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
语言学概论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语言学有什么用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语言学是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科学,是关于语言的理论知识。
语言学为语文教学服务语言学为国家语文政策服务语言学促进现代化建设第二节语言学的分支和与语言学有关的边缘学科一、语言学的分支:具体语言学:以某一种或一些具体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叫做具体语言学。
理论语言学:把具体语言研究的成功总结起来,找出语言的一般规律的学科是理论语言学(或普通语言学)。
历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也叫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在不同阶段的历时演变,研究它的语音、语义或词汇:语法等从古到今的发展。
共时语言学:共时语言学也叫断代语言学,它研究某一时期的具体语言的结构状况。
应用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是应用语言学成果于各种有关语言文字实际运用的学科。
二、与语言学有关的边缘学科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语言学同其他社会科学相交的边缘学科,建立于20世纪60年代。
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是语言学和心理学相交的边缘学科,20世纪50年代即已建立。
数理语言学:数理语言学是数学与语言学相交的边缘学科,是用数学方法研究自然语言及其运用的一门新兴学科。
第二章语言的本质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基础性、广泛性、发展性。
语言的结构特点语言的定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以语音为表现形式,以语义为内容,是一个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符号系统。
二、语言是社会现象1.离开社会无所谓语言2.社会也离不开语言3.具体语言中语音和语义的结合是由社会决定的。
三、语言的全民性语言是社会成员共同的财富语言是全民的交际工具,这就是语言的全民性。
语言与社会文化第二节语言和言语一、语言的交际过程(一)想说(编码)阶段(二)说出阶段(三)传送阶段(四)接收阶段(五)理解(译码)阶段二、语言存在于言语之中言语言语是运用语言(说话)和运用语言的结果(说的话)。
在运用文字的情况下,言语是写作和写下来的话。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

从语言学角度看对外汉语教学第一章:引言随着中国在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汉语,这种趋势促进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
作为一门语言学科,语言学对对外汉语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本文将从语言学角度分析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方面,旨在为对外汉语教学者提供一些启示。
第二章:语言教学法语言教学法是语言学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采用合适的语言教学法对提高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首先,要采用“输出假设”教学法。
这种方法认为只有让学生亲自尝试使用语言,才能提高他们的语言水平。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课堂上的语言输出非常重要,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例如说话练习、角色扮演等。
其次,要注重语言的应用环境。
汉语学习者必须学会在实际环境下应用汉语才能获得成功。
教师可以开展多种活动,如实地考察、访谈和观察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汉语。
第三章:语音学语音学是研究语音现象的学科,帮助我们了解同一种语言不同地区之间的语音差异,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掌握汉语语音是学习汉语的基础。
汉语的声调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许多汉语学习者都会因为声调不准确而导致交流困难。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帮助学生正确掌握汉语的声调,在练习中注重流畅和准确,例如可以让学生跟读练习和口语对话。
第四章:词汇学词汇学是研究词汇的学科,对外汉语教学者需要注重帮助学生大量积累汉语词汇。
对于汉语学习者来说,词汇的学习和掌握是非常重要的。
汉语有着独特的词汇结构,一些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也有很大差异。
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可以采用词汇分组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记忆汉语词汇。
此外,还可以利用一些互动式教育软件和游戏来帮助学生加深对汉语词汇的理解和记忆。
第五章:语法学语法学研究语言中句子和词的结构,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来说,语法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汉语语法结构复杂,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启发式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
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案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汉语语法结构的应用。
第三章第三节 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

