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银宫就学记

合集下载

张爱玲的经典语录(通用15篇)

张爱玲的经典语录(通用15篇)

张爱玲的经典语录(通用15篇)张爱玲的经典语录11、悲壮是一种完成,苍凉是一种启示。

--张爱玲2、而且我相信,他们虽然不过是软弱的凡人,不及英雄的有力,但正是这些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

--张爱玲3、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舞台上有真的太阳,奇异的觉得非常感动。

--张爱玲4、极端病态与极端觉悟的人究竟不多。

时代是这么沉重,不容那么容易就大彻大悟。

这些年来,人类到底也这么生活了下来。

可见疯狂是疯狂,还是有分寸的。

--张爱玲5、中国是文字国。

皇帝遇着不顺心的事便改元,希望明年的国运渐趋好转。

本来是元武十二年的,改叫大庆元年,以往的不幸的日子就此告一结束。

对于字眼儿的过分的信任,是我们的特征。

--张爱玲6、强调人生飞扬的一面,多少有点超人的气质。

超人是生在一个时代里的。

而人生安稳的一面则有着永恒的意味,虽然这种安稳常是不完全的,而且每隔多少时候就要破坏一次,但仍然是永恒的。

它存在于一切时代。

它是人的神性,也可以说是妇人性。

--张爱玲7、多数的年轻人爱中国面不知道他们所爱的究竟是一些什么东西。

无条件的爱是可钦佩的--唯一的危险就是:迟早理想要撞着了现实,每每使他们倒独一口凉气,把心渐渐冷了。

我们不幸生活于中国人之间,比不得华侨,可以一辈子安全地隔着适当的距离祟拜着神圣的祖国。

--张爱玲8、房子可以毁掉,钱转眼可以成废纸,人可以死,自己更是朝不保暮。

像唐诗上的"凄凄去亲爱,泛泛人烟雾",可是那到底不像这里的无牵无桂的虚空与绝望。

人们受不了这个,急于攀住一点踏实的东西,因而结婚了。

--张爱玲9、削肩,细腰,平胸,薄而小的标准美女在这一层层衣衫的重压下失踪了。

她的本身是不存在的,不过是一个衣架子罢了。

中国人不赞成太触目的女人。

历史上记载的耸人听闻的美德--譬如说,一只胳膊被陌生男子拉了一把,便将它砍掉--虽然博得普遍的赞叹,知识阶级对之总隐隐地觉得有点遗憾,因为一个女人不该吸引过度的注意;任是铁铮铮的名字,挂在千万人的嘴唇上,也在呼吸的水蒸气里生了锈。

《张爱玲传》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1篇)

《张爱玲传》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1篇)

《张爱玲传》的读书笔记《张爱玲传》的读书笔记范文(精选11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书笔记了。

但是读书笔记有什么要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张爱玲传》的读书笔记范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张爱玲传》的读书笔记篇1现如今,是一个缺乏文学大师的时代,精神的匮乏需要文学的土壤滋润,不知不觉中让人想念那个大师辈出的动乱年代。

尽管那个年代的人已经远去,却不影响人们对他们的向往和追求,一时间,便氤氲出《张爱玲传》、《林徽因传》、《陆小曼传》等一大批传记。

《醉花阴——张爱玲传》,便是一部描写张爱玲这位在大上海掀起惊涛骇浪的奇女子的作品。

想必,《醉花阴——张爱玲传》的作者肖辰是极爱张爱玲的。

作者不似以往出版的描写张爱玲的传记那般,用简洁的《张爱玲传》为题,而是运用李清照和张爱玲的一生相似的交叉点这一特点,用李清照著名的《醉花阴》做了这本传记的书名,再配以淡红色的书面和张爱玲身着旗袍眺望远方的老照片,显示出这本书的主人翁孤寂清傲的性格和艳惊四座的才情。

