膳食指南(包括国外)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 -

我国于1989年首次发布了我国居民
膳食指南,之后结合中国居民膳食 和营养摄入情况,营养素需求和营 养理论的知识更新,于1997年和 2007年对《中国居民膳食指南》进 行了两次修订。2014年2月21日在 北京召开了2016年版《中国居民膳 食指南》修订启动会。
为保证《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时效性和科学
升就是水。蔬菜、奶类和油的推荐量是没有发生 变化的。这个变化的原因,主要是基于两个方面 ,一是我们在新修订的中国居民营养食物参考摄 入量当中蛋白质和能量的变化,就比方拿成人来 说,蛋白质从原来的75克下调到65克,有10克的 变化。成人能量的变化大致有两百千卡的变化, 这些变化落实到食物的供应上,所以就有一些食 物会有一个变化。二是国内外对于食物和营养健 康的关系,最新的理论成果,比如说什么对健康 长期有效,什么是长期多摄入是不好的,结合这 个我们调整了摄入量。
畜禽肉蛋水产品类2—3 份 水果类3—4份 蔬菜类4—5份
谷薯类5—6份
针对老年人则建议注意谷类食
物的烹饪方式,以细软容易咀 嚼为主。老人消化能力减弱, 因此粗粮吃多了会导致肠胃不 适。
近年来素食主义已成为时尚,我国有不
少的居民吃素。吃素,如果膳食安排不 合理,容易出现蛋白质、铁和锌等微量 元营养素的缺乏。素食者应当通过增加 大豆和豆制品的消费获得优质蛋白质, 经常吃一些全谷物、坚果和菌藻类的食 物,还应选择多种烹调油,以满足对必 需脂肪酸的需要。另外,新版膳食指南 首次提及控制糖分摄入。提出对添加糖 摄入量进行限制,每日不超过50克,最 好限制在25克以内。
1:产后尽早开奶,坚持新生儿第一口食物是母
乳。 2:坚持6月龄内纯母乳喂养。 3:顺应喂养,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4:生后数日开始补充维生素D,不需补钙。 5:婴儿配方奶是不能纯母乳喂养时的无奈选择 6:检测体格指标,保持健康生长。 总结:记住这个时期母乳喂养能满足婴儿所有 的营养需求,不需要添加其他任何东西,包括 水和葡萄糖,新生儿需要补充维生素D,但不需 补钙!不需补钙!不需补钙!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历史版本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历史版本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一系列关于膳食营养的指导方针。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和修订。
下面将为您梳理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历史版本。
一、1989年版膳食指南1989年版膳食指南是中国首次发布的膳食指南,内容较为简单,仅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居民提供了一些基本的膳食建议。
其中主要包括:合理摄入各种食物,多吃谷类、薯类、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肥肉、油炸食品和含糖饮料,重视每日营养摄入平衡,注意适量增加高蛋白食物摄入。
二、2000年版膳食指南2000年版膳食指南是相对1989年版进行较大修改和完善的版本。
此次修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增加了膳食指南的层次和内容;倡导科学饮食,注重饮食结构的合理搭配。
在内容方面,膳食指南加入了食物摄入总量、食物多样性和营养素供给量等重要因素,重点提出了“四个多吃,一个少食”的原则,即多吃谷类、薯类、豆类和新鲜蔬菜、水果,少吃肉类。
此外,还提出了合理搭配食物,适度摄入高蛋白食物,控制摄入动物性脂肪及胆固醇,适当增加食盐,避免暴饮暴食等。
三、2007年版膳食指南2007年版膳食指南是在2000年版基础上进行修订的版本。
此次修改主要在于将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RNI)和食物的膳食指南联系起来,更注重通过合理的膳食指导来提供所需的营养素。
指南主要给出了不同年龄、性别和生理状态下的推荐摄入量,以及相应的食物来源和膳食建议。
此次指南具体提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合理膳食,坚持科学膳食。
二是保持体重,坚持适量膳食。
三是保持营养,坚持多种食物摄入。
四、2016年版膳食指南2016年版膳食指南是当前中国居民膳食指导的最新版本。
此次修订主要依据了最新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充分考虑了中国居民膳食结构变化的现实情况。
指南内容有所延续,但也有了一些新的变化。
主要包括:均衡摄入,提出了“五谷”、“五菜”、“五果”、“蛋奶”和“肉”五个基本营养素类别的概念,强调均衡摄入各类食物。
2024年度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及膳食平衡宝塔课件

2024/2/2
19
蔬菜水果营养价值及推荐摄入量
营养价值
蔬菜水果富含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素,对维持身体健康、促进消化、增强免疫力等具有 重要作用。