第三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第二语言教学有不同的教学类型。
不同的教学类型或者教学目的不同,或者教学期限不同,或者教学组织形式不同。
这些不同点又决定了教学要求、教学内容和训练方式等也往往不同。
每一种教学类型都要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或课型,不同课程或课型的具体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要求乃至训练方法等也往往不同。
因此,进行总体设计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类型;进行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除了必须针对一定的教学类型以外,还必须针对一定的课程类型。
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的划分是否合理,对语言教学的效率和成功率有一定的影响,也可以直接反映第二语言教学的科学化程度。
因此,开展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的研究是完全必要的。
因为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跟总体设计。
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测试等有关,所以在具体讨论这些教学实践活动之前,要首先探讨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
1.教学类型教学类型是根据语言教学的某些综合特点划分出来的跟教学对象,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有关的类别,划分教学类型是为了适应不同的教学对象和教学目的,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
因此,教学类型要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次上加以划分。
例如:1.1按教育性质划分按教育性质划分,第二语言教学可以分为常规教育和业余教育;常规教育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划分为普通教育、预备教育、专业教育和特殊目的教育等,这些不同的教学类型分别适应不同教学对象的不同的特点和不同的学习目的.前面谈到,人们学习第二语言的目的大体上可以分为受教育目的,学术目的、职业目的。
职业工具目的和临时目的等,上述教学类型跟这些不同的学习目的有一定的对应关系.(1)普通教育。
普通教育是指中小学的第二语言教学,主要适应受教育目的。
例如,我国中小学的第二语言教学,包括外语教学和对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教学等.都属于普通教育类型。
(2)预备教育。
这是为了使学生具备学习某种专业或运用目的语从事某—领域的理论研究的能力而设立的第二语言教学类型.主要适用于学术目的,也可以为其他几种学习目的者打语言基础。
语言学纲要

语言学纲要导言1.语言学:以语言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其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的性质、结构规律和演变规律。
2.专语语言学:以某一种具体的语言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3.共时语言学:从一个横断面描写研究语言在某个历史时期的状态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4.历时语言学:以研究语言演变为目标,从一个较长的时段研究语言发展状态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5.普通(理论)语言学:以人类一般语言为研究对象,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结构特征、发展规律,是综合众多语言的研究成果而建立起来的语言学,是语言学的重要理论部分。
6.语文学:以记载典籍的书面语为研究的对象,任务主要是解释典籍的确切含义,为其他学科的研究服务的一门学科。
7.“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围绕阐释和解读先秦典籍来展开研究,诞生了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被人们称为经学的附庸。
8.应用语言学:研究语言学的应用的学科,实际上是一种交叉学科,是相关学科的学者将语言学的基本原理同有关学科结合起来研究问题而产生的新的学科。
狭义的应用语言学主要指语言教学。
9.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历史比较法为基础,通过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研究语言的发展规律,拟测它们的共同母语。
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10.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也特指语文学。
11.结构主义语言学:是指由索绪尔创立的研究语言系统本身的内在规律的语言学。
12.微观语言学和宏观语言学:微观语言学注重研究语言结构状态和内部规律的科学,通常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词汇学,语法学等等,宏观语言学主要是指语言学和其他学科相互渗透形成的交叉,边缘性学科。
13.社会语言学:是研究社会中的人及社会各个因素变化和语言变异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第一章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是指用语言来作为传递信息的载体,通过信息的交流,社会成员可以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和思想成果,从而更好地分工协作的功能。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理论基础

成就和特点
5 言语技能训练的原则是全面要求、综合教 学、阶段侧重。“全面要求”就是要求学 生全面掌握听、说、读、写四种技能; “综合教学”就是在同一门课中对听、说、 读写四种技进行综合训练,“阶段侧重” 就是开始阶段侧重听说训练,从培养口语 能力入手,逐渐过渡到侧重听读或读写训 练。
6 通过编写《汉语教科书》建立了针对外国 人学习的汉语语法体系。在中国,这是 把汉语的科学语法转换为教学语法的第一 个样板。
成就和特点
考试的内容也包括理论知识。用汉语讲解语 言知识学生听不懂,初期由汉语教师带翻 译上课,随着学生汉语水平的提高逐渐摆 脱翻译。当时把这样的教学方法叫做“综 合法”。那时对教学法的理解仅限于课堂 教学的具体方法,课堂上用学生的母语进 行翻译的叫“翻译法’、不用母语进行翻 译的叫直接法,两者结合使用的叫“综合 法”。
20世纪70年代的本体理论研究—开始探索新 的教学路子
文革”后期(从1974年到1979年),唯一的一 家学术刊物是北京语言学院学报《语言教 学与研究》,在这个刊物上发表关于对外 汉语教学的论文和文章有20多篇。六年发表 20多篇论文,今天看来微不足道,但在当时 却反映了外汉语教学理论研究的空前繁荣, 因为整个50年代才发表五篇,整个60年代一 篇都没有,(前面提到的钟文是70年代发表 的。
本体理论
因此,只有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 理论才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学科的本 体理论。
1.2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本体理 论的发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本体理论的 研究是随着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而发 展的,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对外汉 语教学中实际存在而且迫切需要解决 的问题。 下面分阶段介绍。
60年代
北京语言学院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写 出了一批专题报告,作为培训班教材。这 些专题报告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前15年的教学 经验和新的教学法主张。由钟锓执笔1965 年在内部发表的论文《十五年汉语教学总 结》是这批报告中的核心篇。
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知识点总结自测

