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罗拉公司进入中国已经十多年

合集下载

厚积发展实力锻造创新引擎——走访摩托罗拉系统成都研发中心

厚积发展实力锻造创新引擎——走访摩托罗拉系统成都研发中心

第7期责任编辑:陈雍君********************2012年Motorola Solutions 专栏37作为通信行业的创新领先者,摩托罗拉拥有超过80年的光辉历史。

从世界首部双向对讲机、首款手持激光扫描仪,到最前沿的移动数据终端,以及最新的数字集群无线网络解决方案,摩托罗拉系统(Motorola Solutions)始终不遗余力地为政府及企业提供全新的通信方式,为交通和物流、医疗卫生、能源及公用事业、公共安全等行业及商用市场提供量身定制的可靠的解决方案。

摩托罗拉系统的任务关键型解决方案,如TETRA数字集群系统和双向对讲机,成功赢得了政府、公共安全部门以及战略性基础设施运营商的信赖。

先进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来源于摩托罗拉系统对技术创新的不懈追求。

在植根中国的25年间,摩托罗拉一直坚持与中国的合作伙伴、大学及科研机构广泛开展投资、研发和技术合作;其中,于2001年成立的摩托罗拉系统成都研发中心,是摩托罗拉系统投资中国、促进本地化发展的典范之作。

近日,《移动通信》等多家媒体受邀走进摩托罗拉系统成都软件研发中心,近距离接触摩托罗拉这艘商业巨轮的创新引擎,感受现代化通信企业的非凡魅力。

卓然于心 卓越于行摩托罗拉系统成都研发中心成立于2001年1月,是摩托罗拉系统在中国建立的第一个专注于软件开发的研发中心,在应用软件和网络基础设施软件方面具有雄厚的研发能力。

中心自成立以来,为摩托罗拉业务部门设计、研发了多款产品,包括奠定了在全球CPS多平台整合、多语言及输入法的统一架构和实现方面的领导地位;2004年参与了摩托罗拉系统第一款常规数字对讲机MOTOTRBO TM 的开发,并在数字信号处理、人机界面、PC编程等方面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2008至2009年,负责开发了专栏协办单位:摩托罗拉系统(中国)有限公司SOLUTIONS 厚积发展实力 锻造创新引擎——走访摩托罗拉系统成都研发中心《移动通信》等多家媒体走进摩托罗拉系统成都研发中心第7期责任编辑:陈雍君********************2012年Motorola Solutions 专栏38MOTOTRBO数字中继软件,等等。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案例]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案例]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目录管理案例1、家乐福:“解放令”背后的代价2、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中国攻略3、伊莱克斯中国“换手”内幕4、三洋:时隔20年卷土重来5、丰田凶猛营销案例1、吉百利:后“冰川期”生存之路2、渠道平衡:可口可乐“无处不在”的魔法石3、耐克新广告:“文革唱腔”+“HIP-HOP”公关案例1、壳牌公司环保公关案例人力资源案例1、柯达用人本土化2、最佳雇主在中国3、欧莱雅:让员工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才华企业文化案例1、施贵宝的“鹰雁”文化2、西安杨森的土洋结合3、以人为本:爱立信中国公司4、摩托罗拉:肯定人的尊严家乐福:“解放令”背后的代价家乐福成为277家违规整改企业中第一个获得解禁令的幸运儿2004年,在中国打拼9年的家乐福超市修成正果。

1月30日,北京。

法国家乐福公司中国区总裁施荣乐一行走出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的办公室。

这个外国人将把一个大利好带回上海总部。

刚才黄海正式通知他: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家乐福公司违规开设店铺的整顿工作基本结束,欢迎家乐福公司继续在中国扩大投资。

2月11日,在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排行榜上,家乐福(中国)以134亿元年销售额、41家门店位居全国连锁企业第五位,在单纯超市业态企业中排名第一。

