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鹅瘟治疗与防治技术要点
小鹅瘟怎样防治

小鹅瘟的防治母鹅群定期注射疫苗,使雏鹅产生有效的天然被动免疫力。
由未进行过免疫的种鹅所产的蛋孵出的雏鹅,可用小鹅瘟雏鹅用疫苗1比100稀释后皮下注射或滴鼻,每只0.1毫升,5天后可产生免疫力。
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必须把好这个关口。
种蛋和雏鹅最好自繁自养,从外地购进种蛋时,应买已免疫过的种鹅所产的蛋,搞好种蛋及孵化用具的消毒。
购进雏鹅,必须隔离饲养20至30天,确证无病后,才能与其他雏鹅混群。
紧急预防时,每只雏鹅皮下注射血清0.5毫升,保护率可达98%。
治疗病雏时,15日龄以下的雏鹅,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的雏鹅,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重复1次,治愈率为70%至85%。
在雏鹅饲料或饮水中,加适量葡萄糖、维生素B1、维生素C,可增强雏鹅的抗病力。
中草药防治小鹅瘟有一定效果,可以采用以下方子:方一,由板蓝根、金银花、栀子、黄连、黄柏、黄芩、连翘、官桂、赤石脂、生地、赤芍、水牛角12味药组成;方二,由板蓝根、金银花、黄芩、柴胡、官桂、赤石脂、生地、赤芍、水牛角9味药组成;方三,由板蓝根、金银花、茵陈、龙胆草、栀子、柴胡、钩藤、甘草8味药组成。
上述3方可单独使用,也可按一定比例将药混合使用,通常加水浸泡后煎煮两次,煎液合并浓缩成每毫升含生药1克,加适量防腐剂分装封瓶备用。
每羽每天用药1至1.5克,煎剂加适量水稀释供鹅自饮或拌料。
病重鹅每天灌药1.5至2克。
连续用药2至3天。
上述三种方法都是比较麻烦且见效并不是很快的方法,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就是注射西药,有一款龙达鸭肝双抗效果不错,至于你适合用什么方法就看你自己喽。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医治在众多家禽养殖中,大家都知道,鹅是其中最难养的,特别是雏鹅阶段。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养好鹅,本文在这里详细介绍了常见的10种鹅病,并附有防控策略建议,供参考。
1、小鹅瘟此病应主要以预防为主。
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
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
病鹅医治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2、软脚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少维生素D和矿物质所致。
医治方法是每只鹅喂服维生素D10毫升,每天2次,连服3~5次。
3、鹅白痢此病主是要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可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
待米糠炒熟放凉后饲喂,连喂2天即可治愈。
4、鹅流感主要产生于雏鹅,大多因温度突变所引发。
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摇头晃脑。
方法是给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也能够口服碘胺嘧啶片。
5、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表现是食欲废绝,口干喘气,痉挛抽搐。
医治此病可用氨0.6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8天,即可见效。
6、禽霍乱病鹅闭目呆立,食欲丧失,体温高达40~43℃,发病后2~3天死亡。
发病后应及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2%的复方新诺明。
7、风湿症此病又称"风脚病"。
防治此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3~5分钟即可痊愈。
8、中毒症主要是由于鹅误食了喷洒农药的青绿饲料所致。
鹅产生中毒现象,可给鹅嘴中塞入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
喂水后将鹅赶入水塘里自由饮水,一样中毒较轻的鹅,2小时后便可渐渐复原正常。
9、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21~90日龄的雏鹅。
预防应主要集中于21~90日龄。
可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
小鹅瘟的防治与治疗.doc