推荐摄入量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应摄入蔬菜300-500克,水果200-350克,其中深色蔬菜 应占一半以上。
2024/2/2
营养价值
谷类食品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 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推荐摄入量
建议每人每天摄入谷类食品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 50-100克。
2024/2/2
15
薯类食品特点及适宜人群
特点
薯类食品富含淀粉、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等,具有较 低的能量密度,有助于控制体重和预防慢性疾病。
选购技巧
选择新鲜、无病虫害、无损伤的蔬菜水 果;注意颜色、气味和质地等外观特征 ;尽量购买应季、本地的蔬菜水果。
VS
储存方法
蔬菜水果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处,避免阳光 直射和潮湿环境;叶菜类可短时间冷藏保 鲜,瓜果类可常温保存;已切开的水果应 尽快食用或放入冰箱冷藏。
2024/2/2
22
烹饪技巧与搭配建议
2024/2/2
烹饪技巧
先洗后切、急火快炒、现做现吃;适宜采用蒸、煮、炖等低温烹调方式;少油少盐,尽 量保持原汁原味。
搭配建议
每天至少食用五种不同颜色的蔬菜水果;注重深浅搭配,如深色叶菜与浅色根茎类蔬菜 搭配;水果可作为加餐或餐前餐后食用,也可与酸奶、燕麦等搭配制成营养丰富的早餐
或午餐。
23
05
CATALOGUE
2024/2/2
解读_美国膳食指南_

中国食品报/2008年/1月/10日/第004版营养研究解读《美国膳食指南》顾景范李珏声《美国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自1980年起每5年修订一次,最新的修订版(第六版)于2005年1月由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农业部联合发布。
《指南》的修订依据是营养学新的科学证据以及美国国民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
《指南》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权威性,是由美国卫生与公共服务部、农业部任命的专家组成“膳食指导委员会”起草推荐,并由两部门众多科学家、决策者和评论人员参加,最后由两部部长亲自签署并发布。
第六版《指南》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一般美国居民的健康,同时可供政策制订者、健康工作者、营养学家和营养教育者参考。
除正文以外,《指南》附有“预防高血压的饮食方法”和“美国农业部食物指导”,作为《指南》的例证,此外还增加了营养素的食物来源和术语词汇表,供读者参考。
《指南》举例1980(第一版)1.食物多样2.维持理想体重3.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不要太多 4.吃有充足淀粉和纤维的食物5.糖不要太多6.钠不要太多 7.如饮酒,要适量1985(第二版)1.食物多样2.维持需要的体重3.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不要太多4.吃有充足淀粉和纤维的食物 5.糖不要太多6.钠不要太多 7.如饮酒精饮料,要适量1990(第三版)1.食物多样2.维持健康体重3.选择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低的膳食4.选择富含蔬菜、水果与谷类制品的膳食5.糖只能适量6.盐与钠只能适量7.如饮酒精饮料,要适量1995(第四版)1.食物多样 2.食物摄入与体力活动平衡——维持或改善体重 3.选择富含谷类制品、蔬菜与水果的膳食4.选择脂肪、饱和脂肪,胆固醇低的膳食5.选择合适量糖的膳食6.选择含适量盐与钠的膳食7.如饮酒精饮料,要适量2000(第五版)1.保持健康体重2.每日进行体力活动3.按“金字塔”选择食物4.每日选择多种谷类,尤其是全谷5.每日选择多种水果、蔬菜6.保证食物安全7.选择低饱和脂肪、低胆固醇而总脂肪适宜的膳食8.选择适量的含糖饮料和食物9.选择与制备少盐食物 10.如饮酒精饮料,要适量2005(第六版)1.在所需能量内营养素充足2.控制能量摄入以管好体重3.每日进行体力活动4.每日增加水果、蔬菜、全谷、脱脂或低脂乳及其制品的摄入5.保证食物安全6.选择对健康有益的脂类7.选择对健康有益的碳水化合物8.选择与制备极少盐的食物9.如饮酒精饮料,要适量从以上6个版本的《指南》可以看出,这是美国营养学家根据营养学进展,针对当时美国存在的营养与健康问题,建议政府采取对公众进行营养宣教的要点。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全)

规律作息还需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坐立 不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应适时 调整姿势和活动身体。
充足饮水
01
02
03
充足饮水是指通过适量饮水,保持身 体水分平衡,促进新陈代谢和维护身 体健康。
充足饮水的关键是每天饮用足够的水 量,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2升水。
充足饮水还需要注意避免过量饮水导 致水中毒或水中毒样症状。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减少烹调油用量,吃清淡少盐膳食
