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考察分析报告
云南考察报告

4月7日,我们27人的小队伍便浩浩荡荡的踏上了去云南的征程了。
以前只知彩云之南,便没有了太多的了解,于是心里充满着期待和兴奋。
一在火车上,我们一路欢笑,从没有的欢乐。
地处中国西南的云南,自然风光瑰丽多姿,北有雄伟壮丽的雪山冰川,南有广阔的热带雨林和珍稀动植物,西有蜿蜒奔腾的“三江并流”奇观,东有壮观的喀斯特岩溶地貌,中有众多的高原湖泊。
此外,以彝族古老的十月太阳历和毕摩文化,纳西族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哈尼族梯田文化等为代表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路由资源.在云南我们主要需要对四个地方进行考察:大理-丽江-香格里拉-昆明.现在跟我一起来欣赏美丽的地方美丽的风景吧!风花雪月------- 大理旅程的第一个地方,我们来到了大理。
大理全称大理白族自治州,地处云南省中部偏西,市境东巡洱海,西及点苍山脉。
这里气候温和,土地肥沃,山水风光秀丽多姿,是中国西南边疆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大理地区就有原始居民的活动。
大理有“风花雪月”的美称,即下关风、上关花、苍山雪、洱海月。
海拔2090米,东邻楚雄州,南靠普洱市、临沧市,西与保山市、怒江州相连,北接丽江市。
自治州首府驻大理市下关,距昆明市338公里。
自治州总面积达29459平方公里。
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83.7%,坝区面积占16.3%。
东西最大横距达320多公里,南北最大纵距达270多公里。
大理古城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常年青翠的苍山,形成了“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的城市格局。
从779年南诏王异牟寻迁都阳苴咩城,已有1200年的建造历史。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以明朝初年在阳苴咩城的基础上恢复的,城呈方形,开四门,上建城楼,下有卫城,更有南北三条溪水作为天然屏障,城墙外层是砖砌的;城内由南到北横贯着五条大街,自西向东纵穿了八条街巷,整个城市呈棋盘式布局。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的苍山洱海是古今旅游者所向往的地方。
明代著名文人杨升庵描绘它“山则苍茏垒翠,海则半月掩蓝”,“一望点苍,不觉神爽飞越”。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丽江古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丽江古城的发展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调研方法: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
二、丽江古城概况丽江古城位于云南省丽江市,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
古城建于宋朝,至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
三、丽江古城的特点1. 古色古香:古城建筑风格以木质结构为主,白墙红瓦,街巷狭窄弯曲,具有浓厚的古城特色。
2. 民族文化:丽江是纳西族的聚居地,古城中保存有丰富的纳西族文化,游客可以欣赏到传统的纳西族歌舞表演等。
3. 旅游资源丰富:古城周边有玉龙雪山、黑龙潭等景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四、问题存在及原因分析1. 游客数量过多:古城每天涌入大量的游客,导致游客密集度过高,给古城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 传统文化流失:古城中的商铺多以卖纪念品等商业化产品为主,丧失了传统文化的独特性,景区商业化过度。
3. 环境保护不到位:古城内的电动车辆多而噪音大,且道路狭窄,影响了游客的体验。
4. 缺乏管理:古城管理方面存在缺失,导致一些商铺不合规,环境窗口设施不够完善等问题。
五、改进建议1. 控制游客数量: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流量,增加游客游览时间等方式,减少游客数量,提高古城管理的可持续性。
2. 加强文化保护:鼓励古城商铺经营传统文化产品,增加举办传统文化活动的频率,增强游客对纳西族文化的了解。
3. 改善交通状况:减少电动车数量,规范车辆行驶规则,扩大道路宽度等方式,改善游客的交通体验。
4. 完善管理机制:加大对商铺、景区窗口设施的监督力度,提升管理水平,增加环保设备的投入。
六、结论丽江古城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通过加强管理、保护传统文化和优化交通状况等方面的改进,可以提升古城的管理水平和游客体验,保护古城的独特魅力。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

丽江古城调研报告丽江古城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我们小组前往丽江古城进行调研,旨在了解古城的历史文化、旅游发展与保护情况,并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古城的旅游资源。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历史文化调研:我们在调研中注意到丽江古城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受到了纳西族文化的影响。