第一章对外汉语教育是一门专门的学科一、名词解释1.第一语言2.第二语言3.双语/多语现象4.母语5.外语6.本族语7.非本族语8.目的语9.应用语言学10.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11.学科体系12.语言学13.语言学的教学14.语言学的课程15.社会学16.社会语言学17.学科定位二、填空1.按()可将语言分为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
2.第一语言指人出生以后()的语言;第二语言指人们在获得()以后再学习和使用的另一种语言3.按()划分,可将语言分为母语和外语。
母语指()、()的语言;外语指()的语言4.按()(通常是按()的界限划分)可将语言分为本族语和非本族语5.目的语指人们()并()的语言6.从对语言的掌握程度来看,()、()、()通常是一个人的“主要语言”7.广义地说,第二语言和外语是()关系8.凡是在该语言使用的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称为();而不再其使用环境中学习的目的语被称为()9.对外汉语教育学科研究的核心内容是()10.对外汉语教育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和(),并用来指导(),从而更好地实现学习者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11.学科体系是一门学科的结构系统,它显示构成该学科的()和()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核心部分是()12.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分三个部分:()()()13.对外汉语教育学科体系基础理论包括四个方面:()()()()14.对外汉语教学是一种(),也是一种()三、简答1.“第二语言”和“外语”的区分2.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任务3.对外汉语教学系统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是4.请简介对外汉语教育的学科体系5.区分“对外汉语语言学”和“语言学”(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和汉语作为母语研究的对比)6.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7.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8.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9.为什么把对外汉语教学直接称为应用语言学是不恰当地?10.如何正确体现“教学”与“教育”的关系第二章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发展和现状一、填空1.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从1950年7月在清华大学成立第一个对外汉语教学机构“()”算起,至今已近50年。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

《对外汉语教学概论》教学内容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论一、教学要求了解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内容等;掌握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及今后的发展方向,以便将来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从学科隶属上属于应用语言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也是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更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结合的学科。
第二节对外汉语教学的任务和内容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主要研究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本体规律,教学活动的主体,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和认知规律以及研究教学的理论和方法等内容。
第三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体系和结构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学科体系可由基础理论、具体研究内容和研究目的三个部分组成。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史知识要点:历史上的对外汉语教学和建国后的对外汉语教学发展情况。
第五节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和趋势知识要点:国家对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领导和管理。
三、本章学时数:6学时第二章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论一、教学要求了解第一语言教学和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及异同,以及主要的第二汉语教学流派。
掌握具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以及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作为今后选择切实可行的教学法的参照。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知识要点:第一语言教学与第二语言教学的异同。
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法的主要流派知识要点:四种有代表性的对外汉语教学法。
第三节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特点知识要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特点和优势。
第四节对外汉语教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知识要点:对外汉语教学与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及文化学的关系。
三、本章学时数:8学时第三章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论一、教学要求了解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教材的评估和选用原则,课堂教学的内容、结构等,测试的类别、内容和对外汉语师资的培养和评估;掌握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程序和技巧以及如何设计试卷。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对外汉语教学的总体设计知识要点:什么是总体设计,总体设计的方法和程序。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

