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和“超我”

合集下载

本我、自我、超我

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认为整个人格由三大系统组成,它们是本我、自我、超我。

在一个精神健全的人身上,这三大系统形成一个统一、和谐的组织结构。

当人格的三个系统相互冲突时,人就会处于失调状态,即不满意自己也不满意社会,活动效率随之降低。

一、本我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本我是生长进化的产物,是生理遗传的心理表现,自我是与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较高级精神活动的领域。

那么超我就是社会化的产物,是文化传的运载工具。

一个人饿了,他需要食物;一个人冷了,他需要穿衣服;一个男人有了性的冲动,他就是需要一位女性;有人羞辱了你,你就会愤怒;一个人眼睛受到了强光的刺激,他就要闭上眼睛;这些活动都是人原始本能的需要,而且这些话动都是无意识的,无论你是圣贤哲人还是卑鄙小人都存在这个本能。

人为什么会些本能,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人做为一个机体,由于机体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会产生兴奋(紧张),这种紧张感会让人感到不舒服,比如一个人饥饿了,他的胃部就会产生痉挛,他必须进食才能消除这种紧张感,本我的目标是消除这些紧张,紧张是一种让人痛苦的和让人不舒服的体验,消除紧张以后人才会感到快乐,本我的特点是不能容忍紧张状态,希望立即得到满足。

本我为了解除紧张而产生了两种活动过程:1、行成意象一个人饥饿了,他的脑子里就会产生食物的意象,一个口渴的人首先想到的是水,这都是由于人的本能需要所产生心理活动,这些意象的产生有效缓解了紧张的压力。

这种由于本能需要而产生意象的心理过程叫原发过程。

正如弗洛伊德所说:“为减轻紧张(饥饿是一种紧张)而产生的对所需事物(食物)的记忆意象或联想的心理过程叫原发过程。

产生这些意象是无意识的,是自动产生的,没有经过思考加工的,一个人的眼睛受强光刺激后会不由自主的闭上,这也是无意识的行为。

什么是自我与超我?

什么是自我与超我?
“自我“在基本上扮演的是一个调解人的角色,它努力地在--一不顾实际的“原我“需求和环境的实际限制--之间,做个名副其实的调解人。
“超我“,大致与所谓的“良心“是相同的东西。在心理生活里,、它代表我们一生中所有的“可以“和“不可以“的联合力量。这些力量使能们透过双亲、教师、宗教影响和其他道德权威形式的接触而形成我们心理上的一部分。
即使在我们锤眠的时候,“自我“也在作用着。当我们那些较不愉快的思维想要在梦里显露时,“自我“潜抑着它们,迫使这些可怕的念头一定要伪装好了才能出现。于是它们只好借助象征的事物在梦里显露。
在每个人的心理上,那些无法无天的“原我“欲望和“自我“的道德观念永远在做剧烈的冲突,它们以我们肉眼见不到的战斗方式僵持着。
它们像是一对年龄差距较大的兄弟,对家庭事务的处理采取截然不同的看法。哥哥(自我)了解所有事务的执行程序而较为保守;弟弟(原裁)刚勇敢、性急,不考虑一般应该注意的事项,他想用暴力的冲动去做任何一件事,做哥哥的只好尽力设法去管弟弟,不使他闯祸。
有时自我的控制松懈了,于是原我赶紧表现出来,这种事情发生后,自我往往感到十分懊悔。
上不镜不具有的“控制室“,主管我们维持一一。般正常而守法的生活。
它注意着环境的变迁与要求,使我们努力设法去顺从它们。它是心理上的理性和健全世界的创造者。如同“原我“一样,它也以自我为中』乙,只是更合乎现实些。它有分辨是非的能力而“原我“则无。
“自我“是部分属于潜意识而部分属于意识的。意识上,它尽力使我们变成一个有道德的人;譬如说,一个结过婚的男人虽然喜欢他的女秘书,但他也许绝不会让她知道他对她的感觉。在潜意识上,“自我“压抑了它认为不道德的某些性格,例如一个男人可能喜欢他妻子的姊姊或妹妹,但他自己并不知道,由于“自我“发挥效力的关系,他也许相信自己“实际上是嫌恶这个女人“呢。;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弗洛伊德认为,组成人格的各部分经常发生冲突。