我们深入了解了古城的建筑风格、传统节日和纳西族的风俗习惯。
2. 旅游发展与保护情况调研:我们调查了丽江古城的旅游发展现状,包括游客数量和旅游业收入等指标。
同时,我们也了解到古城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面临的保护问题以及采取的相应措施。
3. 发展古城旅游资源调研:我们对如何更好地发挥古城的旅游资源进行了调研,包括推出新的旅游项目、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古城的文化氛围等方面。
我们选择了调查问卷、访谈等方法进行调研,采集数据并获取相关信息。
三、调研结果和分析1. 历史文化:丽江古城的历史文化丰富多样,古建筑风格独特,传统节日和纳西族的风俗习惯深受游客喜爱。
2. 旅游发展与保护:丽江古城作为中国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每年吸引大量游客。
然而,过度旅游开发也带来了环境破坏和文化冲击等问题。
保护古城已成为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要任务,他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限制游客数量、加强管理等。
3. 发展古城旅游资源:我们建议古城开发更多的特色旅游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展示、民俗表演等,以吸引更多游客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同时,加强人才培养和服务质量提升也是重要的发展方向。
四、建议1. 加强保护措施:加强对古城的保护,加强管理,限制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开发带来的文化冲击和环境破坏。
2.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相关人员的培训,提升服务质量,提供更好的游客体验。
3. 创新旅游项目:开发更多特色的旅游项目,如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纳西族文化体验等,吸引更多游客。
4.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网络、媒体等渠道加强对丽江古城的宣传推广,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结论丽江古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建筑风格,具备发展旅游的巨大潜力,但也面临着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压力。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doc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篇一:云南旅游考察报告云南旅游考察报告XX年4月12日,我有幸参加了区内组织赴云南8日旅游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基本情况此次旅游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丽江市、石林、九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
实地考察了昆明民俗村、九乡溶洞、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苍山洱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20余个景区景点,期间观看了《吉兴宴舞》、《印象丽江》、《澜沧江之夜》等精彩文化旅游精品节目。
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
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
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
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
洱海之源上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傣族园的泼水联欢,澜沧江之夜的歌舞表演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都成为新的亮点,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二)统筹规划,推进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紧密结合、和谐发展。
在云南期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
在发展旅游产业时,又非常重视文化产业的巨大促进作用,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以文化驱动旅游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各地都十分重视运用旅游产业搭建起来的巨大市场平台,高起点地开拓特色文化消费市场。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

云南大理考察报告云南大理调查报告调查地点:云南大理调查时间:8月18日,XXXX-8月21日,XXXX调查成员:本次调查的目的是调查了解云南大理的民俗风情,找出具有云南特色的民族文化元素。