小鹅瘟的防治与治疗概述:小鹅瘟预防与治疗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4~20日龄雏鹅的急性或亚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其特征为传播快,发病率和病死率可高达90%~100%。
患病雏鹅精神委顿,食欲废绝,渗出性肠炎,严重下痢,小肠粘膜表层大片坏死脱落,与渗出物形成假膜状栓子堵塞小肠。
【临床症状】最急性型无任何前驱症状,病雏鹅突然出现衰竭,倒地,两肢乱划,咏端发绀,蹼色变暗,几小时后死亡。
多见于流行初期和1周龄以内雏鹅。
急性型多发于1~2周龄最急性发病后的雏鹅。
病初采食随采随甩,并不吃下,继而减食、拒食,嗉囊松软,饮水增多,精神委顿,离群,嗜睡。
鼻孔流出浆液性(带气泡)分泌物,沽污鼻孔周围。
张口呼吸,常摇头,甩鼻液,排黄白(绿)色稀粪,全身有脱水征象,死前两肢麻痹或抽搐,病程1~2天。
亚急性型常见于流行后期2周龄以上的雏鹅。
病鹅食欲不振,行动迟缓,腹泻、消瘦,生长停滞,病程3~7天。
部分病雏鹅可自愈。
【病理变化】特征性病理变化为小肠急性浆液性―纤维素性坏死性肠炎。
最急性型仅见小肠前段粘膜肿胀充血,呈急性卡他性炎症变化,覆盖大量粘稠淡黄色粘液。
急性型典型病变为小肠中、下段粘膜发炎,肠粘膜成片坏死、脱落,呈带状与纤维素性渗出物凝固,形成管状假膜栓子或包裹在肠内容物表面,堵塞肠腔。
靠近卵黄柄与回盲部肠段,见有外观异常膨大,质地坚硬,形如香肠状,栓子切面可见中心为深褐色内容物,外包有纤维素性渗出物和坏死物凝固形成的假膜。
肠壁菲薄,内壁平整,呈淡红色或黄白色。
亚急性型病雏鹅肠道栓子病变更典型。
【类症鉴别要点】(一)鹅副粘病毒病主要发生于15~60日龄雏鹅。
其中以10~15日龄雏鹅最敏感。
症状主要为排白色或黄绿色稀便,呼吸困难,流泪及鼻汁,软脚或头颈扭曲;肠粘膜有淡黄色或灰白色芝麻粒大坏死灶;除去痴后有出血性溃疡面,胰腺、心肌、脾、食管粘膜等处有芝麻粒大小、灰白色坏死灶。
(二)鹅病毒性肠炎主要发生于3~30日龄雏鹅,10~18日龄为发病高峰期,30日龄以上几乎无死亡。
小鹅瘟的病害症状及免疫防治

小鹅瘟的病害症状及免疫防治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在90%以上。
临床症状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严重的不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黏附有污秽分泌物,死前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
紧急防治雏鹅群一旦发生小鹅瘟,立即将未出现症状的雏鹅隔离饲养,并给每只雏鹅皮下注射高效价抗血清0.5~0.8毫升或1~1.6毫升卵黄抗体,在抗血清或卵黄抗体中可适当加入广谱抗菌素。
同时,给每只病雏鹅皮下注射1毫升高效价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对患病子鹅可按每500克体重注射1毫升抗血清或2毫升卵黄抗体。
免疫预防种鹅的免疫:若使用活苗,有两种免疫方法。
一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5天左右,用1∶100倍稀释的鹅胚化种鹅弱毒苗(简称种鹅苗,下同)1毫升皮下或肌肉注射。
在免疫后12~120天,种鹅所产蛋孵化的雏鹅能抵抗小鹅瘟病毒感染,120天后对雏鹅的保护率有所下降,必须再次进行免疫。
二次免疫法:种鹅产蛋前1个月用1∶100倍稀释的种鹅苗1毫升进行免疫,产蛋前15天用1∶10倍稀释的种鹅苗1毫升进行免疫,对后代雏鹅的保护率可到免疫后5个月。
雏鹅的免疫:对无母源抗体的雏鹅,或经小鹅瘟活苗免疫100天之后种鹅的后代雏鹅,可在1~2日龄用小鹅瘟雏鹅活苗皮下注射免疫。
免疫后7天须隔离饲养,防止感染病毒。
有母源抗体的雏鹅不要用活苗免疫。
注意事项: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化场传播,因此孵化场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
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小鹅瘟的防治技巧