吕必松的《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目录初印说明 (1)《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者按 (2)绪论 (3)第一章语言 (7)第—节什么是语言 (7)第二节语言与文化 (17)第二章语言学习 (27)第一节语言学习和语言习得 (27)第二节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及形成过程 (35)第三节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 (39)第四节中介语和汉语中介语研究 (49)第三章语言教学………………………………………………,(53)第—节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53)第二节第二语言教学的结构 (59)第三节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类型和课程类型 (66)第四节第二语言教学的学科理论.........,.,.,..,.,,(72)第四章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83)第一节总体设计 (83)第二节教材编写 (94)第三节课堂教学 (105)第四节语言测试 (115)第五章语言要素教学 (130)第一节语音和语音教学 (130)第二节词汇和词汇教学 (143)第三节语法和语法教学 (156)第四节汉字和汉字教学 (182)第六章言语技能训练 (193)第一节听力训练 (194)第二节口头表达训练 (201)第三节阅读训练 (210)第四节笔头表达训练 (218)《对外汉语教学概论讲义》是作者1991年在北京语言学院讲课的讲稿,曾以打印稿发给学生作为教材。
打印稿是在讲课的过程中匆匆革就的,文字粗糙,结构不够严密,内容详略不均,观点和表述也有前后不尽一致的情况,后来打算修改成书,并获批准列入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科研规划项目,书名定为《对外汉语教学概论》。
在修改的过程中,(汉语学习)杂志刘明章主编表示愿先在该杂志连载,《世界汉语教学》杂志编辑部得知后,建议不要舍近求远,便决定从1992年第2期开始仍以“讲义”的形式在《世界汉语教学,上连续发表,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向读者广泛征求意见,以便在正式出版前再作一次系统修改。
111 1996半第2期为止已发完前六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教学过程
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教学活动的过程叫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模式 1.传授式 2.活动式 3.发现式
传授式
教师主导下系统传授书本知识的模式。夸 美纽斯,的代教学的典型模式就是传授式, 其结构是“观察—记忆—理解—练习”。 其特点是教师灌输知识,学生被动机械地 接受知识,书中文字与教师的讲解几乎完 全一致,学生对答与书本或教师的讲解一 致,学生是靠机械的重复进行学习。缺点 容易造成注入式、满堂灌的弊病,忽视学 生的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
教师的作用 教育的作用: 对于社会 对于个人 “教育无用论 ” “教育万能论” 语言教育的作用
教育的目的
学校教育的最高目的:培养德智体美统一协调的 发展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目的 1.掌握汉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基本技能,培养 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 2.增强学习汉语的兴趣和动力,发展智力,培养 汉语的自学能力。 3.掌握汉语的文化因素,熟悉我国的基本国情和 文化知识,提高思想品德、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
归纳法
1.饭做好了。 2.衣服洗干净了。 3.作业写完了。 4.我到教室时, 门开了。
动作接受者+VP
说明与“被”字 句的区别来自演绎法动词+了1 了1的位置
1.这个村子后来变成了一个大城市。 2.那盒录音带我送给了山田。 3.汽车停在了大门旁边。 4.门外传来了一阵脚步声。
活动式
即在教师辅导下,学生通过活动自己进行 探究性学习的模式。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 家杜威(J.Dewey)的“设计教学法模式” 为代表。设置问题的情境-------确定问题的 性质-------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执行计 划----检验与评价。
发现式
明确结构,掌握课题,提供资料-------建立 假说,推测答案-------验证(一次或反复)-----作出结论。
四、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所 采用的方法。 主要的教学方法: 1.以语言讲授为主 2.以观察为主 3.以训练为主 4.以陶冶为主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的不同
(1)教学原则直接受教学理论的指导,往往 反映语言教学的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 只能通过理论研究去加以揭示,而不能由 任何个人加以创造。 2)教学原则对同—类教学对象和同一种教 学类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而教学方法则 具有较大的选择性。就是说,在同样的有 关的教学理论和教学原则的指导下,可以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
四、教学技巧
教学技巧是指任课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教学的技巧, 也可以叫做课堂教学技巧。 1.怎样引进一个新的语言点 2.怎样板书和使用直观教具 3.怎样运用表情动作帮助学生加深印象和吸引学 生的注意力 4.怎样启发学生思考问题 5.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发挥全班每一个 学生的积极性 6.怎样掌握语速和教学节奏 7.怎样调节课堂气氛
三、教学原则
教学原则是指从宏观上指导整个教学过程 和全部教学活动的总原则,具体内容包括 怎样处理对教学全局有重要影响的各种关 系。
对外汉语教学中需要处理的各种关系
(1)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2)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3)教学内容中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4)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 (5)语言要素的教学与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 技能训练之间的关系。 (6)理论讲解与言语操练的关系。 (7)目的语与媒介语的关系。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第二语言教学也是一种教育活动,所有的 教育活动都要应用一般教育理论。第二语 言教学中的许多教学原则,如针对性原则, 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以致用的原则,等等, 都来源于一般教育理论。 一、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二、教学过程 三、教学原则
一、教育的作用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