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论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精选7篇)现如今,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论文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论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浅析中美贸易摩擦论文篇1一、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分析在某种程度上,中美经贸中主要摩擦问题的出现都与贸易不平衡有关,而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是指在中美两国双边贸易中,中方存在贸易顺差,美方存在贸易逆差。
根据中方统计,在1984—1992年的九年里,中方一直处于逆差地位,自1993年始转为对美顺差。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对美顺差呈大幅上涨现象。
根据美方统计,从1983年开始美国出现逆差,2000年升至838亿美元,美国对华逆差在该年首次超过日本,并成为美国最大贸易逆差来源国。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特别是近两年,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大幅上涨。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7年1—11月累计贸易顺差为2 381.3亿美元,据此估算,2007年全年顺差将突破2 500亿美元,冲高至2 600亿美元。
中美贸易逆差的不断扩大已经成为中美两国发展正常经贸关系阻碍,同时也成为美国对中国产品征收反补贴税、要求人民币升值、保护知识产权等问题的一个重要借口。
根据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统计数据,截至2007年,美国成为迄今为止对华发起贸易摩擦案件最多的国家。
从近年来这一问题发展变化的角度看,其色彩的政治浓度要远远大于经济,从而成为中美关系中的一个焦点。
种种迹象表明,今后中美贸易摩擦的热点仍将在纺织品进口设限、人民币汇率、知识产权、市场经济等问题上。
二、中美贸易摩擦的原因分析在世界经济发展不均衡的背景下,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中美两国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贸易摩擦,这些给中美贸易关系增添了诸多不确定性。
(一)美方原因造成的两国贸易摩擦1.经济低迷与新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近年来,美国经济的低迷与中国的“和平崛起”形成强烈反差。
中美贸易战论文1000字

中美贸易战论文一、引言中美贸易战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之间针对贸易问题而展开的一系列贸易摩擦和贸易争端。
自2018年开始,中美贸易战就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议题。
纷繁复杂的原因和影响使得中美贸易战成为学术界和政策界的研究热点。
本论文将对中美贸易战进行综合分析,并从不同角度探讨其背景、原因、影响和解决办法。
二、中美贸易战的背景2.1 中国经济崛起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为世界经济稳定作出重要贡献。
然而,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
中国的出口产业依赖过度,国际贸易剩余增加,既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动力,也导致了中美贸易不平衡。
2.2 贸易逆差问题中美贸易逆差问题是中美贸易战的主要导火索。
中美贸易逆差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持续扩大。
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不断上升,引发了美国国内产业利益的关切和不满。
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如加征关税和限制中国投资等,以纠正贸易不平衡。
三、中美贸易战的原因3.1 贸易政策差异中美两国的贸易政策差异是导致贸易战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国在实施产业政策方面与美国存在一定的差异。
中国政府为了发展本国产业,采取了一系列补贴和优惠政策,导致美国企业对中国的贸易行为产生不满。
3.2 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是导致贸易战的另一重要原因。
在中国市场,知识产权保护不够完善,侵权盗版问题严重。
许多美国企业在中国经营遭遇到了知识产权被侵犯的问题,这导致了中美贸易关系的紧张。
四、中美贸易战的影响4.1 经济影响中美贸易战给中美两国经济造成了巨大影响。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中国出口减少,中国经济增长降至历史新低。
同时,美国的关税政策也对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带来了负面影响,导致物价上涨和就业岗位减少。
4.2 供应链重塑中美贸易战对全球供应链格局产生了影响。
许多生产企业不得不将生产线从中国转移到其他国家,以避免关税的影响。
这使得全球供应链发生重塑,对全球市场带来了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论文

