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歌诀》武当张三丰著 王宗岳 解
武当太极拳经

武当太极拳经一、张三丰太极拳论诀云,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太极之先,本为无极。
鸿蒙一气,混然不分,故无极为太极之母,即万物先天之机也。
二气分,天地判,始成太极。
二气为阴阳,阴静阳动,阴息阳生。
天地分清浊,清浮浊沉,清高浊卑。
阴阳相交,清浊相媾,氤氲化生,始育万物。
人之生世,本有一无极,先天之机是也。
迨入后天,即成太极。
故万物莫不有无极,亦莫不有太极也。
人之作用,有动必有静,静极必动,动静相因,而阴阳分,浑然一太极也。
人之生机,全恃神气。
气清上浮,无异上天。
神凝内敛,无异下地。
神气相交,亦宛然一太极也。
故传我太极拳法,即须先明太极妙道。
若不明此,非吾徒也。
太极拳者,其静如动,其动如静。
动静循环,相连不断,则二气既交,而太极之象成。
内敛其神,外聚其气。
拳未到而意先到,拳不到而意亦到。
意者,神之使也。
神气既媾,而太极之位定。
其象既成,其位既定,氤氲化生,而谓为七二之数。
太极拳总势十有三;棚、捋、挤、按、采、捩、肘、靠、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按八卦,五行之生克也。
其虚灵,含拔、松腰、定虚实、沉坠、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合,相连不断,动中求静,此太极拳之十要,学者之不二法门也。
学太极拳,为入道之基,入道以养心定性,聚气敛神为主。
故习此拳,亦须如此。
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
气不外聚,神必乱之。
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身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
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
欲求安心定性,敛神聚气,则打坐之举不可缺,而行功之法不可废矣。
学者须于动静之中寻太极之益,于八卦、五行之中求生克之理,然后混七二之数,浑然成无极。
心性神气,相随作用,则心安性定,神敛气聚,一身中之太极成,阴阳交,动静合,全身之四体百脉周流通畅,不粘不滞,斯可以传吾法矣。
二、张三丰太极拳歌诀六首歌诀一顺项灌顶两膀松束胁下气把裆撑威音开劲两锤争五指抓地上弯弓歌诀二举步轻灵神内敛莫教断续一气研左宜右有虚实处意上寓下后天还歌诀三: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动分静合屈伸就缓应急随理贯通歌诀四:忽隐忽现进则长一羽不加至道藏手慢手快皆非似四两拨千运化良歌诀五:极柔即刚极虚灵运若抽丝处处明开展紧凑乃慎密待机而动如猫行歌诀六:倗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三、张三丰太极行功说太极行功,功在调和阴阳,交合神气,打坐即为第一步下手功夫。
王宗岳《太极拳歌》

太极拳者,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犹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
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而在内也)。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力,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穿,无令丝毫间断尔。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掤、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右顾、左盼、中定,此五行也,掤、捋、挤、按即坎、离、震、
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
进、退、顾、盼、定,即金、木、水、火、土也。
太极拳(王宗岳、张绍堂、李瑞东)李派太极合道之法。老三推

一、太极拳论(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虚领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皆是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似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
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二、李派由来(张绍堂)李派太极拳创始人李瑞东,祖居河北武清县(今属天津)城内东后街。
先生极富天资,喜文乐武,一生皆系武术事业。
曾先后从学李老遂,王兰亭(代师杨露禅传艺)、嵩山少林寺慧海法师、八卦名师董海川先生、岳飞之后人岳清山先生、甘淡然先生等武林大家为师。
终将戳脚、少林、心意、八卦、南北太极拳真传熔于一炉,提炼精纯,衍化而生新。
再创了太极功论新体系,成为李派拳法的核心代表。
武林时称“武清派太极拳”原谓“金蟾派太极功”今称“李派太极拳”。
先生修炼精深,功力非凡而神奇,成为一代武林泰斗和国术巨匠。
先生历任端王府武术教师,清宫廷武术总教师、全军武术总教长兼北京高等学校武术总教习等职。
先生为“强种强国”极力倡导武术,并集合全国众家武术掌门人创立“中华武士会”,主持天下“英雄会”。
先生以武会友,倾尽公顷田产,广交天下豪杰。
目无贫富,扶危济困,布赈苦难,医救病祸,为仁不让。
武当太极13式歌诀

武当太极13式歌诀十三式总歌十三势来莫轻视。
命意源头在腰际。
变转虚实须留意。
气遍身躯不少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
因敌变化示神奇。
势势存心揆用意。
得来不觉费功夫。
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内松净气腾然,尾闾中正神贯顶。
满身轻利顶头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入门引路须口授,功夫无息法自修。
若言体用何为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想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字字真切意无遗。
若不向此推求去,枉费功夫贻叹息。
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转变虚实也。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注一方。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
行气如九曲珠,无往不利。
运劲如百炼钢,无坚不摧。
形如搏兔之鹘。
神如捕鼠之猫,静如山岳,动如江河。
蓄劲如张弓,发劲如放箭。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
收即是放,断而复连。
往复须有折迭,进退须有转换。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先求展开,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
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沈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
彼微动,己先动。
劲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沈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
牵动往来气贴背,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
有气则无力,无气则纯刚,气若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沈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在心。
王宗岳张三丰太极拳论原文

