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板常用维修方法大全
电路板故障的常见原因与修复技巧

电路板故障的常见原因与修复技巧概述:电路板故障是电子产品常见的问题之一,它会导致设备的性能下降甚至无法正常工作。
本文将介绍电路板故障的常见原因以及修复技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解决这些问题。
一. 电路板故障的常见原因1.1 过热问题:过热是电路板故障的主要原因之一。
电子元件长时间高温工作会导致元件老化、损坏或失效。
原因可能包括电子设备负载过大、散热设计不合理、灰尘积累等。
解决方法包括增加散热措施、清洁电子设备等。
1.2 电气问题:电气问题也常导致电路板故障。
这可能包括电源供电不稳定、过电压、过电流等。
这些问题会对电子元件产生不利影响,如短路、电压异常等。
解决方法可以是使用稳定的电源、安装过电压保护装置等。
1.3 机械问题:机械问题可能导致电路板连接不良或元件损坏。
机械压力、震动或不当的安装都可能引起电路板故障。
应合理安排电路板的布局、插拔元件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机械震动等。
1.4 湿度问题:湿度是电路板故障的隐形杀手。
高湿度环境会造成电路板上的金属导线腐蚀、接触不良,最终导致电路板故障。
合理的湿度控制、防潮处理是预防湿度问题的关键。
二. 电路板故障的修复技巧2.1 换位法:当电路板上某个功能区域无法正常工作时,可以尝试使用换位法。
即将该功能区域的元件移植到一个正常工作的电路板上,观察是否问题得到解决。
若是,说明原电路板存在问题,可以进一步排查和修复。
2.2 观察和测试法:当出现电路板故障时,需要通过观察和测试来找出具体问题。
首先检查电路板上是否有元件损坏或松动,如焊接点是否完好。
然后使用测试仪器进行电气参数测试,如测量电压、电流等,以找出异常或不稳定的部分。
2.3 熔化焊接点修复法:在电路板上,焊接点可能因机械应力或温度变化而出现熔化现象,导致电路中断或短路。
对于熔化焊接点,可以使用焊锡将其重新连接。
需要注意的是,焊接过程应控制温度和时间,以免对其他元件造成损害。
2.4 更换损坏元件:当电路板上的某个电子元件损坏时,可能需要将其更换以修复故障。
维修电路板技术的8个狠招

维修电路板技术的8个狠招01class一、工控电路板电容损坏的故障特点及维修电容损坏引发的故障在电子设备中是最高的,其中尤其以电解电容的损坏最为常见。
电容损坏表现为:1.容量变小;2.完全失去容量;3.漏电;4.短路。
02class二、电阻损坏的特点与判别常看见许多初学者在检修电路时在电阻上折腾,又是拆又是焊的,其实修得多了,你只要了解了电阻的损坏特点,就不必大费周章。
03class三、运算放大器的好坏判别方法运算放大器好坏的判别对相当多的电子维修者有一定的难度,不只文化程度的关系(手下有许多本科生,不教的话肯定不会,教了也要好久才领会,还有个专门跟导师学变频控制的研究生,居然也是如此!),在此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04class四、万用表测试SMT元件的一个小窍门有些贴片元件非常细小,用普通万用表表笔测试检修时很不方便,一是容易造成短路,二是对涂有绝缘涂层的电路板不便接触到元件管脚的金属部分。
这里告诉大家一个简便方法,会给检测带来不少方便。
取两枚最小号的缝衣针,(深度工控维修技术专栏)将之与万用表笔靠紧,然后取一根多股电缆里的细铜线,用细铜线将表笔和缝衣针绑在一起,再用焊锡焊牢。
这样用带有细小针尖的表笔去测那些SMT元件的时候就再无短路之虞,而且针尖可以刺破绝缘涂层,直捣关键部位,再也不必费神去刮那些膜膜了。
05class五、电路板公共电源短路故障的检修方法电路板维修中,如果碰到公共电源短路的故障往往头大,因为很多器件都共用同一电源,每一个用此电源的器件都有短路的嫌疑,如果板上元件不多,采用“锄大地”的方式终归可以找到短路点,如果元件太多,“锄大地”能不能锄到状况就要靠运气了。
在此推荐一比较管用的方法,采用此法,事半功倍,往往能很快找到故障点。
要有一个电压电流皆可调的电源,电压0-30V,电流0-3A,此电源不贵,300元左右。
将开路电压调到器件电源电压水平,先将电流调至最小,将此电压加在电路的电源电压点如74系列芯片的5V和0V 端,视乎短路程度,慢慢将电流增大,用手摸器件,当摸到某个器件发热明显,这个往往就是损坏的元件,可将之取下进一步测量确认。
维修电路板的技巧和方法

维修电路板的技巧和方法
1、给电路板通电,在这步中需要注意的是,有些电路板电源并不是单一的,可能需要5V,还会需要正负12V,24V等等,不要把该加的电源漏加了。
电路板通电后,通过手摸电路板上的元器件,看是否有发烫发热的元件,重点检查74系列芯片,如果元件有烫手的情况,则说明此元件有可能已经损坏。
更换元件后,检查电路板故障是否已解决。
2、用示波器测量电路板上的门电路,观察其是否符合逻辑关系。
