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审核检查表 - 生产部

合集下载

生产部过程质量控制查检表

生产部过程质量控制查检表
特殊物料(如硅脂、洗板水、酒精)的管理应符合其相应要求
工作方法
应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作业且理解作业质量要求
应按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自检和互检,必须熟悉检查内容和标准。
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的管理应符合其相应的进入防静电区的人员应遵守ESD要求
应按要求对电源电压、电源频率、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进行测量并确认其符合要求
部广
:检查日期:检查人:责任人:


具体要求
检查结果
备注
复查结果


不合

己纠

未纠正


操作员工应有上岗证(实习员工佩戴实习证并有熟练员工指导)
上岗证应与所操作岗位相符(上岗、转闵应有培训考核记录)
机器设备
工装、仪器应有校验合格证和准用证并在校验有效期内
测试软件应定期杀毒
测试软件的版本应为最新版本
仪器设备必须能够满足产品测量要求
各种工具如电批、扭力批、电烙铁等应按规定点检,点检结果应正确
仪器设备出现异常时应反馈工艺部门并落实相关要求
应落实设备的一级维护
应按规定对工装设备进行点检,点检结果应正确


过程不良品应按规定要求标识
物料的堆放应符合堆码规范
物料状态应明显标识并与实际相符
原材料的型号应标识清楚并与实际相符

过程审核检查表

过程审核检查表
— 资格证明(例如:焊接证书,视力测定,厂内机动车驾驶证)
—— 生产人和素质 审核结果 得分
4 是否有包括顶岗规定的人员配置计划? — 生产班次计划(按任务单) — 素质证明(素质列表) — 工作分析/时间核算(例如:MTM,REFA) 5 是否有效地使用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 质量信息(目标值/实际值) — 改进建议 — 志愿行动(培训,质量小组) — 低病假率 — 对质量改进的贡献 — 自我评定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要素:2.1 NO 问题点 1 是否对员工委以监控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职责和权限? — 参与改进项目 — 自检 — 过程认可/点检(设备点检/首件检验/末件检验) — 过程控制(理解过程控制图) — 终止生产的权利 2 是否对员工委以负责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 — 整齐和清洁 — 进行/报请维修与保养 — 零件准备/贮存 — 进行/报请对检测、试验设备的检定和校准 3 员工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 — 过程上岗指导/培训/资格的证明 — 产品以及发生缺陷的知识 — 对安全生产/环境意识的指导 — 关于如何处理“具有特别备证要求的零件”的指导
第 1 页,共 1 页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

IATF16949过程审核检查表

2.1生产设备/工装模具是否能保证满足产品特定的质量要求? 2.2在批量生产中使用的检测、试验设备是否能有效地监控质量要求? 2.3生产工位、检验工位是否符合要求? 2.4生产文件和检验文件中是否标出所有的重要技术要求并坚持执行? 2.5对产品调整/更换是否有必备的辅助器具? 2.6是否进行批量生产起始认可,并记录调整参数及偏差情况? 2.7要求的纠正措施是否按时落实并检查其有效性? 3 运输/搬运/贮存/包装
4.1是否完整地记录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具有可评定性? 4.2是否用统计技术分析质量数据/过程数据,并由此制订改进措施? 4.3在与产品要求/过程要求有偏差时,是否分析原因并检查纠正措施的 有效性? 4.4对过程和产品是否定期进行审核? 4.5对产品和过程是否进行持续改进? 4.6对产品和过程是否有确定的目标值,并监控是否达到目标? 补充说明:
3.1产品数量/生产批次的大小是否按需求而定?是否有目的地运往下道 工序? 3.2产品/零件是否按要求贮存?运输器具/包装方法是否按产品/零件的 特性而定? 3.3废品、返修件和调整件以及车间内的剩余料是否坚持分别贮存并标 识? 3.4整个物流是否能确保不混批、不混料并保证可追溯性? 3.5模具/工具,工装,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是否按要求存放? 4 缺陷分析/纠正措施/持续改进(KVP)
过程审核检查表
(供审核制造过程用)
审核工序:
审核员: 审核项目
审核日期: 得分 审核发现的问题
1
人员/素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1是否对员工委以监控产品质量/过程质量的职责和权限? 1.2是否对员工委以负责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的职责和权限? 1.3员工是否适合于完成所交付的任务并保持其素质? 1.4是否有包括顶岗规定的人员配置计划? 1.5是否有效地使用了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的方法? 2 生产设备/工装