也有故事曾在脑子里飞驰而过,不过大都夭折在了我这双懒惰的手中。大概世界
颈,临死前发生抽搐。其防治措施是: 加强孵化前孵坊种蛋的消毒一般应采用熏
蒸消毒法。每立方米空间用甲醛 30 毫升,高锰
酸钾 15 克,混合搅拌于面盆中,密闭门 Nhomakorabea 4 小
时~6 小时。 对产蛋前一个月的种鹅,肌肉注射小瘟疫苗 每只 0.1 毫升,以使其获得主动免疫。
也有故事曾在脑子里飞驰而过,不过大都夭折在了我这双懒惰的手中。大概世界
注射小鹅瘟弱毒疫苗有条件的地区对农户 的产蛋母鹅和育成鹅应进行免疫接种。在种母鹅
产蛋前 1 个月进行肌注 100 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
1 毫升,用其所产的种蛋孵化,孵出的雏鹅体内
含有母源抗体可抵抗小鹅瘟的侵害。实践证明, 被接种的母鹅无不良反应,不表现临诊症状,且
升。刚出壳的雏鹅不要与新引进的种蛋或成鹅接 触。 一旦感染了小鹅瘟,立即用抗小鹅瘟高免血 清,每只皮下注射 0.8 毫升,可得到有效的控制;
也有故事曾在脑子里飞驰而过,不过大都夭折在了我这双懒惰的手中。大概世界
或试用病毒灵口服,每日 1 次~2 次,每次 1 片, 也会有一定的。
1c03f1cf1 易博/
小鹅瘟俗称剥肠瘟,是发生在小鹅身上的一 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的传染源是带毒的
成年鹅及种蛋。一般 3 日龄~10 日龄最易发生,
致死率可高达 95%~100%。一般在雏鹅感染上小鹅
瘟病毒的 4 天后出现症状,病程为 2 天~7 天,短 的只有数小时。病鹅的主要症状为;精神不佳,
食欲丧失。拉黄白色稀粪,粪便中有气泡或纤维
不影响正常产蛋。种母鹅接种一次,半年内所产
鹅瘟最全面介绍和防治

小鹅瘟最全面的介绍和防治2008-03-09 17:12病原:鹅细小病毒发病日龄:主要感染3周龄以内雏鹅,中大鹅少发。
日龄越小死亡越大,7日龄内雏鹅死亡率可达100%,10—20日龄的鹅死亡率一般在60%以内,20日龄以上发病率较低。
症状:1周龄以内雏鹅发病后无明显症状而突然死亡,或者是精神不振,几小时后倒地而死。
该病在鹅群中传播迅速,几天内蔓延全群,死亡率可达95—100%。
1—2周龄的小鹅患病后出现精神不振,少食或不食,但在病初有采食动作而不将草料吞下去。
逐渐离群、打瞌睡、拒食、甩头、呼吸困难,鼻腔内流出粘稠的分泌物。
排出灰白色或淡黄绿色混有气泡或纤维碎片的稀粪,喙末端和脚蹼色泽变深,发绀,经过1—2天后,两脚麻痹倒地而死。
3周龄以上的鹅,主要以精神不振,缩头、软脚,行动缓慢,厌食,消瘦,拉稀而死,经3—7天后,部分鹅可以康复,但生长缓慢。
病变:眼观变化主要表现在消化道,特别是小肠后断。
在靠近回盲部极度膨大,变硬,剖开见形状象“腊肠”样栓子,堵塞肠腔。
此外,胆囊扩张,充满暗绿色胆汁;脾脏和胰腺充血,偶有坏死点。
预防:1、可在母鹅产蛋前1个月用小鹅瘟弱毒苗进行免疫,15天后再进行加强免疫。
这样后代雏鹅可获母源抗体保护。
2、1—3日龄雏鹅每只注射1毫升小鹅宝或鹅天歌进行预防,间隔5—7天后再用药一次可获得很好保护。
治疗:1、注射抗体:发病雏鹅,根据大小肌肉注射小鹅宝或天歌1—2ml,病重雏鹅在24小时后重复用药一次,同时用初来服或普安饮水,也可用瘟毒克拌料,每100kg饲料中加100g,增强抵抗力。
2、中草药:马齿苋70g,黄连30g,黄芩40g,黄柏40g,连翘40g,金银花45g,白芍35g,栀子40g,地榆50g ,甘草12g ,煎水供100只雏鹅引用。
也可粉末拌料,每100斤饲料拌50—80g,每天2次,连用3—5天。
注意:在使用小鹅宝或鹅天歌时,可配合适量诺奇星、蓝健或独抗等抗菌病毒药物防制继发或交叉感染,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
小鹅瘟防治方案