若输出不符合逻辑,需要分两种情况分别对待,一种是输出应该是低电平的,实际测量为高电平,可以直接判断芯片损坏;另一种是输出应该是高电平的,实际测量为低的,并不能就此判定芯片已经损坏,还需要将芯片与后面的电路断开,再次测量,观察逻辑是否合理,判定芯片的好坏。
3、用示波器测量数字电路里的晶振,看其是否有输出。
若无输出,则需要将与晶振相连的芯片尽可能都摘掉后再进行测量。
若还无输出,则初步判定晶振已经损坏;若有输出,需要将摘掉的芯片一片一片装回去,装一片测一片,找出故障所在。
4、带总线结构的数字电路,一般包括数字、地址、控制总线三路。
用示波器测量三路总线,对比原理图,观察信号是否正常,找出问题。
5、在线测量法主要用于两块好坏电路板的对比,通过对比,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完成电路板的维修。
电路板故障的维修技巧与窍门

电路板故障的维修技巧与窍门
1.检查电路板电连接:检查电路板上元器件的接触是否良好,接脚是否有松动或断落,是否有其他异物阻塞在接脚之间;
2.更换受损元器件:检查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是否出现变形、开裂等现象,如果出现,则应及时更换;
3.检查继电器:检查电路板是否有继电器,如果有,请检测继电器触点是否接触良好,是否有折断或拆卸现象;
4.检查电路板芯片:检查电路板上芯片是否变色,是否有白烟或黑烟出现,上面是否有焦痕或碎玻璃,出现任何这些现象,一定要及时处理;
5.电路板加刷:如果电路板上经常出现短路或断路,使用乙醇棉蘸取加刷液,以轻轻的拂动将液体更好的渗透在电路板的相关连接线接脚上,以达到清洁和消除短路的目的。
6.在维修过程中,一定要注意电路板上细小元器件之间的间隙,应当用锡料再次焊接,并对元器件进行均匀加热,防止出现崩落现象。
电子电路板维修大全

第一部分:电路板维修入门(一)电容篇1、电容在电路中一般用“C”加数字表示(如C25表示编号为25的电容)。
电容是由两片金属膜紧靠,中间用绝缘材料隔开而组成的元件。
电容的特性主要是隔直流通交流。
电容容量的大小就是表示能贮存电能的大小,电容对交流信号的阻碍作用称为容抗,它与交流信号的频率和电容量有关。
容抗XC=1/2πf c (f表示交流信号的频率,C表示电容容量)2、电容识别方法电容的识别方法与电阻的识别方法基本相同,分直标法、色标法和数标法3种。
电容的基本单位用法拉(F)表示,其它单位还有:毫法(mF)、微法(uF)、纳法(nF)、皮法(pF)。
其中:1法拉=103毫法=106微法=109纳法=1012皮法容量大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直接标明,如10 uF/16V容量小的电容其容量值在电容上用字母表示或数字表示 6字母表示法:1m=1000 uF 1P2=1.2PF 1n=1000PF数字表示法:一般用三位数字表示容量大小,前两位表示有效数字,第三位数字是倍率。
如:102表示10×102PF=1000PF 224表示22×104PF=0.22 uF3、电容容量误差表符号 F G J K L M允许误差±1% ±2% ±5% ±10% ±15% ±20%如:一瓷片电容为104J表示容量为0. 1 uF、误差为±5%。
4、故障特点在实际维修中,电容器的故障主要表现为:(1)引脚腐蚀致断的开路故障。
(2)脱焊和虚焊的开路故障。
(3)漏液后造成容量小或开路故障。
(4)漏电、严重漏电和击穿故障。
(二)二极管晶体二极管在电路中常用“D”加数字表示,如: D5表示编号为5的二极管。
1、二极管的作用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单向导电性,也就是在正向电压的作用下,导通电阻很小;而在反向电压作用下导通电阻极大或无穷大。
正因为二极管具有上述特性,无绳电话机中常把它用在整流、隔离、稳压、极性保护、编码控制、调频调制和静噪等电路中。
电路板维修的方法与技巧

电路板维修的方法与技巧电路板维修的方法与技巧控制系统由于价格不菲,因此当其发生故障时,为了讲求经济效益,节约成本,一般采用维修的方式。
但是在发生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更换新的电路板:电路板已到报废年限;电路板被损坏的情况严重,无法修理;经过多次反复维修,不断出现问题的,说明电路板存在不稳定因素,已经不适于在机床中继续使用的。
本人从事电路板的维修工作多年,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维修的方法及技巧,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共勉之。
1、观察法当我们拿到一个要维修的电路板时,我们首先仔细观察它的外观。
如果电路板已经烧毁,在给电路板通电之前,一定要仔细检查供电电路是否正常,在确保不会造成二次损坏后再通电。
观察法是一种静态检查方法。
使用观察法时,一般遵循以下步骤。