丰富检查人员的设计视野,设计灵感,提取地方特色元素,然后研究地方特色与我公司相关产品设计整合的可行性,调查金银市场的具体情况大理,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大理市是以白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社区。
其他白的住处都令人叹为观止。
当然,也有最朴素的白族民俗,朴素的服饰,既不失民族特色,又具有地域特色大理苍山早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就为世人所熟知。
段的古城大理给现代旅游城市大理带来了浓厚的历史色彩。
大理是一座浪漫的城市,苍山如屏,洱海如镜,奉化的起源是薛岳(下关风、上官华、苍山雪、洱海月),还有五朵金花的故事。
蝴蝶泉的传说...大理不仅是一个地名,也是一个象征。
历史上的大理早在汉代就是古代西南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塞。
大理实际上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白族独特的建筑、美丽的扎染、独特的生活习俗和丰富的周边景点,融为一杯青梅酒,一种独特的大理产品,醇厚而清新。
本次调查的主要目的地: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张家花园、洱海、大理西洲住宅楼(颜佳院)、双朗等地。
第一站(大理古城)大理古城东临洱海,西临苍山,终年绿色,形成“苍山一水环抱古城”的城市格局它已有1XXXX年的建筑历史。
现存的大理古城是在明初扬子坝城的基础上恢复的。
这座城市是正方形的,有四个门,上面建有塔楼,下面是卫城,南北三条溪流是天然屏障。
城墙的外层是砖做的。
这座城市从南到北穿过五条街道,从西到东穿过八条街道。
整个城市都是棋盘式布局。
古城店无处不在,出售各种民族服饰、特色食品、羊皮纸画、玉器、饰品等五颜六色、种类繁多的物品,其中饰品多为银饰、银饰(手镯、耳环、项链、银锁等)。
)、玉饰、佛珠手镯等。
在参观过程中,我们发现银饰在这一带很普遍,质量相对较低,玉饰比较常见,金饰相对较少。
询问当地的主人,这可能与消费水平和当地的旅游情况有关。
云南旅游考察报告

赴云南考察学习报告环县樊家川乡郝海军2011年12月4日赴云南考察学习报告环县樊家川乡郝海军10月9日至17日,市委党校组织2011秋季主体班学员对云南旅游发展情况进行了为期9天的考察。
在整个考察活动中,自己饱览了云南这片大好河山和学习他们发展旅游的同时,还进行了两次党校的听课,实在是一次难得的心灵升华之旅。
现将考察情况汇报如下:一、考察基本情况此次旅游考察先后赴云南省省会昆明市、丽江市、石林、九乡、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大理白族自治州等6个州市。
实地考察了昆明民俗村、九乡溶洞、石林风景区、丽江古城、玉龙雪山、苍山洱海、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等20余个景区景点,期间观看了《吉兴宴舞》、《印象丽江》、《澜沧江之夜》等精彩文化旅游精品节目。
从中领略到云南这一片古老、壮丽的红土高原的崇山峻岭间江河纵横和物种的丰富。
充分体会了少数民族所特有民族民俗文化和人文资源,直观地感受到云南作为祖国的边疆省份在立足省情,发挥优势,加快发展中呈现出的勃勃生机,感触颇深,启发良多。
二、云南发展旅游产业的主要做法和经验近年来,云南各地高度重视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大力开发文化旅游产品,实现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云南旅游加快发展的过程就是旅游与文化的有机融合,互为平台、相互促进的过程。
(一)不断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全方位提升旅游品味。
在云南考察期间,无论是进入景区景点,还是走到城市乡村,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
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庆旅游活动始终是云南旅游的主轴。
云南各地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整理和开发利用民族歌舞、历史遗迹、民俗民风、名人地理、饮食文化、宗教文化、民间工艺品等各种形态的文化来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卖景点”向“卖文化”转变,较好地适应了旅游需求从单纯注重观光旅游向注重民俗文化体验的转变。
洱海之源上的《三道茶》歌舞表演,傣族园的泼水联欢,澜沧江之夜的歌舞表演等游客参与性强的项目,都成为新的亮点,增强了景区景点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云南 调研报告

云南调研报告
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地理位置独特,文化多样。
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份,云南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人文风景,既有壮丽的山川河流,也有多元的民族文化。
在这次云南调研中,我深入了解了云南的自然风光、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情况。
首先,云南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
云南地处喜马拉雅山脉以南,地势南北高差近四千米,拥有浩瀚的高山、宽广的高原和广阔的盆地。
在这里可以欣赏到一系列美丽的自然景观,如澜沧江大峡谷、丽江古城、石林等。
云南的自然风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为云南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