减少烹调油用量
烹调油是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但摄入过 多会导致肥胖和心血管疾病等健康问题。 建议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30克。
VS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吃清淡少盐膳食
盐摄入过多会导致高血压和其他心血管疾 病的风险增加。建议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 6克。
食不过量,天天运动,保持健康体重
食不过量
过量进食会导致肥胖和其他健康问题。建议每天饮 食应适量,避免暴饮暴食。
指导消费
膳食指南为消费者提供了明确的饮食指导,有 助于合理选择食物,避免过度消费或不合理消 费。
提高认知
通过推广膳食指南,可以提高公众对合理饮食 的认知,增强自我保健能力,促进整体健康水 平。
展望:未来膳食指南的发展方向与挑战
持续更新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营养的认识不断深入,未来膳食指南需 要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新的营养需求和疾病预防要求 。
03
膳食指南的具体建议
食物多样,谷类为主
食物多样
人体需要从多种食物中获得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建议每天摄入的食物种类应不少于12种,每周不少于25种。
谷类为主
谷类食物是膳食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应占每天摄入食物总量 的2/3以上。同时,应注重粗细搭配,适量摄入全谷类、杂豆 类等富含膳食纤维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 营养师科学全书营养素参考摄入量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营养师科学全书营养素参考摄入量1. 引言1.1 概述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是针对广大中国居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膳食需求和健康状况而制定的科学指导方针。
膳食指南作为国家公共卫生政策的一部分,旨在通过提供合理的饮食建议,促进人们健康饮食的选择和行为。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膳食指南历史与演变、营养师科学全书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详解以及结论与展望五个部分。
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和分析,读者可以全面了解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的背景、目的以及实施细节,并了解其中所包含的营养师科学全书提供的参考摄入量数据。
1.3 目的本文的目标是向读者介绍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以及相关背景知识。
文章将首先回顾过去几版膳食指南,探讨新版膳食指南发布的必要性。
然后,将对营养师科学全书进行介绍,展示其在制定膳食指南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接下来,将详细解读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版的主要更新内容,并分析其中的营养素平衡摄入建议和食物摄入推荐策略。
最后,通过总结主要观点并展望未来发展方向,提出个人营养改善建议及其实施方法措施效果评估途径。
通过本文的撰写与阅读,希望能够为广大中国居民提供正确、科学、实用的膳食指导,促进健康饮食习惯的形成与传播。
2. 膳食指南历史与演变2.1 膳食指南的起源膳食指南是一种提供给公众健康膳食建议的文档,旨在帮助人们选择合理和均衡的饮食。
膳食指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期,当时政府开始注意到不良饮食习惯对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危害。
各国纷纷出台自己的膳食指南,以推广健康饮食观念和习惯。
2.2 过去几版膳食指南概述中国的膳食指南自2007年开始发行,此后每个版本都根据最新科学研究和国内外经验进行更新。
其中,第一版于2007年发布,主要强调合理控制总能量摄入、增加运动、均衡摄入各类食物等;第二版于2016年发布,在前一版基础上增加了与营养素相关的信息,并提出了不同人群需要特殊关注的问题。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

吃125~200g(鱼虾类50g,畜、禽肉类 50~l00g,蛋类25~50g); 第四层:乳类和豆类食物,每天应吃乳类及乳制
品l00g和豆类及豆制品50g; 第五层:塔尖是油脂类,每天不超过25g。
(二)平衡膳食宝塔说明
1.宝塔没有建议食糖的摄人量 少吃或适当多 吃些食糖对健康的影响不大,但儿童、青少年不 应吃太多的糖和含糖食品,多吃糖有增加龋齿的 危险。
一、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意义和特点