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论文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论文预读: 摘要: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国际贸易遇到了新的机遇与挑战.笔者结合现代国际经济发展形势,对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和发展进行分析,从国际贸易的分类及统计指标出发,结合国际贸易形式整理出我国国际贸易面对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对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简要提出对策,为我国国际贸易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撑,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指导方向.目前,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已初步建成,我国在世界国际贸易领域中的地位也逐渐提升,综合国力逐渐加强,但是受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制约,我国国际贸易可以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大,本文将从国家贸易的分类及统计指标入手,对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做进一步分析.一、国际贸易分类及统计指标概述(一)国际贸易的主要分类形式1.按所站角度不同划分对外贸易是站在一国的角度看国际贸易.它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活动的总称.有些国家如英国、日本又称之为海外贸易.传统的对外贸易由商品的进口和出口两部分构成,所以亦叫进出口贸易.2.按商品流向进行划分出口贸易:出口贸易是将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一国出口收入的全部金额为出口总额.进口贸易:将外国商品输入本国市场销售.一国进口所支出的全部金额为进口总额.过境贸易:凡A国经过C国向B国运送商品,对C国来说就是过境贸易.其具体细分包括直接过境贸易和间接过境贸易.直接过境贸易,即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在海关直接监管下,通过国内运输线从其它口岸离境,有时直接过境甚至不需卸货和转换运输工具,承办过境的国家一般要收取一定的费用.间接过境贸易,即指外国货物到达本国口岸后先存入海关保税仓库,没有经过任何加工改制,在从海关保税仓库运出国境的活动.过境地的特点通常是地理位置重要、资本市场发达、商业氛围浓.如香港、新加坡、澳门、台湾等.(二)常用国际贸易统计指标衡量国际贸易规模的指标主要是:国际贸易额:指世界各国出口贸易额的总和,也被称为国际贸易值.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因为各国一般都是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国际贸易量:指用进出口商品的实物单位表示贸易规模的指标,剔除了价格变动等因素带来的虚假成分,它更能准确地反映一国的实际贸易情况.是用同一货币单位表示的一国对外贸易规模.各国一般都用本国货币表示,但为了便于国际比较,各国同时又用美元进行统计.(三)对外贸易依存度概述所谓对外贸易依存度,主要指对外贸易总额在本国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其主要用来反应国家国民经济对外发展的依赖程度以及本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又被分为进口依存度和出口依存度,这就更能准确地表示一国经济增长对外贸所依赖的程度.进口依存度反映了一个国家市场对外开放的程度,出口依存度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对外贸所依赖的程度.一般来说,对外贸易依存度越高,该国经济发展对外贸的依赖程度也就越大,同时也表明对外贸易在该国国民经济中占有的重要地位.(四)国际贸易国际分工的发展阶段1.萌芽阶段(始于15-16世纪的地理大发现)15世纪末至16世纪的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2.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的第一次科技革命,是以大机器工业为基础的国际分工形成.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形式基本上是以英国为中心的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世界城市与世界农村对立下的“垂直式”的分工体系.3.发展阶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这一时期国际分工的主要特征是:垂直分工:宗主国与殖民地之间的“垂直式”分工继续向深度与广度发展,分工的中心从英国一国变为一组国家.水平分工:工业国之间发展成一种“水平式”的工业部门间的分工.如英国:侧重钢铁生产;德国重化学工业;芬兰主要是木材加工.4.深化阶段(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战后,20世纪40年代和50年代开始的第三次技术革命,生产力的进步、跨国公司的兴起、殖民体系的瓦解,导致了国际分工进一步深化的新特征.二、我国国际贸易现状分析(一)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紧紧抓住国际制造业快速发展势头,加速发展我国国际贸易,使我国今日成为世界范围内重要的产品加工基地.