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疮验方秘方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

中医治疗痔疮经验方4首1.艽柏皂刺汤【处方组成】秦艽、黄柏各25g,桃仁20g,苍术、泽泻、防风各15g,皂角刺、当归各10g,大黄5g。
加减变化:便血多者加地榆15g,肿痛明显者加赤芍10g,脱出重者加升麻10g,偏热者加金银花20g,偏寒者加附子10g。
【治疗方法】将上药加水3000ml,用文火煎30分钟,去渣取汁于盆中,然后患者先熏后洗,坐浴20分钟左右,每日1~2次,10天为1个疗程。
【功效主治】活血祛瘀,消肿止痛。
主治痔疮水肿。
【临床运用】本组50例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17~62岁,病程1~15年。
其中结缔组织外痔16例,静脉曲张性外痔14例,内痔脱出4例,环形混合痔9例,血栓性外痔7例。
结果:治愈(痔核水肿及疼痛症状消失)46例,好转(肛门疼痛、痔核水肿及脱出减轻)3例。
【经验体会】中医学认为,痔疮水肿是由于气血阻滞、经脉阻塞不通所致,因此本病治疗应以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为主。
方中的桃仁、秦艽、皂角刺活血化瘀为主,佐以苍术、黄柏、泽泻、大黄清热燥湿为辅。
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清热燥湿、消肿止痛之功。
2.大黄苦参汤【处方组成】大黄、苦参、朴硝各30g,黄柏、桃仁、红花、白矾、五倍子各15g。
【治疗方法】将上药加水3000ml,文火煎至2000ml左右,倾出药液留渣复煎1次,煎取药液2000ml,将2次药液混合,分早、中、晚各熏洗1次,每天1剂。
使用时需将药液加热倒入盆内乘热先熏,待药液不烫时再坐浴20~30分钟。
妇女妊娠及月经期间忌用。
【功效主治】活血化瘀,消肿止痛。
主治血栓性外痔。
【临床运用】共观察65例,其中男42例,女23例。
年龄18~62岁。
发病至就诊时间1~3天。
发病前便秘22例,大便不成形12例,并发轻度炎症者21例,其余正常。
结果:本组病例全部治愈。
一般用药1天见疼痛减轻,肿胀开始消退,1周左右血栓消失,无触痛和硬块。
治疗天数最短4天13例,最长9天6例。
【经验体会】血栓外痔是在多种因素作用下使患者血液粘度增强,微循环改变,痔血管血栓形成所致。
偏方治痔疮

偏方治痔疮偏方治痔疮痔疮是一种常见病症,由于久坐不动、便秘、肠胃疾病等因素引起。
痔疮症状严重时,患者容易感到疼痛、瘙痒、出血等,对生活和工作造成不小困扰。
除了日常注意饮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之外,一些传统的偏方也有助于缓解痔疮病情。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偏方,希望对患有痔疮的朋友们有所帮助。
1. 金银花浴:取金银花30g,煮水浸泡后放入盆中,坐于盆中30分钟。
金银花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缓解痔疮的不适,每天坚持使用能见到明显效果。
2. 苦瓜丝草药洗剂:将苦瓜切成细丝,放入锅中煎煮,然后加入一些常见的清热草药(如龙胆草、黄连等),密封浸泡1小时,每天用此洗剂洗涤患处,有助于减轻痔疮的疼痛和瘙痒感。
3. 大葱煮水泡洗:取一根大葱,剁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清水煮沸,待水温稍凉后,用此水泡洗患处。
大葱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可迅速缓解痔疮引起的不适感。
4. 冰块按摩:将纯净水倒入冰盒中制作冰块,待冰块冻结后,用保鲜袋包裹冰块,轻轻按摩患处。
冰块的冷敷能够缓解痔疮肿胀、疼痛等症状,但需注意避免过久的冷敷,以免导致皮肤损伤。
5. 红酒蜂蜜泡蒸:取适量红酒和蜂蜜,混合均匀后倒入瓷碗中,然后用热水蒸煮5分钟至冒气时取出,每天睡前蒸洗患处。
红酒具有温经活血的作用,蜂蜜则有滋润和消炎的功效,蒸洗可以使药效更好地渗透到痔疮处,达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6. 芦根熬汤:取芦根适量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清水煎煮,煮沸后再改小火熬煮一段时间,然后滗出植物渣滓,取汤汁温热饮用。