看题目的与众不同,便能想起了张爱玲的与众不同,这是这本书的亮点,让喜爱张爱玲的读者有了触摸它,翻开它的冲动。

但是,一本传记,最重要的是让读者清晰、全面了解一个人一生的历程,对其身世、思想、生活、成就有一个清楚的认识,笔者或描述,或议论,或引用,或抒情,皆是辅助读者认识下去的方式。

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然《醉花阴》这一本书,从题目到前言再到内容,总有抒情甚至是接近于矫情的文字——虽然文字写得极为美丽动人——书中的每一章每一节,从起领文字直至总结,大段大段的情感抒发俯拾即是,且不说符不符合张爱玲彼时的心情,有的描写甚至能让读者一眼看穿其中的牵强:书中那是作者心目中的张爱玲,她臆想中的张爱玲。

作者认为,那个在昏暗的家庭背景下出生和成长的女子,看着离去的母亲和颓废的父亲,她会“想着树上那只小麻雀,它的童年快乐吗?”陷入恋爱时,看着胡兰成离开时,她会“轻轻卷起书页,默想李清照的《醉花阴》”——这样的张爱玲是作者想象中的张爱玲,在事实之前蒙上历史的轻纱,模糊化中的张爱玲!这样主观意念浓厚的描写,从前言开始的抒情式叙述中便可发现。

张爱玲短篇散文优选份

张爱玲短篇散文优选份

张爱玲短篇散文优选份张爱玲短篇散文 1霸王别姬夜风丝溜溜地吹过,把帐篷顶上的帅字旗吹得豁喇喇乱卷。

在帐篷里,一支红蜡烛,烛油淋淋漓漓地淌下来,淌满了古铜高柄烛台的浮雕的碟子。

在淡青色的火焰中,一股一股乳白色的含着稀薄的呛人的臭味的烟袅袅上升。

项羽,那驰名天下的江东叛军__,巍然地跽在虎皮毯上,腰略向前俯,用左肘撑着膝盖,右手握着一块蘸了漆的木片,在一方素帛上沙沙地画着。

他有一张粗线条的脸庞,皮肤微黑,阔大,坚毅的方下巴。

那高傲的薄薄的嘴唇紧紧抿着,从嘴角的微涡起,两条疲倦的皱纹深深地切过两腮,一直延长到下颔。

他那黝黑的眼睛,虽然轻轻蒙__一层忧郁的纱,但当他抬起脸来的时候,那乌黑的大眼睛里却跳出了只有孩子的天真的眼睛里才有的焰焰的火花。

“米九石,玉蜀黍八袋,杂粮十袋。

虞姬!”他转过脸向那静静地立在帷帐前拭抹着佩剑上的血渍的虞姬,他眼睛里爆裂的火花照亮了她的正在帐帷的阴影中的脸。

“是的,我们还能够__两天。

我们那些江东子弟兵是顶聪明的。

虽然垓下这贫瘠的小土堆没有丰富的食料可寻,他们会网麻雀,也会掘起地下的蚯蚓。

让我看——从垓下到渭州大约要一天,从渭州到颍城,如果换一匹新马的话,一天半也许可以赶到了。

两天半。

虞姬,三天之后,我们江东的屯兵会来解围的。

”“一定,一定会来解围的。

”虞姬用团扇轻轻赶散了蜡烛上的青烟。

“大王,我们只有一千人,他们却有十万。

”“啊,他们号称十万,然而今天经我们痛痛快快一阵大杀,据我估计,决不会超过七万五的数目了。

”他伸了个懒腰。

“今天这一阵厮杀,无论如何,总挫了他们一点锐气。

我猜他们这两天不敢冲上来挑战了。

——哦,想起来了,你吩咐过军曹预备滚木和擂石了没有?”“大王倦了,先休息一会吧,一切已经照您所嘱咐的做去了。

”她依照着每晚固定的工作做去。

侍候他睡了之后,就披上一件斗篷,一只手拿了烛台,另一只手护住了烛光,悄悄地出了帐篷。

夜是静静的,在迷□的薄雾中,小小的淡白色的篷帐缀遍了这土坡,在帐子缝里漏出一点一点的火光,正像夏夜里遍山开满的红心白瓣的野豆花一般。

2024年张爱玲名人语录(15篇)