现代服务贸易、物流贸易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国际贸易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以发达国家良好的经济氛围为背景,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吸收国外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方式,改善我国经济企业发展,推动整体质量和水平的提高,起到了十分积极的影响.未来经济是技术型经济为主,鼓励创新经济的发展.金融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向别国借鉴经验,加强国际金融合作,进一步完善我国的金融体系,利用国际金融市场促进国内经济贸易发展.机遇与挑战往往并存,特别是在世界经济体系中.随着能源安全问题日渐突出,国际政治局面动荡不安,我国贸易发展较世界贸易发展仍有很多不足与差距.(二)对外贸易增长速度强劲反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国际贸易发展产生强劲推动作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除去2008年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国际贸易增速有所下降,2010年至今,我国国际贸易呈现稳步增长趋势.(三)对外贸易差额有所下降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进出口贸易整体态势发展良好.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呈增长趋势,贸易规模扩大.其中,出口额与进口额稳步增长,出口规模扩大持续扩大.三、我国对外贸易面临的主要内部问题(一)从出口产品的结构来看我国出口产品结构主要为劳动力高、污染高、耗能高、技术含量低的产品,从侧面反映出我国从贸易总额上体现出的贸易利润,其实并没有数据反映上的占有优势.也就是说,我国虽然出口额大,但是我国通过贸易获得的利润较低.并没有数据反映的多,因为我国目前的比较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品上.这也就是说我国出口商品结构层次偏低,盈利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总值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进入新世纪以来,加工贸易在出口的比例一直在一半以上.尽管近两年有所下降,但也处于接近一半水平.二是我国虽为制造大国,但是外企在国内制造业的作用也很大,近一半以上的产品均是由外资企业完成,我国只是做到简单装配作用.三是我国较其他国家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急需增加.虽然近几年有逐渐增长趋势,但较发达国家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有很多是国外的核心部件运到国内进行组装来完成制造的.其核心部件的关键技术并不是我国的知识产权,我国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出口比例仍然很低.(二)从我国产业结构理论和贸易机制来看随着近几年国际贸易的发展,结合有关数据,可以发现如美国等发达国家的产业结构偏向第三产业发展,其第三产业在美国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而在我国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较低,虽然近几年有适当调整,但较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仍然比重较低,发展速度缓慢.(三)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短缺我国高校虽然设置国际贸易专业,但是我国仍然缺少高素质国际贸易人才.高校毕业生能留下从事本专业的人较少,坚持五年以上没有转行的人就更少,造成了我国国际贸易优秀人才严重短缺.四、解决当前我国国际贸易现状的对策首先,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建设.我国制造业需要在世界经济占有一席之地,需要增强自身自主研发技术,革新研发理念、加大自主研发扶持力度,将创新设计作为当前主要发展目标.提高我国核心技术出口比例,改变我国代工厂的现状,使我国在国际贸易中变被动为主动;其次,加强第三产业结构.完善我国第三产业结构、优化我国国际贸易机制,有效提升我国第三产业在我国整体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最后,加大我国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力度.在质量上,对我国国贸人才素质严格要求.新的经济环境下,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素质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 五、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趋势(一)努力保持国际贸易稳定协调增长随着我国现代国际贸易领域的快速发展,一旦出现世界经济环境大起大落,必定对我国经济稳定造成严重影响.为促使国际贸易稳定稳步增长,需要结合我国国际竞争力能力,加强国家外贸体系建设,完善外贸相关制度,如完善出口退税等财税政策、加大政策性金融扶持力度;建立符合国际环境的公共信息服务体系,加快与世界信息的互动交流;培养优秀的本土跨国公司,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税收优惠政策;要鼓励科技型小微企业的快速发展,建立创新性自主研发产品企业,增强国际核心竞争力.