内部审核检查表(生产部、车间)

内部审核检查表(生产部、车间)

内部审核检查表受审核部门:生产部/车间审核时间:2013.5.21序号审核依据检查事项及检查方法检查记录备注ISO 9001 ISO14001 OHS180015.5.1 4.4.1 4.4.1提问部门负责人本部门的主要职责及部门内的人员配置和分工情况。

产品实现策划;生产过程控制,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主控部门,,工作环境安全管理5.4.1/5.34.2;4.3.34.24.3.3 4.3.4抽样提问本部门人员是否了解本公司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方针、目标。

检查本部门分解质量目标的完成情况.已了解。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已完成4.2.2 4.4.4 4.4.4本公司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食品安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删减情况如何?理由是什么?删减..7..3.工艺成熟,常规生产.4.2.3 4.4.5 4.4.5提问文件管理人员文件的编号方法和分类方法。

检查文件的编号情况。

SC-手册,CX程序文件、ZY作业文件、-JL记录4.2.3 4.4.5 4.4.5检查文件的编制、审核、批准情况,有无未经批准发布的文件,有无审批权限与规定不一致的情况。

编、审、批齐。

无未经批准发布的文件4.2.3 4.4.5 4.4.5查问《文件清单》,核对有无未受控或失效文件,检查是否标明了文件的版本和修订状态,有无未加盖受控标识的情况。

查《受控文件清单》,抽三份文件均符合要求。

4.2.3 4.4.5 4.4.5抽查文件的发放记录,抽查文件发放是否与记录一致。

是否标明了发放号,文件保管情况是否符合要求。

查《文件发放回收登记表》,抽查文件发放与记录一致。

文件保管情况符合要求4.2.3 4.4.5 4.4.5检查文件的更改情况及更改是否经过审批并保证了更改的一致性(抽查一份《文件更改通知单》)。

暂无更改4.2.3 4.4.5 4.4.5查,有无作废文件,是否进行了明确标识?抽查有无文件的销毁,销毁是否符合文件规定?无作废文件4.2.3 4.4.5 4.4.5对外来文件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建立清单并控制其分发?对外来文件进行了充分的识别,建立清单并控制其分发4.2.3 4.4.5 4.4.5检查文件、记录保管开展了定期检查并保留记录。

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ISO9001-2015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1.组织是否针对产品的符合性,在标识、搬运、包装、贮存期间采取防护措施,确保产品不损坏、不变质、不丢失?
2.在顾客有要求时,组织是否按照顾客要求提供防护措施且经验证有效?组织所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能延伸到产品交付地点?
3.当产品涉及安全、健康等特殊要求时,组织所采取防护措施能在产品寿命期间或有效期内保持有效吗?
6.组织支持性服务(如运输、通讯)是否确定、完整、快捷、准时,且组织为实现产品符合性所需支持性服务得到有效维护?
Q7.1.4;F6.4/7.2.2/7.2.3;H6.4
过程运行环境/PRP/SSOP
1.组织为实现产品的符合性,有哪些重要工作环境因素(包括人和物理的因素)?这些环境因素是否得到识别和管理?
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受审核部门
生产部
审核日期
内审员
审核准则
ISO9001、GB/T22000、GB/T27341体系文件、适用法律法规、质量手册等
符合说明
“○”符合;“?”观察项;“△”一般不符合;“×”重大不符合※不符时记入证据、事实。
涉及条款
审核内容、证据及方法
审核记录
审核发现
Q6.1;F5.3
3.产品标识实施、保持、撤除过程是否明确并受控?产品标识涉及内容是否可区分或可追溯?
4.对有追溯性要求的场合,产品标识是否唯一、已受控并有记录?
5.当采用技术状态管理作为保持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的一种方法时是否包括技术状态标识、控制、纪实和审核?
Q8.5.4;F7.2.3;H7.3.3
防护
8.5.5
交付后活动
3.对需确定的验证、确认、检验和试验活动,下列是否明确:a)要求?b)所需客观证据?c)产品接收准则?d)认定的提供方式?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生产部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 生产部