芦根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便的功效,对于缓解痔疮引起的肠胃不适有明显的效果。
以上只是一些传统的治疗痔疮的偏方,虽然这些偏方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痔疮病情,但不同人体质有所差异,个别人可能并不能得到很好的效果。
因此,在使用这些偏方之前,建议您先咨询医生或中医师的意见,以便得到更科学准确的治疗方案。
总之,痔疮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于患者来说,除了日常注意饮食习惯、保持大便通畅之外,一些传统的偏方也可以作为辅助治疗的方法。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痔疮,又称痔疮,是指直肠或肛门部位的静脉 plexus 丛曲张扩,或出现静脉曲张、充血、水肿、出血等病理现象。
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痛苦。
中医药认为痔疮是由于脾虚气滞、肝郁气滞、肝肾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因此中药方剂在治疗痔疮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
一、血府逐瘀汤。
【原料】川芎、赤芍、桃仁、红花、当归、炙甘草。
【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适应症】治疗血瘀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二、诃子银翘散。
【原料】诃子、银翘、黄芩、连翘、黄连、炙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泻火通便。
【适应症】治疗湿热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三、猪苓汤。
【原料】茯苓、白术、猪苓、炙甘草。
【功效】渗湿利水、健脾和胃。
【适应症】治疗湿热痔疮。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脾胃虚寒者慎用。
四、消痔丸。
【原料】黄柏、蒲黄、黄连、川楝子、丹皮、白芍、炙甘草。
【功效】清热解毒、收敛止血。
【适应症】治疗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五、止血散。
【原料】地榆、黄连、蒲黄、黄柏、炙甘草。
【功效】收敛止血、清热解毒。
【适应症】治疗痔疮出血。
【用法用量】上药共研细末,每次取药6g,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慎用。
以上就是关于痔疮中药方剂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在使用中药治疗痔疮时,一定要遵医嘱,按照药方用药,不可擅自增减药量。
同时,平时要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保持心情舒畅,有助于痔疮的康复。
祝您早日康复!。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

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门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中医药是治疗痔疮的有效方法之一,其具有疗效确切、无副作用等优点。
本文将介绍几种根治痔疮的中药药方,并详细讨论其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龙胆泻肝汤龙胆泻肝汤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中药方剂,可用于根治痔疮。
具体的用药方法如下:材料:- 龙胆草15克- 黄芩10克- 黄连10克- 木香10克- 双黄连10克- 黄柏10克- 生地黄15克- 白芍10克- 牡丹皮10克- 牛蒡子10克煎煮方法:将上述材料洗净后放入煮锅中,加入适量的水,先用高火煮沸,然后改为小火煎煮30分钟,使药物充分溶解。
用药方法: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服用药水80毫升。