(二)国际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中国出口高压发展目前,国际经济政治瞬息万变.高就业难、政治斗争等为国际金融市场带来新一轮的考验.如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救市计划,旨在鼓励本国经济的稳步发展.在这种情况下,以制造大国著称,缺少核心知识产权的中国经济也面临新的考验,处于高压环境中的中国国际贸易,中国在出口中高端产品中将面临激烈的竞争.(三)加快转变国际贸易增长方式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外贸增长方式,正确处理规模、效益、质量之间的关系,引导地方政府和企业将外贸增长重点转移到质量和自主研发上来.为转变增长方式创立优惠政策.结合国内外优秀品牌经验,坚定信心,发展本土特色品牌,让我国品牌走出中国、走向世界,提高出口产品附加值,从而带动相关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效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规范外贸经营秩序.贸易经营秩序的混乱是不利于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的,经营秩序的混乱也会减少我国在国际贸易中所应获取的利益.要充分发挥行业组织的协调能力,对企业合理安排进出口要做好引导.(四)加强优秀国际贸易人才队伍建设优秀的外贸人才对发展本国国际贸易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优秀国际贸易人才也有更加严格的职业素养要求,具体包含: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具有较强的沟通交流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能力;熟悉国际规则和国际惯例等,相信随着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力度的加大,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领域和新的高度.六、结语根据原创论文统计数据分析,本论文认为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现状虽然呈现稳步增长,但是继续由制造业经济向技术型经济转变.要提高我国国际贸易业务量,增加利润,进而达到我国国际贸易的稳步增长,这就要加大对我国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国际贸易发展的政策扶持力度等方面,这也是未来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相信随着对国际贸易研究的深入,我国国际贸易将迎来更有质量、发展更加平稳的新时代.参考文献:[1]孙徽徽,潘仲乐.浅析我国国际贸易的现状与发展[J].北方经贸,2014(9).[2]许月.对外贸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1(7).[3]钟奕岚.我国国际贸易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1(9).[4]秦小华.浅析国际贸易发展现状及我国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江苏商论,2014(33).。
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方法

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法浅析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法 随着世界经济的持续疲软,对外经济贸易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以下是⼩编搜集整理的⼀篇探究对外经济贸易问题的论⽂范⽂,欢迎阅读参考。
[摘要]从现阶段发展来看,我国的对外经济贸易在迅速发展,外贸进出⼝总值不断处于上升趋势。
但⽬前,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与市场⼤环境发展还存在着不协调的问题,还需要不断的完善。
本⽂分析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提出了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发展具体的应对⽅法,为今后研究提供有利依据。
[关键词]对外经济贸易竞争国际贸易 ⼀、概述 1978年,中国实⾏对外开放政策,从此中国在对外贸易、引进外资、开放市场等对外经济关系⽅⾯均取得了巨⼤的进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不仅在世界贸易中居第五位(2002年),也是发展中国家最⼤的外资引进国。
2001年,中国正式加⼊了世界贸易组织(WTO),这不仅进⼀步加快中国经济融⼊世界经济的步伐,⽽且也对21世纪中国的改⾰和开放事业产⽣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兴盛需要世界经济,世界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也需要中国经济。
⼆、我国对外经济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1、因结构不合理⽽造成的⼀系列问题 因我国⼀直采取的是粗放式增长⽅式,尽管数额巨⼤,但是并不合理。
主要表现为加⼯贸易在出⼝产品中占据了相当⼤的⽐重。