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生产部
审核对象:生产部
审核日期:
审核人:
1. 质量控制
•生产过程控制
–是否按照生产计划进行生产?
–是否定期检查生产设备状态?
–是否对原材料进行检验并记录检验结果?
•产品质量管理
–是否制定产品质量标准?
–是否定期进行产品质量抽检?
–是否处理不合格产品的记录和处理流程?
2. 生产安全
•作业环境
–是否保持生产车间清洁整洁?
–是否定期进行安全隐患排查?
–是否提供员工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
•作业操作
–是否员工经过必要的安全培训?
–是否严格执行作业操作规程?
–是否备案作业事故处理情况?
3. 员工管理
•员工素质
–是否定期进行员工素质培训?
–是否建立员工技能档案?
–是否定期进行员工绩效评价?
•人员配备
–是否进行生产岗位员工配备合理?
–是否有必要的人员调配预案?
–是否保持员工出勤记录?
以上为内部质量体系审核检查表生产部内容,审核人员应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审核,确保生产部各项工作符合质量标准和安全要求。

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审核员:JL8.2.2-03受审核部门:生产部(车间)2014年01月22日标准 条款审核内容及方法4.2.3本部门有哪些受控文 件?是否建立受控文件清 单?是否按程序管理?4.2.4本部门有哪些记录? 是否建立记录清单?请出 示。

抽查3-5份记录,确认 记录的填写、保存、检索、 标识与要求的符合性。

5.3抽查生产现场二名员工 提问是否知道公司质量方 针的内容。

5.4.1是否制定了部门的质 量目标,是否形成文件,是 否可测量,是否能保证公司 总目标的实现。

5.5.1生产部各冈位的职责 是否明确?是否有文件规 定?请厂长回答本岗位的 职责,并出示规定其他岗位 职责的文件。

5.5.3生产部是如何沟通质 量管理方面的信息的?沟 通渠道是否畅通?是否发 生因信息沟通不及时影响 生产和产品质量的情况?内审检查表客观记录评价已建立受控文件清单,有工艺规程、设备管理制度、检验规程、公司质量手册 程序文件,法规等。

已建立记录清单,抽查《生产计 划》,,《设施检修计划》,《设施台账》, 《生产记录》等10分记录填写清楚、 及时、具有可追溯性。

提问的两名工人正确回答了公司的质 量方针。

已制定形成文件的部门质量目标,能 确保公司质量目标的实现。

生产厂长出示了《各岗位责任制》文 件。

回答了本岗位的职责。

按总经理的要求及时参加会议,对公司 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信息交流,对各部 门的沟通主要以对面交流,必要时附以 书面交流。

2014年01月22日审核员: 审核组长:6.36.47.17.4.37.5.1公司有哪些生产设施是否 建立设施台帐,是否制定设施检 修计划,是否保持设施检修记 录,查设施台帐,设施检修计划, 抽查设施检修记录。

观察现场设 备的保养情况是否确定了工作环境中影 响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员工安 全健康的因素?是如何管理的? 是否为产品规定了质量目 标,是否制定了产品的生产工艺 或作业指导书?是否制定产品 的验收标准,产品生产的哪个工 序设置了监测,是否规定了监测 的记录要求?是否安排专职人员对原材 料的进厂进行检验?是否有原 材料的检验记录请出示,对检验 发现的不合格原材料是如何处 置的,有无处置记录? 是否按要求安排生产?是否 对生产计划的完成情况进行统 计,有无统计记录,是否知道产 品的质量要求,是否有作业指导 书,是否对使用的设备进行日常 保养,有无保养记录,工序中是 否有适宜的监视和测量装置,是 否对生产过程进行监视和测量, 有无保持监视和测量记录。

三体系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三体系内审检查表生产部
1、检查与评价记录(运行控制)
2、查:管理规定和控制要求的信息记录
3、查:相关方提供的产品、服务、活动、标识记录
4、问:是否制订了检查与评价措施
5、查:每季一次的现场考评记录
6、查:对在岗人员培训教育、考核监督检查记录。
1、问:是否制订了应急准备预案
2、查:应急准备响应预案记录
参与了体系策划
识别了法律法规要求,有清单
回答正确
回答正确
内部审核检查表(续页)
编码:
审核要素(过程条款)
审核内容及方法
审核记录
判定
4.3.2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8.3不合格品控制
4.5.2合规性评价
1、问:你部门是否组织各部门对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进行宣传贯彻,有无相关记录。
1、查:不合格品的评审、处置、验证记录
2、查:严重不合格产品台帐
是否建立《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有无相关的评价记录
4、查部门相关过程能力分析评价记录
查对过程如何监控的?
1、问:什么叫纠正、纠正措施?
2、问:什么叫预防措施?
3、问:你部门是否制订了预防措施计划?
3查纠正预防措施实施记录
有采购物资标识
账卡物一致。