第一步观察电路板有没有被人为损坏,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① 看是否电路板被摔过,导致了板角发生变形,或是板上芯片被摔变形或摔坏的。
② 观察芯片的插座,看是否由于没有专用工具,而被强制撬坏的。
③ 观察电路板上的芯片,若是带插座的,首先观察芯片是否插错,这主要是防止操自己维修电路板时将芯片的位置或方向插错。
如果没有及时把错误改正,当给电路板通电时,有可能会烧坏芯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④ 如果电路板上带有短接端子的,观察短接端子是否插错。
电路板的维修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细致的工作。
通过维修人员的仔细观察,有时在这一步就能判断出问题的原因。
第二步,观察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是否烧坏。
比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是否发黑或糊。
一般情况下,即使电阻器被烧坏,其阻值也不会改变,性能也不会改变,不影响正常使用。
这时候就需要用万用表辅助测量了。
但如果电容和二极管被烧坏,其性能会发生变化,不能在电路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工作。
此时,必须更换新部件。
第三步观察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比如74 系列、CPU、协处理器、AD 等等芯片,有没有鼓包、裂口、烧糊、发黑的情况。
如果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基本可以确定芯片已经被烧坏,必须更换。
电路板维修的方法与技巧

电路板维修的方法与技巧电路板是许多电子设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电路板出现故障,整个设备可能都无法正常工作。
因此,掌握电路板的维修方法和技巧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电路板维修方法和技巧:1.观察法:首先观察电路板是否有明显的烧灼、断线、变色、开裂等故障。
如果存在这些明显故障,那么问题可能比较简单,只需要更换相应的元件即可。
2.测试法:使用万用表等测试工具,对电路板上的电源、电阻、电容等元件进行测试。
通过测试各个元件的电压、电流等参数,可以判断出元件是否正常工作。
3.替换法:如果测试发现某个元件存在问题,可以使用一个好的元件将其替换下来,看看是否能够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在确定哪个元件出现故障时非常有效。
4.逐步排查法:如果电路板上的故障比较复杂,需要逐步排查各个元件之间的连接是否正常。
可以逐个断开电路板上的各个部分,观察电路板的工作状态,以确定故障部位。
5.程序调试法:对于一些具有程序控制功能的电路板,如果出现故障,可以通过调试程序来解决问题。
具体来说,就是将程序下载到电路板中,然后通过调试器观察程序的运行情况,以确定故障部位。
除了以上几种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电路板维修技巧。
例如,在维修电路板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短路等危险情况。
另外,如果对电路板的维修不太熟悉,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总之,电路板的维修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通过观察、测试、替换、逐步排查以及程序调试等方法,可以快速定位故障部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同时,也需要注意安全问题,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电路板维修的方法与技巧

电路板维修中的方法技巧引言控制系统由于价格不菲,因此当其发生故障时,为了讲求经济效益,节约成本,一般采用维修的方式。
但是在发生以下几种情况时,需要更换新的电路板:电路板已到报废年限;电路板被损坏的情况严重,无法修理;经过多次反复维修,不断出现问题的,说明电路板存在不稳定因素,已经不适于在机床中继续使用的。
本人从事电路板的维修工作多年,在工作中总结了一些维修的方法及技巧,介绍给大家,与大家共勉之。
1 观察法当我们拿到一块待维修的电路板时,首先对它的外观进行仔细的观察。
如果电路板被烧过,那么在给电路板通电前,一定要仔细检查电源电路是否正常,在确保不会引起二次损伤后再通电。