根据经验总结来看,采取原料加⼯⽅式的加⼯贸易,国家从国际贸易中实得外汇收⼊平均约为贸易额的20%,国民从加⼯贸易中所获得的收益则更为有限,并且两头在外的加⼯贸易使我国处于以外商为主的阶段。
⽬前,三资企业进⼝额占据我国总进⼝额的55%,出⼝则占了近60%的份额,在加⼯贸易中占⽐重更⼤的为外资,加⼯贸易对国民经济的结构进步作⽤也⾮常的有限。
近⼏年来,尽管我国技术密集性产品出⼝的⽐重有所提⾼,但总体上我国出⼝的优势还是建⽴劳动密集性的制造业基础上,尤其是⾼新技术产品所占的⽐重很低。
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所遇到主要问题-贸易保护论文

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所遇到的主要问题:贸易保护中图分类号:f71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0)10-077-02摘要 2009年,我国超过德国成世界第一进出口国。
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不仅带动了国内的经济发展,而且在全球贸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是,透过这些数据,我们还要看到中国贸易还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将成为长期制约着我国贸易发展的壁垒。
关键词贸易保护反倾销反补贴技术性贸易壁垒一、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状况2009年,在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国的对外贸易度过了最为困难的一年,在政府稳定外需政策和广大企业主动应对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对外贸易稳住了阵脚。
据海关统计,2009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为22072.7亿美元,同比下降13.9%。
其中,出口12016.7亿美元,同比下降16%;进口10056亿美元,同比下降11.2%。
全年贸易顺差1960.7亿美元,同比减少34.2%。
完成了保市场、保份额的既定任务,在全球市场份额维持在9%左右,进出口额超过了德国成为世界第一进出口国。
二、现阶段我国对外贸易所遇到的问题我国对外贸易中所遇到的主要问题来自多国的贸易保护措施。
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世界范围内抬头,并呈现出明显针对中国的态势。
有研究显示,全球56个国家和地区采取的99项保护主义措施中包括损害中国商业利益的内容;134项尚未实施的措施中,77项影响中国利益。
2009年1月至8月,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79起贸易救济调查,涉案总额约为100.35亿美元。
其中,反倾销案件50起,反补贴案件9起,保障措施案件13起,特别保障措施案件7起。
与上年同期相比,涉案数量、涉案金额分别增长16.2%和121.2%。
(一)反倾销,反补贴案件数量急剧增长反倾销、反补贴本是世界贸易组织用于维护公平贸易的一个机制,但是近年来,“双反”调查被不少国家滥用,成为贸易保护的一个重要手段。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论文 - 经典论文

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的论文- 经典论文(文章一):世界多边贸易论文--浅析WTO贸易争端解决机制东北财经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论文(案例)考核世界多边贸易体制概论作者考试批次学籍批次考点层次专业完成时间浅析WTO争端解决机制(一)、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几点说明㈠争端解决机制的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深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加剧,贸易摩擦也日益增多。
为确保贸易能公平、公正的进行,需要一个有效的争端解决机制。
从GATT的争端解决机制条款到WTO的争端解决机制,多边贸易体制日臻完善和成熟。
当双边磋商难以达成协议时,争端的申诉方可将争端提请缔约方全体进行处理。
为了进一步强化GATT 的争端解决机制,乌拉圭回合谈判较全面、彻底的对GATT争端解决机制和程序作了改进,并最终形成了《关于争端解决规则与程序的谅解书》).通过这样一个强化了的机制,WTO希望能更迅速、更有效地处理成员之间的贸易纠纷和摩擦、维护它们之间的权利与义务,督促各成员更好地履行各项协议的义务及其所作的承诺,“实现问题的满意解决”。
㈡争端解决机制的基本程序WTO的争端解决制度是保障WTO多边贸易体制的可靠性和可预见性的核心,DSU对争端解决的基本方法和程序作了极为详细的规定,其基本程序包括:磋商;斡旋,调解和调停;专家小组;上诉视察;对建议或裁定的监督执行;仲裁;补偿与减让的终止以及“交叉报复”。
WTO自xx年成立后,其争端解决机制在处理国际经贸纠纷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约有80%的争端在建立专家小组之前是通过磋商是争端双方达成一致的,这也表明了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
当然,WTO争端解决机制远不是完美的,年轻的WTO争端解决机制能不能经受真正的考验还有待时日,但是无疑,我们是有理由乐观的。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运作过程存在的不足——从一个经典案例看香蕉案㈠案情这是一个被数次诉诸GATT和WTO纠纷解决机制的纠纷。
