. 花盆:选择适合种植花朵的花盆,大小适中,透气性好。

4. 水壶:用于浇灌花朵。

5. 花肥:选择适合花朵生长的花肥,如复合肥、有机肥等。

实验步骤:1. 准备种子:将购买的花朵种子洗净,晾干。

2. 准备土壤:将土壤筛去杂质,按照一定比例混合腐叶土和沙土。

3. 播种:将准备好的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用细土覆盖种子,厚度约为1-2厘米。

4. 浇水:播种后及时浇透水,保持土壤湿润。

5. 摆放:将花盆放置在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地方。

6. 施肥:在花朵生长过程中,每隔一段时间施用一次花肥,以提供充足的养分。

7. 修剪:定期修剪花朵,去除枯叶、病叶,保持花朵的整洁。

8. 观察与记录:观察花朵的生长状况,记录生长过程中的变化。

实验结果:1. 种子发芽率:在实验过程中,种子发芽率达到90%以上。

2. 花朵生长状况:经过一段时间的管理,花朵生长旺盛,开花率较高。

3. 观赏性:种植的花朵色彩鲜艳,形态优美,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实验分析:1. 种子发芽率较高,说明种子质量较好,适宜种植。

2. 土壤、水分、光照等条件适宜花朵生长,有利于提高成活率。

3. 施肥、修剪等管理措施有助于提高花朵的观赏性。

实验结论:本次花朵种植实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成功种植了多种花朵。

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花朵种植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提高了花朵种植的成活率和观赏性。

在今后的种植过程中,我们将继续探索和总结经验,为美化家园、提高生活质量贡献力量。

实验建议:1. 选择适宜种植的花朵种子,提高种植成功率。

2. 适时浇水、施肥,保证花朵生长所需的养分。

花卉播种的实验原理

花卉播种的实验原理

花卉播种的实验原理花卉播种的实验原理是通过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的过程来观察花卉的生长特征和环境需求。

实验的目的是了解花卉的生长规律,探索种子的发芽条件和生长环境,以及优化种植条件。

实验所需材料包括花卉种子、种植土壤、光照、温度、湿度等条件控制器以及相关的测量仪器。

实验过程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实验前准备:确定要种植的花卉种类,并收集相关的种子。

准备种植盆、种植土壤、水源以及控制光照、温度和湿度的设备。

2. 种子发芽实验:将种子按一定密度和深度撒在种植盆的土壤表面。

根据不同的花卉种类,可以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如撒播、定植或插枝。

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来促进种子的发芽。

观察并记录种子开始发芽的时间和发芽率。

3. 幼苗生长实验:一旦种子发芽,幼苗开始生长。

根据花卉种类的要求,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并给予定期的适量施肥。

观察并记录幼苗的生长速度、株高、叶片数量和形态等指标。

4. 开花和结果实实验:随着幼苗的生长,花卉逐渐开花和结果实。

根据花卉种类的要求,继续控制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观察并记录花朵的形态、颜色、数量和持续时间等指标,以及果实的大小、颜色、成熟期等指标。

通过对花卉的观察和数据记录,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实验原理:1. 种子发芽条件:种子的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和生长速度。

2. 幼苗生长条件:幼苗的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幼苗的生长速度、株高和叶片数量等指标。

3. 开花和结果实条件:花卉的开花和结果实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温度过高或过低、湿度过高或过低、光照不足或过强都会影响花卉的花朵形态、颜色和果实的大小、颜色和成熟期。