2024年张爱玲名人语录(15篇)

2024年张爱玲名人语录(15篇)张爱玲名人语录11、回忆这东西若是有气味的话,那就是樟脑的香,甜而稳妥,像记得分明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2、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

3、面对一个不再爱你的男人,做什么都不妥当。

衣着讲究就显得浮夸,衣衫褴褛就是丑陋。

沉默使人郁闷,说话令人厌倦。

要问外面是否还下着雨,又忍不住不说,疑心已问过他了。

4、我觉得学问好没什么可佩服,那是可以学来的,创作虽快乐却不是每个人做的——每个人可能做到的只有这样,我最佩服,这思想一定在我脑中许多时候,可是我从来没有说过,现在一面说一面才有了清楚的认识。

5、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大多数事情超出我们的理解之外。

6、半闭着眼睛的白色的新娘像复活的清晨还没有醒过来的尸首。

7、马路上的店家大都已经关了门。

对过有一个黄色的大月亮,低低地悬在街头,完全像一盏街灯。

今天这月亮特别有人间味。

它仿佛是从苍茫的人海中升起来的。

8、时间没有等我,是你忘了带我走。

我们就这样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从此天各一方,两两相望。

9、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的快乐,甜而怅惘,像忘却了的忧愁。

11、要是真的自杀,死了倒也就完了,生命却是比死更可怕的,生命可以无限制地发展下去,变的更坏,更坏,比当初想象中最不堪的境界还要不堪。

12、离别和失望的伤痛,已经发不出声音来了。

13、除了觉得一百个不对劲之外,紊乱的心绪里却夹杂着一丝喜悦。

所以心里也说上来是一种什么滋味。

14、那是春二三月天气,一个凝冷的灰色的下午。

春天常常是这样的,还没有嗅到春的气息,先觉得一切东西都发出气味来,人身上除了冷飕飕之外又有点痒梭梭的,觉得肮脏。

15、我颠倒了整个世界,只为摆正你的倒影……16、我也相信爱可以排除万难;只是,万难之后,又有万难。

金锁记—张爱玲

金锁记—张爱玲
— 3—
金锁记
全文赏析 poem
《金锁记》中曹七巧是麻油店老板的女儿,为人刁悍,因贪图钱财,嫁给了名门姜 家残废的二少爷,长期得不到性爱的满足,暗地里爱上了轻浮的三少爷。丈夫病逝后, 七巧发现向她求爱的三少爷意在占有她的财产,因而又将爱慕之心紧紧锁住。失去爱情 后的七巧性格变得更为暴戾刻薄,无情地扼杀了儿女的婚姻,甚至变态到以盘问和羞辱 儿媳的隐私为乐事的荒唐地步。“三十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锁,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 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最终连她自己也套死在沉重的“金锁”里。这部 作品揭露了金钱对人性的腐蚀和扭曲,显示了东方的家长专制和西方的金钱崇拜相混合 的荒谬可笑。
— 4—
金锁记
全文赏析 poem
本篇节选了分家和求爱两个部分。 ➢ 在分家一节中,表现了曹七巧的狡猾凶狠和蛮不讲理。她不正确估计形势,只是
一味撒泼哭闹,结果徒然落下笑柄。 ➢ 在求爱一节中,作者细腻地描写了曹七巧的心理变化过程。从开始时的怀疑防备,
到发现姜季泽不是来借钱后的放松调情,从听到姜的甜言蜜语时的喜悦,到想到 姜想占有她的财产时的怀疑生气,再到怀疑被证实的暴怒打人,及至最后的后悔 留恋,写得层次清楚,入木三分。张爱玲的小说善于构造故事,刻画心理,且富 有情趣,因而吸引0—1995),中国现代作家。原名张瑛,出 生在上海。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李 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 散文、电影剧本及文学论著等。著有散文集《流言》、散文 小说合集《张看》、中短篇小说集《传奇》、长篇小说《倾 城之恋》《半生缘》《怨女》等。她的小说揭开了大都市上 流社会,尤其是名门闺阁的帷幕,显示了其荒诞、变态、庸 俗、没落的情形。
— 5—
大学语文
poem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