患者在饭前半小时空腹服用,持续一个疗程为期20天。
注意事项:- 忌食辛辣、油腻及刺激性食物。
- 忌饮茶、咖啡和酒精类饮料。
- 运动锻炼可帮助排便,促进肛门血液循环。
- 忌长时间久坐、久站,尤其是对于办公室工作者。
二、牛蒡子汤牛蒡子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方,可用于根治痔疮。
以下是具体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材料:- 牛蒡子30克- 干姜15克- 当归15克- 川芎10克- 红花5克煎煮方法:将上述材料加入适量的水中,先用大火煮沸,然后转小火煎煮40分钟,使药物充分溶解。
用药方法:每日分为两次服用,每次服用200毫升的药水。
患者在饭后服用,持续一个疗程为期30天。
注意事项:- 饮食宜清淡,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 大便时应用力适中,不可使劲过度。
- 忌坐卧时间过长,保持适度运动。
三、鲜苦丁茶鲜苦丁茶是一种简单易制作的中药方,具有消炎、镇痛的作用,可用于根治痔疮。
以下是具体的用药方法和注意事项:材料:- 鲜苦丁10克- 生姜5克- 红糖适量制作方法:将鲜苦丁洗净切碎,生姜切片。
将鲜苦丁和生姜放入茶杯中,加入适量沸水,盖上茶杯盖,焖5分钟。
最后加入适量红糖搅拌均匀。
用药方法:患者每晚睡前饮用一杯鲜苦丁茶,持续2个月。
【秘方:荆防马钱子散治疗痔疮】

【秘方:荆防马钱子散治疗痔疮】
展开全文
笔者用荆防马钱子散治疗痔疮80例, 效果满意。
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马钱子10克,土茯苓15克,芒硝130克,使君子12克。
主治:内痔、外痔、环状痔、混合痔、出血性内外痔等。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将药煎好后, 倒入罐内, 坐在罐上, 先用蒸汽熏患处, 待药液稍温后洗患处, 每日一剂, 每剂用二至三次。
说明:
(1)若原方中加入无花果三枚或叶十枚效果更好。
(2)此方亦可用来治疗有肛瘘、肛周脓肿、肛门湿疹等肛部感染性疾患。
(3)原方加地榆20克,仙鹤草20克,可用来治疗痔疮出血;原方加大黄、苦参、双花各30克, 可增强消炎效果。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痔疮

草药偏方治百病-外科部分-痔疮〔组成〕鲜入地老鼠根 60~90g,猪复肉 60g。
〔用法〕将入地老鼠根切成薄片,与猪瘦肉同煎,加水 3 大碗,煎至 1碗,每日服 1 次,连服 2~4 天。
〔附注〕此方用于内痔。
方 2〔组成〕山乌桕根、酢浆草、金银花各适量。
〔用法〕水煎,洗患处。
方 3〔组成〕鲜瓦松 60~120g。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另取瓦松 6g,猪大肠 120g,水煎服。
方 4〔组成〕鲜牛白藤 300g,红糖少许。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痔疮出血。
方 5〔组成〕毛草龙 30g,车前草 30g,鬼针草 30g。
〔甩法〕水煎服。
方 6〔组成〕鲜白蔹(去外皮)30~60g。
〔用法〕水煎,调蜜或红糖服,渣捣敷。
〔附注〕此方用于痔疮肛漏。
〔组成〕江南星蕨根茎 60g,铁线蕨 30g,猪大肠适量。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痔血。
方 8〔组成〕一枝黄花、羊耳菊、白花败酱各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附注〕此方亦可用于疥癣。
方 9〔组成〕地肤子 15g,杠板归 30g,蛇床子 9g,川椒 9g,明矾24g。
〔用法〕水煎,加醋适量,熏洗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外痔。
方 10〔组成〕赛葵根 30g,红花 9g,猪大肠适量。
〔用法〕猪大肠洗净,与其他两味加水同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内痔发炎。
方 11〔组成〕杠板归叶(研末)20~30g。
〔用法〕猪大肠洗净,与杠板归叶粉同炖服。
〔附注〕此方用于痔漏。
方 12〔组成〕鲜刺苋 1 握。
〔用法〕水煎熏洗,每日 1~2 次。
〔附注〕此方用于痔疮肿痛。
方 13〔组成〕茅瓜根、大黄各适量。
〔用法〕均研末,调麻油涂患处。