实验原理总结为:种子发芽和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光照条件。

花卉播种育苗基本技术

花卉播种育苗基本技术

病虫害防治
预防措施
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如种子消毒、加强通风等,以降低病虫害 的发生风险。
观察与诊断
密切观察幼苗生长情况,及时发现病虫害并进行诊断,采取有效的 防治措施。
化学防治
在必要时使用适当的化学药剂进行防治,但需注意使用方法和剂量 的合理性,以避免对幼苗产生不良影响。
04
花卉生长调控
控制光照和温度
在苗期,要定期浇水、除草、施肥,并注 意防治病虫害。
播种时间
在春季或秋季进行播种,根据当地气候条 件和品种特性来确定具体时间。
覆土与覆盖
用薄薄的土壤进行覆盖,然后覆盖一层塑 料薄膜或草帘,以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
播种方法
采用点播或条播的方法进行播种,将种子 均匀撒在土壤表面。
金鱼草播种育苗实例
品种选择
根据个人喜好和用途选择花卉品种
不同的花卉品种具有不同的花色、形态和生长特性,可以根据个人喜好和用途( 如观赏、切花、盆栽等)选择合适的品种。
选择合适的土壤和盆器
根据花卉种类选择合适的土壤
不同花卉对土壤的要求不同,需要根据所种植的花卉种类选择适合的土壤类型 。
选择合适的盆器
盆器的选择需要考虑花卉的生长特性和观赏效果,同时也要考虑盆器的透气性 和排水性,以保证花卉的生长。
THANKS
感谢观看
浸种
将种子浸泡在温水中1224小时,以促进种子吸水 萌动。
播种操作步骤
准备苗床
播种深度
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制作苗 床,并确保苗床表面平整。
根据种子大小和生长习性,确定播种深度 ,一般播种深度为种子大小的2-3倍。
播种密度
播种方式
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和育苗目标,确定播 种密度,一般播种密度为每平方米5001000粒种子。

花卉播种的实验报告

花卉播种的实验报告

花卉播种的实验报告
《花卉播种的实验报告》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我们进行了一项关于花卉播种的实验,以探究不同种子播
种方法对花卉生长的影响。

通过这项实验,我们希望能够了解不同播种方法对
花卉生长的影响,并为花卉种植提供更科学的指导。

首先,我们选择了几种常见的花卉种子,包括向日葵、康乃馨和矮牵牛。

然后,我们将这些种子分别按照不同的播种方法进行了实验,包括直接播种、浸种和
催芽后再播种。

在实验的过程中,我们记录了每种播种方法下花卉的生长情况,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结果显示,直接播种和浸种的花卉生长速度较慢,而催芽后再播种的花卉生长
速度较快。

经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催芽后再播种的方法对花卉生长有着显著
的促进作用,花卉的根系更加发达,叶片更加繁茂,花朵也更加饱满。

这表明
催芽后再播种的方法能够有效地促进花卉的生长,提高花卉的产量和质量。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得出了结论:催芽后再播种是一种较为有效的花卉播种方法,能够促进花卉生长,提高花卉的产量和质量。

这对于花卉种植者来说是一
种有益的种植方法,也为花卉的种植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

总之,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对花卉播种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花卉的种
植提供了更科学的指导。

希望我们的实验报告能够对花卉种植者有所帮助,也
能够为花卉的种植提供更多的思路和方法。

生物种植花实验报告(3篇)

生物种植花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视日益增加。

种植花草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能净化空气,提升人们的审美情趣。

本实验旨在通过种植花草,观察其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并探讨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生长的基本规律。

2. 观察不同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3. 掌握种植花草的基本技能。

三、实验材料与用具1. 植物材料:草本植物(如:紫罗兰、长春花)、灌木(如:茉莉、桂花)。

2. 用具:花盆、土壤、肥料、水壶、剪刀、尺子、温度计、湿度计。

四、实验步骤1. 准备阶段- 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了解其生长习性和对环境的要求。

- 准备花盆、土壤、肥料等种植材料。

- 测量土壤的酸碱度、肥力等指标。

2. 种植阶段- 将植物幼苗按照一定间距种植在花盆中。

- 施入适量的肥料,确保植物生长所需养分。

- 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3. 观察阶段- 每天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记录植株的高度、叶片颜色、花朵开放情况等。

- 使用温度计、湿度计等工具,测量环境温度、湿度等指标。

- 观察环境因素(如:光照、水分、土壤)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4. 数据记录与分析-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找出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

- 撰写实验报告,总结实验结果和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情况- 观察到草本植物和灌木均能正常生长,叶片颜色鲜艳,花朵开放良好。