其次,云南是一个多民族的地区,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使云南的文化变得多样丰富。
在云南,有少数民族如彝族、傣族、白族、纳西族等,他们保持着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在调研中,我参观了一个彝族村落,亲身体验到了彝族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淳朴的生活方式。
云南的民族文化是云南独特魅力的一部分,也是旅游业的重要资源。
最后,云南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发展最快的省份之一。
在探访云南的城市时,我看到了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商业中心。
云南积极发展旅游业、农业和工业,致力于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
此外,云南还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往来。
这些努力为云南带来了经济增长和就业机会。
总之,云南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和多元文化的省份。
在这
次调研中,我对云南的景观、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云南的独特之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前来探索、旅游和投资。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云南将会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取得更大的成就。
大理调研报告

大理调研报告大理是云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滇池和洱海之间,交通便利。
我们此次前往大理进行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大理市的经济发展状况、旅游资源以及当地特色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首先,大理市的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稳定。
大理市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是当地居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适宜农作物的生长,因此大理市的农产品质量较高。
此外,大理市还发展了一些特色产业,如手工艺品制造和旅游服务业等。
这些产业的发展使得大理市逐渐形成了一个包括农业、工业、服务业在内的综合性经济体系。
其次,大理市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
大理市的美景众多,著名的旅游景点有三塔、洱海、苍山等。
三塔是大理市的地标之一,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它们作为古代少数民族建筑的特色和魅力。
洱海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苍山是大理市的又一重要景区,它以其秀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受到游客们的喜爱。
这些景点的存在使得大理市成为了一个旅游胜地,并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最后,大理市还保留着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
白族是大理市的主要民族,他们保留了传统的民俗文化和习惯,如白族的节日、歌舞和传统手工艺品等。
此外,大理市还有其他少数民族居住,如彝族、哈尼族等。
这些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大理市增添了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体验和了解。
综上所述,大理市作为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拥有稳定的经济发展、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
大理市以其美丽的景色、特色的文化和优质的农产品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为当地带来了经济效益。
对于进一步推动大理市的发展,应该进一步加强旅游开发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保护和传承当地的文化遗产,促进大理市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考察报告————————————————————————————————作者:————————————————————————————————日期: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旅游考察报告阅读人数:5384 来源:普陀区旅游局发布日期:2004-3-2普陀区旅游考察团为了学习先进地区发展旅游的经验,走出去宣传舟山旅游形象,推介普陀旅游产品,以进一步拓展我区的客源市场,11月14日至22日,在“2003全国国际旅游交易会”召开之际,普陀区旅游局组织了旅游局机关部分工作人员、全区部分乡镇旅游分管领导和有关旅游企业负责人赴云南进行了一次旅游考察和宣传促销。