〔附注〕此方用于痔漏。
方 14〔组成〕抱石莲 120g。
〔用法〕水煎服。
〔附注〕此方用于肛门出血。
方 15〔组成〕垂柳根须 60~90g,皮硝 99。
〔用法〕垂柳根须水煎,加入皮硝,再煎,趁热熏肛门。
方 16〔组成〕海州常山适量。
〔用法〕水煎,熏洗患处。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

痔疮中药方剂大全
痔疮,又称痔疮,是一种常见的肛肠疾病,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中医认
为痔疮是由于脾虚、肝郁、肾亏、气滞、血瘀等多种原因引起的,因此治疗痔疮可以采用中药方剂来调理身体,改善症状。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方剂,供大家参考:
一、诃子消痔丸。
【组成】诃子、没药、雄黄、乌药、蛇床子、石膏、大黄、黄连、厚朴、川楝子、丹皮、蒲黄、生地、当归、白芍、泽泻。
【功效】行气止痛,化瘀消肿,清热解毒。
【适应症】用于痔疮初起,肿痛不适。
二、痔疮消核丸。
【组成】没药、乳香、雄黄、冰片、石膏、大黄、黄连、川楝子、蒲黄、生地、当归、白芍、泽泻、防风、川芎、红花。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祛瘀消核。
【适应症】用于痔疮肿大,疼痛不适。
三、痔疮栓。
【组成】没药、雄黄、冰片、大黄、黄连、川楝子、蒲黄、生地、当归、白芍、泽泻、防风、川芎、红花。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祛瘀消核。
【适应症】用于痔疮出血、肿痛。
四、痔疮洗剂。
【组成】没药、雄黄、冰片、大黄、黄连、川楝子、蒲黄、生地、当归、白芍、泽泻、防风、川芎、红花。
【功效】清热解毒,行气止痛,祛瘀消核。
【适应症】用于痔疮瘙痒、湿疹。
以上介绍的中药方剂是治疗痔疮常用的一些药物,但在使用时一定要在医生的
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用药造成不良后果。
另外,治疗痔疮的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调理和生活习惯的改变,避免加重病情。
希望大家能够早日摆脱痔疮的困扰,恢复健康。
【民间秘方】治痔疮特效方

【民间秘方】治痔疮特效方中医学认为,痔疮的发生主要是由于静脉壁的薄弱,失去了正常弹性,加上饮食不节,燥热内生,下迫大肠,以及久坐、负重、远行等,致血行不利,而血液淤积,热与血相搏,则气血纵横,筋脉交错,结滞不散而形成痔疮。
【民间秘方】1马齿苋250g,洗净,用凉开水冲一下,再打汁服用。
如果是原汁则每天睡前喝1碗;如果是加水打成的汁则需要服1碗半。
对于痔疮严重者,服原汁大约半天即可止痛、消肿,连续服1星期可愈八成,尔后改用马齿苋炖猪大肠继续服1星期,可基本痊愈。
炖的方法是每次用250g马齿苋炖1截猪大肠头,每日1帖。
【民间秘方】2将新鲜韭菜100~200g,洗净切段后放入盆内,用开水冲泡成汤,坐在上面先熏后洗,擦千后涂上消炎膏,如此3~5次即见效。
如无韭菜可用韭菜籽50g代用【民间秘方】3用无花果叶子泡水喝或用泡过无花果叶子的水洗肛门,治疗痔疮效果好。
有患者患痔疮40余年,求医问药多少次未愈。
一次秋后,该患者用无花果叶适量,用水熬汤(熬半小时)后熏洗,洗了2次就痊愈了。
用无花果果茎、果熬汤效果更佳。
【民间秘方】4将忍冬的花、叶、茎、根晒干研末取600g,加甘草末600g混合,半和蜜为小豆大小的丸剂,另一半冲成药水,每次丸剂8g,每天3次,用药水服之。
【民间秘方】5每天早晨空腹吃狗肉,坚持吃10天,再重的痔瘘也能治愈。
狗肉中有一种健肠补脾的有效成分。
【民间秘方】6痔瘘下血不止时,取猪肠洗净里外,在其内装满炒槐花末,两头线扎,共置沙锅,用米醋煎烂,捞出捣烂,制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剂,1次50丸,饭前用酒服,疗效佳。
【民间秘方】7硫磺100g,去核大枣12枚,共置沙锅,先用文火将硫磺化开,然后再加热,待硫磺烧尽,火灭烟熄时,取出大枣,每天早晚各服1枚,治愈如此炮制的大枣叫硫枣,连续服36枚,可治愈10年不愈的痔核。
【民间秘方】8将土豆洗净后切3~5片薄薄的片,摞在一起敷贴在痔疮上,盖一层纱布,用胶布条固定好,次日早取下,土豆片呈干褐状,连续治两三天可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痔疮验方秘方