- 部分植物在光照充足、水分适宜的环境中生长速度较快。

2. 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光照:植物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生长速度较快,叶片颜色鲜亮,花朵开放时间提前。

- 水分:适量浇水有利于植物生长,但过多或过少的水分都会影响植物生长。

- 土壤:肥沃、透气性好的土壤有利于植物生长。

3. 结论- 本实验结果表明,光照、水分、土壤等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有显著影响。

- 在种植花草时,应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环境要求,合理调整种植条件和环境因素。

花卉播种实训报告

花卉播种实训报告

花卉播种实训报告花卉播种实训报告一、实训目的1. 学习花卉播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2. 掌握花卉播种的适宜条件和注意事项;3. 培养对花卉种植和培育的兴趣和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实地考察不同花卉的播种时间和生长条件;2. 选择适宜的花卉品种进行播种;3. 准备播种器材和培育介质;4. 按照播种要求进行播种;5. 给予合适的光照和温度条件,进行花卉的生长观察维护;6. 记录花卉生长过程和结果。

三、实训过程1. 考察:在实训前,到花卉园考察不同花卉的播种时间和生长条件,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和要求。

2. 选择:根据考察结果,选择适合本地生长条件的花卉品种进行实训。

3. 准备播种器材和培育介质:准备好播种盆、播种土、肥料等器材和介质。

4. 播种:按照花卉的播种要求,进行适时的播种,在播种盆中均匀撒播种子,并轻轻压实。

5. 维护:根据不同花卉的光照、温度和湿度要求,给予适当的光照和温度,并定时浇水和施肥。

6. 观察和记录:定期观察花卉的生长情况,记录生长速度、叶片颜色、花蕾形态等变化。

四、实训结果根据实训过程中的观察和记录,可以得出花卉播种的结果和花卉生长的特点。

通过实训,学员能够掌握花卉播种的基本方法和技巧,了解花卉的生长习性和要求。

五、实训心得通过参与花卉播种实训,我对花卉种植和培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这次实训让我学到了很多关于花卉生长的知识,也培养了我的观察能力和耐心。

在实训过程中,我发现花卉的生长需要合适的环境和条件,需要精心照顾和维护。

此外,我也意识到花卉种植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需要不断观察和调整。

通过这次实训,我对花卉种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认识到花卉种植是一项有趣又有挑战的事业,我将会继续学习和进一步探索花卉种植的技术和知识。

花卉播种整地实训报告(3篇)

花卉播种整地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花卉播种整地的基本技能,了解不同花卉的播种方法和整地要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花卉种植管理水平。

二、实训时间2021年X月X日至2021年X月X日三、实训地点XX花卉种植基地四、实训内容1.花卉种类选择与播种材料准备2.播种前的整地与土壤处理3.播种方法及注意事项4.播种后的管理五、实训过程1.花卉种类选择与播种材料准备实训前,我们根据花卉的生长习性、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了以下几种花卉进行播种:三色堇、石竹、长春花、凤仙花等。

同时,准备了种子、播种基质、消毒剂、农药等材料。

2.播种前的整地与土壤处理(1)整地:将种植基地的土壤进行翻耕,深度约20cm,使土壤充分松散,有利于种子发芽和根系生长。

(2)土壤处理:将翻耕后的土壤进行消毒,可使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照1kg/亩的用量均匀撒施,然后用旋耕机进行搅拌,使药剂与土壤充分混合。

3.播种方法及注意事项(1)三色堇:将三色堇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土壤上,覆盖一层薄薄的细土,厚度约1cm。

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2)石竹:将石竹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土壤上,覆盖一层细土,厚度约0.5cm。

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3)长春花:将长春花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土壤上,覆盖一层细土,厚度约0.5cm。

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4)凤仙花:将凤仙花种子均匀撒播在整好的土壤上,覆盖一层细土,厚度约0.5cm。