比如:生活中人们常常会发现,一部分的自己想做某件事,另一部分的自己想做另外一件事。

弗洛伊德因此创立了人格的结构模型,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

一、本我弗洛伊德认为,人刚出生的时候只有一个人格结构,即本我。

1.本我遵循快乐原则,只关心如何满足个人需要,不受任何物质和社会的约束,属于人格结构的生物成分。

比如:婴儿看到想要的东西,就会去拿,无论这个东西属于谁。

2.然而现实生活中,想要的东西并不会全部得到,因此本我会通过愿望实现来满足自身需要。

比如:婴儿肚子饿了,周围没有食物,本我就会开始想象食物,以暂时满足自己的需要。

3.弗洛伊德认为本我完全隐藏于无意识中,大部分的本我冲动与性和攻击有关。

事实上,人们常常无法察觉到本我。

二、自我在生命的初期,随着婴儿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人格结构的第二部分---自我,开始发展起来。

1.自我遵循现实原则,通过考虑情境现实性,控制本我盲目的冲动,调节本能与环境的关系,负责本我、超我与外界世界的联系,属于人格结构的心理成分。

2.现实中,由于本我的冲动并不为社会所接受,因此会对自我构成威胁。

自我的任务是将本我的冲动控制在无意识当中。

3.自我不仅仅控制本我的冲动,还会以考虑后果的方式,尝试着满足本我的需要,以减轻本我需要没有被满足的紧张感。

比如:小的时候,婴儿通过到父母的碗里抓取食物来减轻紧张状态。

逐渐长大后,他们懂得了社会的规定和约束,虽然饿的时候本我的冲动会驱使他去获取食物,然而自我明白这种行为是不当的。

4.自我在意识、前意识、无意识中自由活动。

自我和本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曾说过:自我好像是骑在马背上的人,驾驭着这匹桀骜不驯的马(本我),约束着它前进的方向。

三、超我儿童5岁左右,人格结构的第三部分---超我,开始形成。

1.超我代表社会的理想、价值观,尤其是父母的价值和标准,对个体行为的好坏与善恶有着道德规范的限制,通过抑制本我的冲动,说服自我以合乎道德方式来取代现实的目标,属于人格结构的社会成分。

本我自我与超我

本我自我与超我
与你相撞的人,正是你内心深处希望的恋爱对象,那么,他多大?是什么样子的人呢?这个测试可以帮你检查你有没有“情结”。
1.同年龄的人
你所昐望的情人是跟你在思想或言语方面,没有代沟、能平等相处的人。例如:同事、同学或者同一个俱乐部的成员,都是适合你的对象。
2.大哥哥型
你是那种会被有信赖感的人所吸引的人。恋爱时,你希望对方疼爱,但还不至于到达恋父恋母的状态,所以,适合你的人选应该是家中的长男、长女,或者至少有点“老大”派头的。
2.过度者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发现,恋父情结的形成有两条轨迹:一是恋父情结多出现于父女相依为命,或父女过于亲近而母女亲近不足的家庭,这是客观的环境方面的原因。二是恋父情结者性格多为内向,且多有娇气、刁蛮、任性,这是主观的个性方面的原因。恋父情结的症结是女儿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甚至有的女儿已经成年还要求与父亲同床而眠,其结果往往很糟糕,不仅会妨碍女孩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甚至婚恋,即使结婚之后,夫妻感情也难深笃;而且还会影响父亲的婚姻,还可能为此而酿成家庭悲剧。
在心理动力学中,本我、自我与超我是由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之结构理论所提出,精神的三大部分。1923年,佛洛伊德提出相关概念,以解释意识和潜意识的形成和相互关系。“本我”(完全潜意识)代表欲望,受意识遏抑;“自我”(大部分有意识)负责处理现实世界的事情;“超我”(部分有意识)是良知或内在的道德判断。本我本我是在潜意识型态下的思想,代表思绪的原始程序——人最为原始的、属满足本能冲动的欲望,如饥饿、生气、性欲等;此字为佛洛伊德根据乔治·果代克的作品所建。本我为与生俱来的,亦为人格结构的基础,日后自我及超我即是以本我为基础而发展。本我的目的在于遵循享乐原则,追求个体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饱足与性欲的满足,以及避免痛苦。自我心理学上的自我这个概念是许多心理学学派所建构的关键概念,虽然各派的用法不尽相同,但大致上共通是指个人有意识的部分。自我是人格的心理组成部分。这里,现实原则暂时中止了快乐原则。由此,个体学会区分心灵中的思想与围绕着个体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环境中进行调节。佛洛伊德认为自我是人格的执行者。另一易混淆的概念是自性,则包括无意识。心理学上关于本我的研究的方法上十分复杂,并常牵涉到哲学中的形而上学。超我超我是人格结构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份。在佛洛伊德的学说中,超我是父亲形象与文化规范的符号内化,由于对客体的冲突,超我倾向于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对立场,而对“自我”带有侵略性。超我以道德心的形式运作,维持个体的道德感、回避禁忌。 超我的形成发生在恋母情结的崩解时期,是一种对父亲形象的内化认同,由于小男孩无法成功地维持母亲成为其爱恋的客体,对父亲可能对其的阉割报复或惩罚产生阉割情结,进而转为认同父亲。本我、自我、超我的关系本我,自我,超我构成了人的完整的人格。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可以从他们之间的联系中得到合理的解释,本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几乎是永久对立的,为了协调本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自我需要进行调节。若个人承受的来自本我、超我和外界压力过大而产生焦虑时,自我就会帮助启动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有:压抑、否认、退行、抵消、投射、升华等等。