(一)制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意义 1.促进人民健康 2.指导工农业生产 3.营养学理论与实际结合 4.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
(二)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特点 1. 针对性 我国既有城市居民的膳食结构向西方膳食结
构转化的一面,也存在营养缺乏的另一面,因此制定我国 的膳食指南必须结合我国的国情,不能照搬国外标准。
2.宝塔建议的各类食物的摄人量 各类食物摄 人量一般是指食物的生重,熟食类应折合成生重 来计算。各类食物的组成是根据全国营养调查中 居民膳食的实际情况计算的,所以每一类食物的 重量不是指某一种具体食物的重量。
(三)膳食宝塔的应用 1.确定自己的食物需要 2.同类互换,调配丰富多彩的膳食 3.合理分配三餐食量 4.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当地资源 5.养成习惯,长期坚持
2.科学性 膳食指南的每一项改动,都有充分的理论依 据,由于我国居民普遍缺钙,所以指导中强调了乳类和大 豆的利用,因为上述食物含钙量最高,且最易为人体吸收。
3.通俗性 普及教育《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仅8条,言 简意赅,通俗易懂。
4.预见性 要看到人民健康状况的发展趋势,事先提出 措施,预见性地提出有关的合理建议。
2.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 多种无机盐和维生素。
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3摘要:一、中国营养学会举办解读培训班的背景二、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主要内容三、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意义四、如何应用膳食指南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五、结论正文:在中国营养学会举办的解读培训班上,专家们对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进行了深入解读。
这一版本的膳食指南和摄入量参考,对于指导我国居民科学合理的膳食搭配具有重要意义。
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科学性、实用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结合我国居民的膳食特点和营养需求,为不同年龄、性别、生理阶段的人群提供了详细的膳食建议。
其中包括了五大要点:平衡膳食、适量摄入、合理搭配、饮食卫生和适量运动。
这些要点旨在帮助居民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预防营养不良和慢性病的发生。
与此同时,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则是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对我国居民各类营养素的适宜摄入量进行了详细划分。
这有助于消费者了解自身营养需求,合理搭配食物,确保摄入充足的营养素。
例如,新版摄入量明确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素的推荐摄入量,以及孕妇、乳母、儿童、老年人等特殊人群的膳食营养需求。
在实际应用中,居民可以根据2023版膳食指南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膳食。
例如,适量摄入谷物、蔬菜、水果、肉类、蛋类、奶类等食物,保证营养的全面摄入。
同时,要避免过量摄入油炸、高糖、高盐等不健康食品,减少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总之,2023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和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为我国居民提供了科学、实用的膳食指导。
通过遵循这些建议,居民可以更好地保障自身和家人的健康,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褪黑素(松果体素)燕麦、甜玉米、大 大蒜
保健作用 抑制癌瘤生长、调 节血脂(降低胆固 醇),缓解动脉粥 样硬化;提高机体 免疫力,抗菌及抗 传染病
功效成分 多糖(香菇多糖、 人参多糖、甘蔗多 糖、薏苡仁多糖、 灵芝多糖、黑木耳 多糖、猴头多糖、 紫菜多糖、昆布多 糖、银耳多糖、山 药多糖)
坚持谷类为主,就是为了保持我国膳食的良好传统, 避免高能量、高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膳食的弊端。 人们应保持每天适量的谷类食物摄入,一般成年人 每天摄入250~400g为宜。 另外要注意粗细搭配,经常吃一些粗粮、杂粮和全 谷类食物,每天最好能吃50~100g。稻米、小麦不 要研磨得太精,否则谷类表层所含维生素、矿物质 等营养素和膳食纤维大部分会流失到糠麸之中。