此次行程的主要线路有西双版纳、丽江、大理、昆明等在云南乃至全国旅游业比较发达,旅游市场比较成熟的地区。
考察团全体人员先后考察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傣族风情园、丽江古城、玉龙雪山、大理古城、洱海、天龙八部影视城、路南石林等著名景区,并和当地一些旅游管理部门以及旅游企业进行了交流和洽谈。
考察后,20日至22日全体考察人员在昆明国际贸易中心参加了2003年全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通过这次考察和促销活动,大家都觉得感受颇深,受益匪浅。
大家一致认为,地处西南边陲的云南总的经济发展水平虽然不如浙江,但是他们发展旅游的一些新思路,新模式和先进的管理方法值得东部发达地区学习,特别是值得仍属长江三角洲欠发达地区的舟山认真学习和借鉴。
一、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等地区发展旅游的先进经(一)旅游市场发展比较成熟,在推进区域旅游合作方面成效显著云南的许多地区旅游发展起步较早,一些旅游目的地(如西双版纳、大理、路南石林等)知名度比较高。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些地区已经成为长盛不衰的黄金旅游热线。
这些成熟的旅游目的地在搞好自身的规划管理和旅游产品创新的同时,能够迎合旅游发展的新趋势和新形式,十分注重区域旅游合作,以联合和协作的优势来构筑旅游竞争力。
这种合作是全方位的,既有传统意义上小范围的旅游企业之间的合作,也有跨行政区域的大范围的合作,如相邻区域共同塑造旅游形象、打造旅游品牌,共同进行宣传促销、共同进行旅游规划等。
云南全省就在通力打造“彩云之南”的整体形象,并与东盟各国共同建设以澜沧江——湄公河为纽带,以各国自然风光及历史文化为特色的次区域跨国旅游带,与东盟各国形成合作开发客源、联合宣传促销、共建旅游环线的机制。
西双版纳在倾力打造“勐巴拉娜西”(傣语:神奇美丽的生态家园)旅游品牌的同时,注重加强与大理、丽江、玉溪、思茅等地区以及老挝、缅甸、泰国等国的合作机制,实行互通信息,客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跨地区、跨国界的旅游联合。
在云南旅游,旅行社的车辆可以到跨地区接送客人。
我们考察团在游览丽江时,负责接待我们的地接社是丽江的旅行社,而车辆却是大理的,游完丽江后,再由同一车辆直接运送我们回大理游览。
我们在版纳旅游,我们全天游览的数个景区不用重复买门票,只要导游在景区大门口用一张电子卡刷一下就可以了。
除了要购买物品或者要参与一些活动,大景区内再无小景点门票。
这些在旅游发展各自为政,依然实行地方保护主义的地区是不可想象的。
(二)旅游活动丰富多彩,游客参与性强,旅游产品已实现由单纯观光型到观光与休闲娱乐相结合型的转变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包括汉族在内,境内居住着26个民族。
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成为云南最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吸引着众多的海内外游客。
云南各地区的旅游开发利用这一优势,深挖少数民族文化内涵,做足了少数民族文化这篇文章。
我们所到之处,不论是在少数民族十分集中的版纳、丽江,大理,还是在现代化都市的昆明,不论是在景区、餐厅,还是在交通车和游船上,我们都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少数民族文化氛围,都可以欣赏到精彩纷呈,气氛热烈的少数民族歌舞表演和具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活动(如傣族的拨水节、澜沧江——湄公河篝火晚会,纳西族的三道茶表演、哈伲族的抢亲等),而且会不知不觉地参与到表演当中去,使游客真正达到了放松心情和休闲娱乐的目的。
游客活动参与性的加强,对景区和企业来说,延长了游客的逗留时间,提高了游客的消费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大理考察了天龙八部影视城。
天龙八部影视城中所有的工作人员都身着电视《天龙八部》中的服装,景区导游身穿古大理国的宫女服装,门卫身着的是古大理国的卫士铠甲。
整个主题公园中的参与和观赏节目非常多,有踩高跷,皮影戏、木偶戏等民间艺术绝活,有模拟电视情节的现场表演,每天早上和中午还有模仿大理古国的开皇宫城们的仪式,表演栩栩如生,形态逼真,使游客看了有耳目一新,大开眼界之感。
我们普陀有一座同样反映金庸武侠文化的影视城——桃花岛的射雕影视城,如果要和天龙八部影视城相比,不论是在投资建设规模,游客的数量,还是在游客的参与程度和逗留时间等方面,都无与伦比。
(三)旅游商品种类丰富,旅游购物纳入游程线路规范有序,游客购物消费量大云南的旅游商品丰富多彩,茶叶、药材、珠宝首饰、各种民族工艺品、民族服饰种类繁多,应有尽有。
不论是在城区的各大商场,还是在景区内外的各大小摊点,到处可以看到颇具特色的旅游商品,真可谓琳琅满目。
我们此次考察的各旅游城市都把旅游购物纳入了游程线路。
我们每天不论在哪个城市旅游,或者选择哪条线路,游客都会被导游带入二三家旅游购物定点商场参观和购物。
尽管游客们大都知道纳入游程线路的定点商场的商品大都价格不菲,而且导游或者导购小姐在一番介绍以后,都会强调一句游客是否购买可以随意,不加强制,颇有人情化的味道。
但是面对那些琳琅满目的商品,特别是听了导购小姐那颇具水准的热情讲解和亲自品尝以后,还是禁不住诱惑,纷纷解囊购买。
我们这个考察团都来自旅游系统,深谙旅游线路导游介绍的购物中回扣的奥妙,但还是有不少的同志愿意掏腰包购买,心甘情愿地挨“宰”。
仅在昆明的“七彩云南”购物市场,我们这个考察团就总共购买了数千元的商品。
云南一游,全团人员中购物花费在千元以上的,不在少数。
(四)旅游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居民旅游意识较强,旅游环境较好在云南旅游和考察,接待我们的有多个导游和司机,我们发觉他们总的来说素质较高,旅游意识较强。