随着解禁令下,家乐福挣断颈上最后一根细绳,以中国超市“状元”的身份进入超市竞争主战场,这条没有任何束缚的大鳄,从此海阔天空。

自1999年第一次遭遇“违规整改”,家乐福五年来从未停步,在广袤中国市场东西南北密布棋子,早从当初的“外来之狼”变成实力不凡的中国超市“状元”。

为抢占市场先机有必要付出什么代价,家乐福早已运用它的商业逻辑思考透彻当苔藓战术遭遇政策阳光这是一个介于智慧和狡猾之间的故事。

1995年,45岁的尹铁铮成为家乐福进入中国的见证人。

此时,尹担任中创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与法国家乐福合资注册了佳创商业管理公司,同时注册了创益佳商场,委托给佳创商业公司管理。

这个创益佳商场,开在北京朝阳区静安里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人称家乐福北京创益佳店,也叫家乐福国展店(以下简称创益佳店),至今仍是家乐福北区销售冠军和多项销售纪录保持者。

摩托罗拉中国企业移动解决方案部召开2010年渠道合作伙伴大会

摩托罗拉中国企业移动解决方案部召开2010年渠道合作伙伴大会

9 翥 2{ 信
责 编 熊 潜 xnii@ b n , 任 辑 柳 igqnrc 1 o l a no u c q
上述 产 品均可根 据 用 户要 求 定制 ,详情 请登 录 公司 网站 了解 ht /w w. —o 1o t p: / w c b we. m。 n t
地 址 :中国 ・河北 ・ 家庄 市鹿 泉经 济技 术开 发 区昌盛 大街 2 石 1号 ( 5 20) 000 j- i l@c - o 1 Or cin@c — wei a Emal r nb we n l C J a nbo . m c ]电话 : 31)7 9191 3 3 6 8 7 9 8 7 ( 8 0 8 、8 9 3 8 、8 0 1 8 o 1 传真 : 3l)7 9 2 2 f 】8 0 1 8 0
频率范围:~0M z1 MH 以 150 H ( 0 z 上倍频或锁相实现) 5 :电源电压:. , ,2 ,5 输出形武:n , l ̄d i , H M S 3 V 5 1 1V: 3 V V Se Ci i p Se n C O :
相噪本底可低至:15 B / z 一7d c H : 可满足温度范剖 : 5 + 5 : 频率温度稳定度可到 : . Q 一 ~8℃ 5 05 b p
沙特 电信选择 阿尔卡特朗讯在沙特阿拉伯进行端到端 L E T 试验
日前 ,阿 尔卡特 朗讯宣 布 ,沙特 阿拉伯 的主要 电信 运营商沙 特 电信 ( T ) S C 已经 选择其在 2 1 年下 半年实施端 0 0
到端长期演进 ( T 试验。该试验将有助于沙特 电信检验各项基于L E L E) T 的业务性能 ,并对相关的业务模式进行评
B T切百英一位谐振器 频率 A 范围: -2M z 音次 : ,:封装形式: -( 阻 ) C4u龟 焊 冷 1- 0 H;泛 数 1 5 01 3 U 1电 焊 , - f l 、 盔蜂l (_冷压焊】O.冷压 M H 9 , f T5 , -( 焊) T8 m c切石英一位谐振霸 频率 s 范围:  ̄2 M z 音次 : 5 封装 1 1 H;泛 数 3 : 0 0 , 形式: . 电 U 1 阻焊1 C4 U 电 M ( , - ( 阻焊、 压焊) O5 冷 H 9 冷 , - 压焊】O 8冷压 ) T ( , -( 焊 T