张三丰太极拳论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
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
惹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斯其根自断。
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棚、捋、挤、按、采、列、肘、靠。
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
此五行也。
棚、捋、挤、按。
即干、坤、坎、离四正方也。
采、列、肘、靠。
即巽、震、兑、艮四斜角也。
进、退、顾、盼、定。
即金、木、水、火、土也。
合之则为十三势也。
(原注云:此系武当山张三丰先师遗论,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徙作技艺之末也。
)王宗岳太极拳论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为一贯。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功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灵顶劲、气沉丹田。
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乎壮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
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
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平准,活如车轮。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治,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
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

古拳谱】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注解修炼太极拳者,多熟知《王宗岳太极拳论》,在太极门中开宗立派者,更是引用拳论之语,为其宗派技法之理论基础。
王宗岳相传为明朝万历年间人,更有民间传说他的太极功夫为张三丰亲传。
但据河南省博爱县地名办公室魏美智先生考证,《王宗岳太极拳论》实为其师李鹤林于乾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 年)二月二日在唐村讲武堂所作的一篇训论。
由于李家有“未成功器,勿名师门”之严训,王宗岳先生没有注明老师李鹤林的姓名。
太极拳是否张三丰所创,张三丰所创之太极拳架式、套路是什么样式,今天已无法考实,而《王宗岳太极拳论》与其他有关著述,则白纸黑字留传至今,成为毋庸置疑的经典,因此,王宗岳(或其师李鹤林)实是可考的太极拳的创始人,以后各派各式,具出诸门下,万变不离其宗,也要用拳论之语,来考量其是否正宗。
犹如道教,尊原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上三清”为最高神,实际的创始人可以说是春秋时的老聃。
一部《老子》,是文本意义上的道教的原始经典,《太极拳论》亦复如是。
但以我四十多年学研太极推手的体会,这三百六十三字(不计标点符号)的太极拳论,语辞通俗,意义深奥,真正登堂入室者恐千万人中无一二。
现在的环境,修习太极拳者比之五六十年前已大大减少,学太极拳也为了养生锻炼,学太极推手不过是提高学拳兴趣的辅助手段,太极推手比赛规则也离此项技击运动的特点(也是其优越性)远矣,一般来说,参加这项运动的基础人群少了,提高就更困难了,太极拳论所说:“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并非杞人之忧。
但从另一方面说,随着中华传统文化日益被公众重视,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太极拳中文化积淀非常深厚,从太极拳术比较直感的角度,也有利于形象地领会中华文化的真谛,或者也是太极拳精义重新显发于世,或至少能于后世传承不绝的大好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故此不揣浅陋,作此夹注心解,以期抛砖引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太极功夫更要面授机宜,亲身体验,勤加修炼,但有正确的理论引导,或可以少走歪路,也不至于买犊还珠。
王宗岳太极拳论及张三丰太极拳经分享,建议收藏

王宗岳太极拳论及张三丰太极拳经分享,建议收藏爱太极尚自然乐健康享生活今天为大家推荐太极拳的两个理论圭臬:王宗岳《太极拳论》和张三丰《太极拳经》。
这两个拳论对指导练拳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建议大家认真用心研读琢磨之后收藏保存或者打印出来。
每练一段时间拿出来研读,每次都会有新的心得体悟、新的理解和收获。
太极拳论——山石王宗岳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
无过不及,随曲就伸。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
由著(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御众之形,快何能为?立如枰凖,活似车轮,偏沈(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阳不离阴,阴不离阳,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已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是为论。
太极拳经——张三丰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无使有缺陷处,无使有凹凸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脚,发于腿,主宰于腰,行于手指,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
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若将物掀起而加以挫之之意。
斯其根自断,乃坏之速而无疑。
虚实宜分清楚,一处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武术歌诀——精选推荐