播种后,用喷雾器喷水,保持土壤湿润。

注意事项:1.播种时,注意种子间距,避免过于密集,影响植株生长。

2.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

3.根据不同花卉的生长习性,适时调整播种深度和覆盖厚度。

4.播种过程中,注意避免人为破坏土壤结构。

4.播种后的管理(1)水分管理:播种后,保持土壤湿润,有利于种子发芽。

待种子发芽后,根据植株生长情况,适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 花卉播种育苗

一、实验目的 通过配土、播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分苗移栽、整地、定植、松土、除草、种

子采收、物候观察、100种花卉的幼苗到开花形态的识别等系列栽培的实践过程,使学生掌握露地花卉播种繁殖技术及花卉栽培养护综合知识的运用,熟悉从种子萌发到下一轮种子产生过程花卉生长发育特点,掌握播种育苗、移栽、养护、采种等技术要点。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育苗及园林施工的栽培奠定基础。实验属综合型实验。 二、 实验环境 光照培养箱(人工气候箱)、调控温室或简易温室(棚)中,冷床,露地栽培土地,

部分种子进行露地直播。比较不同栽培环境的育苗质量的差异。 三、 实验时间和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为4月初至10月末。

实验地点为实验楼到校园。 四、实验用具 播种阶段:播种盘(或6寸花盆)、纱网(报纸)、油性笔、塑封膜标签、剪刀、塑

料膜(玻璃)、透明胶带、土撮子、筛子、压土板、浸水用40厘米直径盆、培养土(山土或泥炭土、腐叶土、田园土)、珍珠岩、蛭石、河沙、牙签、浇水喷壶、露地栽培花卉种子、广谱性杀菌与杀虫剂、土壤化学消毒剂(甲醛、溴甲烷、高锰酸钾等、微波炉(物理杀菌消毒或高压灭菌、干燥箱灭菌)。 分苗与定植、采种阶段:喷壶、小铲子、营养钵(塑料花盆)、塑料筐、水桶、报纸(纱网)、皮尺、绳、木楔、竹竿(攀缘植物)、基肥(农家肥或化肥)、追肥、铁揪、铁耙、收种凉晒用塑料盘、信封(保存种子)、HB铅笔、挂牌、冰箱或冰柜(贮存种子)等。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2年生种子从播种到开花需12-16周,少数需18周,花朵观赏期为20天~4个月

不等,播种时间一般以花卉设计所需要的花期来确定提前播种育苗的时间,大多数大粒种子生长快,小粒种子生长慢,哈尔滨地区小粒种子于1-2月温室育苗5-6月开花上花坛栽培,中粒、大粒种子3-4月温室育苗5-6月开花上花坛,喜冷凉的花卉种子可在4月20日-5月10日露地直播,一般于5月上旬-6月中旬露地直接播种即可,喜高温花卉晚播。因不同地域的气候差异,全国的播种时间不同。 (一)播种的技术要点 1、 领取种子 登记种名,查阅该种的的相关资料:种子好光性与嫌光性,种子发芽是否需要低温处

理,是否需要刻破种皮或其他处理才能出苗,适宜的土壤PH值,发芽最适温度,温度三基点(生长最适温度,生长的最高、最低温度)。浅根性植物不易移苗,应直接露地播种或穴盘育苗,了解其播种到开花所需时间,生态习性、生长习性,观赏特性及相关栽培技术要点,制定育苗管理计划。 2、 配土、消毒 先用土壤筛将培养土与河沙过筛,小粒种子用细筛,中、大粒种子用中筛(高粱粒

能通过,约25-40目)。将田园土或腐叶土、泥炭土、山土与河沙按3:1的比例配比,加入前已配好土总体积的5-10%珍珠岩及5-10%蛭石,混均,作为播种用培养土。配好的培养土消毒,甲醛40%喷洒拌均封闭于塑料膜中1-2天后,打开晾晒使甲醛挥发净后约7-15天用于播种。或用微波炉最大火力消毒8分钟,晾凉后用于播种。也可高压灭菌25-30分,或干燥箱110℃4小时(土4厘米厚于搪瓷容器中)。或铁锅翻炒30分钟消毒。 3、 培养土入盘 先用一块纱网(报纸)遮盖播种盘(花盆)的排水孔,将粗沙铺于盘底,约1-2cm厚