这是最全的手机发展史啊、、、

这是最全的手机发展史啊、、、

摩托罗拉 3200
相比第一部商用移动电话 DynaTAC 8000X,摩托罗 拉3200依然保持了"大哥大" 的造型,但重量已减至 520g左右。 中国最早出现"大哥大"这个词其实就是因摩托罗拉3200的硕 大身形,当年被戏称为打架武器之一。摩托罗拉3200具有 一块可双行显示的单色屏幕,支持英文短信,英文电话薄, 支持DTMF音频发送,缩位拨号。鉴于接收信号的需要,摩 托罗拉3200依然具有一根长长的天线。 正式进入大陆市场的第一部模拟手机是摩托罗拉3200,然而它的意义不只是手机那 么简单,它曾经以绝对的优势垄断了中国的手机市场;它造就了"大哥大"这个词;它 成为了80年代香港电影的重要道具之一;它因不菲的身价和昂贵的费用也成为了当年 有钱人的标志
摩托罗拉DynaTAC 8000X
DynaTAC 8000X的开发周期超过了10年,重2磅,通话时间半小时,销售价格为 3,995美元,是名副其实的最贵重的砖头。当时,负责摩托罗拉无线领域研发,后来 被尊称为手机之父的Martin Cooper认命Krolopp为项目组长,负责世界上第一台手机 的开发工作。
第一款进入中国大陆的GSM手机
爱立信 GH337
不过真正的好时光还没有到 来。此款手机并不支持中文 操作……不便之处可想而知。
GH337重达220g,三围为130×49×24mm,适用 于900MHz的GSM网络,与同时代的模拟手机相比 有抢线快、接收信号比较灵敏及携带方便的特点。 鉴于模拟移动电话的诸多弊端,中国大陆于1994年在相对发达的广东省建立了第一 个GSM网络。爱立信的GH337则是第一款登陆中国大陆的GSM手机.当时广东省的 GSM网络刚刚开通,GH337作为一款数字手机,无论是性能还是其它方面都较模拟 手机好得多,也可说是当时的时尚潮流。

探讨如何从ITO到BPO

探讨如何从ITO到BPO

探讨如何从ITO到BPO由七人创业,三年前在大连的同行业中仅仅排名第650位的一家软件公司,却在去年赢得了集富亚洲公司(JAFCO Asia)、英特尔(Intel)投资公司、Granite 环球投资公司和国际金融公司(IFC)四家国际知名风险投资巨头的青睐。

它就是成立于1997年的大连海辉软件国际(集团)公司(下称“海辉软件公司”)。

目前,海辉软件公司的员工已经超过1,000人,年营业额更是超过亿元。

从最基本的对日本市场的ITO(IT开发外包)起步,发展到目前对欧美市场的BPO(商务流程外包),像海辉软件公司这样成功实现跨越的中国外包企业并不多见。

“海辉软件公司是少数可以满足欧美市场需要的中国外包企业之一。

” Granite 环球投资公司的代表在投资签约仪式上一语道破其注资的原因。

金字塔尖相较于ITO业务,BPO业务对外包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有更高的要求。

ITO和BPO是目前软件外包领域的两大主要业务领域。

ITO主要包括编程、测试等软件开发工作,而BPO则是指企业将自己辅助甚至关键的业务系统委托给专业服务公司,由专业服务公司按照双方协定的要求为企业提供相应的服务。

海辉软件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李远明形象地把整个软件外包比喻成一座金字塔,从金字塔的底部向上,对外包企业的人员、技能、管理等要求逐次提高,要想达到金字塔的顶尖,外包企业就必须达到软件能力成熟度CMM5级认证。

但在向上攀升的过程中,业务的利润率在逐步提高,竞争对手在不断减少,市场的空间则在显著放大。

显然,ITO处于金字塔的底部,而BPO则处于金字塔的顶端。

类似银行贷款处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这样的关键业务系统的外包价值,将远远超过简单的软件编码外包。

“如果只想做底层的编码等…下游工程‟,海辉软件公司根本没有必要去通过CMM5级认证,可能连ISO 9001都没有必要去通过。

”李远明认为,只有通过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才有可能拿到BPO 的项目。

摩托罗拉公司移动电话新世纪创新营销管理(doc38页)