不论是导游还是司机,普通话都比较标准和流利。
各地的导游着装统一,都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服装,如版纳的导游都穿傣族服装,丽江的导游着纳西族服装,大理的导游穿戴白族服饰。
导游的知识面较广,解说很得体,对当地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状况以及少数民族文化和风土人情了解得很清楚,不象有些地方的导游向游客介绍时象在背解说词。
一些导游还能歌善舞,教游客学习一些简单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使游客觉得整个游程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到了知识,增长了见识。
使我们映象深刻的还有热情的昆明出租车司机,一般普通话较好,旅游意识强,能够主动为外地游客介绍云南和昆明的景点,推荐值得游览的地方。
在昆明坐乘出租车多次,也没有碰上因为我们是外地游客就狠“宰一刀”的现象。
(五)旅游行业管理力度较大,旅游执法机构健全,执法严格我们所考察的几个旅游城市,通过向当地旅游管理部门了解,各地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对旅游市场和旅行社的行业管理,对导游的培训力度都很大。
首先,无论是地级市还是县区都成立了机构健全,执法有力的旅游质监部门,对游客投诉的处理真正起到了行之有效的作用。
如西双版纳州旅游局成立了相关部门参与的相当于副处级的旅游联合执法大队,版纳州政府所在地的景洪市,也成立了相当级别的旅游执法机构。
其次,旅游管理部门执法很严,敢于动真格的。
各旅游质监部门对在经营中违规违纪的导游和旅游企业通过处理后,在报纸、网上等媒体上点名予以公布。
国际旅游交易会召开那几天,我们就在有关报纸上看到昆明市旅游局点名通报批评违纪违法的旅行社和导游。
在版纳旅游局网站上,我们看到了旅游局联合执法大队对一名导游因诱导游客在中缅边境购买假烟遭游客投诉而被除名的通报。
我们在昆明世博园游览时,和导游发生了一点小摩擦,有同志说要投诉导游,导游觉得十分委屈,快要哭了,这就说明昆明的旅游管理机构对行业的管理是非常有震慑作用的。
另外,一些地区的旅游行政部门在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引导旅游企业做大做强等方面也卓有成效。
如西双版纳州以前共有各类合法和非法的旅行社200多家,除了依法取缔了一些野马旅行社和导游外,还积极引导旅游企业的重组和合并,以规模和资金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企业,提高旅游企业的竞争力。
经过整顿以及重组合并后,还剩下七家规模大的旅行社,改善和扭转了旅行社弱小差散的局面。
二、云南西双版纳、大理、丽江、昆明等地区发展旅游的先进经验对普陀旅游发展的启示(一)整合资源,科学规划,坚定不移地走区域旅游合作发展之路旅游发展已经从景点、线路以及城市之间的竞争发展到区域之间的竞争。
区域旅游合作已经成为现代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我区的旅游发展不论是在产品的开发,旅游规划的编制,还是在形象的塑造以及宣传促销等方面还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各自为政的阶段。
在全区旅游开发过热的背景下出现了一些盲目开发和重复建设。
接轨上海,融入长三角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没有付诸行动,就连本区的几个岛屿的旅游开发都还没有很好地整合起来。
普陀旅游要真正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真正坚持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旅游发展方针,既要注意利用各景区、各岛屿自身的资源优势,又要全面认识全区的资源整体特色,对全区的旅游资源进行重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杜绝近距离重复建设和盲目开发。
要按照特色互补、风味兼顾、项目搭配合理等原则,在开发过程中对旅游产品进行整体设计,总体推出,分工开发。
要考虑到普陀是舟山旅游圈中的一环,考虑到与周边旅游地(如宁波、杭州、台州、上海等地)的衔接,才能够使我区旅游逐步融入长江三角洲大旅游圈之中,以联合和协作来构筑我区旅游的整体优势和竞争力。
要做好资源整合和区域旅游合作这篇文章,首先必须在详细、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严谨的可行性分析的基础上,高起点、高质量搞好全区的旅游总体规划,并使之法规化,成为指导我区旅游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规范性文件。
其次,要充分发挥我区海洋海岛特色旅游资源优势,深挖海洋文化内涵,完善和打造一批旅游特色产品(海洋休闲度假产品、游艇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荒岛探险旅游产品等),不断丰富和更新旅游产品。
要在景区多设计一些游客参与性项目(如文艺演出、民间绝活表演和各种参与性比赛等),以延长游客的逗留时间,增加游客的消费量。
要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安排,推出几条特色旅游线路,可采用套票、联票等形式,以提高旅游效益。
另外,在宣传促销方面,要以塑造普陀旅游整体形象为重点,整合优势,加大合力促销力度,在各景区、企业利用自身优势自我宣传促销的同时,要注重突破地域、资金、人力方面的限制,使用合力进行共同宣传促销,以便在较大范围内形成轰动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