小鹅瘟防治方案
小鹅瘟(又称鹅细小病毒感染)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雏鹅的一种高度接触性、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以神经症状和肠道栓塞为特征。
主要侵害新生的雏鹅,本病发病急,传播迅速,呈暴发性流行,传染率和死亡率高,对养鹅业生产危害极大。
小鹅瘟全年均可发生,一般多发于冬末春初,常感染3~20日龄的雏鹅,但近几年30日龄鹅群也有疑似病例发现。
因饲养环境差,雏鹅抵抗力差,导致本病的发病率极高。
同时饲料营养不均衡,发病治疗不及时造成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都可增加小鹅瘟的伤亡率。
小鹅瘟的症状:小鹅瘟潜伏期3~5天,以消化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紊乱为主要表现,临床以精神委顿,离群独偶,鼻孔流出浆液性鼻液,患鹅频频摇头,饮水量增加,渐而出现拉稀,排出带有气泡和纤维状碎片的灰黄色或黄绿色稀粪,肛门周围绒毛被污染;喙端和蹼色变暗;个别病鹅出现扭颈、抽搐或瘫痪等神经症状。
病程较长的少数病鹅可以自愈,采食量少,生长发育受阻,成为“僵鹅”。
小鹅瘟的病理变化:解剖时可见肝脏肿大,充血出血,质脆;胆囊胀大,充满暗绿色胆汁;胰腺颜色变暗,个别有
白色坏死点;脾脏肿大,呈暗红色;肾脏稍为肿大,呈暗红色,质脆易碎。
肠道有明显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小肠后端膨大变粗,肠壁变薄,肠粘膜坏死脱落与坏死性渗出物凝固形成栓子,以肠内形成腊肠粪为主要病理特征。
小鹅瘟防治措施:1.加强日常饲养管理。
2.引进健康的鹅苗,对刚引进的要进行隔离饲养观察。
3.小鹅康肌肉注射每瓶用于治疗200kg体重。
或使用鹅毒消饮水每瓶用于治疗500kg体重。
治疗时注意控制混合感染及继发感染。
怎样预防小鹅瘟?小鹅瘟治疗方法

怎样预防小鹅瘟?小鹅瘟治疗方法
近年广大农村兴起养鹅热。
在我省对养鹅业危害最严重的是小鹅瘟病,预防好小鹅瘟病就等于养鹅成功了一半。
在实际养殖中,建议根据以下具体条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预防。
本文为大家介绍怎样预防小鹅瘟,讲讲小鹅瘟治疗方法,供参考。
一、养种鹅、自繁自养的
预防措施主要是给种鹅注射疫苗。
注射时间是母鹅产种蛋前半个月至一个月,给母鹅注射小鹅瘟疫苗,这样母鹅所产种蛋孵化的雏鹅对小鹅瘟病毒具有免疫力。
雏鹅孵出20~30天再给雏鹅注射小鹅瘟疫苗。
二、购买种蛋进行孵化的
预防措施是收购的种蛋必须马上进行清洁消毒,避免可能造成污染。
种蛋消毒方法是用甲醛气熏消毒法。
这种消毒法熏蒸消毒20分钟,可达到对种蛋有效消毒的目的。
这种情况下孵化的鹅雏再按从散养户购雏情况进行免疫。
三、从散养户购雏或鹅雏来源较分散的
最好是雏鹅2~3日龄时注射小鹅瘟血清。
无论是零散引入或成批引入的雏鹅,都要隔离观察7-10天。
隔离观察期间也可注射小鹅瘟血清,但要注意针头消毒。
注射小鹅瘟血清10天后,可以注射小鹅瘟疫苗。
经过这样免疫的鹅雏可达到有效抵抗小鹅瘟病毒的能力,降低患
小鹅瘟病的死亡率。
四、从大型种鹅场购雏的
可仔细咨询场家疫病防治情况,按场家要求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鹅瘟治疗与防治技术要点
小鹅瘟主要是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主要侵害小鹅和雏番鸭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依据感染雏鹅日龄不同,该病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及慢性3种临床表现,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小鹅瘟治疗与防治技术要点。
小鹅瘟的治疗原则
加强饲养管理,定期消毒,严格防疫,进行免疫接种。
严格执行卫生消毒制度,保持育雏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
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必须把好这个关口。
发现孵出的小鹅在3-5日龄发病,应停止孵化,彻底消毒后再进行孵化。
小鹅瘟的预防接种
在该病流行严重的地区,使用小鹅瘟弱毒疫苗或小鹅瘟灭活疫苗免疫种鹅,是预防该病经济有效的方法。
如未对种鹅进行免疫而雏鹅又受到威胁时,可使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免疫刚出壳雏鹅,或者使用小鹅瘟高免血清对刚出壳雏鹅进行被动免疫。
(1)种鹅:于开产前15天左右使用小鹅瘟弱毒疫苗(种鹅用),进行1:100稀释,肌肉或皮下注射,1毫升/只。
(2)雏鹅:无母源抗体的雏鹅,在出壳48小时内,使用小鹅瘟鹅胚化弱毒疫苗(雏鹅用)或细胞弱毒疫苗,进行1:50-1:100稀释,皮下注射或滴鼻,01毫升/只;有母源抗体的雏鹅,在7-10日龄进行免疫,免疫方法同上。
被动免疫:在该病流行区域,或者在被该病污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