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超我和自我

本我、自我和超我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从内而外是本我、自我和超我。

本我是内心深处的想法和需要,是人的本能冲动。

欲望、情感等是本我的部分。

本我是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稳定要求,是沸腾的亢奋欲念,是未经驯服的炽情,拥挤在心灵深处的大堂里。

本我不具有任何是非、伦理、道德因素,它仅仅是需要,而不加好坏判断,因此,本我是中性的。

本我位于心理结构的最内层,是心理结构中最原始、最隐秘的部分。

本我的需要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生理上的需要,包括食欲(满足维持生命之所需)和性欲(满足繁衍生命之所需)等,生理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它的要求强烈而直接,难以延缓。

古语中的食色,性也,即是指此。

饿了,想吃饭本我;渴了,要喝水本我;性冲动本我。

二是精神上的需要:通过别人的赞许而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感,渴望获得群体认同感、优越感等,精神需求是人类的高级需要,它也是人类与动物的重要区别。

精神需要可以延缓,甚至可以转移替代。

盼望职位升得更高本我;渴望人际关系更融洽本我;希望获得众人的赞赏本我。

人刚出生时仅有生理需要(物质需要),饿了吃,吃了睡。

但随着生命的成长,人慢慢地有了精神的需要(本我的精神需要是后天形成的):怕孤独,喜欢有人跟自己玩,于是,他的哭闹开始有了吸引大人注意力的精神成分。

周围人的关心、关注会使他有某种幸福感,也能体会到不被理睬的痛苦,人际关系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开始萌芽了。

此时,大人会用奖励、给好吃的、显示不高兴等手段,慢慢让婴儿懂得社会的一些习俗规则:要想满足自己的需要,必须做出某种行为遵守某些约定。

婴儿理解并接受了这些约定自我随之形成。

自我是本我与外界环境之间的中介环节,是心理的管理机构。

理智、文化、修养、觉悟等是自我的部分,它是本我的“检查官”和“思想工作者” 。

自我是在幼儿期通过父母的训练、后天的学习以及与外界打交道的过程中形成的。

一方面,自我是本我的检查官。

它将本我的要求加以判断,一些外界认为是好的需要欲望,社会能够接受,自我会毫不犹豫地满足本我,于是,人会打心眼儿里高兴;还有一些想法欲求,经自我判断认为是不好的,为社会所不容,不能满足,自我会阻止或延缓本我的实现,此时,人会郁郁不乐。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理论——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弗洛伊德的贡献,在我看来,最重要的便是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

而精神分析学说的构建是由本我、自我、超我这三个概念来完成的。

所谓本我,指的是最原始的我,是天然、自然之我,是生而有我之我。

本我,是一切"我"存在的心理前提和能量基础。

在一般意义上的理解上,可以理解为天性、本能、自然思维规律等等。

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体系中,认为这种"本我"是追寻快乐的,是避免痛苦的,是无意识、无计划的。

比如,婴儿生而会哭泣、饮食;比如,人生而喜欢享乐--从本源意义的角度考虑,这和动物是没有什么本质区别的,因此通常情况下,人们往往理解"本我"为"本能"。

所谓自我,指的是"自己"这个意识的觉醒,是人类特有的自我探寻的开始。

一个婴儿刚生下来是只有"本我"而没有"自我"的,但是当他开始探寻"我是谁"这个概念的时候,他开始真正的成为一名"人"。

在这个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便是周围环境在大脑中的不断映象,所以"自我"可以称为"在现实环境约束下的自我"。