观察法是属于静态检查法的一种,在运用观察法时,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观察电路板有没有被人为损坏,这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①看是否电路板被摔过,导致了板角发生变形,或是板上芯片被摔变形或摔坏的。
②观察芯片的插座,看是否由于没有专用工具,而被强制撬坏的。
③观察电路板上的芯片,若是带插座的,首先观察芯片是否被插错,这主要是防止操作者自己维修电路板时将芯片的位置或方向插错。
如果没有及时把错误改正,当给电路板通电时,有可能会烧坏芯片,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④如果电路板上带有短接端子的,观察短接端子是否被插错。
电路板的维修需要的是理论上的扎实功底,工作上的仔细认真,通过维修者的仔细观察,有时在这一步就能判断出发生问题的原因。
第二步观察电路板上的元器件有没有被烧坏的。
比如电阻、电容、二极管有没有发黑、变糊的情况。
正常情况下,电阻即使被烧糊了,它的阻值也不会有变化,性能不会改变,不影响正常使用,这时需要使用万用表辅助测量。
但是如果是电容、二极管被烧糊了,他们的性能就会发生改变,在电路中就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将会影响整个电路的正常运行,这时必须更换新的元器件。
第三步观察电路板上的集成电路,比如74 系列、CPU、协处理器、AD 等等芯片,有没有鼓包、裂口、烧糊、发黑的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路板维修方法大全
讲解电路板维修方法的文章虽然不少,但就现有讲解电路板维修方法文章的内容来看,方法虽然不少,能够在电路板维修应用的并不多,广州科誉结合多年来积累的电路板维修经验撰写出本篇电路板维修方法大全,不足之处敬请同行们批评指正。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外观法:外观法是电路板维修工作中的第一个步骤,是最常用的电路板维修方法之一。
具体的做法是观察电路板中的电子元件是否炸裂,电子元件是否靠在一起,元件外表有无烧糊、烧焦变颜色的情况出现,电子元件有无松脱、过分倾斜等,电解电容是否漏液,PCB板面是否有焊盘虚焊,有无焊锡丝、焊锡珠将元件引脚短路的情况,SMT焊盘是否偏位。
有很多故障能通过外观法方法就能找到重要线索,使电路板维修工作变得简单。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气味法:气味法就是闻电路板上是否有异味,电阻、电容、电晶体、电解电容、PCB发出的气味都有所不同,能帮助提升维修效率,缺点是需进行气味训练。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电阻法:电阻法是在没有给电路板通电或放电完毕后,在线测量其电阻、电容、电感的方法叫电阻法:在有正常样品且对电路板图不熟悉时采用电阻,可以收到良好的维修效果。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低压法:低压法主要运用在开机可能会炸机的情况下,特别推荐使用此种方法,即取消一些保护与连接电路后,使用低压DC/AC电压给某一模块送电,观察电路板中的电路的功能有无异常。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随机振动法:随机振动法是给故障电路板加上电时将电路板作随机振动(频率无规律变化)的一种检查方法。
用来维修时好时坏的故障电路板,如焊盘虚焊、SMT 元件断裂、电机械损坏等非常有效。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波形法:波形发是利用示波器测量电路板中相关电路关键点的波形,然后观察将被测出波形与正常时的波形相比较,从而来判断某一电路或元件是否有故障的一种维修方法。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开路法:开路法是在维修工作中断开电路板电路中的某一点或者短路电路某一部位,然后观察故障现象有无消除,从而判断故障部位的一种方法。
开路法适合使用的范围有:在机器输出瞬间正常,或过温、过压保护、过流保护、轻重载输出等等。
注意事项:一定要判断电路有无短路、开路,也就是说需用前述方法检查无明显异常才使用此方法。
使用开路法时,通电试机时间要短,最好同时监测电压、电流的波形,不要连接终端系统设备,如:断开OVP电路开机时可能烧坏终端系统设备,开机时间长了可能会炸机。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升温法:升温法是通过检查电路板中相关电子元件的温升,来判断确认电路板中有无严重短路的一种方法。
升温法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发现元器件性能不良问题,所以对时好时坏的故障电路板维修时比较为适用。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电压法:电压法是通过检查电路板中相关电路的交直流电压值,判断确认引起电路板故障范围的一种方法。