专人值班,搬运交付均有防护,防火防盗措施完善。
提供了监视和测量设备台帐
提供了检定合格证
对现场环保、安全等进行检查,有检查记录。每年由国家权威机构对现场噪声、粉尘、污水进行检测。
有法律法规清单
提供了《不合格品处置单》
编制了《合规性评价控制程序》,未进行合规性评价。
NO
1、问:部门是否识别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其其他要求,有无清单
1问:本部门在内审中有那些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NC N/A C C NC NC
34 35 36 37 38 39
组装 组装 组装 组装 组装 组装
工序使用的电批是否经过点检?是否在点检有效期内? 贴标签的位置是否按作业指导书执行,位置是否正确。 组装后的的不良品是怎样处理的?有没有相关人员进行分析 改善?有没有作区分和明确的标示 此工位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否平衡?实际工时与标准工时是 否相符合? 是否有人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巡检?巡检的项目是否合理?是 否会对预防后续工位出现问题起到作用?是否有做相关的记 录? 工位现场的5S做的如何?有无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稽 查? 是否有当出现了缺料、停电、材料批量不良等紧急状况时的 处理办法?
91
终检
92 93 94 95 96 97 98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99 100 101 102 103 104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各测试工位的摆放是否正确?堆机时有没有拿箱或筐装? 测试人员有没有对良品、不良品进行区分放置?有没有作明 确的标示? 工序现场5S状况是否符合要求(区域划分、标识、物料摆放 、卫生、安全防护等)? 工序的制程能力或工序的合格率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是否有WI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是 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WI文件? 作业过程、方法是否正确?作业过过程是否有难度?有没有 样板? 在作业程中发现的不良情况如何处理?有没有报告相关人 员?有没有分析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不良?有没有改善措施? 有没有作区分与标识? 此工序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是否平衡?与上、下工位的衔接如 何?工时是否与标准工时相符? 是否有人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巡检?巡检的项目是否合理?是 否会对预防后续工位出现问题起到作用?是否有做相关的记 录? 工位现场的5S做的如何?有无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稽 查? 是否有当出现了缺料、停电、材料批量不良等紧急状况时的 处理办法? 工序的制程能力或工序的合格率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22
前加工
NC
23
加工时用到铬铁的地方,有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调整温度?调 前加工 整的温度是否与实际温度相符?温度的检测是否有作相关的 记录?出现异常时的处理对策有没有?烙铁有无进行接地? 前加工 工序使用的铬铁是否经过点检?是否在点检有效期内? 前加工 组装 此过程是否有人按规定的时间进行巡检?巡检的项目是否合 理?是否会对预防后续工位出现问题起到作用? 是否有SOP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 是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SOP文件?
NA
24 25 30
NA C C
31
组装
是否依据管制计划要求管控各个组装工段?
NC
32
组装
组装好的产品是否有进行自检?自检的频率是怎样的?控制 方法是怎么样的?异常处理方法是怎样的?
NC
33
组装
加工时用到电批的地方,有没有按照规定进行调整扭力?调 整的扭力是否与实际相符?扭力的检测是否有作相关的记 录?出现异常时的处理对策有没有?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过程负责人员资格及能力:岗位说明书定义了没个岗位的人员任职资质 该过程用什么实现:生产设备,物料,生产拉 该过程输入要求:生产计划 定义该过程的文件:生产控制程序 该过程监控指标:生产效率 该过程输出要求:合格产品
4
领料
NC
5 6 7
领料 领料 领料
C C C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NA C C C C C C C C NC NC C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领料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首件
C NA NA C C C C C C C C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87 88 89 90
终检 终检 终检 终检