槐花散加味方,治痔实热型,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小便赤短,大便秘结,便时疼痛出血,
或肛门局部焮红灼热,结肿高突拒按,疼痛剧烈,坐卧不宁,纳呆难寝。
[通治方]
庚生:予尝试验一方,颇平善有功,附录于后:先以甘草汤将痔洗净,后用五倍子7枚、荔
枝草60克,砂锅煎水熏洗之即愈。
--《串雅内编》卷四
青浦君:治痔疮。
鸡蛋留白,以青矾2l克、明矾9克灌入,用枸杞蔸90克、五倍子3个,煎滚数沸,入蛋同
煎,置桶内熏之。
--《寿世编》卷上
陈实功:田螺水,治痔疮坚硬作痛,及脱肛肿泛不收者并用之。
以大田螺1枚,用大冰片0.15克研末,用尖刀挑起螺盖,将冰片入内,平放片时,待螺渗
出浆水,用鸡翎蘸搽患上,勤勤扫之,其肿痛自然消散。
--《外科正宗》卷三
张璐:用大蜗牛1个(去壳),生银杏肉l枚,同研烂,入冰片0.15克,研匀,点上即收。
--《张氏医通》卷七
杨倓:立验膏,治痔漏正发,忽肠头不止血者,贴之永除其根。
用活黄膳鱼1条,以切断其首,沥热血于掌中,急以大活蜘蛛1枚,以手指只就掌中研,蜘
蛛化为度,去蜘蛛皮,刮于瓷器内收,于发时涂敷。
--《杨氏家藏方》卷十三
赵学敏:痔疮坐袋,坐21日,无不愈。
乳香 没药 龙骨 赤石脂 海螵蛸 轻粉 木鳖仁各9克
共为末,以绢袋盛之,每日坐,不必洗。
--《串雅外编》卷二
[辨证方]
1、寒 证
龚自璋:洗痔极效方。
葱白10根 瓦松30克 马齿苋15克 皮硝15克 五倍子(去虫)15克 槐花15克 花椒15克 茄
根5个
绢制盛药煮水,每日熏洗,7~8次即愈。
--《家用良方》卷一
2、热 证
陈实功:洗痔肿痛方。
鱼腥草 苦楝根 朴硝 马齿苋 瓦楞花各30克
水10碗,煎7~8碗,先熏后洗,诸痔肿痛可消。
--《外科正宗》卷三
龚自璋:治痔疮肿痛。
白鹅胆二三个取汁,入熊胆0.6克,冰片少许,研匀,入瓷器密封。临用以手蘸药搽之,
肿痛立消,神效异常。
--《家用良方》卷一
周济民:槐花散加味方,治痔实热型,口渴喜饮,唇燥咽干,小便赤短,大便秘结,便时疼
痛出血,或肛门局部焮红灼热,结肿高突拒按,疼痛剧烈,坐卧不宁,纳呆难寝。
槐花12克 侧柏叶l0克 炒荆芥9克 枳壳9克 生地15克 丹皮10克 地榆10克 仙鹤草15
克 麻仁9克 生甘草10克
--《医案医话荟要》
周济民:五神汤加味,治痔湿热瘀滞型,腹胀纳少,肛门坠重,便秘溲赤,甚或身热,肛门
凸突红肿,旁生肿块,宿滞不散,疼痛难安。血栓外痔、静脉曲张性混合痔、痔嵌顿多属此
型。
茯苓10克 银花20克 牛膝10克 车前子10克 地丁15克 黄芩l0克 归尾10克 赤芍10
克 甘草l0克
--《医案医话荟要》
3、虚 证
陶承熹:神治远年内外痔。
雄猪大肠l米(去肛门2l厘米) 刺猬皮3张(新瓦煅存性) 明矾 槐米各120克
上3味,为末,入大肠内,两头扎住,铜锅煮烂,捣匀成丸。每日清晨开水下12~15克,
药完不拘内外痔即愈。如油腻难丸,可加炒米粉和之。
--《惠直堂经验方》卷三
李梃:活龟丸,大能扶衰益弱,补阴壮阳,又治肠风痔漏。
江湖大乌龟1个,先用柴火烧热地,以罩盖龟,地热逼出臭屁,待屁尽,以秆绳周身包缚,
外用黄泥封固,灰火中煨熟捞起,剥净取肉,研如泥,其壳用牛骨髓涂炙5~7次,沁透酥
干为末,又用黄连30克,九蒸九晒,归尾9.9克,为末,和前龟肉捣丸梧子大。每40~
50丸,白汤下。
--《医学入门》卷七
4、实 证
陈实功:黄连闭管丸。
胡黄连(净末)30克 穿山甲(麻油内煮黄色) 石决明(煅) 槐花(微炒,各末)15克
炼蜜丸,如麻子大。每服3克,空心清米汤送下,早晚日进2服,至重者40日而愈。此方
不用针刀、挂线,不受苦楚,诚起痼疾之良方也。如漏之四边有硬肉突起者,加蚕茧20个,
炒末和入药中,此及遍身诸漏皆效。
--《外科正宗》卷三
龚廷贤:隔矾灸法,治痔漏神效。
皂矾500克(用瓦一片,两头用泥作坝,再用香油制瓦上焙干,再着皂矾瓦上假枯,去砂为
末) 穿山甲3克(入紫粉罐煅存性,取出为末) 木鳖子(去壳火煅,净为末)7.5克 乳香没药
各4.5克(为末,临灸时加服)
上药和匀一处,以冷水调,量疮大小作饼子贴疮上,将艾炷灸三四壮。灸毕,就用熏洗药先
熏后洗,日6度,三五日如前法灸妙,以瘦为度。
--《万病回春》卷四
[食疗方]
李梃:茯苓面。茯苓、麻子各去皮和匀,九蒸九晒,入蜜少许食之,能断酒肉及盐、酪、酱
菜,可治久痔。
--《医学入门》卷三
李梃:鳗鲡月霍,能补虚劳,杀虫,治肛门肿痛,痔久不愈。
用鳗鲡细切煮作月霍,入盐、鼓、姜、椒,空心渐食;多食令人作泄。
--《医学入门》卷三
青浦君:治痔漏。(热证)
槐花 皮硝 风眼草仁(捶碎)各30克
入猪大肠内蒸烂。每日空心服,好黄酒压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