摩托罗拉公司移动电话新世纪创新营销管理(doc38页)

营销管理》课程报告摩托罗拉(MOTOROLA公司移动电话新世纪创新营销管理指导教师:胡佐浩(博士)作者:MBA2000P2班李韶军(009151)王东(009152)何小平(009153)白秋富(009155)宋崝(009156)完成时间:2000.4.28目录一、前言二、摩托罗拉公司在移动通信市场上营销战略浅析2.1 摩托罗拉公司的发展历程2.2 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的经营战略2.3 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的营销战略三、世纪初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3.1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分析3.2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竞争状况分析四、中国移动通信市场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4.1 、职员、工人、服务人员这一社会主力成为重度消费群,学生消费群在迅速崛起。

4.2 、低收入的工薪层成为主流消费群4.3 、个性化渐成时尚4.4 、20—30 岁是重度消费群,30—40 岁成为中坚力量4.5 、手机主力消费群的教育在中等学历及以上4.6 、厂商在市场上欲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是迅速、细致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五、摩托罗拉公司提供产品的多元化和服务的差异化5.1 、摩托罗拉移动通信产品的多元化5.2 、摩托罗拉公司的营销品牌策略5.3 、摩托罗拉公司的技术质量服务体系六、摩托罗拉公司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营销渠道七、摩托罗拉公司手机定价策略及手段八、摩托罗拉公司的营销传播策略及组合8.1 、别出心裁的广告8.1.1 公司整体形象的广告宣传8.1.2 摩托罗拉公司手机产品的广告宣传8.2 、形式多样的销售促进方式8.2.1 促销手段之一:“信心保证—7 天零风险购机”市场推广活动8.2.2 促销手段之二--- “金秋献礼”市场推广活动8.3 灵活多变公共关系的确定九、参考文献一、前言本文通过对自2000 年来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移动通信市场上推出新型号手机时营销策略的制定及具体实施活动的分析,探讨摩托罗拉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在营销战略制定、消费者购买行为分析、目标顾客的确定、产品和服务提供、分销渠道、价格制定、促销手段采用等方面采取的措施,并结合在《营销管理》课程中学到的知识进行分析。

手机的发展史【完全版】

手机的发展史【完全版】

还记得我吗(曾经沧海。。。)
音频:单一 视频:无 娱乐: 形态: 附件:
第一款揭盖式手机 摩托罗拉 8900
• 摩托罗拉8900俗称“大砖头”,80年代末移动通讯 开始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代手机新贵,在中国人称 “大哥大”,亦可作防身之用,虽然其貌不扬,但它 是第一款揭盖式手机。由于带翻盖,放在口袋里不会 因为不小心碰了某个键而开机发出信号 稍后,摩托 罗拉公司又于90年代初推出了8900的后继产品9900, 因其体积小、轻便耐用,曾是白领女性的专宠。但它 与8900型一样,采用镍铬电池,电量太小。在1995 年之前,一直引领手机时尚,最高售价曾达2万元左 右。
音频:单一 视频:无 娱乐: 形态: 附件:
第一款双频手机
• 双频其实就是指GSM技术再不同频带上的应用, 更加直白的说就是在原来的900MHZ基础上增 加对于GSM网络1800MHz频带的支持,从而使 得手机变成双频手机,这样的好处是经销商从 理论上获得多一倍的用户,而消费者则应有更 大的网络支持,一举两得。诺基亚6150这款手 机的三围为129×47×28mm,重量达到了 142g,适用于GSM900MHz/1800MHz网络, 并且还具有蓝和红两种可选颜色。
音频:单一 视频:无 娱乐: 形态: 附件:
国内第一款专业游戏手机 诺基亚 N-Gage
• 手机游戏已经成为现代手机不可缺少的部分,早在1998年诺基亚 推出的6110就内置了几款非常有趣的游戏,包括贪食蛇、记忆力、 逻辑猜图。其中大家最为熟悉的还要算贪食蛇,就是在现在的很 多手机中依然可以找到这款十分经典的游戏。随着JAVA扩展功能 的加入更多有趣的游戏也随之加入手机中,2001年JAVA手机首 先在日本上市。诺基亚旗下的N-Gage手机也成为了第一款专业的 游戏手机。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案例]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案例]