张爱玲:公寓生活记趣张爱玲:公寓日子记趣读到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两句词,公寓房子上层的居民八成要感到毛骨惊然。

屋子越高越冷。

自从煤贵了之后,热水汀早成了朴实的装饰品。

构成澡堂的图画美,热水龙头上的H字样自然是不行少的一局部;实际上呢,假设你放冷水而开错了热水龙头,马上便有一种空泛而凄抢的轰隆轰隆之声从九泉之下发出来,那是公寓里特别杂乱,特别疑心的热水管体系在那里发脾气了。

即便你不去太岁头上动土,那雷神也随时地要显灵。

平白无故,只听见不怀好意的嗡拉长了半晌之后接着訇訇两声,活像飞机在顶上盘旋扭转了一会,掷了两枚炸弹。

在战时香港吓细了胆子的我,初回上海的时分,常常为之魂不附体。

假设是最初它认真工作的时分,艰苦地将热水运到六层楼上来,便是咕噜两声,也还情有可原。

现在但是雷声大,雨点小,可贵滴下两滴生锈的黄浆但是也说不得了,赋闲的人向来是肝火旺的。

梅雨时节,高房子由于压力过重,地基凹陷的原故,门前积水最深。

街道上完全干了,咱们还得花钱雇人力车渡过那白茫茫的护城河。

雨下得太大的时分,屋子里便闹了水灾。

咱们轮番抢救,把旧毛巾、麻袋、褥单堵住了窗户缝;障碍物湿濡了,绞干,换上,污水折在脸盆里,脸盆里的水倒在抽水马桶里。

忙了两昼夜,手心磨去了一层皮,墙根仍是汪着水,糊墙的花纸仍是染了斑斑点点的水痕与霉迹子。

风假设不朝这边吹的话,高楼上的雨却是心爱的。

有一天,下了一黄昏的雨,出去的时分忘了关窗户,回来一开门,一房的风声雨味,放眼望出去,是蔚蓝的潇潇的夜,远处略有淡灯摇曳,大都的人家还没点灯。

常常觉得不行解,街道上的喧声,六楼上听得格外清楚,好似就在耳根底下,正如一个人年岁越高,间隔幼年逐渐远了,小时的琐屑的回想反而渐濒亲热清楚起来。

我喜爱听市声。

比我较有待意的人在枕上听松涛,听海啸,我是非得听见电车响才睡得着觉的。

在香港山上,只要冬天里,冬风今夜吹着常青树,还有一点电车的韵昧。

常年住在闹市里的人大约非得出了城之后才知道他离不了一些什么。

[张爱玲小说全集]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小说全集]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小说全集]张爱玲的小说第一篇张爱玲的小说:张爱玲小说引导语:张爱玲的小说对读者来说已经不陌生了,对张爱玲小说的喜好,是读者对小说喜好的最佳的选择。

下文是有关她的小说作品与分析资料,欢迎大家阅读学习。

张爱玲小说篇1:小说作品《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

张爱玲简介作品解析

张爱玲简介作品解析

张爱玲简介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原籍河北省丰润县欢喜庄乡大齐家坨村,张姓该村大户,张家至今人丁兴旺。

1920年(一说为1921年)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

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

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

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9月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

主要经历/张爱玲1920年-1930年1920年9月30日(一说为1921年),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临近苏州河,周边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住宅中。