例如,婴儿饿的时候会哭泣,要求吃奶,这是"本我";当我们饿了的时候就要去花钱买东西而不是碰到可以吃的东西拿来就吃,这就是"自我"。

因为自我意识具有"避险性",我们意识到如果只吃东西不给钱会被揍,为了避免这个结果,"自我意识"要求我们给钱。

所谓超我,指的是泛道德、伦理角度的"我"。

如果将本我概括为"我想要",那么自我就是"我能要",而超我则是"我应该要"。

超我的形成是外部环境,尤其是道德规范、社会取向等的影响下,作用于本我的结果。

弗洛伊德三个我理论

弗洛伊德三个我理论

弗洛伊德三个我理论
弗洛伊德的“三我”理论是:本我、自我、超我。

1、本我
本我是由一切与生俱来的本能冲动组成,只受“快乐原则”的支配,盲目追求满足。

人性的七宗罪傲慢、贪食、贪婪、愤怒、妒忌、懒惰、色欲某种意义上都能够代表着本我,能够为用户带来直接的快感。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能够满足用户本我的内容和活动都能够刺激用户进行有效活动。

2、自我
人格中意识部分,这部分在事实原则指导下,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

自我负责与现实接触,是本我与超我的仲裁者,既能监督本我,又能满足超我。

更多的体现为规则的遵守度,通过规则来协调本我和超我间的矛盾。

3、超我
超我是道德化的自我,是人格中最后形成的而且是最文明的部分,它反映着儿童从中生长起来那个社会的道德要求和行为标准,由完美原则支配,属于人格结构中的道德理想部份。

除了极端反社会和反人类的群体,大部分人都具有在意社会道德伦理束缚,由道德律、自我理想等所构成的超我去监督与控制本我的冲动。

超我是自我发展的最高阶段,包含了孤独,博爱,信仰,完善的自我。

自我 本我 超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自我 本我 超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

自我本我超我-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是时候把心剖开了,或许这样才能治愈痛苦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组成。

本我即原我,是指原始的自己,包含生存所需的基本欲望、冲动和生命力。

本我是一切心理能量之源,本我按快乐原则行事,它不理会社会道德、外在的行为规范,它唯一的要求是获得快乐,避免痛苦,本我的目标乃是求得个体的舒适,生存及繁殖,它是无意识的,不被个体所觉察。

自我,其德文原意即是指“自己”,是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或记忆的部分,自我的机能是寻求“本我”冲动得以满足,而同时保护整个机体不受伤害,它遵循的是“现实原则”,为本我服务。

超我,是人格结构中代表理想的部分,它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内化道德规范,内化社会及文化环境的价值观念而形成,其机能主要在监督、批判及管束自己的行为,超我的特点是追求完美,所以它与本我一样是非现实的,超我大部分也是无意识的,超我要求自我按社会可接受的方式去满足本我,它所遵循的是“道德原则”。

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

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

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我”和“超我”
和果的对话,非常轻松。

她像是一架话语永动机,不待你发问,就把你想知道的问题都说了出来,比你预计的更要清晰明白。

你说,中国汉字里,使用频率最高的偏旁部首是哪个?这是果对我说的第一句话。

果的身份是一家中外合资的商场董事长,雇用着外方的总经理,一言九鼎,威名赫赫。

在果的那座身披玻璃幕墙、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的大厦里浏览时,你不由自主地会想象它的最高领导人可能是位女王。

但此刻的果,安静而有学究气,好像是在大学的小组讨论会上。

我不好意思地说,别看天天和字打交道,还真没这个研究。

可能是”提手”旁吧。

记得学《诗经》的时候,老师曾说过,那时诗里就有数十个有关手的动词。

再说我们这个民族是崇尚行动尊重实干的,”提手”应该最多。

我回答。

错。

字典里,”口”字旁和”言”字旁的字加起来,构成了中国汉字部首类
里最庞大的家族。

果非常肯定地说。

这证明,说话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我们的古人早就发现了这条真理,所以才创造出这么多形容说话的词语。

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说”都傲视群雄,到了现代,信息大爆炸,说话就更具有了凌驾一切的力量。