电路板维修方法之代换法:代换法是先用万用表、或示波器确定电路板中引起故障的大致部位,根据不良现象及电路图的原理推理,采用质量良好的电子元件来代换所怀疑的电子元件,从而能达到判断故障元件的一种方法。
这个方法主要用在利用万用表无法明显测量出故障元件。
其它维修方法不能奏效时使用的一种方法。
上面简要讲解了电路板维修中经常采用的电路板维修方法,维修人员在实际维修工作中如能理解上述维修方法,并加以灵活运用的话,就可以使您的维修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习电路板维修的一些建议
一、电路板维修的心得体会
对于广大电路板初学者,无论在大学、培训班或自学,学习目的是为了维修,不要为细枝末节过多耗费精力,知其然就可以了,不必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为了兴趣可以找资料,但必须明确主板维修的学习范围。
比如:我们要了解各芯片的工作电压、电压产生方式、学会判断元件的好坏,如何代换,不必要知道为什么需要这样的电压,怎样计算电压、电流等。
另外,维修的目的是为了取得收入,所以要会算经济账。
不是所有的主板都有维修价值,不了解这一点、不承认这一点是要吃亏的。
容易修的占70-80%,不容易修的虽然少,但维修周期长,也许碰上一个莫名死机、重启的电路板两天也不一定能修好,修这样的电路板是没有经济价值的。
有个经验,不开机、不显示的电路板修好的机率很高,死机、重启、时正常时不正常之类的软故障修好的机率就低多了,要有思想准备。
还有,现在电路板上CPU、ROM 等芯片价格昂贵,而且不容易找到配件,即使找到了也要冒更换不成功或虽更换却仍不能修复的风险(特别是BGA的封胶芯片),所以碰上一块板如果30分钟修不好,那么修好的机会就很小了,要学会放弃或直接更换主板。
二、电路板维修的学习方法
1.教材的选择:应选一本图文并茂的(这样阅读难度要小一些)作为主教材,同时要参考其它的教材(至少2-3本),以便相互印证、互相补充。
因为每个作者都有写作重点,根据自己的思路来整理教材的结构,都有所取舍,有所强调和省略。
2.不要指望一遍就学会。
也就是说,如果一遍学不会,不必气馁,这是必然的。
我们一开始学习就要有这样的思想准备,要准备学3遍以上。
每一遍学习都会有新的收获。
有的知识是并列的,有的知识是有联系的,有的知识是有承接关系的(也就是说,如果前面的没学会,后面的就不能理解)。
一开始,我们可以先学并列的知识,再学有联系的知识,最后突破承接的知识)。
我有这样的体会,有时一个问题想不通,先放下,等知识储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豁然开朗,一下子就明白了。
所以遇上难题不要卡在那钻牛角尖,先去学习别的知识,回头再解决疑问,疑问一定会越来越少的。
要树立信心,不要一碰到不懂的问题就灰心丧气,觉得不是学维修的料,放弃学习。
3.学习过程中要脑、眼、手并用,要做笔记。
学习的时候做笔记,维修实践中要写维修记录。
不要小看了做笔记,你写的过程就是记忆的过程,就是理解的过程,就是加深印象的过程。
对维修实例的记录可以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记录下了自己维修水平提高的轨迹。
4.一天不要学习太多,每天甚至三五天掌握一项知识都已不易,关键是真正学会,积少成多,只要坚持下来就是胜利。
根据遗忘的规律,一开始忘得快,以后忘得慢,针对这个特点制定学习方案。
对当天学的内容,晚上要过一遍,加深印象。
以后分别隔一天、两天、三天、五天再过一遍就能永久记住。
5要与维修实践相结合。
诚如在岸上学不会游泳一样,只学理论不实际操作是学不好维修的。
在学习测试点时,要亲自测试一下。
在学习跑线路时,要跑几十块板子,才能加深印象,也才能知道哪里掌握了,哪里还需要加强,在维修时才能得心应手。
如神七上天之前,航天员要先在地面上练习一样。
太空行走只一次,但在地上不知练了多少次才能去执行任务。
6.要购置必要的工具,如烙铁、风枪、镊子、假负载等不一一列举,个人以为示波器是一定需要的(如资金紧张可暂不购买,但真正要学维修的话是不可少的,20M的就行)。
7.要有扎实的焊接基本功。
知道是哪个元件坏了还得要能换上,能换好,离开了焊接一切等于零,否则可能将简单故障复杂化。
8.要善于总结。
我们初学时知识都是零乱的,不系统的。
学习了一段时间,学到一定程度,一定要会总结,归类,只有做到了这一点,才算真正学懂了,学通了。
比如动手维修前
要了解:主板的结构单元、主板上电压的产生方式、各芯片组供电电压的大小、元器件的分布规律、易损部件在哪、输入输出接口有哪些、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等等,做到了然于心,胸有成竹,这时动手维修成功率高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