《跨国公司在中国》案例精选目录管理案例1、家乐福:“解放令”背后的代价2、默多克新闻集团的中国攻略3、伊莱克斯中国“换手”内幕4、三洋:时隔20年卷土重来5、丰田凶猛营销案例1、吉百利:后“冰川期”生存之路2、渠道平衡:可口可乐“无处不在”的魔法石3、耐克新广告:“文革唱腔”+“HIP-HOP”公关案例1、壳牌公司环保公关案例人力资源案例1、柯达用人本土化2、最佳雇主在中国3、欧莱雅:让员工在宽松的环境中发挥才华企业文化案例1、施贵宝的“鹰雁”文化2、西安杨森的土洋结合3、以人为本:爱立信中国公司4、摩托罗拉:肯定人的尊严家乐福:“解放令”背后的代价家乐福成为277家违规整改企业中第一个获得解禁令的幸运儿2004年,在中国打拼9年的家乐福超市修成正果。

1月30日,北京。

法国家乐福公司中国区总裁施荣乐一行走出商务部部长助理黄海的办公室。

这个外国人将把一个大利好带回上海总部。

刚才黄海正式通知他: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对家乐福公司违规开设店铺的整顿工作基本结束,欢迎家乐福公司继续在中国扩大投资。

2月11日,在商务部最新发布的排行榜上,家乐福(中国)以134亿元年销售额、41家门店位居全国连锁企业第五位,在单纯超市业态企业中排名第一。

随着解禁令下,家乐福挣断颈上最后一根细绳,以中国超市“状元”的身份进入超市竞争主战场,这条没有任何束缚的大鳄,从此海阔天空。

自1999年第一次遭遇“违规整改”,家乐福五年来从未停步,在广袤中国市场东西南北密布棋子,早从当初的“外来之狼”变成实力不凡的中国超市“状元”。

为抢占市场先机有必要付出什么代价,家乐福早已运用它的商业逻辑思考透彻当苔藓战术遭遇政策阳光这是一个介于智慧和狡猾之间的故事。

1995年,45岁的尹铁铮成为家乐福进入中国的见证人。

此时,尹担任中创商业管理公司总经理,与法国家乐福合资注册了佳创商业管理公司,同时注册了创益佳商场,委托给佳创商业公司管理。

这个创益佳商场,开在北京朝阳区静安里的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人称家乐福北京创益佳店,也叫家乐福国展店(以下简称创益佳店),至今仍是家乐福北区销售冠军和多项销售纪录保持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托罗拉公司进入中国已经十多年,取得了辉煌的业绩。

其成功归功于许多因素,但很重要的一条是摩托罗拉把本土化列为公司在华发展四大战略之一,并且把它溶入所有业务之中。

总结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研发本土化
摩托罗拉在华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把世界上先进的技术带入了中国,并且积极推进技术研究与开发的本地化,加强与中国在研发上的合作。

截止目前,摩托罗拉在华投资的8家合资企业,设在天津的生产基地和18家研发中心均引进了摩托罗拉公司的先进技术设备和一流产品,为在中国生产出世界一流的产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上海摩托罗拉寻呼机有限公司于1995年建立的时候,引进的是当时最新的FLEX 高速寻呼机技术。