工序的名称是否与生产现场的工序相符合? 各作业工序是否有WI?WI的内容是否与作业人员的动作相 符? 是否清楚此工位为过程特殊特性?是否知道什么是过程特殊 特性?是否清楚此工位对后续工位的影响程度? 各测试工位人员经过培训?或者有专业人员指导?是否明确 所测项目的标准? 各测试人员是否知道什么是产品和过程的特殊特性?是否知 道自己测试工位的特性是否属于产品或过程特殊特性?是否 知道针对产品或过程的特殊特性该做什么方面的动作? 各测试人员是否有将测试记录于测试报表?是否明白测试报 表中的数据是正常还是异常? 测试人员测试过程中出现异常时是否有通知IPQC、班组长或 工程技术人员? 各测试人员是否有戴静电环、静电手套(必要时)?静电环接 地的方式是否正确? 测试人员是否了解所测试用的仪器的名称、用途?是否知道 机器的简单操作(如:开关机)? 测试人员是否清楚测试的仪器出现什么情况属于异常?出现 异常影响效率或产品质量时是否清楚该怎样做? 是否有仪器的维护保养、日常点检方法?是否得到了落实? 测试人员是否有用最正确、最有效方法取放产品、测试产 品?是否会对产质量量造成隐患?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C C
20 21
前加工 前加工
是否有WI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是 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WI文件? 作业人员的作业方法是否按WI要求作业?作业手法是否正 确?有没有经过班组长或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 加工时的注意事项是否明确?有没有按照注意事项去做?做 的结果是否合理有没有经过验证?
40
组装
NC
41
组装
工序的制程能力或工序的合格率是否达到了设定的目标?
C
42 43 44
程序烧录
是否有WI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是 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WI文件?
C C C
程序烧录 程序的版本是否正确? 程序烧录 程序烧录有没有自检?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66
灌胶
NA
67
耐压
NC
68
耐压
C
69
耐压
C
70
耐压
C
生产控制程序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பைடு நூலகம்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C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震动气密 是否有WI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是 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WI文件? 性 震动气密 设备是否有维护保养?保养是否在有效日期内? 性 震动气密 振动测试时,是否严禁趴、靠在工装上,不要用手去触碰模 块,以防事故发生? 性 震动气密 振动测试前要检查工装与控制箱、负载之间的连线是否对接 无误,机台上所有仪器是否正常开启; 性 震动气密 测试当中,如果连续出现两个同一不良问题,是否及时汇报 班长或通知测试工程部人员到现场处理;并标示好 性 震动气密 振动测试时,是否佩戴耳塞? 性 震动气密 已测试与待测试的模块是否要区分摆放整齐,并做好相应标 识? 性 老化 老化 老化 老化 老化 是否有WI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是 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WI文件? 老化时间、老化温度、老化电压、老化电流是否有控制? 在作业程中发现的不良情况如何处理?有没有报告相关人 员?有没有分析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不良?有没有改善措施? 老化车和老化负载是否与保养? 工位现场的5S做的如何?有无相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进行稽 查? 生产控制程序 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 制程序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控制计划实施控制程序 设备、设施管理程序
51
初测
C
52
初测
C
53
初测
C
54
初测
C
55
初测
C
56 57 58 59
初测 初测 初测 初测
C NC NC C
过程审核检查表
审核过程:产品制造 被审核部门:生产部 部门负责人: 审核场所:
审核员: C C C NC NC NC
60 61 62 63 64 65
初测 初测 灌胶 灌胶 灌胶 灌胶
测试人员有没有对良品、不良品进行区分放置?有没有作明 确的标示? 工序现场5S状况是否符合要求(区域划分、标识、物料摆放 、卫生、安全防护等)? 是否有WI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是 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WI文件? 胶水比重是否按作业指导书调配?模块所用胶水量是否有明 确? 胶水是否有外溢? 是否按要求每个周转架每层固定放置数量,最后一个产品灌 完后,记录灌胶时间,并放置3H才能进入下工序? 胶水固化后是否有检查表面光滑度,有无气泡,凹坑,不平 整或胶水不干等状况? 是否有WI文件?是否为最新版本的受控文件?在作业场所是 否可方便的得到需要的WI文件? 作业过程、方法是否正确?作业过过程是否有难度?有没有 样板? 作业时用到耐压仪的地方,设备有无进行点检?有没有按照 规定进行设置电压、漏电流?设置的电压是否与实际电压相 符?出现异常时的处理对策有没有? 在作业程中发现的不良情况如何处理?有没有报告相关人 员?有没有分析是何种原因造成的不良?有没有改善措施? 有没有作区分与标识?
序号
工序
稽核内容
检查方法
审核结果 NC C C
1 2 3
领料 领料 领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