(有利于排水,便于分苗时起苗)。将配好的培养土放入播种盘内其土面高度低于盘沿1-2cm(浇水不溢流)。 4、 压实 用压板将盘内的土面压平、压实,以使种子覆土均匀及胚根萌发时能够与土壤紧密

接触避免悬空因不能吸水而枯萎。易播种的大、中粒种子在土表压实后可以先播种后浸水,难播种子的小粒种子于浸水后播种,有利于覆土时看清干种子。 5、 浸水(浇水) 播种盘(或花盆)用浸渍法吸水,双手提住播种盘,将其下部浸入一个装有清水的水盆

中,将盘内的土利用虹吸原理从下向上浸湿,直到土表全部湿润即可(忌吸水过多超过土面)。有条件的用经放置1-3天左右以后的清水浸水(水温接近于土温,其氯气含量少),没有条件的用自来水。 用喷壶浇水应采用传统的掐头去尾方法浇水(浇水时先流出的水滴大且不均匀水,浇水最后收尾时水滴也大,将其浇在地上或盛水盆中,将喷壶中水浇入播种盘中。),浇透水后播种。 6、 播种与覆土 大粒种子可用点播法或条播法,种子之间距离根据种子大小为1-2厘米,嫌光性种子

播种后覆土厚为种子大小的二倍,用细筛均匀覆土;小粒种子用撒播法播种或用牙签粘种子点播,如种子过小,可在种子中掺些细沙,一起放到一张对折的白纸上,混合均匀后再用撒播法播种,小粒种子播种后用细筛覆土,其深度以不见种子为度。好光性种子可不覆土,或覆土薄些以便于胚根入土;嫌光性种子必须覆土,其深度为种子粒径的2倍左右。覆土后对于没有消毒的土壤在表土用细喷雾器喷洒广普性杀菌剂(百菌清等)。 7、 插牌(挂牌) 为了便于管理及同学间相互识别,在覆土后需做相应标记。用透明胶带粘贴标签,之后领取塑封插牌插在盆边,注明花卉的学名、科名以及播种者的姓名、班级。或在播种盘侧面用油性笔标记。 8、 盖玻璃(塑料膜) 盖玻璃保湿,或用剪刀剪一块面积略大于播种盘盘面的塑料薄膜,覆在播种盘的盘

面,四周用胶带略粘,不要完全不透气,以保证种子发芽90%左右的相对湿度。也可用海绵吸水后覆盖于土表保湿。 9、放置环境 将播种盘放于温室台面(有条件可先期可放在背阴处防暴晒,出苗后立即转入阳光充

足的环境以防徒长),其中班级集体用一个对照种在光照培养箱、简易塑料棚保护地中培养,比较环境差异对种苗质量的影响。定期观察不同环境种子萌发的情况(正常3-20天出苗,多数7-15天出苗,少数种子40天出苗),不出苗的找原因,补种其他种子。子叶出土后及时去掉玻璃或塑料膜,小粒种子出苗不整齐可在70%幼苗出土后去掉塑料薄。去膜不及时会造成幼苗徒长生长势减弱。打扫卫生后离开。 (二)间苗 间苗的目的在于扩大幼苗地上、地下营养生长的空间,扩大间距使幼苗空气流通、日照

充足、生长茁壮、防止幼苗徒长,避免病虫害发生。 间苗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按着栽培种的种苗大小特点间距1-4厘米进行间苗(拔除多余的密植苗)。 除草,除去混在幼苗间的其它种或品种幼苗。 注意选优去劣,即选留强健苗、拨去柔弱、徒长或畸形苗等。 (三)分苗 当播种盘内的幼苗长出真叶4-6片时(高2-6厘米),进行分苗。撒播、条播、混播的