她的父母给她取名叫做张煐。

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是晚清洋务派领袖朝廷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父亲张廷重是典型的遗少,母亲黄素琼则是留过洋的新女性。

1922年,张爱玲2岁时,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

在那里,张爱玲四岁进入私塾学习。

同年,母亲黄素琼出国留学。

1928年,张家又搬回了上海。

1930年,张煐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

“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

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

1931年-1940年1931年,张爱玲开始在上海白利南路美国圣公会所办的贵族学校圣玛利亚女中就读。

1932年,张爱玲在该校的校刊上发表了她的短篇小说处女作《不幸的她》。

1933年,在该校刊发表她的第一篇散文《迟暮》。

1937年,在一些刊物上发表了多篇小说,并在这一年从中学毕业。

1934年,张爱玲的父亲张廷重与民国政府前总理孙宝琦之女孙用番在国际饭店举行婚礼。

1938年,张爱玲与继母发生冲突后,离家出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张爱玲:银宫就学记
张爱玲:银宫就学记
不久以前看了两张富有教育意昧的电影,《新生》与《渔家女》
(后者或许不能归人教育片一栏,可是从某一观点看来,它对于中国
人的教育心理方面是有相当贡献的)。受训之余,不免将我的一点心
得写下来,供大家参考。
《新生》描写农村的纯洁怎样为都市的罪恶所站污;;一个没有时
间性的现象。七八年前的《三个摩登女性》与《人道》也采取了同样
的题材,也像《新生》一般地用了上城读书的农家子为代表。中国电
影最近的趋势似乎是重新发掘一九三几年间流行的故事。这未尝不是
有益的。因为一九三几年间是一个智力活跃的时代,虽然它有太多的
偏见与小心眼儿;虽然它的单调的洋八股有点讨人厌。那种紧张,毛
躁的心情已经过去,可是它所采取的文艺与电影材料,值得留的还是
留了下来。
《新生》的目的在“发扬教育精神,指导青年迷津”(引用广告),
可是群众对于这教育是否感到兴趣,制片人似乎很抱怀疑,因此不得
不妥协一下,将“迷津”夸张起来,将“指导”一节竭力的简单化。
这也不能怪他们;;这种态度是有所本的。美国的教会有一支叫做“复
兴派”(Revivalists),做礼拜后每每举行公开的仟侮,长篇大论叙述
过往的罪恶。发起人把自己描写成凶徒与淫棍,越坏越动听,烘云托
2

月,衬出今日的善良,得救后的快乐。在美国的穷乡僻壤,没有大腿
戏可看的地方,村民唯一的娱乐便是这些有声有色酣畅淋漓的仟侮。
《新生》没有做得到有声有色这一点。它缺乏真实性,一部分是
经济方面的原因。并非电影公司不肯花钱,而是戏里把货币价值计算
得不大准确的缘故。父母给了儿子六百元买书,不肖的儿子用这六百
元赁了一所美轮美免的大厦,雇了女佣,不断地请客,应酬女朋友。
一个唯利是图的交际花愿意嫁路他,如果他能再筹到二千元的巨款。
即使以十年前的生活程度为标准,这笔帐也还使人糊涂。
男主角回心向善了,可是“善”在哪里?《新生》设法回答这问
题;;一个勇敢而略有点慌乱的尝试。至少它比它的姐妹作切实得多;;
从前的影片往往只给你一种虚无缥渺的自新的感觉,仿佛年初一早上
赌的咒,发的愿心似的。《新生》介绍了那最合理想的现代少女 (王
丹风演),她和男主角做朋友纯为交换知识。他想再进一步的时候,
她拒绝了他的爱,因为这年头儿不是谈情说爱的时候。毕业之后她到
内地去教书,成为一个美丽悦目的教务主任,头发上扎一个大蝴蝶结。
受了她的影响,男主角加入了一个开发边疆的旅行团,垦荒去了。他
做这件事,并没有预先考虑过,光是由于一时的冲动,待意的撞撮,
近于逃避主义。如果他在此地犯了罪,为什么他不能在此地赎罪呢?
在我们近周的环境里,一个身强力壮,具有相当知识的年轻人竟会无
事可做么?一定要叫他走到“辽远的,辽远的地方”,是很不合实际
的建议。
《新生》另提出了一个很值得讨论的问题:大众的初步教育,是
3