武术歌诀太极十三势行工歌诀[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5-18 08:59:39 | 作者:龚克 | 来源:经典拳论【原文】 【今译】十三总势莫轻识, 十三拳势不可轻视,命意源头在腰隙; 用意的根源在腰际;变转虚实须留意, 虚实的变化转换当注意,气遍身躯不稍痴。
内气流遍周身毫无阻滞。
静中触动动犹静, 静中触引动来动如同静,因敌变化是神奇; 顺着敌方的变化而变化才是神奇;势势存心揆用意, 每一招式在于用心揣摩其妙用,得来不觉费工夫。
得到它的精奥无意间把精力来耗费。
刻刻留心在腰间, 时时刻刻注意那腰间,腹内松静气腾然; 腹中松柔虚静气才能腾腾然;尾闾正中神贯顶, 尾骨正直不偏斜精神贯注到头顶,满身轻利顶头悬。
全身轻灵又利索头部上顶如空悬。
仔细留心向推求, 仔细认真地从这里去寻求,屈伸开合听自由; 屈伸开合应听凭自由;入门引路须口授, 入门领路需要口头来传授,工用无息法自休。
技艺使用无止境而招法学得有止休。
若言体用何为准? 若问走架打手什么作标准?意气君来骨肉臣; 意气为君王而身体是使臣;详推用意终何在? 详细推断它的目的最终在哪里?益寿延年不老春。
增加岁数、延长寿命而永葆青春。
歌兮歌兮百四十, 歌诀呵歌诀一百四十字,字字真切义无疑; 每个字意思明确无可怀疑;若不向此推求去, 假如不从字里行间去探索,枉费工夫遗叹惜! 只能是白费精力空叹可惜。
八卦掌三十六歌诀(一)董海川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8-05-18 08:47:07 | 作者:董海川 | 来源:经典拳论 15 | 浏览:87次 ]歌一:所唱八卦基本架势空胸拔顶下塌腰,扭步掰膝抓地牢。
沉肩坠肘伸前掌,二目须冲虎口瞧。
歌二:所唱八卦掌基本势架行成之法先肘后叠肘掩心,掌再翻塌向前跟。
跟到前肘合抱力,前后两掌一团神。
歌三:所唱八卦掌基本走法步弯脚直向前伸,形如推磨一般真。
屈膝随胯腰扭足,腿到三面不摇身。
歌四:所唱八卦掌左右招式均衡之法一式单鞭不为奇,左右循环乃为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太极歌诀》武当张三丰著 王宗岳 解
武当张三丰著 山右 王宗岳 解
(由张三丰祖师所著,王宗岳先师精解的太极拳经,因长期传抄而身首分离,谬误百出。对其作
者亦产生莫大混乱与篡改。经笔者认真考证,还其原貌。虽不尽善,乃求本追根之始也。六首
歌诀为“经",歌诀释文为“论"。经无论则不明,论无经则不通。经论对应,始成一体,本篇以乾隆
抄本为主要依据,参阅诸本。限于篇幅,校勘说明从略。)
歌诀一
顺项贯顶两膀松,虚灵顶劲,气沉丹田。两背松,然后窒。
束胁下气把裆撑,提顶吊裆,心中力量。
戚音开劲两捶争,开合按势怀中抱,七星势视如车轮,柔而不刚。
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而己意先动。
五指抓地上弯弓,由脚而腿,由腿而身,如练一气。
如转鹘之鸟,如猫擒鼠,
劲如弓发矢,正其四体。步履要轻随,步步要滑齐。
歌诀二
举步轻羡神肉敛,一举动,周身俱要轻灵,尤须贯串。
气宜鼓荡,神宜内敛。
奠教断续一气研 无使有凸凹处,无使有断续处。
其根在自于腿,主宰于腰,形于手指。
由即市腿市腰,总须完整一气。向前退后,乃咕命得机得势。
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
左宣右有虚实处 虚实宜分清楚。
一处自有一处虚实,处处总此一虚实。
周身节节贯串,无令丝毫间断耳。
意上寓下后天还 上下前后左右皆然。
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有上即有下,有前即有后,有左即有右。
如意要向上,即寓下意。辟如将植物揪起而加以挫之之力。
斯其根自断,损坏之速乃无疑。
歌诀三
拿住丹田练内功 拿住丹田之气,练住元形,能打哼哈二气。
哼哈二气妙无穷 气贴背后,敛入脊骨。
静动全身,意在蓄神,不在聚气。在气则滞。内三合,外三合。
动分静合屈伸就,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屈就伸。
缓应急随理贯通 人刚我柔谓之走,人背我顺谓之粘。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虽变化万端,而理与性唯一贯。
由招熟而渐至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
歌诀四
忽隐忽现进则长,不偏不倚,忽隐忽现。
左实则右虚,右重则左轻。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
一羽不加至道藏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雄豪所向无敌,盖皆由阶而及也。
手慢手快皆非似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盖不外强欺弱,慢让快耳。
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也。
四两拨千运化良,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 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
立如平准,快似车轮。偏沉则随,双重则滞。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率自为人所制者,双重之病未悟耳。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粘即是走,走即是粘。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辨焉。
此论句句切要,并无一字陪衬。非有夙慧之人,未能悟也。
先师不肯妄传,非独择人,亦恐枉费工夫耳。
歌诀五
极柔即刚极虚灵 极柔软,然后极刚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
运若抽丝处处明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
气如车轮,腰似车轴。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藕断丝亦连。
开展紧凑乃缜密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囊,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
待机而动如猫行 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
歌诀六
捧捋挤按四方正,采挒肘靠斜角成。
乾坤震兑乃八卦,进退顾盼定五行。
长拳者,如长江大河,滔滔不绝也。
十三势者,捧捋挤按采挒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
合而言之,曰十三势。捧捋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挒肘靠,即乾坤...... ,四斜角也。
进退顾盼定,即水火金木土也。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