1992年,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联合专 家会议报告文件《编制与应用以食物为基础的 膳食指南》强调,各国应着眼于怎样将传统的 营养素转变为当地所有的食物,进一步明确了 通过引导食物消费结构的改变来改善居民的营 养状况。
膳食指南是营养工作者根据营养学原理提出的 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建议,以指导大众合理地 一组以食物为基础的建议, 选择与搭配食物。它是倡导平衡膳食、合理营 选择与搭配食物。它是倡导平衡膳食、 养,以减少与膳食有关的疾病,促进健康的通 以减少与膳食有关的疾病, 俗易懂的宣传材料。 俗易懂的宣传材料。
食物多样化,才能摄入更多有益的植物化 学物 除已明确的营养素外,植物性食物中还有 许多其他成分,其中一些已被发现有生物 活性,在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病的预 防方面发挥作用。
功效成分 类黄酮物质
食物来源
保健作用
水果、蔬菜、茶、可可、葡 抗氧化作用,保
(花青素、黄 萄酒、果酒及啤酒,富含于 护细胞膜不受损 酮醇、黄烧醇 山楂、番石榴、草莓、猕猴 伤,延缓衰老, 等) 桃、桑椹、石榴、桔子、橙 预防动脉粥样硬 子、柑子、油菜、姜、豇豆、 化,调节血脂。 大蒜、菠菜、韭菜、西兰花、 山药等。
其他发达国家也纷纷于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制 定了各自的膳食指南,主要以预防慢性病为目标。 加拿大于1976年,法国、瑞典、挪威于1981年, 新西兰于1982年,丹麦、英国于1983年,日本于 1984年,德国于1985年,韩国、芬兰于1987年, 匈牙利、印度于1988年,新加坡于1989年制定了 自己的膳食指南。
讲营养就要用营养补充剂补一补 健康人应主要通过合理膳食满足营养需要。 通过膳食仍不能满足营养需要的人可适当补充。 用营养补充剂易引起营养失衡。 不宜长期使用营养补充剂。
(二)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新鲜蔬菜水果是人类平衡膳食的重要组 成部分,也是我国传统膳食主要特点之 一。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 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水分多、 能量低。
1918年,英国推荐儿童膳食必须包含一定量的牛 乳。20世纪30年代,国联向大众推荐,膳食必须 包含保健食品——牛乳、叶菜、鱼、肉、蛋等。 世界上首部膳食目标是瑞典于1968年提出的。 1968 1977年美国也制定了自己的膳食目标,1980年改 为膳食指南,并由政府颁布,以后每5年修订一次, 1995年出版第四版,2005年又修改出版,将体力 活动以突出的形象表现加入膳食指南予以强调。
膳食指南的意义在于它能更好地运用营养知识指 导大众合理用餐,预防膳食相关疾病, 导大众合理用餐,预防膳食相关疾病,防止营养 缺乏病,促进健康,以营养指导消费,以消费指 缺乏病,促进健康,以营养指导消费, 导工农业生产,从而保证充足的食物供应。 导工农业生产,从而保证充足的食物供应。
膳食指南是以其具有针对性(结合国情)、科学 性(理论依据)、通俗性(普及教育)、预见性 (发展趋势)为特点的宣传材料。 合理营养是健康的基础,而平衡膳食是达到合理 营养的惟一途径。由于饮食文化受传统习俗、宗 教信仰、经济、环境和政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 人体对饮食也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因此,膳食指 南应结合各国的实际情况来适时修订,并因地制 宜、逐步推行。
膳食指南和膳食宝塔
膳食指南(dietary guideline, DG)是根据营养学 原则,结合国情,教育人们群众采用平衡膳食, 以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目的的指导性意见。膳 食指南的语言一般通俗易懂,便于普及宣传,指 导人们群众合理选择食物。
营养学的研究成果和进展只有被广大民众了解和 应用,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指导民众合理 地选择和搭配食物,世界各国都制定了膳食指南。 以往多数国家的膳食指南都是以营养素为基础, 提出建议,而忽视了以食物为基础,通过调整膳 食模式来解决营养素摄入不合理的问题,在实际 应用中成效不理想。
随后,发展中国家也制定了自己的膳食指南, 其内容包含了预防缺乏病和食品卫生问题。有 的国家对于某些食品进一步量化。以后又陆续 增加了各类特定人群的膳食指南及病人的膳食 指南。
我国的第一个膳食指南是1989年由中国营养学会 制定的,共有一下八条内容①食物要多样;②饥 饱要适当;③油脂要适量;④粗细要搭配;⑤食 盐要限量;⑥甜食要少吃;⑦饮酒要节制;⑧三 餐要合理。该指南自发布后,在指导、教育居民 采用平衡膳食,增强体质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 生素和矿物质。 富含蔬菜、水果和薯类的膳食对保持身体健 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 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 有重要作用,所以近年来各国膳食指南都强 调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种类和数量。