否比少数人的高等教育更为重要,更为迫切?男主角的父亲拒绝帮助
一个邻居的孩子进小学,因为他的钱要留着给他自己的孩子人大学。
然而他的不成器的孩子辜负了他的一片苦心,他受了刺激,便毁家兴
学,造福全村的儿童。在这里,剧作者隐约地对于我们的最高学府表
示不满,可是他所攻击的仅限于大学四周的混杂腐败有传染性的环
境。
在《渔家女》里面找寻教育的真谤,我们走的是死胡同,因为《渔
家女》的英雄是个美术专门生,西洋美术在中国始终是有钱人消闲的
玩艺儿。差不多所有的职业画家画的都是传统的中国画。《渔家女》
的英雄一开头便得罪了观众 (如果这观众是有点常识的话),因为他
不知天高地厚,满以为画两个令人肃然起敬的伟岸的裸体女人便可以
挣钱养家了。
《渔家女》的创造人多半从来没看见过一个游泳着的鱼;;除了在
金鱼缸里;;但是他用稀有的括净的风格叙说他的故事,还有些神来之
笔,在有意无意间点染出中国人的脾气,譬如说,渔家女向美术家道
歉,她配不上他,他便激楚地回答:“我不喜欢受过教育的女人。”可
是,他虽然对大自然的女儿充满了卢骚式的景仰,他不由自主地要教
她认字。他不能抵抗这诱惑。以往的中国学者有过这样一个普遍的嗜
好:教姨太太读书。其实,教太太也未尝不可,如果太太生得美丽,
但是这一类的风流蕴藉的勾当往往要到暮年的时候,退休以后,才有
这闲心,收个“红袖添香”的女弟子以娱晚景,太大显然是不合格了。
从前的士子很少有机会教授女学生,因此袁随园①为人极度艳
4

羡,因此郑康成②穷极无聊只得把自己家里的丫头权充门墙桃李。现
在情形不同了,可是几千年的情操上的习惯。
==========
①袁随园,即袁枚,清代诗人。随园是他晚年居住的庭院,故自
号随园老人。
②郑康成,即郑玄,东汉经学家,字康成。
毕竟一时很难更改,到处我们可以找到遗迹。女人也必须受教育,
中国人对于这一点表示同意了,然而他们宁愿自己教育自己的太太,
直接地或是间接地。在通俗的小说里,一个男子如果送一个穷女孩子
上学堂,那就等于下了聘了,即使他坚决地声明他不过是成全她的志
向,因()为她是个可造之材。报上的征婚广告里每每有“愿助学费”
的句子。
“渔家女”的恋人乐意教她书,所以“渔家女”之受教育完全是
为了她的先生的享受。而美术专门生所受的教育又于他毫无好处。他
同爸爸吵翻了,出来谋独立,失败了,幸而有一个钟情于他的阔小姐
加以援手,随后这阔小姐就诡计多端破坏他同“渔家女”的感情。在
最后的一刹那,收买灵魂的女魔终于天良发现,一对恋人遂得团圆,
美术家用阔小姐赠他的钱雇了花马车迎接他的新娘。悲剧变为喜剧,
关键全在一个阔小姐的不甚可靠的良心;;《渔家女》因而成为更深一
层的悲剧了。
(收入《流言》,1944年12月中国科学公司初版)
张爱玲作品_张爱玲散文集 张爱玲:必也正名乎 张爱玲:霸王
5

别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