FLEX技术是摩托罗拉公司研究开发的。

与传统制式寻呼机相比,这种制式的高速率寻呼机的用户容量增加了五倍,抗干扰能力增加10倍,电池寿命增加五倍,还能大大减少信号误差,改善接受信息的可靠性。

经过三年时间的技术跟踪对比,FLEX技术已被国家有关部门正式确定为中国高速寻呼体制标准。

摩托罗拉于1996年成立杭州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用户机有限公司和杭州摩托罗拉移动电话系统有限公司,这两家企业均引进了摩托罗拉世界领先的技术,生产码多分址移动电话的系统设备和用户手机。

这是中国最早的码多分址(CDMA)合资企业,也是摩托罗拉公司在美国境外第一家码多分址工厂。

此外,摩托罗拉公司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项目,其中主要的有:与清华大学合作建立"摩托罗拉北京亚洲制造研究中心",该中心是摩托罗拉在美国本土以外第一个生产技术研究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下属的国家智能计算研究中心合作建立"高级计算机及通讯技术合作实验室",主要从事高级计算机技术的研究开发;与西安大唐电信公司合作,研究与开发CDMA系统;与联想集团合作建立"联想-摩托罗拉研究中心",从事个人计算机研究。

2000年,摩托罗拉还与东方通信和中国华大集成电路设计中心宣布联合开发中国的2。

5G手机核心技术。

据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总裁赖炳荣先生透露,摩托罗拉的半导体事业部准备与南开大学建立合作,共同开发半导体技术的研发,目前这方面的洽谈已有了良好的开端。

本地研发最成功的例子当属摩托罗拉公司研制和生产的天拓A6188手机。

它集手机、PDA和传真机等多种功能于一体,超大屏幕使用户可以轻松上网。

这款全部由摩托罗拉中国研发人员研制的手机在中国和国际市场上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表明中国研发人员有实力开发世界级的高科技通信产品。

摩托罗拉(中国)研究院目前下设18个研发中心,800多名员工。

最令人瞩目的是摩托罗拉中国软件中心和全球电信方案部研发中心分别拿到了SEI 5级世界软件顶级认证,并计划与中国有关方面加强在软件方面的合作。

摩托罗拉在中国的研发中心今年将增至25个,在研发领域的投资也将增加到1。

8亿美元。

配套国产化
摩托罗拉进入中国后,积极发展本地供应商为其独资、合资企业和海外机构提供零部件和服务,从而推进配套产品国产化,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第一,同当地供应商建立互惠互利的合作关系。

公司与那些有能力生产达到摩托罗拉质量标准的供应商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帮助这些供应商制定设备升级计划,改进生产工艺和管理,建立质量控制系统。

公司还为供应商提供技术帮助。

第二,为重要的供应商提供技术和管理培训。

例如,1997年摩托罗拉为当地供应商无偿提供了5800人次的培训。

又如,位于河北省的冀雅电子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生产液晶显示器(LCD)和液晶显示模块(LCM)的公司。

摩托罗拉公司为这家公司提供课堂培训之外,同时还派出技术工程人员和管理人员前住该公司就改善生产管理、技术和质量体系等方面对有关人员进行指导。

1997年2月,该公司被认证为摩托罗拉公司的供应商,开始生产摩托罗拉寻呼机的零部件。

1999年,冀雅通过了ISO9001认证,被中国政府确认为"国家移动通信产品本地化工程"的主要生产商之一,成为世界一流的移动电话LCD显示器供应商,与多家国内外知名厂商建立了商业伙伴关系。