我说的”说话”,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包括文字。

更宽泛地讲,等同信息之意。

比如我们两个坐在这里说话,就是传达彼此隔膜的信息。

美国总统在派出特使执行重要公务的时候,最后一个程序就是两人促膝交谈,以便让特使最大限度地正确把握总统的思想……这说明谈话是多么要紧的事情。

我热爱谈话。

果一字一句地说。

我有些吃惊,虽然我不拒绝谈话,但好像还是第一次听到热爱谈话。

果不理会我的惊讶,按照自己的思路侃侃而谈。

一般来说,服从性强地位比较低下的人,多半意识不到谈话的重要性,因为他更多的是一个执行者,别人说什么,他跟着做就是了,语言好像是多余的。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特别强调”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我觉得那是一种上智下愚的思想残余。

你若是想让自己智慧起来,并表达这种智慧,让自己的智慧影响
更多的人,你必须学会发展、整理、沟通萌芽状态的思想,最简便易行、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说话。

我给你举一个例子,商场合资以后,外方有许多新的措施,大多数是干了几十年老商业的人,闻所未闻的招数,很多人接受不了。

我就把所有中层以上的干部用车拉到一处风景胜地,有美丽的草坪和湖水。

我在草坪的中央摞起三张桌子,下面聚了一帮身强力壮的小伙子。

大家不知我什么意思,说董事长是不是要我们耍杂技啊?我爬上桌子,站在上面,对大家说,现在,我要背对着大家头朝下地栽下去,下面的警卫战士会接住我……高度只有两米多,接应绝无问题,现在你们看着我操作……说完以后,我就义无反顾地一个倒栽葱折了下来,战士把我接住,一切正常。

我对大家说,现在,每个人把我刚才的动作重复一遍吧。

最先走上桌子的,是我方的副总,他年纪比较大了,腿脚哆嗦,求告我说,我老胳膊老腿的,就免了吧。

要不你就撤掉一张桌子,把高度降点。

再不然,我脸朝前往下跳,眼睛看着下面,万一出点纰漏,我还能有个自卫动作。

千万别让我后脑勺对着地,行不行啊?我说,不成。

这项操作是安全的,我已经亲身试验了几十次,绝无问题。

它就像我们商场就要施行的改革措施,是有把握的。

我们不能因为自己以前没有尝试过,就没有勇气去实践。

现在我决定,凡是有魄
力从这几张桌子上背着身子跳下来的人,就继续留在商场工作。

其他的人,请自动离开。

我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副总还真是好样的,眼一闭,就栽了下来,挺顺利的。

后面的人大多数很勇敢,也有个别的,战战兢兢老半天,紫涨着脸总是没动作。

我就平静地对他说,你也不必勉强自己,我们马上要进行的改革力度很大,你连这种确有把握的事都做不了,何谈其他?留下来合作是不会愉快的……这次草坪会议以后,那些因循守旧的人走了,改革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

有一个青工,与顾客争吵,还扇了对方一个大嘴巴,我当然不能放过,给了他降级处分和罚款。

他不服,扬言要杀我。

一天,他举着个沉重的泡沫灭火器,像抡着火药筒,在商场里乱窜,说要灭掉我。

大伙都劝我赶快躲躲,说这种亡命徒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我说,把他请到我办公室来,我要和他好好谈谈。

大家说你就不怕出事?我说,我一个当领导的,被这样的事吓住,以后没法工作了,这才是最大的事呢!
那个青工来了,把灭火器立在我的写字台上,说你不怕死在这屋里?我说,你杀了我,你不值啊!他惊奇道,你是大名鼎鼎的董事长,我不过是小小老百姓,你的命比我值钱多了。

我说你听我算一笔账。

我是董事长,不管你的事,我也照
常拿我的那份钱,可见我要处分你,是为了钱以外的东西。

我明知你要杀我,还把你叫到我的办公室来,并且把左右的人都打发开了,你要动手,现在就是绝好的机会,这说明我不怕死。

一个人不为钱不怕死,按你的分析,就一定是为了名了。

我死在你的灭火器下,成了当然的烈士,登报扬名,万人瞻仰,后代光荣,那是不必说的了。

而你是杀人凶手,万人唾骂,将被处以极刑,父母家人跟着受连累,也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你本是恨我,反倒成全了我,你考虑考虑,是不是不划算啊?再者,我判断你不是真心要杀我。

真要杀人,为了保证成功率,自然是要被杀的人毫无警觉才好,这就是兵法上的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像你这样嚷嚷得满天下知晓,哪里是要杀人,不过是恫吓。