谷类是平衡膳食的保证 碳水化合物占75%-80%,蛋白质占8%-10%, 脂肪占1%。是基础食物、最便宜的能源。 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可避免西方膳食模式 的缺陷,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
粗细搭配有利于合理摄入营养素 粗细搭配 适当多吃除米、面以外的谷类、杂豆 适当增加一些加工精度低的米面 不同种类的粮食及制品搭配,可提高营养价值 谷:赖氨酸、豆:蛋氨酸 粗粮:膳食纤维、B族、矿物质;细粮:B1为1/3 多吃粗粮可避免肥胖、糖尿病
膳食指南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营养工作者、 膳食指南可直接或间接地通过营养工作者、教 育工作者、卫生工作者、 育工作者 、卫生工作者、政策的制定者提供给 公众, 公众,其基础更多地是依赖于临床和流行病学 研究,特别是依赖于膳食组成、营养素、 研究,特别是依赖于膳食组成、营养素、食物 成分、 成分、食物种类与膳食相关疾病危险性之间的 关系的研究。 关系的研究。
食物来源
保健作用
蕈类(香菇、蘑菇、 抗疲劳、增强免疫 猴头蘑、姬松茸 力,降血糖和血脂,
等)、枸杞、银耳、 抗癌作用 黑木耳、灵芝、茯 苓、山药、昆布、 甘蔗、薏苡仁、螺 旋藻
功效成分 番茄红素(类胡萝 卜素之一种)
食物来源
保健作用
番茄、葡萄、西瓜、 增强机体免疫力, 棕榈油 调节血脂(降低胆 固醇),预防动脉 粥样硬化和冠心病、 防癌和抑癌作用, 延缓衰老(抗氧化 作用)
功效成分 异黄酮
食物来源 大豆、腐竹、黄豆
保健作用 降低血胆固醇和低
芽、绿豆、豌豆等, 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富含于豆渣中 因而减少心血管病 发生,减少癌症发 生的危险性;类雌 激素的作用,预防 骨质疏松
功效成分
食物来源
保健作用 改善睡眠、抗氧化 作用、延缓衰老、 调节机体免疫力、 增强抗癌药物的效 果并减轻药物的副 作用
吃碳水化合物容易发胖 造成肥胖的原因是能量过剩 在产能营养素中,脂肪更易造成能量过剩 脂肪产能多(9kcal/g),可刺激食欲
主食吃得越少越好 碳水化合物在体内释放能量快,是红细胞唯一能源,神 经系统、心脏、肌肉的主要能源 对糖尿病不是限制碳水化合物,而是选择低GI食物 低碳水化合物膳食减肥起初主要加快水流失,其后减少 体内脂肪的作用与其他低能量膳食没有差别。且有明显 的副作用 限制主食,食用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多,只注意了即 时血糖效应,忽视了长期危害。 肥胖的主要原因是多吃少动,动物性食物和油脂太多。
一、膳食指南的发展历史
膳食指南是由早期的食物目标、历经膳食供给量、 膳食目标演变而来的,其背景是在工业化后体力 劳动减少、脂肪摄入增多及其他营养素摄入量的 改变导致心血管疾病增加的情况下而对膳食模式 提出的建议。因此,推荐的营养素供给量(RDA) 主要是预防营养缺乏病,而膳食目标和膳食指南 除预防缺乏病外更多地考虑到慢性病的预防。
谷类食物是中国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体 能量的主要来源,也是最经济的能源食物。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的改善,人们倾向 于食用更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脂。根据 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结 果,在一些比较富裕的家庭中动物性食物 的消费量已超过了谷类的消费量,这类膳 食提供的能量和脂肪过高,而膳食纤维过 低,对一些慢性病的预防不利。
说明
没有不好的食物,只有不合理的膳食,关键在 于平衡 各种各样的食物各有优势,没有好坏之分。如 何选择食物来搭配膳食存在合理与否的问题。 比如肥肉,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还含有胆固 醇,能量已过剩的人不应选择;对于能量不足 或能量需要量较大的人来说是一种很好的食物。
人体必需的营养素有40多种,而各种营 养素的需要量各不相同,并且每种天然食 物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各有不同, 必须多种食物合理搭配,才能组成平衡膳 食。
常见糖类的血糖生成指数(GI)
GI 100 麦芽糖 65 23 GI 105 84 46
糖 葡萄糖
糖
蔗糖
绵白糖
果糖
乳糖
常见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GI) 食物 馒头 面包 精米饭 面条 烙饼 玉米片 熟甘薯 南瓜 油条 西瓜 梳打饼干 小米(煮) 胡萝卜 GI 88 88 83 82 80 79 77 75 75 72 72 71 71 食物 玉米粉 土豆(煮) 大麦粉 菠萝 粗麦粉 燕麦 荞麦 甘薯(生) 香蕉 猕猴桃 山药 酸奶 柑橘、葡萄 GI 68 66 66 66 65 55 54 54 52 52 51 48 43 食物 可乐 扁豆 梨 苹果 苕粉 藕粉 鲜桃 牛奶 绿豆 四季豆 柚子
食物应可分为五大类: 第一类为谷类及薯类。谷类包括米、面、杂 粮,薯类包括马铃薯、甘薯、木薯等,主要 提供碳水化物、蛋白质、膳食纤维及B族维 生素。 第二类为动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鱼、奶、 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 生素A和B族维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