第三,促进当地供应商与国外一流厂家合作或合资。

一方面,摩托罗拉公司帮助国外供应商了解中国投资环境,了解潜在的中国伙伴,促进国外一流供应商与国内有能力的供应商进行技术合作或建立合资企业。

另一方面,摩托罗拉还协助国内重要供应商招商引资,寻找合适的海外合作伙伴。

例如,美国耐普罗公司与天津电子塑料制品厂合资建立了亚光-耐普罗精密注塑(天津)有限公司,这家企业成了摩托罗拉公司蜂窝电话塑料机壳的专门供
应商。

此外,摩托罗拉还在积极撮和冀雅电子有限公司与海外知名公司合作,使其步入国际竞争舞台。

摩托罗拉的本地采购取得了长足的发展,1996年从130多家直接配件或材料供应商采购了2。

6亿美元的产品;1997年,摩托罗拉公司在华直接采购的配件和材料总值上升到5亿美元。

2000年,摩托罗拉从700家本地供应商手中购买的零部件总值达14亿美元。

预计摩托罗拉公司2001年国内采购的数额将超过15亿美元,国内供应商的数量将达到1000家。

供应商队伍发展壮大,使得摩托罗拉在华产品的国产化程度迅速提高。

摩托罗拉公司通讯产品的国产化比例1995年为35%,1996年提高到50%,1997年进一步提高到55%,1998年达到60%,2000年这一数字上升到65%。

人才本地化
人才是摩托罗拉最大的财富,而实现人才本地化的关键是通过完备而有效的培训体制开发当地人才。

为此,摩托罗拉公司总公司规定,公司每年支出相当于员工薪金总额3%的费用用于员工的培训,每个员工每年须接受不少于40小时的培训。

1993年7月,摩托罗拉公司投资数百万设立了摩托罗拉大学,对新员工和在职优秀员工进行培训,同时也为合资企业的中方伙伴、供应商、分销商、客户以及中国政府官员提供培训。

在中国的摩托罗拉大学每年提供一万人次的培训。

1996年6月,摩托罗拉(中国)电子有限公司在天津生产基地成立了培训中心,对生产基地的员工进行培训,对不同的员工实施不同的培训计划。

针对一线操作工,培训中心对其进行基础培训;针对技术人员,进行的是技术培训;管理人员接受的则是管理培训。

此外,该中心也对供应商、分销商进行培训。

1994年,摩托罗拉公司为了更快地实现管理人员本地化专门的目标,为中国员工设计了一个特殊的中国强化管理培训计划(CAMP),对有潜力的管理干部进行培训。

该培训计划推出的当年,就有12人接受了培训。

1995年接受培训的为27人,1996年为48人,1997年为45人。

通过几年的强化培训,摩托罗拉(中国)公司管理人员的本地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中国公民的比例已由1994年的11%(12人)上升到目前的72%(528人)。

摩托罗拉还计划在未来几年之内,将女性经理人数从目前的22%提高到40%。

技术与管理培训
摩托罗拉本土化战略的一个很重要内容,是为合作伙伴提供技术与管理培训,其中最著名的一个培训项目,就是与国家计委共同发起的"企业优化中心"培训项目。

该项目旨在把摩托罗拉多年来积累的质量管理和生产管理经验与中国正在进行改革的国企分享,提高中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同时扩大摩托罗拉公司的零部件供应基地,进一步实现采购本地化,降低产品成本,控制库存,减少新产品开发的周期。

自1998年以来,摩托罗拉与国家计委合作,从北京、天津的重点大专院校中聘请知名教授,在领导能力发展、战略计划、市场营销、质量控制、内部控制、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源开发等方面向国企的厂长、经理和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

迄今为止,已有来自23个省449家国企的1516名厂长、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加了培训,他们分别来自电子、电信、计算机硬件、软件、媒体、贸易与商务等不同的行业。

摩托罗拉与国家计委计划在未来几年内使接受培训的国企达到1000家。

为了进一步支持中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摩托罗拉公司与国家计委一道把这一培训项目推向了中国西部地区。

2000年,双方联合在西安和成都举行了培训班,到目前为止,共有85家企业的厂长、中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参与了这个项目。

2001年,双方将继续在西部地区举办这样的培训班。

摩托罗拉公司认为,本土化不仅是从中国采购产品和服务,而是每项业务都必须有本土化的内容。

用摩托罗拉(中国)公司总裁赖炳荣先生的话说,就是摩托罗拉公司"植根中国","以中国为家",目标是"做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国公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