当然我不排除你的铤而走险,但主要是想把我吓得收回成命,恢复你原有的级别,不罚你,你骨子里想的是尊严和钱的问题。

爱面子想挣钱,这是好愿望。

只要努力工作,在一个奖惩严明效益优异的商场,机会有的是。

但钱和光荣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顾客送给我们的。

你把顾客打走了,砸了大家的饭碗,却还要抢着和大家吃一样多的饭,那就连乞讨都不如。

如果你想挣更多的钱,你必须干得比别人更好,这才是正道。

青工长久地说不出话来,过了半天才吭吭哧哧地说,如果我干得好呢……我说,你放心,
罚得严厉,奖得必也豪气,希望有一天,还是在这间办公室,我把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一道交到你手里。

当那个青工耷拉着头,抱着灭火器从我的办公室走掉以后,竖着耳朵倾听这屋里动静的人们纷纷跑出来说,董事长,您靠什么化干戈为玉帛?他一路吵嚷,怎么进了你的房门就一声不吭?是不是您会一手美人拳,点了他的哑穴?我说,靠舌头,靠说话啊。

世上无数的流血事件,因为误会而生。

错误、失误的”误”,偏旁是”言”而不是”心”,很多时候是话没有说到点子上,心灵因此隔膜。

最困难的谈话是和外方总经理。

圣诞节快到了,这些年西风东渐,国人也慢慢重视起这个洋节来。

商场的舶来品较多,年底成了销售的黄金季节。

恰在此时,那老外递上一纸报告,说要回欧洲与家人团聚,共度圣诞。

我毫不迟疑地回答他:NO!老外拿来一册他们国家出的日历,指着12月25日的红色数字说,这是法定假日,如果不让他休假,就是侵犯人权,他要控告我。

我说,那在你的国家里,是否到了圣诞节,所有的商家一律关门大吉,回家围着圣诞树跳舞?这回轮到他连连说N0了,告诉我圣诞节是一年当中最大的销售高峰,有许多促销的手段要实施。

我说,那您为什么要从工作岗位上向后转呢?老外回答,因为这是在
中国,你们与这个世界性的节日无缘,商厦由中国人单独上班就行了。

我拿出一本中国出的挂历,指着一个日子对他说,您知道这是什么日子吗?老外看了半天,直把浅蓝色的眼珠瞪成了深蓝,也没弄明白,喃喃地说,它靠近情人节的日期,但我真的不明白它有什么独特的意义。

我说,先生,请您清醒地记住它。

因为在这个日子和它之后的四天里,您将单独在这座数万平方米的商厦里值班售货……外方总经理急白了脸,说,果董事长,你就是报复我,也不能用商厦的利益作筹码。

整整五天,你知道它是什么概念吗?无论对你还是对我的国家来说,那都是成吨的金钱啊!我说,尊敬的先生,让我告诉你,那个日子是中国的春节,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节日。

按照您的逻辑,商厦里所有的中国人都应该回家休假包饺子,否则就是侵犯人权。

当然应该由您这样的外国人单独上班了。

至于利润,让它见鬼去吧!
老外哭笑不得,只得答应坚守岗位。

他对我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知道我是谁?你是否把我当成了你们的共产党?我回答他,我当然知道你是谁。

你是总经理,是受雇于董事长的,你很明智地表示服从,这很好。

如果你执意不肯,我就要行使命令权或是罢免权了。

顺便说一句,要是共产党员遇到这种事,我一句话
都不必说,他们知道自己该怎样办。

果的故事,一个个说下去,每一个都很有趣,只是她的声音渐渐嘶哑。

我说,休息一下吧。

果说,说话就是调整脑筋,一个原本不很清晰的概念,在你描述它的过程当中,它就像花瓣一样盛开了,散发出芳香。

有质量的说话当然很累,因为它是思想的结晶。

我认识一位著名的戏剧演员,平时很少吭声,口渴了,也只是写一个”水”字的纸条递给别人,就是为了把胸中之气积攒起来,到了舞台上音韵洪亮直冲霄汉绕梁三日。

我说,有一句古话:日言百句,其气自伤。

如果说,生命的过程就像是一盘磁带,录满我们每个人的话语。

若生命结束的时候,听到自己一生所说过的话,有用的比没有用的多,那就是无悔的人生了。

作者:毕淑敏摘自:《我很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