欧盟市场的香蕉主要有三部分一个是直接隶属于某些欧盟国家的海外领土,如加勒比海地区的英联邦成员,法国的海外省等;二是通过《洛美协定》同欧盟保持特惠经贸关系的(非洲、加勒比和太平洋地区的国家,ACP);三是中美和南美洲的国家。
最新中澳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

最新中澳贸易摩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论文最新中澳现状及其对策分析摩擦现状中澳是近年来中澳两国贸易关系中出现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双方在贸易政策、市场准入和投资等方面的分歧,导致了的加剧。
其中,以下是当前最引人注目的问题:1. 关税措施:中澳之间实施的相互关税措施对双方贸易造成了不利影响。
双方相互提高商品的关税,限制了贸易规模和多样化。
2. 市场准入限制:中澳之间存在市场准入限制,加重了贸易的不平衡。
双方需进一步开放市场,促进贸易的公平和自由。
3. 投资审查:澳大利亚对中国企业的投资进行审查的政策措施,给中资企业在澳大利亚的投资带来了不确定性。
对策分析要解决中澳问题,需要采取以下对策:1. 对话与协商:中澳应加强对话与协商,通过平等、有建设性的谈判,寻找共同利益的平衡点。
双方可设立高层对话机制,加强交流与合作。
2. 扩大市场开放:中澳应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降低贸易壁垒,促进双边贸易的发展。
双方可以探讨降低关税和取消非必要的市场准入限制。
3. 加强合作项目:中澳可以加强在创新、科技和教育等领域的合作项目,提升双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共同开展研究和技术交流,促进经济发展。
4. 推动投资便利化:中澳可以加强投资合作,建立更加开放和稳定的投资环境。
提供更多优惠政策和法律保障,吸引更多中资企业投资澳大利亚。
5. 强调多边主义:中澳应共同坚守多边主义,支持自由贸易和开放合作。
通过积极参与国际组织和多边贸易体系,推动全球贸易秩序的稳定和发展。
结论中澳问题是当前中澳贸易关系中的一个重要挑战。
通过对话与协商、扩大市场开放、加强合作项目、推动投资便利化和强调多边主义等对策,有望缓解,促进双方贸易的繁荣和稳定发展。
中美贸易摩擦论文完整版

中美贸易摩擦论文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及对策Research on Current Situation of Sino-America Trade Conflicts andCountermeasures学院:经济学院专业/班级:国际经济与贸易 0701 班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2011 年 6 月26日摘要近年来,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中美摩擦已经成为了阻碍中美贸易以及经济发展的绊脚石。
因此,本文尝试对近年的中美贸易摩擦现状和特点进行综述,找出中美贸易摩擦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经研究发现中美贸易摩擦又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首先,美国针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立法不断出台。
其次,中美贸易摩擦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和隐蔽化的特点。
再次,反补贴已经成为了我国面临贸易摩擦的焦点。
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是我国、美国和世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导致中美贸易摩擦问题的中方因素主要有:我国政府提供各种各样的鼓励措施,使我国企业出现恶性竞争现象;我国行业协会应对贸易摩擦的机制不完善;我国企业一味追求外贸商品数量上的扩张,“薄利多销”现象广泛存在,自我保护意识差及战略缺乏。
美方因素有:美国国内长期存在“中国威胁论”的论调,担心中国的崛起可能会触动美国自身的利益,因而寄希望与通过一些措施来遏止中国的发展;美国利益集团对中美贸易摩擦的产生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
另外,这也是由世界经济形势造成的。
因此,需要两国政府和企业及国际社会共同努力来应对中美贸易摩擦的问题。
最根本的解决措施是促使世贸组织贸易规则公平化,我国政府应加强与美国政府及相关利益集团的协商及联系,同时调整完善经济贸易政策,扩大内需,发展内向型经济,学会运用WTO贸易规则。
关键词:中美贸易摩擦;贸易保护主义;WTOAbstractSino-US trade friction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ierce in recent years. Sino-US trade friction has become the barriers of the development of Sino-US trade and paper attempts to describe theSino-US trade friction status and characteristics in recent years so as to identify the main reasons for the Sino-US trade friction andfind out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After the study ,we found that Sino-US trade frictions are showing new , the The yuan to the dollar exchange rate legislation have been introduced by the , Sino-US trade friction are showing diverse, comprehensive, and concealed features. Third, anti-subsidy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Sino-US trade friction.Sino-US trade friction is the result of the comprehensivation of China ,th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of the world. Factors fromChina leading to Sino-US trade friction are as following : Our government offers a variety of incentives, Vicious competition in China's enterprises are brought out due to our government offering a variety of trade association’ systems dealing with trade frictions are not very enterprises are on the blind persuit of the increase of goods numbers,and “a large number of goods are for sale at lowprices ” are widespread. The sense of self-protection and strategyof our enterprises are very from the US are: "China threat" has been in the US for a long time .They are worried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 will affect the intrests of their take some measures to curb China's intrests group in the US are playing a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Sino-US trade friction. In addition, Sino-US trade friction is also caused by the world economic situation.So the efforts paid by two countries’ orgnization,enterprisesand the world are needed. The key measures to ease Sino-US are : WTO promote the fairness of the trade regulation; Our government should strengthen cooperation with the . government and relevant interest groups in the same, our government should adjust and improve economic and trade government also should expanse domestic demandand develop inward-looking ,we should learn how to use the WTO trade rules.Key words: Sino-US trade fliction; trade protectionism; WTO目录第1章引言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2008年一场对全球经济具有极大杀伤力的经济危机席卷全球,世界各国采取了各种各样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
从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摩擦、争端解决机制;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应对;要讲究策略,不断改善应对方法;注重关系对贸易摩擦的解决,利用西方国家的院外争取自身的贸易利益和产业、企业利益;要加强能力建设,提高运用规则的水平等方面就如何应对我国国际贸易摩擦问题提出建议和看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摩擦问题贸易保护主义
一、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新动向
在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不断加剧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是国际贸易摩擦的多发地。
2010年仅第一季度,就共有10个国家对中国发起19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调查,直接涉及中国出口金额12亿美元。
而回顾2009年,共有22个国家和地区对中国发起116起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和特保调查,直接涉及出口金额126亿美元。
2009年中国gdp占全球8%,出口占全球9.6%,而遭受的反倾销占全球40%左右,反补贴占全球75%,外贸产业受国际摩擦冲击的严重程度可见一斑。
广东省作为全国外贸大省,首当其冲,本文以广东省为例,来分析当前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新动向。
1、贸易摩擦案件逐年递增