大、中粒种子的幼苗进行一次分苗即可,点播的小粒种子也可进行一次分苗,撒播的小粒种子密度大的一般进行两次分苗,第一次分为几株一簇一盆栽培,第二次分为每株一盆栽培,即将播种盘内的小苗分别移植到营养钵(或花盆)内。具体操作如下: 1、润土 分苗前将盆土湿润的种苗直接进行分苗,盆土干燥发白的需先将播种盘内的土浇少量的

水润湿,以使湿润的土壤附着在根系上,避免起苗时根系受伤。盆土过湿的应在盆土略干后再移苗,否则土过于粘不利于分苗时松土操作,幼苗粘连在一起,硬拉分苗易断根。 2、起苗 用小铲沿着盆边轻轻伸入盘底,取出带苗的湿润土坨,轻抖动土坨使土松散,将小苗逐

个轻轻分开,一次分苗的大苗直接分成单株,两次分苗的小苗将5-6株的一簇苗分在一盆,待苗长大易于用手单株分苗时再分为单株一盆苗。操作时注意不要伤根(尤其根尖尽可能保护好),每株小苗根部都要尽可能带些土。 3、配土、入盆 培养土按腐叶土(田园土、山土):河沙=3:1,也可加入珍珠岩和蛭石混均(见播种

土配比)。每人取20-30个营养钵,先在营养钵底水孔处放一小块纱网(或废报纸),盆底铺一层粗沙2-3厘米,将配好的培养土置入其中,土为盆深的1/2-1/3左右将分好的苗轻轻放入钵(花盆)内,一手托苗一手填土。待土面与苗原来的根系栽培深度相同时即可,用手将填土轻压实,使土与根系密切接触。盆沿一般预留约2cm深的浇水空间。填土后也可将塑料盆提起,再放到地面,反复墩几次,以使土壤与根系充分接触。将移栽的培养钵全部放入塑料筐中,每个同学一个筐以便于管理及移动。 4、浇水 用细喷壶浇透水,或浸渍法浸水。在筐外需粘一块透明胶带粘标签,上面标明小苗的种

名以及栽种者的名字、班级。插入塑封的标牌,放在温室(冷床)台面上,打扫卫生后记录时间特点。 5、放置环境 与管理 移栽后的幼苗转入10-25℃的温床(或简易塑料大棚中,没条件可继续放入温室中过度,

育苗专用并可调节温度的温室不必换环境)中培育,中午温度过高需开盖透气降温,缓苗后,当植株8-10片叶(5-10厘米高),定植于大田中。观察其生长情况并做相应记录,还要经常浇水,去除杂草等。 (四)定植 1、整地 在定植前需整地(选择光照充足、土地肥沃平整、水源方便和排水良好的土地最佳)。

整地(翻地)的质量与花卉生长发育有重要关系,可以改进土壤物理性质、使水分空气流通良好、种子发芽顺利、根系易于伸展,通过整地也可将土壤病菌、害虫等翻于表面,暴露于空气中,经日光与严寒等灭杀之,有预防病虫害发生的效果。 整地应在土壤干湿适度时进行,过干整地时土块不易击碎,费工费力;过湿则可能破坏土壤的团粒结构,使土壤物理性质恶化,形成硬块。 整地深度根据花卉种类及土壤情况而定,一般一、二年生花卉土壤翻耕的深度为30cm左右(一锹头)。翻耕同时需在底层施入相应有机肥料或符合性长效化肥作(磷酸二胺等)为基肥,与土壤拌均。整地应先用铁锹翻起土壤,打碎土块,用铁耙清除石块、瓦片、残根、断茎及杂草等,以利于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日晒后作床。 2、做床 翻地后做床(地温高,保水性差)或畦(保水性好,低温相对低)、垄(便于机械化作

业,浪费土地面积)栽培,一般床形状为梯体,露地直播的播种床的高度为20cm左右,上面宽度为100厘米,下面宽110-120厘米,长度为便于管理10-20米左右。做床之前先在翻耕好的土地两侧用皮尺定距离,床面110厘米,步道45(30)厘米左右,两端钉木桩拉线,按线用铁锹作床,高床从步道起向两侧翻土20厘米深,宽30-45厘米,耙平床面,床要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