据,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至2009年底,广东省出口产品遭受来自世界各国发起的“两反两保”调查案件共158起,约占全国发生案件总数的1/3。
其中,2002年9起,2003年13起,2004年26
起,2005年25起,2006年28起,2007年26趄,2008年31起,累计直接涉案金额60多亿美元,间接影响上下游产品、就业人数等,涉及面就更大更广。
2、反补贴调查和美国337知识产权调查急剧增加
去年立案的反补贴调查及再调查案件达到1l起,几乎平均每月一起。
超过2004年至2007年四年的总和,对广东省应对工作造成巨大的压力。
除美国、加拿大等传统国家外,去年,澳大利亚和南非都对我发起反补贴调查,虽然在商务部的努力下,对方撤销反补贴调查,但澳大利亚在今年再对我发起两次反补贴调查,印度随后又发起对我的反补贴调查。
反补贴调查直接挑战我宏观政策,被指控的中央经济政策达50项,地方经济政策及措施上百项。
不少国家利用世贸规则漏洞人为提高补贴税率,广东省2004年应对第一起反补贴调查获得零税率的情况再也没有出现。
去年,美国共对我发起5起337调查,相当于以往每两年的案件总数,主要涉及半导体芯片、集成电路、发光二极管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成长性的产品,制约我实施科技兴贸战略。
二、国际贸易摩擦主要的特点
首先、摩擦数量居高不下且呈增长之势,强度也在增大。
从数量上看,根据wto统计,在wto成员发起的反倾销调查中,约每7起就有1起涉及中国出口产品。
近期欧盟对我国鞋类发起的系列反倾销调查,仅仅广东一个省的涉案金额就上亿美元。
其次、贸易摩擦逐渐从传统市场扩散到新兴市场。
美国、欧盟、
日本、东盟和加拿大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国,这些出口市场仍是今后贸易摩擦的“主战场”,双方的贸易关系将会出现“发展中摩擦,摩擦中求发展”的局面。
而我国对俄罗斯、印度、南非、墨西哥等新兴市场的出口,年递增在25%以上,与这些新兴市场的贸易关系将会呈现“大问题不多,小问题不断”的局面。
最后、贸易摩擦的将从单个产品逐渐扩散到产业,最后直抵政策和制度层面。
外贸发展的早期和中期,贸易摩擦更多是集中于单个产品。
随出1:3产品品种的不断增加。
出13产品结构的不断优化和改善,我国与国外的贸易摩擦开始针对某些产品群或产业。
而且,在今后的贸易摩擦中考验的已不单纯是平息贸易争端的能力,更主要的将是考验制定政策和创建制度的水平。
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外国与我国在农产品、纺织品、服务,高技术等领域。
在出口量、世贸组织承诺、政策透明度等政策协调方面的摩擦还将加剧。
三、如何应对我国摩擦问题
1、加快制度的调整和创新
制度既是引发贸易摩擦的原因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为此,应尽快建立符合wto规则的主义市场体制,加强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协调,争取用磋商的方法解决贸易争端和摩擦。
另一方面,我国应该针对主要贸易伙伴新近出现的,建立、健全我国的法律防范体系。
同时,建立、健全和完善贸易救济体系。
我们可以借鉴国外成熟的贸易救济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国实施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
技术性壁垒等的法规体系,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贸易救济体系。
同时,健全应对贸易摩擦的快速反应机制和敏感的产业损害预警机制,加强对不公平贸易做法的和制裁,保护国内产业和企业应得利益。
2、建立和完善我国的摩擦、争端解决机制
建立多边救济、区域和双边救济、国内救济等多层次的贸易救济机制,增强适应和应变能力;建立外国贸易政策体系变动预警机制和产业预警机制。
建立贸易和申诉中心,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我国企业应该通过整合上下游资源打通产业链,实现“中国制造”的升级之路。
另外,我国企业还要加强“出口自律”,尽量分散出口目的地,避免一种产品在短时间内在一个进口市场大量增加。
将投资政策和贸易政策有机结合,推动出口市场多元化,抵消贸易壁垒的不良影响。
3、突出重点,继续抓好大案要案的应对
贸易摩擦的应对头绪繁多,要善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带动全面工作。
那些沙案金额巨大,涉案企业众多,涉及我省大宗出口产品或敏感产品,对我经济利益的大案要案,始终是我们应对工作的重点。
从国别看,当前要重点应对美国、加拿大和印度的案子;从贸易摩擦形式看,要重点应对反补贴反倾销两反合并调查、美国337调查和大宗的反倾销调查;从产品看,当前要重点应对铝型材、纺织品、玩具、鞋类产品、农产品的贸易救济调查。
要在认真以往应对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善于创新,不断提高应对贸易摩擦的针对
性和有效性。
企业在遇到国外起诉时,应该与行业协会、政府合作,积极应对,积极争取自己的合理的权益。
注重与美国、欧盟及其他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协调,建立制度化的对话和磋商机制,避免单边化和政治化。
加强对各国贸易争端解决机制、谈判策略及相关案例的研究工作,分析各贸易伙伴问的经贸政策及相互间的矛盾为我所用。
四、结束语
应对贸易摩擦工作形势严峻,任务艰巨,意义重大。
我们一定要不断解放思路,更新观念,创新发展思路,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运用规则的能力和水平。
切实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为营造公平和谐的贸易环境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